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语言

绘画语言
绘画语言

绘画语言

1.含义

绘画语言是作者的创作手段和目的。影响艺术语言的因素很多,如媒介材料、文化传统、个人性格、时代背景等。媒介材料是艺术语言的物质基础。使用的材料工具、绘画的技法、描绘的内容、表现的形象等客观行为和状态反映了作者的性格、认识和思想等主观意识。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构成其绘画语言的个性特征。

2.特色

绘画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去粗取精,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绘画的这种表现是通过绘画语言实现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绘画语言比传授绘画艺术作品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更为重要。

如认识绘画语言中的“线”。线有直线和曲线之分,曲线较直线具有柔和、流动、变化、优美等特征;曲线透出婉媚、飘逸等风格,直线透出力度等风格。线条在绘画中的具体运用,是千变万化的,反映了画家们各自的品性、旨趣,传达出精微而又丰富的意蕴和情感。

3.表现

绘画语言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当绘画唤起人类的审美情感时,作用于人们的是一种绘画所独有的语言形式。绘画语言由多种要素构成,这里涉及到的视觉因素有:点、线、形、光、色彩。是最小的视觉实体,对于探讨视觉形式的作用,点是一个很好的着手处。一个点既可以被表现出来,也可以被暗示。它可以构成一个点就像是在一座静谧的屋子里的声音,它与周围形成一种关系,它使这个空间有了生机。点,从物理形态上讲,是视觉聚焦的核心;从观念形态上说,是思想呈现之源。点,在东方中,具有最大的内张力和最大的延展性。从点出发,可深入、可辐射。点,解释一切,代表一切。

线可以被描述为点的运动轨迹,它是一个可视的行动轨迹,一条线表现着划线的人或物的精神。一幅画的笔触,穿过风景的一条蜿蜒的河流,被撕破的线的参差不齐的边缘,一个草叶的曲线,这每一条线正如同每一位画家或书法家的充满个性的、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一样,是独具特色的。线——人们认识和反映形态时最简明的表现形式,有长短、粗细、曲直之分。线可以在长度、宽度及方向上的不同,线也可以是连续不断的或间断的,粗的或细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静止的或运动的,直线的或曲线的,或者是这些线的诸多形式的不同的结合体。在一个平面上,线能界定各种形状,暗示体积或显示所绘物体质量的独立元素。我们能通过线条的组织来创造图案、肌理或描绘阴影。线是阐明视觉形式的基本手段,它通常是对所目睹、感受或想象到的事物的一种速写,线是在两维空间表面的长度标准,或者说它们是在两维或者三维空间里的物体边缘的感知,每一条线或物体边缘都有其自己的表现特征,这些表现形式在视觉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视觉中,线条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极富有意味,在绘画艺术中,线条的功用表现得尤为突出。事实上,中国绘画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富有骨气韵味的线条来取胜的。线条的运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愈来愈富有含蓄性、表现性、象征性与抽象性。线条形状各异,功能有别。

形是关于一种被视为平面的存在形式,即一种二维的空间区域或平面,是一种剪影或阴影形式的外观。当一条线勾画出一个区域或当一个面积表面的颜色或肌质发生变化时,其面积与周围的面积相分离,便形成了可视的存在。千变万化的形可被概括为两大类,即有机形和几何形,虽然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在自然界的大部分形是有机形,它是柔和的、轻松的、曲线性的和无规律的。在人的世界中最普通的形是有机形,生硬的、刻板的、有规律的,而且常常是长方形的。总而言之,形这个词表示了人眼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所以又称为视觉形。另外,光与色彩是绘画艺术最主要的造型因素。点、线、形、光、色、作为给

画艺术的构成要素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在绘画实践过程中任何顾此失彼的表现方式都会有损于整体美。

4分类

绘画语言还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表现方法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三种:

一、写实的绘画语言。

二、夸张的绘画语言。

三、象征的(即曲折隐喻的)绘画语言。

这三种表现方法各具特色,运用得当有助于我们塑造更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从而使绘画作品的内涵得到深化。反之,则会使其失去自身的价值。这样的例子我们可

以从下面对绘画语言的几种基本表现方法的阐述中看到:

写实这是绘画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朴素自然地再现生活和传达思想、感情。五代黄筌的珍禽花鸟画就是典型的写实语言,以形写神,情趣动人。如广廷渤的丙烯画《钢水·汗水》也是采用了极

度写实的绘画造型语言。它以富于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把作者体验到的炼钢工人以苦为乐的高尚情操、

忘我的劳动精神、朴实憨厚的性格,以及火一样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排山倒海的力量等准确、形象

地体画面上,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表明没有深刻精到的人物形象的刻

画及通俗、亲切的细节的描写,很难谈到艺术的感染力,《钢水·汗水》也就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

功。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写实的绘画语言来欣赏主人公外在的质朴美和内在的心灵美,并在思想感情上引

起对生活中的劳动者的崇敬和赞誉。这种由独特的、写实的绘画语言所表达的深沉的思绪和复杂的感情

,我认为这绝不是文学语言或其他艺术语言所能穷尽的。

《西夏史画》具有独特绘画语言

《西夏史画》具有独特绘画语言

然而,60年代后期在西方特别是美国风靡一时的“超级写实主义飞“照相现实主义”绘画则不然,

它是一种借助照相机,单纯追求表面形式极端逼真的绘画。在这些绘画中,虽然有不少技法绝妙的作品

,但也不乏这样的作品画得细腻,很逼真,面面上的人物形象却是苍白的,干巴巴的,没有血肉的,它

们缺乏生气及艺术感染力。就连西方美术评论家也认为画中所表现的“既不是人,又不是非人,而是一

种还原到中性的,仅具有生物学机能的人,这样一种生物”。这就说明,在他们的作品中似乎缺少一些

东西,这就是“绘画语言”。

尽管他们画得极其写实,但不一定就具有“写实的绘画语言”。因为这种“语言”是朴素自然地再

现生活和传达思想感情。而更重要的是后者。这正是“绘画语言”和摄影的根本区别。所以那种只是机

械地依赖于照相机模仿对象而没有体现出表现者和被表现者的思想情感的绘画作品,至少可

以说它的“

绘画语言”是不够的。

夸张

在表现画家的独特感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理想或幻想时,它具有特殊的功能。如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就是运用这种明显夸张的绘画语言,表现营养不良的流浪儿童:头发稀少竟成“三毛

”。在我国民间传统绘画中描写妖魔鬼怪总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而描绘古代美女却是“凤

眼”、“柳眉”、“樱桃小口”。可见,夸张的语言,爱憎鲜明。列宾在刻画《鼓动者被捕》一画中的

告密者时,作者为了表现画中的告密者向检察官讨好、献媚的丑态,也是用这种夸张的绘画语言,打破

正常的人体比例将告密者拄在检察官坐椅上的两根手指夸张加长。也许我们单独看这两根手指似乎不合

解剖比例,很不真实,但如果从作者整体所表现的姿态来看,不仅可以理解,反而有利于对告密者那种

阿谀奉承的表情和动态的表现。

象征

(亦属曲折隐喻类)它不从正面去表现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物体和思想、情感,而是拐弯抹角地,有时甚至是借用其他抽象隐喻的东西去表达。这在绘画作品里是不少见到的。本世纪初以来产生的大量抽象绘画,就打破

了古典主义绘画那种系统性的稳定与美的形象,它没有现实主义绘画那样充分揭示人物性格的写实主义

作风,而是完全脱离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冲破了有史以来仅靠具象形式反映生活的束缚。我们通过康定

斯基、蒙德里安、克利等抽象绘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中可以找到这种象征、隐喻的绘画语言。其中蒙德里

安的油画《百老汇的热门音乐》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画家通过一些垂直和平行线组成的几何形体

,使用三原色和一些灰色的交替配置,在观众的视觉上产生一些动态及联想,以此象征美国纽约百老汇

街道之噪杂与热闹。

当然,对这种象征、隐喻的绘画语言由于个人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审美水平的不一致,也许感受

不一致,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作品中所出现的这些抽象的线条、几何形体、符号及色彩,不是

随随便便画上去的,而是通过画家的艺术构思,用以表达某种特定内涵的东西。由此可见,那种认为这

些象征、隐喻的抽象绘画作品不具有“绘画语言”,是不正确的。

5意义

绘画语言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或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绘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构成。就绘画而言,它是一种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说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等色

彩、肌理等手段来传达人类或艺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规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表达,怎样表达和表达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没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种类来界定。绘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其中一种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单就绘画而言,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只要是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任何表现语言、任何表达形式都是可取;只要对人类的精神文胆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只要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任何绘画语言方式都应该探索,都应该允许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个人的角度、个人的独特风格面貌都是最可贵的。

绘画-造型与表现

课型:绘画-造型与表现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明暗形成的规律,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出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感的作品。 3、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明暗形成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方法。 难点:运用多种明暗表现方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程序: 1、引入新课: 展示一张平整的白纸,让学生观察,没有立体感,把纸张折叠后再展开让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学生会发现纸张有了立体感。为什么呢?因为纸张产生了明暗强弱的变化,明暗会使物体产生立体感。这样引入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简洁、直观,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2、实验明理 要想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就要知道明暗有什么规律。请几位同学上讲台用小手电筒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照射石膏几何体或其他物体,观察明暗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正、侧、顶、背面,全方位的照射、细心观察,学生很容易从光的强弱变化、角度的变化中得出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光线的强弱和远近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光线和物体的角度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物体本身色调不同,明暗的感觉不同 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大调” 3、观察感受, 为了加深学生对明暗规律的认识,这个环节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学具,如幻灯图片或实物品拿出来,进行明暗变化的感受,对比观察“三大面,五大调”。这样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与传统教学中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相比,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主动性更强、兴趣更浓厚。 4、尝试体验 在学生明白明暗的规律后,让学生尝试用明暗变化的规律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方法是先展示用线条画好的三幅画:一幅树叶,一幅扇子,一幅苹果,让学生添加明暗,表现立体感。这样“跳一跳,摘果子”,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再趁势引导学生学习明暗的各种表现方法。 5、领悟方法 为帮助学生寻求多种表现明暗变化的方法,大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塑造物体的立体感,运用课件展示用各种明暗的表现方法表现立体感的作品,如块面法、用点法、用线法、薄涂法、水墨法、拼贴法、版画法、电脑法等等。重点和学生共同分析使用什么工具,运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效果。这样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接下来示范作画过程。

浅析卢梭的绘画艺术特色

浅析卢梭的绘画艺术特色 摘要 本论文从分析西方画派一巴比松画派状态出发,结合巴比松画派的绘画艺术特色和代表艺术家的思想理论及艺术表达,阐述了巴比松画派绘画艺术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巴比松画派卓越代表艺术家卢梭一生的绘画艺术特色。说明了新时代艺术发展应用西方卓越艺术特色的要求,同时,提出用思想解放的真实性、自然性、写实性。表达出更高的艺术成就。 论文中以法国巴黎南部的一个小村子一巴比松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在艺术追求与发展中风景创作与思想超脱相结合的特殊性、重要性。之后,文中介绍了巴比松画派的代表艺术家一卢梭一生中的艺术创作与环境,结合自身思想,以及巴比松画派的画家群体超脱的艺术生活,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先知。卢梭被大家称作艺术的先行。他完全靠着自己的本能作画,他认为创作者必须获得完全的自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美与善的境界“(亨利?卢梭自语)。然而画者最高的追求就是心灵上的自由。他只是坚定的守护着自己的艺术灵感。这种艺术特质是人人都应该拥有的力量。当然,他为了有一个自由的心灵,也为此放弃了很多。最后,这篇文章主要阐述的是巴比松画派自身所拥有的独特风格。并且与现代绘画艺术相结合,表达出其独一无二的创作手法、画面内涵,他无论是在笔法还是形式中都对风景画产生重要影响。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相关观点能够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功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巴比松画派;卢梭;绘画艺术特色。 引言 本文将巴比松画派与巴比松画派卓越代表画家卢梭一生的绘画艺术特色进行收集、比较、鉴赏。并结合当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特色与风格进行多次比较,在比较中印证。通过对巴比松画派的历史背景与画家卢梭创作的艺术形态的审美共通点,对其绘画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及LI的、影响和对当今现代绘画发展给予了新的启示。 LI前,就国内外已有诸多学者开始对有关西方风景代表画派一巴比松画派及 其绘画特色表达卓越画家代表的课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如吴钱宽的《也谈巴比松画派的艺术成就》、刘国芳的《巴比松画派的艺术探索》、刘志兵的《亨利?卢梭作品的艺术特点》等。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课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2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美术语言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特征及其在美术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美术语言整体和构成成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几种基本美术语言的特征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不同的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提问法、启示法。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按美术常规教学进行,稳定情绪。 【引入新课】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这说明人和动物各有自己传达信息的符号。语言是人们用来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其实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我们都在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交流。语言从狭义上理解,那就是我们通常用来交流的语音和文字;从广义上讲,可以说我们的物质世界里的每一个物体都有其特殊的语言,只是看我们能不能懂的问题。那么,我们的艺术作品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艺术语言,不懂得艺术传达出的符号,我们就看不懂艺术作品,所以了解艺术语言,对于我们创作艺术作品和欣赏艺术作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家知道艺术的门类很多,它们传达信息的符号,使用的语言也就各不相同。如:音乐(节奏、旋律、和声、速度等)、舞蹈(音乐、肢体、服装等)、戏剧(文学、舞美、音乐、人物动作、唱腔、对话等),哪么美术又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来共同研究的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

美术家创造美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和审美理想,需要运用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来实现。在这种交流美的信息的方式中,这些手段和手法起着与语言作为理论思维的符号系统相近似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艺术语言。 哪么如何来认识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呢?我们不妨借鉴我们学习其它语言形式的方法来看我们的美术语言。我们学的中文,是由一个一个的字组成的,英语也是同字母组成单词,由单词组成句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美术语言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单词来看,我们可以把我们常用的美术语言归类为一些基本的语言符号。 二、基本的美术语言符号: 1、形体: 几何学抽象出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关系)在美术作品中,都是作为美术语汇存在的,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是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些语言来表现物象的轮廓和结构。如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的塑造都是用线来完成的,这也是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工笔画的重要特征。作品《朝元图》等。作品《格尔尼卡》中,也是大量的通过点、线、面来传达信息的。体的运用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大量的雕塑、建筑作品当中。 2、明暗: 明暗本来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体由于受到光的作用而产生明暗变化。(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三大面,五大调的规律)自从达·芬奇总结出明暗造型法以后,它就成为绘画(特别是西方绘画)表现立体感的一种主要的虚拟语言。最典型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在作品中作者就是充分的利用明暗这一语言来传达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 3、色彩: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它可以分为: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和装饰性色彩等不同的类型。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在西方绘画中,19世纪以前的大量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色彩都是以固有色为主。 条件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的色彩影响。在很多的写生作品中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条件色在作品中的运用。如:作品《静物:苹果和橘子》,在作品是的白盘子和白布上明显的有环境色对它的影响。表现性色彩:通过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主题。如《呐喊》中急促、焦躁、压抑的色彩,如作品《舞蹈》中单纯、明快的色彩,都是极具表现力的。装饰性色彩:主要运用于工艺美术和建筑作品中。如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到的色彩就有黄、红、表、绿等色彩。如中国古建筑。另外在商业美术、工业美术等很多方面都有应用。 4、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具有多维的性质。作为美术语言,它是以视觉感觉为特征的。建筑、雕塑和环境艺术都以空间排列体现不同的美感。如:中国

绘画形式语言试题

一、概念简答 1、形式语言 形式是指与内容相对的一个范畴,形式是艺术的本体。 形式语言是指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方法。 形式包括三大层面,即: 1、形式层面:统一对比、节奏韵律、条理反复、比例尺度等。 2、语言层面:构图、造形、色彩、时空、肌理、材料等六大部分。 3、技法层面:素描技法、水墨画技法、油画技法、综合材料技法等。 2、形式观念 艺术观念有:模仿伦(再现论)、表现论、重构论、文化论等等。 艺术观念支配形式语言的演化。 不同的艺术家会选择不同的艺术观念,在具体创作时化为形式观念,形成不同的形式语言面貌。如达? 芬奇选择模仿再现性语言,毕加索选 用分解重构性语言。 3、形式自律 艺术形式有其自身规律,不受自然“他 律”支配。艺术作品一种可以再现自然真实, 另一种则在画面上表现出与自然不同的不真 实的艺术形象。如达?芬奇运用“模仿性”语 言描绘出《蒙娜丽莎》,毕加索则运用“分 解重构”语言创作出《镜前少女》,后者是 “艺术自律”使然。 4、结构与理性 艺术作品有其自身结构,即是作品的内在形式关系。艺术家自觉地协调好各种形式关系,将画面各形式元素有机组织在一起,形成艺术秩序。艺术作品各个部分之间,互为条件,相得益彰。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均需进行画面的结构设计。 以画面黑白灰效果为例:黑占画面1/10还是2/10?白占画面2/10还是3/10?灰占画面7/10还是5/10?其中灰色是否再分为浅灰、中灰、深灰层次,各占什么比例合适? 画面设计应能表达作品主题和画面美感。 结构设计往往需要艺术家的理性参与,即艺术家对“形式美”规律的掌握。 5、重构与创造 绘画形式语言可分为“写实性”和“重构性”两大类。 (1)二者的区别:写实性形式语言的创作观念是“模仿自然”,作品具有照片式的真实感,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毕加索的《镜前少女》则采用了“分解重构”手法,将人体各部位分解,重新组织:少女头部是侧面与正面的结合,乳房和臀部挪移了位置,手和臂进行了变形处理。 (2)重构性形式语言的特征是:艺术家面临自然,发挥主观创造性,解构自然物象,将自然元素“重新建构”,生成一种区别于自然形象的艺术形象。重构性形式语言脱离客观自然规律,根据形式原理、审美心理和自由创造原则,强调“形式自律”。 (3)重构性形式语言的意义在于:创作观念不是客观化模仿,而是主观化创造,因而能够充分释放艺术家的创造潜能,发挥艺术家创造力,使艺术不断推陈出新,使艺术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既满足了艺术家的创造欲望,也满足了公众的多元化审美需求。 二、作品分析 1、米勒的《晚钟》如何通过构图、造型、色彩等形式语言表达意蕴的?

如何理解绘画的艺术语言

华南农业大学

如何理解绘画的艺术语言 摘要: 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称作“语言”,不同的门类有其不同的语言。绘画语言是指画家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材料,使艺术作品获得的视觉感受形式。绘画的艺术语言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来表现的,绘画语言不是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而是将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运用、明暗色调、色彩原理运用、空间、透视、构图和笔触等绘画元素。绘画语言是作品的最后实现阶段,它决定着作品的外在视觉效果。 。 关键词:绘画艺术语言构成要素 一、绘画的艺术语言浅析 我们说艺术是一种语言,是因为艺术已经不依赖于其它语言,不求助于其它语言手段的协助,已经能够独立地成为众多人类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它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等语言形态,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的传达,即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来表现的。这种语言的运用,体现了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力愈强,语言愈具特色。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二、中西方绘画艺术语言的侧重 由于不同的艺术家对绘画语言具有不同的运用,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来。纵观绘画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差异。 从以下两幅作品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感觉到中西方绘画语言的侧重: 1.《印象〃日出》莫奈2.《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 在欧洲,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性。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在西画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绘画形态的构架依然能成立。即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上调子,马上就会成为很立体的画面。可见西画中线依然作为表现形体的一种特殊手段。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 中国画崇尚文、意、趣,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笔墨技巧来体现出来的。在这里,笔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对具体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说,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却有着引起形象的联想和意趣的

美术课堂激励性语言

美术课堂激励性语言 1.你画的真棒,你都可以当老师了! 2.你对这幅画的分析真独特,老师真希望每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 3.这么难的问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 4.你这节课发言了好几次,看得出来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5.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要是能用画表现出来就好了。 6.你真爱动脑筋,制作的这幅手工作品真精细. 7.你好厉害!敢于向大师的作品提出问题,你的勇气令人羡慕! 8.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9.大家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我们这节欣赏课上的太成功了,让我们继续努力. 10.谢谢你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使老师一定要改正。 11.你的进步可真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 12.你虽然没有完整地画完,但你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就是好样的! 13.老师真想在下节课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现! 14.对学习较吃力学生经常说:"老师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能行!" 15.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16.希望下节课,你有更好的作品让我们欣赏! 17.虽然你画错了,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你的勇气,下次努力! 18.你的声音真好听,要是你的画也这样美就好了. 19.这个问题提出得真好,谁愿意帮助他解决? 20.你们不仅评得好,而且你们还很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课下大家把做业改好行吗? 21.你们看(他)她画的是不是天天在进步,老师相信你,对自己要充满信心!

22.你的样子真精神。能不能站起来让老师看看?啊!站起来以后更精神,就像一棵棵挺拔的小白杨!相信你画的画会和你一样好。 23.咱们班的小歌手今天回答问题的声音怎么这么小呢?同学们还想多听听你那清脆的声音呢!再大声回答一遍问题好吗? 24.虽然文中有许多你不认识的字,但你可以通过绘画的语言把它读懂,有了这种毅力,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你呢? 25.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 26.你们是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现在老师需要你们的帮助! 27.这个问题你处理得太棒了,连老师也自愧不如,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更出色!28.你真了不起,竟能想出如此独特的方法,很有新意,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9.你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你懂得比老师还多,老师都有些羡慕了,继续努力啊!30.你们都是有心的好孩子,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有趣的问题。 31.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能再守纪律些,老师会更喜欢你,真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32.你的想法真不错,向你学习。 33.哎呀,你的见识可真广,懂得这么多的知识,老师和同学们都向你学习。 34.你的想法真有创意,你愿意进一步谈谈你的构思吗? 35.你是聪明、可爱的孩子,要把上课做小动作的毛病改掉,好吗?老师相信你!36.每次见到老师,你总是甜甜地问一声:"老师好!"老师非常喜欢你,但在课堂上,老师多想看到你高高地举起小手呀!不要把手放在角落里,好吗?要展示给别人看,相信自己! 27.你和同学们赛跑得了第一,老师相信你的绘画成绩也会像你们赛跑一样得第一的。28.你的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很奇妙。

美术试题(1)

1、《清明上河图》是______代画家________的作品。 2、美术的六大门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作品依照美术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可分为:(1)以写实性再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2)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3)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变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 4、美术的三大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是_______、________,美术作品依照美术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可分为:(1)以写实性再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2)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3)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变现为主的_________________。 6、美术作品的语言手段(语法规则):西方绘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中国画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特征是_______和_______。 8、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像<<韩熙载夜宴图>>采用的是_______和_______。 9、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重在表达______________。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 10、抽象艺术是在_______世纪形成的,用美术的_______和_______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11、抽象艺术分为两种:(1)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人们称之为_______或_______,(2)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创作的作品被称为_______。 12、《红黑黄蓝构成》属于_______抽象,《牛顿色盘》属于_______抽象。 13、如果说《捣练图》和《韩熙载夜宴图》具有写实的意味,那么《奔马》和《泼墨仙人图》则具有明显的_______意味。《1954》属于_______艺术。 14、具象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①_______或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又称________。 15、我们学过库尔贝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梁楷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达维特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徐悲鸿的两幅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油画。 16、意象艺术不以_______________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的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包括艺术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具象艺术的两个社会功能是________功能和______功能。如果说达维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是典型的肖像作品,那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即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_。 18、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其中包括________的创新和______的创新两个方面。 19、我们鉴赏具象艺术首先要分辨它是_______作品还是________作品;接着我们要看作品的____________;对具象艺术来说,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_才能做到。 20、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_______,而纯粹诉诸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 1、《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作者是:A齐白石B张大千C石涛D黄宾虹 2、齐白石的《虾》属于哪一类作品() A具象B意象C抽象D写实 3、一件作品完全采用了富有变化的线和色彩创作,它应属于() A具象艺术的作品B意象艺术的作品C冷抽象D热抽象 4、关于《奔马》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作者在讲述笔法墨法的同时融入了西化的造型法,是对传统中国画的进一步发展。

绘画艺术语言形态

绘画艺术语言形态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使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 的形式法则实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 不但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 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点、情 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 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 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使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 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 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因为不同的艺术家对绘画语言具有不同的使用,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来。纵观绘画史,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的差异。 在欧洲,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 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使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 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 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 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 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 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使用分色 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 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形。在色彩的表 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使用了绘 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在西画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 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态的构架依然能成立。即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 上调子,马上就会成为很立体的画面。可见西画中线依然作为表现形 体的一种特殊手段。

写实油画的造型语言

写实油画的造型语言 徐雪梅 摘要:古往今来,写实油画一直是绘画史坛的重要支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从西方早期的古典写实油画到当代新写实油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写实油画作为众多画种中的一种,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影响力。造型语言是写实油画的表现支柱,造型贯串于写实油画创作的始终,造型语言在写实油画中的运用,完美的体现了写实油画想要表达的寓意,强化个人艺术风格。通过对写实油画的基本特征及造型语言在绘画中的运用及描述,我们将深刻体会造型语言在写实油画中的重要性,它怎样运用于写实油画中和如何表现写实油画。 关键词:写实油画;油画表现技法;造型 我们在欣赏一幅油画作品时,首先注意的是它的视觉效果,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等因素,而形成这些因素的主要的构成因素就是色彩与造型,造型是一幅油画创作的主要构成因素。因此,艺术家如何运用造型语言对于一副油画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写实油画创作过程中,造型的重要性就更为关键,写实油画对造型的要求也更为严格。造型语言在不同写实油画作品中,表现不同,更何况每个艺术家的个人艺术修养不同,造型风格也会各有千秋。在此,本文只能对写实油画的基本特征,造型艺术中的造型因素的重要性做简单阐述,

写实油画与造型艺术的造型取向的关系及部分写实画家及其油画作品做一些分析,也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一.关于写实油画及其基本特征: 1.写实性油画概念 什么是写实性油画,写实性油画在艺术形态上属于具象艺术,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家通过对外部物象的观察和描摹,亲历自身的感受和理解而再现和复制外界的物象,这种艺术作品符合观者的视觉经验和物象的自然真实特点,为观者提供感官的审美愉悦。 2.写实油画源来及历史 我们在谈论写实油画的时候,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历史源来,写实性油画最早是在西方出现并发展的,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就是以写实为主的油画,写实性油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它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壮大,也经历了几百年的辉煌,产生了许多艺术大师,巨匠和艺术史上的不朽名作,如:达.芬奇、鲁本斯、提香、安格尔等等都是些有名的写实油画代表,他们用自己超强写实功底,在西方美术史上演绎了一部写实绘画的历史。正由于这些古典写实主义的存在,也就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绘画艺术。写实主义也就是以写实为主的造型艺术,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在坚持艺术模仿自然,再现自然的基础上,艺术家从认识自然到表现自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审美标准和造型原则。以此来衡量艺术作品的高低,即艺术作品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作品能够再现自然的程度如何,人们对再现性艺术作品的评价常用“逼真”“肖似”“微妙微肖”“栩栩如生”等等词,这最有代表性作品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然而当我们的“照相机”和“摄影术”出现的时候对写实油画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疑问,这么吃力的去画写实油画不就是为了一个逼真,不如“照相机”几秒钟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人们有些茫然了,当然任何一种新事物带来的矛盾都是由于冲击了传统所引起的,“摄影术”冲击了传统绘画艺术,可写实主义艺术家们就没有丝毫的动摇,他们依然坚持他们的思想。摄影术虽然可以很客观的表现和记录物象,甚至比绘画作品更客观,更逼真,而绘画作品加进了艺术家的个人的情感,这一点是摄影术永远无法做到的。因为摄影术的出现,艺术家更加注重在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借鉴仅供)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原始艺术是艺术史的开端,它的造型语言古老,朴拙,抽象,充满神秘的魅力,让人们好奇和向往,尤其对现当代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论从形式语言还是精神内涵上,原始艺术都给我们现当代艺术创作与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发,包括野兽派、立体主义,中国画艺术等,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原始艺术精神。 关键词:原始艺术;现代艺术;岩画;水墨画 随着考古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始艺术呈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原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思维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它的艺术特色鲜明,形成了独有的原始语言,不论从形式还是精神上,对各个时期的艺术影响都非常巨大。本文将从原始艺术的特点,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创作应怎样融入原始艺术精神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一.原始艺术的特点 “原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一个术语,是19世纪初至二十世纪末流行的一种艺术趋势。原始艺术形成于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史前艺术与现代社会文

明程度平行发展,对西方传统艺术的创新起到了革命性的颠覆作用。原始艺术普遍具有粗犷,质朴,单纯的特点,充满了野性和生命力,有着极其简洁的线条和浑然天成的色彩,不讲究构图和立体,无论哪一个事物,他们都从它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感性的积淀是原始艺术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感性大于理性,精神盖过物质,它便古拙,纯粹。古代和现代的各种艺术都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其最大的共性。 二.原始艺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原始艺术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范本”。西方的艺术自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论”占统治地位,一直到20世纪初,人们开始把直接表现自然形态转化为通过艺术家的大脑展现艺术形态。一方面,从各个民族,各种艺术类型相互借鉴;另一方面,回归历史,学习研究艺术的起源――人类童年的艺术。原始岩画带给艺术家们新的造型形式语言,打破了传统的三维空间,抛弃了理性的焦点透视,把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变成了一种平面装饰。法国19世纪末出现的“野兽派”就是深受原始艺术影响的结果。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塞尚、高更、梵高、马蒂斯等均受原始艺术的影响,从中吸取营养,激发

试论民间绘画独特的造型语言

试论民间绘画独特的造型语言 摘要:本篇论文着重从自然的空间与规律、精神层面的挖掘与感受、绘画的造型与构图、色彩的视觉与搭配等方面阐述了民间绘画的造型特点与表现方式。作者以物象与抽象的方式,从物质感觉与精神内涵的层面,总结与分析了民间绘画的造型特点,拓展了民间绘画的艺术空间,对民间绘画的创作、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造型;精神;构图;审美;视觉。 民间绘画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涵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充分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真情颂扬,对幸福信念和希望的热情追求。 民间绘画的造型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而存在的,民间绘画文化观念同时决定了民间美术造型的面貌。大致来说,其造型的形式特征及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魅力,幽默、夸张的造型,喜庆、热烈的色彩,儿童般天真的“环行透视”,都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那质朴,粗犷,纯真,清新的画面背后,洋溢着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淳朴的古风。独特的造型语言,活泼多彩的表现形式,更给机械时代的人们以心灵的抚慰,让人们怀念乡土的温暖,重新燃起对

家园故土的眷恋。 一、民间绘画打破自然规律的造型语言 人们常将民间绘画的造型方法概括为变形、夸张、打破时空、表现动感等形式,并且将民间绘画的造型与西方现代派的毕加索、马蒂斯相联系,实际上二者的造型观念有着天壤之别,老百姓常自豪到说:我爱画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以画。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的随意创造。劳动者不会用静止的眼睛去看物象,不仅能将一个物体的几个特征同时表现出来,还特别善于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几种不同事物,并将他们的特征在同一画面中进行综合表现,把物象之间所占有的时空体验尽情尽兴地整合起来。比如: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三头六臂,七八条腿;把一个人从早到晚的劳动生活组织在一个画面空间里;把山前山后的动物,植物和人物形态都平铺在一个画面空间里,把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统一在一个画面空间里…… 诚如庄子所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打破时空概念的营造方式,是通过对物象实际接触后所获取的多方面有表及里的感性理解,以平面的表现手法肯定下来,构成一种解决多维感受的特殊格局,为大千世界丰富多样的物象相通、相融、置换等等,开辟了和谐的、理想的

浅谈“绘画语言”在绘画创作中的表述作用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浅谈“绘画语言”在绘画创作中的表述作用 专业:艺术设计学号:04119127 姓名:李伟中指导老师:黄有柱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如果从单纯意义上的美学角度来讲,绘画原本是人类在客观自然面前感性的,发自内心的感触并将其表现出来的一种纯粹的美学感受。这是人们对自己的才智和情意的发现和肯定,以彰显对美的朴素的追求直白的表达,同时也表达对自然感受和自身理想的寄托。在绘画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画的形式和表达对人生存状态的感受,而表现这两方面的首要因素便是鲜明的画面语言,画面语言包括画面的色彩、黑白灰、表现形式的材料、肌理的运用。因为画面以作者表现人的生存状态的直观形象为特点,所以,它是视觉艺术产生的基础。可以说,绘画的画面语言是将客观生活通过画家的主观情感转化成画面直观感受表达的桥梁,充分显示着画家的艺术感觉,同时也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而绘画的主题内容,精神内涵的体现则需要借助绘画语言来实现。绘画语言是画家思想内容表达的载体,是情感传达的媒介,它通过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属于形式范畴。而在具体的绘画作品中绘画语言作为一种表达媒介又是形象的,具有可感知请,是画家内心对所描绘实物的一种感性处理,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因而,对绘画语言的积极探索与研究可以拓展我们的创作思维,从而使作品能够恰如其分的传达创作者的情感诉求。画家在具体的运用绘画语言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修养,创作经验和技法等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因此,每个画家的作品多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这种对绘画语言的差异化运用,则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 研究目的: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意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进行的一种广泛而有意义的交流和沟通。绘画尽管是属于虚拟的空间,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现象都可以在绘画中得到表现和升华。繁杂琐碎的物质世界可以通过绘画艺术而得到完美的再现或重塑,使人们可以通过绘画艺术直观地体会到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美妙的关系,从而发现归属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这也是绘画艺术的基本特性之一。 研究的意义:但绘画语言的个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艺术家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是艺术家倾其一生提炼的结果。由于这些个性语言的表现是基于各种复杂因素之上的,

《绘画形式语言》期末考试

《绘画形式语言》09版 导言: 1,学习和研究绘画形式语言的意义和目的。 绘画形式语言的研究,是对艺术本体的研究。对绘画形式语言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通向理解艺术作品的道路。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分析,解释构成元素及构成方式的组织结构,会呈现艺术本身的视觉魅力。 2,在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形式主义美学均选择“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答:在三者之间均选择“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这成为形式主义美学的主要特征,这时期有关艺术审美的本体论研究,都是以“形式”为中心展开。绘画艺术的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通过形式的组织结构、艺术语言和物质材料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我们选择“作品”系统的形式语言研究,即是将其视作艺术本体。 3,解释:形式语言,形式思维,形式眼光,形式观念,形式自律。 答:形式语言:是对艺术本体的研究,绘画作为艺术门类之一,对其形式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通向理解艺术作品的道路,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分析,揭示构成元素与构成方式的组织结构,根据艺术家的自律再加以创造。 形式思维: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个性的艺术家创造千姿百态的视觉语言,既有共同规律又有巨大差异,每一件绘画作品都是以表达人类情感和传递意图的人为结构组织,如同语言艺术一样,是一种符号体系,它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读写规律。 形式眼光:是一种专业眼光,是区别常人的本质所在,区别别人的眼光去发现万物,必然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如莫奈能看到伦敦的雾是紫色的,这是画家用色彩的形式眼光观察看的现象。

形式观念:非写实,不模仿自然摆脱写实性模仿重视画面结构和秩序性。 形式自律:艺术形式语言不受他律的支配。 4,简述塞尚,马蒂斯,毕加索,蒙德里安的形式观念。 答: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在观察自然艺术实践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创造、形成个人主张:“要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处理自然。”逐步形成自己的形式观念,并使形式观念理性化,即“形式---结构”观念。 马蒂斯:他曾这样表达自己的形式观念:“我的画面得整个安排都是富有表现力的。人或物象所占有的地位,他们四周所占有的空白、比例都起着作用。所谓构图就是把画家用来表现其情感的各种因素,以富有装饰意义的的手法加以安排的艺术。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春节、宁静、不含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题材的艺术。” 毕加索:他曾指出:“绘画有自身的价值,不在于对事物的如实的描写。我问我自己,人们不能光画他所看到的东西,而是必须首先要画出他对事物的认识。”由此观念发出立体派“分解重构”的形式观念。 蒙德里安:总结自己的形式观念:“我一步一步的排除着曲线知道我的作品到最后只有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位十字形,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我把直角聚拢来,空间成为白、黑或灰,而色彩是纯粹的红、蓝或黄”蒙德里安同样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纯粹造型艺术”的形式观念。 5、举例说明模仿性绘画与重构性绘画的不同特征 答:模仿模式(再现与表现):写实性绘画、结构、模仿能力、他律。 重构模式:(重构与抽象):重构性绘画、重构、创造能力、自律。

浅谈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浅谈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发表时间:2015-04-28T10:05:52.96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期(上)供稿作者:唐郡[导读] 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 ◇唐郡 (岳池县罗渡中学岳池 638309) 绘画从开始倒结束的整个过程都是一种实践活动,从行为到思想的。一幅完整而成功的绘画是包括行为和思想的统一的,而这些主题都要靠我们绘画艺术的语言。从思维德实践倒技术的探讨,都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根据一定的主题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这就是绘画。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中国画崇尚文、意、趣,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笔墨技巧来体现出来的。在这里,笔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对具体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说,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却有着引起形象的联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正如蓝色和红色能引起冷暖的视觉感受一样,在宣纸上粗糙的干笔能引起树干及老人似的苍老的视觉感受;水分饱满、行笔流畅的笔迹能引起春天般滋润的视觉感受;徐缓的用笔能引起持重含蓄的联想;流利灵活用笔能引起洒脱欢畅的联想;快速而多变的用笔引起蛇龙飞舞的联想。贺天健总结笔法有:“笔直中锋,卧笔中锋,倒笔卷上,倒笔提上,卧笔旋拖,放笔直下,仰笔伸缩滚擦,垂笔揩擦,侧锋听昕下笔重,仰笔剔掠,仰笔旋拖,卧笔拖搁,卧笔横拖战动。”墨法有:“烘、染、渲、破、飞、揉、积、渍。”实际上何止这许多,临池泼墨,变化万千,风雪晴雨,因人而异。中国笔墨这种形式因素,是画家的独特风格在艺术技巧方面的主要表现。艺术家们常“借笔墨以写天地”。通过构思构图,合理运用笔墨虚实,水韵,墨色和运笔而产生的肌理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虚实处理,仍然是当代画家构成新的属于自己艺术语言的要素。虚实的表现,就是画者灵气的表现,是对画理的悟性。 中国画家历来认为画必须有笔墨,无笔墨就不能与画。并且笔墨技巧还要与表现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好的作品。这种代代沿袭的艺术法则即所谓传统,已成为中国所独有的绘画语言。 当绘画唤起人类的审美情感时,作用于人们的是一种绘画所独有的语言形式。绘画语言由多种要素构成,这里涉及到的视觉因素有:点、线、形、光、色彩。“点”:是最小的视觉实体,对于探讨视觉形式的作用,点是一个很好的着手处。一个可视的点是一个吸引视觉注意力的小元素,点既可以被表现出来,也可以被暗示。它可以构成一个情趣的中心或一幅构图中被强调之处。甚至处在一个表面上的一个点就像是在一座静谧的屋子里的声音,它与周围形成一种关系,它使这个空间有了生机。“点”,从物理形态上讲,是视觉聚焦的核心;从观念形态上说,是思想呈现之源。点,在东方哲学中,具有最大的内张力和最大的延展性。从点出发,可深入、可辐射。点——解释一切,代表一切。“线”:线可以被描述为点的运动轨迹,它是一个可视的行动轨迹,一条线表现着划线的人或物的精神。一幅画的笔触,穿过风景的一条蜿蜒的河流,被撕破的线的参差不齐的边缘,一个草叶的曲线,这每一条线正如同每一位画家或书法家的充满个性的、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一样,是独具特色的。线——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简明的表现形式,有长短、粗细、曲直之分。线可以在长度、宽度及方向上的不同,线也可以是连续不断的或间断的,粗的或细的,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静止的或运动的,直线的或曲线的,或者是这些线的诸多形式的不同的结合体。 在一个平面上,线能界定各种形状,暗示体积或显示所绘物体质量的独立元素。我们能通过线条的组织来创造图案、肌理或描绘阴影。线是阐明视觉形式的基本手段,它通常是对所目睹、感受或想像到的事物的一种速写,线是在两维空间表面的长度标准,或者说它们是在两维或者三维空间里的物体边缘的感知,每一条线或物体边缘都有其自己的表现特征,这些表现形式在视觉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视觉艺术中,线条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极富有意味,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线条的功用表现的尤为突出。绘画语言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或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绘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就绘画而言,它是一种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说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来传达人类或艺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规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怎样表达和表达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没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种类来界定,绘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其中一种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单就绘画而言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只要是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任何表现语言、任何表达方式,只要对人类的精神文明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只要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任何绘画语言方式都应该探索,都应该允许存在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个人的角度、个人的偏执和偏见、个人的独特的风格面貌都是最可贵的。 观照绘画中的情态与语言形态,艺术家们总是在寻求绘画观念和语言上进行着转型,不断地扬弃着自己绘画语言上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东西,从而在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形态。完善和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成为艺术家们的孜孜以求,不停地探索绘画形象与象征符号的关系等问题。现代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不仅在多层次上探讨了艺术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创造了人类的视觉形象语言,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观察世界的审美方式。绘画语言的构成除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绘画语言不应只是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将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品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艺术家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题材范围、不同的表现工具、不同的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不断地丰富人类的艺术追求,那人类的绘画艺术必将是灿烂辉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