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搬运和防护程序

产品搬运和防护程序
产品搬运和防护程序

产品搬运和防护程序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生产入库明细单》(系统单)------------------------------------------------------CK-2/026-010

《销售退货单》(系统单)----------------------------------------------------------CK-2/026-011

《采购退单》(系统单)------------------------------------------------------------CK-2/026-012

《报废单》(系统单)--------------------------------------------------------------CK-2/026-013

《部门领用明细单》(系统单)------------------------------------------------------CK-2/026-014

《客户退货处理单》--------------------------------------------------------------PB-3 002-002

《客户退货明细》----------------------------------------------------------------PB-3 002-003

8.附件:月份标签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中绿中橙中黄鲜橙浅紫浅绿

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产品防护规范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产品及制造过程的适当防护,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包装和交付的全过程中质量不发生变化,符合顾客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从原材料、加工制造、包装和交付的全过程的控制。 3职责 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防护工作。 5 工作程序 5.1 搬运 5.1.1 所有产品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潮防雨,确保产品、包装或标识不受损坏。 5.1.2 选择适合的搬运工具和设备,避免颠覆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5.1.3 材料到库 原材料进厂卸车一般采用人工卸车,工作中应听从库管员的安排将原材料到指定位置,同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 其它材料卸车时先将材料放到木托盘上整齐码放,用液压推车或叉车运送到库管员指定的储位上。材料堆放高度一般不能超过每层货架的高度,对于体积小但重量较重的材料应注意考虑木托盘和液压推车的载重要求。严禁超载,并堆放在低层。 瓶装气体如:氧气、乙炔、氮气等应使用专用运输车搬运,严禁在平地上滚动搬运。 5.1.4 过程搬运 原材料的搬运。各车间原材料搬运较重的(如铜棒、铜杆等)用叉车搬运,较轻的用液压手推车或专用小推车搬运,搬运时避免撞击,以防碰伤。 胶块、铜杆的搬运。胶块应整齐叠放在木托板上用液压车搬运,木托板上应加棉布垫,以防胶块被污染,同时胶块间也应用棉布垫隔开,以防胶块粘在一起;铜杆整齐码放在木托板上用液压车搬运,已清洗好的铜杆应采取表面保护措施;已涂胶的铜杆应用周转箱盛放,以免搬运时表面磕碰划伤同时也防止因沾水、油或灰尘而被污染,周转箱应整齐叠放在木托板上用液压车搬运。 锌块、铅块、钢带的搬运。在装卸锌块、铅块、钢带时用铲车搬运,领用锌块、铅块、钢带用液压拖车搬运,拖车上放木托盘,以免产品掉地。防止野蛮操作,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制造过程中的产品零件(包括电镀、抛光的零件)一律放入周转箱中用液压推车或专用小推车进行搬运。产品周转箱叠放不得超过三层并整齐叠放,以防周转箱倒地。 已包装待入库的产品,应整齐叠放在木托盘上,搬运用液压推车。搬运时较重产品堆放高度不得超过3

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暂行规定

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生产、销售、维修、安装、使用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使用,均适用本规定。 国家和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技术防范,是指应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等科学技术手段,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技防产品)是指用于防盗窃、防抢劫、防入侵、防破坏、防爆炸等特种器材和设备。 本规定所称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以下简称技防工程)是指技防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组成的防护系统。 第四条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谁主管谁负责。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

第五条下列场所或部位必须按规定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一)武器、弹药和民用爆炸器材仓库; (二)存放含有国家秘密的文件、档案、图纸、资料、产品、设备等各种载体的保密要害部位; (三)储存易燃、易爆、剧毒、致病菌毒品、管制药品和放射性物质的仓库、场所; (四)金融机构所属金库、营业场所及运钞车辆; (五)博物馆、文物店及陈列、收藏重要文物、珍宝的场所; (六)黄金、珠宝生产基地及其储存、销售场所; (七)各类重要物资储备仓库和存放高档商品、重要生产资料的场所; (八)单位的财务室和集中存放现金、证券、贵重物品的部位; (九)三星级以上宾馆的指定部位; (十)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其他应当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的场所或部位。 第六条安装报警装置的单位应当与当地公安机关和保卫部门联网,形成多级报警网络,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1.制定目的 为规范产品防护作业以利生产作业顺畅,防止采购产品、在制品、成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确保产品品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与交付全过程中采购产品、在制品、成品等的防护作业。 3.定义 3.1 产品防护: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而采取的保护。 3.2采购产品:钢板、型材、嵌件、塑粉、焊丝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其他物资。 3.4 在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成品及半成品。 3.5 最终产品:完工交付前的成品。 4. 权责部门 4.1 生产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4.2 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3 公司各部门严格遵守本规定。 4.4 质量部负责对本规定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5.管理规定 5.1 原材料流转和防护管理规定

4.1 4.1.1流转和防护时机 1)原时。 2)产品订单增加,模具产能不足时。 3)旧模具寿命期满,维修后仍无法正常使用时。 4)其他原因必须增加新模具时。 4.1.2开模申请单位 1)新产品开发时,由开发部申请开模。 2)其他状况,由使用单位申请开模。 4.1.3开模申请流程 1)申请单位提出开模申请书,经总经理核准后,方准予后续作业。 2)技术部提供模具图纸或制品图纸,会生产部、质量部检讨后,确定开模方 案。 3)模具外购由技术部联络厂商提供开模方案及报价。 4)技术部应将报价、议价结果呈总经理核示。 5)经总经理核示后,技术部与厂商签订开模协议书。 6)协议书应明确规定双方责任,尤其要明确模具材质、表面处理、模具结构、 模具规格、模具数量、交货日期、验收标准、不合格处理等事项。 4.2模具验收 1)技术部负责模具材质、表面处理、结构、体积、交货日期等事项之验收;

运输保障措施

根据拉萨市城市供暖项目集中供暖设备供应商入围招标文件提供资料,我公司现做出以下运输保障措施。 建设方案 一、运行安全控制 1、GPS监控机制 设备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管制,全程进行GPS监控; 2、运输机械启动前的检查:运输机械启动前必须对遮盖货物油布和加固情况作详细的检查,杜绝隐患,并做好记录。有问题必须在启动前排除; 3、运行过程中的检查:弯道检查:通过弯道大于90°的道路,必须慢行,确保设备处于相对水平的状态; 二、运输保障控制 对准备运输的设备产品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损伤。对运输的控制应该分四步进行: 装载前的验证:装载前,必须对要运输的货物进行核对验收; 有效地执行细则——执行防雨加固方案;——到货后立即执行接收条款。 选取和维护运输工具——正确选用运输工具;——对运输工具进行维护; 正确选取运输路线(在运输前再次对路线进行勘查,确保运输条件与实际情况相符等)。 人员的安排和考核——明确人员的职责——进行有关细则的内容、作用、使用方法的宣传教育。

三、技术安全措施 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参加该项目的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和施工的技术要求进行培训,对运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运输机械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按照国家劳动防护法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针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确定实际需要的运输设备工具;在装、卸港口作业时,项目部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会同货主有关人员在港口负责监装、监卸等工作;在接货时,严格检查,如有残损,及时将残损情况报告客户,并按照客户意见处理,并做好相应交接记录;运行前必须检查大件设备装载与捆扎情况;做好超限运输标志;装卸过程中严格执行配载方案;在运输途中,定时检查大件设备的绑扎加固情况是否完好,如有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清除,以确保大件设备、运输工具的安全;运输前必须对运输运输机械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按照安全质量操作规程和实施方案作业;夜间作业,运输机械各种灯光必须正常开启,最大限度地确保运输机械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安全质量监控人员全程跟踪,作好安全记录。 四、应急预案及处理 1、组织保障: 项目部下设专门的应急支持小组,建立内部和外部沟通机制。物流部亲自指导、指挥应急支持小组的日常工作,直接听取应急支持小组的各种报告。在特定的紧急状况下将召集会议,组织临时机构或者亲赴现场处理,直至紧急状况解除。各分组组长负责其职责范围内应急预案措施的组织、落实、实施。 2、基本应急措施:

产品防护作业规范1

1、目的 為使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物料在生產,搬運過程中有效的保護品質所制定的產品擺放作業方法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所有制造部門管理。 3、權責 略.......... 4、管制重點 4.1總則要求: 產品之擺放以不超過棧板、工作台車遍界為原則;以保護材料﹑產品為目的,最終達到方便搬運材料﹑產品;避免物料混淆﹑產品數量不確切之作用. 4.2.3擺放作業要求. 4.2.3. 1所有物品必須在指定位置上堆放. 4.2.3. 2物品堆放必須重心居中,嚴禁傾斜. 4.2.3.3整體物品堆放時,必須疊放整齊,按規格之大小擺放. 4.2.3.4物品堆放分類: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必須擺放在指定專用位置,嚴禁與其他物品混堆. 4.2.3.5散件物品堆放時,應盡可能按規格擺放,減少混亂. 4.2.3.6所有物品堆放區域不得占用其他通道或作業場地,以免影響其他生產作業正常進行. 4.2.3.7物品堆放時必須遵循下重上輕之規則. 4.2.3.8物品堆放時嚴禁擠壓,以免物品變形. 4.2.3.9物品堆放時必須注意防火、防潮、防盜、防爆晒. 4.3 產品搬運作業標準 產品搬運以不改變原保護措施為原則;任何可能引起產品變形﹑產品划傷等隱患均不可取. 4.3.1現場產品搬運主要使用拖車、工作台車;其使用要求如下: 4.3.1.1運行前,必須先檢查物品擺放安全及通道安全. 4.3.1.2運行時,應緩慢啟步,以免加速過快而導致物品滑落. 4.3.1.3行至狹道、彎道或作業場所中時應減速慢行,以免與人與物或與其他車輛相撞. 4.3.1.4拖車上、下坡道時嚴禁沖行,以免發生意外,下坡車須讓上坡車先行,做到禮讓先行. 4.3.1.5裝載重物上、下坡時,應增加人手護物. 4.3.1.6行至車間門口、路口處,必須做到“先停再看后通過”之規則. 4.3.1.7拖車、工作台車載貨運行時,嚴禁急轉彎,以免傾覆,發生意外. 4.3.1.8嚴禁把拖車搖杆壓下后,放手任其反彈,造成拖車損壞. 4.3.1.9嚴禁用拖車、工作台車載人,嚴禁玩耍性行走. 4.3.1.10拖車、工作台車停放應在指定地點,嚴禁亂丟亂放. 4.3.1.11拖車、工作台車出現故障,應及時報修,嚴禁擅自拆裝,以免造成損壞,拖車、工作台車作業時嚴禁動作粗魯.

产品搬运贮存防护的控制规定

产品搬运贮存防护的控 制规定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产品搬运、贮存、防护控制规定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产品的搬运、贮存、防护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 以保护产品的质量,直至被投入使用。 本规定适用于产品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在制品) 、成品等的搬运、贮存和防护的全过程。 二、职责: 1、产品搬运、贮存、防护由生产部归口管理,并对车间、部门进行检查。 2、仓库负责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搬运、贮存及库房内产品的防护。 3、生产部负责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的搬运、贮存及仓库内产品的防护。 4、各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及库房内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 三、方法与步骤: 1、产品的搬运: 1)原材料、毛坯搬运到现场后,在核对数量、编号和几何形状无误情况下, 必须按定置管理的要求,整齐、安全按区存放。 2)半成品的转运工作必须使用合适器具及合理的搬运方法进行搬运、防止跌落、碰撞、拉毛、挤压,转移到的每道工序都必须堆放整齐、安全。

3)加工件在加工完毕后,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由车间开出《托工明细表》,并核对数量后方可转下一道工序或搬入库房。 4)在搬运中,要注意保护产品标识和有关检验、试验状态标记,防止丢掉或被擦掉。 5)外部发货搬运由供应部负责联系外部运输单位,并在委托运输合同中提出应由承包运输单位负责沿途对产品的防护,直至到达目的地。 6)搬运中要正确使用各种起重装卸工具,驾驶员、起重吊运人员应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持证上岗。搬运工具、运输车辆和起重设备,应按相应制度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7)根据需要对搬运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必需的作业规程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产品贮存: 1)经检验合格的产品由车间负责人凭《屏柜检验单》,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签收。 2)进库后,产品应按指定的场地和库房贮存,贮存场地、库房应具备必要的器具和适当的设备(抽风、换气、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3)产品进库应按品种、规格分区堆放,有标识的产品应注意将标识处于明显位置,产品应整齐有序堆放,帐、卡、物相符。 4)仓库保管员应对贮存品进行日常巡检,发现有质量问题应及时与质管部联系,求得质量问题解决;发现有余缺的应查清原因,及时调整,保证帐、卡、物一致。

产品防护措施

产品防护措施 1目的 对物料、半成品、成品等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交付的过程中进行防护,不至于受损和变形,以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半成品、成品的防护 3职责 3.1仓库、生产车间负责防护的实施与检查。 3.2品管部负责产品防护的检查与监督。 3.3储运科负责运输至交付给客户的搬运、交付过程的防护控制。 4工作程序 4.1标识 各相关部门负责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唯一性标识工作,尤其是做好状态标识。标识管理具体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4.2搬运 4.2.1搬运时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并注意各层面之防护,堆放整齐于卡板上,用车叉入匀速推行。 4.2.2各使用部门应妥善保养、维护搬运工具,以防搬运途中因工具的异常,造成搬运的损害。严禁超高、超快、超量搬运物资。 4.2.3物资堆叠,以不超出规划道路宽度为限,高度不得超过1.2米为原则。4.2.4人力搬运时应注意轻拿轻放,放置地面应平稳,下雨时应对搬运的物资做好防淋措施。 4.2.5装车时应轻拿轻放,不能有抛、掷、丢动作,以保证成品出货时外观无变形、破损现象。 4.2.6机动抱(叉)车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压伤、撞伤、滑倒等现象。 4.3包装 4.3.1物资进仓前仓管员应对包装进行检查,是否有破损、变形等现象,对不合要求的物资包装有权要求改正或拒收。 4.3.2车间在产品包装之前应进行自检,以防止不合格品入库。 4.4贮存 4.4.1物资在贮存放置时,底部应垫上叉板,防止受潮、污染变形等。4.4.2物资放置应有利于存取并防止误用,应按要求摆放,严禁混合堆放。4.4.3物资摆放时不能挡住电源开关或消防器材的位置,物资堆放高度应离电源至少1米的距离,且应远离火源。 4.4.4 仓库室内要经常保持干燥,尽量做到避光保存。温度保持常温,湿度控制在≤65%以下,仓管员每天对温湿度进行检查,发现温湿度不在规定标准范围时,立即开启所有抽风机抽风2小时以上。并将检查和处理结果记录在《仓储温湿度记录表》,品管部每月不定期(每周至少1次,雨天每天抽检)对仓储温湿度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也记录在记录表上。 4.4.5仓库、车间贮存间不得擅自使用电炉等带危险性的电器,并严禁烟火。

产品防护管理规程

1.目的 在产品的整个形成以及直到完成交付的过程中,对产品的搬运、包装、贮存、交付和保护进行控制,以防止产品的变质、损坏和误用,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外购产品、物料、中间品、半成品及成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包装的策划及有特殊要求物资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的指导。 3.2.质保部负责监督各部门各环节产品防护是否按规定执行,并负责对库房超期限物质、半成品及成品进行复检。 3.3.采购部负责外购产品及物料的搬运、包装、送检、入库的管理。 3.4.销售部及客服部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的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及发出产品质量信息的反馈。 3.5.物资部负责最终产品交付、库房产品、运输的控制,履行交付手续。 3.6.生产各车间负责中间品的包装、防护及内部流转,所领用物料、外协外购件的搬运、防护。 4.规程 4.1.搬运的控制 4.1.1.有特殊要求或易于损坏的产品,技术部应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在技术文件中确定搬运工具和方法。 4.1.2.生产车间各环节根据产品特点,按下列要求选用适宜的搬运设备和工具,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磕碰、划伤、腐蚀、污染等。 1)应符合产品特性要求并与所搬运的产品相适应,其工具(包括车辆、容器等)处于完好状态; 2)不会给搬运人员带来危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便于使用和维护;

4)有利于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保护及产品的防护。 4.1.3.搬运交接的产品必须保证 1)产品或包装标识清晰、完好; 2)产品包装完好无损坏; 3)检验状态标识清晰,易于识别; 4)产品的数量和批次清楚。 4.1.4.搬运产品的交接 1)外购产品或物料运到公司后,由采购部人员进行核对,符合4.1.3条规定后办理交接手续。 2)生产领用人员与仓库管理人员对领用产品进行核对,符合 4.1.3条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3)工序现场流转产品中装入工序与转出工序人员,按工序流转卡的内容对周转产品进行核对,符合4.1.3条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4)仓库接收各环节入库产品或物料时,应进行核对,符合4.1.3条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4.2.贮存 4.2.1.产品入库验收必须保证 1)外购产品或物料符合合同或技术质量标准的要求; 2)自制产品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3)经检验合格并有质量管理部出具的放行文件; 4)必须符合4.1.3和4.1.4的规定。 4.2.2.质保部按产品检验规范及工艺策划要求,实施入库前的检验,并提供客户所需的报告及质量证明材料。 4.2.3.仓库管理员对检验合格的产品核对无误后,填写入库单,将产品放置在指定区域并进行标识,建立台账。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或物料,按《不合格品管理规程》执行。 4.2.4.贮存产品的存放要求 1)按产品属性分类分区定点存放,产品标识清晰醒目; 2)贮存产品摆放整齐,便于存取,器具、货架必须适合产品的存放要求; 3)有特殊防护要求(防潮、防腐蚀、防静电、防变色等)的产品按规定进行有效防护;

面粉厂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面粉厂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一)产品防护 目的: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食品污染、损坏或变质。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产品的运输、储存、保护和交付的质量控制。 职责 供销科负责产品的交付。 质检部负责物资的检验、验证。 生产科负责物资的搬运和保护。 工作程序 1、搬运: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搬运过程必须采用防止损坏的搬运控制方法和手段。 a)在食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运输过程中应有效地防止食品污 染、损坏或变质。 b)有冷藏、冷冻运输要求的,企业必须满足冷链运输要求。 c)工公司应具备原料和成品的装运车辆和容器、设备。根据原 料和产品特点应具备运输过程中的冷藏和保温手段。 d)搬运中保护好产品标识和产品检验状态标识,防止丢失或损 坏。 2、储存 (1)具备原料库以及相应的冷藏、冷冻库房。库房的建设应避免日光直射和雨淋,具有防鼠、防蝇、防尘土、防潮湿等

设施。其中,冷库温度-18℃以下,冷库应当安装温度自动记 录仪或温度、湿度计。 (2)储存场所应设有适当的板架,所储存的物品不得直接放置地面,板架高度应当能够满足离地10厘米的要求,储存时应当离开前面5厘米。 (3)进库的原辅材料均进行入库验收,验收合格的物资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仓库管理员负责物资的接收和发放,并做到出入库手续齐全,帐、物一致,标识正确、齐全。 (5)仓库管理员确保存贮区域整洁,使用适当的存贮方法,做到物资先进先出。 3、保护 产品包装后,在等待搬运期间对产品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和隔 离措施以及温度控制,以防止食品的酸败和损坏。 4、交付 在产品最终检验完成后到顾客接收产品间(发运前)在公司短暂保管、运输途中,到顾客处正式验收产品前,对经过最终检验的产品质量采取保护措施,对各种中间环节,如托运、运输、装卸等通过相应合同来明确保护产品的责任。产品交付中要满足合同的交付进度、交付状态、交货条件的要求,合同要求时这种保护产品的质量责任一直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为止。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记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 1.0目的 对于产品从接收、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防止产品损坏和错用。 2.0范围 适用于针对产品符合性及顾客要求对其提供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等,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3.0职责 3.1质量管理部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标识的实施和控制。 3.2产品所在现场的责任人负责产品搬运的实施和控制。 3.3生产部负责产品包装的实施和控制。 3.4库房管理员负责原材料库、成品库的产品贮存的实施和控制。 3.5生产部负责成品交付的实施和控制。 4.0程序 建立对产品符合性提供防护的作业指导书,控制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产品。 4.1产品标识的控制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负责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加以标识。 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厂名、地址、产品注册证号、企业标准号、体积、毛重、防潮、防震等。

对返回再处理的产品应作明显的标识,以便在任一时刻均能被识别,并与正常生产的产品区分开来。 各相关部门按照《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4.2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挤压; b) 按照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c) 对易损坏物品应使用专用的搬运工具。 4.3包装控制 a) 研发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并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b) 生产部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完整,按装箱单核对随机配件及各种技术文件,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 c) 产品应有符合医疗器械法规要求的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和标签。 4.4贮存控制 a) 编制《库房管理制度》,规范原材料库、半成品库和成品库的管理,按规定分类码放; b) 库房应配置适当的设备(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c) 对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要求的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按其明确要求加以控制并记录; e) 所有贮存物品应填写《入库单》、《出库单》并建立台帐,库房每月定期盘点,

产品防护管理办法(20100607初稿)

1 目的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产品包装、标识、搬运、储存和保护的方法,针对产品特性提供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产品受到损坏或变质,确保产品的质量。 2 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北汽控股乘用车事业部株洲分公司所有原辅材料、配套件、外协件、自制件(半成品)、成品的防护。 3 引用文件 Z/PD 07.04.0-201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Z/OP 05.10.0-2010 《零部件库房管理办法》 4术语/定义 4.1产品防护: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而采取的措施; 4.2中间产品:车辆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及成品。 5职责 5.1总装厂物流管理科归口管理外购零部件的包装、标识、搬运、储存、保护以及制定包装规范。 5.2零部件供应商负责外购零部件的包装设计及制作,并应得到总装厂物流管理科确认。 5.3零部件供应商或其委托的第三方物流负责由生产地至北汽株洲分公司指定地点的搬运,物流管理科负 责监督、协调和管理。 5.4各专业厂负责在制品(中间产品)的产品标识、搬运、储存及保护等管理工作。 5.5市场部负责整车入库后(最终产品)的搬运、存储及防护。 5.6公司各部门均有产品防护责任,应避免和制止各种可能造整车或零部件损坏的行为发生。 6管理内容 6.1产品包装 6.1.1包装要求考虑安全、质量、零部件特性、人机工程、储存及运输条件,确保零部件的质量不受损坏,满足防震、防水、防尘和防碰撞的要求。

6.1.2专用包装器具有零部件定位及缓冲防碰装置。 6.1.3零部件外包装有一定的坚固性、耐用性,确保包装箱码放时不发生翻倒、倾覆等现象。 6.1.4包装内衬能对零部件有效的保护和定位,对零部件受到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确保在运输搬运过 程中零部件质量不受影响。 6.1.5对于有防锈要求的零部件,应采取适当的防锈措施,如气相防锈袋包装、表面涂防锈油等。 6.1.6对于表面质量要求严格的零部件,应采用表面贴膜等措施避免表面划伤等缺陷的产生。 6.1.7包装箱上必须在醒目的位置上标出搬运、发送中的注意事项。 6.2产品标识 6.2.1所有外购零部件外包装应粘贴包装标签,并根据要求在零部件或包装箱表面粘贴批号标签。 6.2.2外购零部件应具备合格证,且须经质量检验并标识合格后方可入库。 6.2.3只允许标识清楚的零部件入库或投入生产,顾客有权拒收标识和包装不合格的产品。 6.2.4各专业厂根据生产需要建立适宜的在制品、半成品贮存仓库或场地,并对中间产品进行状态标识。 6.2.5各专业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及时进行记录、隔离存放,标识处理,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3产品搬运 6.3.1零部件运输及装卸 6.3.1.1零部件运输应采用厢式货车,以在运输过程中防尘、防雨水。 6.3.1.2零部件包装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应有效固定,避免因包装容器翻倒或跌落对零部件质量产生影响。 6.3.1.3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颠簸,以免影响零部件品质。 6.3.1.4零部件应尽量采用集束化包装,用叉车装卸。 6.3.1.5如采用叉车装卸,应确保叉齿插入包装容器的叉孔,长度不小于容器长度的三分之二。 6.3.1.6如采用人工装卸,应保证轻拿轻放,严禁直接抛落等行为。 6.3.2零部件出库及投放 6.3.2.1零部件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零部件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制定合理的搬运方法: a)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和挤压; b)按照包装箱外的标识要求进行搬运,保持运输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零部件,防 止丢失或损坏; c)对易损、危险物品制定专门的作业指导书,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 d)叉车、牵引车等操作工必须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上岗证,并按规定对运输搬运设备 进行维护保养。 6.3.2.2在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作业,确保零部件不受损伤。 a)零部件的搬运采用规定的搬运工具,并由所属仓库的专职人员负责搬运工作。 b)搬运过程中,如发生物资碰落失散或包装箱破损,应重新报检。 c)露天搬运时,如遇雨雪天气,应采取雨布遮盖、暂停搬运等防护措施,防止零部件生锈和损坏。 6.5.2.4 保持搬运物料的标识完好无损。 6.3.3中间产品的搬运 6.3.3.1在制品或半成品(如白车身\涂装车身等)应采用专用工位器具(含设备)进行转运或搬运,部分中间产品搬运应遵循时效等特殊要求,搬运过程应做好防护措施。 6.3.3.2整车的搬运或转移必须由专职司机或具备公司内部资格人员进行。 6.3.3.3中间产品搬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对车身及零部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搬运过程造成不合格。6.4产品储存 6.4.1零部件入库后储存必须有清楚的标识,分类存放,防止混淆和丢失。

产品运输防护标准要求

产品运输管理制度 编号:Q/YJ-CC/GL -14.5-2012 -4 1 目的 为了加强车辆的运输及保证产品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公司产品运输。 3 产品防护及车辆要求 (1)运输产品的车辆需符合运输产品标准要求,运输车辆确保车内无异味,无灰尘,运输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运输(包括运输完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仓储部保管在装车前需对车 辆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对产品不能造成污染)。 (2)在运输车辆根据天气变化,需必备防雨、防潮、防晒措施。如:苫布、塑料布等,确保运输途中产品的质量。 (3)运输的车辆的产品码放必须分类摆放、要求摆放整齐、 有序,完整无损。按照产品的本身要求,合理装车。如两种以上 品相混装时,应遵循承压值大的产品装底层,承压值小的产品装

上车,总高度不得超过产品最大码放高度。 (4)产品入车遵循轻拿轻放原则,杜绝野蛮操作。 (5)运输产品装车前运输人员与仓储保管再次检查确认产品 的质量及数量,核对准确无误后运输人员在出库单签字确认。 4 运输过程及运输人员要求 (6)对驾驶规范的要求,驾驶人员携带证件要齐全、自觉遵 守交通规则,安全行车,确保产品能够正常时间到货。 (7)运输人员必须熟悉公司经营的商品名称、规格,确保配送工作的顺利进行,到达客户处时需全力配合客户人员对产品的 检验工作。 (8)产品检验合格后运输人员配合客户将货物卸车,并与客户人员共同核对数量后在送货单签字确认数量,将回执单带回公司仓储保管处;如产品部分不合格或全部不合格客户退回产品 时,运输人员与客户人员确认数量后签字确认,保证产品完好无损的运回。 (10 )送货到客户处时运输人员要主动、热情按客户要求将 货物摆放整齐。要和客户一起验收,办完一切交接手续并确认。 (11 )对客户提出的不满意见或投诉,要耐心听取。如当时 知道原因的,要耐心解释清楚。如解释不了,要做好记录,并告 诉客户回去尽快给予答复。回到公司应及时向仓储部汇报。绝对不允许与客户发生争吵,说消极言语,破坏公司形象和信誉。 (9)送货往返途中,不搭乘与公司工作任务无关人员随车往返,更不能将车交给别人驾驶,往返路途要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1、制定目的:为防止采购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确保本公司的建筑产品符合规定,以满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产品生产与交付的全过程 3、定义 3.1 产品防护: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而采取的保护。 3.2 采购产品:钢材、型材、构件、外加剂、焊条、焊剂,及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其他物资。 3.3 中间产品:施工过程中的成品及半成品。 3.4 最终产品:竣工交付前的建筑成品。 4、职责 4.1 公司质检部负责编制和修订本管理规定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4.2 分公司和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本管理规定。 5、程序 5.1 采购产品的防护 5.1.1 搬运:(1)项目部材料员在组织物资搬运时,应根据物资的不同特性,选用恰当的运输设备和工具,制定必要的措施,防止物资扬尘、遗洒、泄露、损坏、腐蚀和污染。(2)对大型物资的搬运,除应编制搬运方案外,还应对运输路线、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分析,以保证物资安全运至指定地点。(3)对有特殊吊装要求的设备和构件,由有资质的吊装单位制定吊装方案。(4)构件和设备的吊装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要求填写吊装记录。(5)对委托材料供方搬运时,要对材料供方的搬运能力进行认可,必要时签订搬运合同,内容应涉及搬运机械设备、人员、方法、及质量和环境的要求等。(6)对于施工当中所

发生的重要搬运工作,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应在施工交底中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包括质量、环保及安全等方面。 5.1.2 贮存(1)项目部按照贮存物资的质量、环境和安全的要求,提供适用的库房和场所。(2)保证入库物资数量准确,质量良好。材料员应根据物资特点及时填写出入库台账,办理好出入库手续。主要物资的来源和去向要有可追溯性。(3)对验收不合格的物资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隔离存放,标识明显。(4)经过验收合格的材料依据平面布置,材料入库入棚,做好标识,搞好材料的堆放和保养,确保材料不丢失、不损坏、不变质。(5)入库材料均应进行标识、登记、分类、分品种贮存。(6)对有时间限制要求的材料必须由仓库保管员做好标识,确保先进先出,防止材料的过期和变质。(7)按品种、强度等级分别存放,并在显眼位置悬挂标识牌。(8)钢材原材料(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地点分规格码放,防止混杂,并做好标识。(9)地方材料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场地应平整。(10)钢构件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场地平整不积水,该入架的入架,该成堆的成堆,防止断裂、倒垛。(11)周转材料按品种分别堆放,不需用的要及时退场、及时维修,不得随意锯断或挪作它用。(12)对价值较高、易损、易坏、易丢的材料应入库保管,对量大且价值较高的材料必须落实保管措施,防止丢失和损坏。(13)材料的贮存、保护按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予以贮存、保护。(14)客提供的材料应明显标识,按照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进行管理。(15)于保管责任的划分,凡库内的材料(指存放库内、棚内及现场发生前)由现场材料人员保管,凡已领出的材料,由领料人保管,应各负其责,承担各自的保管责任。 5.1.3 包装:(1)对有包装要求的材料在进场检验时,应检查其包装是否符合样品或订货合同的要求。(2)对易碎、易变形的材料进行进货检验时(玻璃等),除检查包装的完好外,还应进行开箱检查,以检查材料包装的安全可靠。(3)对物资的包装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2 中间、最终产品的防护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了保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产品交付过程中不至于受到损坏,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加工、贮存、处置、流通过程中的防护。 1.3 发放范围 本公司各职能部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程序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质量手册 YY/T 0287-2017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2015年第101号)(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2)(2015年9月25日发布实施) 3.组织和职责 3.1主责部门 本程序的主责部门为生技部,主管领导为管理者代表。 ——生技部负责按照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本程序; ——生技部负责确定适当和统一的方法对产品进行防护 ——生技部负责实施和保护生产现场使用的防护标识并实施监督; ——管理者代表负责防护过程的协调和重要性文件的审批。 3.2 相关部门 各部门配合生计部做好过程确认的各项事务。 ——采购部负责实施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防护; ——销售部负责实施产品流通和交付过程的防护; ——仓库人员负责实施原材料和成品在仓储过程中的防护。 4.步骤和方法 4.1 原材料采购阶段 1)原材料进厂必须经由质量部按规定进行检查,核对数量,检验质量。并根据材料情况进行分类

标志,标志应醒目。检查合格的原材料,应放置于规定的区域内储存。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腐防潮防火防虫防鼠。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如猪皮运输过程中需使用冷藏运输车,验收合格后需要防腐冷藏处理,以防止猪皮腐败变质。 2)生计部应实现灭菌前产品包装的防护,针对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包装方法和包装材料,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外盒、外箱的设计和标识,可采用图形、文字等方式,表明产品的防护要求。 4.2 生产加工阶段 不同工序之间移交原材料、半成品时应用容器存放,并标志。移交时应仔细检查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防止损坏的材料流入到下一道工序。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入洁净室后,工作人员应配戴手套,不得直接接触物料。 4.3产品交付阶段 1)采用适宜的搬运方法和工位器具、车辆、运输设施,防止产品特性降低、损坏或变质。搬运、转运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 2)提供专门的仓库,对原材料、待检品及成品等需按照库房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对环境安全、储存条件、储存期限、货物进出等进行控制,做到防潮、防损、防丢; 3) 由公司将产品交付到顾客指定的合同地点,可选择合适的发货方式,根据货物的多少,路途的远近,顾客的要求,如需要第三方运输企业进行运输,应该选择实力、信誉较好的公司并办理必要的货运保险。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7.编制、修订、审核、批准记录

原辅料、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原辅料、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号: 2017-01-10发布 2017-01-15实施 xxxx有限公司

1 目的 对物料、半成品、成品等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交付的过程中进行防护,不至于受损和变形,以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半成品、成品的防护。 3 职责 3.1 物资处、生产车间负责防护的实施与检查。 3.2 安全生产处、质检处负责产品防护的检查与监督。 3.3 经营处负责运输至交付给客户的搬运、交付过程的防护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标识 各相关部门负责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唯一性标识工作,尤其是做好状态标识。标识管理具体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4.2 搬运 4.2.1 搬运时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并注意各层面之防护,堆放整齐,用车叉入匀速推行。 4.2.2 各使用部门应妥善保养、维护搬运工具,以防搬运途中因工具的异常,造成搬运的损害。严禁超高、超快、超量搬运物资。 4.2.3 物资堆叠,以不超出规划道路宽度为限,高度不得超过1.2米为原则。

4.2.4 人力搬运时应注意轻拿轻放,放置地面应平稳,下雨时应对搬运的物资做好防淋措施。 4.2.5 装车时应轻拿轻放,不能有抛、掷、丢动作,以保证成品出货时外观无变形、破损现象。 4.2.6机动抱(叉)车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压伤、撞伤、滑倒等现象。 4.3 包装 4.3.1 物资进仓库前物资管理员应对包装进行检查,是否有破损、变形等现象,对不合要求的物资包装有权要求改正或拒收。4.3.2 车间在产品包装之前应进行自检,以防止不合格品入库。4.4 贮存 4.4.1 物资在贮存放置时,底部应垫上叉板,防止受潮、污染变形等。 4.4.2 物资放置应有利于存取并防止误用,应按要求摆放,严禁混合堆放。 4.4.3 物资摆放时不能挡住电源开关或消防器材的位置,物资堆放高度应离电源至少1米的距离,且应远离火源。 4.4.4 仓库室内要经常保持干燥,尽量做到避光保存。 4.4.5 仓库、车间贮存间不得擅自使用电炉等带危险性的电器,并严禁烟火。 4.4.6 仓库无人值班时,要在下班前切断电源,锁好门窗,并彻底巡查一次仓库,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时方可离开。 4.4.7 车间、仓库应做好防火、防雨、防潮、防尘、防鼠、防漏、防虫、防霉等防护工作。 4.5 交付

主要材料、设备运输、仓储及现场堆放和防护措施

材料、设备防护措施

材料、设备防护措施 1.1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保证措施 材料管理就是在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做好施工材料供应、保管和使用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 1.1.1 业主供应材料设备 凡甲供材料,我方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考虑合理的供应周期,及时将准确的材料总计划、季度计划、月供计划(必要时可需周供计划)提交业主认可。否则,相应的损失和工期延误由我方负责。 协助业主编制准确的甲供材料计划。如有必要,我方可提供材料厂家和价格供甲方参考。非甲供应清单内的材料,甲方有权要求采用甲供方式,但需在我方采购前确定。 提前以计划形式督促甲方负责供应的设备、材料及时进场,以确保工期。 对于甲方提供的物资,我们负责认真进行验证、检验和试验、标识,入库保管、发放领用。但要在验收单(或验证单)上加盖“甲供”红章,予以区别。 甲供设备、材料进场后及时做好验收工作,如不符合要求,应向业主代表提出,在得到处理意见后进行记录。验收完毕填写开箱记录,办理交接手续。 做好甲供设备、材料的保管工作。对于露天堆放的设备、材料采取遮盖、搭棚等保护措施。甲方有权对所供物资的保管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检查,我公司将予以密切配合。 材料领取时,要认真填写领料单,领料单中要详细标明材料的规格、型号、品牌、数量等;仓库保管员在发放材料时,要认真核对材料的规格、型号、品牌、数量等,严禁出现误发、多发现象。 如甲供材料在安装后进行系统试验或调试时,发现材料不合格或设备运行有异样,则及时通知业主对材料进行调换或建议业主通知供货厂家派人处理,并重新进行调试至正常。 做好甲供设备、材料的使用说明书等资料收集、保管工作,技术人员要求提供时,给以复印件。 甲方提供的物资,发生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时,我方项目经理将指派专人向甲方报告,并填写“工程联络单” 。 1.1.2 物资采购上的总体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部统一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并根据 ISO9002 质量标准和公司《物资采购手册》,对所需采购的物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采购物资时,须在公司确定的《合格分供方名录》上的供应商或厂家中择优采购,并将材料、设备的规格、质量标准、厂家和价格在签订合同前 30 日报业主书面签证认可。所采购的物资全部具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或使用说明书,对材料、设备有疑问的禁止进货或及时退货;实行动态管理。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定期对分供方的业绩进行评审、考核,并做记录,同时报呈业主单位进行核定。不合格的分供方将从档案中予以除名并修改《合格分供方名录》。 加强材料的检测和验收。采购物资,根据国家、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规定、标

QP7505搬运、贮存、防护和交付程序

文件号 QP750500 版 次 1.0 编写日期 2001-03-10 共 4 页 第 1 页 1.目的 确定适宜的搬运、贮存、防护、交付手段,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与产品搬运、物料管理、防护及交付有关的部门和人员。 3.定义:(无) 4.职责 4.1 生管采购组/仓管组负责: 水泥、钢筋、砂、碎石、等材料及备品备件的物料管理,以及在仓库/堆场中的贮存、防护。 D .生产部制造组负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的吊装搬运。 4.2业务主管负责: 在交付过程中与客户确认产品的交付方式,对产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钢筋混凝土水泥管的进仓、出仓,以及在堆场中的贮存、防护、 盘点的控制。 4.3 相关部门负责搬运过程的控制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5.内容 5.1 搬运 5.1.1 搬运时要轻拿轻放,对于有特殊装卸标志的物品,须按其要求进行搬运,严禁对货物进行丢、抛等野蛮装卸。 5.1.2 搬运通道应保持适当宽度,以保持通道畅通无阻。 5.1.3 货物叠放的高度,以不损坏产品为标准。 5.1.4 搬运工具(如吊车)使用完毕后应按规定位置停放,并由操作人员定期保养、维

文件号 QP750500 版次 1.0 编写日期 2001-03-10 共4页第2页 护/加油擦拭。 5.1.5 装车: 装车前要认真检查,发现不清洁或破损时不得装货上车,物品装车后需保证不受损失。装车时,注意叠放整齐,以利清点和保证空间的充分利用。 5.1.6 产品运输与交付: 仓管组负责钢筋混凝土水泥管的运输交付。 5.2 贮存与防护 5.2.1 仓库/堆场内应用“物料卡”或标签或物品自身标识,做好相应的标识以便于管理,特别是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做好标识并给予隔离。 5.2.2 原材料的出入库管理 A 进货: 物料进货按“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QP820300)”进行检验;客户退货产品按照“客户投诉处理程序(QP850200)”相关条款处理;对生产材料,收料人员按照本程序5.3.2 B.部分的要求办理进仓手续。 B 进仓: 原料仓管人员凭相关材料的“验收记录”和或采购的单据填写收料单/进仓单(作为原材料入库的凭证)。 5.2.3 五金件、备品备件、化学材料等物料的出入库管理 A 进货: 物料进货按“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检验;对五金件、备品备件,仓管人员按照本程序5.2.3 B.部分的要求办理进仓手续。 B 进仓: a.五金件、备品备件、化学材料的进仓:仓管人员凭“采购单据”协同采购人员,对物料的数量/型号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填写“收料单”办理进仓; b.仓管人员按材料种类放置于指定位置,必要时,按产品性质或包装指示方法存放物品;材料堆置高度以不损坏产品为标准;在仓库明细帐中登记进仓的数量。 C 贮存管理: 对贮存有时限的产品在物料卡上注明进货时间/生产日期,仓管人员须留意存放日期,对过期产品报告化验室,品管部应对该产品进行检验并作出判断;生产部对生产中未用完的或损坏的物料或检验出的不良品,办理退仓手续;对储存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材料仓管人员应做好防护控制: (a) 易氧化变质物品要密封箱保存; (b) 易受压变形物品要分开或不堆叠; (c) 易受潮变质物品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d) 易受温度影响的物品要放置于适当温度的地方; D 出仓: 原料管理员依“出仓单”作为原材料出库凭证,并在物料状态卡上进行库存数量的标识控制;五金仓库员依经生产部主管或其授权代表批准的“领料单”进行物料发放;同时按“物料卡”上的入库日期作先进先出控制,.对让步接收产品及需要追溯产品应在“领料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