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新大纲 汉语言文学要点

《逻辑学》新大纲  汉语言文学要点
《逻辑学》新大纲  汉语言文学要点

《普通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逻辑学

课程编号:010132001

总学时:24

学分:1.5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1.课程性质:《普通逻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中的必修课。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抽象性,公式、符号、图、表颇多;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处处都含有思维方法、演算技巧的应用。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解决思维的实际问题,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力量,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

2.教学目的:逻辑学是现代基础学科的重要门类,包括逻辑的应用、演绎逻辑、一般逻辑、归纳逻辑、方法论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推演技巧,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以及初步具有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知识。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4.教学方式:开展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大力采用互动、启发、探究、讨论、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5.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期末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小测验占总成绩的20%。

6.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第五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主要参考书目:

[1]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

[2] 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3]刘新友,田宏第主编《普通逻辑自学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9.

[4]何应灿主编《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

[5]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6]王海传等编著.《逻辑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7.正文部分:

第一章引论

【目的和要求】

1.发挥第一章理论入门的作用,了解什么是逻辑学等,为学习普通逻辑奠定理论基础。

2.发挥第一章对学习逻辑学的指导作用,明确学习逻辑学的根本目的和方法,提高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3.发挥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动员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志趣、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

“逻辑”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思维及其特征;逻辑学的性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形式。

3.问题与应用

掌握逻辑学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能够熟练使用逻辑学概念。

第二节普通逻辑的对象

1.主要内容

思维的形式结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逻辑学的研究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思维的形式结构的含义;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的含义;逻辑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3.问题与应用

结合具体语境,弄清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的含义。

第三节推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自学)

第四节逻辑与语言

主要内容:逻辑形式与语言形式的区别

第五节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

1.主要内容

逻辑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因此,学习逻辑学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从而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逻辑学在认识方面的作用;逻辑学在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方面的作用。

3.问题与应用

坚定对学习逻辑学意义和价值的信念,端正学习逻辑学的态度。

【课后练习】

举例说明什么是思维的形式结构;举例说明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开展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大力采用互动、启发、探究、讨论、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目的与要求】

1.明确什么是命题。

2.掌握各种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命题和推理概述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命题的含义,命题的特征,命题和语句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命题,命题的逻辑特征,命题的种类。

3.问题与应用

了解命题和语句的关系,了解哪些语句表达命题、哪些语句不表达命题。

第二节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联言命题的含义、联言命题的构成、联言命题的形式、联言命题的真假、联言命题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联主命题、合谓命题、联主合谓命题。

3.问题与应用

注意联言命题在各专业课,特别是法学专业中的应用。

第三节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选言命题的含义、选言命题的构成、选言命题的形式、选言命题的真假、选言命题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第四节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假言命题的含义、假言命题的构成、假言命题的形式、假言命题的真假、假言命题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第五节负命题及其推理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负命题的含义、负命题的构成、负命题的形式、负命题的真假、负命题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复合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

第六节复合命题的其他推理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假言联言推理的形式及其应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课后练习】

1.如何断定联言命题的真假?

2.如何断定选言命题的真假?

3.如何断定假言命题的真假?

4.下述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了哪条推理规则。

A. 这个人或者是工人,或者是在读研究生;既然他是在读研究生,所以,他不是工人。

B. 李某这次没有通过逻辑考试,因为他出差缺了课,而只有不出差缺课,才能通过逻辑考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三章命题的判定与自然推理(选学)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判定一个命题是否是重言式的方法;(2)利用已学命题逻辑知识,进行命题的自然推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言式

主要内容:

第二节命题的真值判定方法

主要内容:

1.真值表法

2.归谬赋值法

第三节命题的自然推理

主要内容:自然推理的主要规则

【课后练习】1.什么是重言式?常用的重言式有哪些?

2.什么是真值表示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自然推理有哪些规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四章概念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了解概念的种类和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3.正确认识定义的方法、划分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

1.主要内容

什么是概念、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概念的逻辑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概念的涵义、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问题与应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念与语词的关系、能够正确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

1.主要内容

概念的种类包括: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几何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几何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的内涵,使用这些概念的逻辑要求,违背这些要求导致的错误。

3.问题与应用

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包括概念之间外延上的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概念的全同关系、概念的种属关系、概念的交叉关系、概念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3.问题与应用

明确概念的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的具体要求,明确违背这些要求导致的逻辑错误。

第四节定义

1.主要内容

定义的内涵,定义的方法,定义的规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属+种差定义法,性质定义与关系定义,语词定义;定义的规则。

3.问题与应用

了解法律定义的意义和特点。

第五节划分

1.主要内容

划分的含义,划分的方法,划分的规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划分的规则。

3.问题与应用

了解法律定义划分的意义和特点。

第六节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内涵及其逻辑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概念的限制的含义;概念的概括的含义。

3.问题与应用

第七节关于集合和集合的推演(选学)

【课后练习】

1.从内涵上可以把概念分为哪几种?

2.概念在外延上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3.如何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4.明确概念的内涵有那几种具体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五章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目的与要求】了解性质命题的构成,掌握四种基本形式的性质命题,能够运用对当关系及命题变形推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推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性质命题概述

主要内容

性质命题的构成,性质命题的分类,对当方阵,主谓项的周延。

第二节对当关系推理

反对关系推理,矛盾关系推理,差等关系推理,下反对关系推理。

第三节命题变形推理

主要内容:换质法、换位法、换质位法。

第四节三段论

主要内容:什么是三段论,三段论的规则、三段论的格与式。

【课后练习】

1. A 、E、I、O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何?

2.对当关系推理有哪几种?

3.换质法推理的规则有哪些?

4.换位法推理的规则有哪些?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六章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目的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系命题

1.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讲授关系命题的含义、关系命题的种类、关系命题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关系命题的含义,关系命题的构成,关系命题的形式。

第二节关系推理

主要内容

1.纯关系推理,

2.混合关系推理

【课后练习】

1.是么是关系命题? 关系的逻辑性质是哪些?

2. 什么是混合关系推理?它有哪些规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七章谓词自然推理(选学)

主要内容

性质命题内部结构的逻辑分析,量化理论,多元谓词自然推理。

第八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目的与要求】掌握模态命题的类型以及命题间的关系,能够熟练运用模态推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模态命题

主要内容:什么是模态命题、模态命题的种类、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客观模态与主观模态。

第二节模态推理

主要内容:模态推理及其种类、模态对当推理、模态命题与非模态命题推理、模态三段论。

第三节规范命题(选讲)

第四节规范推理(选讲)

【课后练习】

1.什么是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如何?

2. 模态推理有哪几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九章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目的与要求】

1.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实质、内容、要求以及违反以上规律的逻辑错误;

2.分析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逻辑错误。

【教学内容】

第一节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主要内容: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哪些,为什么说这几条规律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同一律

1.主要内容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同一律的基本要求,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偷换概念”与“混淆概念”,“偷换论题”与“转移论题”

3.问题与应用

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逻辑错误?

第三节矛盾律

1.主要内容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矛盾律的基本要求,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互相矛盾的思想,互相反对的思想,互相矛盾。

3.问题与应用

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违反矛盾律的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逻辑错误?

第四节排中律

1.主要内容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排中律的基本要求,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违反排中律的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逻辑错误?

第五节逻辑规律之间的关系(自学)

【课后练习】

运用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天,某珠宝店被盗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侦查,查明作案人肯定是赵、钱、孙、李这四个人中的某一个。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嫌疑人而被拘捕。在审讯中,这四个人的口供如下:

赵:“我不是作案的。”

钱:“李是罪犯。”

孙:“钱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李:“作案的不是我。”

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那么这个案子里的罪犯是谁? 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这个案子里的罪犯又是谁?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十章归纳推理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归纳推理的方向。

2.掌握归纳推理的含义、形式。

3.掌握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至第四节归纳推理概述及归纳推理的形式

主要内容

从推理方向说,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第五节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1.主要内容

因果联系的特点,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探求应果联系的五种方法。

【课后练习】

指出下列推理属何种归纳推理?请写出它们的结构。

1.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大豆能进行光合作用,松树能进行光合作用,水稻、大度、松树都是绿色植物,因此凡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铜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铝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铁加热之后,体积增大;因为它们受热之后,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增加,从而导致体积膨胀;而铜、铝、铁都是金属;所以,金属加热之后,体积都膨胀。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结合“穆勒五法”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十一章类比推理和假说

【目的与要求】

理解类比推理的实质,掌握和运用类比推理的形式。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类比推理的含义,类比推理的形式,类比推理的应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正类比推理,负类比推理,合类比推理。

3.问题与应用

类比推理在科学认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

【课后练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第十二章假说

【目的与要求】掌握假说的实质和方法。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假说的含义,假说的特点,假说的作用,假说的检验。

假说的形成,假说的检验。

3.问题与应用

假说的形成和检验是怎样运用逻辑推理的?

【课后练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第十三章论证与谬误

【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论证的实质、结构及其与推理的关系。

2.了解论证的种类,并能分析其结构。

3.了解论证的原则和规则,并能分析论证的逻辑错误。

4.了解逻辑谬误分为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论证的概述

1.主要内容

论证的含义,论证的结构,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3.问题与应用

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第二节论证的种类

1.主要内容

论证的划分标准,论证的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反正法和选言证法。

3.问题与应用

什么是反证法?什么是选言证法?二者的论证步骤和结构如何?

第三节论证的逻辑原则和规则

1.主要内容

论题的规则,论据的规则,论证方式的规则。

“论题模糊”与“转移论题”,“论据虚假”与“预期理由”,“循环论证”,“推不出”。

3.问题与应用

论证的规则有哪些?违反这些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第四节反驳

1.主要内容

反驳的含义,反驳的形式,反驳的规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直接反驳,间接反驳,归谬法。

3.问题与应用

间接反驳和归谬法的定义和逻辑形式是什么?

第五节论证的建构与评估

第六节谬误

1.主要内容

谬误的根源,谬误的分类,非形式谬误的含义及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语形谬误、语义谬误与语用谬误,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相关性谬误,歧义性谬误,论据不足的谬误。

3.问题与应用

区别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的根据是什么?现?

【课后练习】

1.分析下列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要么是全盘继承,要么是虚无主义,要么是批判继承。全盘继承,不分精华和糟粕,不能推陈出新,不利于文化的发展,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虚无主义,割断了历史,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同样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只有批判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

2.分析下列论证中的逻辑错误。

今天厂长说了,如果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就受奖,如果完不成生产任务就受罚,所以我们今后不是受奖就是受罚了。

3.分析下列反驳的结构,指出其中被反驳的论题和反驳的方法。

史上和现实中就应该由农民阶级的形式逻辑与地主阶级的形式逻辑之分、无产阶级的形式逻辑与资产阶级的形式逻辑之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形式逻辑对任何阶级都是一视同仁的。

4.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的谬误,并分析其实质和种类。

1.某人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他是一个悲惨的失败者,他甚至不能挣到足够的钱来养家。

2.某人的哲学不值一信。因为他曾因接受过不正当馈赠,而被免除一切官职。

3.公共汽车耗油量大于小汽车。因为一辆公共汽车耗油量大于一辆小汽车。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逻辑学深刻复习知识点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 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 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 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 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 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 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 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 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传统逻辑定义)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表现方式: 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 2.逻辑学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 3.第三节逻辑简史 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以此为例) 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 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被称作“西方逻辑之父”,主要逻辑著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分别论述概念、命题(判断)、推理、论证、论辩的方法和如何驳斥诡辩的问题。哲学著作《形而上学》系统论述了矛盾律、排中律,涉及同一律。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及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研究了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和推理形式,提出相应推理规则。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17世纪,实验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研究了科学归纳法问题。《新工具》一书中提出科学归纳的“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奠定归纳逻辑的基础。 穆勒(1806-1873):19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在《逻辑体系》(我国近代学者严复译为《逻辑名学》)把科学归纳法发展为五种: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至此,传统逻辑的基本框架大致形成。 现代逻辑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由莱布尼兹奠定基本思想,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的逻辑类型。特点:借助人工语言(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对研究对象整体把握。 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17世纪末期,提出用数学演算的方法处理演绎逻辑;

逻辑学导论教学大纲

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普通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在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关键问题和理清解决问题思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从事研究奠定思维素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意义(2课时) 了解“逻辑”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和逻辑学发展概况。明确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推理模式的学科及其形式化、工具性的性质。掌握各种逻辑形式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的区别,准确理解逻辑常项在思维形式和逻辑推理中的地位。知晓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人们进行正确地思维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4课时) 1.了解概念的逻辑含义、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性。掌握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涵义及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2. 了解概念的种类: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的区别。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属于哪个种类的方法。 3. 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外延间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和全异关系的界定。学会正确地用欧勒图表示若干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方法。 4. 掌握各种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 限制和概括法、定义和划分方法。 ⑴了解概念的限制和概念的概括的涵义及其逻辑依据。掌握正确地对给定的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逻辑学知识要点

逻辑学知识要点 上篇逻辑推理 逻辑学主要是从形式上or结构上来研究推理的正确性或者有效性的科学。 任何推理形式都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组成。∕逻辑常项:推理形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是判定一种推理形式的类型的唯一根据,也是区别不同类型的推理形式的唯一根据。∕无论给变项代入何种不同的具体内容,推理形式不会改变。 如果只要分析到所包含的简单命题即原子命题为止即可判定,那么这类推理称为复合命题推理,简称推理命题,相应的逻辑称为命题逻辑。∕逻辑常项、命题变项。 必须分析到简单命题即原子命题所包含的概念即词项才能判定,则这类推理称为简单命题推理,简称词项推理,相应的逻辑称为词项逻辑。∕逻辑常项、词项变项。 第一章基本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负命题 负命题:就是通过否定某个命题所得到的命题,又叫做命题的否定。 一般公式是:并非¬。∕“并非“为联结词,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并非”。 真假特征:p与“¬p”矛盾。 2、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⑴联言命题: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一般公式是:p并且q。∕“并且“为联结词,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合取”。 “……和……”、“即……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词语都是“并且”的意思。 真假特征:联言支p,q同时真,联言命题p∧q为真;p,q同时假,p∧q为假。 ⑵联言推理:就是前提or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且根据其真假特征所进行的推理。 推理形式有:分解式(由前提中一个联言命题为真,推出其任一支命题为真的推理)、组合式(由前提中一些支命题为真,推出这些支命题所组成的联言命题为真的推理)。 3、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选言命题是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 ①⑴相容的选言命题:至少有一个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选言命题,即选言支(p,q)之间具有并存的关系,p,q不同假。 一般公式是:p或者q。∕“或者“为联结词,常用符号“∨”表示,读作“析取”。

逻辑学基本内容

逻辑学 第二章性质命题 一性质命题的四种形式 1 全称肯定判断 形式:所有S是P,写作SAP,简称A判断 2 全称否定判断 形式:所有S不是P,写作SEP 简称E判断 3 特称肯定判断 形式:有些S是P,写作SIP,简称I判断。 4 特称否定判断 形式:有些S不是P,写作SOP ,简称O判断 三词项的周延性:主谓项概念外延数量的断定情况 1、周延性是对主谓项外延情况的形式断定,而非实际存在情况的断定。单称命题的 周延性与全称命题同。 2 、“是”P 则P不周延,“不是P”,则P周延 主词相同和谓词相同称同素材性质命题。 同素材性质命题的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之间存在着某种真假关系,这种关系亦称对当关系。 二同素材性质命题的逻辑方阵 刻画“对当关系”的图示,俗称“逻辑方阵”,逻辑方阵假词主词对象是存在的。 四性质命题的变形推理 1 换质法:换质不换位,谓项正负反 换位法:换位不换质,主谓莫扩展 是通过调换主谓词项的位置得到一新命题。换位不改变命题的质。 根据源命题和换位命题的量项是否相同可把换位法区分为单纯换位和限量换位两种。 1 单纯换位:换位命题和原命题的量项相同的换位法,为单纯换位 (1)所有S不是P 换位所有P不是S SEP PES (2)有的S是P, 换位:有的P是S SIP PIS 2 限量换位:改变原命题的量的换位法 (1)所有S是P,换位:有的P是S SAP PIS (2)SAP PAS (3)SOP命题不能换位 SOP POS 3 换质位法:先换质后换位,也可先换位后换质 有的S是P,换质为有的S不是非P ,这SOP 不能换位 换位法是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特点是若前提是真的,推出的结论也应该是真的。

法律逻辑学复习要点

法律逻辑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 1、概念的内涵:就是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具有的特有属性,也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有别于其他对象、因而能够同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 2、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该概念内涵方面构成性质的那些对象,也就是可用该概念来指称的所有被指称者。 3、概念的分类: 1)根据概念外延反映的对象数量的不同,概念分为单独概 念和普通概念。单独概念:就是其外延只有一个特定对 象的概念。普通概念:就是其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乃 至无穷多个对象的概念 2)根据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是否由若干个相同个体聚合 而成的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集合体: 是指由若干个相同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 3)根据概念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 简单概念:就是不能对之加以分解的概念。复合概念: 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结合而成的概念。 4)概念的其他分类 *根据概念外延所指称的对象,是独立的实体还是依赖于实 体二显现出的某种属性,分为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根据其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是以具有某种性质为特征还

是以缺乏某种性质为特征,分为正概念与负概念 *空概念:是反映没有分子的类即空类的概念(例:上帝)。 *论域:就是正负两概念所反映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类。 4、概念间关系及应用:是指两个不同概念在外延方面的逻辑关系,亦即它们外延指称的对象是否完全相同而形成的关系。 1)全同关系。2)真包含于关系:就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的关系(种属关系)。3)真包含关系:就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的关系(属种关系)。 *外延大的概念—-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种概念4)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都真 包含于属概念C,并且A、B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恰 好等于其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则A、B之间的关系叫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都真 包含于属概念C,并且A、B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 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则A、B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叫 反对关系。 *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从属关系的概念和外延之间存在这样的反变关系,外延愈大,内涵愈小,外延愈 小,内涵愈大。 5、定义-概念内涵的揭示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就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就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与(变项)。 3.逻辑常项就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就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判别 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就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就是没有(民族、 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就是P”与“有的S不就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 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任何改革者不就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就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就是思想僵化 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就是(B) A.所有M不就是P,S就是M,所以S不就是P B.所有M不就是P,有些S就是M,所以有些S不就是P C.有些M不就是P,有些S就是M,所以S不就是P D.M就是P,S不就是M,所以S不就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她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就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后一个“逻辑” 就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与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就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就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1.“有些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就是先验论者”。

逻辑学复习要点

一、“逻辑”与逻辑学 (一)“逻辑”一词的含义 “逻辑”这个语词由英语Logic音译而来,导源希腊文,原意是思想、理性、言词、规律等。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 1、客观规律性。例如:“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在这里的“逻辑”就是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2、思维的规律性。例如:“人们要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这里的“逻辑”是指思维要合乎思维的规律。 3、某种理论观点。例如:“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一种荒谬的理论。 4、与“逻辑学”同义,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例如:“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这里的“逻辑”便是指逻辑学。 2、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的逻辑规则(四条规则) (1)被定义项的外延与定义项的外延应完全相等,具有全同关系,不能定义过宽或过窄,否则会犯过宽过窄错误。在定义中,定义项是揭示被定义项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因此,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与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应是相同的,即外延具有全同关系。 例如: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全同关系)。具有全同关系定义是正确的。 又例如: A今天参加学习班的同志是省体育局所有科级干部(定义过宽)。准确来说应该说省体育局第二期学习班的科级干部或者省体育局部分科级干部。 B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上级领导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定义过窄),因为行贿还可以是同级、下级工作人员。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在一个定义中,定义项是明确被定义项的。如果一个定义的定义项还需要用被定义项来说明,那么定义项本身是不明确的,它就不能揭示被定义项的内涵,达不到定义的目的。 例如: A狗是狗的一种; B补偿贸易即是补偿性的贸易。 以上两种均是同语反复。 C形而上学是与辨证法对立的方法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方法论,这种称为循环定义,等于没定义。 (3)定义联项不应当是否定的。 如果定义联项是否定的,那么定义项只能说明被定义的对象不具有什么属性,而不能说明它具有什么本质属性,达不到定义的目的。 例如电话不是马。桌子不是椅子。电脑不是电视机等。否定语句 (4)定义项中不能使用含混的概念和词语,不得用比喻句和借代句。 例A月亮像一面镜子。有一首诗这样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说明不知道到底月亮是什么? B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十分形象,富有诗意,但不能作为定义。 C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使用了借代句,未触及儿童和青年的本质属性,这种定义也是不行。

逻辑学基础重点_逻辑学重点归纳

逻辑学基础重点_逻辑学重点归纳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1分*10 二、单选题2分*10 三、图解题共10分 1.用欧拉图表示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3分*2 2.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 2分*2 四、证明题共12分 1.证明三段论的有关规则 6分*1 2.依据判断变形进行的直接推理 3分*2 五、分析题 4题共24分 三段论、对当关系推理、逻辑的基本规律、穆勒五法、真值表六、综合题 3题共24分综合推理 1亚里士多德被成为逻辑学之父。 2.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概念质的规定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是概念量的规定性。 3.概念的种类: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肯定概

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4.概念间的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 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交叉关系; a b (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则a、b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6)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5.下定义的方法:属加种差的方法,公式: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同一个系。否则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否则犯“同语反复”或

逻辑学复习提纲1 (1)

逻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思维可以分为__抽象思维_、_形象思维_、_灵感思维_三种形式。 2.逻辑科学早在两千年前,就在世界三个不同的地方发源了,这三个地方是:_古代中国_、_古希腊_、_古代印度_。 3.形式逻辑的基础是由_亚里士多德_奠定的,“逻辑”词最初由_西塞罗__开始使用,首先把传统逻辑学称为“形式逻辑”的人是_康德_。 4.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抽象思维的逻辑形式_、_逻辑规律__、_逻辑方法_。 5.在中国第一个将logic译为“逻辑”的人是:_严复_。 二、名词解释 1.思维:就是人们通过语言对客观事物概括而间接的反映。 2.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3.逻辑规律:是保证逻辑形式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思维法则。 三、问答题 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答:逻辑形式是从具体思维内容抽象出来的各个部分的联接方式,即不同具体思维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结构。例子:“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财富。”(S是P)、“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如果p,那么q) 四、识别题 请指出下列公式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SEP :E是常项,S、P是变项。 2.2.如果p,那么q :“如果,那么”是常项,p、q是变项。 3.((p←q)∧﹁p)→﹁q :←∧﹁→是常项,p、q是变项。 第二章概念 1、概念的定义:最基本的、能反映具有确定属性的对象的思维形式。 2、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未写完) 内涵就是概念中对事物的类的属性的反映。事物由于属性的相同或相异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构成同一个类。 外延就是概念中对事物的类的分子的反映。每个类所包含的个别对象或者较小的类,在普通逻辑中,叫做类的分子。 4、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①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非集合概念就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②集合概念的名词,有如下几种构词方式: 第一种,名量式(例:车辆、纸张); 第二种,复合式(例:湖泊、岛屿); 第三种,汇类式(例:酒类、花丛)。 ③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根本区别在于: 集合概念只能用来指称由许多个体有机构成的统一体,而不能用来指称构成这一统一体的个体。 非集合概念既可以用来指称一类的任何一个分子,也可以用来指称许多具有共同属性的分子所构成的类。 ④注意事项: (1)同一语词既可以代表集合概念,也可以代表非集合概念。 (2)集合概念只能以群体为单位计量,而不能以有关的个体为单位计量。 (3)集合概念可能是单独概念,也可能是普遍概念;而非集合概念可能是单独概念,也可能是普遍概念。 5、会识别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用欧拉图解表示 (1)全同关系(同一关系):外延完全相同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叫全同关系。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第九章逻辑基本规律 一、填空题 1.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词项”的错误,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已知SIP为假,则SEP为真。 3.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注意,“‘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为真”等值于“‘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得好成绩’为假”。 4.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若“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则充分条件命题“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注意,“‘老王是党员而不是干部’为假”等值于“‘如果老王是党员,那么他是干部’为真”。 5.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由“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 为假,可知必要条件命题(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注意,“‘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也能安定’为假”等值于“‘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社会秩序才能安定’为真”。 6.根据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若p∧﹁q为真,则﹁p∨q为(假)。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否定p∧q而肯定p∨q,则(D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 2.在以下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B ) A.SAP真且SOP假B.SEP真且SOP假 C.SIP真且SAP假D.SOP真且SIP假 3.在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是(B ) A.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非对称的 B.某关系既是非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 C.某关系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 D.某关系不是对称的,而是反对称的 4.对“如果灯亮,那么有电”和“如果灯不亮,那么无电”这两个命题同时肯定,则(D )A.只违反矛盾律B.违反矛盾律 C.既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矛盾律也不违反排中律 5.如果同时否定“必然p”和“必然非p”,则(C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 6.既否定“◇p”,又否定“◇﹁p”,则(D )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

电大专科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指导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指导 逻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从而决定了它特别强调掌握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对于一件工具,我们只有了解了它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才能很好地使用它。因此,学逻辑必须首先学好逻辑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大家对教材的内容有所理解和把握,有些还要记熟。 为了学好基础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做到: 第一,正确认识"教学重点"。所谓"重点"是指,在有限的课时内,相对于其它内容来说,应当有所侧重的、更具有基础性的一些内容。逻辑学和其它门类的科学一样,是系统的知识,教材各章节内容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不懂得概念,就学不好判断;不懂得判断就难以理解推理。因此,学好重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逻辑学,而要学好逻辑这门科学,就要全面掌握教材的内容,有的学员不了解逻辑学的特殊性,把教学重点当作课程的全部内容,甚至等同为考试重点,只抓重点,不去全面学习,这样肯定不能学好基础知识,考核也必然失误。 第二,不要被具体科学知识方面的问题和某些有争议的内容干扰对逻辑基础知识的学习。 第三,勤于思考,多做练习。复习时,应仔细分析教材中所举的实例,并认真做好练习,从而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概括讲一下复习的重点与难点,供各位参考。 第一章引论 1.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第二章概念 1.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概念与语词是什么关系?概念有哪些种类? 3.如何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4.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些关系? 5.如何区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6.定义和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定义或划分的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7.怎样对概念进行概括或限制? 第二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 1.判断的两个逻辑特征是什么? 2.简单判断包含几种判断? 3.性质判断由几部分组成?它的种类有哪些? 4.性质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何? 5.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怎样? 6.推理由几部分组成?它的种类有哪些? 7.什么是推理的正确性和逻辑性? 8.性质判断直接推理有哪些种类? 9.各种性质判断直接推理的有效式、逻辑形式及推理规则是什么? 第四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 1. 什么是三段论?它有哪些规则?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2. 如何分析省略三段论是否正确?怎样将省略三段论予以补充完整? 3. 运用三段论的原理解答某些问题。 4. 什么是关系判断和关系推理?关系的逻辑性质有哪些? 5. 关系判断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有哪些有效形式? 第五章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 1. 什么是联言判断?其逻辑性质、逻辑形式和真值表怎样? 2. 什么是联言推理?它有几种有效形式?

(完整版)逻辑学教程

逻辑学教程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一、“逻辑”的含义 ?Logic ?在中国古代为“名学”、“辨学”、“理则学”、“论理学” 1、含义:⑴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⑵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者看问题的 ⑶人们的思维的规律性 ⑷指一门科学,即逻辑学、 ㈠、逻辑学的产生 1、逻辑学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 “以名举定,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2、逻辑学发源地之二:古代印度 代表作:陈那《因明正确门论》 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 3、逻辑学发源地之三:古希腊 ㈡、逻辑学的发展 1、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重演绎,轻归纳 2、17世纪的逻辑学培根著作《新工具》 3、18世纪到19世纪的逻辑学康德“形式逻辑” 第二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认识与思维 1、思维具有间接性 2、思维具有概括性 3、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 二、逻辑形式与逻辑规律 1、所有S都是P

2、如果p,那么q 3、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是M 所以,所有的S都是P 4、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三、演绎性与可靠性 1、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形式有效,前提真实 2、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可靠性 第三节逻辑与语言 一、逻辑与语言(逻辑≠语言) 逻辑是思维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形式。 二、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便于交流、沟通 三、对象语言与元语言 1、对象语言:作为讨论对象的语言 2、元语言:用来讨论对象的语言 四、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基础性 第二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概念 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总是不全面的) 2、属性是指事物的性质特点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3、事物与其属性是不可分离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质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逻辑”的含义 一、逻辑的词源 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 ·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 ·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 ·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 ·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 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 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 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 逻辑究竟研究什么? 二、什么是逻辑? 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 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 一、古典逻辑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3.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第四章) 4.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斯多葛学派稍后于亚里士多德,大约晚2个世纪。他们创立了命题逻辑雏形。(第三章) ·就形式逻辑学科而言,这两大逻辑学派都应该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的祖先。 Formal logic

(完整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引论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 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法律逻辑学复习重点

法律与逻辑的关系 1、法学离不开逻辑,逻辑是法学的基础。 无论立法、司法、法治的实现,还是法学研究、法律教学都离不开逻辑。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最根本区别是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思维逻辑性,就是思维活动遵循逻辑规律,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做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 在法治社会中,违反逻辑的法律必将导致法律体系混乱,从而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律应更集中体现人类的理性,体现理性思维的逻辑性。 逻辑是人类理性最重要的支柱性学科之一。 2、逻辑也要借助于法律的推动得以发展。 逻辑的诞生,除了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产生的推动力外,雅典城邦制度造就的辩论风气(如议会辩论、法庭辩论等),特别是辩论中对谬误的驳斥和对有效论证的追求,为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课程容 第一章引论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 第三章命题(一) ——简单命题 第四章命题(二) ——复合命题 第五章规命题及推理(自学) 第六章演绎推理(一) ——简单命题推理 第七章演绎推理(二) ——复合命题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 第九章类比推理 第十章假说与侦查假说(自学) 第十一章论证(自学) 第十二章逻辑学基本规律(自学)

第一章引论 本章要求: 明确法律逻辑学的定义、法律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第一节逻辑学及法律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一、“逻辑”一词的含义 1、“逻辑”一词的来源 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的,它导源于希腊文λoyos(逻各斯)。 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把“逻各斯”看作是“顷刻也不能离开的那个东西”,“是指导一切的东西”。古罗马更多的用“论辩术”(dialectica)表示逻辑科学。 日本学者把“逻辑”思想译为“论理学”。中国学者把研究论辩的学问(逻辑)称为“名学”、“辩学”、“理则学”等;17世纪明末之藻与葡萄牙传教士合作,将葡萄牙大学逻辑讲义《亚里士多德论辩学概论》译为《名理探》;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思想家严复把“Logic”音译为“逻辑”,但他把英国逻辑学家穆勒的《逻辑体系:归纳与演绎》译为《穆勒名学》,仍用“名学”代替“逻辑”命名其书籍。先生把logic意译为理则学,即“思想之门径,诸学之规则”。20世纪30-40年代,“逻辑”的译名才逐渐被我国逻辑学界接受并使用。 2、“逻辑”的一般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 一般指如下四种含义: (1)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3)指人们思维的规律、规则; (4)指一门研究特定对象的科学, 即逻辑学。 二、逻辑学及法律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一)逻辑学的产生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2000多年历史;源于当时论辩风气的盛行和科学的发展。三个发源地:中国、印度和希腊。 1、中国 春秋战国时代逻辑思想大为发展。出现了:惠施、公龙、墨子、非子、荀况等逻辑学家。以《墨经》对逻辑学的贡献最为卓著。 墨子:(公元前479-前381年) 2、印度 印度逻辑学称为“因明”。主要著作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 3、古希腊 逻辑学的主要诞生地。对逻辑做了最全面的研究——最有建树的是亚里士多德,其著作《工具论》。被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1)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 引论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 概念 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 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 都是b ,所有的b 都是a ,则a 、b 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 都是a ,但有的a 不是b ,则a 、b 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a 都是 b ,但有的b 不是a ,则a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 b 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 (4)交叉关系:若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 都不是b ,所有的b 都不是a ,则a 、b 之间为全异关系, 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a b a b a b

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 引论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 概念 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 # 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 都是b ,所有的b 都是a ,则a 、b 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 都是a ,但有的a 不是b ,则a 、b 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 都是b ,但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作者◆一剑钻神 一、判断(一) 1.SAP是指所有的S是P;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 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 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 逻辑方阵 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 A 1 1 0 0 0 E 0 0 0 0 1 I 1 1 1 1 0 O 0 0 1 1 1 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

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 (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非传递关系的是: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和判断间的交叉关系。 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具有传递性质的关系的有: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矛盾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