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培训资料(doc 109页)

某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培训资料(doc 109页)
某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培训资料(doc 109页)

2.1职责

2.1.1程序文件(包括修订本)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和发布实施,并负责解释。

2.1.2程序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授权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会审,并负责保持其现时有效性。

2.1.3程序文件(包括修订本)由综合部统一编号、登记、发放和回收。

2.2 程序文件的说明

2.2.1 主题内容

程序文件是是指导体系活动有效开展的支持性文件。

2.2.2适用范围

程序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业务范围内的所有检测项目及与检测质量有关的所有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

2.2.3编制依据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

2.2.4参考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或行业规章、规范(计量法、标准化法等);

(2)《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

(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4)《浙江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工作程序》

(5)国家、行业的其它需要遵守和后续发布的标准、规范、规则、指南。

2.2.5程序文件实施目的

(1)保障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指导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开展;

(3)提供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

2.3程序文件的版本

2.3.1程序文件均为受控版本。

2.3.2受控本有统一编号并由综合部登记发放,内容有更改时,应及时用更改页换回受控本持有者手中的被更改页,以保证程序文件的现时有效性。

2.4程序文件的发放与回收

2.4.1程序文件由综合部统一发放,最高管理者、管理层、内审员必须持有,其他发放范围由质量负责人确定。

2.4.2程序文件换版后,持有受控本者应以旧版换取新版本。

2.5程序文件的修订和改版

2.5.1下述情况下,一般需对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和改版

a)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调整,本公司体系规定与之不符时;

b) 本公司组织架构、人员发生较大调整时;

c) 现行程序文件规定不适宜,经管理评审决定需修改或换版时;

d) 体系的实施依据发生变更时应进行改版。

2.5.2一般在每年管理评审后召集有关人员讨论并提出修订意见。本公司工作人员如认为程序文件的某些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也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质量负责人提出建议和意见。

2.5.3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起草修订稿并报最高管理者审批。

2.5.4程序文件为活页装订,按页控制。修订稿经批准和签发后,由本公司统一打印修改页并为全部受控本持有者更换有关部分,旧页次回收并注销。

2.6程序文件持有者责任

2.6.1本公司的程序文件持有者应认真学习程序文件的内容和条款,并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有义务在自己的工作范畴认真执行。

2.6.2 任何个人无权擅自修改或增删程序文件内容和条款。

2.6.3 程序文件是“受控”级文件,持有者应妥善保管。

2.6.4 未经本公司负责人批准,程序文件不得私自外借或进行复印。

2.6.5 若程序文件遗失,持有者应立即向质量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

2.6.6 程序文件持有者调离本公司时应办理收回手续,由文件管理员负责收回并由本公司负责人在调离手续表中签字。

2.7 程序文件宣贯

程序文件修订或改版,本公司内各部门负责人(或持有者)应认真学习,并做好宣传工作,使全公司人员做到对程序文件熟悉和正确执行。

1目的

规定了人员管理步骤,做好人员管理工作,保障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入本公司场所的所有内外部人员活动管理的控制。

3 职责

3.1最高管理者负责人员的配置、聘用和借调。

3.2综合部是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员工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实施及培训资料的归档管理。

4程序

4.1 人员招聘

4.1.1 综合部应对本公司的所有岗位建立入职要求,入职要求见质量手册第4.2章节;

4.1.2 在年度管理评审中或日常的内部沟通活动中,人员需求部门提出人力资源的引入要求;

4.1.3 综合部根据需求及本公司的岗位职责要求通过招聘或内部升迁等方式引入满足需求的人员;

4.1.4 最高管理者负责为人力资源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招聘或内部升迁方式的批准。

4.2 人员能力甄别

4.2.1引进人员应填写《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并将有关的教育、经历及相关技术能力的可证明的材料提交给综合部,由需求部门、综合部、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共同进行甄别和筛选符合要求的人员;

4.2.2 需求部门和综合部应将从事岗位的要求和入职的主要工作、风险危害、权力和义务充分的告知拟入职人员;

4.2.3 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管理人事工作的人员,负责批准符合要求的拟入职人员的入职工作;

4.2.4 所有经过批准的拟入职人员在入职前,必须根据不同特点通过本章4.2.5和4.2.6条款要求的培训,形成《上岗前培训考评记录表》;

4.2.5 提供的教育、经历及相关技术能力可证明的材料能证明拟入职人员符合要求的,需要开展以下培训和确认工作:

(1)需求部门和综合部应在入职的一个月内安排其接受机构管理制度、机构组织结构、岗位要求、体系知识、安全防护的内部培训;

(2)综合部安排其接受至少一次与入职岗位有关的管理或技术能力的理论考核;

(3)检测部必须安排入职的技术人员接受至少一次入职项目的操作考核。

4.2.6 提供的教育、经历及相关技术能力的可证明的材料证明不能充分证明拟入职人员符合要求的,需要开展以下培训和确认工作:

(1)需求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应在入职的一个月内安排其接受机构管理制度、机构组织结构、岗位要求、体系知识、安全防护的内部培训,

(2)综合部安排其接受至少两个月岗位实习工作;

(3)在完成两个月的实习工作后进行至少一次与入职岗位有关的管理或技术能力的理论考核;

(4)技术部门必须在实习满三个月,到期后的一个星期内安排入职的技术人员接受至少一次入职项目的操作考核。

4.2.7 质量监督员对新入职人员的操作考核过程按《质量监督控制程序》和质量手册要求开展监督活动。

4.2.8 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人员(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负责对从事抽样、检验检测、签发报告或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经考核合格颁发上岗证,填写《专业人员上岗能力评价表》,形成评价记录;

4.2.9 由最高管理者确定是否正式的聘用拟入职人员。

4.3 人员正式入职档案、权限的分配

4.3.1 正式入职的人员应填写《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由综合部正式为其建立或更新人员档案,其档案内容应符合本公司质量手册4.2章节的要求。

4.3.2 正式入职由综合部给其制作岗位工作证,标明其姓名、部门、职务、岗位;

4.3.3 所有检测项目和设备操作人员都必须得到内部授权,由各人员所在部门提出授权范围,由综合部汇总形成《项目和设备操作人员授权表》,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

4.3.4 所有相关管理职务的人员都必须获得内部任命文件,任命内容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综合

部负责任命文件的编写和发布;

4.3.5 公司应通过各种内部沟通的途径和方式公示入职人员,使所有涉及人员或部门及时了解本公司的人员和岗位变化。

4.4 正式入职人员工作流程

4.4.1正式入职人员应根据所承担的职务和与该职务对应的相关程序文件要求开展工作;

4.4.2各级管理层应保障工作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

4.4.3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部门应通过各种内部沟通途径来收集处理工作人员的需求、投诉,并解决和分析这些需求,以到达改善工作环节或体系要求;

4.4.4各部门应根据所承担的工作范围、技术方向、人员能力需求在每年度的管理评审活动中提出下年度的培训、学习、考核需求。

4.6 外来人员的管理

4.6.1 外来人员应在进入检测区域前,项目操作人员应对其身份得到确认,并由获得授权的人员进行接待和陪同;

4.6.2 所有外来人员均应在《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中登记,写明其进入场所的事由、出入时间、陪同人员等信息;

4.6.3 进入检测场所的外来人员在进入场所前项目负责人应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注意事项、禁止行为等充分的告知外来人员;

4.6.4 陪同人员应详细了解进入检测场所人员的精神状态、目的,包括可能的疾病史,做好外来人员的安全防护告知,及不便带入检测区域的用品的安全保管告知;

4.6.4.1 当进入检测场所的外来人员不能遵守相关要求时,陪同人员可要求其离开,必要时可强制其离开,并报警!

4.7人员活动记录的管理

4.7.1 所有人员都需要根据要求将自己的工作活动进行记录,并在规定的格式或软件路径中加以记录,能够追溯;

4.7.2 人员的各项记录应能充分保证外部组织、机构、个人对本公司检测能力的信任感。

4.8人员管理活动的应用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料全

天津市宝坻区云景嘉园住宅小区工程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0 第二章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0 第一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 第二节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即质量保证体系图) (1) 第三节项目管理人员质量责任制 (2)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9) 第四章质量管理制度 (9) 第一节技术交底制度 (9) 第二节工序交接检制度 (10) 第三节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10) 第四节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0) 第五节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 (10) 第六节严格执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11) 第七节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11) 第八节质量奖惩制度 (11) 第九节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11) 第十节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12) 第十节认真执行“样板制” (12) 第十二节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12) 第五章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框图 (12)

第二节模板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5) 第四节砼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5) 第四节砼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6) 第五节防水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17) 第六节砌体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8)

第七节门窗安装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9) 第八节墙面抹灰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0) 第九节地面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1) 第七章技术质量管理奖罚制度 (23) 第八章质量管理例会制度 (26) 第九章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26)

第一章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依照项目法施工管理规定,云景嘉园住宅小区工程的特点,成立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部组员及职责如下: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为了每项工程都达到创天津市标化工程标准的管理目标,明确各级员工质量责任,联系实际,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优质工程标准。根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天津市文明工地和优质结构工程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分包单位较多等实际情况制订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中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中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12月3日发布, 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经过3C 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一般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 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一般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不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具体步骤。 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阶段主要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教育培训,统一认识;组织落实,拟定计划;确定质量方针,制订质量目标;现状调查和分析;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等方面。 一、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和统一认识的过程,教育培训要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层次为决策层,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领导。主要培训: 1.通过介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公司的经验教训,说明建立、完善质量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通过《ISO 9001:2015(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13485:2016(YY/T 0287-201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的总体介绍,提高按国家(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的认识; 3.通过质量体系要素讲解(重点应讲解“管理职责”等总体要素),明确决策层领导在质量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 第二层次为管理层,重点是管理、技术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与建立质量体系有关的工作人员。这个层次的人员是建设、完善质量体系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他们全面接受《ISO 9001:2015(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13485:2016(YY/T 0287-201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这两个标准有关的内容(培训),在方法上我觉得可以采取像今天这样——讲解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第三层次为执行层,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有关的作业人员。对这一个层次人员主要培训与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的内容,包括在生产、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完成任务应赋予的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的责任等。 组织落实,拟定计划 尽管质量体系建设涉及到一个组织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但对多数公司来说,成立一个精干的工作团队可能是必要的,根据一些大公司的做法,这个团队也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总经理)为组长,管理者代表为副组长的质量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任务包括: 1.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2.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 3.按职能部门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得步骤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得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得编制、质量体系得试运行,质量体系审核与评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具体步骤。 质量体系得策划与设计 该阶段主要就是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教育培训,统一认识,组织落实,拟定计划;确定质量方针,制订质量目标;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等方面. 一、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质量体系建立与完善得过程,就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得过程,也就是提高认识与统一认识得过程,教育培训要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层次为决策层,包括党、政、技(术)领导。主要培训: 1.通过介绍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得发展与本单位得经验教训,说明建立、完善质量体系得迫切性与重要性; 2.通过ISO9000族标准得总体介绍,提高按国家(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得认识。

3。通过质量体系要素讲解(重点应讲解“管理职责”等总体要素),明确决策层领导在质量体系建设中得关键地位与主导作用. 第二层次为管理层,重点就是管理、技术与生产部门得负责人,以及与建立质量体系有关得工作人员。 这二层次得人员就是建设、完善质量体系得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得作用,要使她们全面接受ISO9000族标准有关内容得培训,在方法上可采取讲解与研讨结合。第三层次为执行层,即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有关得作业人员。对这一层次人员主要培训与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得内容,包括在质量活动中应承担得任务,完成任务应赋予得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得责任等。 二、组织落实,拟定计划 尽管质量体系建设涉及到一个组织得所有部门与全体职工,但对多数单位来说,成立一个精干得工作班子可能就是需要得,根据一些单位得做法,这个班子也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厂长、总经理等)为组长,质量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得质量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包括: 1。体系建设得总体规划; 2.制订质量方针与目标;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识别(案列)

过程识别及关系

前言 1、本《过程识别及关系》依据ISO/TS16949:2009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过程方法识别、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满足顾客的要求,以实现公司、顾客、员工及相关方的满意。 2、本《过程识别及关系》根据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编制,是对TFT、EPD等产品的过程说明,也是管理过程的说明。 3、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识别:本公司采用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进行以顾客导向为基础的过程描述,包括: COP(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是指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和外部顾客联系的过程。包括: C1 顾客特定要求 C2 合同评审 C3 APQP C4 生产 C5 交付 C6 客户服务 SP(Support Process)过程:支持过程,是指支持COP过程实现的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包括: S1 文件控制 S2 记录控制 S3 沟通管理 S4 培训/员工激励 S5 基础设施管理 S6 设计和开发变更 S7 供应商管理 S8 采购 S9 采购产品验证 S10 控制计划

S11 设备、工治具管理维护 S12 生产计划 S13 标识和可追溯性 S14 顾客财产 S15 产品防护 S1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S17 顾客满意度测量 S18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S19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S20 不合格品控制 MP(Management Process)过程:管理过程,指为顾客导向输入和输出交接处或COP过程与过程之间的连接过程。包括: M1 质量方针与目标的制定与监控 M2 管理评审 M3 业务计划 M4 内部审核 M5 数据分析 M6 持续改进 M7 纠正/预防 4、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章鱼图的界面模式描述顾客导向形成的公司产品实现的过程结构。 5、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乌龟图的界面模式进行了COP、SP、MP的过程分析。 6、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矩阵图的界面模式描述了COP、SP、MP三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7、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流程图的界面模式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顺序及相互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doc 43页)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doc 43页)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我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我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发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通常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 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一般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不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5 标志加施 获得认证证书的汽车,应在汽车前风窗玻璃的右上角(按汽车前进方向)加贴规定的认 证标志,应使用规格为60mm的认证标志。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思路与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思路与方法 当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公司要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满足顾客要求,力争超出顾客期望。下面是为大家分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思路与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第一阶段导入阶段 1.1质量体系策划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每项工作的开展均应参照PDCA模式在开始前进行策划,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也一样。应成立由公司高层领导参与的质量体系推进小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体系建设计划、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体系文件的编制和评审、确定体系的范围以及是否需请咨询公司等。 1.2培训 公司在计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同步调查公司各阶层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了解及掌握程度,查看公司内审员资源能否达公司发展需求。一般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即包含对公司中高层领导及各部门重点业务人员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内审员进行的培训计划,确保各部门在编制体系文件时不与标准条款相违背。必要时可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及质量意识普及。 为避免体系文件的系统性、整体性不强,以及脱离实际等,标准条款的培训需在体系文件编制前进行。 第二阶段体系建立

2.1体系文件编制 2.2.1过程识别 质量体系推进小组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组织架构、各部门职责 等以过程的方法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分为COP顾客导向过程、MOP 管理过程、SOP支持过程。其中:管理导向的过程用来建立基本的管理平台确保顾客导向过程的实施;支持导向过程是支持顾客导向过程,是实现和完成顾客导向过程的关键;管理导向过程和支持导向过程均 服务于顾客导向过程,确保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各过程之间的关系可用矩阵图形式表述。 2.2.2体系文件编制 除质量手册是统一编制外,其他文件均由过程归口职责部门分 别编制,先编制出初稿,再由业务相关部门共同评审,有利于文件的后期执行。为确保质量体系文件的协调和统一,应形成“质量体系文件目录”,避免文件的重复和缺失。 质量体系文件编制的关键是既要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也要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文件编制顺序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文件,四阶表单则随二、三阶文件一并生效。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3.1体系文件试运行 初版体系文件生效后先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一般2~3个月。 体系文件试运行期间质量部负责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 包括:文件与实际操作的一致性、实际使用表单与随文件生效表单的

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一. 1. QS 文件确定了职责的分配和活动的程序,是企业内部的“法规”。 2. QS 文件是企业开展内部培训的依据。 3. QS 文件是质量审核的依据。 4. QS 文件使质量改进有章可循。

二.质量体系文件的层次 第一层:质量手册 第二层:程序文件 第三层:第三层文件通常又可分为: ?管理性第三层文件(如:车间管理办法、仓库管理办法、文件和资料 编写导则、产品标识细则等) ?技术性第三层文件(如:产品标准、原材料标准、技术图纸、工序作 业指导书、工艺卡、设备操作规程、抽样标准、检验规程等)第四层:表格。 三.编写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 a)符合性----应符合并覆盖所选标准或所选标准条款的要求; b)可操作性----应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控制要求应以满足企业需要为度,而不是越多越严就越好; c)协调性----文件和文件之间应相互协调,避免产生不一致的地方。针对编 写具体某一文件来说,应紧扣该文件的目的和范围,尽量不要叙述不在该文件范围内的活动,以免产生不一致。 四.编写质量体系文件的文字要求 a)职责分明,语气肯定(避免用“大致上”、“基本上”、“可能”、“也许” 之类词语); b)结构清晰,文字简明; c)格式统一,文风一致。 五.文件的通用内容

a)编号、名称; b)编制、审核、批准;c)生效日期; d)受控状态、受控号;e)版本号; f)页码,页数;g)修订号。

六.质量手册的编制 1.质量手册的结构(参考): --封面 --前言(企业简介,手册介绍) --目录 1.0------颁布令 2.0------质量方针和目标 3.0------组织机构 3.1--行政组织机构图 3.2--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图 3.3--质量职能分配表 4.0------质量体系要求 4.1--管理职责(示例) 1.--目的 2.--范围 3.--职责 4.--管理要求 5.--引用程序文件 5.0------质量手册管理细则 6.0------附录 2.质量手册内容概述 封面:质量手册封面参考格式见附录A。

对质量管理体系之过程方法的指南

对质量管理体系之过程方 法的指南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对质量管理体系之过程方法的指南 1)介绍 新版ISO 9000:2000标准鼓励在制定、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QMS)时采用过程方法。 ISO 9000:2000条款过程方法描述到: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取代了ISO 9001:1994的"20个要素",体现在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及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新结构中。 作为新标准基础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其中两项是"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联系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本指南旨在帮助新标准ISO 9000:2000的使用者理解"过程方法"相对于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2)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力求实现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使组织获得可观的收益,典型表现在产品、业绩、有效性、效率和成本方面。 过程方法还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过程的后续发展和持续改进来促使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提高顾客满意度。如ISO 9004:2000附录A所表述的自我评价方法,可用来评价过程成熟水平。 过程方法鼓励组织清楚理解其所有过程,而非局限于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一个过程包含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个或多个活动。输入和输出通常是有形和/或无形的产品。输入和输出可包括设备、材料元件、能量、信息和财务资源等。要在过程中实施活动,就应该分配适宜的资源。测量系统可用来收集信息和资料,以便分析过程绩效和/或输入及输出特点。 ISO 9001:2000要求组织识别、实施、管理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有效性,并管理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以便实现组织的目标。这些过程包括最高管理者、产品实现和相关支持过程以及监视和测量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模板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讲义 第1部分——ISO基本知识 什么叫ISO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语简称。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 它的前身是 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 简称ISA) 。其它国际标准化组织如IEC 即”国际电工委员会”, 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它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国家标准如何采用国际标准? ◆等同采用——指国家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完全相同于国际标准, 编写上也完全相当 于国际标准。可用idt或IDT或用符号”≡”表示; ◆等效采用——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 但在编写上不完全相同 于国际标准。可用eqv或EQV或用”=”表示; ◆不等效采用——( 中国称为参照采用: 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上不相同。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 ? ◆”ISO9000族”是指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标准。”TC176”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 会。 ◆起源于美国军用标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 ,总结了美国对产品实施品质 保证标准( 1955起) 和英国BS 5750的经验。 ◆ISO9000族标准自1986年发布的ISO8402, 至今已正式发布了22项ISO9000族

标准和2项技术报告。 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一、核心标准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 19011 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二、其它标准 ISO 10012 测量设备质量保证要求 三、技术报告 ISO/TR 10006 项目管理指南 ISO/TR 10007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ISO/TR 1001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ISO/TR 10014 质量经济性指南 ISO/TR 10015 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ISO/TR 10017 统计技术应用指南 四、小册子 质量管理原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在小型企业的应用 GB/T19001- 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经过体系的有效应用, 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

对质量管理体系之过程方法的指南

对质量管理体系之过程方法的指南 1)介绍 新版ISO 9000:2000标准鼓励在制定、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QMS)时采用过程方法。 ISO 9000:2000条款2.4过程方法描述到: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过程的输入。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取代了ISO 9001:1994的"20个要素",体现在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及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新结构中。 作为新标准基础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其中两项是"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联系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本指南旨在帮助新标准ISO 9000:2000的使用者理解"过程方法"相对于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2)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力求实现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使组织获得可观的收益,典型表现在产品、业绩、有效性、效率和成本方面。 过程方法还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过程的后续发展和持续改进来促使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提高顾客满意度。如ISO 9004:2000附录A所表述的自我评价方法,可用来评价过程成熟水平。 过程方法鼓励组织清楚理解其所有过程,而非局限于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一个过程包含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个或多个活动。输入和输出通常是有形和/或无形的产品。输入和输出可包括设备、材料元件、能量、信息和财务资源等。要在过程中实施活动,就应该分配适宜的资源。测量系统可用来收集信息和资料,以便分析过程绩效和/或输入及输出特点。 ISO 9001:2000要求组织识别、实施、管理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有效性,并管理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以便实现组织的目标。这些过程包括最高管理者、产品实现和相关支持过程以及监视和测量过程。 图1系统体现了一个QMS的过程方法的实施。 图1--过程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概述与文件编制培训教材 一文件定义 ?ISO9000:20003.7.2对文件作如下定义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 1:对于信息如记录、规范、图样、标准、通告、通知等 注 2:对于承载媒体如电脑、光碟、磁盘等 ?ISO9000:20003.7.6对记录作如下定义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注 1:记录用于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 注 2:通常记录不需要控制版本(指已填好内容的表格,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更改,允许更正如计算错误、笔误等等 注 3: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 ?ISO9001:2000标准 4.2.1备注说明: 本标准出现“ 形成文件的程序” 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给出了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编制程序文件的灵活度, 同 时也明确了标准的强制性明示要求,即凡出现“ 形成文件的程序” 之处, 则 必须编制程序文件,即所谓的六个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文件控制程序

4.2.4记录控制—记录控制程序 8.2.2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8.3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5.2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8.5.3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注:8.5.2和 8.5.3可以合并建立一个程序文件—纠正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或改进控制程序 二 .ISO 9000文件体系 质量手册 QM QP WI 三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 第一阶文件: 质量手册决策层对全公司质量指引方向,也即期望大家应该做什么。 第二阶文件: 由中间层依据上述意图,相互 程序文件沟通应由哪一部门、哪些人, 做哪些事及做完流向哪一部门。 第三阶文件:操作标准书 就某一作业说明其所用材料、使用工具

中药比较

比较 1.麻黄与桂枝 麻黄 [ 发汗力强,治风寒感冒的表实无汗、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 桂枝 [ 发汗力弱,善调营卫,治风寒感冒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2.生姜与紫苏 紫苏 [ 发汗力强(相对生姜而言),善行气宽中,和中止呕, 发汗解表又能安胎 解鱼蟹毒,止呕 生姜 [ 发汗力弱,善温和止呕,又能温肺止咳,解药毒 3.麻黄与香薷 麻黄 [ 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尤宜冬月,又能宣肺平喘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香薷 [ 发汗力弱,善于解暑,化湿和中,善治夏月风寒表证 4.羌活与白芷 羌活 [ 解表力强,善治太阳头痛,又能胜湿除痹,善治上半身风 发表散风、止痛寒湿痹 白芷 [ 解表力弱,善治阳明头痛,又能通鼻窍、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5.薄荷、牛蒡子与蝉蜕 薄荷 [ 发散力强,善清利头目,又能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 发散力弱,又能解毒消肿,祛痰止咳 利咽透疹 蝉蜕 [ 发散力弱,长于宣肺开音,又能止痉,明目退翳

6.柴胡与葛根 柴胡 [ 退热力强,善治少阳寒热往来,又能升阳举陷,长于疏肝 解表、升阳解郁 葛根 [ 解肌力强,善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又能升阳止泻,长 于生津止渴 7.石膏与知母 石膏[ 辛、甘、大寒,专清实热,善清肺胃(之热),煅后外用清热,清热泻火收敛 除烦止渴 知母[ 苦、甘、寒,既清实热,又清虚热,善滋阴润燥,泻相火 8.黄芩、黄连与黄柏 黄芩[ 善治上焦,长于清肺热,又能(清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 [ 善治中焦,长于泻心、肝、胃火,善治胃热呕吐,湿热泻痢泻火解毒 黄柏[ 善治下焦,长于泻相火,退虚热 9.牡丹皮与赤芍 牡丹皮[ 长于凉血止血,又退虚热,既治外痈,又治内痈 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赤芍[ 长于散瘀止痛,又清泄肝火 10.大黄与芒硝 大黄[ 苦、寒;攻下力强,善治热结便秘,又能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泻下通便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审核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审核方案 一、审核准备 采用过程方法进行审核策划,审核组特别是组长和专业审核员先期应对受审核方的组织机构、产品、活动及质量管理体系所识别的过程等要充分了解,通过文件审核、初访或一阶段审核时,判断组织是否识别了组织管理体系中实际存在的过程及相互关系,过程的职责是否落实。目前多数组织并没有按照过程方法建立体系,审核组应了解组织已识别的固有流程(过程)及其内在联系。 审核组长应根据组织的规模、产品、活动等特点及文审的结果,按照过程审核的要求,策划审核思路,同时考虑审核组成员(特别是专业审核员的充分性)、审核时间等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采用过程方法审核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单靠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努力是不够的,需得到受审核的配合。因此,按过程方法审核,应事先与受审核方充分沟通,就审核活动的安排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得到受审核理解与确认。 二、审核计划的编制 1、审核计划编制注意事项: a)依据组织已识别的过程或固有流程(过程)及审核的关注点策划审核顺序和审核 分组; b)按过程编制审核计划时,需考虑部门集合、相关过程的集合(应注意:过程≠部 门、过程≠要素); c)如果组织已按过程方法建立体系可以按相关过程编制审核计划;目前多数组织并 没有按照过程方法建立体系,编制审核计划时,可按产品和服务实现的大流程策划审核思路。如选择某特定的产品为主线,根据产品实现的业务流程,从客户要求的识别、确定与评审开始,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产品或服务实现的策划、产品或服务提供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监视与测量、相关支持过程与管理过程、一直到顾客满意过程和持续改进过程。 d)分组安排审核时,应考虑组织规模特点、过程间关系和信息沟通的便利(过程活 动职责间的关系),避免分组过多,否则过程的关联程度可能会减弱; e)开始时,先审核管理过程和目标的展开及实施情况,总体了解体系及业绩的情况, 以判断下一步审核中的关注点;再按实际流程审核产品实现过程,并纳入相关的支持过程一并进行审核; f)把主要审核时间用在产品实现过程方面,并始终关注顾客的要求; g)关注系统的目标及过程间的接口,关注过程的系统性; h)应保证审核组内部较为充分的沟通时间。 2、审核计划编制案例 (1)小型组织 a.特点:通常情况下,这类组织部门层次较少。有时,虽然组织机构存在许多的部门名称,但实际的责任人只有一个,也就是活动的责任人相对较少,并且集中,可以按照实际过程将有关部门进行整合。 b.对这类组织的审核建议不分组,只要根据管理体系的流程特点,先审核组织体系的主要业绩及管理情况,再按照产品/服务的实现流程审核相关的产品/服务的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考试时间: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45分) 1.变更是为改进之目的而提出的对药品生产和管理全过程中某项内容的完善或为使某项工作(设施、设备等)符合相关规定而提出的改变,改变后须经过验证的,应。 2. 严禁对现行各种标准、规定、条件等进行任何变更。 3. 对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可能有潜在的重大影响,需要开展主要的开发工作(如:稳定性试验、验证、再验证等)以确定变更的合理性。 4.药品的批记录及发运记录应保存至少该药品有效期后年。 5.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 6.偏差产生的范围包括:文件的制定及执行方面、物料接收、取样、储存、发放方面、、环境控制方面、仪器设备校验、、、生产过程数据处理方面、验证方面等。 7.是指在产品检验、生产、包装或存放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偏离批准的规程、处方、质量标准、趋势、设备或参数的差异。 8.重要偏差可能对产品的产生严重的后果,或可能导致。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深入的调查,查明原因。除必须建立纠正措施外,还必须建立长期的预防性措施。 9.质量控制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文件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物料或产品在 前完成必要的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 10.药品内在质量问题是指该药品与 的不符合情况和生产过程的情况所产生的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药品生产的岗位操作记录应由() A.监控员填写 B.车间技术人员填写 C.岗位操作人员填写 D.班长填写

2.现有一批待检的成品,因市场需货,仓库() A.可以发放 B.审核批生产记录无误后,即可发放 C.检验合格、审核批生产记录无误后,方可发放 D.检验合格即可发放 3.药品生产所用的原辅料,应当符合() A.食用标准 B.药用标准C.相应的质量标准 D.卫生标准4.通常认为,原辅料为除()之外,药品生产中使用的任何物料。 A.中间产品 B.待包装产品C.试剂 D.包装材料 5.()应当定期组织对企业进行自检,监控GMP的实施情况,评估企业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提出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A.生产负责人 B.生产管理部门 C.质量负责人 D.质量管理部门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停业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 2.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 )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 4.处方药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 ) 5.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当按照规定更衣。( ) 四、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1.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要符合哪些原则? 2.质量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关于举办“质量管理体系新标准内审员培训班”的通知 .doc

感谢你的观看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 国家统计局审批 2017年7月

本统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年度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 公共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GHTF—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验证指南中文版

GHRF/SG3/N99-10:2004 (第2版) 最终文件 标题: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指南 编写:GHTF 第3研究组 签署:全球协调任务组织 日期:2004年1月第2版 Taisuke Hojo, GHTF主席 本文件由全球协调任务组织制作,该组织是一个志愿团体,由医疗器械管理机 构和管理行业的代表组成。本文件着重为管理机构提供关于医疗器械法规使用方面的非约束性指导,其撰写是经过多方面征求意见的。 本文件的印制、发售或使用是不受限制的。但是,将本文件部分或全部引用到其它文件,或将它翻译成英语以外的其它语言,均不代表全球协调任务组织认同。

GHTF第3研究组—质量管理体系 过程确认指南— 2004年1月 第2页 过程确认指南 目录 0前言 (3) 1 目的和范围 (5) 1.1目的 (5) 1.2 范围 (5) 2 定义 (5) 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的过程确认 (5) 3.1 过程确认的判定 (6) 3.2 举例 (7) 4 过程确认的统计方法和工具 (8) 5 确认的实施 (8) 5.1 准备阶段 (8) 5.2 方案编制 (9) 5.3 安装鉴定(IQ) (10) 5.4 操作鉴定(OQ) (10) 5.5 性能鉴定(PQ) (11) 5.6 最终报告 (12) 6 确认状态的保持 (12) 6.1 监视和控制 (12) 6.2 过程和(或)产品的改变 (12) 6.3 连续的控制状态 (12) 6.4 再确认原因举例 (12) 7 过程确认中历史数据的使用 (13) 8 活动小结 (13) 附录 A 过程确认的统计方法和工具 (15) B 确认的举例 (25)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1

介休市义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质 量 管 理 制 度

二O 一四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工程施工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第三条、贯彻建筑企业质量责任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管理部门应独立履行质量检查、监督、控制、职责。各级人员必须支持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章行使职权。 第五条、制度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内容以上级规定为准,各分公司、办事处、项目部依据本制度制定其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章公司各部门的质量责任制 第一条、公司总经理的质量责任: 1、公司总经理是第一质量责任者,对整个企业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负全责。 2、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规。 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决策、审批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制度、各级责任制。 5、完善和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体系 6、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重视和支持质量否决权。 7、领导、组织、检查企业内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完善持续改进措施。 8、掌握质量动态,协调各部门质量工作关系。 第二条、公司副总经理的质量责任 1、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始终把质量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2、执行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验收标准、企业标准。 3、制订公司的质量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落实制订公司质量责任制,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协调公司 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领导和组织公司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 6、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支持和行使质量否决权。 7、掌握工程质量动态,领导质量预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8、对工程质量实行内控,协助总经理行使质量奖罚权。 第三条、总工程师的质量责任 1、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并对企业质量技术工作进行具体组织、指导。 2、负责公司范围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的审批。 3、组织制订创优工程的工程质量计划,并针对目标加以落实,制订具体技术措 施。 4、组织各项目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职能机构使这项活动经常化。 5、制订公司确保工程质量若干规定,并组织实施。

(完整版)文件编写培训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课程 1 质量体系文件概论述……………………………………………………………… 2 质量手册的编制…………………………………………………………………… 3 程序文件的编写…………………………………………………………………… 4 作业指导书编写…………………………………………………………………… 5 质量记录编写……………………………………………………………………… 6 质量计划的编写…………………………………………………………………… 1质量体系文件概论述 1.1量体系文件的价值和作用 1.1.1文件的价值--编制和使用文件具有动态高增值作用。 a文件的动态性,表现在文件随本系统的运作环境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文件的有效性。 b文件的高增值表现在人们在执行文件过程中,可以改进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投诉,提高管理水平,赢得顾客的信任,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 1.1.2文件的作用 a作为供方体系存在的体现(载体),是企业从事质量活动的标准和法规。 b作为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的依据,是评价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的标准。 c为达到所要求(服务)质量提供指导。 d是开展培训的依据。 e是维持质量改进的基地。 f 新的质量改进从现行的质量体系文件入手, 改进后的质量体系文件又是新的行为准则, 从而使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1.2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 1.2.1典型的质量体系文件层次 a A层:质量手册(阐明企业的质量方针、组织结构、人员职责并描述其质量体系) b B层:程序文件(描述为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 c C层:作业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报告)。 1.2.2常见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层次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在内部建立相应的体系认证,用适宜的、符合自己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来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实现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ISO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哪家好?下面合肥蓝鑫认证咨询有限公司来告诉您! 体系运行前企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三点,分别是: 一、组织机构的优化。组织机构是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石,应按照高效的业务流程去构造组织的机构,并努力减少中间环节。在职能划分时既不能出现遗漏,也要尽量避免过多过深的交叉,更要处理好部门之间的接口。目前公司缺少一个能协调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集中处理各类信息、为各层次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致力于企业长远发展研究的机构。 二、能力、意识和培训问题。合格的人力资源是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保证。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企业应确定各岗位人员所必要的能力,提供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满足这些需

求,并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使员工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目标作出贡献。 三、程序文件的编写。文件化的程序文件有助于良好地运行控制,体系标准都是通用的,如体将通有的要求与企业的具体活动、主品服务特点结合起来是编写成功的关键。应充分反映企业的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管理现状,不照搬照抄应派有与企业现有的管理基础相结合,不另起炉灶;应采用PDCA的过程方法,体现对人、机、料、法、环的有序控制。应成立一个由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的跨部门的工作小组,以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通。 合肥蓝鑫认证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全方面为企业提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IATF16949(原TS16949)、科技项目申报等服务的全程式咨询机构。涉及二十余行业,是为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增强品牌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公司拥有高素质的顾问团队和专家资源。服务范围涉及通讯、信息技术、政府机关、高新技术企业、医药(械)制造和营销、制造业、交通运输、餐饮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