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控制程序

食品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控制程序
食品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控制程序

食品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控制程序

1. 目的

保持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度,防止污染食品。

2. 适用范围

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器具包装材料的清洁度。

3. 职责

3.1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车间管路的串水串汽工作。

3.2 制炼车间负责各种箱罐的清理、除锈及清洁工作,生产技术部监督执行。

3.3 分蜜工段负责与成品接触的设备、器具、包装材料的清洁及卫生控制工作。

3.4 供销储运部负责包装材料的清洁及卫生控制工作。

4. 程序

4.1 工厂设备及器具

生产设备及器具须采用无毒无味、抗腐蚀、不吸潮、不变形的材料。设备安装在中间,让机器里面与四周有足够的空间来做清洁和卫生工作。器具须平滑、无坑洞、易清洗。在更换设备或采新的设备时,须考虑清洗的因素。

4.2 直接接触产品的器具和设备的表面都要用工艺水进行有效的清洁,对照《卫生检查标准》进行评价,若卫生条件不符合,则记录在日常卫生检查记录中,并重新清洁,否则不能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手、工器具必须按规定的清洗指导和频率进行操作,由各班负责人进行监督指导。若器具、手被污染(如落地)必须清洁。

4.3开榨前分蜜工段要对震槽,输送带分类筛等成品输送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其方法为:先除去各种污物、堆积物,再用工艺用水彻底清洗,必要时用蒸汽消毒,或用清洁剂、消毒剂消毒,再用工艺水清洗。

4.4 开榨期间震槽、分类筛、装包间等安装紫外线灯消毒,数量

为每10~15米2,安装一支30W紫外线灯,每8个小时消毒时间不少

于60分钟。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湿度大于60%时,要延长

SSOP-02与食品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控制程序消毒时间。

4.5 与产品成品接触面相接触的物品要定时进行有效的清洗、消

毒。

4.5.1 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经紫

外线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5.2 工作服、帽、手套等至少每天清洗更换一次。工作服的

配备(包括季节工)必须满足更换的需要,工作鞋至少每周清洗消毒

一次。

4.5.3 包装袋验收合格,其存放、运输、均应在卫生条件下进行,

进入包装岗位前应经紫外线消毒,方可使用。

5. 监控

5.1 开榨前,制炼车间及生产技术部应对车间的除锈、清洁工作

进行检查、验收。

5.2 开榨第一天,成品糖出来之前,分蜜工段应对成品输送设备

的清洗、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可以是视觉检查与对消毒剂

的化学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采用表面微生物检查法。

5.3 榨季期间,分蜜工段应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记

录。

6. 纠正

当发现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器具等受到污染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使之达到卫生状态;情况严重时,要及时报告HACCP小组,并评价对

产品的危害程度,必要时执行《不合格品程序》。

7. 相关文件及记录

7.1 《卫生检查标准》

7.2 《机械设备巡回检查记录》

7.3 《现场卫生交班记录》

7.4 《SSOP日常卫生检查记录》

7.5 煮糖罐箱清(轮)洗操作规程

7.6 震槽、分类筛、传送带等清洗消毒规程

02.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1.目标:工厂中所有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工器具表面,都要使用易于清洁和保持卫生的材料制成。所有这些材料表面都不能含有有毒物质,而且要被设计成能经受起预期用途的环境及清洁剂、消毒剂的腐蚀。 控制和监测: ①.,食品接触面的材料用不锈钢、食品级聚乙烯等易于清洁和保持卫生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材料制作。所有这些材料表面都不能含有毒物质,车间内不得使用木制品。 ②.生产设备由机修人员负责定期维护与保养,维修人员对设备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③.所有的缓冲罐、管道在设计和制造时,能保证使水排空,且表面及接缝处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洗、排水和消毒。生产用罐、容器不得敞口均加盖,盛放产品的容器不直接接触地面。 2.目标:在加工过程中所有的工器具和加工中接触食品的设备表面要用有效的清洗剂和备好的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 控制和监测: 所有的食品接触面应在使用前经过充分的清洗消毒,具体清洗消毒程序见《设备、工器具清洗消毒管理规程》。 3.目标:与食品及食品接触面的手套和工作服外套的表面必须由防水材料制成,并保持清洁和卫生。 控制和监测: ①.车间生产人员应穿洁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公司管理人员进入车间也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车间员工工作服、工作鞋只允许在生产车间着装,不允许穿到车间以外的其他地方和卫生间。其他人员禁止穿到公司外面。 4.纠正措施:

①.已安装但未经评估的设备需要重新评估,评估不合格的需重新更换。 ②.彻底清洗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管道表面;重新调整清洗消毒浓度、温度和时间,对不干净的食品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 ③.可能成为食品潜在污染源的手套、工作服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食品研发控制程序文件.pdf

食品研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食品研发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研发的食品能满足国家标准及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食品的研发和食品的改进活动。 3.职责 3.1食品研发部负责编制并且监督执行食品开发计划,负责食品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3.2 品管部协助进行研发过程中所需的食品检测工作。 3.3 总经理负责产品立项,负责主持产品鉴定并批准产品鉴定报告。 3.4 与食品开发有关的其他部门要积极参与食品的开发工作。 4. 作业程序 4.1 食品研发的策划 4.1.1营销部策划人员收集、分析各类市场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开发建议书”,报总经理批准后,连同相关资料转交食品研发部。 4.1.2 食品研发部经理根据所开发食品的性质,成立食品开发小组并任命食品开发小组组长。食品开发小组的成员来自食品研发部、品管部、生产部、营销部和采购部。 4.1.3 食品开发小组组长负责小组内成员的职责及工作安排,负责做好食品开发各阶段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食品开发全过程的跟进和监督。 4.1.4 食品开发小组组长组织编写“食品开发计划书”,经食品开发小组成员讨论后,送食品研发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批准后的“食品开发计划书”下发有关部门实施。 “食品开发计划书”应随着食品开发的进展适时进行修订。 4.1.5 食品开发小组组长在组织编写“食品开发计划书”的同时,应编制“食品开发费用预算表”。“食品开发费用预算表”送食品研发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财务部备案。 4.1.6 食品开发小组组长要做好食品开发各阶段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参与食品开发的各部门、人员间以“信息联络单”的形式进行食品开发信息的沟通或以例会记录的形式进行沟通。 4.2食品研发的输入 4.2.1食品开发任务书的编制 食品开发小组组长根据“食品开发建议书”等资料编制“食品开发任务书”,“食品开发任务书”应明确规定对食品开发的要求,内容可包括: (1)食品感官特性:包括气味、口味、质地和外观特性(就是通常指的色、香、味、形)等。 (2)食品营养特性:营养素、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性质。 (3)食品原辅材料的要求。 (4)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5)食品的保质期限要求。

(完整版)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检验

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检验 1原理 食品接触面分为人员手、设备、器具等食品直接接触,其表面存在有微生物,为更好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以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为主要检测指标。 2检验材料 虎红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无菌棉球、无菌水、酒精棉球、酒精灯、镊子 3检验方法 3.1人员手检验(发酵法) 3.1.1样品采集 被检人双手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 3.1.2细菌菌落总数的检测 将已采集的样品在6h内送实验室,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l样液,放入灭菌平皿内,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个样品平行接种两块平皿,置36±1℃培养48小时,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Y=A*10(Y为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只手;A为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3.1.3大肠菌群的检测 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l样液,分别放入10ml乳糖胆盐发酵管中,每个样品平行接种3管,置36±1℃培养24小时。如所有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 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1.4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用接种环分别以划线法转接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取出观察菌落形态。 3.1.5证实试验:在每个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紫黑色或淡紫红色,有或略有 或没有金属光泽的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培养24±2小时进行复发酵试验,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欧美国家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

欧美国家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你了解吗 据了解2014年度欧盟网站RASFF Portal公布的通报信息统计分析,2014年欧盟对中国通报食品接触材料案例共152起,与2013年的154起基本持平。2014年欧盟对华通报案例数占其对全球通报总数(184起)的%,较2013年%的比例

二、德国LFGB 《食品、烟草制品、化妆品和其它日用品管理法》是德国食品卫生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基本法律文件,是其它专项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制定的准则和核心。与食品接触的日用品通过测试,可以得到授权机构出具的LFGB 检测报告证明为“不含有化学有毒物质的产品”,并能在德国市场销售。LFGB认证包括的测试项目:(有毒有害成分);test (感官性测试) 一般情况下,LFGB 德国《食品与日用品法》第三十和三十一条包括以下测试项目: 1. 样品及材料的初检;

2. 气味及味道转移的感官评定; 3. 塑料样品:可转移成份测试及可析出重金属的测试; 4. 金属:成分及可析出重金属的测试; 5. 硅树脂:可转移或可挥发有机化合物测试; 6.特殊材料:根据德国化学品法检验化学危害。 图:食品级PP材料制品 三、法国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法律法规-French DGCCRF French DGCCRF是法国食品级安全法规的英文简写。销往法国的这类产品,除符合欧盟Regulation (EC) No1935/2004法规要求外,还须符合法国当地的法规要求。 法国法规不仅对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橡胶制品有特殊要求,对金属产品也有特殊的分类和要求,如:带有机涂层的炊具,除涂层表面需测试外,对作为基材的金属也有对应的要求。测试项目的特殊之处:French DGCCR特殊之处在于法国要求镀层和里面的材料需分开进行测试。 表2:法国食品接触材料测试项目 一般塑料制品PE PP全面迁移测试 .PVC塑料制品全面迁移测试,氯乙烯单体测试 三聚氰氨树脂制品全面迁移测试,甲醛溶出量测试 陶瓷、玻璃、水晶制品铅、镉溶出量测试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 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 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

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 SSOP计划

SSOP计划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品控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316L不锈钢或食品级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CIP清洗系统使用的消毒液配制符合规定,见《CIP 清洗系统操作规程》;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检出的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指标》的规定; h)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 卫生预防措施 a) 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 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 c) 混合、灌装设备和输送管道采用CIP清洗系统在每班生产后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液采用水柠檬酸、片碱、85℃热水,循环清洗消毒15分钟,并用洁净的水清洗三遍,确保没有消毒剂残留。 d) 案台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案台进行清洗消毒; ——用刷子、扫帚清扫案台表面的残留果汁和污物;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除去清扫后遗留的微小颗粒; ——用清洁剂清洗案台表面;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冲去清洁剂和污物; ——应用允许使用的消毒剂对案台表面进行喷洒消毒,杀死和清除案台表面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使用洁净的水对案台进行清洗,清除消毒剂残留。 e) 工器具及周转容器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所使用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进行清洗消毒; ——设有隔离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洗涤消毒间,不同清洁区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分开进行清洗消毒; ——先用泡有清洁剂的湿毛巾擦洗掉(或用刷子刷洗掉)表面污物;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清洁剂; ——用泡有消毒剂的湿毛巾擦洗消毒(或在消毒池里浸泡消毒),消毒剂维持10分钟以上;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消毒剂(或在清水池洗掉消毒剂);

工厂食品接触面清洗消毒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车间空气、生产环境、生产人员、金属物、包装材料、所用的器具和食品设备的表面等必然会有一部分进入食品中,为此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情况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确保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清 洁也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重点,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食品接触面污染主要来源 1.空气污染。车间空气中有相当数量的耐干燥细菌,酵母菌及霉菌孢子,从空气中可分离到芽孢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等细菌种类;还可分离到青霉、曲霉、芽枝霉、毛霉及酵母等。 2.生产环境污染。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由于地面的尘埃飞扬进去空气中;此外人的生产及日常活动可将大量微生物带进空气中造成污染。 3..设备,使用器具污染。如储存罐、搅拌器、灌注设备、清洁工具等,都可能带来污染。 4..生产人员污染。手部、皮肤、毛发和穿着的衣服都会带来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5.金属物污染。一般来源于各种机械、电线等. 6.包装材料污染。各种包装材料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微生物,已消毒灭菌的食品,如果使用的包装材料未经过无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会造成食品的重新污染。 目前车间常用消毒剂为75%食用酒精和含氯消毒剂浸泡方式,含有酒精成分 的消毒挥发较快长时间使用影响杀菌效果。含氯消毒剂本身带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使用后需大量的清水去除残留。 食品接触面常用的消毒方法 1、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指紫外线作用于微生物细胞DNA,破坏DNA分子键,使其失去复制能力或失去活性,进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紫外线(UV)消毒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经济的技术,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死包括细菌、结核杆菌、芽 胞和真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而且几乎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原则上一切食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卫生部出台了8项食品接触材料卫生管理办法,对塑料、橡胶、搪瓷、陶瓷、涂料等8类食品接触材料进行了管理性规定,但由于《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这些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废止。目前,我国正在构建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同步建立多项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在标准构建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涉及到整个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的原则性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在缺乏相应管理办法的情况下,急需建立相关标准,为现行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在实际安全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出处,为其他配套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检验方法和规范的管理提供依据。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本标准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国卫办食品函〔2014〕454号),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牵头承担标准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张俭波、朱蕾、张泓、王竹天、邓陶陶、鲁杰。 本标准修订以《食品安全法》为基本依据,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工作。2014年3月,评估中心启动标准修订工作。为了保证本标准能够充分解决相关问题,起草组向食品接触材料国家安全标准起草单位、相关行业、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对于标准体系中需要解决的原则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收集,并对美国、欧盟、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这些规定在我国监管方式和行业现状下的可行性。标准起草组组织召开了数次研讨会,对于标准制定原则、亟待解决问题、解决方式等内容进行研讨,并重点关注本标准与GB968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相关的产品安全标准等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问题。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2015年1月,起草组将标准草案向相关专家、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共收到来自15家单位的50余条意见。针对收集到的意见,起草组与相关专家、协会进行了沟通,根据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完善。2015年2月,将标准征求意见稿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进行SPS通报。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一)关于标准名称 为明确体现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及其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标准名称定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二)关于适用范围 本标准控制的是所有可能和食品接触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因此范围中规定“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基本要求、限量要求、符合性原则、检验方法、可追溯性和产品信息”,并明确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三)关于术语和定义 此部分规定了本标准中涉及的13项术语和定义。包括“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复合材料及制品”、“组合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总迁移限量(OML)”、“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特定迁移限量(SML)”、“特定迁移总量”、“特定迁移总量限量(SML(T))”、“残留量”、“最大残留量(QM)”和“非有意添加物质”。 由于原标准体系中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不能全面概括和明确描述标准所适用产品的范围,因此,以《食品安全法》中“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以及“食品经营用工具、设备”定义为基本依据,参考欧盟和美国相关定义,标准引入“食品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142-88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卫生指标的规定; h)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 卫生预防措施 a) 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验证规程资料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验证规程 目的:检测生产用水、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要求以及验证计划。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控制的验证活动。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职责:工厂质量部对车间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定期开展微生物验证,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车间卫生进行管控,必要时,委托化验室抽样检测。 术语与定义 食品接触面:指生产过程中与所生产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器具、人、水、空气、包材等;或间接接触的门把手、电源开关等。 1.内容 1.1.工厂应按照GB 14881等相关国家规定,采取适宜的措施控制食品生产 经营过程中微生物。 1.2.验证内容应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原材 料、人员、生产环境等)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清洗、消毒措施、提高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等)。 1.3.食品接解面微生物控制标准应符合公司SSOP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具体要求见附表1:《食品接触面微生物验证标准》。 1.4.可通过以下环节的检测进行微生物控制效果验证 1.4.1.生产用水 1.4.1.1.采样时间:生产过程中; 1.4.1. 2.生产用水取样:选定取样点,打开水阀门,5min后用灭菌的广口 瓶取约200mL水样,立即送检。 1.4. 2.生产人员手 1.4. 2.1.采样时间:在生产工人进入车间之前消毒后或加工过程中消毒后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要求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 职责 2.1 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 品控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 卫生条件 a) 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316L不锈钢或食品级PVC材料制成; b) 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 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 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 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CIP清洗系统使用的消毒液配制符合规定,见《CIP清洗系统操作规程》; f)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检出的消毒剂残留; g) 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指标》的规定; h)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 卫生预防措施 a) 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 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次造成污染。 c) 混合、灌装设备和输送管道采用CIP清洗系统在每班生产后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液采用水柠檬酸、片碱、85℃热水,循环清洗消毒15分钟,并用洁净的水清洗三遍,确保没有消毒剂残留。 d) 案台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案台进行清洗消毒; ——用刷子、扫帚清扫案台表面的残留果汁和污物;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除去清扫后遗留的微小颗粒; ——用清洁剂清洗案台表面; ——用洁净的水冲洗案台表面,冲去清洁剂和污物; ——应用允许使用的消毒剂对案台表面进行喷洒消毒,杀死和清除案台表面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使用洁净的水对案台进行清洗,清除消毒剂残留。 e) 工器具及周转容器的清洗消毒: ——每班生产后对所使用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进行清洗消毒; ——设有隔离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洗涤消毒间,不同清洁区的工器具及周转容器分开进行清洗消毒; ——先用泡有清洁剂的湿毛巾擦洗掉(或用刷子刷洗掉)表面污物;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清洁剂; ——用泡有消毒剂的湿毛巾擦洗消毒(或在消毒池里浸泡消毒),消毒剂维持10分钟以上; ——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洗掉消毒剂(或在清水池洗掉消毒剂); ——工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水。 f) 清洁区工器具清洗消毒后直接送回清洁区,非清洁区工器具清洗消毒后直

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

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 1目的 保证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器具、设备及其他接触物(手,手套、毛巾等)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保证产品安全放心生产。 2定义 食品接触面:接触食品的表面以及在正常加工过程中会将水溅在食品或食品接触面上的的那些表面。典型的食品接触表面包括:设备、工器具、内包装材料、管道、手和手套、毛巾、工作服、空气、周转箱、周转桶、托盘等。3食品接触面的要求: 3.1 设计与安装要求 设计和安装需易于清洁和消毒,缝隙或连接处应连接光滑,确保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洁,机器设备以及工器具表面光滑,无积水和污物积累,加工间提供足够的清洁和检查的通道。 3.2 车间使用的设备、容器、工具材料要求:无毒、无害化学物的渗出;耐腐蚀;不与清洁剂和消毒剂产生化学反应;光滑;不生锈。 3.2.1 生产设备、操作台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 3.2.2 成品内包装采用食品级材料。 4.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 4.1 对于清洁剂、消毒剂等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相应的准予食品生产使用的证明方可送货; 4.2 清洁和消毒的内容和程序 4.2.1 工器具:周转桶、周转筐使用前后先清水冲洗,再用酒精喷洒消毒;用于存放工器具的托盘每天专人清洗;清洁用毛巾分颜色放置和管理,如:白色毛巾用于清理食品接触面,黄色毛巾用于非食品接触面,深蓝色毛巾用于墙面、地面。不同颜色的毛巾严禁混放。 4.2.2 工作服:进入生产车间,穿戴工作服、帽子、工作鞋、佩戴一次性口罩,没有专用鞋人员进入加工间前,必须套上一次性鞋套。工作服清洗:每日由专人对当天使用的所有工服进行清洗消毒。 4.2.3 设备:每班次生产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洗或清理(不能用水冲的设备要用高压气枪清理)后进行消毒。

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ea4792418.html, 好好学习社区 食品接触表面卫生控制程序 1 目的 保持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度是为了防止污染食品,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的安全卫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案、传送设施、内包装物料、加工人员的手及手套、工作服包括围裙等、及间接接触食品的表面、库房、车间、卫生间的门把手、操作设备的按钮、车间内电灯开关等。 3 职责 3.1水厂安排具体执行,技术质量部负责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 4.1厂区内产品转运及公司产品配送车必须清洁卫生,每周清洗消毒,卫检监督人员负责检查并填入每周卫生检查记录。 4.2所有的公司设备及工器具都应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禁止使用竹木器具、纤维类物品。在更换设备的任何主要部件前,技术质量部、水厂对此进行评价,决定更换的部件是否对相关加工工序产生影响。所有设备的规格要严加审核,以保证加工生产能力和易于清洁。用于车间内修缮材料也必须进行同样的评价。购买小型设备和工器具也亦进行评价。 4.3食品接触的表面 4.3.1 加工设备:清洗池、包装机等。 4.3.2 操作台案、工器具等。 4.3.3 内包装物料、加工人员工作服(包括围裙及手套)、手等。 4.3.4 间接接触面:库房、车间、卫生间的门把手、操作设备的按钮、车间内电灯开关等。 4.4 设备工器具材料的要求 4.4.1 制作要求:车间内使用的各种加工设备的食品接触面和工器具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易清洗、制作精细、无粗糙焊接、凹陷、破裂等。表面不应积水和积存污物 4.4.2 正确设计安装和维护,设备应远离加工车间的墙,保持完好的维护状态。 4.5 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程序 4.5.1所有生产流水线,不论做何用途在以下情况下必须清洁:每次工作间歇,必须对车间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 度(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通用版) 1控制目标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注: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车间空气。 2职责 2.1生产车间负责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2.2技术部负责食品接触面卫生条件满足状况的监视检查; 2.3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及纠正措施。 3.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清洁控制 3.1卫生条件

a)设备、案台、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由耐腐蚀、耐热、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的食品级的不锈钢或食品级的PVC材料制成; b)设备、案台、工器具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缺陷; c)设备、案台的安装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d)设备、案台、工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e)所使用的消毒剂符合消毒要求; f)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不得有消毒剂残留; g)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的病原微生物残存符合卫生指标的规定; h)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工器具分开使用。 3.2卫生预防措施 a)确保设备、案台和工器具等食品接触面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材料制作,并满足制作、安装、维护和便于卫生处理的要求。 b)使用符合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过程遵循由清洁区至非清洁区、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并避免因飞溅再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 文件编号:WI-SSOP-1~11 文件版本:1/0 编制:刘学文 审核:吕虎山 批准:韦勇 受控状况: 分发号:

生效日期:二0一五年一月一日 目录 1.其内容由以下系列文件组成: 01、《水的安全性》; 02、《食品接触的表面的卫生和清洁》; 03、《防止交叉污染》; 04、《手的清洗与消毒及卫生设施的维护》; 05、《防止食品被掺杂》; 06、《有毒化学物品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07、《员工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08、《虫害的防治》; 09、《环境卫生》; 10、《检验检测卫生》; 在实施过程中,配有记录、有检查,如果实施不力还要进行纠偏。

1目的: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规定的要求。 2.职责:生产部负责提供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规定的要求的水,质检部负责监督检查。 3.程序 3.1生产部内的用水取自来水公司;公司自备一个贮水罐,贮水量为40立方米,每年清洗两次。第一次在3月份生产之前进行清洗消毒;第二次在下一年8月进行清洗消毒。每次清洗结束后都要由质检部QC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然后注满水并抽取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鉴定,以评定清洗消毒效果。 在自备贮水池上定期加入一定量的消毒灵对水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在使用自备水前必须抽取水样进行PH、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以确保是否符合加工用水要求。 每年二次两取水样送砚山县疾病控制中心按《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进行全项目分析。 监测频率:每次消毒后/加工前/每年二次。 监测部门:质检部。 3.2供水系统:公司内自主进行设计、施工和安装。具有完备的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分布图,使用的管材为PVC管。车间水龙头进行连续编号,不同用途的水管用标识加以区分。管道设计安装时做到了防止冷凝水下滴污染裸漏的半成品,同时还做到了防止自来水管和污水管的交叉污染;水管管口离水面距离2倍于水管直径且水管管道有一个存水弯用以防止水的倒流。洗手消毒的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生产用软水管均为食品级材料制成。生产部每半年检查一次供水系统,确保管道无破裂,并拆除不需要的及末端堵塞的管道。处理后的污水在排放时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和防疫要求;车间地面有1/100的斜坡,地沟有大于3/100的斜坡,废水排放从清洁区流向非清洁区。 监测频率:每年二次或水管系统进行安装、维修、改装时。 监测部门:质检部。 3.3由本公司实验室依据水龙头编号,编制取样计划,每天对总出水口及选定的水龙头进行一次余氯和PH测定。每月进行一次大肠菌群分析。并执行GB5749—1985的规定,每次生产前对生产用水进行感官检测。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月一次。 监测部门:质检部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规程 1、标准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 ●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 阴性; ●生产车间空气落菌:清洁区:≤10cfu/平皿;次清洁区:≤50cfu/平皿;非清洁区:≤100cfu/ 平皿; ●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菌落总数≤10个/cm2,大肠菌群(MPN /cm2):阴性 2、检验方法 2.1菌落总数 2.1.1:涂抹法 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员工手部、一次性手套、工作服等食品接触面;包装卷膜、饼托等内包材; 2.1.2 仪器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天平、锥形瓶。 2.1.3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1.4操作 2.1.4.1样品采集 2.1.4.1.1将生理盐水以50ml分装入锥形瓶中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2.1.4.1.2将灭菌滤纸浸沾生理盐水在内包装材料(塑料瓶内壁、复合薄膜袋内表面)、生产 器具和人员手部的表面檫拭,面积约为25c㎡,然后将带菌棉签放入有50ml生理盐水的锥形 瓶中,充分振荡后作原液备用。 2.1.4.2测定:将原液取1ml于平板中,再将灭菌营养琼脂倒入平板内并转动平皿,使混合 均匀,待凝固后倒转放入生化培养箱中(36+1)℃培养(48+ 2)h。 2.1.4.3 计数:以菌落计数法计菌落数。 2.1.5 结果计算 生产器具和生产人员手部每25c㎡表面的细菌总数=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2.2 自然沉降法 适用于生产车间空气落菌 2.2.1 仪器与设备:高压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器皿、天平。 2.2.3 试剂及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 2.2.4 操作 2.2.4.1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后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2.2.4.2根据现场面积的大小及环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采样点(高出地面1.2m~1.5m),室内面积> 30㎡设3个以上采点,室内对角线交叉处的中点及与中点等距离的四角的

食品安全控制程序.

食品安全控制程序版权所用,未经许可,不许翻印或将文件用于其它用途 会签单 第一章总则 1.目的 采用预防的方法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生产、加工、制造过程各环节危害进行充分识别,分析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并采取控制措施,以确定消除危害或将危害降低到可接受 水平之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等产品中原辅料、半成品、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储存过程各环节。

3.职责 3.1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对食品安全体系实施的有效性负责; 3.2质量部品保科对本程序的制定及实施的有效性负责; 3.3食品安全小组职责见附件食品安全小组人员名单及职责; 3.4研发负责参与产品HACCP计划书的制订或修订,根据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对原 辅料进行风险评估,并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更新时及时对相关工艺控制环节进行评估。 4.定义 4.1食品安全危害: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的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 4.2关键控制点(CCP:能够进行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 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所必需的某一步骤。 4.3前提方案(PRPs: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 4.4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基本的前提方案。 4.5显著危害:有理由并且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了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的危害。

4.6可接受水平:终产品进行食品链下一环节时,为确保食品安全,某特定危害需要被控制的程度。 第二章流程说明 5. 成立HACCP小组 公司最高管理者任命管理者代表,管理包含HACCP过程的质量体系。HACCP 小组的工作向 管理代表汇报,由研发部、生产部、质量部、销售、物流部等有经验的员工组成,HACCP小组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担任,HACCP过程的运行情况由HACCP小组组长定期向总裁/管理层代表汇报。HACCP的运行架构和小组成员名单以及其职责参见附件一。 6. 沟通 6.1及时将食品安全信息传达到供应商和客户、消费者。 6.2 产品标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要求,出具每批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接受监管 部门的监督检验和抽查,并保留报告。 6.3 每季度,由HACCP小组收集变更信息,填写在《HACCP计划确认表》。 7. 前提方案 我公司在选择和制订前提方案时,已考虑如下信息,具体详见《前提方案(PRP对照表》 7.1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构造和布局 7.2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食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包括工器具、工作服等) 目的 通过对设施、设备、工器具、所采用原材料及结构设计的控制,以及对各种可能与产品接触面的清洁管理,使产品接触面的状况达到产品加工卫生要求。 范围 车间设施、设备、工器具以及手套、工作服等一切可能与产品接触的表面。 职能部门 品控部、维修部、生产部、后勤部 控制与监测 1 与产品接触之设备、工器具由不锈钢材质或其他无毒塑料材质做成,设计简单、表面平滑、无凹陷、无裂缝,易清洗、易排水、易保持干燥,可充分清洁,卫生监督员对产品接触面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充分清洁。 2 产品接触面和清洁、消毒工作。 2.1 开工前,工作台、工器具等接触面用清水冲洗一次(必要时用洗洁精洗刷),并用100PPM次氯酸溶液消毒,卫生监督员检查接触面是否清洁和消毒,检测频率:开工前。 2.2 休息间隙,应从地面、设备和产品接触上清除掉主要固状物,所有接触面应用清水冲洗,工作台面用100PPM次氯酸消毒液淋洒,工器具浸在100PPM消毒水中不少于10分钟,地板用200PPM消毒水消毒,工作台、工器具使用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热水冲洗。卫生监督员在使用消毒水前应做好检查,并检查产品接触面以确定是否清洁和消毒。监测频率:在4小时或午餐和8小时或晚餐休息间隙。 2.3 收工后及时将废料移出车间,将工具、台面、设备、墙壁、地板清洗干净,必要部分拆出设备作全面清洗。

2.3.1工器具表面清洗应遵循程序 a)清水冲洗掉主要固状物; b)用1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水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3.2 设备清洗程序 a)用防护罩罩好设备关键部位; b)清水冲洗台面、生产区域; c)用1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液涂沫1分钟,再用清水冲刷干净; d)风干或用消毒过干净毛巾抹干。 2.3.3 车间设施清洗程序 a)擦抹天花板; b)清洗墙壁; c)清洗地板,用200PPM次氯酸钠(钙)消毒液消毒。监测频率:收工后。 3 员工手套和工作服 3.1加工产品的员工都要穿戴干净的手套、工作服、工作帽和鞋子,所有衣物均应在每天中午休息和换班班后清洗、消毒各一次。 3.2 管理人员在加工区必须穿上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子,工作服交洗衣室专人清洗。 3.3 维修人员应穿灰蓝色工作服和鞋子、工作服要在洗衣室统一清洗。 3.4 卫生监督员应监督员工手套的使用和工作服的清洁度。监测频率:开工前和收工后。 3.5衣帽消毒程序为: 衣帽→预清洗→加洗衣粉在洗衣机中漂洗二次并脱水→在20-50PPM的氯液中浸泡约10分钟→在流动水漂洗,直至无“氯”味→晾干或用烘干

22 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标题: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1.目的 防止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被可能的一切的污染物污染,以确保食品接触面(包括手套和外衣)的设计、安装便于卫生操作,维护、保养符合卫生要求,以及能及时充分地进行清洁和消毒,而采取的对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以便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中接触和可能接触产品的人、物。 3.与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控制 3.1 直接接触产品物的卫生控制 3.1.1 加工设备、器具的制作 3.1.1.1 加工设备的制作材料需是用耐腐蚀、光滑、易清洗、不生锈的材料制成。 3.1.1.2 车间内不准使用由竹木制品、纤维等毛糙、易腐蚀、不光滑、不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设备和工器具。 3.1.1.3 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设计和安装须利于清洗消毒。 3.1.1.4 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设计安装须保证无粗糙焊缝、破裂、凹陷等现象。 3.1.1.5 表里如一,所有生产设备和工具的可能与产品接触的面或设备工具表面,无外光内糙现象。 3.1.1.6 有设备、工器具的维修保养计划,及时保证设备工具的正常使用。 3.1.2 加工设备的清洗消毒(详见设备清洁操作规程) 3.1.3 包装袋和内包装物料 3.1.3.1 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周转和运输过程中均须对产品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各个环节不对产品产生污染。 3.1.3.2 产品在加工中的周转、预包装或临时包装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是不会污染产品的物质制作而成,且在包装前经过严格的灭菌。 3.1.3.3 所有产品的内包装材料如:包装袋、胶囊产品的空胶囊、装片剂的包装瓶等等均需经过灭菌处理,且在包装生产前或进货时按规定比例进行微生物检测。 3.1.3.4 内包装材料的储存间应有杀菌设施,一般为紫外线灯,每次新包装材料入库和包装材料使用前均应进行紫外线灯30分钟的灭菌消毒。 3.1.3.5 所有接触内包装材料的人员的手部均应经严格消毒,未经消毒的人员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