高考政治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

高考政治复习第33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盐城期末)2017年10月4日,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上空,一颗小行星差点撞击到地球。最终,它在离地球不到40公里的半空中爆炸,形成月亮般大的流星从低空划过,惊骇得一波赏月群众以为月亮坠落了。这次撞击事件证明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B.自然界的运动是有条件、有规律的

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人为加以改造

【答案】C

【解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项表述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项错误;材料中所说的撞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项正确;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改造,D项不选。

2.(2018福建福州调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能够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所以①②符合题意。③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因,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④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与题意无关。

3.(2018安徽合肥联考)2017年6月1日,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合作组织通过官网宣布,他们刚确认发现第三次引力波事件。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作的预测,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于此。每次人类获得新的观测工具时,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引力波探测器必然会推动物理学进一步发展。材料进一步佐证( )

①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实验证明引力波的存在,说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②符合题意;引力波被实践证明,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故④符合题意;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实践不是认识工具,①说法错误,排除;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说法错误,排除。

4.(2019届山东烟台一诊)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表明( )

①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②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人类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认识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对自然的征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绿色发展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必然”说法错误。④中“征服”说法错误。故选B。

5.(2018山西太原期末)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4月27日,首次“太空加油”顺利完成;6月19日,“天舟一号”完成与“天宫二号”的绕飞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8月1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我国航天任务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从哲学上看( )

①“中国高度”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中国高度”见证着人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中国高度”表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中国高度”表明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③观点正确,但题干没有指向规律的客观性,故不符合题意;题干主旨没有指向人创造理想事物,故④不符合题意;航天任务不断刷新的过程体现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故①正确;航天任务不断刷新的过程是人类对太空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即体现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故②正确。

6.(2019届安徽黄山联考)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答案】A

【解析】“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B、C、D三项,A项符合题意。

7.(2019届陕西西安月考)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 )

①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④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这体现了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②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说明要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故③正确;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①错误;材料未涉及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④。故选B。

8.(2018四川德阳模拟)时间都去哪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些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

①明白时间静止的意义能让我们感知亲情的幸福和芬芳

②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一切皆变,只能在回味中流泪

③时间的长短有无完全由我们自己随意控制

④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题意表明人们从时间的流逝和静止中感悟到亲情、幸福,获得了成长的体验,更能从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只看到了时间的绝对运动而没有看到相对静止,表述不当;时间的运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表述错误。

9.(2018山西长治联考)2016年8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可以透过动物的皮肤甚至器官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该技术能让动物全身组织实现透明化,可在动物体内成像完整的神经系统或整个器官,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库还有望大幅减少科研所需的实验动物的数量。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发出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该技术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③说法错误,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该问题。

10.(2019届江西九江调研)分享经济平台能够解决生产的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设备、产品等闲置生产能力的共享实现协作生产,不仅降低了使用成本,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分享经济( )

①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案②在认识和改造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统一③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资源配置规律的正确把握程度④是依据资源配置规律而提出的重要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分享经济是依据资源配置规律而提出的重要理念,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案,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是不能改造的,②说法错误;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分享经济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尊重资源配置规律,③说法错误。

11.(2018河北邯郸模拟)经过科技工作者的长期探索和努力,2017年6月15日,我国在浩瀚宇宙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望远镜。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宇宙样貌、探索宇宙奥秘。材料说明( )

①顺应自然规律就可以发现宇宙的奥秘

②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④科学家的努力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表述错误,说法绝对;④表述错误,实践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太空望远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宇宙样貌、探索宇宙奥秘,说明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也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②③符合题意。

12.(2019届福建厦门月考)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我国古人提出过很多生态文明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①天与人不相预

②畋不掩群,不取麇夭

③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

④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天与人不相预”的意思是天与人互相不干涉,这与生态文明理念不符,①不符合题意;“畋不掩群,不取麇夭”的意思是,打猎不能把动物的族群全部猎杀,不能杀麇鹿的幼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②符合题意;“雨路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的意思是,雨露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地气升入空中聚积形成的,它没有涉及生态文明思想,③不符合题意;“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保护思想,大意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捕捞,可见④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3.(2019届广东惠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去产能既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更要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选择、优胜劣汰、自动出清。当然政府也有责任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制定措施推动“去产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之,去产能终须“市场主导、政策联动”。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说明如何科学去产能。(9分) 【答案】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去产能”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决定作用。②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科学“去产能”还要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科学“去产能”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联动”相结合。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说明如何科学去产能。属于措施类试题,偏重于如何做。知识范围是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解答时可以从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等角度结合设问中的“科学去产能”话题,提出具体的举措。

14.(2018四川绵阳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地培育优良校风,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激励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把远大抱负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本质与把握思维奥妙”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2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

势而新,增强时代感,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材料中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③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正确意识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解析】首先,注意知识范围,“探究世界本质”的知识就是哲学中的第四课的知识,如规律、意识作用等;其次,注意结合材料信息来调动知识和组织答案,做到有理有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