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一.精心选一选

1.图9-1中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2.如图9-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

A.反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大于反射角

C.折射角等于反射角

D.以上说法不对

3.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一定是直线

B.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在池边看到水中的月亮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在树荫中总有很多的小圆光斑

D.太阳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路径是弯曲的

5.如图9-3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

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6.一凸透镜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成像情况是()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

7.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B.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C.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它在水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9.(多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

B.我们看到水中的石块和蓝天白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将筷子放入水中,看上去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

D.皮鞋擦得又黑又亮,这个“亮”是表示皮鞋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10.(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物体经凸透镜总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耐心填一填

11.如图9-4所示的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在蜡烛从P点左侧向F

点靠近的过程中,调节光屏的位置,能观察到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

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移动到F点与O点之间时,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实像,这时,怎样观察烛焰的虚像?说出你观察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12.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滴一个小水珠(直径约5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_______(填“大”“小”或“一样大”),这说明小水珠相当于_____________,此时,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13.“每天测量体温”是科新中学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9-5所示有四

位同学分别沿A、B、C、D方向读数.你认为沿_______方向读数要方便一些,原因是体温计在设计时对于这个方向应用了__________.

14.诗人李白月下独自饮酒,即兴赋诗:“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中三人,除诗人本人外,另两人是由光现象产生的.其中一人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另一人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5.如图9-6所示,由玻璃砖下表面A点射出一条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知,入射角为_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___,折射角为

_______.

16.如图9-7所示,由于大气层是_____________的,太阳光在大气层内传播的路径是________的,因此,清晨太阳还没有升到地平线以上时,我们就已经看到了太阳的______(填“虚”或“实”)像,这实际上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三.实验探究

17.小明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明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同他一道完成如下工作.

(1)要能完成探究还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2)简要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

(3)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

18.完成下列光路图(图9-8)

五.认真选一选

19.如图9-9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20.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9-10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0乙所示,摄影师应将镜头适当地()

A.向下并且向左移

B.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

D.向上并且向右移

六.细心填一填

21.小华参观展览会,在如图9-11所示的一个小展览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

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

已.则这个屏风是____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_像(填

“虚”、“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2.实际生活中常见到如下现象:①手影,②海市蜃楼,③倒影,④月食,⑤电影,⑥二泉映月, ⑦对镜梳妆.可以把上述现象分为三类:

第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科学探究

2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表格中.

凸透镜的焦距/cm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的

正倒

凸透镜的

焦距/cm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的

正倒

14 20 47 倒立16 20 80 倒立

14 30 26 倒立16 30 34 倒立

14 40 22 倒立16 40 27 倒立

14 60 18 倒立16 60 22 倒立请你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应用

24.如图9-12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水中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学作图来确定哪是实际的飞机.

25.有月亮的夜晚,我们抬头看见的月亮比月亮的实际位置是________(选填“偏高”、“一样高”、“偏低”),图9-13中的月亮为实际月亮,请通过作图作出看到月亮像的大致位置.(说明:作图时将大气层作为均匀介质看待)

26.在用如图9-14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陈明和赵红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无论移动到哪里,他们始终都没有看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做法.(图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

1.C 2.D 3.C 4.D 5.D 6.C 7.B 8.B 9.ABD 10.BC

11.变大;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蜡烛12.大;放大镜;正立;放大;虚13.B;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4.诗人的影子;光的直线传播;诗人在酒中的倒影;光的反射

15.300;300;46016.不均匀;弯曲;虚;折射

17.(1)太阳光,刻度尺(2)①利用玻璃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用刻度尺测焦距;②按上述方法再分别测出水晶透镜、塑料透镜的焦距③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3)表格可如下设计:

透镜材料玻璃水晶塑料

透镜焦距(cm)

(4)控制变量法

18.如图所示

19.D 20.B 21.凸透镜;实;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22.第一类:①④;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第二类:③⑥⑦;与光的反射有关;第三类:②⑤;与光的折射有关.23.(1)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对于同一凸透镜,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远,像到凸透镜距离越近(2)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凸透镜,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相同时,凸透

镜焦距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大.

24.如图所示25.如图所示

26.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他们让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由远及近,先把蜡烛固定在某一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去承接烛焰所成的像.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五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 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像 D. 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要在光屏上得到 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向左移动 2.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 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 C.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像

D. 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将光屏左移可在光 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如图为光线经过透镜光路图,其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A. B. C. D. 4.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 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B. 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 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 D. 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 烧 5.小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 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 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 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B. 一定大于L C. 可能等于L D. 一定小于L 6.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 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30 40 c m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一、选择题 1.(12南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处,在光 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后,又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 A .像变小,像距变大 B .像变大,像距变小 C .像变大,像距变大 D .像变小,像距变小 2.(12常州)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新 课 标 第 一网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3.(12镇江)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 、B 、C 三点分别与蜡烛 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处于A B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蜡烛处于B C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蜡烛从C 移动到B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 .将蜡烛从B 移动到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4.(12宜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 为15cm ,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l0cm 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D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无像 5.(12恩施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C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 .像距大 于10cm 小于20cm 6.(12荆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光屏上可接受 到倒立、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 .无法成像 B .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 .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 .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7.(12龙东)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将蜡烛 放在距离该透镜35cm 处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物距/ 像距 /c m 20 0 60 40 40 60 20 A B C cm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 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 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 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C.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5.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 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 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B.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 C.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D. “刷脸”时,若发现成像太大,则消费者应靠近摄像头 6.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则下面说 法正确的是() A. 将物体靠近透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物体的像,则一定 成虚像 B.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 的像 C. 如果物体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透镜,且光屏 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D. 将透镜遮挡一部分,则一定不能成完整的像 7.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A. B. C. D. 8.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凸透镜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他的记录中不 正确的是() A. 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 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9.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 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 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1、平行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将会聚到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__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一个透镜有两个________。 2、如果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______________光线。 3、小林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后10cm处得到一个最清晰的 亮斑,接着他用烛焰作物体,在光屏上得到了和烛焰等大的像,此时,烛焰距光屏________cm。 4、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 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5、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 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光屏上没有像,需要重新调整光屏位置才能有像呈现在光屏上-1E 6、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抽上距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 )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7、用凸透镜在屏上已得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现用一块圆形黑板糊上凸透镜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是 ( ) A、像没有了 B、像的中间看不见了 C、像比原来变暗了 D、像与原来没变化 8、用一直径为20cm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有一垂直透镜主光轴的光屏,光屏上显现出一个直径是10cm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 A、10cm B、20cm C、30cm D、无法确定 9、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10、完成下图所示的光路图。 1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lO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 ) A、倒立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一.精心选一选 1.图9-1中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2.如图9-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 A.反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大于反射角 C.折射角等于反射角 D.以上说法不对 3.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一定是直线 B.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在池边看到水中的月亮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在树荫中总有很多的小圆光斑 D.太阳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路径是弯曲的 5.如图9-3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 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6.一凸透镜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成像情况是()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 7.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B.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C.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单元测试精选题目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单元测试精选题目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xx 题 xx 题 xx 题 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7题,共**分) 1、 把高2cm 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 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 .7.5cm; B .12.5cm; C .4.5cm ; D .10cm. 2、 安装在居民小区、银行等公共场所的电子监控系统能为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适时监控: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 .平面镜成实像; B .凸透镜成实像; C .平面镜成虚像; D .凸透镜成虚像.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一1.2m 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4、 以下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猴子看到的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人站在平面镜前,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镜中所成的像越小; C .凸透镜成虚像一定是放大的,凸透镜成实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是缩小的; D .能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阅卷人 评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 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A.u>2f B.f

A. B. C. D. 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当点光源放在A 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位置在() A.C点右侧B.BC之间 C.AB之间D.A点左侧 二、填空题 6.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若此时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实像,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 处,人站在光屏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放大的“烛焰”。 7.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

2021八年级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题(附解析)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 卷(附解析) 一、单选题 1.在研究凸透镜的实验中,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厘米处,就会在凸透镜另一侧成一个倒立、 等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厘米处,则经凸透镜后会产生一个()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不能成像 2.在“用点燃的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在 草稿上记录了一次实验现象(漏画了光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 l1是物距 B. l2是像距 C. 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实验中,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3.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 A. B. C. D. 4.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3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 镜前30cm处,可得到一个()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cm处 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0cm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 B. 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 D. 距离透镜40cm处发出的两条光线(如图),经过透镜后能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 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7.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 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 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D.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 蜡烛像 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情景,烛焰位于凸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 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投影仪 D. 潜望镜 二、填空题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 列问题: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板块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 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 ①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 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3)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 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

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 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 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 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5.照集体像时,发现有人没有进入镜头,应该如何调节() A.照相机向人移近,减小暗箱的长度 B.照相机离人远些,减小暗箱的长度 C.照相机向人移近,增大暗箱的长度 D.照相机离人远些,增大暗箱的长度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凸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偏折聚焦的光学元件。在物理学和光学中,对于凸透镜成像的理解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凸透镜成像的练习题,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题目一】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成像 假设有一块凸透镜,其焦距为10厘米,光线垂直入射于凸透镜。 请问: 1. 入射光线在透镜上的折射情况如何? 2. 入射光线聚焦后的成像位置在哪里? 3. 成像物体是否是正立的?放大还是缩小? 【解答】 1. 入射光线在凸透镜上由于光线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会向法 线一侧偏折,所以光线将向凸透镜的光轴一侧偏折。 2. 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焦点位置可以通过凸透 镜的焦距来确定。对于本题而言,焦点位置在凸透镜两侧与光轴相交 的地方,离透镜的一侧距离为焦距的值,即10厘米。 3. 成像物体是倒立的。由于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又偏离了原来的光线 方向,所以成像物体是倒立的。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该题目 中的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如果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成像则是正立

的;如果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成像则是倒立的。而我们所讨论的情形 是入射光线垂直于凸透镜,即物体无限远,所以成像是倒立的。 【题目二】近距离物体成像 现在,考虑一个离凸透镜为20厘米的物体,物体的高度为5厘米。请问: 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多少? 2. 物体的实际大小与成像大小的比例关系是如何? 3. 成像位置是在焦点之外还是之内? 4. 成像物体是否是正立的?放大还是缩小? 【解答】 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加上凸透镜与物体之 间的距离。即20厘米加上物体高度的一半,即20 + (5/2) = 22.5厘米。 2. 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由凸透镜的放大镜公式确定。放 大镜公式可以表示为:高度比 = 成像高度 / 物体高度 = 成像距离 / 物体 距离 = 成像距离 / (物体距离 + 凸透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在本题中, 物体距离为20厘米,成像距离为22.5厘米,所以高度比为 22.5 / 20 = 1.125。因此,成像大小是物体大小的1.125倍。 3. 成像位置在焦点之外。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放在凸 透镜的前焦点之外时,成像位置在焦点之外。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凸透镜是指()。 A. 中央厚、两头薄的透镜 B. 中央薄、两头厚的透镜 C. 厚薄均匀的透镜 D. 不规则形状的透镜 2. 凸透镜的主要特点是()。 A. 两个焦点 B. 厚中薄两头 C. 成像大小不变 D. 非线性成像 3. 凸透镜焦距为正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 B. 虚焦 C. 无焦 D. 无法确定

4. 凸透镜焦距为负的情况下,其成像为()。 A. 实焦 B. 虚焦 C. 无焦 D. 无法确定 5. 凸透镜呈现实像的条件是()。 A. 物距大于焦距 B. 物距等于焦距 C. 物距小于焦距 D. 物距无关 二、解答题 1. 物体距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呈现出聚焦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实像。实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只是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透镜 后会呈现出完全平行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无限远的地方,形成一个 虚像。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3.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探讨成像的特点。 解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一个焦距的位置摆放时,光线经过凸 透镜后会呈现出发散的效果,即成像点会在透镜的同侧,形成一个虚像。虚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同,位置翻转,呈倒立形态。 4. 凸透镜放大器的原理是什么? 解答:凸透镜放大器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性来放大物体的影像。 凸透镜主要通过将光线聚焦,使得物体的影像放大,从而增加观察者 的观察能力。凸透镜放大器的成像原理可以用凸透镜成像公式来解释,即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通过调整物体和透镜的距离,可以使得影像变大,以实现放大效果。 5. 请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 解答:近视眼是由于眼球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屈光能力过强而导致的。在近视眼的情况下,平行光线在通过晶状体后会被过于聚焦,无法形 成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为了矫正近视眼,需要增加透镜的屈光力,即使用凹透镜。凹透镜可以分散光线,使得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得更 为发散,从而实现对视网膜上影像的拉远,使其聚焦在视网膜上,从 而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试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1×33=33) 1、凸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凹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________,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 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 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 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 ,使我们能看到水 银柱的___ _的像。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厘米时, 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12厘米 时,调整光屏,_______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5、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 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 ____。 6、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凸透镜下方距凸透镜______ 的范围内,要使此时的像放大一点,可以将凸透镜 往(填“上”或者“下”)移一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____ ___ _范围内,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_____ _ ___的范围内;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 ___,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_____ _____的范围内。 7、青少年如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制成的眼睛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m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某同学测得他奶奶所戴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cm,则此眼镜的度数为度。 8、物体从很远处向凸透镜的2倍焦距靠近时,像将(填“变大”、“变小”、“不变”),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将(填“变大”、“变小”、“不变”)。 二、选择题(3×14=42,注意13、14题各有两个答案) 1、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对发散光束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会聚光束没有发散作用 2、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中不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1.徐爷爷用焦距为8厘米的放大镜看书,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正立放大的文字,则书离放大镜的距离可能是() A.5厘米B.8厘米 C.12厘米D.20厘米 2.用水彩笔在磨砂屯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观察图案在墙上所成的像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 B.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 C.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D.看不到像 3.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增大物距 D.减小取景范围 4.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B. C.D. 5.“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了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现在许多道路上都会安装有电子眼.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通情况时拍下的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 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 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 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 6.要把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8 cm B.等于8 cm

C.小于8 cm D.大于8 cm,小于16 cm 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 8.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B.实像可以拍摄,虚像不能拍摄 C.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10.焦距是12cm的凸透镜,当物体置于镜前2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清晰的() A.倒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虚像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 一.精心选一选 1.图9-1中哪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2.如图9-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 A.反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大于反射角 C.折射角等于反射角 D.以上说法不对 3.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一定是直线 B.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在池边看到水中的月亮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在树荫中总有很多的小圆光斑 D.太阳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路径是弯曲的 5.如图9-3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6.一凸透镜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成像情况是()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 7.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B.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C.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它在水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9.(多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强化训练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强化训练题 1. 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不能成像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专项练习题

1、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5-1-1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属于凸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凹镜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图5-1-1 2、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 其截面如图 5-1-3 所示, 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 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图5-1-3 A. a B. b C. c D. d 3、图所示的光路图中, 正确的是( ) 4、在图5-1-5中, 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图5-1-5 5、完成图5-1-6中的光路图。 图5-1-6 6、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 其中错误的是( ) 7、根据透镜的性质, 完成图5-1-7中的光路。 图5-1-7 8、图5-1-8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 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 ) 图5-1-8 A. a B. b、d C. c D. a、b、c、d 9、用照相机照相时, 物体在胶片上成的像是( ) A. 正立的实像 B. 倒立的实像 C. 正立的虚像 D. 倒立的虚像 10、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 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 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 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的像, 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填“不会”或“会”) 影响观众的观看。 11、使用幻灯机时, 在屏幕上得到的像是幻灯片上图案的( )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 12、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在距离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 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A. 小于20 cm B. 大于20 cm小于40 cm C. 等于40 cm D. 大于40 cm 13、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 照相机 B. 凸面镜 C. 平面镜 D. 幻灯机 14、图5-2-6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 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2-6 A. 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 B. 如果看远景时很清晰, 那么看近景时, 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 C. 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 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 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一定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 专题训练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培优) 一、选择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时,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 A.小于9厘米B.大于9厘米 C.等于9厘米D.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2.一位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5 中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30厘米B.一定小于10厘米 C.一定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D.一定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 3.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 )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 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 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 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 4.老师在给同学照相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则() A、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 B、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 C、照片上没有苍蝇,只是照片略暗一些 D、无法判断 5.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他们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6示。现在爷爷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给他,小明应该拿其中的( ) 图6 6、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2寸的半身像,再用该相机给他照一张2寸的全身像,应( ) A.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缩短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增加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缩短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增加暗箱长度 7.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从3倍焦距处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数值减小的物理量是( ) A.像的大小B.像与物的距离 C.像与透镜的距离D.透镜的焦距 8.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结果是( ) A.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B.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 C.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D.整个像存在,但像变暗了 9.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 ) 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 B.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 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 D.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