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真菌的核心成分

药用真菌的核心成分
药用真菌的核心成分

药用真菌的核心成分

菌菇为什么能抗癌?它的作用机理至今依然没有完全搞清楚!药用菌菇中有着复杂的成分结构,此外服用之后还有极其复杂的代谢复合产物。可以说每一种药用菌菇就是一个复方药,当前在药理和临床上已证实,药用菌菇具有:抗癌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对肝脏作用、对神经系统作用、抗炎作用、提高免疫力作用等等

1、真菌多糖

真菌多糖存在于菌菇的子实体和菌素体中,是一种免疫促进剂。活性多糖大多数可以刺激免疫活性,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肿瘤细胞的作用,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激活T细胞和B细胞,并促进抗体的形成。多个研究发现,不同多糖的混合体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作用更强。

2、萜类化合物

萜类物质主要在子实体的菌褶和成熟菌盖的孢子内。萜类化合物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或诱导细胞凋亡,此外还可通过修复由肿瘤细胞引起的免疫损伤来预防和治疗癌症。

3、酶

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可以追溯到酶反应,它是“点燃生命的火花”。有些酶人体可以自己合成,而有些则必须通过饮食摄取,有5000多种酶影响着人体的各种代谢过程。一般情况下,癌症患者的血液中酶含量会异常的低!药用菌菇多数含有丰富的酶,但容易遭高温破坏,所以菌物疗法中的菌菇原料都是采用低温萃取技术。

4、生物碱类

生物碱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信号通路、抑制端粒酶活性来诱导癌细胞凋亡,并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VEGF来阻止肿瘤细胞新血管的生成。

5、氨基酸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菌类中含有人体必需但只能外部摄取的8种氨基酸,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几丁质等营养成分。肿瘤病人需要这些作为营养补充,另外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辅佐酶工作的必要成分。药用菌菇构成了一个天然的药方,美妙而平衡,彼此相辅相成,这是目前人工难以比拟的。

药用真菌应用

药用真菌的应用 唐为芷 摘要: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价值的真菌。其中有一些种类不仅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还可以食用,被称为药食兼用真菌,广义都称为药用真菌。 关键词:治疗疾病,医疗保健,真菌 它们在生长、发育的代谢活动中,能于菌丝体、菌核或子实体内产生酶、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肽类、多糖(见碳水化合物)、生物碱、甾醇、萜类、苷类以及维生素等具有药理活性或对人体疾病有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物质,临床上或是直接利用菌丝体、菌核或子实体,或是利用从菌体中分离出来的有效物质。 1 药用真菌的分类 药用真菌按其功效可分成滋补强壮类:如冬虫夏草、银耳、灵芝等;利尿渗湿类:如猪苓、粟白发等;止血活血消炎祛痛类:如麦角、肉球菌、木耳、安络小皮伞、马勃、朱红栓菌;止咳化痰类:如金耳、竹黄;安神类:如茯苓;驱虫类:如雷丸;祛风湿类:如空柄假牛肝菌、大红菇;平肝息风类:如蝉花、变绿红菇;降血压类:如草菇;调节机体代谢类:如蜜环菌、香菇、鸡油菌等。 2.药用真菌在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应用 早在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岁还未能解释一些真菌治病的机理,但已知道用神曲治疗消化不良,饮食停滞等疾病,用霉菌治疗疮等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发现,才弄清某些霉菌对疮作用的机制,使过去一些实践医疗经验升华到现代医学的理论水平。在传统的中医中药中,应用最多的还是一些大型真菌,如灵芝,茯苓,猪苓等。 东汉末年编制的《神农本草经》共记载中药365种,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丸等10余种真菌药物。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辑的《本草经集注》与《名医别录》,以及唐宋年间编著的本草中,除记载有茯苓,雷丸,木耳等外,还增添了马勃,蝉花,银耳等,对真菌药物的记载也更加明确。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药用真菌40余种,如香菇,马勃,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并将历代本草中记载的真菌药物归类,大部分收载于菜部卷中,说明李时珍已注意到有些药用真菌同时具有食用的价值,并根据其功效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在清初汪昂的《本草备要》中,最早论述了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这些被历代要药物学家推崇的大型真菌,并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药用真菌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3.1 药用真菌药理作用 药用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国内外学者进行过很多研究,其主要药理作用有:

真菌和食用真菌的价值及其发展方向

真菌和食用真菌的价值及其发展方向 摘要:在中国,真菌食用的历史有6000~7000年,真菌药用的历史有4000多年。药用真菌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营养、味道鲜美且兼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字:食用真菌价值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及资料:百度百科—真菌; 徐松波,张学莉,等编著. 食品营养与健康指南,中国医药出版社,1992 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竹内容雄.日本发酵与工业。1976 商业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昆明:中国食用菌,1995~200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食用菌,1995~2001 郑建仙.功能性食品.中国轻工出版社,1995 荣福雄,等.8254山西金黄银耳医疗保健作用的研究.全国食用菌新成果、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4, 6 荣福雄,等. 8254金黄银耳多糖抗辐射损伤的研究. 香港首届国际食用笛会议论文集l993 潘继红,等. 灵芝、酵母“双菌”,发酵饮料的研制.食品科学.1997,(8)22-24 潘继红,等.猴头功能饮料生产工艺初探.食用菌,1995,增刊,42-43

可食用真菌更是价值非凡。在中国,真菌食用的历史有6000~7000年,真菌药用的历史有4000多年。药用真菌在中国传统医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10余种药用真菌。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40多种药用真菌。当前,灵芝、虫草等传统药用真菌仍在被广泛使用。这些传统药用真菌作为中医药的代表之一,在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疾病对人类的威胁正在改变着疾病谱,要求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正推动着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和营养药物需求的日益增长。因此,具有丰富营养、味道鲜美且兼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的真菌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Macroscopic Fungi)。通常也称为菇、菌、蕈、蘑、耳。全世界有10000 多种肉质菌(Fleshy mushroom),目前中国已报道的食用菌有850 多种,其中大约有80 多种是美味的,人工栽培的近的50 种,其中形成大规模商业性栽培的15 种左右。在农业不发达的年代,菌类成为人们用以充饥的食物来源。到了现代,菌类成为一种菜肴和美味食品。菌类的营养成分介于肉类和果蔬之间。菌类的蛋白质含量,鲜品为自身重的2%-5%,干品达30%-40%,香菇、金针菇、蘑菇等的蛋白质含量均较高,比一般的蔬菜高几倍至几十倍。菌体蛋白质是最优良的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一般人体必需的8-9 种氨基酸,如赖氨酸、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及异亮氨酸等均有,且不含有高脂肪及高胆固醇等不利影响,是典型的低热量食品。菌类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矿质元素、维生素、核酸及多糖类化合物不但含量丰富,而且使菌类食品有别于一般食品,成为一类高营养价值的风味食品、保健食品和抗癌食品。许多食用菌既是美味佳肴,又具有独特的医疗作用。一般认为,菇类具有益气、清神、理肠胃等功能,但不同菇类还有其独特的医疗作用。灵芝,我国古代传说为”仙草”,历代本草学家都认为灵芝能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药物。通过现代临床试用已证实灵芝对慢性气管炎、急性肝炎等均有一定疗效。经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具有保肝、解毒、强心、镇静、抗缺氧及抗惊厥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茯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用中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急性肝炎和急性肾炎等。药理实验证明,茯苓有利尿和一定镇静作用。木耳性平、味苷,能润肺清肠和消化纤维,它是矿业和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木耳并具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等功效,是中医治疗寒湿腰痛的辅药。《本草纲目》中认为木耳能”疗痔”。香菇,性平、味甘,能化痰理气、益味助食等,同时又能增强人体的抗病力及防治感冒。经常食用香菇,可预防坏肉病、肝硬

药用真菌金耳的rDNAITS序列分析与鉴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N at Prod R es D ev 2007,19:2162220 文章编号:100126880(2007)022*******      收稿日期:2006206219 接受日期:20062082283通讯作者Tel:86221262232019;E 2mail:wiqn@bi o .ecnu .edu .cn 药用真菌金耳的r DNA I TS 序列分析与鉴别 刘春卉,瞿伟菁3 ,张 雯,焦 磊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 要:研究了两个居群的金耳Tre m ella aurantialba 以及近似品的r DNA I TS 区碱基全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首次报道了金耳的I TS 和5.8Sr DNA 完整序列,序列总长度为467~468,长度变异较少。聚类分析表明两个居群金耳亲缘关系非常密切,金耳药材和近似品金黄银耳形成一个稳定的独立分支,近似品黄金银耳形成另一个分支。I TS 序列的差异为金耳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标记,为金耳菌类药材基原入药建立了遗传基础。关键词:金耳;核糖体DNA;I TS 序列;居群;近似品;DNA 分子鉴别中图分类号:R28415 文献标识码:A D NA M olecul ar I den ti f i ca ti on of M ed i c i n a l M ushroo m Trem ella au ran tia lba Ba sed on I TS Sequences L I U Chun 2hui,QU W ei 2jing 3 ,Z HANG W en,J I A O Lei School of L ife Science,East China N or m al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The r DNA I TS sequences fr om t w o populati ons in China were studied and three anal og s pecies were discussed t ogether .The whole sequences of r DNA I TS regi ons (including I TS 21,5.8S and I TS 22)of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were re 2ported first ti m 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ttle difference in length bet w een the sequences was f ound and the length was 467bp and 468bp,res pectively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and T re m ella aurantia f or med a separate stable branch in the t opol 2ogy trees,while T re m ella m esenterica clustered on another clade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t w o populati ons of Tre m ella aurantialba in Yunnan and Shanxi p r ovinces and Tre m ella aurantia is cl osely related,and they can rep lace each other as the sa me medicine according t o the r DNA I TS .The character of I TS sequences can be used f or p r oviding the molecular markers f or identifying Tre m ella aurantialba and exp l oring its genetic basis of fungal s ources . Key words:Tre m ella aurantialba ;r DNA;I TS sequence;populati on;anal og s pecies;DNA molecular identificati on 金耳来源于担子菌纲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金耳 (Tre m ella aurantia lba )的金黄色脑状子实体,为珍稀濒危真菌,民间对其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和陶弘景《名医别录》有记载,《中国药用真菌》述其主 治肺热、痰多、感冒咳嗽、气喘、高血压等症[124] 。同属还有近似种金黄银耳T re m ella aurantia Sch w:Fr 、脑状银耳Tre m ella encephala Pers .、黄金银耳(与橙黄银耳同物异名)Tre m ella m esenterica Retz .:Fr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耳富含水溶性多糖,连续服用金耳子实体能化痰止咳并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模型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5] ,金黄银耳子实体多糖也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及链脲霉素致高血 糖小鼠血糖和血浆胆固醇水平[6,7] ,黄金银耳子实 体有较强的平喘作用[8] ,其多糖也有降低大鼠高血 糖作用的报道[9] 。 由于金耳颜色和外形与几个近似种极为相似且易混淆,金耳种名一直被误定为Tre m ella m esenterica [10,11] ,原产中国的金耳药材主流资源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得以确认并正式定名T re m ella aurantial 2 ba Bandoni et Zang [12,13] 。鉴于同属的近似品种较多,依据单纯形态学方法和化学成分难以鉴别,同时近似种已有相似药理作用的报道,为防止品种源头混乱,保护种质资源,解析其它近似种的种质差异及可替代性,因此对金耳药材基源及其遗传基础进行准确界定,不仅有助于规范资源的生产和保存,也可丰富生药资源库和数据库的基础信息。通过检索Gen Bank 和E MBL 数据库,发现近似种金黄银耳Tre m ella aurantia 、脑状银耳Tre m ella encephala 、黄金银耳Tre m ella m esen terica 的r DNA I TS (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均已注册,而金耳Tre m ella aurantial 2

食药用真菌学

一、选择题 1. 可用于止血、消炎、止咳利咽、多用于口腔手术后止血的食用菌为(A)。 A马勃 B羊肚菌 C冬虫夏草 D灵芝 2.目前还不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是(D) A 金针菇 B 猴头菌 C 茯苓 D 美味牛肚菌 3.下列常用来治疗胃溃疡的食用菌是(B) A 灵芝 B 猴头菌 C 茯苓 D 猪苓 4.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食用菌为(D)。 A灵芝 B 黑木耳 C 白木耳 D 猴头菌 5.Fe含量较多,可用于治疗小儿贫血的理想辅助食品的食用菌为(D)。 A灵芝 B 猴头 C 白木耳 D 黑木耳 6.有机锗含量特别丰富的食用菌有(B)。 A竹荪 B灵芝 C冬虫夏草 D猴头 7.食用菌的孢子着生在(A)上。 A菌褶 B 菌盖 C 菌柄 D 菌环 8.绝大多数食用菌有菌柄,其着生位置有:1)中央生,2)侧生和3)偏生等。蘑菇和平菇菌柄的着生位置分别为(A)。 A中央生和侧生 B 侧生和中央生 C 偏生和偏生 D 中央生和中央生 9.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B)。 A细菌 B 真菌 C 植物 D 动物 10.子实体有菌环的食用菌(D)。 A香菇 B金针菇 C平菇 D蘑菇 11.食用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称为菌核休眠体, 其主要功能是(A,B)。 A抵抗不良环境 B贮存养分 C输送养料 D繁殖 12.属子囊菌纲的食用菌有(B,C)。 A金针菇 B羊肚菌 C冬虫夏草 D猴头 13.属担子菌纲的食用菌有(A,D)。 A金针菇 B羊肚菌 C冬虫夏草 D猴头 14.下列食用菌属于子囊菌的是(D) A 香菇 B 草菇 C 双孢蘑菇 D 羊肚菌 15.目前还不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是(D) A 金针菇 B 猴头菌 C 茯苓 D 美味牛肚菌 16.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的方法(B)。 A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D 抑菌 17.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暂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称为(C)

细胞壁成分测定

一、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冷藏保鲜技术及自溶机理研究 (巩晋龙2013福建农林大 学) 细胞壁物质成分(蛋白质、可溶性糖、几丁质、纤维素)的测定 (1) 细胞壁乙醇不容物(AIS)的制备:参照Ziva no vic S et al. 等[144]方法并做一些 修改:取混匀后的样品组织200 g于95%的乙醇溶液中浸提10 min,然后煮沸5 min,放置于室温下沉淀过夜,过滤,残渣用78%乙醇进行洗涤,过滤后60 C真空干燥过夜,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干样经粉碎后过筛,即得乙醇不容物(AIS)。 (2) 细胞壁物质成分的测定: 乙醇不容物(AIS)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参照考马斯亮蓝染色法[117],以标准牛血清蛋白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精确称取25 mgAIS,加蒸馏水,浸提10 min , 12000 x g离心 20 min,吸取1.0 mL 上清液于10 mL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吸取 1.0 mL 样品提取液, 放入具塞试管中,加入 5.0 mL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充分混合,放置 2 min后在波长 595 nm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重复3次,计算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乙醇不容物(AIS)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117]以标准蔗糖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精确称取25 mgAIS于20 mL具塞试管中,加入10 mL蒸馏水,薄膜封口,沸水中煮沸提取30 min,冷却、过滤,将残渣回收到试管中,加10 mL蒸馏水,重复沸水浴提 取10 min,过滤,洗涤,将滤液一并转入50 mL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吸取 1.0mL提取 液于具塞试管中,加入 1.0 mL蒸馏水,1.0 mL0.09 g/mL苯酚溶液,摇匀,再加入 5.0 mL 的浓硫酸,充分振荡后在室温下反应30 min,在波长485 nm 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重复 3次,计算可溶性糖的含量。 乙醇不容物(AIS)中几丁质的测定方法参照傅海舰等[145],以标准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溶液制作标准曲线。精确称取25 mg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 5 mL 2 mol/L 盐酸溶液 溶胀,混匀后,冰水浴中加入15 mL浓硫酸,沸水中煮沸30 min,冷却至室温,去离子水 定容至刻度。吸取水解液 1 mL与1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 1.0 mL 2%间苯二酚水溶液、 7.5 mL 75%浓硫酸溶液,混匀,沸水浴加热30 min,凉水冲至室温,定容,以空白作对照, 在500 nm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重复3次,计算几丁质含量。 乙醇不容物(AIS)中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宁正祥等[146]以标准葡萄糖溶液制作 标准曲线。精确称取0.5 gAIS与烧瓶内,加入120 mL2%盐酸溶液,回流煮沸 3 h,抽滤,用热水洗涤2~3次,抽干,再用乙醇和乙醚洗涤1次,低温烘干。用20 mL80%硫酸溶液 将其转移到锥形瓶内,摇匀,放置 2 h,加入300 mL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加热 5 h,冷 却,过滤至500 mL容量瓶并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取0.5 mL样品提取液加入25 mL具 塞刻度试管中,加 1.5 mL蒸馏水、0.5 mL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和 5.0 mL浓硫酸,充分振 荡,沸水浴加热1 min ,冷却至室温,在630 nm 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重复3次,计 算纤维素含量。 二、主要食用菌采后品质劣变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姜天甲2010浙大) 1细胞壁乙醇不溶物(alcohol-i nsoluble residue,AIR) 的提取 乙醇不溶物(AIS)的制备参照Zivanovicetal.(2000) 等的方法。细胞壁各组分抽提参照

可食用真菌图片

可食用真菌图片 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 (paul.Pers.) Rolland ] 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内卷,后期常呈波状。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柄短,扁生或侧生,内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 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等地区。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 0%。 深凹杯伞[(Clitocybe gibba)(Fr.)Kummer] 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5-8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

色。菌褶延生,密,污白色,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4-8cm,粗0.4-1cm;菌盖色浅,内部松软。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 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区。 可食用。 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 又称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冬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株残体等处越冬,次年经空气传播到玉米株上发生黑粉病。此菌分布很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宁夏等地区。 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玉米黑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将新鲜的孢子堆摘下或将老熟后的孢子粉收集后炼成蜜丸做药用,其药性特寒、味甘,有益肝胃和解毒作用。用孢子粉拌红糖可治神经衰弱和小儿疳积。 该菌还产生黑粉菌酸,可用作香料工业中的原料;有抗菌作用,其菌液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另外,此菌还可用于生产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长的生长激素吲哚乙酸。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Pers.]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不规则圆形,长圆形,长4-6cm,宽4-6cm。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状,淡黄褐色,柄白色,长5-7cm,宽粗2-2.5cm,有浅纵沟,基部稍膨大,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地区。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养菌丝体。

药用真菌金耳的rDNAITS序列分析与鉴别_刘春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Na t Prod R es Dev 2007,19:216-220 文章编号:1001-6880(2007)02-0216-05 收稿日期:2006-06-19 接受日期:2006-08-28 *通讯作者Te:l 86-21-62232019;E-m ai:l w i qn@b i o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2055243.html, .cn 药用真菌金耳的r DNA I TS 序列分析与鉴别 刘春卉,瞿伟菁* ,张 雯,焦 磊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 要:研究了两个居群的金耳T re mell a aurantialba 以及近似品的rDNA I T S 区碱基全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首次报道了金耳的ITS 和5.8Sr DNA 完整序列,序列总长度为467~468,长度变异较少。聚类分析表明两个居群金耳亲缘关系非常密切,金耳药材和近似品金黄银耳形成一个稳定的独立分支,近似品黄金银耳形成另一个分支。I T S 序列的差异为金耳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标记,为金耳菌类药材基原入药建立了遗传基础。关键词:金耳;核糖体DNA;ITS 序列;居群;近似品;DNA 分子鉴别中图分类号:R 28415 文献标识码:A DNA M 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M edici nalM ushroo m Tre m ell a auranti alba Based on I TS Sequences LI U Chun-hu,i QU W e-i ji n g * ,Z HANG W en ,JI A O Lei School of L i fe Science ,East Ch i na N 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 :The r DNA I T S sequences from t w o popu l a ti ons in Ch i na w ere stud ied and t hree analog species were discussed togethe r .The w ho le sequences o f r DNA I T S reg i ons (i nc l ud i ng I T S -1,5.8S and I T S -2)of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w ere re -ported first ti m e .The resu lts showed that little difference i n length be t w een t he sequences w as f ound and the length w as 467bp and 468bp ,respec ti ve l y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and T re m ella auranti a for m ed a sepa ra te stable branch i n the t opo-l ogy trees ,wh ile T re m ella m esenterica c l ustered on another c l ade .The relati onsh i p bet ween t w o populations o f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i n Y unnan and Shanx i prov i nces and T re m ella auranti a is c l osely related ,and they can rep l ace each othe r as the sa m e medic i ne acco rding to the rDNA I T S .T he character of I T S sequences can be used for prov idi ng t he mo lecu lar m arkers for i dentify i ng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and explor i ng its gene ti c bas i s of f unga l sources . K ey word s :T re m ella aurantialba ;r DNA;I T S sequence ;population ;ana l og spec i es ;DNA m o l ecular i dentificati on 金耳来源于担子菌纲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金耳(Tre m ella auran tialba )的金黄色脑状子实体,为珍稀 濒危真菌,民间对其药用历史悠久,5本草纲目6和陶弘景5名医别录6有记载,5中国药用真菌6述其主治肺热、痰多、感冒咳嗽、气喘、高血压等症[1-4] 。同属还有近似种金黄银耳Tre m ella aurantia Schw :Fr 、脑状银耳T re m ell a ence phal a Pers .、黄金银耳(与橙黄银耳同物异名)Tre m ella m esenterica Retz .:Fr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耳富含水溶性多糖,连续服用金耳子实体能化痰止咳并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模型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5] ,金黄银耳子 实体多糖也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及链脲霉素致高血 糖小鼠血糖和血浆胆固醇水平 [6,7] ,黄金银耳子实 体有较强的平喘作用 [8] ,其多糖也有降低大鼠高血 糖作用的报道[9] 。 由于金耳颜色和外形与几个近似种极为相似且易混淆,金耳种名一直被误定为Tre m ella m esen terica [10,11] ,原产中国的金耳药材主流资源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得以确认并正式定名Tre m ella aurantial -ba B andoni et Zang [12,13] 。鉴于同属的近似品种较多,依据单纯形态学方法和化学成分难以鉴别,同时近似种已有相似药理作用的报道,为防止品种源头混乱,保护种质资源,解析其它近似种的种质差异及可替代性,因此对金耳药材基源及其遗传基础进行准确界定,不仅有助于规范资源的生产和保存,也可丰富生药资源库和数据库的基础信息。通过检索GenBank 和E MBL 数据库,发现近似种金黄银耳Tre m ella aurantia 、脑状银耳Tre m ella encephala 、黄金银耳Tre m ella m esenterica 的r DNA I TS (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均已注册,而金耳T re m ella aurantial -

食药用真菌食品广告词

食药用真菌食品广告词 广告语,食药用真菌食品广告词 1、食补追求的是绿色纯天然——众芝康。 2、几年的辛苦科研,只为帮您把健康带回家——众芝康,值得我们大家信赖的好产品。 3、当今最给力的天然补品——唯有众芝康。 4、品味与众不同,纯天然,更健康——众芝康。 5、众芝康食用菌,真正来自大自然的健康食品。 6、三人康,众之康——众之康食药用真菌。 7、众食菌,芝为康,真菌产品,首选众之康。 8、众人食芝,康乐百年——众芝康,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9、绿色是活力,更是生命,众芝康为您。 10、重品质,重天然,重口感,首选众芝康。 11、众里寻芝千百度,蓦然回首,健康长留。 12、药补不如食补,天然绿色菇——众芝康。 13、众芝康,众知康,大众所选,选健康就选众芝康。 14、众芝康——绿色,自然,大众之健康。 15、百年灵芝森林长,绿色补品众芝康。 16、好菇首选众芝康,食补守护您健康。 17、众芝康之天然,乃世人们之健康追求。 18、汲天地精华,自然更健康——众芝康。 19、众之康,绿色食用真菌,大众的健康源自于你的呵护。 20、天然的食补,自然的智慧,药用菌,还是众芝康。 21、人生自古谁不老,众芝康帮您把时间保。 22、众芝康,绿色科技,食补为民,您的健康,我们的追求。 23、绿色健康,营养滋补——众芝康菇生物。 24、菌之精华,只为大众之安康——众芝康。 25、集灵芝精华,保大众健康。

26、亲朋好友,就送众芝康;孝敬长辈,还送众芝康。 27、众芝康,大众之健;康之道,大众的选择。 28、杭州众芝康,带给您不一样的健康生活。 29、幸福是什么感觉?众芝康——吃了你就知道。 30、众芝康:大自然的馈赠,亲人般的呵护。 31、集众人之力量,聚灵芝之灵气,树世人之健康。 32、物华天宝众芝康,成就不一样的健康。 33、我们经营的不是药品而胜似药品——众芝康。 34、药补不如食补,我的绿色,我的众芝康。 35、健康新风尚,今天,你“众康芝”了吗? 36、天然的味道,自然的健康,食用菌,我选众芝康。 37、健康食补新“食”代,天然绿色更精彩。 38、众芝康,让人民大众都吃上自然,健康的食用菌。 39、众芝康,大家的选择,柏芝的最爱,健康生活众芝康。 40、众芝康,绿色食补,健康长寿的贴身专家。 41、遵循传统养生之道,采集天然绿色精华——众芝康,专注健康食品。 42、忘不了的总是那来自来自密林的众芝康。 43、杭州众芝康,带给您不一样的绿色体验。 44、众之康,森林精灵的家园,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健康体验。 45、食补众芝康——带您呼吸森林的气息。 46、每天都选众芝康,生活无与伦比的健康。 47、众芝康食材,吸天地精华而成,保障大众健康。 48、森林深处提取来的精华,为你打造健康的人生——众芝康。 49、众物之华,至宝之本,康满人生——众芝康。 50、您的健康,源自于我们共同“芝”着的努力。 51、共享天然与绿色——众芝康,健康的选择。 52、天然的健康补品,胜过真正的药品——众芝康,给力。 53、看护家人,更要众芝康——绿色,营养,有面子。 54、吃出来的健康就是不一样——众芝康。

中国最有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

中国最有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菌类25万种,中国已报导的食用菌近1000种,人工栽培种类近70种;有药用价值的真菌有300多种,而迄今真正作为药物使用的只有20~30种。仅是大型真菌种类的极少部分。中国又是利用真菌治病最早的国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以及其后历代本草医药专著中,就有灵芝、茯苓、猪苓、雷丸、马勃、冬虫夏草、等种类治病的记载,在药用菌中,以茯苓应用最广,含有茯苓的秘方在治疗各种癌症的秘方中见到最多。为了信息交流和开发药用菌,现将最有开发前景的药用菌列举如下: 1. 茯苓Wolfiporia cocos (Schw.) Ryv. et Gilbn. = Poria cocos (Schw.) Wolf. 2. 猪苓Grifola umbellate (Pers.: Fr.) Pilat = Polyporus umbellatus 3. 竹苓(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er 误用Polyporus mylittae Cooke et Muss. 4. 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 5.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6. 松杉灵芝(铁杉树芝)Ganoderma tsugae Murr. 7. 紫芝(中华灵芝)Gan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 8. 树舌(平盖灵芝)Ganderma applanatum (Pers.) Pat. 9. 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 (Li:Fr.) Quél. 10. 隐孔菌(松橄榄)Cryptoporus volvatus (Peck.) Hubbard 11. 裂褶菌(白参)Schizophyllum commune Fr. 12. 灰树花(舞茸)Grifola frondosa (Fr.) S.F.Gray 13. 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 (Jacq. Fr. )Kaest. 14. 桦褶孔菌Fuscoporus obliqus (Pers.: Fr.) Aoshi. 15. 桑黄(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 Pilat. 16. 巴西蘑菇(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 17.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Fr.) Sing. 18. 虎乳灵芝Polyporus rhinoceros Cooke = Lignosus rhinoceros (Cooke) Ryv.

微生物学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2)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微生物学》 主讲教师:李明春、吴卫辉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 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例如噬菌体展示技术,病毒载体等) 2. 近年来重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特征和病毒复制、致病机制(如埃博拉出血热、 中东呼吸综合征等) 3. CRISPR-Cas9技术综述(来源,机制,应用) 4. 细菌耐药遗传水平机制 5. 微生物遗传物质水平转移方式和机制 6.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7.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8.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保护中的作用 9. 人体肠道微生物分类、功能研究进展 10. 疫苗的作用机制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11. 微生物作为模式系统揭示生命过程的优势 12. 试述未来微生物学发展的趋势 13. 从细胞形态结构及一些重要结构的化学成分组成等方面分析细菌、古生菌及真 核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进化关系 14. 微生物营养及代谢的多样性对微生物生存能力的影响 15. 极端微生物对生命起源和生命极限的启示 16. 你认为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微生物学家及其成就 17. 微生物学中的独特技术及对发展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18.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 19. 微生物在自然界碳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 20. 生物固氮的原理、意义及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食用药用真菌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用药用真菌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选修课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专业 总学时:10 一、制定本试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2003级教学计划和《食用药用真菌学》的要求,为了达到食用药用真菌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制定此大纲。 二、食用药用真菌学实验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实验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课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食用药用真菌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对于学好食用药用真菌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本实验课的教学,加强学生对食用药用真菌学所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本实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食用药用真菌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3、通过本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实验的教学初步使学生能把食用药用真菌学的理论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 学时分配:本实验课课程学时为10学时。 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好预习实验报告。实验课上指导教师讲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实验步骤, 演示主要的实验方法、操作技能和技巧;指导训练学生独立 完成实验操作,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报告实验结果,分 析和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性质:实验内容一部分为验证性实验,一部分为应用性实验。五、实验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给学生评分,实验成绩占食用药用真菌学总成绩的30%。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 七、教材 《中国菇类栽培手册》(赵根楠等,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食用菌栽培学》(郑稚莺等,哈尔滨出版社,1995年) 八、主要编写人员 郭德军 2004年4月28日

中国最有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

中国最有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 来源:三真作者:真菌研究所黄年来(365000)更新日期:2005-3-21 阅读次数:45 一、前言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菌类25万种,中国已报导的食用菌近1000种,人工栽培种类近70种;有药用价值的真菌有300多种,而迄今真正作为药物使用的只有20~30种。仅是大型真菌种类的极少部分。中国又是利用真菌治病最早的国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以及其后历代本草医药专著中,就有灵芝、茯苓、猪苓、雷丸、马勃、冬虫夏草、白僵菌学名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等种类治病的记载,在药用菌中,以茯苓应用最广,含有茯苓的秘方在治疗各种癌症的秘方中见到最多。 二、为了信息交流和开发药用菌,现将笔者所知的、最有开发前景的药用菌列举如下: 1.茯苓Wolfiporia cocos (Schw.) Ryv. et Gilbn. = Poria cocos (Schw.) Wolf. 2.猪苓Grifola umbellate (Pers.: Fr.) Pilat = Polyporus umbellatus 3.竹苓(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er 误用Polyporus mylittae Cooke et Muss. 4.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 5.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6.松杉灵芝(铁杉树芝)Ganoderma tsugae Murr. 7.紫芝(中华灵芝)Gan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 8.树舌(平盖灵芝)Ganderma applanatum (Pers.) Pat. 9.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Li:Fr.) Quél. 10.隐孔菌(松橄榄)Cryptoporus volvatus (Peck.) Hubbard 11.裂褶菌(白参)Schizophyllum commune Fr. 12.灰树花(舞茸)Grifola frondosa (Fr.) S.F.Gray 13.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 (Jacq. Fr. )Kaest. 14.桦褶孔菌Fuscoporus obliqus (Pers.: Fr.) Aoshi. 15.桑黄(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 Pilat. 16.巴西蘑菇(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 17.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Fr.) Sing. 18.虎乳灵芝Polyporus rhinoceros Cooke = Lignosus rhinoceros (Cooke) Ryv. 19.乌灵参(鸡土从胆)Xylaria nigripes (kl.) Sacc. 20.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21.蛹虫草(北冬虫夏草) Cordyceps militaris (L: Fr.) Link. 22.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 ex Fr.) Pers. 23.樟芝 Antrodia cinnamonea T.T.Chang et W.N.Chou 希望各地科研单位、有实力的公司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开发,为中国人民的

药用真菌

中国药用真菌 真菌(fungi)在自然界现存的大约有2O~25万种,我国的真菌资源非常丰富,传统药用及试验具有药效的真菌已超过400种,主要集中在担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在菌丝体、子实体、菌核或孢子中能产生氨基酸、维生素、多糖、甙类、生物碱、甾醇类、黄酮类及抗生素等多种物质,对人体有保健,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真菌。我国的真菌资源非常丰富,真菌是寻找新的抗生素和抗菌素等药物的宝贵资源库。真菌等微生物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抗拒外来物侵袭以及适应外界环境产生了大量的化学防御物质和生长调节物质。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已知对肉瘤和艾氏癌抑制率达60%~100%的真菌有近300种,且大多数真菌抗肿瘤活性是具有特定结构的多糖和蛋白结合多糖体,把传统中医药和民间用药积累的宝贵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从丰富的真菌资源中寻找新的物质资源,更好的发挥它在中医药中的作用。1.1担子菌亚门 1.1.1 银耳目、银耳科 1.银耳TermeUafuciformis Berk. 2.焰耳Phlogiotis helveUoides(DC.ex Fr)Martin. 3.金耳Termella aurantialba Bandoni&Zang.Sp.nov. 1.1.2 木耳目、木耳科 4.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 5.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 6.皱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Fr.)Henn. 7.肠膜状木耳Auricularia messenterica(Dicks.)Bers. 8.皱极木耳Auricularia rugosissima (Lev)Bres. 9.胶角菌Calocera cornea(Batsch)Fr. 1.1.3 非褶茵目、牛舌茵科 10.牛舌菌Fistulina hepatica(Schaef)Fr. 1.1.4 非褶茵目、多孔茵科 11.茯苓Poria C0C05(Fr.)Wolf. 12.灰树花Gr lafrondosa(Fr.)S.F.Gray 13.猪苓Gr la umbellate(Pers.:Fr)Pilat 14.平盖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Pers.)Pat. 15.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L.:Fr.)Qu61. 16.薄盖灵芝Ganoderma capeiK~e(Lloyd)Teng. 17.灵芝Ganoderma lucifum(Leyss.ex Fr.)Karst 18.匙状灵芝Ganoderma cochlear(B1.Et Ness)Bres 19.层迭灵芝Ganoderma lobatum(Schw)Atk. 20.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 Murr. 21.中华灵芝Ganderma sinense Zhap,Xu et Zhang 22.虎乳灵芝Polyporus rhinoceros Cooke 23.竹苓(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er. 24.桑黄Phellinus baumii Pilat. 25.隐孔菌Cryptoporus volvatus(Peck.)Hubb. 26.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 barinus(Jacq.Fr.)Kaest. 27.桦褐孔菌Fuscoporus obliqus(Pers.:Fr.)Aosh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