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功和能

第三章 功和能
第三章 功和能

第三章 功和能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功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掌握保守力和由之定义的势能的概念;

3、理解动能定理的意义及其应用;

4、掌握功能定理及其应用;

5、掌握机械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并应着重了解其应用条件。

二、基本概念和规律

1、功

1)功的定义

功定义为作用在质点上的力和质点位移的标积称为力在这段位移上所作的功。即 →

→?=r

d F dA

一段路程上的功为

→?==

?

?r

d F dA A b a

b

a

关于功的概念应指出:

a 、功是标量,可正,可负,可为零。功是力对空间的累积效应。

b 、功是过程量,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谈得上功的问题。因此,绝不能设物体在某一状态的功有多少。

c 、功是相对量。由功的定义可知,由于不同参照系中质点的位移不同,因而同一个力,在不同参照系中计算结果也不同。一般说来,若无特别声明,某一个力的功都是指地面参照系的功。

2)保守力的功

按力作功是否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来分类,有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保守力:作功与路径无关的力称为保守力。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i o r d F =?→

如:重力、弹性力、万有引力,电磁中的静电力均为保守力。 非保守力:作功与路径有关的力称为非保守力。如摩擦力。 2、机械能

物体在机械运动中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统称为物体具有的机械能。即E=E k +E p 。 1)功能

由于物体的机械运动而具有的作功本领。即2

21m V

E K

=称为物体的动能。

质点组的动能∑

=

i

i

i K

V m E 2

2

1

关于动能的要领应指出

a 、动能是标量,且恒为正。

b 、动能是状态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单值函数,具有瞬时性。

c 、动能是相对量。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照系选择有关,是相对的,所以物体动能也是相对的。

d 、动是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它是以机械运动转化为一定量的是它形式的运动(如:热、电磁运动等)的能力来量度机械运动的。

2)势能

势能:由物体间(或物体内部各部分间)的保守力作用和物体间(或物体内部各部分间)的相对位置而具有的做功本领称为势能。记为E p 。

关于势能的概念应指出:

a 、只有对于保守力的功,才能引入势能的概念。对于非保守力的功绝不能引入势能。 保守力的功P P P E E E A ?-=--=)(21保 即保守力的功等于势能增量的负值。从而也为计算保守力的功带来方便。

b 、势能是相对的,是标量,可正、可负,或为零。

势能的数值与势能零点选取有关,但任何两点的势能差与其零点选取无关。应注意势能零点的选取。

c 、势能是物体系所具有的

由于保守力是物体系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且势能又由其物体间的相对位置所决定,所以势能是物体系所具有的。

d 、势能是状态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单值函数。 3、动能定理

质点组动能定理:作用在质点组上外力的功和内力的功之代数和等于质点组动能的增量,即

12k k E E A A -=+内外

定理表明:外力的功和内力的功之和是质点组动能变化的量度。 4、功能定理

作用在质点组上外力的功和非保守内力的功之代数和等于质点组机械能的增量,即 121122)()(E E E E E E A A P k P k -=+-+=+内非保外

定理表明:外力的功和内部非保守力的功之和是质点组机械能变化的量度。 应该提出:

a 、功能定理和动能定理是有区别的。

a )功能定理只运用于质点组,而动能定理即适用于质点组,又适用于质点。

b )当我们取同一质点组为研究对象时,应用功能定理就决不能再将保守内力的功计入,而应用动能定理时就必须将保守力的功计入。

b 、在应用功能定理和动能定理时,根据研究对象,要特别注意区分外力和内力,内力中的保守力和非保守力。在功A 外、A 内非保 或A 内的计算时,决不允许先求其合力,然后求合力所作的功。而分别求出各力所作的功,求出其它们的代数和。

c 、要从功能定理深刻领会功和能这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机械能状态量,是物体运动状的单值函数。功是过程量,只有物体的状态变化时,才谈得上作功。作功是能量传递和转换的一种方式,功是被传递和转换的能量的量度。功和能的要领是研究物质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桥梁。

5、机械能守恒定律

作用在质点组上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则质点组的机械能守恒,即 1122P k P k E E E E +=+ 应该指出:

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必须掌握其守恒条件: A 外=0, A 内非保=0

原点组的机械能守恒,并不是说质点组的功能和势能都守恒,由于保守内功作功,质点组的功能和势能相互转移,但质点组的功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一般而言,当质点组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其机械能不守恒。

三、解题方法

质点动力学的根本问题是运用牛顿定律列出运动微分方程,然后解运动方程,这是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法。但要解其运动方程,除了比较简单的问题外,一般说来是很困难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

功能定理(包括功能定理)及其特例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及以后讲的动量定律及其守恒定律,角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解答质点动力学问题提供了另外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使问题的解答非常方便,但是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这种方法不一定都适用,因此,它不是一种基本方法。但只要它能应用,就常常带来不少便利,当然功能定理(包括动能定理)及其机械能守恒定律本身还有其深刻的物理意义。

用功和能解答的问题与质点动力学中要解答的问题是一致的,判断能否用功能定理,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总的原则是:条件适合而且已知量及待求定恰好包含在该定理或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中(有时可能和后面讲的定理或守恒定律联合求解)。具体说来,如果定理中涉及到不同地点的速度,而作用力系随路程变化(或常力)则应用定理的可能性大,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应加上外力,非保守内力均不作功的条件。

运用功能定理或机械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是 1、弄清题意,明确问题

根据题意,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弄清物理过程的特点。 2、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质点组进行正确的具体分析。

分析每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注意区分外力和区内力,保守力和非保守力,画受力分析图时,可不画保守力,分析各外力,非保守力的作功情况。

3、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计算方便,建立坐标,常用自然坐标系,直角坐标系,并选取势能零点,根据功的定义,计算各外力,各非保守内力所作的功,确定质点组初态和未态的机械能。

4、列方程、求解、必要时进行讨论。

四、解题示例

例1,一汽车从匀速V 沿平直路面前进,车中一人以相对于车厢的速度u 向上或向前掷一质量为m 的小球,若将坐标系选在车上,这时小球的功能各是多少?若将坐标系选在地面,这时小球的功能又各是多少?

解:若将坐标系选在车上,无论是向上或向前掷小球,小球相对于汽车速度的大小均为u ,故这时向上或向前掷的小球的功能均为2

21m u

E E k k =

=前上

若将坐标系选在地面,根据速度的相对性

C

B B

A C

A V

V

V

对对对→

→→+=

可得小球向上抛时,小球相对地面的速度为

2

21V

u

V +=

如例1图(a)所示,故小球的功能为

)

(2

1212

2

2

1v u

m m V E k

+=

='上

当小球向前抛时,小球相对地面的速度为 v u V +=2

如例1图(b)所示,故小球的功能为

2

2

2)

(2

121v u

m m V E k

+

=

='前

由此可见,功能是相对量,与参照系选取有关。

例2,一弹簧,倔强系数为K ,一端固定在A 点,一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靠在光滑的半径为a 的圆柱体表面上,弹簧原长为AB (如图),在圆柱体表面切向变力→

F 所做的功。

解:解法一,根据功的定义求解,取物体m 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图如例2图a 所示,由于沿圆柱体表面的运动极其缓慢,可认为物体在其切线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零,选取自然坐标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ψ

ψka T T m g F ==--0cos

初始条件:S 0=0时,ψ=0;当S=a o 时,ψ=0; 根据功的定义得

???

+==

=

o

o

S o

S ad k mg o Fds S d F A ψ

ψψ

)cos cos (cos ·0

∴2

22

θka mgaSin A

+

=

解法二:根据功能定理求解

取物体、弹簧、地球所组成的质点组为研究对象,物体m 除受外力→F 外,其他的力、重力→m g ,弹簧性力→T ,支承力→

N

均为内力,由于→

N 处处与运动方向垂直不作功,而重力→

m g 、弹性力→

T 为保守力,我们选取B 点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势能零点,由功能定理得

2

22

2

122

1)2

121(B

c

F mV MV

ka mgaSin E E A A -

+

+

=-==θ

θ

∵V C =V B ∴

2

2

21θ

θka mgaSin A +

=

与解法一结果相同。

由此可见:在本题的条件下,用功能定理求解比根据功的定义用积分方法求解简单。一般说来在解容质点动力学问题中,只要各力仅随物体的位置变化(不显含时间t )或常力,则应用功能定理求解的可能性较大,进而使求解简单。

另外,根据功的定义,用积分方法求解时,必须依题意和按所选取的坐标系确定初始

条件,因积分为定积分必须有积分上、下限。

例3,质量为m 的小球关于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结O 点,绳长为l (如图)。今将小球拉升至水平位置A ,然后放手,求小球经过圆弧上B 、C 、D 点时的(1)速度;(2)法赂加速度、切向加速度;(3)绳中的张力。假定空气阻力不计,绳不伸长,角θ为已知。

解:选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并对小球在圆孤上任意一点如B 点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取自然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 ma mgSin T =-θ ① l ma mgCos =θ

② 取小球,绳、地球组成的质点组为研究对象,不受外力作用,张力不作功,重力是保守内力,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取C 点为重力势能零点,设小球在B 点的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 al Sin m gl m V

=-+)1(212

θ ③ 而l

V a n

2

=

④ 联立解方程①—④得

θ

glSin V 2=

θ

gSin a n 2= ⑥

θgCos a l = ⑦ θmgSin T 3= ⑧ 讨论:

1)小球在B 点时,其绳与水平位置的夹角就为θ,所以式⑤、⑥、⑦、⑧分别为小球在B 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及绳中的张力的表达式。

2)小球在C 点时,2

∏=

θ,⑤—⑧式分别得小球在C 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

速度及绳中的张力,即

gc

V C 2=

g

a cn 2=

0=cc a

mg

T c 3=

3)小球在D 点时,其绳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

θ

π

+2

,将其代入⑤—⑧式分别可得小

球在D 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及绳中的张力,即

θ

glCos V D 2=

θgCos a Dn 2=

θ

gSin a DC -=

θ

mgCos T D 3=

a DC < 0,表示小球在D 点的切向加速度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本题首先圆弧上任一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然后求解方程组,对其结果进行讨论,分别得出小球在圆弧上,B 、C 、D 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及绳中的张力。显然这比在圆弧上B 、C 、D 点分别运动牛顿定律,机械守恒定律求解要简单。

另外小球的速度亦可由式⑦求之。事实上

θ

gCos dt

dv = ⑨

说此时小球的角速度为w ,而wl

v dt dv w

==,将其代入方程⑨,整理后得

θ

θd glCos VdV = ⑩

初始条件:当000

,0,0,0V V V ====时设时θθ将方程⑩积分:

??

=

θ

θ

θ0

cos d gl vdv v 得

θ

glSin V 2=

其结果与式⑤相同。显然,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小球的速度简单。 例4,小车沿图示的光滑弯曲轨道,自A 点无初速地滑下,轨道的圆环部分有一对的缺口BC 。已知圆环的半径为R ,缺口的张角,?=∠2BOC 。问A 点的高度h 应等于多少,方能使小车恰好越过缺口而走完整个圆环,小车所受的摩擦可忽略不计。

解:设小车恰好越过缺口而走完整个圆环。这时小车的运动需经过两个物理过程:由A 点运动到B 点,再由B 点运动到C 点。

小车由A 点运动到B 点,取小车。圆环和地球组成的质点组为研究对象小车只受重力和轨道对小车的压力(变力)作用,重力为保守力,轨道对小车的压力处处与运动方向垂直,不作功。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

小车到达B 点时的速度B V →

沿圆环轨道的切线方向上如图例4图a 所示。小车在BC 之间作斜抛运动。欲使小车恰好越过缺口而走完整个圆环,就

必须要求B V →

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量?

=Cos V V B xB

通过缺口

的距离?=RSin BC 2所需的时间是小车由B 点到达最大高度所需时间t 的2倍。

设D 点为重力势能零点,根据以分析得

2

21)(B

mV RCos R mg mgh +

+=θ ① θ

θCos V

RSin Bt

22=

② gt Sin V B -?=0 ③ 将方程①—③联立求解得

)

cos 211(θ

θ+

+=Cos R h

即A 点的高度)

cos 211(θ

θ+

+=Cos R h 方能使小车恰好越过缺口而走完整个圆环。

讨论:

1)当θ一定时;若小车在A 点的高度)

cos 211(θ

θ++>Cos R h 时,小车要越过缺口

BC ;若小车在A 点的高度)

cos 21

1(θ

θ+

+

时,小车到不了C 点。

2)由式④可以看出:θ=0时,亦即缺口BC 封闭时,R

h

25=,这就是小车走完整个

封闭圆环时,A 点的最小高度。此时小车在圆环最高点只受重力作用,而轨道对小车的压力恰好为零。当R

h 2

5>

时,小车无缺口圆环的最高点要受到铅直向下的重力和轨道对小

车压力的作用。

3)当2

π

=

?

时,由式④可知:∞

=h

,此是地小车在B 点作铅直上运动。

例5,如图所示,A 、B 两弹簧的倔强系数分别为K 1和K 2,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弹簧A 的上端固定,在弹簧B 的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先用于托住,使弹簧不伸长。求:

(1) 如果将物体m 托住慢慢放下达静止(平衡位置)时,A 、B 两弹簧的最大伸长,弹性力,弹性势能;

(2) 如将物体m 突然释放,物体到达最大位置时,A 、B 两弹簧的最大伸长,弹性力,弹性势能。

解:(1) 分别将弹簧A 、B 和物体m 选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图如例5图(a)所示。物体在平衡位置时,设弹簧A 、B 的最大伸长分别为2010,x x ??。选取铅直向下为正方向。并选取弹簧A 、B 来伸长时为其各自的弹性势能零点,由此可得物体在平衡时有 0

31=-T T 012=-T T

11T T '= 0

2='-T mg

22T T '

=

1011x k T ?= 2022x k T ?= 即A 、B 两弹簧的弹性力mg

T T ==21

A 、

B 两弹簧的最大伸长分别是1

10k m g x =

?,2

20

k m g x =

?;

A 、

B 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分别是

1

2

2

2

10110)

(2

1k g m x k E =

?=

2

2

2

2

20220)

(2

1k g m x k E =

?=

(2) 选取物体m ,弹簧A 、B 和地球组成的质点组为研究对象,将物体突然释放,运动到最大位置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弹性力作用,且均为保守力,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仍然选取弹簧A 、B 未伸长时为其各自然的弹性势能零点,又选取物体到达最大位置时为重力势能零点,设物体到达最大位置时,弹簧A 、B 的最大伸长分别为21,x x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222

1121)

(2

1)

(2

1)(x K x K x x mg ?+

?=

?+?

又因 2211x k x k ?=? 联立求解得

弹簧A 、B 的弹性力分别为mg x k T 2111=?= mg x k T 2222=?= 弹簧A 、B 的最大伸长分别为112k mg x =? 222k mg x =?

物体到达最大位置时,弹簧A 、B 的弹性势能分别为

12

22

112)

(21k g m x k E A =?= 2

2

2

2222)

(2

1k g

m x k E B =?=

讨论:

1)在(1)间中,能否用mg x k x k =?+?202101求2010,x x ??呢?显然不能,其原因是弹性力是接触力,而弹簧A 根本未和物体m 接触,那未弹簧A 的弹性力101x k ?就不可能作用在物体m 上,这是分析物体m 受力时应注意的。

2)在(1)间中,我们已选取弹簧A 、B 自由伸长时为其各自弹性势能零点,现又选取物体在平衡位时为重力势能零点,那未质点组在物体托住时的机械能)(2010x x mg ?+? 与物体在平衡位置的机械能

2

222

101)

(2

1)

(2

1x k x k ?+

?相等吗?显然不相等,因

)

(2

1)

(2

1)(2

120102

2022

11x x mg x k x k ?+?=

?+

?不等于)(21x x mg ?+?,何故?其原因是;

手托住物体慢慢放下过程中,手作用于物体m 上的力(外力)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作负功、故使质点组的机械能减少。由此我们可求出物体克服外力(手作用于物体上的)所作的功为

)

(2

1)

(2

1)(2

1)(20102

2022

1012010x x mg x k x k x x mg A ?+?=

?+

?-

?+?=

3)在(2)间中,为何不用mg x k =?22,2211x k x k ?=?来求21,x x ??呢?其原因辊在(1)间中物体在平衡位置时静止,022=?-x k mg ,而在(2)间中,物体到达最大位置时,虽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等于零,故22x k mg ?≠,物体在最大位置时的加速度为m ma x k mg =?-22

g

m

k m g m

x k m g a m -=-=

?-=

2

2

2k 2mg

·

2

因取铅直向下为正方向,0

九年级物理功和能专题含答案

功和能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A. 小明的质量 B. 单杠的高度 C. 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 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2. 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3.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A. 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 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D.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4.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

A. 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 B. 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 C. 第二次过位置1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 D. 第二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 5.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辞歌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辞歌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的; ②“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是运动的,是以江岸为参照物。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由空中A处释放的小球经过B、C两位置时具有相同的() A. 速度 B. 动能 C. 机械能 D. 重力势能 7. 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小丽同学荡秋千时,在从右侧最高点荡到左侧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丽的() A. 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 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8. 娄底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矿山工作车昼夜繁忙,其中金竹山煤矿的空中索道是连接山顶矿区和山下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当运煤车从山下沿索道匀速上升时()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二、填空与实验题

大学物理功和能

第四章 功和能 P88-92习题:3、4、5、12、13、14、19、23、27、30、36、 一. 选择题: 3.如图4-18所示,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有一力 0()+F =F i j x y 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原点运动到(0,2R )位置过程中, 力F 对它所作的功为( )。 (A)2 0R F .(B)2 02R F . (C) 2 03R F . (D) 2 04R F . [] 4.如图4-19所示,,木块m 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当下降h 高度时,重力作功的瞬时功率是( )。 (A)21)2(gh mg .(B)1)2(cos gh mg θ. (C)1()2 1/2mgsin θgh (D) (2)1/2 mgsin θgh [] 5.质量为m =0.5 kg 的质点,在Ox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5t ,y =0.5t 2(SI ),从t =2 s 到t =4 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作的功为( )。 (A) 1.5 J . (B) 3 J . (C) 4.5 J . (D) -1.5 J . [] 二. 填空题: 12 .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一质量为m 的火箭从地面上升到距地面高度为2R 处.在此过程中,地球引力对火箭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质点在力F =(4+5x )i (SI)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从x =0移动到x =10 m 的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 图4-18 习题4-3图

14.二质点的质量各为m 1,m 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 缩短到b 时,它们之间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___. 19.如图4-24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连一质量 为m 的物体,物体在坐标原点O 时弹簧长度为原长.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若物体在不变的外力F 作用下向右移动,则物体到达最远位置时系统的弹性势能E P =_____. 23.如图4-27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物.当弹簧伸长 重物在O 处达到平衡,现取重物在O 系统的重力势能为_____;系统的弹性势能为;系统的总势能为.(答案用k 和x 0 三. 计算题: 27.如图4-28所示,质量m 为 0.1 kg 的木块,在一个水平面上和一个劲度系数k 为20 N/m 的轻弹簧碰撞,木块将弹簧由原长压缩了x = 0.4 m .假设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k 为0.25, 问在将要发生碰撞时木块的速率v 为多少? 30.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粒子,最初处在静止状态,并且彼此相距无穷远.以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它 图4-28 习题4-27图

大学物理第三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说明:作业模板必须使用单张A4纸(21x29.7cm)正反面打印、复印或手抄;手写作答;若手抄题目请注意题目排版布局。 评 分 大学物理作业 第3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一、计算题 1. 如图,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定滑轮(可视为圆盘)挂在天花板上,可绕其轴自由转动。质量为1m 和2m (21m m >)的两个物体通过一轻绳挂在定滑轮两侧,由静止开始运动,假设绳与圆盘无相对滑动,试求: (1) 两物体的加速度;(2) 轻绳的张力。 2. 刚体由长为l 、 质量为m 的匀质细杆和一质量同为m 的小球牢固地连接在杆的一端而成,可绕过杆的另一端O 的水平轴转动,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使杆由水平位置自静止状态开始自由转下,试求: (1) 当杆与水平线成θ 角时,刚体的角加速度; (2) 当杆转到竖直线位置时,刚体的角速度。 θ O

Ver 1.0 二、填空题 1. 一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细杆的一端,牢固的粘在另一条同样规格的细杆中点,构成一T 字形结构的刚体。则该刚体 对过其结合处且与两杆所在平面垂直的转轴的转动惯量 =J 。 2. 如图所示,一轻绳绕于半径为r 的飞轮边缘,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绳端,飞轮对过轮心且与轮面垂直的水平固定轴的转动 惯量为I ,若不计摩擦力,飞轮的角加速度=α 。 3. 花样滑冰运动员绕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伸开,转动惯量为0J ,角速度为0ω;然后她将两臂收回,使转动惯量减少为30J ,这时她转动的角速度=ω 。 4. 设飞轮的转动惯量为J ,在0=t 时角速度为0ω,此后飞轮经历制动过程,阻力矩M 的大小与角速度ω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正的常数k 。当0ωω=时,经历的时间=t ,此时飞轮的角加速度=α 。 5. 一飞轮以0ω的角速度转动,转动惯量为J ,现施加一恒定的制动力矩,使飞轮在2s 内停止转动,则该恒定制动力矩的大小=M 。 6. 如图所示,A 和B 两飞轮的轴杆 在同一中心线上,设两轮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J 和B J 。开始时A 轮转速为0ω,B 轮静止。C 为摩擦合器,其转动惯量可 以忽略不计,A 、B 分别与C 的左右两个 组件相连,当C 的左右组件啮合时,B 轮得到加速而A 轮减速,直到两轮的转 速相等为止,设轴光滑,那么两轮啮合后共同的转速=ω 。 三、单项选择题 1. 有AB 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也相同的细圆环。其中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而B 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若两环对过环心且与环面垂直轴的转动惯量分别记为为A J 和B J ,则有( ) (A) B A J J > (B) B A J J < (C)B A J J = (D)不能确定 2. 一圆盘正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轴O 转动,如图所示,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 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且留在盘内,则子 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ω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m O r C A B

专题四功和能

专题四:功和能 【知识梳理】 一、功 1、功的定义: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 2、公式:αcos FS W = 功的正负: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当090≤

能的变化. (4)等值法求功.当求某个力的功比较困难(一般是变力),且该力做功与某一力做功相同(一般是恒力),可以用等值替代来求. 例1、某物体同时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中 F 1 与加速度 a 的方向相同,F 2 与速度 v 的方向相同,F 3 与 速度 v 的方向相反,则 A .F 1对物体做正功 B .F 2对物体做正功 C .F 3对物体做正功 D .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 【解析】因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反,故F 1对物体做负功,A 错;F 2与速度 v 方向相同,做正功,B 正确;F 3 与 v 方向相反,做负功,C 错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故 D 正确. 例2、如图8-3所示,用恒力F 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将静止于水平面上的物体从位置A 拉到位置B ,物体可视为质点,定滑轮距水平面高为h ,物体在位置A 、B 时,细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求绳的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 【解析】从题设的条件看,作用于物体上的绳的拉力T ,大小与外力F 相等,但物体从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拉力T 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由α变为β,显然拉力T 为变力.此时恒力功定义式W=F ·S·cos α就不适用了.如何化求变力功转而求恒力功就成为解题的关键.由于绳拉物体的变力T 对物体所做的功与恒力F 拉绳做的功相等,根据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等效替代便可求出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解:设物体在位置A 时,滑轮左侧绳长为l 1,当物体被绳拉至位置B 时,绳长变为l 2,因此物体由A 到B ,绳长的变化量 又因T=F ,则绳的拉力T 对物体做的功 例3、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绳经滑轮与水平方向成α角,大小为F 的力作用下,如图所示,求使物体前进位移为S 的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力F 的方向保持不变)。 【解析】本题要求物体前进S 的过程中力对物体做的功实际有两个力,一个是拉力F ,另一个是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也为F ,应当分别求各力的功,再求代数和。 解:水平绳上拉力F 对物体做功 W 1=FS 斜向上拉力F 对物体做功为W FS 2=cos α 所以对物体做的总功为W FS FS FS =+=+cos (cos )αα1

大学物理第三章部分答案

大学物理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3.15—3.19 A A D D C 计算题: 3.24 A 、B 两船在平静的湖面上平行逆向航行,当两船擦肩相遇时,两船各自向对方平稳地传递50kg 的重物,结果是A 船停了下来,而B 船以3.4m/s 的速度继续向前驶去。A 、 B 两船原有质量分别为0.5?103kg 和1.0?103kg ,求在传递重物前两船的速度。(忽略水对船 的阻力) 解: (1)对于A 船及抛出的重物和B 船抛来的重物组成的系统,因无外力(水对船的阻力已忽略),系统动量守恒 设A 船抛出重物前的速度大小为v A 、B 船抛出重物前的速度大小为v B , 两船抛出的重物的质量均为m .则动量守恒式为, 0B A A A =+-mv mv v m (1) (2)对于B 船及抛出的重物和A 船抛来的重物组成的系统,因无外力(水对船的阻力已忽略),系统动量守恒 设B 船抛出重物后的速度大小为V B ,则动量守恒式为, B B A B B B V m mv mv v m =+- (2) 联立(1)、(2)式并代入kg 105.03A ?=m 、kg 100.13B ?=m 、kg 50=m 、 m/s 4.3B =V 可得 m/s 4.0))((2 B A B B A -=----=m m m m m mV m v 3.38用铁锤把钉子敲入墙面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若第一次敲击,能把钉子钉入木板m 1000.12-?,第二次敲击时,保持第一次敲击钉子的速度,那么第二次能把钉子钉入多深? 解:因阻力与深度成正比,则有F = kx (k 为阻力系数)。现令x 0 = 1.00?10-2 m ,第二次钉 入的深度为x ?,由于钉子两次所作功相等,可得 ???+=x x x x x kx x kx 000 d d 0 m 1041.02-?=?x

物理竞赛专题训练(功和能)

功和功率练习题 1.把30kg的木箱沿着高O.5m、长2m的光滑斜面由底部慢慢推到顶端,在这个过程中此人对木箱所做的功为J,斜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做的功为J。 2.一台拖拉机的输出功率是40kW,其速度值是10m/s,则牵引力的值为N。在10s 内它所做的功为J。 3.一个小球A从距地面1.2米高度下落,假设它与地面无损失碰撞一次后反弹的的高度是原来的四分之一。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总路程是________m。 4.质量为4 ×103kg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速度匀速行驶,汽车所受空气和路面对它的 阻力是车重的O.1倍,此时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___W。如保持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阻力大小不变,汽车在每行驶100m升高2m的斜坡上匀速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__m/ s。 5.用铁锤把小铁钉钉敲入木板。假设木板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第一 次将铁钉敲入木板1cm,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铁钉的速度变化与第一次完全相同,则第二次铁钉进入木板的深度是__________cm。 6.质量为1Og的子弹以4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树干中,射入深度为1Ocm,树干对子弹的平均 阻力为____ N。若同样质量的子弹,以2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同一树干,则射入的深度为___________cm。(设平均阻力恒定) 7. 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能量。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心脏搏动一次,能以1.6 ×105Pa的平均压强将70ml的血液压出心脏,送往人体各部位。若每分钟人体血液循环量约为6000ml,则此时,心脏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_W。当人运动时,心脏的平均功率比静息状态增加20%,若此时心脏每博输出的血量变为80ml,而输出压强维持不变,则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为____________。 8. 我国已兴建了一座抽水蓄能水电站,它可调剂电力供应.深 夜时,用过剩的电能通过水泵把下蓄水池的水抽到高处的上蓄水 池内;白天则通过闸门放水发电,以补充电能不足,如图8—23 所示.若上蓄水池长为150 m,宽为30 m,从深液11时至清晨4 时抽水,使上蓄水池水面增高20 m,而抽水过程中上升的高度 始终保持为400 m.不计抽水过程中其他能量损失,则抽水机的 功率是____________W。g=10 N/kg) 9. 一溜溜球,轮半径为R,轴半径为r,线为细线,小灵玩溜溜球时,如图所示,使球在水平桌面 上滚动,用拉力F使球匀速滚动的距离s,则(甲)(乙)两种不同方式各做功分别是_____________J和__________________J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第三章课后答案(主编)赵近芳

习题3 3.1选择题 (1) 有一半径为R 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转 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转台 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转台的角速度为 (A)02ωmR J J + (B) 02)(ωR m J J + (C) 02ωmR J (D) 0ω [答案: (A)] (2) 如题3.1(2)图所示,一光滑的内表面半径为10cm 的半球形碗,以匀角 速度ω绕其对称轴OC 旋转,已知放在碗内表面上的一个小球P 相对于碗静止, 其位置高于碗底4cm ,则由此可推知碗旋转的角速度约为 (A)13rad/s (B)17rad/s (C)10rad/s (D)18rad/s (a) (b) 题3.1(2)图 [答案: (A)] (3)如3.1(3)图所示,有一小块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绳其一端 连结此物体,;另一端穿过桌面的小孔,该物体原以角速度w 在距孔为R 的圆周 上转动,今将绳从小孔缓慢往下拉,则物体 (A )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B )动量不变,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变,动量不变。 (D )角动量改变,动量改变。 (E )角动量不变,动能、动量都改变。 [答案: (E)] 3.2填空题 (1) 半径为30cm 的飞轮,从静止开始以0.5rad ·s -2的匀角加速转动,则飞轮边缘 上一点在飞轮转过240?时的切向加速度a τ= ,法向加速度

a n= 。 [答案:0.15; 1.256] (2) 如题3.2(2)图所示,一匀质木球固结在一细棒下端,且可绕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今有一子弹沿着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方向击中木球而嵌于其中,则在此击中过程中,木球、子弹、细棒系统的守恒,原因是。木球被击中后棒和球升高的过程中,对木球、子弹、细棒、地球系统的守恒。 题3.2(2)图 [答案:对o轴的角动量守恒,因为在子弹击中木球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对o 轴的合外力矩为零,机械能守恒] (3)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盘A和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ρA>ρB),且两圆盘的总质量和厚度均相同。设两圆盘对通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 和J B,则有J A J B 。(填>、<或=) [答案: <] 3.3刚体平动的特点是什么?平动时刚体上的质元是否可以作曲线运动? 解:刚体平动的特点是:在运动过程中,内部任意两质元间的连线在各个时刻的位置都和初始时刻的位置保持平行。平动时刚体上的质元可以作曲线运动。 3.4刚体定轴转动的特点是什么?刚体定轴转动时各质元的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是否相同? 解:刚体定轴转动的特点是:轴上所有各点都保持不动,轴外所有各点都在作圆周运动,且在同一时间间隔内转过的角度都一样;刚体上各质元的角量相同,而各质元的线量大小与质元到转轴的距离成正比。因此各质元的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切向加速度不一定相同。 3.5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举例说明。 解: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分布、转轴的位置等有关。如对过圆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而言,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木质圆盘和铁质圆盘中铁质的要大一些,质量相同的木质圆盘和木质圆环则是木质圆环的转动惯量要大。

中考物理之功和能专题训练

简单机械功和能专题训练一.选择题 1.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拉力F做的功 ( ) A.50J B.25J C.100J D.200J 3.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家用白炽灯功率约为1000W. C.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N. D.物理课本质量是16kg.4.图3中的铡刀、瓶盖起子、手推车、铁锨都属于杠杆,其中费力杠杆是( )

图3 图4 5.如图4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G B的物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 ( ) A.G A=G B B.G AG B D.无法判断. 6.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A.3W. B.30W. C.300W D.3000 W 7.如图5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小格的长度都相同,两边挂上钩码后杠杆平衡,如果把两边的钩码都同时

向里移动一个格,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A端上升.C.不能平衡,B端上升.D.无 法判断. 图5 图6 图7 8.如图6为脚踩式垃圾桶的示意图,在开盖子的过程中,是杠杆ABC 和杠杆A,B,C,在起作用,对两个杠杆的认识正确的是() A.ABC和A'B'C,都是省力杠杆. B.ABC和A,B,C,都是费 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A,B,C,是费力杠杆.

专题五功和能(原卷版)1

【2013高考真题】 (2013·新课标Ⅰ卷)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d 2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 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 3 ,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d 2 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25 d 处返回 (2013·新课标II 卷)20.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2013·天津卷)2、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 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2013·大纲卷)20.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A .动能损失了2mgH B .动能损失了mgH C .机械能损失了mgH D .机械能损失了1 2 mgH (2013·山东卷)16.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 和光滑斜面bc 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m (M >m )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 .重力对M 做的功等于M 动能的增加 C .轻绳对m 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增加 m H 30°

第四章功与能(答案)

第四章 功与能 一.选择题 [ B ]1、(基础训练1)一质点在如图4-5所示的坐标平面内 作圆周运动,有一力)(0j y i x F F +=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 原点运动到(0,2R )位置过程中,力F 对它所作的功为 (A) 2 0R F . (B) 202R F . (C) 203R F . (D) 2 04R F . 【提示】0220000 d 2R A F r F xdx F ydy F R =?=+ =??? [ C ]2、(基础训练3)如图4-6,一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质量可以忽略的直立弹簧正上方高度为h 处,该物体从静止开始落向弹簧,若弹簧的 劲度系数为k ,不考虑空气阻力,则物体下降过程中可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 (A) mgh . (B) k g m mgh 22 2-. (C) k g m mgh 222+. (D) k g m mgh 2 2+. 【提示】 物体下降过程中合力为零时获得最大动能km E ,此时00, mg mg kx x k ==;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001()2 km mg h x E kx +=+ [ B ]3、(基础训练6)一质点由原点从静止出发沿x 轴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指向原点的力作用,此力的大小正比于它与原点的距离,比例系数为k .那么当质点离开原点为x 时,它相对原点的势能值是 (A) 221kx -. (B) 22 1 kx . (C) 2kx -. (D) 2kx . 【提示】0 2 1()2p x E kx dx kx =-=? [ C ]4、(自测提高1)一个质点同时在几个力作用下的位移为: k j i r 654+-=? (SI) 其中一个力为恒力k j i F 953+--= (SI),则此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A) 67 J . (B) 17 J . (C) 67 J . (D) 91 J . 【提示】x y z A F r F x F y F z =??=?+?+?恒力 x y R O 图4-5 h m 图4-6

交大大物第三章习题答案

习题 3-1. 如图,一质点在几个力作用下沿半径为R =20m 的圆周运动,其中有一恒力F =0.6iN ,求质点从A 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经3/4圆周到达B 的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 解:j i 2020+-=-=?A B r r r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J W 12)2020(6.0-=+-?=??=j i i r F 3-2. 质量为m=0.5kg 的质点,在x O 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5t 2,y=0.5(SI),从t =2s 到t =4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的功为多少? i j i j i 60)5.020()5.080(=+-+=-=?24r r r 22//10d dt d dt ===i a v r 105m m ==?=i i F a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560300W J =??=?=i i F r 3-3.劲度系数为k 的轻巧弹簧竖直放置,下端悬一小球,球的质量为m ,开始时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今将弹簧上端缓慢提起,直到小球能脱离地面为止,求此过程中外力的功。 根据小球是被缓慢提起的,刚脱离地面时所受的力为F=mg ,mg x k =? 可得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k mg x = ?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k g m kx kxdx W k mg x 22 1 2 20 2 ===? ? 3-4.如图,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容器中,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 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 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数值为N ,求质点自A 滑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做的功。 分析:W f 直接求解显然有困难,所以使用动能定理,那就要知道它的末速度的情况。

2020高考物理复习 专题07功和能(解析版)

专题07 功和能 1.(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R =1m 的光滑圆环竖直固定放置,AB 为水平直径,CD 为竖直直径。一质量为m =1kg 、中间带孔的小球穿过圆环,弹性橡皮绳一端固定在圆环最高点C ,另一端固定在小球上,小球静止在E 点,CE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弹性橡皮绳原长为1.5 m ,弹力满足胡克定律。现沿着圆环切线向右下方给小球一个初速度v 0=5 m /s 。已知橡皮 绳的弹性势能与橡皮绳的形变量x 满足2 12 p E kx =,sin37°=0.6,cos37°=0.8,g 取10 m /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为k =160 N/m B .小球运动到D 点时机械能最大 C .小球运动到 D 点时,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70 N D .小球能运动到C 点 【答案】AD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相似三角形得 CE F mg CE CO = 1CE F kx = 12cos x R L θ=- 解得k =160 N/m ,A 正确;整个系统只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B 错误;小球在最低点时得弹簧形变量为2R L -,设小球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2 2112cos 222 mg R L k R L mv α-= -+ 解得0v =,所以在最低点时,弹力与重力相等,10N N mg ==,C 错误; 由于系统得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能运动到C 点,D 正确。故选AD 。 2.(2020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高三第二次模拟)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以大小为1 3g 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加速运动,且物体在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重力的16 ,则在物体向上运动位移为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F 做功 7 6 mgh B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C .物体的动能增加13mgh 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2 3 mgh 【答案】BC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 g F mg f m --=? 解得32 F mg = 则力F 做的功为3 2 F W Fh mgh == ,故A 错误;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p E mgh ?=,故B 正确; 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动能的增加量为k 1 3 E W mgh ?==合 ,故C 正确; 由功能关系可知,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外其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则 14 ()63 E F mg h mgh ?=-= 即机械能增加43 mgh ,故D 错误。故选BC 。 3.(2020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一模)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与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平行,弹簧的下端固定,上端与物块相连,绕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分别与物块和小球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小球,使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滑轮左侧的轻绳与斜面平行,滑轮右侧的轻绳竖直,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小

大学自主招生第04章 功和能 2

第四章 功和能 【补充知识点】 一、能量(1)引力势能:选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的前提下,设某星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对于离开该星球球心距离为r 质量为m 的物体,物质和星球构成系统的引力势能为)(R r r Mm E p ≥-=G 。 (2)弹性势能:取弹簧无形变时的位置为零势能点。在弹性限度内其弹性势能为22 1kx E p =。 二、物体系的动能定理:对于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外力做的功与内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系统动能的变化。即:12k k E E W W -=+内总外总。 说明:动能定理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涉及的位移与速度应为相对于同一惯性系的物理量。如果需要在非惯性系中运用动能定理,除了考虑各力做的功外,还要考虑惯性力做的功,此时功和动能中的位移、速度均为相对于非惯性参照系的值。 【典例精析】 一、变力的功的计算方法 【例1】(2008?复旦)边长为10cm 的正方形木块(密度为0.5g/cm 3)浮在有水的杯中,杯的横截面积为200cm 2,水的密度是1g/cm 3,平衡时杯内水深10cm ,g 取10m/s 2,用力使木块慢慢沉到杯底,外力所做的功的焦耳数是( ) A .1/4 B .1/9 C .3/16 D .3/10 二、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 【例2】如图,长为L 的矩形板以速度v 沿光滑水平面上平动时,垂直滑向 宽度为 l 的粗糙地带。板受阻到停下来所经过路程为s ,且l

【例3】(2009?清华)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一个半圆形光滑轨道,半圆 轨道半径为R ,轨道两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其中,一端有小定滑轮(其 大小可忽略),两小物体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用较长的轻细线跨过滑轮 连接在一起,如图(a )所示。若要求小物体m 1从光滑半圆轨道上端沿 轨道由静止开始滑下,试问: (1)m 1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使它下滑到轨道最低点C ? (2)m 1下滑到C 点时速度多大? 三、功能分析法 【例4】(2007?北大)长为6L 、质量为6m 的匀质绳置于特制的水平桌面上,绳的一端悬垂于桌边外,另一端系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的木块,如图所示。木块在AB 段与桌面无摩擦,在BE 段与桌面有摩擦,匀质绳与桌面的摩擦可忽略。初始时刻用手按住木块使 其停在A 处,绳处于绷紧状态,L DE CD BC AB ====,放手 后,木块最终停在C 处。桌面距地面高度大于6L ,求: (1)木块刚滑至B 点时的速度v 和木块与BE 段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木块在BE 段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变为)4/(21M m ='μ, 则木块最终停在何处? (3)是否存在一个μ值,能使木块从A 处释放后,最终停在E 处,且不再运动?若能,求出该μ值;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大学物理第三章题目答案

第三章 平板中央开一小孔,质量为m 的小球用细线系住,细线穿过小孔后挂一质量为1M 的重物.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当半径为0r 时重物达到平衡.今在1M 的下方再挂一质量为2M 的物体,如题图.试问这时小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和半径r '为多少 题图 解: 在只挂重物时1M ,小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g M 1,即 2 01ωmr g M = ① 挂上2M 后,则有 221)(ω' '=+r m g M M ② 重力对圆心的力矩为零,故小球对圆心的角动量守恒. 即 v m r mv r ''=00 ωω''=?2020r r ③ 联立①、②、③得 100 2 1123 01 1121 30 212 ()()M g mr M g M M mr M M M M r g r m M M ωωω= +'=+'==?'+ 计算题图所示系统中物体的加速度.设滑轮为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柱体,其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绳与轮缘的摩擦力作用下旋转,忽略桌面与物体间的摩擦,设1m =50 kg ,2m =

200 kg,M =15 kg, r =0.1 m 解: 分别以1m ,2m 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b)所示.对1m ,2m 运用牛顿定律,有 a m T g m 222=- ① a m T 11= ② 对滑轮运用转动定律,有 β)2 1 (2 12Mr r T r T =- ③ 又, βr a = ④ 联立以上4个方程,得 2212s m 6.72 15 20058 .92002 -?=+ +?= + += M m m g m a 题(a)图 题(b)图 如题图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直棒,可绕垂直于棒一端的水平轴O 无摩擦地转动,它原来静止在平衡位置上.现有一质量为m 的弹性小球飞来,正好在棒的下端与棒垂直地相撞.相撞后,使棒从平衡位置处摆动到最大角度=θ 30°处. (1)设这碰撞为弹性碰撞,试计算小球初速0v 的值; (2)相撞时小球受到多大的冲量 题图 解: (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0v ,棒经小球碰撞后得到的初角速度

大学物理第三章部分答案

大学物理部分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3.15—3.19 A A D D C 计算题: 3.24 A、B两船在平静的湖面上平行逆向航行,当两船擦肩相遇时,两船各自向对方平稳地传递50kg的重物,结果是A船停了下来,而B船以3.4m/s的速度继续向前驶去。A、B两船原有质量分别为0.5103kg和1.0103kg,求在传递重物前两船的速度。(忽略水对船的阻力) 解: (1)对于A船及抛出的重物和B船抛来的重物组成的系统,因无外力(水对船的阻力已忽略),系统动量守恒设A船抛出重物前的速度大小为v A、B船抛出重物前的速度大小为v B,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两船抛出的重物的质量均为m .则动量守恒式为, 0B A A A =+-mv mv v m (1) (2)对于B 船及抛出的重物和A 船抛来的重物组成的 系统,因无外力(水对船的阻力已忽略),系统动量守恒 设B 船抛出重物后的速度大小为V B ,则动量守恒式为, B B A B B B V m mv mv v m =+- (2) 联立(1)、(2)式并代入kg 105.03A ?=m 、kg 100.13B ?=m 、 kg 50=m 、m /s 4.3B =V 可得 m/s 4.0))((2B A B B A -=----= m m m m m mV m v 3.38用铁锤把钉子敲入墙面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 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若第一次敲击,能把钉子钉入木 板m 1000.12-?, 第二次敲击时,保持第一次敲击钉子的速度,那么第二次能把钉子钉入多深? 解:因阻力与深度成正比,则有F = kx (k 为阻力系数)。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卷:功和能专题 含答案

功和能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 B. 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 C. 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 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 2.小阳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又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小阳对排球做功 B.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的动能能不变 C. 排球在上升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 排球在下落过程中,排球所受的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3.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就一定越多 B. 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就一定越多 C. 力一定时,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就一定越多 D. 力一定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就一定越多 4.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 A. 0.02J B. 0.2J C. 2J D. 20J 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块内能为零 B. 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 内能不可能通过做功的方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D. 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6.如图是撑竿跳高时的情形,运动员能继续上升一定的高度,这是主要依靠() A. 运动员的动能 B.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C. 杆的弹性势能 D. 运动员的升力

7.我国发射的“神州Ⅲ号”载人宇宙飞船完成科学实验任务后,在内蒙古准确返回,成功着陆。若飞船穿越大气层时,有一段匀速降落的过程(设飞船质量不变),则在此过程中飞船的( ) A.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B. 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8.某同学骑自行车上坡时,速度越来越慢,则车和人的( ) A.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B.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二、多选题 9.如图是顾客在冠兴商厦购物中心使用自动扶梯下楼时的场景,其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顾客在水平台阶上随自动扶梯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乘客相对于她所站立的台阶是运动的 B. 扶梯扶手因摩擦生热内能增加 C. 乘客的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保持不变 D. 竖直方向上乘客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跳台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 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D. 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重力没有做功 三、填空题 11.请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水笔的长度约为15________; (2)一节课的时间为40________; (3)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可达4.5________。 (4)翊杰同学的实心球投掷成绩为8.5________。

大学物理第三章

第3章 习题 一、填空题 3.1.1 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下端系质量为m 的物体,在物体以4/g 的恒定加速度下落一段距离h 的 过程中,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考察物体以 4 g 的恒定加速度下落一段距离h 的过程。设初速率为P v ,末速率Q v 满足 22 224Q P g v v a s h -=?= (3-1) 物体受到重力mg r 和绳子的拉力T r 的作用,合外力F r 做功为 Q Q Q mg T P P P A F dr mg dr T dr A A =?=?+?=+???r r r r r r (3-2) 注意到重力是保守力,其做功为 ()()()mg pQ pP Q P P Q A E E mgh mgh mg h h mgh =--=--=-= (3-3) 对物体使用动能定理,有 ()2222 111222 kQ kP Q P Q P A E E mv mv m v v =-=-=- (3-4) 联立(3-1)~(3-4),可求出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3 4 T A mgh =- 3.1.2 高m 100的瀑布每秒钟下落3 1200m 水,假设水下落过程中动能的75%由水力发电机转换成 电能,则此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 依题设,每秒钟有质量为 33361.0101200 1.210m V kg m m kg ρ-==???=? 的瀑布水下落。取水和地球为系统,在水从瀑布最高点下落h 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k E mgh = 经水力发电机转换后的电能为 6875% 1.2109.810075%8.8210()E mgh J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