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表水资源分布规律分析

吉林省地表水资源分布规律分析
吉林省地表水资源分布规律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吉林省水资源供缺现状分析

吉林省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摘要:吉林省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省份之一,通过分析吉林省自然概况和水资源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吉林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东部山区水资源丰富,而中西部平原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不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本文根据吉林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提出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思路和建议,进而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措施;吉林省 Jilin Province,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0503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classes Yang Chao Abstract:Water shortages in China's Jilin Province, one of the provinces,Profile of Jilin Provi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tural and wate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we can see th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uneven,the eastern part of mountain is rich in water resources,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lains and the relative lack of water resources,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n be limited,very conspicu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In this paper, Jilin Province,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bv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tatus quo,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of the basic ideas and suggestions, and the promotion of Jilin Province,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measures; Jilin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工农生产等原因,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不断加剧,使水资源面临着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2019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2019 为强化水资源监管,规范监督检查行为,近日,水利部印发了《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以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为依据,紧紧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着重强化对监管部门依法履行水资源管理职责的监督,通过实施监督推进水资源管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水资源管理,规范监督检查行为,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水利监督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水资源管理的监督检查、问题认定和责任追究。节约用水监督检查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是指水利部及其流域管理机构依照法定职责和程序,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的机构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职责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问题导向、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水利部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全国水资源管理监督工作。 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责和水利部授权,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监督工作。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管理监督工作,并按要求做好水资源管理问题自查自纠工作。 第六条 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要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相衔接,年度检查要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以问题为导向,每年选择重点事项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第二章监督事项

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被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许多人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2%的表面积覆盖水。其实,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供人类开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

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水资源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亿合计数增长。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如果还不珍惜水资源,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多,如果说将地球的水比作一大桶水的话,那么我们能用的也只有一勺水,而这一勺水中的四分之一或更多已经被污染;如果再让它们继续遭到人类的摧残,早晚有一天,它会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浪费水现象 . 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的重视,我国是有大量“水资源”的国家,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继续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

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为落实

附件 “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号,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要求,在总结“十二五”期间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并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最新要求,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水资源〔2014〕61号)进行修订,形成《“十三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国务院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十三五”期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对象为各省级行政区人民政府。 二、考核组织 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统计局等部门组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组(以下简称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的考核,形成年度或期末考核报告。

考核工作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考核办)设在水利部,承担考核工作组的日常工作。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同时设置创新奖励及其他加分事项、“一票否决”事项。评分方法见附件1和附件2。 (一)目标完成情况 目标完成情况考核6项指标:用水总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重要水功能区污染物总量减排量。 (二)制度建设情况 制度建设情况包括河长制度,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论证制度,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制度,用水定额、计划用水和节水管理制度,水价和水资源费制度,水功能区划及相关管理制度,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估制度,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等9项制度建设情况。 (三)措施落实情况 措施落实情况包括节水优先、水资源保护、监督与管理、基础能力等4类措施落实情况。 (四)其他情况 其他情况包括创新奖励及其他加分事项、“一票否决”事项。 四、考核程序

吉林市市情

吉林市市情 一、吉林市的基本情况 吉林市坐落在长白山麓、松花江畔,是我国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全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城区人口200万,辖4区5县(市)、2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开发区。 (一)吉林市是一座适宜人居的城市 自然条件优越。吉林市原名“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之城”。松花江呈反“S”型穿城而过,俨然一幅天然的太极图形;城外四面环山,“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犹如四神拱卫。回转的江水和环绕的群山,赋予吉林市“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生态环境优良。吉林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城区大气质量良好,全年好于二级以上空气环境质量达到320天以上;水质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松花江两岸百里“清水绿带”精品工程,构筑了著名的城市生态走廊和天然氧吧。良好的城乡生态体系,为这座城市赢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文化底蕴深厚。吉林市是我国史前文化发源地和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有高句丽古城遗址、乌拉古城、吉林文庙、北山古庙群等文物古迹。吉林市巨商牛子厚创办的喜(富)连城社,培养了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名家,享有“中国京

剧第二故乡”的美誉。吉林市歌舞团从1997年起连年荣登央视春晚舞台、“吉林市电视剧现象”、松花湖浪木根雕等文化品牌,成为吉林市流动的城市名片,展示着充满生机的现代文明。 旅游资源丰富。吉林市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赏红叶、冬戏冰雪,具有独特的北方山水城市特色。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并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吉林雾凇,世界石陨石之王的吉林陨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松花湖,曾举办过亚冬会的北大湖滑雪场,使吉林市成为夏季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冰雪旅游的乐园。 城市功能完善。市区道路经纬分明,中心成网、周围成环、内外通畅。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水、电、气、热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齐备,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以及15个省级开发区实现了“七通一平”,城市集聚和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二)吉林市是一座适宜创业的城市 区位优势明显。吉林市位于东北亚几何中心,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重要腹地城市、第三条欧亚大陆桥的节点城市。与国内23个城市及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的龙嘉国际机场,长吉、沈哈高速公路,长吉、吉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功能完善的内陆港,连接所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

自然地理 吉林省水资源状况

吉林省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概况: 吉林省水资源总量为404.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56.57亿立方米,地下水113.18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 为65.5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1.2万立方米, 每亩耕地有水503立方米。东部的地表水水资源大于西部,东部水资源多为地表水;西部地表水贫乏,而以地下水为 多。以大黑山为界限,东部为足水区,西部为缺水区。东 部水资源量为316.67亿立方米,其中长白山区包括抚松、白山、长白、集安、靖宇、通化、柳河、安图、桦甸、和 龙、敦化等地,为水资源丰富的足水区,该区总面积占全 省总面积的17.9%,水资源量150.12亿立方米,每平方公 里产水43.8万立方米,人均有水7329立方米。 中低山丘陵较足水区,包括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不含延吉市)及辉南、东丰、梅河口等县(市)。该区 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1%,水资源量153.4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25.8万立方米,人均有水2860立方米; 延吉盆地较少水区,面积占全省3.7%,水资源量13.15亿 立方米,人均有水1770立方米。大黑山以西台地、丘陵、平原为缺水区,水资源总量为87.5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

21.7% 河流状况: 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分为松花江水系、辽河水系、鸭绿江水系、图们江水系、和绥芬河水系。 降水量: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6毫米,其中降水量最大的桦甸为769毫米,最小是辉南为66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 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2%。 水运: 吉林省主要通航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一般4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通航期。全省内河航道 1789公里,有内河港口3个(大安港、吉林港、扶余港),年吞吐能力140万吨。 地下水资源: 吉林省地下水资源为113.18亿立方米。以大黑山为界,以东地区地下水储量为61.55亿立方米,以西的中西 部丘陵台地平原地区储量为51.63亿立方米。全省地下水 可开采量为56.56亿立方米。其中,东部山区为15.27亿 立方米/年,丘陵台地平原区为41.29亿立方米/年。抚松、蛟河、延吉、珲春、和龙、汪清、罗子沟等盆地和伊舒、 辉发河地堑,多为地下水径流和泉水汇集的中心。 山地丘陵区地下水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上游头道沟和二

水资源管理人员职责

水资源管理人员职责 水资源管理工作【1】 齐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xx)25 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发(xx)3 号文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227 号令《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等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为重点,严把“三条红线”,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为手段,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严把三条红线 制定下发了《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德政字【xx 】112 号文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齐政发[xx]101 号),确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三条红线”,并根据上级要求,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污染物入河总量三大指标分年度一一确定。 同时按照工作职责,对县境内的入河排污口进行了登记,并按照省市划定的水功能区对我县境内的两个水功能二级区( 新赵牛河和老赵牛河德州农业用水区) 制定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警戒线。 经过一个时期的管理和运行,几个指标均未超限。 二、全面实施水资源论证和计划用水制度出台了《关于将水资源论证 纳入立项环评前置程序的通知》( 齐 政发[xx]83号文),并纳入大厅统一办理,将水资源论证工作前置, 要求涉水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进行水资源论证,没有水资源论证或者论证未通过,一律不准立项和环评,真正将水资源论证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依据有关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每年底对所有取用水户下达次年取用水计划,并严格监督用水计划执行,切实抓好“年计划、月调度、季考核”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水量控制指标,目前来看,各单位取用水正常,尚无超计划用水现象。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依法收费,确保足额征收。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和“票款分离”制度,严格征收标准,保证所收费用的准确性和票据管理的规范性,主体合法、范围明确、方式具体、程序规范。 加强水资源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 三、用水总量等年度控制目标落实情况 按照齐政发[xx]101 号文件要求,xx 年以来,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指标,均控制在计划数值内,xx 年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5 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低于全市平均值。 四、建立健全了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按照市里要求和下达的用水指标,我们已将水资源总量、节水量、水资源利用率、万元产值耗水量、循环水利用等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规范取用水行为。 建立健全了水资源管理协调机制,组建了水资源管理议事机构,统筹协调解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分解工作任务、严格监督管理程序、细化管理责任,真正把水资源监督管理责任落到了实处。

2016年度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度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度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年,是全面实施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之年。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本局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及时掌握并反映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本情况,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价费[2016]209号《关于调整水资源标准的通知》和《开展全省取水口调查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本科工作实际,我们开展了以企业取水许可证审办与年审、取水计量装置安装与运行、水资源费征收与管理、取水口调查与定位、创建“十佳”服务企业工作亮点、“”水法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具体报告如下: 一、企业取水许可证发放及年审情况 (一)2016年新办取水许可证11家,取水总量为万m3,地下水2家万m3。其中: 1、企业办证6家,申请水量为万m3。 2、换发证3家(上年度转),申请水量为万m3,地下水万m3。 3、省办取水证1家(水务集团),申请水量为10600万m3。

4、电站1家,申请水量为18870万m3。 (二)到2016年2月底,应年审的企业有224家,已参加年审的企业有136家,其中年审合格的有108家,年审注销取水许可证的企业28家,销减水量万m3(其中地表水12套万m3),销减计量表19只。 (三)经年审,2016年累计有效取水许可证418套,申请许可总量为万m3,年底实际取水总量为万m3;申请地下水许可总量为万m3;实际取水总量为万m3。其中: 1、农业灌溉灌发证为145套,取水许可量为20306万m3。 2、水电站发证为55套,取水许可量为133146万m3。 3、企事业单位直接取水发证为202套,申请许可水量为万m3,实际取水量为580万m3;申请地下水取水量为万m3,实际取水量为万m3。 4、制水企业取水发证为13套,申请许可水量为2843万m3,实际取水量为3796万m3。 (四)2016年取水许可预申请及水资源论证审批企业1家,申请取水量为64万m3,日最大取水量为万m3,并按行政许可要求登报公示。 (五)做好下情上报工作: 1、2016年2月及时编报了2016年度水资源年报工作。 2、2016年3月底完成编报我市2016年度水资源公报工

吉林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吉林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 告2019版

前言 吉林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吉林省水资源情况现状及趋势。 吉林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 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吉林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吉林省水资源情况核心指标从从 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吉林省水资源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吉林省水资源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吉林省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吉林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 一、吉林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三、吉林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 四、吉林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吉林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吉林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吉林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 一、吉林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吉林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吉林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吉林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时间:2007-11-21 来源:作者: 温岭市人民政府令 第 89 号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更新时间:2005-10-17 返回目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已经十三届市政府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王建平 二○○五年四月十九日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办法。海水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五条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水资

源的开发、利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市水利局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建设规划、财政、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气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各镇、街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工作,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宣传和教育,全面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二章水资源规划 第八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环境灾害,应当统一制定规划。规划分为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 专业规划,是指防洪、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节约用水等规划。专业

中国水资源现状

状源水资现中国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

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

水资源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水资源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绝非络复制,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水政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 篇二: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绝非络复制,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

在×××(改成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水资源处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篇三: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绝非络复制,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水资源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水资源管理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水资源管理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履行好

吉林省流域概况简介

了解吉林省流域基本概况 吉林省主要水系包括五个部分,即三岔河口上游二松干支流及嫩江、辽河、绥芬河、鸭绿江及图们江支流。 嫩江流域发源于大兴安岭的伊勒呼里山南坡,河长约为1370 km,流域面积约为29.7×104km2,在吉林省扶余市三岔河镇汇入松花江。该流域流经吉林省白城市,洮儿河为流经吉林省的一级支流,全长553km,流域面积2.88×104km2,其中流经吉林省的河长255km,流域面积1.3×104km2,主要支流有归来河和交流河。 辽河流域发源于与辽宁省交界的河北省平泉县,河长1430 km,流域面积22.9×104km2,经双台子河与盘锦盘山县注入辽东湾。流经吉林省的主要是东辽河,流经四平市。东辽河流经吉林省的河长371.9 km,流域面积1.1×104km2。 图们江流域位于吉林省东南边境,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河长537 km,流域面积3.3×104km2,注入日本海。该流域流经吉林省延吉市,吉林省内主要支流有珲春河、大汪清河、嘎呀河、海兰江。 鸭绿江流域位于吉林省西南边境,是中国与朝鲜之间的界江,发源于长白山,河长795 km,流域面积6.19×104km2,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附近注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该流域流经浑江市和通化市,吉林省内主要支流有浑江。 第二松花江流域是吉林省水资源的主要支柱,其发源于长白山,海拔高程2744m,流域面积为7.34×104km2,河道长958km,河道平均比降为4‰,河道平均宽度为97.8m,主要支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漫江、松江河、二道松花江、辉发河、饮马河、伊通河等支流。流经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整个流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江道自东南流向西北,流经白山、红石、丰满、吉林、长春、松原等地纵贯吉林省的中部。流域内平均降水量比较充沛,水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上游地区,山高河流坡降陡,对开发利用水资源特别有利。 第二松花江流域地处中纬度地带,东部隔朝鲜半岛靠近日本海,西部隔松辽平原与蒙古高原相望,特殊位置决定了流域内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台风、气旋活动频繁地带,易造成大暴雨。近40年来流域水资源量变化较为明显,引起水资源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流域内平均气温升高、土地利用格局改变、水利工程的修建等改变了下垫面产汇流特性,改变了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 第二松花江流域水文战网分布比较密集,共有水位站50个,雨量站142个,

取水许可审批程序

取水许可审批程序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和《河北省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有关规定。 审批范周:凡利用取水工程或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情形外,都应当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审批程序: 一、实行政府审批制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在报送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提出取水申请。 纳入政府核准项目目录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在报送项目建设报告前,提出取水申请。 纳入政府备案项目目录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不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在取水工程开工前,提出取水申请。 二、申请取水并需要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申请人在提出取水申请的同时,应当按照《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一并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三、需要申请取水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其中,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但应当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不需要编制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情形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的格式及填报要求,由水利部规定。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单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进行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作为审批取水申请的技术依据。 五、申请取水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1.申请人的名称(姓名)、地址; 2.申请理由; 3.取水的起始时间及期限; 4.取水的目的、取水量,年内各月的用水量等; 5.水源及取水地点; 6.取水方式、计量方式和节水措施; 7.退水地点和退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以及污水处理措施; 8.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事项。 (二)与第三者利害关系的相关说明; (三)属于备案项目的,提供有关备案材料; (四)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以下材料: 1.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定身份证明文件; 2.有利害关系第三者的承诺书或者其他文件; 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4.不需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应当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5.利用已批准的入河排污口退水的,应当出具具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的同意文件。 六、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取水申请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决定批准的,应当同时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 对取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取水申请,审批机关应当征求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并报送取水审批机关。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审批期限,不包括举行听证和征求有

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 年,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洛阳市节水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夯实基础、增强活力、提升水平、促进发展”的原则,围绕“创建节水型社会、服务洛阳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升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两费征收达到万元,其中水资源费万元,加价水费万元;全年完成总节水量万立方米;计划用水率达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率达72%左右;万元GDP用水量7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65立方米;全年取水样298个,取得化验数据 个,并做出了科学、公正、正确的水质检验报告及水质评价。 (一)积极配合市人大,立法工作进展顺利。 在市人大、市法制局及市水利局的共同努力下,《洛阳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顺利通过了省人大的审查批准,并已于年月日起施行。积极配合市人大完成了《洛阳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并已列入了市人大年的正式立法计划。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办公室专门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小组,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组织召开了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近几年的节水工

作,表彰了节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2、组织编制了《洛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并顺利通过水利厅组织的评审,此规划已上报省政府,经批准后即可实施;开展了《洛阳市地下水保护研究》专题科研工作,并顺利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审查验收;起草印发了《洛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洛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2011年度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 3、举办了第一期由全市各县(市、区)节水办主任和业务骨干参加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培训班。 4、完成了节水型企业(单位)、社区、灌区的申报工作。全年共申报10家,其中通过省厅验收的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共7家;通过水利局验收的市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共3家。 5、对各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 (三)认真落实新的用水定额,严格计划管理。全年下发计划用水调查表600家,调整用水单位计划102家,下达用水计划310家,全年节水1200万立方米。 年在城市区设地下水位观测井33眼,观测频率6次、月,设水位统调点14个,完成了地下水动态观测报告的编写及有关气象资料的收集工作,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吉林省物价局关于调整长春市水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吉林省物价局关于调整长春市水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布部门: 吉林省物价局 发布文号: 吉省价工字[2001]35号 长春市人民政府: 为了解决长春市污水处理运行亏损和石头口门水库扩容缺乏资金及亏损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促进合理用水、节约水用,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同意调整长春市污水处理费、石头口门原水价格及水资源收费标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污水处理费。民用水中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每吨由现行的0.15元调整为0.40元;公用水中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每吨由现行的 0.30元调整为0.80元;特业水中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每吨由现行的0.50元调整为2.00元。 二、石头口门水库原水价格。石头口门水库供长春市自来水公司的原水价格由现行的每吨 0.093元调整为0.237元。调后每吨原水尚欠的0.109元扩容成本缺口,由新提高的水资源费补贴。 三、自来水价格。由于受石头口门水库原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的拉动影响以及合理调整水价结构,民用自来水价格由现行的每吨2.00元(含污水0.15元,引松0.20元,还贷0.30元)调整为2.50元(含污水0.40元,引松0.20元,还贷0.30元);公用自来水价格由现行的每吨4.17元(含污水0.30元,引松0.40元,还贷0.50元)调整为4.60元(含污水0.80元,引松0.40元,还贷0.50元);特业用自来水价格由长春市政府按内含污水处理费不低于2.00元、引松基金和还贷加价不低于0.90元及原水提价部门自行安排价格。 四、水资源费标准。城市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地下水源的水资源费,同自来水划分类别相统一,属于民用自来水范畴的团体生活用地下水水资源费由现行的每吨0.06元调整为0.74元;属于公用自来水范畴的工业用地下水资源费(含非民用自来水范畴的团体生活用水部门)由现行的每吨0.15元调整为1.55元;特业用地下水资源费标准由市政府按不低于同类自来水价格40%的标准自行安排。 五、调价时间。调后价格自2001年10月1日起执行。即用户10月1日之后用水执行新价。 六、其他有关事项: 1.水资源收费标准提高后,每年必须保证向石头口门水库提供2000万元的水价补贴,以保证石头口门水库增容筹资及还贷需要。 2.鉴于本次水价提高幅度较大,尤其是水资源收费标准一次性提价幅度较大,必须向用户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对调后水资源收费标准承受确有困难同时又符合产业政策的用地下水大户,由市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把关,认真核实,经市政府批准后,可适当将提价幅度降低,但不得由此而影响石头口门水库扩容还贷补贴额的实现。 自来水价格提高后,由市政府对享受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增加的水费提价差额,采取相应提高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办法解决。 3.对非引松工程占用的引松基金(含还贷加价)部分尽快如数归还,以减轻引松还贷压力。自来水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做好水价改革即实行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水价各项准备工作,以便将来进一步疏导价格矛盾。

水资源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

一、爱岗敬业为民管水 珍惜资源、忠于职守,钻研业务、勇于实践,创新进取、乐于奉献。依法科学管水,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二、科学论证严格许可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水资源论证和审查。按照程序依法审批许可事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自觉接受监督。 三、加强监管促进节水 宣传国家节水政策法规,自觉履行节水义务。严格执行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加强用水监管,对用水户考核及时规范。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 四、强化保护限制纳污 按规范进行水资源监测,准确及时报告信息。熟悉掌握水污染应急预案,迅速妥当处置突发事件。依法监管排污口,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落实水功能区各项制度。 五、依法计征规范使用 持证上岗,举止文明,明示标准,按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及时监测计量设施和运行状况。严格执行水资源费的使用规定,做到专款专用。 六、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服从大局,团结协作,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严格遵守廉洁规定,不得弄虚作假、推诿塞责;不得擅自缓征、减征、免征水资源费;不得以权谋私,侵害用户权益。

一、忠于职守执法为民 忠诚水利,爱岗敬业;崇尚法律,业务精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二、严格执法勇于担当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照法律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枉不纵,敢于担当,勇于负责。 三、规范执法程序严谨 主体合法,程序规范。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文书规范,说理充分;适用法律准确,自由裁量得当,执行到位。 四、公正执法惩教结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依据、执法权限、适用规则、执法程序、执法结果公开,公平公正,过罚相当。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五、文明执法高效利民 举止文明、用语规范;态度公允、以理服人;着装整齐、标识统一。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杜绝简单粗暴;遵守办案时效,提高执法效能。 六、廉洁自律纪律严明 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严禁侵害执法当事人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严禁包庇、纵容、袒护违法违规行为;严禁乱处罚、乱收费;严禁吃、拿、卡、要;严禁酒后执法。自觉接受监督,维护水政执法队伍和水利行业良好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