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声音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声音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声音第三单元测试题

4.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5.有些乐器是通过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

6.单簧管和萨克斯的声音是演奏者 将一个叫哨头的薄片顶在嘴唇上发出的。

7.像一些哺乳动物也是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

8.

狗,猫和马可以不转动脑袋,只是根据声音来的方向转动耳朵就可以听见声音。

1.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音高

1.声音的高低用 音高 描述,它与 振动的快慢 有关,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3.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最满的发出的声音 越高 ,水最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 最低

4.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声音越低,伸出越短 声音越高。

简答题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

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小的音叉音高,大的音叉音低。

3.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4.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答:短的。

5.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答:细的。

6.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答:小的。

7.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答:快的。

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 2.铝箔木尺棉线和尼龙线传播声音的效果

(铝箔最好,木尺其次、尼龙线第三、棉线第四)

3.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它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

真空中 不能 传播声音。

4.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5.月球上人们听得到声音吗?

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6.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耳道传递声音到内耳,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 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7.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9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

答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声音到耳朵里的。

1.、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控制发声物体的音量、植树、做防护屏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在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3.我们身边有哪些噪音?

我知道的噪音有: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以及街上的叫卖声等 4.减小噪音

一、 声源处减弱 二、传播过程中减弱 三、接收处减弱 方法: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添置隔音设施。

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既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 5.怎样减少或防止噪音的产生:

1. 多种植树木:

2. 禁鸣喇叭:

3. 加强噪音管制

4. 工厂迁移至郊区: 5 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建材:

6.噪音有什么害处:

1. 在学校上课时,当你听到吵杂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课,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2. 在医院的病人需要宁静的场所来休息养病,如果有了噪音,

病患将无法获得充分的休息,进而影响病情痊愈的进度。

3. 在图书馆阅读书报时,如果有了噪音,精神则无法集中,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

4. 长期生活在吵闹噪音中,会使耳朵听力减弱,甚至情绪低落,

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

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实验操作

1.用小棒敲击杯口。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高 较 高 较 低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名称 使物体发生的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我的发现 锣

敲击 锣面轻微振动,摸上去麻麻的 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

鼓 敲打

鼓面上下振动 钢尺 拨动、敲击 上下振动 橡皮筋 拨动、弹 来回振动

桌子 敲击

桌面上水杯里的水晃动 水 流动、滴落

水面出现波纹

实验操作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轻轻拨动钢尺 小 弱(小) 用力拨动钢尺 大

强(大)

实 验 记 录 5.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次数 锯条伸出长度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第一次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桌子较短时,振动频率快,声音高;伸出卡子较长时,振动频率慢,声

第二次 伸出1/3 较快 较高 第三次

伸出1/2

最慢

最低 音低。

6.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氧 气— 316米/秒 空 气— 331米/秒 软 木— 500米/秒 酒 精—1275米/秒 水 —1450米/秒 硬橡胶—1570米/秒 松 木—3320米/秒 铜 —3800米/秒

钢 —5000米/秒 玻 璃—5000~6000米/秒

7.声音在耳中的路线图 耳朵的结构图

杯子序号 1号 2号 3号 4号 预测 第一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第二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第三次实验

较低

较高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声波

1.物体的振动在空气、水、钢管、地面等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波,叫作“声波”。

2.人的耳朵只能听到频率从20到2 万赫兹范围内的声波,超出这个范围的声波一般是听不到的。

3.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

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20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

20-40分贝大约是耳边的细语。

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

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

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

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

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1.人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来听声音?

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收集到的音量要大,可听得更清楚。

2.用两只耳听可能跟辨别声源的方向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测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______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不同动物发声时,振动的器官不同,产生的______也不同。 3、物体发声时共同之处都在做快速的______。 4、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和______中传播。 5、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______。 6、声音的强弱叫作______,声音的高低叫作______。 7、______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8、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9、控制______、装隔音或吸音______等方法能有效降低噪音。 10、操场上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能在______传播;操场各处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向______传播。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真空中传播。() 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 3、不同物体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 4、人说话的声音不需要物体的振动。() 5、声音的高低就是声音的大小。() 6、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量强。() 8、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9、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 10、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影响听力。()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敲击长短粗细不同的管子,发出低音的是() A、长的、粗的 B、短的、细的 C、长的、细的 D、短的、粗的 2、不会发生在操场上的声音是() A、铃声 B、鼓掌声 C、跑步声 D、叫卖声 3、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电饭煲在煮饭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2、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 3、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D、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5、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6、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在( ) A、20赫以下 B、20—20000赫之间 C、85--1100赫之间 D、20000赫以下 7、以下属于光源的是( ) A、白雪 B、月亮 C、平面镜 D、萤火虫 8、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9、“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在水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1、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12、“神舟五号”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13、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14、下列感受器存在于皮肤上的是( ) A、味觉 B、冷觉 C、听觉 D、视觉 15、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跑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跑程长,长者为胜。对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声音》第三单元试卷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掉振动的()。 3、声音强弱可以用()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5.音高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决定的,音量是由物体的()决定的。 6、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7、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和()三个部分。 8、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拉得松,声音就();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轻轻拨,声音就()。 9、声音能在()、()、()中传播。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10、一个物体在()的作用下,不断()做(),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发生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废墟里,他通过敲击附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现而获救,小明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传播声音。 ()2、经常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会导致听力下降。 ()3、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4、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5、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8、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9、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10、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 B、盛1/2管水的试管 C、盛1/4管水试管 D、盛1/4管水的试管

24.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6分) 1、音叉是一种(),用来()和()。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3、声音是由 (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物体受到外力作用( )发出声音,只有让它( )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用()表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用()表示。音高是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6、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的。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7、声音能在()中传播,土电话证明了()传声,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8、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例如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它和()、()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之一。 9、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 10、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拉得松,声音();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轻轻拨,声音()。11、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用力拨动时声音()。 12、填图(7分)。 ( ) ( ) ( ) ( ) ( ) ( ) ( ) 1

【精品】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 教科版

第二单元《声音》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我们可以利用物体制造出不同的声音。()2、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高。()3、物体的长短,粗细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4、声音通过各种物体传播,效果是一样的。()5、噪音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6、我们可以长时间的用耳塞听音乐。 ()7、鼓膜很厚而且很有弹性。 ()8、音量是由物体震动的幅度决定的。 ()9、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10、物体发出的声音大小是没法控制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20分) 1.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波 C.无线电波 2.橡皮筋拉得越紧,弹拨时发出的声音越()。 A.低 B.高 C.没有变化 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嘴唇 C.喉结 4.轻轻击打大、小音叉,大音叉音()。 A、高 B、低 C、和小音叉一样 5、声音的传播的重要物质是()。

A、水 B、空气 C、真空 6、在月球上,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是因为月球上()。 A、没有植物 B、没有水 C、没有空气 7、下面能使发声罐发出声音变轻的是()。 A、在罐中放入沙子 B、用手捂住罐口 C、在罐内放铁片 8、声音的高低是用()来描述的。 A、音量 B、音强 C、音高 9、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在图书馆、电影院可以大声说话 B、当你的听力下降时,需要佩戴助听器 C、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0、有三杯水,多少不一,水多的音()。 A、高 B、低 C、较高 四、看图做题:(17分) 1、先填写耳的各部分名称,再填写下面一段话(11分)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周围空气发生振动,引起()的振动,耳中的()将振动传到(),引起液体振动后刺激了()产生了信号,它便把信号传给了大脑,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 2.下面玻璃杯中都装有水,用小棒敲击玻璃杯囗,请按从高到低的发音顺序进行排序。(6分) 五、请将耳朵 的结构与功能用线连接起来。(5分) 耳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传递振动到内耳 听小骨传递声波到中耳

2016秋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三单元《声音》单元测试

小学四年级科学 第三单元评估试题 一、填空(17分,每小题1分). 1、声音就是由( )产生的。 2、音高的单位就是( ),它表示( ). 3、声音就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 )。 4、耳朵由()、( )、()三部分组成。 5、音量就是由()决定的,( )越大,声音就越强,( )越小,声音就越小;音高就是由( )决定的,( )越快,声音就越高,( )越慢,声音就( )。 6、耳廓的作用就是( ),鼓膜有( )作用。 二、判断(6分,每小题1分)。 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2、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3、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 4、音量的单位就是分贝。( ) 5、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 6、人发出的声音不就是振动产生的。( )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每小题2分)。 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就是( )。 A 铝箔 B 木尺 C 棉线 D 尼龙线 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 水面产生水波 C 无法判断 3、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就是( )。 A 眼 B 鼻 C 耳 D 口 4、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 A可以大声讲话 B 控制自己讲话声音 C无所谓

四、填图(7分). ( ) ( ) ( ) 五、实验(6分).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请您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六、简答(6分,每小题3分)。 1、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2、我们就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 ( ) ( ) (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检测题答案

沙湾镇混子小学四年级科学检测题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6分)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DB)表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赫兹),用(HZ)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土电话证明了(固体)传声,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8、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噪声)。例如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它和(废水)、(废气)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9、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10、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34、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1、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 12、填图(7分)。 只供学习与交流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资料.doc

第三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 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3、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轻轻击打时 声音弱,重一点击打时声音强。敲击长短不同的大小铁钉:大铁钉声音低,小铁钉声音高)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 能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溅起水花,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并把振动传给了水面,引起了水面的振动。 4、所谓的听力范围并不是指响度 ,而是指音调 ,也就是物体振动的频率 ,用赫兹(Hz)表 示,一般人的听觉范围在 50—15000 赫兹,听觉灵敏的在 ,20Hz-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 赫兹的叫超声波(例如蝙蝠发出的),频率低于20 赫兹的叫次声波,如地震、海啸时会产生。 5、人身体上也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就是声带。我们的声带就像一 根橡皮带子,当呼吸的时候,空气通过声带,声带张开但不振动。说话或唱歌的时候, 空气从肺部向上通过喉咙,并快速闭合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就越 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 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 毫米,所以,成

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3、声音的变化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 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也叫音调,单位是赫兹( Hz) 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往装水的瓶子里吹气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与敲击时相反:水越少声音越低,水越多声音越高。 4、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5、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6、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7、一般来说,弦越细、越短,张得越紧,音调就越高;反之,弦越粗、越长,张得越松,音调就越低。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 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5、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 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也称介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气体最慢。 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没有空气)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掉振动 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而()和()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4.声音强弱可以用()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 度越小,声音越()。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 6.音高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决定的,音量是由物体的()决定的。 7.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振动得越()。 8.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9.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和()三个部分。 10.当发声强时,鼓膜振动();发声弱时,鼓膜振动()。

11.嘈杂刺耳的噪音使人(),悦耳动听的声音使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 B、盛1/2管水的试管 C、盛1/4管水试管 D、盛1/4管水的试管 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D、音高 3.怎样可以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些?() A、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 B、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 C、用力搓橡皮筋 4.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B、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要强 C、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音叉声音要弱 D、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现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高低相同 5.下面关于尺子音高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低;伸出的越长,声音越高 B、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伸出的越短,声音越高 C、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与音高无关 6.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真空中也能传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I)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A . 高 B . 低 C . 轻 2. (2分)下列动物对次声波最敏感的是()。 A . 海豚 B . 猫 C . 人类 D . 大象 3. (2分)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是生物的听觉所能感觉得到的一种振动 B . 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物体 C . 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递的物体,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4. (2分)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A . 可以大声讲话

B . 控制自己讲话声音 C . 无所谓 5. (2分)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 . 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 . 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 .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 .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6. (2分)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正确的是()。 A . 水、空气、木头、钢铁 B . 空气、水、木头、钢铁 C . 钢铁、木头、水、空气 7. (2分)在城市道路常见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B .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 .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8. (2分)()不能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 A . 在罐内装豆子 B . 把棉花放人罐内 C . 用布等物体包裹罐体 9. (2分)经过实验探究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所听到的音高越()。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家签 一、词语乐园。(29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lǚ xíng huǒ yàn hán lěng dǎ suàn là zhú ( ) ( ) ( ) ()()2、我会组词。(8分) 留()暴()晒()管() 流()饱()晾()馆() 3、我会填空。(10分) 争()恐()四()八()()嚼慢()()挤()碰()干()燥()牙舞()含数字的词是:含近义词的词是: 含反义词的词是:含人体部位名称的词是: 5、按要求把下面的词语分一分,再把序号写下来。(6分) ①咬②呜③含④吵⑤啃⑥哗⑦吱⑧唤⑨叫⑩吼⑾嘟⑿叼表示嘴巴的动作:表示各种声音: 表示发出声音的动作: 二、句子天地。(21分) 1、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星星在天空一闪一闪。(改成拟人句) ②难道我们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改为陈述句) ③种子只好把身体缩成一团。(改为双重否定句)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分) ①她首先第一个发言。 ②有作文书、故事书和漫画书。 ③种子大口大口地呼级空气。 3、补充下列句子。(6分) ①,理不辨不明。 ②一时强弱在于力,。 ④,无理寸步难行。 4、口语交际。(3分) 放学了,你和小伙伴一起去书店买书。书店里人很多,收银台前大家都自觉排队等待结账。这时,一位阿姨拿着几本书,拉着她的孩子插队,引起大家的不满。这时候,你怎样对这位阿姨说? 三、阅读。(20分) (一)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悲痛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体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yàn yān)……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似乎)听不见了,它咬住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jué jiào)。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4分) 2、请在□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3、用“”找出青头鼓励红头的语句。(2分) 4、你认为青头是个怎样的朋友?(2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检测试卷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 水面产生水波 C. 无法判断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 在岸上的人可以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 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周围说话的声音 3.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正确的是( )。 A. 水、空气、木头、钢铁 B. 空气、水、木头、钢铁 C. 钢铁、木头、水、空气 4.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 A. 越来越高 B. 越来越低 C. 一样高 5.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 A. 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强 B. 物体振动幅度小,音量强 C. 物体振动速度快,音量强 6.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 )发出的声音最高。 A. 最长的钢管 B. 最短的钢管 C. 长度居中的钢管

7.在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通过敲击铁制的管道来求救,这么做是因为铁制的管道能( )。 A. 传热 B. 通风 C. 传声 8.耳廓的作用是( )。 A. 收集声波 B. 产生振动 C. 判断声音的方向 9.夜晚观看星空,经常会发现流星,而且流星(陨石)也经常撞击月球表面,但是,即使再精密的仪器也探测不到撞击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月球距离我们太远,声音无法到达地球 B. 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C. 撞击的力量很弱,产生的声音很低 10.( )不能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 A. 在罐内装豆子 B. 把棉花放人罐内 C. 用布等物体包裹罐体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12.音叉上的数字代表的是音调。 13.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某一物体在振动。 14.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传播。 15.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同的。 16.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快慢有关。 17.我们听到的别人的说话声,是通过耳朵传播的。 18.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9.当我们潜到水里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20.只要是音乐,就不会是噪声。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3分)

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声音)

第三单元《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能听到各种声音,我们也能利用物体来制造出各种声音。 2、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3、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4、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7、要制造出声音,你的办法有打击、摩擦、摇晃、弹拨等。 8、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9、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的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10、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1、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2、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3、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4、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5、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6、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17、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9、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音叉上有()和(),()代表的是音调,()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A、字母 B、音符 C、拼音 D、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耳朵是由()构成的,()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 耳垂 三、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物体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的单位是分贝(dB)。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7、()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里的()

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9、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10、(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1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12、鼓膜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四、连线题。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 就越弱 震动幅度越小声 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 声音就越高

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_ 而产生的。声音能在__ _、_ _、__ _中传播。 2.很多物体的_ _或___ __发生变化时,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 3.在拨动钢尺或塑料尺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_ _与_ _的关系。 4.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_ _而发声,这时主要是因为 __能传播声音。 5.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尽时,里面便成了_ _,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_ _,所以就听不到罩内发出的声音了。 6.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___,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_产生振动_。 7.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_。8.耳朵是我们的_ 器官,需要_好我们的耳朵。 9.一旦听力 _下降,通常需要配戴_,这种小的 _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10.噪声对我们的_ 和_ 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去 _噪声。 二、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真空 2.人们听到很大的声响时常常会捂耳朵,这是为了()。 A、减少噪音的危害 B、为了保暖 C、防止声音震坏耳朵 3.当你向暖瓶中倒水时,水壶声的高低变化为()。 A、从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先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 D、先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 4.描述物体振动幅度的量是(),它的单位是()。A、音量 B、音高 C、音乐 D、分贝(dB)5.下列声音能使我们心情愉快的是()。 A、交响乐中长笛发出的声音 B、修桌子时发出的声音 C、马路上汽车发出的声音 6.下列属于减少噪声的措施的是()。○1安装隔音板○2种树○3安装消声器○4戴耳罩 A、○1○2 B、○1○2○3 C、○2○3○4 D、○1○2○3○4 7.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4装修房子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A、○1○3○4 B、○1○2○5 C、○1○4 D、○1○4○5 8.下列各选项中描述的不是噪声危害的是()。 A、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观众用巨大的噪声为中国运动员鼓舞士气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声音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A.空气 B.地面 C.钢轨 2 . 下列做法中,()种会发出声音。 B.C. A. 3 . 制作土电话的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间传播。 A.固体B.液体C.气体 4 . 食物中的营养在()中被大量消化吸收。 A.大肠B.口腔C.小肠D.胃 二、填空题 5 . 听诊器能将声音(______),消音器能将声音(______)。 6 . 外耳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7 .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__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叫_________________。 8 . 鼓声是由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9 . 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我们称为__________。 10 . 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很重要的。 11 . 声音是以(______)的形式传播的。(______)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12 .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_______。 13 . 当我们正在课堂上专心听课时,下课铃声突然响起,这时的铃声对我们来说是______。 14 . 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________发出悦耳的琴声。 15 . (___________)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16 . ________ 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____对人造成危害。 17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__________)的世界里。 18 .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________,声音越________。 19 .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__________,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___________振动,耳中的___________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___________中。 20 . 通过探索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音量是由物体_________决定的,振动幅度越__________,音量就越强。振动幅度越___________,音量就越弱。 三、判断题 21 . 物体即使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________) 22 . 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一样强。(________) 23 . 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______) 24 . 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就可以改变物体振动发出的音量大小。(______) 25 . 戴耳机随声听听音乐不影响他人可以长时间的听。(______) 26 . 不能振动的物体也能产生声音。(____) 四、连线题 27 . 将下列事物与它们发出的声音用线连起来。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 第三单元声音 一、单项选择题 音叉上有()和(),()代表的是音调,()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A.字母 B.音符 C.拼音 D.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 人的耳朵是由()构成的,()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耳垂 三、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物体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 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的单位是分贝(dB)。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7.()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把玻璃罩里的()抽掉,里面成了真空, 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 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9.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10.(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1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 (),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12.鼓膜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四、连线题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 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 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 的变化: 越长音高越高 越短音高越低 五、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 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

2019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声音单元测试卷A卷

2019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2 . 声音在空气、水、枯木、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空气B.水C.枯木D.钢 3 . 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那么玻璃罩内的闹钟的声音将()。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响C.不变 4 . 不属于消化器官的是()。 A.B.C. 5 . 宇航员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耳机等装置,将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生命B.月球上不存在会振动的物体 C.月球离地球太远了D.月球上没有空气 二、填空题 6 . (_______)给人以美的享受,(________)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A.噪音B.乐音 7 . 噪音对人的伤害:_________________,损伤我们的听力。

8 . 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的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 9 . 我们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耳蜗是属于______的一部分。 10 . 重敲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 11 . 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 12 .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______)和(______)构成的。 13 . 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___的振动,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__的振动引起的。 14 . 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在(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慢。 A.气体B.固体C.液体 15 . 任何声音都是以_____的形式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________的。 16 .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_________了。 17 . 声音能在_______ 、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在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 18 . ______把收集到的声波通过___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__传给______,连接耳蜗的__________把声音信号报告给_______,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9 . 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___________)。 20 . 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____________,这种运动被称为_____________。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而产生的。 21 . 一旦人的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___________,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变大。 三、判断题 22 .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______) 23 . 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______) 24 .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要使发声的物体发声更长久,最根本的办法是()。 A . 阻碍传播声音的途径 B . 用东西包裹发声物 C . 使发声物不停振动 2. (2分)在一个杯子里,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A . 越来越高 B . 越来越低 C . 一样高 3. (2分)小明同学用锤子敲击三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和敲击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如图所示),发现不同条件下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请你回答: (1)敲击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高的是()。

B . 中等粗细铁管 C . 粗铁管 (2)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低的是()。’ A . 短铁管 B . 中等长度铁管 C . 长铁管 (3)发出声音高的铁管,说明它振动的速度()。 A . 快 B . 慢 C . 不均匀 4. (2分)医院、学校、住宅区附近禁止鸣笛属于()。 A . 在人耳处阻断噪声 B .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5. (2分)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正确的是()。 A . 水、空气、木头、钢铁 B . 空气、水、木头、钢铁 C . 钢铁、木头、水、空气 6. (2分)我们听到飞机飞过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A . 大地

C . 飞机 7. (2分)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 . 木头 B . 空气 C . 琴弦 8. (2分)拨动钢尺比折弯钢尺发出的声音()。 A . 大 B . 小 C . 一样大 9. (2分)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 . 直线 B . 波 C . 气流 10. (2分)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A . 眼 B . 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