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六章_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六章_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六章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名词解释:

1、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现象叫地域分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3、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太阳能按纬度方向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随纬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支配这种现象发生的规律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4、省性:指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

5、地方性:是局部地貌、小气候、岩性、土质、地表水和潜水的排水条件等因素的差别造成的分异现象,是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也是最低级的地域分异。

6、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带性指由太阳能引起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沿纬度的变化而发生分异的规律。非地带性指由地球内能引起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不沿纬度的变化而发生分异的规律。

7、带段性:指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8、基带:在高大的山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

二、简答题

1、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有何异同?

①概念: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的地

域分异,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垂直地带性—随地势高度的变化,沿垂直方向呈水平环带状的地域分异,受水平地带性影响,又不同于水平地带性。

②相似性:a.带谱相似,但方向不同;b.成因相同。

③差异性:a.自然带的宽度不同;b.湿度变化不同;c.光照不同;d.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不同。

2、说明各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特点,但整体性是由各级之间的等级从属和制约关系所决定的,高级分异规律是低一级分异规律的背景和基础,低级分异是高级分异的进一步分化,小的分异规律受大的分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从成因关系分析,各种地域分异规律从根本上来看导因于两个基本的分异因素,即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

3、理想大陆的水平自然地带更替规律有哪些?

(1)南北半球的地带谱对称;(2)环球分布的自然带只出现在赤道、高纬和两极;(3)海洋性地带谱为各类森林地带(除大陆西岸寒流流经地带外);(4)大陆性地带谱主要出现于大陆内部;(5)在寒暖流发生分流的大陆西岸,出现地中海型自然带。

4、为什么说地貌部位是影响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因素?

(1)因为地貌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的日照和通风条件,改变气温和湿度的分配状况,出现局地小气候差异;

(2)地貌部位不同,地表排水条件地下水埋深条件均有较大差异,加剧和延缓地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造成地面局部差异;

(3)不同的地貌部位,使地表组成物质、小气候和潜水条件不同,形成不同的土种和土壤变种,不同的生物群落,从而引起土地自然综合体的有规律的变化。

5、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地貌部位引起的分异;

小气候引起的分异;

岩性、土质(地表组成物质)和排水条件引起的分异。

6、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是什么地带性?为什么?

地方性。

塔里木盆地本属干旱气候,但由于局部地貌和地下水埋藏条件的差异引起地表组成物质与能量的再分异,进而影响了该地植被群丛的变化,形成了绿洲。

三、论述题

1、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经度)地带性的成因是什么?对我国气候有何影响?

纬度地带性是太阳能沿纬度分布不均引起的。

干湿度地带性的形成是由大陆本身的大小、形状、与其相邻的海洋远近对比决定的。

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纬度地带性:自南向北依次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干湿度地带性:自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

2、试述我国气候纬度地带性与经度省性的表现。

我国纬度地带性表现:中国自然区划把中国划分为6个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

我国经度省性的表现:表现出由海到陆干湿度和降水的依次变化,反映在土壤、植被、水等自然成分由海向陆的分异上,从沿海到内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分析说明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区域划分的重要性。

(1)等级关系;由于作用范围不同,把地域分异规律分为不同等级,有人分为三种尺度:大尺度(行星尺度)、中尺度(区域尺度)、小尺度(局地尺度);

①相互制约性;②相对独立性。

(2)成因关系: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引起的。

(3)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关系。

4、根据你的理解,试作出一个地域分异规律结构图式,并加以说明。

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

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 我认为地域分异规律分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因太阳辐射能按纬度分布不均引起的).海陆梯带性分异规律(海陆相互作用引起的从海岸向大陆中心发生变化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随山地高度而产生的).除此之外,由于地表的物质组成和地壳运动,影响到地表的资源条件和土壤植被环境的非地带性。 @@@@ 对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我认为,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气候过程的能量基础,由于纬度的不同,接收太阳能量不同,所以由赤道向两极形成不同的分异规律,从温度带来说,有热带,温带,寒带;从气候分布来说,南北纬0-23.5°大多为热带气候(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热带季风),23.5°-66.5°大多为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温带海洋等),66.5°-90°大多为寒带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相应的气候条件下,对应着相应的植物,所以从赤道向两级植被的分布也是由热带植物向温带,寒带苔藓地衣类过度。从人种来说,热带地区以黑种人为主,温带地区以黄种人和白种人为主,寒带地区以白种人为主。而且纬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等都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中国的南北方有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细北爽,南轻北重等俗语)。@@@@纬度地带性不仅分布在大陆上,在海洋上也有纬度地带性规律,由纬度因素可以将世界大洋分为:北极带,亚北极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亚南极带,南极带等七个纬度地带。@@@@对于由海陆相互作用引起的从海岸向大陆中心发生变化的海陆梯带性分异规律,在高中时期我们称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等多种说法,因为海陆的比热容不同,所以发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使沿海到内陆从植被,气候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不同。从植被来说,以中国北部为例,从沿海到内陆经历的就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由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差异)。从气候来说,沿海地区海洋性比较强,内陆地区大陆性比较强。例如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中部,而亚欧大陆沿海地区则以温带季风,温带海洋,地中海气候为主。当然,海陆梯带性分异规律在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也有影响。@@@@垂直地带性主要在高山处显示出来,随着山地高度的变化,气温的变化时最显著的,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减低,降水的垂直变化更加复杂,所以随着山地海拔的增高,植被分布的差异越明显。庐山有典型的山地植被,其水平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其中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①阔叶林;②针叶林;③竹林;④灌丛;⑤草丛;⑥草甸;⑦沼泽植被。垂直地带性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也十分重要,在山地地区,根据山的高度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以及山地不适宜居住的原因,影响人们的居住,对于文化的影响更加重要,例如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谚语产生。@@@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也有垂直地带性,海洋水体在垂直方向可划分为表面膜,光亮层(生产层),浮游动物带,底层四个部分。@@@@非地带性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壳运动和地表物质组成的差异造成的,其中非地带性不仅限于地带性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从气候上来讲,地球上除南极大陆外,其他大陆的高山高原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从大陆分布上来讲: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苔原气候,原因是南半球40°S——60°S几乎没有陆地。从海陆分布上讲,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3°S——30°S,原因是秘鲁寒流的影响。@@@非地带性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尤为重要,非地带性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灾害性破坏。由于非地带性的存在,产生了许多旅游景观,景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其灾害性,火山,地震的发生以及因此所派生的海啸,火灾等系列性灾害,威胁人类生存。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2万人,94%民房被毁。2011年日本海啸,2004年印尼海啸造成人类的伤亡,财务的损失是无法计量的。 地域分异规律在地理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于农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在地理学中研究其他事物的重要基础。而且在某些方面,研究地域分异规律充满着乐趣。无论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还是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等等,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正确地理解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

如何正确地理解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 自然带的形成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但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的影响。 地带性因素通常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方向展开分布而按纬度方向递变的现象,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中学地理教材中提到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是指广义上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即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而非地带性通常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水分变化、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形成与地带性规律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提到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是指狭义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即指因大地构造、地势地貌分异引起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的非带状分布或分异的现象。 1、地带性分布规律 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三种分布规律,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热量 ..为基础而产生的,主要是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造成的。其分布规律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该规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明显。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原因是以水分 ..为基础而产生的,主要是水分受离海远近的影响,从大陆沿海往内陆方向递减造成的。其分布规律是东西更替,南北延伸。该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原因是在山地不同的海拔高度其水热条件 ....不同而产生的,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水汽量越少,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一般来说山体越高,垂直自然带越明显;高山的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越复杂。 2、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是由于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水分变化、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1)地形起伏: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例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是因为安弟斯山脉阻隔西风深入,使山脉东侧降水少,从而形成了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2)海陆分布:纬度分布和陆地的大小往往会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例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因此就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 (3)水分条件的变化:在干旱地区,如新疆天山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发育了众多的绿洲,它们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了与周围广大温带荒漠地带性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观,这是由于受到高山冰雪融水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局部水分变化会在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形成绿洲,而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也会造成自然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盐碱草地。 (4)洋流性质的影响: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因为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如在中低纬大陆西岸或东岸,因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附近形成沙漠。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0考点2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现象 (含解析)

考点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现象 1北半球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关系图 提示植物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物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被类型+带”的形式。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 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 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 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 规律) 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 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 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 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

注意点 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基本一致,但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两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一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一种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2.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并非是毫无联系的两个概念 (1)非地带性因素是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的,会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不鲜明。 (2)从宏观上来看,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而非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3)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不是割裂的,这两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正因为如此,使得地理环境和自然带的分布既有规律性,又有复杂性。

(完整版)地域分异规律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落区图,回答1-2题。 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 性 D.差异性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及植被类型分布。读图,完成3-4题。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A.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常绿阔叶林、草甸灌丛

C.高寒荒漠、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 D.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甸灌丛 4、导致甲、乙、丙植被更替的直接原因是 (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回5-6题 5.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 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6.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7~10题。 7.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 C.雨林落叶阔叶林草原 D.雨林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8.甲、乙、丙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9.影响图中5°S~30°S安第斯山垂直自然带分布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相对高度10.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洋流 D.地形 导致100N-50S和300S-370S两段垂直自然带数量差异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洋流 B.地形洋流 C.纬度海陆分布 D.纬度相对高度读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最适合图的图名

考点2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

1956-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 考点2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 (2017新课标Ⅰ卷)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答案: B由题中日期“3月25日”和“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推知该地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当地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独有的植被,我国无地中海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答案: D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点睛】不少考生错选认为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景观规划差异,同为隔离带的行道树,其规划相同,材料提到数年前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为同一标准栽种,都是绿化隔离带用地,街道两侧,距离近,居民爱好不可能差异这么大。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 A 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 4.(2017北京卷)(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

上海高中地理一模简答题汇编专题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2018.崇明.一模)欧洲西部是个风光怡人,社会经济发达,而且经常创造奇迹的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主要为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南部最雄伟的山脉。 材料二:2017年10月10日凌晨,世界杯足球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诞生了,那就是人口仅有33万的去年欧洲杯大黑马冰岛,历史上第一次杀进了世界杯。冰岛也是史上人口最少的世界杯参赛国。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 材料三:甲、乙两城市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相近,上表为两城市主要月份降水量(单位:mm)分布表 22.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北山麓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分析该山脉南坡雪线分布高度夏季高冬季低的原因。(6分) 答案: 22.南麓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北麓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南坡雪线夏季高是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南坡处于中纬 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雪线低(2分) (2018.奉贤.一模)读欧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和丁山脉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20分)

23.欧洲各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写出图中甲地所处的自然带,由甲地到丙地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24.如右图所示,比较丁山脉南坡和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和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答案: 2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地带性热量(3分) 24.雪线北高南低,自然带南高北低(2分)南坡是迎风坡多地形雨,北坡是背属坡,降水少(2分) (2018.松江.一模)(一)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读图回答问题。(20分)

最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1 2 一、主干知识解析: 3 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 4 5 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 6 7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 8 ①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 9 10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11 12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

13 常绿硬叶林带、 14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苔原气候----苔原15 带、 16 冰原气候----冰原带 17 ②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是温带荒 18 漠带,其外侧是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 19 ③气候相同但因地势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 20 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但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如:21 恒河平原、印度半岛西海岸等);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22 干高原等)。 ④同一气候类型对多种自然带, 23 24 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25 带草原带(外部);亚寒带针叶林带(中高纬) ⑤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和温带海洋 26 27 气候(大陆西岸),对应的是同一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8 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东西方向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 29 ⑦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东岸是亚热 30 带常绿阔叶林、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1 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

广东省阳江市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6: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广东省阳江市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6: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9题;共66分) 1. (2分) (2019高二上·海南期末) 博格达峰(88.3°E,43.8°N)海拔为5445m,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博格达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北坡是() ①背风坡②迎风坡③阴坡④阳坡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2)该山地甲自然带是() A .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 . 山地雨林带 C . 山地常绿硬叶林带 D . 山地针叶林带

(3)图中甲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降水较多 B . 红壤肥沃 C . 全年高温 D . 光照充足 2. (2分) (2018高一下·应县期末) 粤语歌曲《上海滩》中有歌词“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湾转千滩”,河流“湾”处往往岸陡、浪急水深,“滩”处往往岸缓、滩露。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河流“湾”和“滩”处主要的外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 . “湾”处主要是流水侵蚀 B . “湾”处主要是流水沉积 C . “滩,处主要是流水侵蚀 D . “滩”处主要是流水搬运 (2)河流“湾”和“滩”的地貌分离,属于下列哪种分异规律() A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 垂直分异规律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3. (2分) (2017高三上·黄冈月考)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高考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23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考母题再现】 【2015?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答案】9、C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读图,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可能在每三阶梯,A、B错。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对。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000千米,D错。 10、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差异及主要原因,读图分析能力。 【难点中心】学生在熟悉陆地自然带的分类及特征,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位置,海拔高度有较多了解。根据山麓地带的植被,可以判断出山脉大约的分布位置。根据雪线的高度,推断海拔高度,这样可以减少做题浪费时间,提高效率。陆地自然带划分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根据图中山地北坡植被的变化,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可以判断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景观变化一致,所以是水分为基础。

【考点难点突破】 【知识链节】 1.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赤道两极 热量带:赤道两极 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 土壤:赤道两极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内陆 降水量:沿海内陆 植被:沿海内陆 土壤:沿海内陆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判读: ①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 a.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b.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c.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 a.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b.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热身训练】

2021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地域分异规律专题复习含答案

地域分异规律 一、我爱做选择 1.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 C.非地带性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2.下图是东非高原某地景观图,高大粗壮的猴面包树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完成下题。 猴面包树反映当地具有的环境特征是 A.全年干旱少雨B.夏季炎热干燥 C.干季湿季分明D.终年高温多雨 3.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根茎密集粗壮发达,固碳固氮,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崇明东滩等地互花米草开始引进种植,并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 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④提高滩涂养殖能力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4.在理想大陆和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影响赤道沿线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高度 5.由于全球变暖,格陵兰岛西南部的一条河流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在逐年增长,且速度越来越快。这种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地方性C.整体性D.普遍性 6.2019年9月,持续数日的亚马孙森林大火引发各国的关注,“地球之肺”的损毁必将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珍稀物种消失,甚至带来更多的灾害。这一现象表明自然环境具有 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 7.下图为某山脉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山麓自然带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8.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影响东西两坡自然带谱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地域分异规律关系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全球范围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有存在着地域上的分异,所谓地域分异,是指地理环境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集自然区域的现象,导致这种分异的成因即为地域分异因素,而之约或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则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关系 地域分异的基本形成因素有两个: 一是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与此相对应的许多自然现象延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 二是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导致偏离纬度方向的地域分异,使大地构造、地貌分区和干湿度分区不沿纬度方向延伸,因此相对于“地带性”而言,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非地带性因素。 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基本因素,它们的能量来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前者来自太阳辐射能,后者来自地球内部聚集放射能,两种能源本身互不联系,也互不丛属,均作为外部条件对自然地理环境成分和景观起作用,使各自然地理成分和景观同时具有地带性非地带性。 (二)地域分异规律的等级关系 不同因素造成的低于分异现象涉及的空间范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有派生的区域分异因素和局部的分异因素影响着低于分异的范围,一分异现象涉及范围做为 (1)大尺度地域分异 大尺度地域分异设计全球或分别涉及海洋与大陆,至少涉及一个广大区域,据此又可细分为全球性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以及区域地域分异。 1)全球性地域分异(热量分带、海陆分异) 2)全海洋和全陆地地域分异(陆地和海洋上的纬度地带性、非纬度地带分异) 3)区域性地域分异(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因素、非地带性区域 内的地带性因素) (2)中尺度的地域分异 包括由高原、山地、平原内部地貌引起的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和地方风引起的地域差异以及山地垂直性分异等。(例如罗浮山的山麓多为冲积水稻土、300m以下地山丘陵的赤红壤、300m以上的山地红壤、600m 以上的山地黄壤、1100m以上的山地灌丛草甸土) (3)小尺度地域分异 由局部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和土质差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积聚和排水条件不同引起的地域分异属于小尺度地域分异,可看做非地带性分异(例如华北平原的山麓到海滨依次出现褐土、草甸褐土、草甸土、海滨盐土等) 大尺度分异规律构成小尺度的基础和背景,小尺度分异规律是大尺度的进一步分化,受大尺度分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制约性和相互独立性。 (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关系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通常被视为基本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分异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凡自然景观呈带状分布都叫地带性,其包括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从狭义上看,地带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十六: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带答案)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十六: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带答案) 一、单选题(共29题;共66分) 1.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示意图”,该森林带是() A. 常绿阔叶林带 B. 落叶阔叶林带 C. 常绿硬叶林带 D. 针叶林带 2.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 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 B. 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 C. 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 D.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 3.旅游爱好者王晓名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在游行日记中绘制了祖国轮廓图和一些地形剖面图、景观图,并写到“美丽的中华,不论你怎么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读图,完成下题。 王晓名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春季,沿g—h线自西向东所遇到的情形有:地势坦荡—阴雨连绵—青翠茶园 B. 进入六月,c—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尘暴肆虐—阴雨连绵 C. 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外江南”的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

果、又大又红 D. a—b自北向南依次为:雪峰连绵—驼铃叮当—峡谷众多、水能丰富—地面平坦、山青水秀 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 热量条件 B. 干湿程度 C. 地貌类型 D. 植被类型 5.“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的自然带变化规律属于()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6.右图中a、b、c、d……为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图中显示,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 A. 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 B. 南坡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大 C. 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弱 D. 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 7.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现象 8.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 A. 纬度地带性 B. 非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经度地带性 9.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 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 喜玛拉雅山南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 C. 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 横断山区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10.下列资源中,不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是() A. 太阳光照 B. 地下热水 C. 海洋鱼类 D. 阔叶林 11.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A. 喜马拉雅山 B. 乞力马扎罗山 C. 阿尔泰山 D. 落基山 12.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 A. 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景观 B. 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景观 C. 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荒漠——冰川景观 D. 我国中纬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13.非洲有一种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粗壮,枝叶稀疏,其粗壮的主干和松软的木质贮存大量水分。据此推测,该树生长的气候环境最可能是()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炎热干燥 C. 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D. 干、湿季分明

高中地理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新人教必修

考点10 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 一、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 (1)形成基础:热量、水分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 (2)分异特点: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4) 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5)影响山地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一般来说: ①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②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③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④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特别提示地方性分异现象 (1)概念: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地方性分异现象。 (2)地方性分异现象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类 ①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②地形起伏: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的自然带差异。③洋流:受寒(暖)流影响,自然带的分布向低(高)纬延伸。④局部自然地理要素的异常:a.水分:荒漠中因水分异常而出现的斑状分布的绿洲。b.土壤: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华北平原的黄土。c.地热:极圈附近的冰岛本应是苔原而分布的却是草甸。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B.南岭 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

上海高中地理第三册拓展第一篇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点大全精讲讲义(PDF打印版)

上海市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精讲讲义拓展第一篇—地域分异规律 1

(2)一种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系列变化,进而导致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表现为: (1)不同地区各地理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 (2)人类在利用、建设环境时,必须因地制宜、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6、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主要有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 7、地带性规律又分为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等基本规律。 【知识点二】:专题2、纬度地带性(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学习要求】: ④理解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 ⑩比较不同自然带的特征,分析成因 ?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知识梳理】 1、纬度地带性是地理环境及组成要素具有按纬度变化方向发生变化,沿纬线方向延伸成带状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有规律的更替。 2、自然环境的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 3、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温度带。 4、在热量分配和水分共同作用,自然景观沿纬度变化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和变化,在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较典型。 5、自然带通常指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影响,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并具有一定宽度的自然区划单位。 6、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是各地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7、以植被类型为标志,划分世界陆地自然带,具体分布图见课本P6 图1.3(牢记),(各自然带特征见课本P6-P8)。 8、自然带的形成是以热量和水分为基础的,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基本上与气候类型分布一致。 9、土壤的纬度地带性特征(见课本P9)。 10、纬度地带性的成因:是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造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所致。 2

第12讲 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讲解学习

第12讲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差异性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①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 、雪线与降水 非地带性:

4 (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地域分异规律(默写+练习+答案)

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梳理练习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各自然带沿着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这种变化以为基础。在纬度和纬度表现更明显。这种分异规律称为:。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各自然带从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变化以为基础。在纬度表现更明显。这种分异规律称为:。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是各自然带从到随着高度的增加作有规律更替,这种变化以为基础。在纬度,相对高度的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杂。这种分异规律称为:。 4、填北半球陆地自然带 5、解释以下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以下都是规律 (1)南美洲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2)南美洲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5)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6)中美地峡东侧的热带雨林带:、。 (7)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8)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9)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6、自然带因受、、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分异现象称为非地带性分异。 7、我国三大自然区指的是:、、。 8、东部季风的西部边界是:mm的等降水量线,即:一线。 9、我国东部季风的气候类型有:、、。 我国东部季风的自然带类型有:、、。

10、我国的热带季雨林带主要分布在:、、、。 11、地理环境具有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气候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12、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这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 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 1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其主要成因是( ) A.热量因素的影响 B.地形阻挡水汽 C.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D.洋流因素的影响 14、因纬度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15、某高山山麓有常绿硬叶林分布,此山位于( ) A.热带 B.温带 C.亚热带 D.亚寒带 16、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7、读图回答问题。农业地 带沿0o经线变化所反映出 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 是 A.水分B.热量 C.地形D.土壤 18、下图是“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后分析回答: (l)自然带①是带,它在40°N的高山上的分 布高度是。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判断理由 是。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 和。 (4)⑤所在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 (5)从高、中、低纬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 度地带是。 19、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 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第12讲 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差异性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规模(空间尺度) 分异规律 大 全球性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 小 区域性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3.地域分异 ①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整体性表现1 自然地理环境 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举例 气候的变化、地貌的变化、岩石的形成和风化、土壤的形成和退化、水土流失等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②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 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位置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 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雪线与降水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 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 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 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 (天山、昆仑山冰 雪融水和地下 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 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4.自然带的特点 (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动物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猩猩,河马砖红壤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象,孔雀 砖红壤性 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内陆)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 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袋鼠,单峰 驼 荒漠土 N S 基带 S N 基带 迎风坡 迎风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