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碘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碘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碘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生物科技行业)碘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碘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碘对甲状腺激素生物活性的结构作用探讨

张锋刘祁涛

本文综述甲状腺激素相关研究的进展,探讨碘在甲状腺激素和细胞内激素受体蛋白结合中的结构作用。文中评述了关于甲状腺激素和血浆运载蛋白和细胞内受体蛋白结合的溶液亲合性、结构研究和甲状腺激素碘代酚环的分子识别特性和碘的结构效应模拟研究的数据结果,且就碘对激素-受体蛋白结合的结构作用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碘甲状腺激素分子识别

分类号:O613.44

ProgressinStudyonBioinorganicChemistryofIodineanApproac htoStructuralRoleoftheIodinesinThyroidHormone-ReceptorBi

nding

ZHANGFengLIUQi-Tao (DepartmentofChemistry,CollegeofChemistryScienceandEngineering,She

nyang110036)

Thyroidhormone-relatedstudiesincludingtheaffinitiesofthyroidhormonea

naloguestoserumcarrierproteins,thebindingstructuresofthehormone-carri erproteinandhormone-receptorproteincomplexes,andthemolecularrecog nitionpropertiesoftheouterphenolicringofthyroidhormonesandthestructu raleffectsoftheiodineshavebeenreviewed.Possiblestructuralrolesoftheiodi nesforthyroidhormone-receptorbindinghavebeenproposed. Keywords:iodinethyroidhormonemolecularrecognition

碘是许多脊椎动物生命过程的必需元素之壹。碘被动物体吸收后主要被用于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甲状腺激素是迄今发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唯壹含碘化合物,它在甲状腺被合成和分泌,且和血浆运载蛋白可逆结合,经由循环系统被运送到靶细胞发挥生物功能[1]。

甲状腺主要分泌俩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四碘甲腺原氨酸

(3,5,3',5'-tetraiodo-L-thyronine,或称甲状腺素:L-thyroxine,简记为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3,5,3'-triiodo-L-thyronine,简记为T3),它们均为含碘酪氨酸衍生物(图1),其中T4为主要分泌物,它在外周组织如肝脏、肾脏和脑下腺(垂体)通过脱碘酶的作用被部分转化为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T3[2,3]。血浆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浓度极低,约为10-9mol.L-1,其中大部为T3。甲状腺激素通过和细胞核内特异受体蛋白结合,诱导该蛋白产生活性构象,使其DNA结合部位和DNA 的特定部位有效结合,从而激活DNA的转写过程,达到调节基因表达的生物功能[3~5]。大量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实验结果证明,甲状腺激素对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分化、动物的体温调节和各种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平衡的维持起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1,3,6~8]。可是,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仍尚未弄清。碘和甲状腺激素生物活

性的关系壹直是许多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图1甲状腺激素分子的结构

Figure1Molecularstructuresofthyroidhormones

本文介绍甲状腺激素相关研究的进展,探讨碘在甲状腺激素和细胞内受体蛋白结合中的结构作用。

1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

甲状腺激素分子由俩个碘代酪氨酸分子偶联而成[9]。生理条件下,T3和T4的4'-酚羟基的pKa值分别为8.5和6.7[10],因此,在生理pH(7.4)下,分别有8.2%的T3和82.4%的T4,其酚羟基处于去质子状态[11]。X-射线晶体学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分子的内环(innerring)和外环(outerring)平面处于接近垂直的空间位置(参见图1),碳氧醚键的夹角为120~122°[12~14]。3,5-碘基被认为对维持甲状腺激素分子这种特殊的立体结构起主要作用[12],因为内环仅有壹个碘基的

3,3',5'-三碘甲腺原氨酸(3,3',5'-triiodo-L-thyronine,或reverseT3,简记为rT3)其内环和外环平面的夹角为8°或-6°[15],而内环有3-和5-俩个碘基的T3,相应的夹角为90°[13],T4为108或-113°[14]。3,5-碘基较大的体积阻碍了碳氧醚键的旋转。4'-酚羟基具有很强的形成氢键的能力,其中4'-OH可同时作为质子的给体和受体,而4'-O-只能作为质子受体。此外,氨基酸侧基也体现出很强的形成氢键的能力。甲状腺激素分子这种特殊结构被认为对其和运载蛋白和受体蛋白有效结合,产生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12]。

2激素-运载蛋白相互作用

甲状腺激素在血浆中主要和三种运载蛋白可逆结合: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hyroxine-bindingglobulin,TBG),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

(thyroxine-bindingprealbumin,TBPA,或transthyretin,TTR),和血浆白蛋白(serumalbumin,SA)[12,16,17]。研究表明,血浆中TBG的浓度为15mg.L-1,仅为TBPA浓度的1/20,SA浓度的1/3000,但TBG对甲状腺激素的亲合性远大于TBPA和SA[17]。三种运载蛋白对T4的亲合性明显大于T3[18~20]。表1表明碘明显增加甲状腺激素和TBPA的亲合性,且且外环碘基的贡献大于内环碘基;卤素取代基的贡献大于烷基。由此推测氢键和卤素基团和蛋白质间的电荷迁移作用可能是决定亲合性大小的主要因素[19]。

表1甲状腺激素及其类似物对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TBPA)的相对亲合性Table1RelativeBindingAffinitiesofThyroidHormoneAnaloguestoPrealbumi

n(pH8.0,37℃)

a K1(3.5×107L.mol-

1)istheaffinityconstantofT4,andtheC1/K1valuesaretheratiooftheaffinitycons

tantsoftheothercompoundstoT4,databasedonreference[19]

Blake等人[16,21,22]对T4-TBPA缔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T4的4'-酚羟基和处于蛋白质激素结合隧道内侧中心的Ser-117和Thr-119的醇羟基通过结晶水形成氢键。3'-和5'-碘基分别和对称分布的俩组Leu-17和Leu-110接

近,特别是3'-碘基被观测到和Ala-109的羰基氧的距离为3.0,明显小于碘和氧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3.55[23]。3-和5-碘基被分装在由Thr-106、Ala-108、和Val-121的甲基以及Lys-15的β-和γ-亚甲基构成的俩个对称的兜囊中。T4的α-氨基和α-羧基和处于结合隧道外侧的Lys-15和Glu-54侧基接近。Wojtczak等人[24]进壹步研究了TBPA和3,3'-二碘基-L-甲腺原氨酸(3,3'-T2)缔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且和Blake等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TBPA的激素结合隧道和Blake等人的结果具有类似的结构特征,但3,3'-T2比T4进壹步深入隧道3.5,而且取向也和T4显著不同。3,3'-T2的4'-酚羟基直接和壹对丝氨酸残基(Ser-117)形成氢键(2.69和2.88),而不像T4的4'-OH通过壹个结晶水和Ser-117发生相互作用。3,3'-T2的3-和3'-碘基分别占据T4-TBPA中T4的3'-碘基和4'-OH 和Ser-117之间的结晶水的空间位置,其中3′-碘基和Ser-117醇羟基氧间的距离为2.86?。3,3′-T2的氨基酸侧基也不像T4,和Glu-54发生静电相互作用,而是和Thr-106相互接近,且和Lys-15侧链的氨基形成氢键(2.67)。这些结构研究结果进壹步说明,包括激素4′-OH和氨基酸侧基的氢键作用可能是激素-运载蛋白结合的主要作用力,而3,3′-T2比T4明显低的亲合性(表1)和3,3′-T2、T4和TBPA结合的显著结构差异,以及被观测到的I-O直接相互作用表明,碘对激素-运载蛋白结合有重要贡献。

3激素-受体蛋白相互作用

由于细胞内受体蛋白很难分离和提纯,激素-受体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研究远没有激素-运载蛋白的研究详细,直到1995年Wagner等人[25]报道壹种大白鼠受体蛋白(rTRα1)和甲状腺激素(T3)的壹种电子等排物(isostere),3,5-二甲基-3′-异丙

基-L-甲腺原氨酸(Dimit)缔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他们发现,激素结合部位由若干α-螺旋H3、H5-8、H11和H12以及连结H7和H8的圈状结构(loop)组成,其中H12是受体蛋白的C-末端活性区(C-terminalactivationdomain),它被证明对甲状腺激素产生生物活性至关重要[26~30]。H12是具有疏水和亲水俩性侧基的α-螺旋结构(amphipathichelix),它的疏水性侧基Phe-401和Phe-405构成激素结合隧道的壹部分。Dimit-rTRα1结合的主要结构特征如下:(1)Dimit 的4′-OH和H11的His-381咪唑侧基的N(ε2)形成氢键(2.64);(2)Dimit的3′-异丙基装在由Gly-290、Gly-291和Leu-292(位于H7-H8loop)构成的兜囊中,且和H3的Phe-215、Phe-218和Thr-219以及H11的Met-388接近;(3)通过氢键相连的His-381的咪唑环和Dimit的酚环(外环)分别和H12的Phe-405和Phe-401接近(范德华距离内);(4)Dimit的内环被Ile-221、Ile-222、Ile-229和Ala-225等疏水基团围绕,Ser-260、Ile-299、Phe-218、Ile-221和Ile-222构成DimiT3-和5-甲基的兜囊;(5)Dimit的α-羧基和处于隧道外侧的Arg-228侧基和若干结晶水形成氢键。

运载蛋白(TBPA)的激素结合隧道是溶剂可进入的,且不因和激素结合而发生显著构象变化[21,22]。然而,受体蛋白则对激素分子十分敏感,可因激素的结合而发生显著的构象变化,形成以激素分子为中心的紧缩结构,特别是使受体蛋白的

H12(C-末端)由无序的构象变为有序[25]。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明,C-末端壹些关键性残基如Glu-403、Phe-401和Phe-405等的突然变异可使激素-受体蛋白的生物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26~30],受体蛋白对激素的亲合性亦明显降低[28]。Glu-403向溶剂中的稳定取向被推测对C-末端的活性至关重要,而Phe-405和His-381

和Phe-401和激素分子外环可能的相互作用被认为对稳定Glu-403在溶剂中的空间取向起主要作用[25]。

4碘在激素-受体蛋白结合中的结构作用

甲状腺激素-运载蛋白结合的研究结果暗示,碘可能对激素-受体蛋白结合也有重要贡献。张锋等人[31~34]通过研究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的前驱物,3,5-二碘基-L-酪氨酸(3,5-diiodo-L-tyrosine,L-I2tyr),3-碘基-L-酪氨酸(3-iodo-L-tyrosine,L-Ityr)和L-酪氨酸(L-tyrosine,L-Tyr)和铜(II)和相关氨基酸(如丙氨酸(L-Ala)、精氨酸(L-Arg)、赖氨酸(L-Lys)、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等)及氮碱配体(如1,10-啡咯啉(phen)、2,2′-联吡啶(bpy)、2-甲氨基吡啶、组胺(hista),和乙二胺等)形成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光谱性质和晶体和分子结构,模拟研究甲状腺激素-受体蛋白结合中碘的结构作用。表2给出了壹些典型体系的稳定性数据[31],其中K是按(1)式定义的平衡常数,AA代表L-I2tyr或L-Tyr,Ar代表芳香氮碱配体:

(1) 式中Cu(AA)(Ar)被预期发生分子内配体间芳环堆砌作用[35]。表2中

Cu(L-I2tyr)(phen)和Cu(L-I2tyr)(bpy)等大的logK值表明这些配合物分子中存在配体间芳环堆砌作用,使配合物明显稳定化[31,35]。和不含碘的Cu(L-Tyr)(Ar)体系比较可知,碘显著促进酚环和氮碱芳环间的堆砌作用。配合物在d-d范围明显负的圆二色光谱极大吸收进壹步证明这种芳环堆砌作用的存在和碘对相互作用的贡献[31~35,36]。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31~32],配合物Cu(L-I2tyr)(bpy)和Cu(L-Ityr)(bpy)分子中,碘代酚环占据轴向配位位置,和平面配位的bpy平

行接近(图2),酚环和吡啶环间的平面夹角为3.7~11.6°,环间平均距离为3.31~3.36。Cu(L-I2tyr)(hista)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32],碘和组胺的咪唑环和L-I2tyr 的酚环相互接近(图3),最近距离分别为3.63和3.59,明显小于碘和芳环碳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3.85[23]。碘仍被观测到和甲醇或水分子的氧之间也发生相互作用,碘-氧距离为3.08~3.28,明显小于范德华距离3.55[23]。全部单晶配合物中碘代酚环的4-酚羟基均形成氢键。壹方面,配合物

[Cu(L-I2tyr)(hista)(H2O)]2.2H2O的4-O-和轴向配位的水分子形成壹个分子间氢键(2.55和2.65);配合物[Cu(L-I2tyr)(bpy)(H2O)].2H2O的4-O-同时和轴向配位的水分子和平面配位的氨基形成俩个分子间氢键(分别为2.64和2.80)。另壹方面,配合物[Cu(L-I2tyr)(bpy)(NO3)]·CH3OH的4-OH同时和羰基氧和甲醇的醇羟基形成俩个分子间氢键(分别为2.54和2.77);配合物

[Cu(L-Ityr)(bpy)(H2O)].NO3.CH3OH.H2O的4-OH仅和结晶水形成壹个氢键(2.67);而配合物[Cu(L-Tyr)(bpy)(ClO4)]·2H2O[36]的4-OH却同时和结晶水形成俩个分子间氢键(分别为2.62和2.86)。

表2混配配合物Cu(L-I2tyr)(Ar)和Cu(L-Tyr)(Ar)的logK值

Table2logKValuesforTernaryComplexesCu(L-I2tyr)(Ar)andCu(L-Tyr)(Ar)

(25°C,I=0.1mol.L-1(KNO3))

a calculatedaccordingtoeq(1),takenfromreference[31]

b takenfromreference[35]

c O-meansthattheligandhasadeprotonatedphenolicgroup

图2配合物[Cu(L-I2tyr)(bpy)(NO3)]和[Cu(L-Ityr)(bpy)]的分子结构展示配体间

芳环堆砌作用

Fig.2Molecularstructuresfor[Cu(L-I2tyr)(bpy)(NO3)]and[Cu(L-Ityr)(bpy)]:(a)

verticalview withtheatomicnumberingscheme;(b)sideviewshowingthestackinginteracti

on

图3配合物[Cu(L-I2tyr)(hista)]2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展示碘-芳环相互作用Fig.3Crystalandmolecularstructurefor[Cu(L-I2tyr)(hista)]2showingtheiodin

e-aromaticringinteractions

模拟研究结果证明,碘不仅明显促进酚环和芳香氮碱的堆砌作用,而且仍直接和芳环和甲醇或水分子的氧发生弱相互作用,且影响其邻位酚羟基形成氢键的性质。碘由于其较大的原子体积,较强的吸电子能力和疏水性,可能为其邻位酚羟

基形成氢键创造有利的局部疏水环境,且通过直接或间接(通过苯环)相互作用影响酚羟基形成氢键的取向和强度。晶体数据结果表明[32],L-I2tyr和L-Ityr分子内碘和酚羟基氧之间的距离为3.15~3.23,在碘-氧范德华距离3.55以内。计算机空间-充填模型(space-fillingmodel)表明,L-I2tyr的酚羟基氧被部份埋在俩个硕大的碘原子中[34]。因此,碘和酚羟基氧分子内的直接相互作用和影响可能是导致上述氢键形成特征的重要原因之壹。碘基对酚羟基去质子化的显著影响[31]、对L-I2tyr4-O-和L-Arg和L-Lys侧基静电相互作用的促进[33]以及对去质子的碘代酚环和芳香氮碱堆砌作用的稳定化[31]可能都和此密切相关。Cody等人[12,14]对甲状腺激素及其类似物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4′-酚羟基形成氢键的取向遵循壹定的规律:当4′-酚羟基作为质子给体时氢键从接近和酚环平面成180°的方向形成;当作为质子受体时氢键从酚环的平面上方或下方,和酚环平面接近90°的方向形成。Andrea等人[37]通过对甲状腺激素分子及其类似物和受体蛋白结合的理论计算得出,T3的4′-OH仅作为质子给体,且在酚环的同壹平面和3′-碘基处于反位的方向形成氢键在能量上最为有利。这壹结果和Wagner等人的结构分析[25]及Dietrich等人的T3活体外(invitro)结构-活性定量数据[38]相壹致。另壹方面,碘-氧相互作用也曾在许多其它化合物的结构中被观测到,且被普遍归结为给体-受体电荷迁移相互作用[39~42]。Cody等人[41]基于剑桥晶体数据库的数据资料详细分析研究了碘-氧相互作用的距离和取向特征,结果表明,类甲状腺激素化合物中碘-氧相互作用的距离在2.99~3.45范围内,C-I…O的夹角分布由180°到90°甚至更小,而且如果可能,氧原子似乎总是将其孤电子对直接指向碘原子,以求最有效的相互作用。上述在T4-TBPA和3,3′-T2-TBPA结构分析中以及激素-受体蛋白结合模拟研究中观测到的碘-氧相互作用应属于这类电荷迁移作用。碘-芳环相

互作用则类似于早已被了解的I2-苯环电荷迁移作用[43]。

基于之上Dimit-rTRα1结合的结构分析和模拟研究结果,推测碘在T3-受体蛋白结合中可能的结构作用如下:(1)3′-碘基通过和4′-酚羟基分子内直接相互作用控制4′-OH的取向,且使其和处于反位方向的His-381的咪唑基形成有效的氢键;

(2)3′-碘基通过电子效应促进T3的外酚环和受体蛋白C-末端Phe-401的苯环发生有效的芳环堆砌作用;(3)3′-碘基通过和受体蛋白的Gly-290和/或Gly-291的羰基氧、Thr-219的醇羟基氧、Phe-215和/或Phe-218的苯环、以及Leu-292的烷基等相互作用,使T3外环和Phe-401的芳环堆砌作用稳定化;(4)3,5-碘基通过立体空间阻碍和直接和周围蛋白质残基作用,保持T3外环空间位置的基本稳定,促进其和Phe-401的芳环堆砌作用。

由于Phe-405和Phe-401处于接近壹个螺距的相对位置,而前述对C-末端活性至关重要的Glu-403正处于它们之间相反的空间位置,所以,Phe-405和

His-381和Phe-401和T3外环有效的芳环堆砌作用和α-螺旋的分子内氢键结构恰好可稳定Glu-403的空间位置。由于各种动物细胞内甲状腺激素受体蛋白都有相似的组成和结构[4],His-381,Phe-401,Glu-403,和Phe-405等氨基酸都是受体蛋白高保留的(highlyconserved)结构单元[25~30],因此,

Phe-405-His-381和Phe-401-T3外环芳环堆砌作用的发生及其被

His-381-T34′-OH的氢键和T3碘基的促进和稳定化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发挥其生物功能的重要结构基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碘对甲状腺激素通过和细胞内受体蛋白结合发挥其生物功能可能具有重要的结构作用。但本文的壹些结论仍较多地基于推测。碘和甲状腺激素生物活性的关系仍存在许多有待弄清的问题。例如,研究发现,用相似体积的烷基如甲基、异丙基等取代3′-碘基可部分维持激素的活性,其中3,5-二碘基-3′-异丙基-L-甲腺原氨酸的活性甚至高于T3[1,12,44],其对受体蛋白的亲合性约为T3的1.4倍,而T4对受体蛋白的亲合性仅为T3的18%左右[44],说明碘对甲状腺激素显现其生物活性的结构作用且不是唯壹的。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对碘的自然选择也许且非仅仅是依赖其单壹的结构作用,实际过程中可能仍包含许多和碘密切相关的复杂的立体化学和动力学等因素。关于甲状腺激素和细胞膜蛋白的结合和激素穿越细胞膜的机制及碘在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仍少人问津,仅有壹些初步的报道[12,45~47]。用于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缺碘症和治疗由遗传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引发的疾病的特效药物设计和研制也是亟待开发的重要课题。

生物无机化学的认识

生物无机化学的认识 生物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内的金属(和少数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衡量金属元素和生物大分子配体形成的生物配合物,如各种金属酶、金属蛋白等。侧重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命环境内参与反应的机理。 生物无机化学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实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用了生物无机化学的地方。比如农业方面,我们熟知的化肥,就运用了生物无机化学的知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常量营养元素,还需要如铁、锰、铜、锌、钼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和氮、磷、钾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同样,在我们熟知的一些保健品,像“脑白金”、“黄金搭档”等等,都是补充我们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以我们最熟悉的钙来说,从小我们的父母就给我们补钙,喝牛奶、吃钙片等等方式,可见钙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人体缺钙,就容易腿软、抽筋、蛀牙,但钙多了也不行,人体内的钙过量容易得佝偻病。所以,微量元素虽然重要,但是也不能过多。 生物无机化学无疑正在迅速发展。生物无机化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生物体本身微量元素的作用,二是研究外界微量元素对机体的影响。 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是生物无机化学中偏向生物领域的研究对象,做此项研究主要依靠生物化学技术。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是微量元素与蛋白质形成的配合物,与酶的区别在于含有微量元素的蛋白并不表现催化活性,但却有其他的重要功能。现在的研究在于发现新的蛋白,确定其结构、性质。现在热门的蛋白有硒蛋白,因为硒蛋白是硒在体内存在和发挥生物功能的主要形式。硒的作用,主要在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病毒等方面,但结论不统一。现在主要在探索新的硒蛋白作为预防药物开发、癌症治疗和药物筛选靶标。如杜明等通过硫酸铵沉淀等方法,从富硒灵芝中获得了一种新的含硒蛋白,并研究了它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硒含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蛋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硒含量具有相关性。 无机药物的发展在生物无机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顺铂的抗肿瘤作用的发现开辟了无机药物化学的新领域。在抗癌药物应用中,顺铂药物目前仍在临床上使用,主要有四种铂配合物:顺铂、卡铂、顺糖氨铂、奥沙利铂。从1980年发现二烃基锡衍生物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先后合成了具有顺铂结构的二烃基二卤化锡配合物,与卡铂结构类似的有机锡化合物,以及有机锡羧酸衍生物等等。在锗化合物方面,从发现1971年合成的β-羧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具有抗癌活性以来,人们先后合成了许多有机的锗化合物。此外还有茂钛衍生物和稀土配合物。因为癌症是人类健康寿命最主要的杀手,所以在抗癌药物的研究开发方面将有很大

2014生物无机化学考试练习题

生物无机化学习题(2014-12-22) 1.写出十种生命必须元素的符号 2.写出组氨酸和半胱氨酸英文简写符号,画出这两种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金属离子配位的可能的模式。 3.哺乳类动物体内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生理功能有什么不同?简述产生这种不同之处的原因。 4.举出四种不同的无机药物的名称(结构式、分子式或商品名均可),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5.很多双原子分子具有生理作用,而它们生理作用有一部分通过和金属离子配位而实现的。画出双原子分子和金属离子配位的几种可能的模式。NO是美国《科学》杂志1992年命名的明星分子,可以在体内发挥信息传递的作用。用分子轨道法预测NO和金属离子结合的模式。 6.A)写出组氨酸和半胱氨酸英文简写符号,画出这两种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金属离子配位的可能的模式。 B) 画出多肽片段[gly-asp-ala-cys]结构图,预测哪个氨基酸侧链易和Fe3+结合, 为什么? 7.芳香环之间的弱相互作用有哪两种常见构型?用Hunter-Sanders规则予以定性解释,并说明这些弱相互作用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8.画出下列几种金属-双氧物种的结合方式,并指出氧合血兰蛋白的活性中心采取的是哪一种构型 1) ”end-on” bent MO2 superoxo 2) trans-μ2-1,2-peroxo 3) cis-μ2-1,2-peroxo 4) μ2-η2,η2-peroxo 9.A)写出顺铂和金诺芬的分子式,指出它们的在医学上的用途。 B)指出下列疾病是由于什么金属离子(过量或缺乏)引起的? 日本水俣病,贫血,门凯氏病(Menkes disease), 威尔逊氏病(Wilson disease) 10.CO与人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210倍,而CO与血红素的结合能力要比氧气与血红素的结合能力大25000倍!请解释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并从生物无机化学的角度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1. 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载氧活性部位。画出血红素的结构图。实验表明:氧合

中药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综述? 中药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李英华,吕秀阳3,刘 霄,柳 叶 (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 从中药毒理学和药理学、中药功效成分的改进以及中药功效成分的分离制备和鉴定3个方面论述了 中药配位学说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并列举了中药配位研究领域常用的技术。指出中药配位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与药效和毒性关系的研究、利用配位作用开发高效分离吸附剂或者高效分离色谱柱、利用有机成分与某些金属或微量元素生成有色配合物的特性开发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能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的热点和关键。 [关键词] 配位化学;中药 [中图分类号]R 2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302(2006)1621309205 [收稿日期] 2005210216 [基金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科研基金研究计划项目(2005C188)[通讯作者] 3吕秀阳,T el :(0571)87952683,E 2mail :luxiuyang @zju 1edu 1cn 配位化合物是指由可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统称配位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空位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按一定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随着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和分析手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配位化合物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植物中的叶绿素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血红素分别是动植物体内的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镁、铁形成的配合物,含铜的天然有机分子蛋白质的配合物在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中执行着输氧的功能。研究配合物,特别是天然有机配合物,提高生命质量是许多化学家、植物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追求的目标。随着近年来分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投入到天然药物配合物的研究中来,成果不断出现。作者对配位化学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实现中药现代化的研究途径。 1 中药配位学说的提出 许多学者在中药或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多数中药或者天然药物存在着越提纯疗效越差或者出现毒副作用等问题,而某些剧毒药物在和其他药物配伍后出现降低毒性或者转化为某种疗效等现象。在解释这些问题时,“唯有机成分有效论”和“微量元素对号入座论”慢慢表现出局限性。因此,在总结两者的基础上,依据中药中的多数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含有羟基、羰基、羧基、氨基、巯基、杂环氮等配位基团可以作为配体,而微量元素大多可作为中心离子与有机分子形成配合物,有机成分、微量元素及其形成的配合 物之间的配位平衡可以使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的协同、拮抗或产生新的生物学活性的特性,曹治权教授提出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位学说[1]。中药配位化学学说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可以是其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有机成分,也可以是其中的微量元素,但更多可能是有机成分与微量元素组成的配位化物,天然药物以其中的有机物分子与微量元素间形成的配合物在动植物及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中药配位学说的提出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发现、中药药理学和毒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中药配位学说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学 中药配位学说的发展离不开分离、分析及结构表征技术,分离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中药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目前应用于从复杂的中药体系中分离出中药配位化合物的现代分离技术有:膜分离法、色谱法和电泳技术等,色谱法又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柱色谱法、薄层色谱、纸色谱和凝胶色谱等。光谱技术是用来分析表征配合物的主要方法,用来研究天然药物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紫外,红外,荧光,核磁共振,质谱,拉曼光谱,X 衍射等[2]。 张斌等[3](1998)合成了三(32羟基黄酮)合Al 3+配合物并制得其单晶,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其结构属于三方晶系,分子中每个32羟基黄酮以其独特的酮基和羟基同时与Al 3+配位,3个配体中的6个配位氧原子形成扭曲的配位八面体结构。张淑敏等[4]制备了Fe 3+与槲皮素(Qu )的配合物并探讨了其配位机理,结果槲皮素与Fe 3+生成的配合物在430 nm 处有最大吸收,配合物的组成为Fe 3+∶Qu =1∶2。郭振楚等[5]研究了氨基葡萄糖及羧甲基氨基葡萄糖分别与铁(Ⅱ)、锌(Ⅱ)、钴(Ⅱ)、铜(Ⅱ )形成配合物的UV ,IR 和1H 2NMR 光谱特征。发现配合物发生了明显紫移,在红外光谱和1H 2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习题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本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张凤、王耀勇、余德润主编的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材配套使用) 《无机与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有关的因素为()。 A. 溶质的本性 B. 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 C. 剂的体积 D. 溶液的体积 2.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 B. 高于100℃ C. 低于100℃ D. 无法确定 3. 在常压下,海水的沸点一般( )。 A. 等于100℃ B. 高于100℃ C. 低于100℃ D. 无法确定 4. 在常压下,海水的凝固点一般( )。 A. 等于0℃ B. 高于0℃ C. 低于0℃ D. 无法确定 5. 溶液的凝固点总是( )纯溶剂的凝固点。 A. 等于 B.高于 C.低于 D. 无法确定 6. 静脉注射时,注射液应与血液是( )。 A. 等渗溶液 B.高渗溶液 C. 低渗溶液 D. 无法确定 7. 常量分析的称量一般在( )。 A. 0.1g以上 B. 10g以上 C. 0.01~0.001g D. 1~10g 8. 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属于()。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结构分析 D. 滴定分析 9.对微量成分进行分析一般采用()。 A. 滴定分析 B. 重量分析 C. 气体分析 D. 仪器分析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 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 D. 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11.下列()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看错滴定管读数 C. 加错试剂 D. 使用的蒸馏水不纯

生物无机化学思考题

什么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区分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的标准1一 是什么?)宏量元素都是必需元素;而微量元素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必需微(1 F 、、V、Sn、、Cu、Mn、Cr、Mo、Co、SeNi 量元素:Fe、Zn 、. B)Sr(SiI、、有害元素:指哪些存在于生物体内时,会阻碍生物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影响生理功能的微量Be等Pb 、As 、元素,如:Cd 、Hg、 该元素直接影响生物体的生物功能,并参与正常代谢过程。)条件(1)(2 )该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可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2)缺乏该元素时,生物体内会发生某种病变,补充该元素时,可防止3(异常的发生或使其恢复正常。你如何理解这种看起来矛有的元素既是人体必需的,又是对人体有害的,2. 盾的现象?。即它们既是必需的,又是有害的。“双重品格”是生物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对肿瘤有抑制作用,成人每(元素浓度)Se例 ,可能引起癌症、心肌损伤等;但过gg。若长期低于50μμ天摄取量为100 量摄取又可能造成腹泻、神经官能症及缺铁性贫血等中毒反应,甚至死亡。铁是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的铁几乎全部(元素存在形式)如 被限制在特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包围的封闭状态之中,这样的铁才能担负正常的生理功能3生物体内的宏量元素包括哪些?举例说明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Mg 、Na 、Ca、、N、P S、Cl、K、C: 宏量元素11种、H、O 宏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上的元素。、、Mn、FeCu、Zn 微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以下的元素。Cr 、Se 、I 、Mo 、Si等 4. 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功能?举例说明。 (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973年证明硒是代谢过氧化氢的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需成分。硒参与过氧化物的代谢,体内各种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胞中均含有GSHPX。 硒对细胞保持氧化还原的平衡和清除活性氧起重要作用,最起码的作用是延缓衰老。硒缺乏所致的免疫系统的改变与肿瘤的易患性增加,一些慢性炎症及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此有关 锌与免疫 锌缺乏可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机体对多种致病因素易感性增高,而许多种疾病可导致锌缺乏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这些疾病包括酒精中毒、肾病、烧伤、消化道 功能紊乱以及HIV感染和腹泻。 锌对免疫系统作用包括对淋巴细胞成熟、细胞因子产物、细胞凋亡及基因表达的影. 响等方面。锌缺乏可导致胸腺萎缩和淋巴细胞减少。儿童缺锌可导致发育缓慢,甚至影响大脑发育。 铁与免疫 实验表明缺铁时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在补充 铁后免疫功能可能可以得到改善。铁过剩和缺铁时均可引起机体感染性增加,微生物生长繁殖也需要铁的存在,有时补铁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什么是微量元素的拮抗和协同作用?它们有何生物学意义?5. 拮抗作用:指生物体内的一种元素抑制另一种元素的生物学作用的现象。协同作用:指一种元素促进生物体内另一种元素的生物学作用的现象。CuCu和Zn呈

生物无机化学论文-血液的颜色

血液的颜色

中文摘要 摘要:世界是斑斓多彩的。有七色的彩虹,绚丽的烟花,五颜六色的花卉。如果问你血液是什么颜色?大部分人也许会脱口而出:红色。不错,日常中的哺乳动物和我们人类的血液都是鲜红的。但是科学家会告诉你:血液是多彩的。那么血液都有什么颜色?它们是什么生物?血液颜色的多样化是为什么?本文将会逐一从生物学、化学层面为你解答以上问题。 关键词:血液颜色化学结构生物 英文摘要 Abstract:The world is colorful.There are seven colors of the rainbow, colorful fireworks, colorful flowers.If you ask what color your blood? Most people may blurt out: red.Yes, the blood of mammals and humans are bright red in our daily life.But scientists will tell you: blood is colorful.So what's the color of blood?What are they biological? Why is the diversity of the color of blood? These questions will be answered one by one from a biological, chemical levels for you. Keywords: blood color chemical structure biological

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

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 化学化工学院12化本3班洪璐2012364353 生物无机化学是建立在生物学与无机化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从广义来讲,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生物无机化学的任务之一是应用无机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生物体系中无机金属离子的行为,从而阐明金属离子和生物大分子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另一任务是用比较简单的化学模型对复杂的生物催化现象进行模拟研究,即模型研究。 近10余年来,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离子活化酶的领域及金属蛋白的结构、性质、功能和升华反应机理方面。用最新的升华理论设计某些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的催化反应模型,以探索生命金属元素在生物体中的存在方式、状态及对生命运动的作用机理,诸如基因转移、氧化还原或水解过程。 1 微量金属离子在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无极化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必需的金属离子主要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它是控制体内政策代谢活动的关键因素。但是,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在体内的存在量有严格的浓度范围,眼中地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疾病。 1.1 微量元素铜锌与癌症 研究表明,90%以上的癌症与环境有关。病人癌组织的微量元素谱往往发生变化,其中铜锌与癌症的关系最为重要。对肝癌、胃肠道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等多种患者的血清分析都得出一致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Zn/Cu比值明显低于常人,而进行手术摘除恶性组织或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清中Zn/Cu比值回升。因此,有人认为血清中的Zn/Cu可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判别患者愈后状况。 1.2 微量元素与眼科 目前,微量元素与眼科研究主要集中于微量元素在白内障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白内障者晶体中Zn、Cu含量较正常晶体含量少,Ca、Se含量增加,血清中锌含量减少,Mg、Ca含量增加。 1.3 微量元素钴和铁 钴是维生素B12分子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维生素B12能促进血红球的增加和肌肉蛋白的合成。根据实验,如果草饲料中缺少钴,将会引起严重的脱毛症,然而,只要在饲料中加

生物无机化学与健康

生物无机化学与健康 生物无机化学是近年来在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的边缘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生物无机化学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而人的健康又与生物无机化学中的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 它们对维持机体的平衡和健康, 各自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阐述锌这种微量元素对人的健康作用。 锌( Zn) 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正常人体内含锌量为2~ 3 g , 绝大部分组织中都有极微量的锌分布, 其中肝脏、肌肉和骨骼中含量较高。血浆中锌的浓度是10~ 20 mol/ L,其中60%与血清白蛋白结合, 30% ~ 40%与α-巨球蛋白结合, 少量与氨基酸结合。Zn 对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消化功能、生殖功能和物质代谢等均有重要作用。锌在人体内的含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缺乏或过量均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主要概述锌对人体健康的生理效应及缺乏的防治途径, 以期对日常生活中合理科学的补充锌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锌的生理效应 1、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锌可通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改变受体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而控制食欲, 由此改变味觉、嗅觉等功能, 导致厌食和体重减轻。锌参与基因表达和内分泌功能, 并在DNA、RNA 合成和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锌还参与促进骨骼生长的激素, 对骨骼生长发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 锌还参与生长激素合成和分泌。因此, 促生长因子C 不仅有赖生长激素的刺激, 而且需要有锌的存在。据报道, 锌对生长激素的合成及噬菌体T4 转为噬菌体T3 均有直接作用, 故对身高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 缺锌将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目前, 锌与行为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资料指出,人体缺锌将引起昏睡、表情淡薄、性行为减退, 探究行为减少以及学习能力降低, 脑中锌的含量远高于机体其他部位。近几十年来研究发现, 锌缺乏和不足可以影响脑发育和智能。低锌或高锌明显影响幼脑的发育及脑功能, 急性锌缺乏使实验动物和人脑功能受损。锌对脑发育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发育的初期( 胚胎期及出生后一定时期内) , 这也正是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 锌对神经细胞的增殖、DNA 的复制用户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大, 之后, 锌主要影响神经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进而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锌对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如果缺乏或减少就会影响大脑中一些生要酶( 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多巴胺- B羟化酶和过氧化物岐化酶) 的活性, 使脑的结构发生改变, 从而产生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学习能力下降。长期的锌缺乏与儿童生长限制有关已得到充分证实。缺锌对生长发育期儿童影响是最突出, 出现的症状有: 生长迟缓、脑垂体调节机能障碍, 食欲不振,嗅觉与味觉减退, 创伤难愈合, 易感染, 肝脾肿大、贫血症、嗜睡症。还造成性器官发育不全, 性机能降低。缺锌还能影响脑垂体使相应的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不足而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 2、锌异常影响免疫功能, 减弱抵抗力 锌是参与免疫功能的一种重要元素, 能增强体液及细胞的免疫功能。缺锌可以通过对与锌有关的酶不良影响而造成生长停滞、散在性全身性皮肤病变、腹泻、脱发、精神障碍、男性机能减退和易感染,由于反复感染能造成继发的免设功能受损。缺锌也可短暂地损伤B 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应答。缺锌还能造成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受到损伤。与此同时,大量的锌也能抑制吞噬细胞的活性和杀菌力,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使抵抗力减弱, 对疾病异感性增加。锌是淋巴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缺锌使胸腺萎缩, 淋巴细胞减少, 且因凋亡机制改变淋巴细胞产物, 使前细胞丧失。锌摄入量不足会很快消弱细胞核抗体介导的免疫,使人体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 白细胞杀菌趋向性降低,同时会降低人体中“T”细胞的功能, 出现伤口不能愈合、身体瘦弱、食欲不好、易患感冒等状况。可见, 锌在完善人体

紫外可见光谱在生物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光谱在生物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摘要综述了紫外可见光谱在生物无机化学各方面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和独特之处,探讨了紫外可见光谱研究金属离子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及所得主要信息。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生物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无机化学(特别是配位化学) 、生物化学、医学临床化学、营养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近年来自然科学中十分活跃的一个领域,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金属与生物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分析测定这些生物化合物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在活体中作用的一门学科。 生物无机化学发展迅速。除了在金属蛋白和金属酶方面由铁、铜、锌?8943 .等扩大到诸如镍酶、钒酶、锰酶、钼酶、钨酶?8943 .以外,还从金属蛋白扩大到以非金属元素为活性元素的蛋白。研究各种金属与生物配体相互作用的方法有电子吸收光谱、圆二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 射线衍射光谱、荧光光谱等。在生物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很重要的目的是了解金属蛋白和金属酶。金属蛋白和金属酶中仅含少量的金属离子,但它们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它们及其配位环境往往就是生物分子的活性中心,因而测定金属离子及其微环境的结构是很有意义的。金属蛋白和金属酶中金属离子的基态及最低激发态往往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因此,金属蛋白和金属酶的电子吸收光谱研究是表征金属离子所处环境的主要手段。本文对紫外可见光谱(电子吸收光谱) 在生物无机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最新进展作了综述。 1 紫外可见光谱的基本原理 所有的光谱都是由于粒子(原子、离子、自由基、分子、晶体等) 与电磁波以某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子吸收光谱是由电子在一系列能级上跃迁产生的。当电磁波的能量接近△E电子的能量时,可引起电子在各能级之间的跃迁并伴随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变化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由于是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通常落在光谱的紫外、可见区,因而又称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从本质上说,电子跃迁是原子或分子

生物无机化学汇总

生物无机化学姓名:崔慧慧 学号:C14201008 专业:无机化学

碳酸钙的仿生合成 摘要:碳酸钙矿物材料广泛分布于大自然,具有环境协调性和相容性。生物矿化过程形成的材料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因此人们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仿生合成,尤其是碳酸钙的仿生合成。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酸钙仿生合成的方法,如加入添加剂、双模板法等,制备得到不同形貌和不同晶型的的碳酸钙晶体。通过研究不同方法合成碳酸钙为真正意义上的生物矿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字:生物矿化碳酸钙仿生合成 Abstract:The materials through Biomineralization have a specific biological function, so people try to synthesis it by finding different ways, especially the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this paper, many methods of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calcium carbonate are mainly introduced, such as adding additives, dual template method and so on, to obtained different morphogenesis and polymorphism of calcium carbonate. We study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alcium carbonate,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biomineralization. Key words: biomineralization calcium carbonate 一、生物矿化及仿生合成 生物矿化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生物体经过长时间进化,会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生成矿物组织,这些矿物组织在某些方面形成了性能优异的生物材料。生物矿化的种类已超过60种,它们的组成各异,并赋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生物矿化的优点是它的过程是一个天然存在的高度控制过程,受生物机体内在机制调制,可以实现从分子水平到介观水平上对晶体形状、大小、结构、位向和排列的精确控制和组装,从而形成复杂的分级结构。生物矿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组装的有机聚集体或超分子模板通过材料复制而转变为有序化的无机结构,因此有机基质在生物矿化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有机基质在水溶液环境中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胶束、反胶束、囊泡、微乳液、泡沫、溶致液晶等结构,为生物矿物的形成提供微环境或模板;有机基质也可以作为可溶性添加剂,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能吸附在特定的晶面上或能结合与其电荷相反的游离离子,从而改变晶体的生长速[1]。生物矿化可分为四个阶段,有机大分子预组织。在矿物沉积前构造一个有组织的反应环境,该环境决定无机物成核的位置;界面分子识别。在已形成的有

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1.生物无机化学发展背景 生物无机化学,又称生物化学或生物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领域。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内的金属(和少数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痕亮金属元素和生物大分子配体形成的生物配合物,如各种金属酶、金属蛋白等。 其研究模式为:发现有用的生物分子→分离出来→测定结构→侧重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命环境内参与反应的激励→人工合成。 生物无机化学的蕴生和发展差不多经历了半个世纪,而作为独立学科的简历,却是近30年的事情,通常人们把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的创立作为标志。众所周知,这个学科是在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从现象学上以及从分子、圆子水平上研究金属与生物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这种相互作用的阐明有赖于无机化学和生物学两门学科水平的高度发展。 2.我国生物化学的研究状况 生物无机化学在我国较早就有一些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在如生物矿化等方面开展工作;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似应以全国第一次生物无机化学会议(1984年,武汉)的召开为标志。总之,从80年代初,我国从事不同学科的化学家顺应国际上这一新学科的发展,不少人纷纷转到生物无机这块园地进行耕耘。近20年来,这些耕耘者,的确作出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以下分几个方面作概括介绍。 1)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结合后,常常会发生明显的生物化学效应。计亮年等观察到一些金属(碱和碱土金属)氯化物和葡萄糖酸盐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活性有激活和抑制作用。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金属离子可被不同类型的螯合剂夺取。李荣昌等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镉(Ⅱ)的这类反应,提出用竞争参数F来表征螯合剂从生物大分子金属配合物中夺取金属的能力,求得了多种螯合剂相应的F值和稳定常数。 分子识别是近年来国际上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计亮年等合成了一系列钌的平面配体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杨频等选用铁(II)、镍(II)为中心;离子,以phen、bipy、dppz等为配体,合成并分离出了手性金属配合物,研究了它们与B-DNA的作用。 应用金属及其配合物对肽键的化学切割,是作为金属水解肽酶的模拟物来加以研究的。朱龙根等发现,简单的Pb(Ⅱ)水配合物能选择性的与含蛋氨酸和甲硫半胱氨酸残基小肽中的硫原子配位,进而快速地切割它们的羧基端的肽键。他们还发现氨基酸和二肽的配合物也能有效地水解肽键,活性配合物为双核配合物。蛋白质的水解机理是利用金属配合物促进特定肽键的水解,以达到选择性断裂肽键的目的。 离子探针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无适当光、磁信号金属离子的结合状态的有效手段。杨频研究组应用顺磁离子探针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Gd(Ⅲ)的作用。 2)药物中的金属及抗癌活性配合物的作用机理 顺铂的作用机理:60年代末期,顺铂(cis-platin)抗癌作用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开辟了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研究的新领域。顺铂抗癌作用的化学基础,如顺铂的靶分子、顺铂的跨膜机制等,至今仍是人们致力研究的课题。王夔曾提出金属-细胞相互作用的多靶模型,为后来更多的实验事实所支持。他用实验证实了细胞膜是细胞外金属配合物进攻的前沿,金属离子与膜分子的结合是首先发生的事件。 有机锡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及其与DNA作用的分子机理:自80年代初,Crowe等人发现有机锡配合物有抗癌活性以来,已进行了大量合成和筛选工作。国内胡盛志等发现,由抗癌

生物无机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2014级生物无机化学复习题目(黄老师部分) 1、什么是生命必需元素?简述作为生命元素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必需元素可以这样定义:它们的缺乏会导致生物组织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 必需元素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这些元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一定浓度; ②除去这些元素会造成生物组织在生理或结构上的不正常; ③这些元素的存在能够使生物生理或结构的不正常现象消失或预防不正常现象的产生; ④这些元素应有专门的生理功能。 2、根据生物学功能分类,简述并举例金属蛋白主要涉及哪几种类型? ①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生物催化剂的催化下完成的,而酶是生物催化剂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金属酶的结构、功能、催化机理及其模拟构成了生物无机化学的主体部分。 ②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在生物体系中结合并携带着特殊的分子或离子从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如:运铁蛋白、载氧蛋白等。 ③具有营养储存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将氨基酸、金属离子等营养物质储存并使之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过程,如:铁蛋白。 ④具有结构功能的蛋白质。它们作为机体的支架和结构成分参与细胞组织的形成。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头发、指甲等都有蛋白质或脂质组成。 ⑤具有防御功能的蛋白质。它们能够起到抵御有害物质的侵袭、保护生物体的作用。免疫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属于这类蛋白质。 ⑥具有调控功能的蛋白质。它们能起到调节或控制细胞生长、分化以及遗传信息的表达作用,如:胰岛素、锌指蛋白等。 3、蛋白质由多少种氨基酸组成?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根据侧链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氨基酸与金属离子配位的主要基团有哪些? 参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这些氨基酸的区别在于各自不同的侧链基团。根据侧链的不同,这些氨基酸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种: ①含非极性、脂肪族侧链的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 ②含极性、不带电荷的侧链的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谷酰胺酸; ③含芳香族侧链的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④带正电荷侧链的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 ⑤带负电荷侧链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4、DNA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几种?其中B型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DNA的主要结构形式有B型、A型和Z型。最常见的结构为B型,其结构特点是: ①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向右盘旋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 ②分子以大沟和小沟交替缠绕; ③平行的碱基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4 A; ④碱基中的糖环采取C2’向内的折叠形式; ⑤双螺旋的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的,位于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配对平行,与轴垂直。 ⑥碱基按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A与T配对,之间形成2个氢键;C与G配对,之间形成3个氢键。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图文稿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中,决定原子轨道形状的是______,觉得原 1.在4个量子数n,l,m,m s 子轨道在空间伸展方向的是______。 2.我国化学家提出能及的相对高低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的关系是______,其值越大,轨道能量越高。 3.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散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体系。NaCl、碘酒和泥浆都是分散系,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溶液溶质的性质无关,仅取决于____________的性质成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达尔效应能够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有________实验证明,电泳和电渗实验证明溶胶具有________性质。 7.常压下,海水的沸点________100℃.(填<,>,=) 8.人类不能饮用海水,吃冰激凌不如喝水解渴,以及海生生物不能在淡水中生存等现象都是与溶液的依数性之一________密切相关。 9.在寒冷的冬天施工是,常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如CaCl、NaCl防冻,依据的化学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 10.溶液产生渗透现象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 11.溶胶具有聚结稳定性的原因是有二,一是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 12.胶粒带电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带电;二是_______带电。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科目代码483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无机化学部分(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基态原子具有下列价电子构型的元素第一电离势最大的是() A.2s22p1B.2s22p2C.2s22p3D.2s22p4 2、O, O2, N, N2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O<O2<N<N2B.O2<O<N<N2 C.N<N2<O<O2D.N2<N<O<O2 3、共价型分子AB n的中心原子A采用sp3d杂化轨道成键时,则分子的空 间构型不可能是() A.直线型B.T型C.三角双锥D.三角锥 4、在0.1 mol·dM-3的氨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固体,结果是() A.NH3的电离度变小,电离常数变小。 B.NH3的电离度变大,电离常数变大。 C.NH3的电离度变小,电离常数不变。 D.NH3的电离度变大,电离常数不变。 5、对于配合物中心体的配位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与中心体键合的配位体的数目。 B.直接与中心体键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 C.中心体接受配位体的孤对电子的对数。 D.中心体与配位体之间所形成的。配键数。 6、己知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大小的顺序是: K sp(Hg2S)<K sp(AgI)<K sp(Ag2CrO4)<K sp(PbI2)则溶解度最大的是()A.Hg2S B.AgI C.Ag2CrO4D.PbI2 7、在酸性溶液中,与H2O2作用不能生成过氧化物的是() A.Na4TiO4B.(NH4)3VO4C.K2Cr2O7D.KMnO4 8、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A.水解能力PH4+>NH4+B.碱性NH2-<PH2- C.水解能力AsO33->SbO33-D.酸性BF3>BCl3 9、加热分解下列物质时,该物质中的各元素氧化数都发生了变化的是() A.LiNO3B.NH4NO3C.Mn(NO3)2D.AgNO3

固体无机化学研究进展

我国固体无机化学的研究进展 化学学院……专业……级…… 指导教师…… 摘要:综合介绍了建国5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固体化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阐述了该领域在合成方法上的更新以及不断向信息、能源、环保等应用领域提供的各种新材料。 关键词:固相化学无机合成无机材料应用 Abstract:Developments in the last fifty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n the solid state inorganic chemistry in China have been reviewed,including synthetic method innovations and the new materials supplied to application fields such as information,energy 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Solid state chemistry;Inorganic synthesis;Inorganic materials;Application 当前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向主要是新型的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以及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和建立。因此21世纪理论与计算方法的运用将大大加强理论和实验更加紧密的结合。同时各学科间的深入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形成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例如,生物无机化学就是无机化学与生物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固体无机化学是十分活跃的新兴学科;作为边沿学科的配位化学日益与其它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 1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进展 固体无机化合物材料的制备大多是利用高温固相反应,这些反应难以控制,能耗大,成本高。为此,发展了其它各种合成方法,如前体法、置换法、共沉淀法、熔化法、水热法、微波法、气相输运法、软化学法、自蔓延法、力化学法、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习题解析 林培喜等编

%36101044.022===--A T 44.01222.01212=?=?=cm cm d d A A Ts Tx Cs As CsAx Cx lg )lg (--?==L /mol 105.3%48lg --lg28%)(L /mol 100.24-4-?=??= mol dm L mol dm dCs Ts dCs As /100.8/100.22.0%48lg lg 234?=??-=-==-κ无机分析化学与分析化学 P171 吸光光度法 计算题 14、已知某有色物质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用1cm 吸收池测定时T 1=60%,A 1=0.22,若在其他条件相同下改用2cm 吸收池测定,试计算此有色物质溶液的透光率T 2和吸光度A 2。 解:在其他条件相同下用2cm 吸收池测定时,此时有色溶液的吸光度和透光率分别为: 15、某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为2.0×10-4mol/L 时,在2cm 吸收池中,测得其透光率为48%。在同样条件下测得该有色物质的透光率为28%,计算此试液的浓度和该有色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 解:试液的浓度为: 该有色溶液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17、什么是吸收曲线?绘制吸收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以入射光的波长为横坐标,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吸收曲线,绘制吸收曲线的目的是为了选择测定波长,通常选择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作为测定波长。 18、在吸光光度分析中,为了使测定的误差较小,通常将吸光度控制在0.2-0.7范围内,若吸光度超出了上述范围时,应采取何种措施? 答:由朗伯-比尔定律A=Kcd 可知,当吸光度<0.2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溶液的浓度或改用厚度较大的吸收池,当吸光度A>0.7,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溶液的浓度或改用厚度较小的吸收池。

无机化学 电子书 免费下载 中文版

无机化学 第一篇无机化学基本内容、基本理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化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化学 二、近代化学 三、现代化学 第二节无机化学简介 一、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无机化学与药学 三、无机化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非电解质稀溶液 第一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一、质量摩尔浓度 二、物质的量浓度 三、摩尔分数 四、其他浓度表示方法(自学) 五、各浓度之间的换算(自学) 第二节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四、溶液的渗透压 五、依数性的应用(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二、化学平衡 第二节标准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一、标准平衡常数 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一、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二、离子氛与离子强度三、活度与活度系数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值(自学)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三、多元弱酸的电离 第三节缓冲溶液 一、缓冲作用原理 二、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 三、缓冲容量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五、血液中的缓冲系和缓冲作用 六、缓冲溶液在控制药物稳定性中的应用第四节盐类水解 一、各类盐的水解 二、影响水解平衡移动的因素 第五节酸碱的质子论与电子论(自学) 一、酸碱质子论 二、酸碱的电子论简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溶度积和溶解度 一、溶度积常数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课堂讨论) 三、溶度积规则 第二节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一、沉淀的生成 二、沉淀的溶解 三、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第三节沉淀反应的某些应用(阅读) 一、在药物生产上的应用 二、在药物质量控制上的应用 三、沉淀的分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基本概念(课堂讨论)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二、氧化值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一、离子-电子法(半反应法) 二、氧化值法(自学) 第三节电极电势 一、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二、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