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的护理

放射性肺炎的护理
放射性肺炎的护理

放射性肺炎的护理

【概述】

胸部肿瘤如乳腺瘤、食管癌、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发生放射性损伤,表现为炎性反应,称为放射性肺炎。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放射性肺炎可能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于放射治疗1?6周后出现临

床症状及肺炎的胸部X线征象。

2.一般在放射治疗后2-3 个月出现刺激性干咳、气急、胸痛,呈进

行性加重,可有发热,一般在38C左右。肺纤维化明显时可呼吸

困难加重并出现发绀,伴有食管炎症状,气急常呈进行加剧。

3.放射性损伤导致肋骨骨折时,可出现胸痛。

二、体征:

1. 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和硬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2. 肺部可听到干、湿啰音和摩擦音,如炎症严重,发生永久性肺纤

维化。

【主要诊断】

胸部X线表现:急性期在照射的肺野上出现弥漫性模糊阴影,边缘不整齐,如同支气管炎或肺水肿。病变的范围与胸廓表面照射野一致。慢性期发生肺纤维化,病变成条索状或团块状收缩或局限性肺不张。纵膈胸膜和心包有大量粘连,纵膈向患侧移位,横隔升高,一侧

胸廓收缩。

【主要治疗原则】

1.预防:为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应严格掌握放射野、时间与剂

量。X线检查发现放射性肺炎,应及时停止放射治疗。

2.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肺部继发感染是诱导放射性肺炎发生的

原因之一,老年、体弱、有慢性肺疾患者更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1)抗感染治疗:抗生素治疗是放射性肺炎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2)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40mg分4次口服,以后逐渐减量,直至每日10mg全程约3?6周,急性严重患者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

3)对症治疗:静卧休息,适当的氧气吸入,并预防心力衰竭。对咳嗽、痰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给予必嗽平16mg口服,3次/日,或沐舒坦30mg 3次/日。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胸部是否曾接受过大剂量或照射范围广的放射治疗;或老年、

体弱、原有肺部疾病,有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病史。

2.评估患儿的呼吸情况记录性质、频率、形态、深度,有无鼻翼扇

动、呼吸困难、三凹征、端坐呼吸等。

3.患者日常行为能力评估:行动是否方便,有无受到限制。

4.患者胸部有无疼痛,疼痛分级。

【护理措施】

1.上呼吸道感染是加重急性放射性肺炎的诱因,故患者在放疗期间要注意

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放射性肺炎,一旦发生应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一般情况差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肺部疾病、易发生

放射性肺炎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放疗期间我们要严密动态观察并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3.咳嗽护理:咳嗽是放射性肺炎的常见症状。护士应观察患者咳嗽性质、

时间、有无咯血和胸闷等伴随症状。遵医嘱可使用镇咳剂。夜间要加强巡视,及时给患者饮一些温水,以减少环境因素的刺激促进睡眠,对排痰困难患者,帮助患者扣背部,必要时给予湿化和雾化疗法,促进痰液排出。

4.呼吸困难的护理:患者自感呼吸困难,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半卧位。给

予吸氧,氧流量(2-4)L/min ,指导患者放松呼吸,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氧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心率、指床颜色。注意观察患者缺氧有无改善,适量调整吸氧浓度。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患者胸闷、气急症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

5.发热护理:发热为肺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定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当体温超过39C时。给予患者物理降温。经常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卫生。

对高热卧床患者给予每日2 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舒适以消除异味。增进食欲。指导患者多饮水,促使因放疗所致肿瘤大量破裂死亡

而释放的毒素排出体外,减轻放疗反应。

遵医嘱给予退烧药及抗生素,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反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院内感染机会。

6.做好患者生活护理:注意患者休息、饮食。让患者卧床休息。饮

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健康教育】

1.放疗前戒烟、戒酒、注意保暖、休息、避免劳累。

2.放疗期间多饮水。

3.对于曾接受过化疗、长期吸烟、肺功能差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

现预防,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4.加强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的了解,提高家属的照顾能【参考文献】

1.阿翠珍,袁红,放射性肺炎的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

2011.41(11):34-35;

2.张蕙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80-91;

3.蔡柏蔷,呼吸内科治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CT表现及分析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CT表现及分析 摘要目的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分析方式,对45例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CT影像学检查进行详细分析,主要针对患者胸腔内肺部的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33例患者处于急性发病期,其中6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第37~40天发病,9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第41~50天发病,18例患者在放射性治疗后第51~90天发病。另外12例患者肺炎发生在慢性期。对患者因胸部肿瘤而接受放射性治疗产生的放射性肺炎进行CT检查后可以看出,患者的肺炎处于急性期时,其病灶边界较为清晰或不清晰,属于实变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而处于慢性期时,其病灶边界清晰,可见明显的条状阴影和网格影,肺气肿症状明显,横膈上移,纵隔平移,肺部轮廓可见塌陷。结论CT检查能够有效鉴别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为相关治疗人员提供可靠依据,帮助其确定患者病情。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CT检查 胸部肿瘤主要指在人体胸腔内各器官发生的肿瘤类疾病,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为肺癌和食管癌。在临床治疗中,放射性疗法是主要的方式之一,其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癌变细胞的扩散。但是,在长期接受放射性治疗的同时,患者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合并放射性肺炎,其发病率在15%左右[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其中男33例,女12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4.47±10.2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 2.26±1.17)年。食管癌26例,肺癌19例;其中被证实为鳞状细胞癌32例,腺癌8例,其他病理类型5例。患者临床上均有全身乏力、胸部舒张困难、呼吸急促、干咳干呕、低烧、咳痰呈白色,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发热、胸口疼痛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1. 2 方法本次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主要对45例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本组45例中,31例患者采用的是正面对前胸和后背进行CT检查方式,另14例患者则是采用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CT检查方式进行检测。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为其转换检查角度,并且沿病灶边界对外侧进行扩展检查,扩展范围的直径超过病灶直径的3~5 cm,同时对患者的淋巴结引流区域进行检查。而对于肺癌患者进行检查时,其检查内容相对较多,需要对患者原发性肺门、同侧肺门以及肺部纵隔进行检查,同时观察患者在呼吸过程中肺部产生的变化。在检查过程中与对食管癌的方法相同,需要进行扩展检查,扩展范围的直径需要超过病灶直径2 cm。对患者的检查需进

放射性肺炎的护理精选.

放射性肺炎的护理 【概述】 胸部肿瘤如乳腺瘤、食管癌、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发生放射性损伤,表现为炎性反应,称为放射性肺炎。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放射性肺炎可能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于放射治疗1~6周后出 现临床症状及肺炎的胸部X线征象。 2.一般在放射治疗后2-3个月出现刺激性干咳、气急、胸痛,呈进 行性加重,可有发热,一般在38℃左右。肺纤维化明显时可呼吸困难加重并出现发绀,伴有食管炎症状,气急常呈进行加剧。 3.放射性损伤导致肋骨骨折时,可出现胸痛。 二、体征: 1.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和硬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2.肺部可听到干、湿啰音和摩擦音,如炎症严重,发生永久性肺纤 维化。 【主要诊断】 胸部X线表现:急性期在照射的肺野上出现弥漫性模糊阴影,边缘不整齐,如同支气管炎或肺水肿。病变的范围与胸廓表面照射野一致。慢性期发生肺纤维化,病变成条索状或团块状收缩或局限性肺不张。纵膈胸膜和心包有大量粘连,纵膈向患侧移位,横隔升高,一侧

胸廓收缩。 【主要治疗原则】 1.预防:为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应严格掌握放射野、时间与剂 量。X线检查发现放射性肺炎,应及时停止放射治疗。 2.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肺部继发感染是诱导放射性肺炎发生的 原因之一,老年、体弱、有慢性肺疾患者更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1)抗感染治疗:抗生素治疗是放射性肺炎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2)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40mg,分4次口服,以后逐渐减 量,直至每日10mg,全程约3~6周,急性严重患者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 3)对症治疗:静卧休息,适当的氧气吸入,并预防心力衰竭。对咳 嗽、痰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给予必嗽平16mg口服,3次/日,或沐舒坦30mg,3次/日。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胸部是否曾接受过大剂量或照射范围广的放射治疗;或 老年、体弱、原有肺部疾病,有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病史。 2.评估患儿的呼吸情况记录性质、频率、形态、深度,有无鼻翼扇 动、呼吸困难、三凹征、端坐呼吸等。 3.患者日常行为能力评估:行动是否方便,有无受到限制。 4.患者胸部有无疼痛,疼痛分级。 【护理措施】

放疗护理

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陈奇鸿 一、放射肿瘤学 肿瘤放射治疗:是通过放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对良恶性肿瘤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一般多用恶性肿瘤。 二、放射源的种类 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a、β、г线。 常压X线治疗机和加速器产生不同能量的X线。 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等。 三、常用放射治疗剂量单位 戈瑞(Gray,Gy):组织吸收剂量,1Gy=1000cGy。 居里(Curie,Ci):单位时间内一定量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其次为毫居里和微局里。 伦琴(Roentgen,R):射线照射量,反映射线空间某一点产生电离的能力。 雷姆(Rem):剂量当量单位,即剂量受不同射线照射组织生物效应,用于放射防护测量放射人员的受量。 四、放射治疗方式 1、体外照射: 常规放射治疗(RT)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3D-CRT) 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 2、体内照射:包括腔内、管内、组织间插入、敷贴治疗和模治疗等五大类。 五、常用放疗设备 模拟定位机 各类放射治疗机(深部X线治疗机、钴60治疗机、医用直线加速器、近距离后装治疗机)

另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像螺旋断层治疗和赛博刀等集图像引导、放疗计划实施、跟踪治疗为一体的设备。 放射治疗防护 职业人员防护:由于对现代设备、机房的屏蔽严格要求,正常工作情况下,医技人员的受照剂量十分安全。 患者防护:合理的照射剂量,使用体模固定减少移位,降低靶外组织照射。 公众人员防护:定期检测,预防机房的泄漏辐射。 六、放射治疗适应症 根治性放疗:鼻咽癌、喉癌、扁桃体癌、舌癌、恶性淋巴瘤、阴茎癌、宫颈癌、皮肤癌、上段食管癌等。 放疗配合手术或化疗:颅内肿瘤、上颌窦癌、下咽癌、肺癌、下段食管癌、胸腺瘤、直肠癌、膀胱癌等等。 姑息性放疗:止痛、急症(止血、上腔静脉压迫、脊髓压迫)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七、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 ?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 ?要达到基本消灭的目的 ?保护临近正常组织的器官 ?保护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良好 八、放射治疗前护理 1.全面评估:了解患者手术史、化疗史、照射技术(方式)、照射剂量、照射面积等,对放疗副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2.健康教育: 放射治疗流程 放射治疗副作用及配合事项 3.处理切口:如有切口,应在接受照射前,将切口妥善处理在其愈合后方可进行放疗;如有全身或局部感染情况,须先控制感染后再行放疗。

放射性肺炎的护理

放射性肺炎的护理 【关键词】放射性疾病;肺炎;护理 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肺组织往往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两肺是一个放射敏感的器官,因而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现将我院150例放射性肺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1999年~2005年住院患者150例,其中肺癌103例,食管癌47例,肺癌放疗剂量:普通照射DT:60 GY/30f 80例,立体适形放疗DT:66 GY/33 f23例。食管多形立体放疗DT:65—70 GY/33—35 f。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35例,占23.3%,其中立体放疗15例,普通放疗20例;慢性放射性肺炎115例,占76.7%。 2放射肺炎的诱因 2.1照射面积大于100 cm2,剂量达30~40 GY时,尤其目前立体放疗照成的放射性肺炎更为严重,且长期不易好转。 2.2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更易发生放射性肺纤维化。 2.3放疗中合并用ADM、PYD、VCR等抗癌药及吸烟也易促使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3护理措施 3.1放疗前护理 3.1.1预防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以预防为主,放疗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项检查,并根据病人的个体特点,制定周密合理的放疗计划,尽量避免或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3.1.2放射防护放疗期间可以预防性应用一些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药物,如amifostine,200mg/d,于放疗前15~30 min静脉点滴,可降低和消除放射线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氧自由基,从而降低肺的放射性损伤,起到一定的放射防护作用。 3.1.3特殊病人的护理对于老人、儿童、一般情况差合并肺部疾病的患者易发生放射性肺炎,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痰液及肺部体征急性期积极治疗,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放射性肺炎症状及护理

放射性肺炎症状及护理 肺炎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放射性肺炎是什么呢?很多人对于放射性肺炎的了解却不是很多。放射性肺炎系由于肺部、纵隔、肿瘤、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部位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轻者无症状,炎症自行消散;重者产生广泛性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至呼吸衰竭。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肺部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放射面积、放射量、放射速度和放射的方法均有密切关系。一般在5周内放射量阈值在25Gy的常规照射量较为安全。放射剂量在6周内20Gy极少产生放射性肺炎,在相同时间内,剂量超过40Gy,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达100%,放射量超过60Gy,可引起严重肺损伤。放射量越大,发生率越高,肺的损伤越严重。 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老人和小孩对放射性治疗的耐受性差。化学疗法所用药物(如博来霉素)引起的肺毒性可能加重放射性肺的损害。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呢?只有了解了它的症状,才能够及早的发现并予以及时的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放射性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吧! 对于放射性肺炎,轻者无症状。可在放射治疗后立即出现刺激性咳嗽,多数在放射治疗2~3个月后出现症状,个别在停止放射治疗半年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活动后加剧,伴有气急,心悸和胸痛。不发热或低热,偶有高热,体温高达40℃。放射性损伤产生肋骨骨折,局部有疼痛。放射性食管炎可产生吞咽困难。随肺纤维化加剧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使症状加重,出现发绀。 1、放射性肺炎大多数是以慢性起病,也有的一开始就是急性的。最初是以肺泡和肺泡壁内,产生炎症反应为初始症状,然后炎症蔓延到周围的,间质部分和血管人体,引起间质性纤维化,导致肺组织破坏和瘢痕产生。 2、这些疾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类似的症状,X线征象及肺功能检查特点。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3、使通气功能降低,炎症也可累及气管、毛细支气管,往往伴机化性肺炎,也是放射性肺炎的一种表现。这一组疾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类似的症状,X线征象及肺功能检查

放射性肺炎一个月死亡

放射性肺炎是由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轻者无症状,炎症可自行消散;重者肺脏发生广泛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致呼吸衰竭。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放射性肺炎一个月死亡 积极互相配合救治,病情是能被控制住的,建议不要过度的焦虑,如果放射性肺炎炎症比较重,要积极的去当地正规医院的呼吸内科诊病,不救治的话就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同时要增强护理,要留意预防工作感冒,适当的多寡衣物,要增加自己的免疫力,可以多实施许多体育锻炼。特别声明可以喝小米粥,面条,汤汤水水,饮食清淡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 放射性肺炎一个月死亡 放射性肺损伤主要有两个阶段炎性渗出期和纤维化期,前一阶段为急性的放射性肺损伤,一般发生在放疗后1到3月内,主要表现为低热、咳嗽、憋喘、呼吸困难等。治疗方法为给予吸氧、祛痰、足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对症处理,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该病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是无菌性炎症,一旦发生无菌性放射性肺炎往往不可逆,因而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近年

来越来越多基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机制而兴起的对抗氧自由基损伤、纤维细胞增生的, 以及基因水平的放射性肺损伤防治性研究成为热点, 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实验室进展。有很多治疗方法据说有效比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水平的治疗、细胞因子抑制剂的应用等,还有热疗等,当然这些方法只作参考,具体疗效不确定,我们常规的治疗还是吸氧、祛痰、足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对症处理。激素是必须的,而且是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要担心激素的副作用了,现在是救命,我见过好几例肿瘤放射性肺炎导致死亡的,祝这位患者早日挺过这一关。 放射性肺炎一个月死亡 放射性肺炎是指胸部肿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正常肺组织因放射性损伤而出现的炎性反应。一般在放疗后2个月内发生,重者可使肺广泛纤维化,甚至呼吸衰竭,是放疗后多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西医多采用大剂量抗生素加激素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不良反应较大,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炎有较大优势,几乎无不良反应。2008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39例,采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胸部肿瘤放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所有患者放疗前均未查及药物性肺炎。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CT检查均符合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男44例,女36例;年龄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放疗50一60Gy,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两肺V5、VlO、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和放射性肺炎相关。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及化疗和放射性肺炎相关,P值分别为0.013和0.009,多因素分析仅显示V5和放射性肺炎相关。经整体护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症状,80%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放疗计划。结论加强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放射性肺炎,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 【关键词】肺癌;放射性肺炎;护理放射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放疗过程中较常见、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1]。本文总结了5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旨在探讨最合理的护理方式,以达到预防不良反应、减轻症状、提高疗效的目的,使放射性肺炎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病例收集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在本院放疗科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50例(男39例,女1l例)。年龄43~8l岁,中位年龄62.3岁。病理类型:鳞癌25例,腺癌15例,其他10例。临床分期:Ⅱ期18例、Ⅲa期13例、Ⅲb期12例及Ⅳ期7例,随访时间为7一18个月。 1.2放疗方法放疗全部用6MVX或18MVX线,每次靶区剂量180~200Gy,每周5次,肺癌总剂量60—70 Gy,照射野先设前后对穿不规则野,后改斜野对穿。食管癌单纯放疗为前一后2野交叉照射,面积5×15cm一6×18cm,总剂量65—70Gy,术后放疗先设“T’’型野,后设水平对穿野总剂量50—56Gy。胸腺瘤先设野包及全纵隔、全心包,即达30一35 Gy后缩野局部加量至50~60Gy。 1.3放射性肺炎评价标准[2] 按照RTOG标准分0—4级。本文仅分析≥2级需积极治疗的放射性肺炎。 1.4观察指标DVH上获取的包括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V45、V50(分别指受到5 Gy、10 Gy、15Gy、20 Gy、25 Gy、30Gy、35 Gy、40Gy、45 Gy和50 Gy以上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进行检验,单因素分析中,剂量学参数采用独

2016年护理资格考点:预防放射性肺炎的重要措施汇总

1.预防放射性肺炎的重要措施是 ( E ) A.大剂量博来霉素 B.少用抗生素 C.大剂量联合化学治疗 D.避免癌细胞扩散,禁用激素 E.大面积照射时,放射剂量应控制在30 Gy以下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A ) A.盐酸 B.醋酸 C.碳酸氢盐 D.胃蛋白酶 3.关于器官移植病房的消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C ) A.每8小时用0.5%过氧乙酸擦拭 B.每天用电子消毒器照射3次 C.每次电子消毒器照射2小时 D.患者所用的被服需高压灭菌 E.保持室内干燥 4.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是: ( A ) A.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 B.应用纤维蛋白原 C.催产素促进及早分娩 D.立即剖宫产 5.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且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个较正常延长的间歇,此脉搏称为: ( D ) A.脉搏短绌 B.缓脉 C.洪脉 D.间歇脉 6.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最首要的措施是 ( A ) A.迅速脱离中毒现场 B.静脉滴注ATP、辅酶A等 C.预防脑水肿 D.吸氧、纠正缺氧 E.休克时纠正休克 7.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要点,错误的是: ( D ) A.术后术侧肢体一般取外展中立位 B.避免髋关节内收和旋转 C.肢体下垫软枕,使膝、髋关节稍屈曲 D.6小时后可撤除软枕,伸直患肢 8.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病历时,应在抢救结束后哪个时间段内据实补记: ( C )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9.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用来维持体温的能量占总量的 ( C ) A.30% B.40% C.50% D.60% E.70% 10.口腔真菌感染时,漱口液应选择 ( B ) A.1%~2%龙胆紫 B.1%~3%碳酸氢钠溶液 C.0.1%利凡诺溶液 D.0.02%呋喃西林 E.朵贝液 11.病人头面部大出血时,急救止血应压迫的动脉是: ( B ) A.面动脉 B.颈总动脉 C.颈内动脉 D.颈外动脉 12.阿托品解痉作用最好的是 ( C ) A.支气管平滑肌 B.子宫平滑肌 C.胃肠道平滑肌 D.胆道平滑肌 E.输尿管平滑肌 13.张女士,60岁,在运动时经常不自主地排出少量尿液,评估该病人情况为: ( D ) A.真性尿失禁 B.充溢性尿失禁 C.假性尿失禁 D.压力性尿失禁 14.万女士,因“脑出血”3日,目前昏迷,其机体活动功能为: ( D ) A.1度 B.2度 C.3度 D.4度 15.在护理活动中,应以下列哪一项为中心: ( D ) A.以完成的护理工作内容为中心 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 C.以维护医护人员的利益为中心 D.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 16.护理技术管理的重点是: ( D ) A.提高护理质量 B.提高技术整体功能 C.护士 D.基础护理技术

肺癌护理常规

肺癌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咳嗽、咯血、胸痛、发热等症状。 2.观察患者化学治疗不良反应,特别是血常规的变化。 3.观察放射治疗的皮肤野情况,以及有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二、护理措施 1.按肿瘤内科一般护理措施。 2.化疗患者参照化疗护理常规。 3.疼痛患者做好疼痛评估,遵医嘱使用止痛药,严格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给药。向患者做好药物知识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4.观察患者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热、面色、精神状况等,注意有无病变转移或波及其他脏器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 5.轻症可适当活动,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胸闷、气促者,可采取半卧位或端坐卧位,并遵医嘱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指导深呼吸,协助咳嗽排痰,痰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或体位引流.必要时吸痰。 6.化疗患者严防药物外渗,使用深静脉输注;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严禁上肢输液。 7.观察放、化疗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心功能、尿液性质及颜色。

8.准确记录出入水量,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盐饮食,有吞咽困难者进食流质饮食。 9.加强心理和社会支持,做好心理护理。 三、健康教育 1.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 2.合理休息与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3.禁烟、酒、槟榔等刺激性食物,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防止空气污染,减少吸人致癌物质。 4.防止受凉感冒,坚持训练肺功能,可参加适宜的体能锻炼,以不感疲劳为度。 四、出院回访 1.是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反复咯血、发热、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状。 2.了解放射野皮肤完整情况,免受理化因素刺激。 3.了解咳嗽、进食、疼痛等症状的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 4.定期复查 CT、血常规等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探讨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

探讨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对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放疗 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6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为对象,根据护理方式 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率及两组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顺利完成放射治疗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 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实 现对患者放射性肺炎症状有效控制,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而且能有效 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护理;有效措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188-02 在当前肺癌患者治疗中,放射治疗是比较常用的疗法,能够明显提升癌症治 疗效果,但在放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并发症。其中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放射性治疗中 最为常见,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放疗中断乃至失败的重要原因,且具有较高死亡率。[1]对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对提高肺癌放疗疗 效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以我科患者为依据,对放射性肺炎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进 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放疗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60例因肺癌放疗并发放射性 肺炎患者为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55.4±1.2岁,临 床分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15例,12例、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54.8±2.6岁,临床分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 16例,10例、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按时询问患者情况,对患者各项临床指征和表 现进行观察、询问、记录,给予相关对症治疗,并及时向医师汇报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优质护理。(1)心理护理:放射 性肺炎具有较高致死率,患者往往会伴随恐惧、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开 展健康教育,对放射性肺炎症状、治疗方法等进行讲解,并向患者传达成功治疗 患者心理,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与积极性和依从性。(2)发热护理:当患者体温 大于39℃时,除药物护理,还可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对于长期高热患者,可每日 2次进行口腔护理,并指导患者多饮水。(3)呼吸困难护理:对患者呼吸情况密 切观察,并对其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适时给予其氧气吸入护理,缓解其呼吸困 难情况。(4)咳嗽、咳痰护理:对患者咳嗽、咳痰时间、程度等注意观察,干 咳剧烈可给予镇咳剂,痰液载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等,保证患者呼吸道 通畅。(5)大咯血护理:密切监控反复咯血患者,在患者床前备好抢救物品, 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及咽部血块,提高患者吸氧浓度等,无效者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出气管内血管。(6)饮食护理:个怒患者身体与营养状况及饮食偏好为 患者制定科学食谱,同时指导患者避免辛辣、刺激和过硬以及过烫食物并多喝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