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一

文 言 文 阅 读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年九十五卒。
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于法不合罪。"帝从躬议。
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为郡吏,辟公府 辟:征召。
B.议者皆然固奏 然:以......为然,认为......对。
C.章矫诏杀人 矫诏:假传圣旨。
D.诏令不及,皆当重论 重论:重新评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 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

B.①躬以明法律,召入议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①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①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郭躬执法宽容或公正的一组是( )
①于法,彭得

斩之 ②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
③躬对"章应罚金" ④决狱断刑,多依矜恕
⑤事皆施行,著于今 ⑥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躬执法公正,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在秦彭一案中,他力排众议,坚持认为虽然从法律的角度看,秦彭该被处死,但理有可恕。

B.郭躬依法断案,是非分明,量刑准确。中常侍孙章宣布判决罪犯的诏书时,出现失误,被判腰斩,郭躬却认为孙章犯法不是出于故意,宜处以罚款。

C.郭躬出身仕宦之家,世代掌法,他秉承家风,执法务求宽容公正。他曾对四十多条量刑过重的法律条文做了修改,后都得到施行。

D.肃宗大赦天下,一些囚犯因此获免死罪,而逃犯却未获减罪。郭躬主张对这两类犯人应一视同仁,赦免死罪,令其戍边。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


②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


③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














文 言 文 阅 读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才,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也。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其辩得幸太子 ②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B.①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②后擅权,多所变更

C.①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 ②书数十上,孝文不听

D.①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②不效则治臣之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①以其辩得幸太子 ②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晁错为人严肃刻薄,不近人情,因此孝文帝并不欣赏他,但是他能言善辩,
才能出众,足智多谋,得到了景帝的赏识和宠幸。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C.晁错的改革遭到了诸侯们的反对,晁错的父亲急忙从颍川赶来劝说他,晁错不为所动,父亲饮药自尽。不久,晁错也被斩于东市。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3分)


(2)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3分)


(3)计

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3分)







文 言 文 阅 读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一5题。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①。帝遣中官②分守兰、靖。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
嘉靖三年,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谏,不纳。久之,擢太仆少卿。改大理,再迁左副都御史,进户部右侍郎。河南大饥,命杲往振。杲请急发帑金③,诏赉临清仓银五万两以行。既至,复请发十五万两。全活不可胜计。事竣,赐银币。寻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总兵官顾寰以军民困敝,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可,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勿重困军民,报可。
翌年,入为户部尚书。后父安平侯方锐乞张家庄马房地。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宜以大恩寺入官地二十顷予之。帝从其议。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杲列九事以献,已又上制财用十事,帝咸纳之。旧制,岁漕四百万石。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遇灾伤率改折以便民。一日,帝见改折者过半,大惊,以诘户部,杲等引罪。敕自今务遵祖制,毋轻变。
杲掌邦计,事无不办,帝深倚之。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帝以此不悦。给事中马锡劾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言仓场尚书王炜亦然,并下狱。杲、朴遣戍,炜斥为民。杲竞卒于雷州戍所。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讼杲冤。诏复官,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选自《明史·王杲传》)
[注]①茶马,即茶马司,主管榷茶,买马。 ②中官,宦官,太监。 ③帑金,公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诏赉临清仓银五万两以行 赉:赏赐
B、勿重困军民,报可 报:回答
C、再迁左副都御史 迁:调动
D、杲等引罪 引:引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杲竞卒于雷州戍所 B、 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得复见将军于此 公亦以此自矜



C、 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 D、 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
秋毫不敢有所近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3、下列各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

王杲体恤百姓的一项是( )
①杲言穷饥岁,不宜设官累民 ②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而谏
③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 ④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⑤呆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 ⑥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王杲对中官出任地方官吏,一直持反对态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由此深获信任得以加官进爵。

B、赈济河南大饥,王杲得到朝廷支持,先后发放赈济灾银二十万两,使用很多灾民避免了饥饿致死的命运。

C、在户部尚书任上,针对社会边穷库虚的实际,王杲献言献策治国,深得信任;积极治政安民,却不尽合乎帝意。

D、阻止安平侯请地一事成功,被劾受贿下狱而又无力自雪其冤,王杲命运的起伏,反映了封建人臣仕途难以自主的社会现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

 
 (2)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


(3)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












文 言 文 阅 读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一5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先太守李根年老多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他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尚:崇尚
B.其妇归宁于家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C.视事四年 视事:就职治事
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案:立案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因好之,遂就经学 (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B.何以识黄昌邪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C.为奉贼所略,遂至于此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昌乃出足示之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 )
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 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 ④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使大姓们吓得发抖。

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

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仍旧结为夫妇。

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纵,将其收捕入狱,并杀之。

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译文:


(2)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
译文:


(3)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
译文:











文 言 文 阅 读 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

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或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夫身中大创十余。夫创少廖,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士亦以此多之。
灌夫有服,过丞相蚡。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①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愕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
丞相尝使食客籍福请魏其城南田。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不许。灌夫闻,怒,骂籍福。籍福谢丞相曰:"魏其老且死,易忍,且待之。"已而武安闻魏其﹑灌夫实怒不予田,亦怒曰:"魏其子尝杀人,蚡活之。蚡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且灌夫何与也?吾不敢复求田。"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解]廖:好转。有服:居丧期间。①仲孺:灌夫的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亦以此多之 多:赞美
B.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 谢:道歉
C.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 许:允许
D.魏其大望曰 望:埋怨,怨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以千人与父俱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B.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魏其老且死,易忍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

D.且灌夫何与也 自与汝复算耳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灌夫"刚直"与"不好面谀"的一组是(


①灌夫不肯随丧归
②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
③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④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⑤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
⑥灌夫闻,怒,骂籍福。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灌夫本姓张,因其父为颍阴侯舍人而跟随其父改用了颍阴侯的灌姓。吴楚反叛时,灌夫为替父报仇受伤。后经太尉再三劝阻,才没有大伤初愈又上战场。

B.灌夫为人正直,不好在别人面前奉承讨好,不媚上欺下,而且十分礼遇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因此颇得人心,有许多士人都归附于他。

C.灌夫服丧期间去拜访丞相武安侯,武安侯说想与他一道去拜访魏其侯。灌夫不顾自己丧服在身不方便,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D.在魏其侯家饮酒正酣时,灌夫起身跳舞,邀请丞相也跳,丞相不肯起身,面对丞相的傲慢无礼,灌夫在座位上毫不客气地讽刺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3分)

(2)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3分)

(3)蚡事魏其无所不可,何爱数顷田?(3分)



文 言 文 阅 读 六
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二人羁旅入秦,继踵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
(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注】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学干诸侯 干:求托、请托
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困:困倦,使......疲乏
C.及见之,又倨 倨:傲慢、放肆
D.昭王新说蔡泽 说:yuè,喜欢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为不可 徐公何能及君也

B.虽死无所恨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名可法而身死者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垂功于天下者 苛政猛于虎也

3.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组是( )
①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②使人宣言以感怒范雎
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④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⑤乃谢病归相印⑥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④

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雎见到蔡泽心里不快,除了蔡泽仅行长揖之礼而不下拜的倨傲之外,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

B.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这三人的真实看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

C.太史公认为,蔡泽之所以能够"垂功于天下",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困于赵而被逐,到韩、魏又失釜鬲之后能够激励自奋。

D.太史公引用韩非"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话,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立身处世,建立功业要有凭借和条件的道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

(2)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3)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