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九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九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三中学2017届九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 一、书写(2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gù(1) 的种子,当小溪渐渐yīn (2) 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的春的洗li(3) ,请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gāo (4) 。 ⑴⑵⑶⑷ 2.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2)燕子来时新社,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4)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都用名词描写景色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诗人托梅言志,表现诗人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高洁人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3分) 《水浒》中一百零八将个个是英雄好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请问以下对联中分别描绘的是哪位英雄? (1)难得有心呼保义,可怜无人颂公明。 (2)一生风雪落荒草,半壁忠心飨天朝。 (3)青龙偃月可扫佞臣鼠将,忠肝义胆不辱圣祖威名。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6分) 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启航;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这片沃土兴修水利;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抵御外辱的泣歌;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试图在这片土地上勾勒一个中国雄起的“东方大港”;改革开放在这片土地上打响了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率先接轨世界的第一声炮响;三十年改革开放,这块新加坡大小的土地上崛起了6个国家级开发区。这就是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仑,曾经是最早迎接旭日东升的东海渔村,如今已成为星夜兼程的国际港口。“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就在这里拉开序幕。2008年召开第一届港口文化节,2014年10月第四届港口文化节又即将开幕。作为港城的小主人,请你积极参与到港口文化节的筹备活动中来。 活动一:港口文化节口号语评选(2分) 组委会通过邀请专家初选,从中选取了下面这些能较好地表现国际港口文化节“文化内涵、港口特征、国际元素”的理念,突出强调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口号语。并在网络上进行了评选,下面是部分投票结果: ⑴五洲大港,快乐起航2.75% (5) ⑵港通四海,文化五洲0.00% (0) ⑶港容万国,海纳三江7.69% (14) ⑷楫始河姆,锚启宁波18.13% (33) ⑸活力港口,魅力宁波 3.85% (7)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E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E卷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如图,地面上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A,B,C三点,一只青蛙位于地面异于A,B,C的P点,第一步青蛙从P跳到P关于A的对称点P1 ,第二步从P1跳到P1关于B 的对称点P2 ,第三步从P2跳到P2关于C的对称点P3 ,第四步从P3跳到P3关于A的对称点P4…以下跳法类推,青蛙至少跳几步回到原处P.() A . 4 B . 5 C . 6 D . 8 2. (2分)(2019九上·兰州期末) 已知是关于的方程 的一个实数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 的两条边长,则的周长为() A . 6 B . 8 C . 10 D . 8或10 3. (2分) (2018九上·雅安期中)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一次乒乓球单打比赛,要从中选出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则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的概率是()

A . B . C . D . 4. (2分)(2019·孝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B .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C . 方差可以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方差越大,波动越小;方差越小,波动越大 D .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 5. (2分) (2018八下·萧山期末)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mx﹣4=0的一个根为m,则m的值是() A . 2 B . ﹣2 C . 2或﹣2 D . 任意实数 6. (2分) (2019九上·镇原期末) 独山县开展关于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以来,某贫困户2014年人均纯收入为2620元,经过帮扶到2016年人均纯收入为3850元,设该贫困户每年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A . 2620(1﹣x)2=3850 B . 2620(1+x)=3850 C . 2620(1+2x)=3850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 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 .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 河南、河北 B . 湖南、湖北 C . 山东、山西 D . 广东、广西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4.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 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D .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6.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7.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8.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 .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 . 分封制遭到破坏 9.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 .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 .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 .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10.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11.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

湖北大冶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冶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2个题,每题1.5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 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 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 B.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 C.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春秋时期祖先的历史一般只追溯到黄帝和炎帝,这与中原各国多为夏商周后裔有关,但到战国时期, 人们对祖先的追溯已经超越了本族的局限,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黄帝以前的传说人物出现在 战国诸子的著作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统治者开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B.已能准确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 C.诸子的历史记述没有史实背景D.文化追根和文化认同意识增强 3.下表反映出汉初 皇帝相关记载 高祖时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治和威严。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具备的祭礼)隆重祭祀孔子。 文帝时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他建议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制度、重定官名,提倡礼乐,削弱诸侯的实力。 景帝时研治儒学的晁错提出了“削藩之策”。 A.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动摇 B.思想文化呈现出活跃局面 C.儒家思想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 D.统治思想实现了由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 4.东汉末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要求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各级官吏就要 向上举荐,不得遗漏,可推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的背景是 A.察举制度已彻底废除B.曹操集团反对以德取人 C.九品中正制僵化保守D.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5.《六经》是我国重要的儒家文化经典。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 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这表明他们 A. 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B. 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文1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6页,共30小题,第Ⅱ卷为第7页至第8页,共2大题。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 A.“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而不义之辩乎?” C.“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4.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5.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 ①④ B. ②③ C.②④ D.①③ 6. 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7.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A. 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B. 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C. 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D. 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8.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9. 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3)

汾阳二中2018级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设置官职 B.建立武装 C.禹死启继 D.制定刑法 4.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 A.师、侯 B.士、王 C.相、侯 D.师、伯 5.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7、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

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8.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9.右图中的“示”指“祖先”,“示”和“司”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专门祭祀祖先的庙堂”。与“祠”紧密相关的制度为()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 10.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西周的分封制 C.西周的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统一度量衡 D.首创郡县制 12.从下图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

舒三中学—第一学期月考 九年级数学试卷 (命题人:吴孝兵) 一.选择题(10×4) 1.二次函数 2)1(2+-=x y 的最小值是( ) A .– 2 B .2 C .– 1 D .1 2.如图,抛物线 0)(2 >a c bx a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x = 1 且经过点P(3,0),则a – b + c 的值为 ( ) A. 0 B. -1 C. 1 D. 2 3.二次函数 3)1(22+-=x y 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A .(1,3) B .( – 1,3) C .(1,– 3) D .(– 1,– 3) 4.函数y = ax+b 和y = ax 2+bx + c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 5.将一张边长为30㎝的正方形纸片的四角分别剪去一个边长为x㎝的小正方形,然后折叠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当x取下面哪个数值时,长方体的体积最大( ) A. 7 B. 6 C. 5 D. 4 6.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①若a + b + c = 0,则b 2 – ac ≥0; ②若b >a + c ,则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 c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③若b = 2a + 3c ,则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 c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④若b 2 – 4ac >0,则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2或3.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④ D. 只有②③④. 7.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22 12 +- =x y 的图象在轴上方的一 部分,对于这段图象与x 轴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你认为与其最接近的值是( ) A .4 B . 3 16 C . D .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抛物线y =2x 2不动,而把x 轴、y 轴分别向上、向右平移2个 单位,那么在新坐标系下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A .y =2(x -2) 2 + 2 B .y =2(x + 2) 2-2 C .y =2(x -2) 2-2 D .y =2(x + 2) 2 + 2 9.如图,正方形ABOC 的边长为2,反比例函数x k y =过点, 则k 的值是( ) x 2π8A –1 3 3 1 x y C O A B O x y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项题 1.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构建平等社会 B. 强化中央集权 C. 规范社会秩序 D. 缓和诸侯纷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儒家宣扬礼义是强调人们按照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意在规范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孔子代表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孟子和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平等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是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确立的,先秦谈不上“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缓和诸侯纷争的意思,故D项错误。 【点睛】“先秦儒家”是解题的关键。 2.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 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 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也就是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用以指导人生;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而不是研究人与神的关系。故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 3.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 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 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 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推崇,魏晋时期,由于 社会动荡,统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维护统治,故“始终”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道教在我国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遭遇危机,因此儒学不断吸收佛、道德合力成分,到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故C项正确;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不符合历史史实,故D项错误。 4. “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战国时代,“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该反对学派指的是( ) A. 法家 B. 道家 C. 墨家 D. 阴阳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法家强调的是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道家倡导“无为”,未体现仁义的观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结合所学可知代表的是下层民众,它反对儒家的仁义说法,可以推断为墨家,主张兼爱的思想,故C项正确;阴阳家主要是涉及天地关系等,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 道家 B. 儒家

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9九上·大连期末) 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式后,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 A . 4,3 B . 4,7 C . 4, D . , 2. (2分)用配方法解方程,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6九上·黑龙江月考) 二次函数化为的形式,下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关于x的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 A . 2 B . ±2 C . -2 D . -3 5. (2分) (2017八下·宝丰期末)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和(2,0).月牙①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月牙②,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A . (2,2) B . (2,4) C . (4,2) D . (1,2) 6. (2分)(2019·本溪)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a>0 B .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 . c<0

D . 3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 8. (2分)如图,隧道的截面是抛物线,可以用y=表示,该隧道内设双行道,限高为3m,那么每条行道宽是() A . 不大于4m B . 恰好4m C . 不小于4m D . 大于4m,小于8m 9. (2分) (2016九上·鄂托克旗期末) 对于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 B .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 C .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 D .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 10. (2分)(2017·吴忠模拟)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1,有以下结论: ①abc>0;②4ac<b2;③2a+b=0;④a﹣b+c>2.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 . 1 B . 2 C . 3 D . 4 二、填空题 (共6题;共6分) 11. (1分) (2018九上·台州开学考)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整数的

【精准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10月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禅让制形成 B. 王的出现 C 早期国家诞生 D. 世袭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为鯀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描述了古代早期社会政治情况,没有体现禅让制的信

息。所以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王”出现的信息。B错误;世袭制开始于夏启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3.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社会的解体 B. 私有制的产生 C. 国家的建立 D. 人性的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 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 4.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 A. 反对施行仁政 B. 主张礼法并用 C. 强调人性本善 D. 重视继承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认为要让百姓受到恩惠,就要行先王之道,遵循昔日典章,故D 项符合题意;A项,作者并未反对国君的仁爱之心与仁爱之誉,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礼法并用主张,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人性的探讨,排除C项。故选D。 5. 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 B. 体现贵贱有序 C. 调节人们情绪 D. 凝聚家族亲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专制的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根据材料“‘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 xx.10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 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右图两 孔子苏格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下面对他们思想 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2.美国学者伊佩霞女士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指出“胜利者将敌人的耳朵割下来 献到祖庙;战俘的鲜血被涂在典礼所用的鼓面上;盗贼被砍去双足;国君被刺的 危险也总是存在。但这同时又是一个认真钻研和完美实践外交艺术的时代。”以 上材料旨在表明那时: A.频繁的外交活动促进了国家的统一B.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C.社会动荡,战争残酷D.战争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3.1371年太祖对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120进士抱怨说,朝廷诚心寻求才能之士,但得到的只是空话连篇的人。他不仅停止了科举考试达十几年之久,而且重编了《孟子》,删去了其中85条内容。原因可能是孟子主张: A.君轻民贵B.君舟民水C.仁政爱民D.人性本善 4.“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

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以下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 5.汉密尔顿说:“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的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此话旨在说明: A.《独立宣言》不是完美无缺的B.1787年宪法是维系十三个州的共同纽带 C.1787年宪法充满错误的偏见D.《独立宣言》是十三个州相互妥协的结果 6.阅读统计表 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依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以下各项,对统计表解释正确的是: ①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优势缩小 ③废除奴隶制有利于美国制造业的起飞④明治维新并没有使日本工业获得增长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7.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优越之处在于他提出了避免“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纲领。下列孙中山的主张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B.“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 C.“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D.“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8.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 C.孙中山推动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已无原则区别 9.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以得出的准确判断有: ①唐朝时瓷器已形成青、白两大系列②唐朝时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武汉市九年级上10月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十月月考试题 英语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部分 一、听力测试(共三节) 第一节(共4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4分) 听下面4个问题。每个问题后有三个答语,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个问题后,你都有5秒钟的时间来做答和阅读下一小题。每个问题仅读一遍。 1. A. She is nice. B. She is Kate. C. She is a nurse. . 2. A. He’s funny. B. He’s from England. C. He’s in the room. 3. A. V ery shy. B. At 8:10 a.m. C. Chinese. 4. A. A dog. B. It’s hers. C. It’s cute. 第二节(共8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8分) 听下面8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5. How is the man? A. He’s fine. B. He’s young. C. He’s tall. . 6.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n the woman's opinion? A. Hot. B. Cool. C. Co1d. 7. Why isn't Dale here? A. He is ill. B. He is preparing for the sports meeting. C. He had a traffic accident. 8. Who is the girl ? A. The boy's teacher. B. The boy's classmate. C. The boy's sister. 9. What anima1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 A. Monkeys. B. Tigers. C. Pandas. 10. What time is it now? A. Seven o'clock. B. Eight o'clock. C. Nine o'c1ock. 11. How does Mike learn Chinese? A. By 1istening to the tape. B. By listening to the radio. C. By reading a lot. 1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man drove long. B. The man broke the traffic rule. C. The man didn’t give her a ride. 第三节(共13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3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2021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 原则办事; 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的是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位卑未敢忘忧国③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来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8.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9.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10.《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11.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1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6题;共18分) 1. (2分)(2016·桂林)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笨拙悖谬不言而喻一劳永逸 B . 愤慨隘口痛心疾首稍纵即逝 C . 眷顾蹒跚兴致勃勃无动于衷 D . 鳞峋谩骂死心塌地水泄不通 2. (2分)(2011·无锡)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坐在观光直升机上,透过舷窗,俯瞰无锡的山山水水,景色显得格外秀美。 B . 专家一直强调,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学生的阅读。 C . 一味地照搬他人的经验来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D .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3. (2分)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是() 米芾是宋代著名书画家。他经常反复_____历代的书法名画,研究学习名家的笔墨技法。他吸收各派大家之长,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的江南山水, _________,创造了被后世称之为“米点山水”的绘画技法,开创了文人画山水的新局面。 A . 观赏自出心裁 B . 观摩自出心裁 C . 观赏惟妙惟肖 D . 观摩惟妙惟肖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日照作为宜居城市,少了其他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B . 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C . 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但专家认为,孩子成长有其自身规律,不可急功近利. D . 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特征决定了网络安全治理和网络违法犯罪之间的较量永远没有终点,网络安全意识的增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场对决的胜败。

推荐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开封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上。)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下列说法与这一特点相符的是() A.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B.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C.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D.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 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记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C.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6、“汉初的封建,居然就名存实亡,怕也是汉初的人所不能预料的。”下列哪些措施的实施使汉初“封建”很快“名存实亡”?() ①诸侯不得自治民补吏②令诸侯各以国邑,分封子弟③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④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A.推行郡国并行制 B.强化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解决土地兼并 8、有学者指出:“汉朝的察举制度经董仲舒等人努力,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但不能到原籍担任地方官。”下列对“不能到原籍担任地方官”这一举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削弱了宗族势力的影响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避免了地方派系的形成 D.体现了政府是“天下人”的政府的观念 9、史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以前)司察之而已。”材料反映的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管理地方行政 B.监察地方官员 C.掌管地方军事 D.掌管地方财政 10、著名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