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设报告

计量经济学课设报告
计量经济学课设报告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

—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班级:110511

学号:110511113

姓名:金明月

2014年1月3日

【摘要】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消费是伴随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消费形式的变化也越来越快,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内需的增加上来,才能真正实现惠国惠民国策。

凯恩斯认为,短期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比较稳定,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但是大家都知道,收入的变动并非影响消费的全部原因。尤其在短期内,有时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为负数,即收入增加时消费反而减少,收入减少时消费反而增加;有时边际消费倾向会大于1,即消费增加额大于收入增加额。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收入,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行为。

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客观的诸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社会的消费量取决于期居民的收入数量、客观环境及社会成员的主管需求、心理倾向和社会的收入分配原则等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人性的心理特征、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这三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

本文利用2011年的数据,选取了居民可支配收入、CPI、财政支出、GDP 四个因素分析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旨在说明其中的相互关系,为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消费收入 CPI GDP EViews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对于如何启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在《货币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其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假定了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也称为绝对收入消费函数。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该假说的基本思想是,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时期,总储蓄率并不取决于收入;储蓄率要受到利率、收入预期、收入分配、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分布等多种因素变动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短周期阶段中,储蓄率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的比率,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也要取决于这一比率,这也就是短期中消费会有波动的原因,但由于消费的棘轮作用,收入的减少对消费减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增加作用较大;短期与长期的影响结合在一起了。当期收入和过去

的消费支出水平决定当期消费。该假说间接的说明了消费对于经济周期稳定的作用。

示范效应: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

棘轮效应:家庭消费即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

3、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年轻和中年时期阶段,老年时期是退休以后的阶段。一般来说,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退休以后,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是不变的。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由于组成社会的各个家庭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以,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的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认为,要正确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就必须严格区分两种收入:一种是暂时性收入,另一种是持久性收入。与之相适应,消费也应该区分为暂时性消费和持久性消费。暂时性收入是指瞬间的、非连续性的、带有偶然性质的现期入,如工资、奖金、遗产、馈赠、意外所得等等;而持久性收入是与暂时的或现期的收入相对应的、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性收入,它实际上是每个家庭或个人长期收入的一个平均值,是消费者使其消费行为与之相一致的稳定性收入。至于这个持久期限究竟长到何种程度,弗里德曼认为最少应是三年。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思路

按支出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大项。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项。居民消费又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为此本文结合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国务院所确定的十项措施列出了四个相关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得到相关模型并结合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居民消费支出: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因此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有着重要的影响。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税收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居民是否购买该物品。我们研究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是通过价格指数来实现的。因此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动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动。

四、计量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建立

《中国统计年鉴2012》为资料来源,使用了2011年各地区的职工工资总额、生产总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财政支出,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建立以下模型:

Y I =β

1

X

1+

β

2

X

2

3

X

3

4

X

4

其中,Y--居民消费支出;X1-----国内生产总值;X2------职工工资总额;

X

3----

商品价格指数;X4----财政支出;

(二)模型回归

用Eviews软件,对此模型进行回归,从表2实证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

Y

I

=-13471.82+0.203399X1+0.568603X2+124.8914X3+0.620175X4 (17128.46 ) ( 0.036109) ( 0.276214 ) (165.4228 ) ( 0.306666) T= ( -0.786517 ) (5.632848) (2.058556 ) (0.754983 ) (2.022316)

F=163.4583 D-W=1.6002482r=0.961755 2r=0.955872 该模型R2=0.9618,调整的R2=0.9559,F=163.4583,整体拟合优度高,明显显著。但是当α=0.05时,X2、X3、x4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中线性。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计算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其相关系数矩阵,见表3。可

看出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推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法,来检验并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y对x1、x2、

x3、x4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以加入x1的方程可绝系数最大,以x1为基础,顺次加入x2、x3、x4。结果如表5。查表得t0.025(31)=2.042 经比较,加入x3的方程可绝系数有所改进,但t检验不显著,因此应剔除

x2、x3、x4只保留x1。作出X1的方程的回归结果为表6。

回归模型为:

Y = 229.4 + 0.311X1

(四)异方差检验

White检验(表7)

由表作White检验,得结果如下,nR2 =22.264,而查表得临界值Χ2(5)=5.99。因为nR2 =22.264>Χ2(5)=5.99,所以,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

异方差性的修正(表8)

修正后的模型方程为:

Y = -44.349 + 0.349X1

T =(-8.700) (40.056)

R2=0.982, DW=1.755 F=1604.522

对模型再次进行white检验结果(表9):取现在水平a=0.05,由于

nR2=1.006<5.99

所以不存在异方差.

(五)自相关检验

Y = -44.349 + 0.349X1

T =(-8.700) (40.056)

R2=0.982, DW=1.755 F=1604.522

在0.05显著水平下,查DW统计表可知,dl=1.352 du=1.489,DW>dU,说明不存在自相关。最终模型表明,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单位居民消费支出就会相应增加0.349个单位。

五、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知道GDP总量对各地区的消费水平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由此也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造成显著影响,既而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失衡,使我国地区贫富差距悬殊。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各方面的优势,我国采取了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政策战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取得辉煌成就,而在此期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地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而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内需不足已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继续向前健康良好的发展。

建议政府应该国家建设的重点由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转移,在投资重点、项目安排、财政金融、外经外贸、物资以及劳动工资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在财政、税收方面加大向内地的倾斜力度,使中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增强自己的经济竞争实力,促进地区GDP绝对数量的显著提高,以缩小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改善中西地区人口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在提高本地区人口的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外来移民到本地区生活就业,从而促进内地消费水平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健康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政通人和,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录

表1 全国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及影响因素单位:亿元

表2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3471.82 17128.46 -0.786517 0.4387

X1 0.203399 0.036109 5.632848 0.0000

X2 0.568603 0.276214 2.058556 0.0497

X3 124.8914 165.4228 0.754983 0.4570

X4 0.620175 0.306666 2.022316 0.0535 R-squared 0.961755 Mean dependent var 4619.971 Adjusted R-squared 0.955872 S.D. dependent var 3650.346 S.E. of regression 766.820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26907 Sum squared resid 15288334 Schwarz criterion 16.50036 Log likelihood -247.1706 Hannan-Quinn criter. 16.34447 F-statistic 163.4583 Durbin-Watson stat 1.60024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表3各变量的相关系数表

表4 逐步回归结果(1)

表5 逐步回归结果(2)

表6 居民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回归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2/12 Time: 17:36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29.4198 248.5545 0.923016 0.3636

X1 0.311428 0.013797 22.57251 0.0000 R-squared 0.946149 Mean dependent var 4619.971 Adjusted R-squared 0.944292 S.D. dependent var 3650.346

S.E. of regression 861.577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41775 Sum squared resid 21527167 Schwarz criterion 16.51026 Log likelihood -252.4751 Hannan-Quinn criter. 16.44791 F-statistic 509.5182 Durbin-Watson stat 2.07879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表7White 检验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

F-statistic 35.68169 Prob. F(2,28) 0.0000 Obs*R-squared 22.26439 Prob. Chi-Square(2) 0.0000 Scaled explained SS 30.78471 Prob. Chi-Square(2) 0.0000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3/12 Time: 18:57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41235.4 305881.1 0.788658 0.4369

X1 -27.92443 36.57025 -0.763583 0.4515

X1^2 0.002609 0.000798 3.268018 0.0029 R-squared 0.718206 Mean dependent var 694424.7 Adjusted R-squared 0.698078 S.D. dependent var 1254834. S.E. of regression 689499.1 Akaike info criterion 29.81708 Sum squared resid 1.33E+13 Schwarz criterion 29.95586 Log likelihood -459.1648 Hannan-Quinn criter. 29.86232 F-statistic 35.68169 Durbin-Watson stat 1.757590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表8异方差性的修正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3/12 Time: 22:12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Weighting series: 1/X1^2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44.34897 5.097560 -8.700038 0.0000

X1 0.349353 0.008721 40.05649 0.0000

Weighted Statistics

R-squared 0.982247 Mean dependent var 365.0592 Adjusted R-squared 0.981635 S.D. dependent var 581.6186 S.E. of regression 44.2283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47895 Sum squared resid 56728.31 Schwarz criterion 10.57147 Log likelihood -160.4237 Hannan-Quinn criter. 10.50911 F-statistic 1604.522 Durbin-Watson stat 1.755111 Prob(F-statistic) 0.000000

Unweighted Statistics

R-squared 0.926839 Mean dependent var 4619.971 Adjusted R-squared 0.924316 S.D. dependent var 3650.346 S.E. of regression 1004.235 Sum squared resid 29246138 Durbin-Watson stat 1.958867

表9模型再次进行white检验结果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

F-statistic 0.469508 Prob. F(2,28) 0.6301 Obs*R-squared 1.005891 Prob. Chi-Square(2) 0.6047 Scaled explained SS 2.631347 Prob. Chi-Square(2) 0.2683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中国统计年鉴2012》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计量经济学》赵国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中国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万金金主编.2006科教文汇《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刘厚俊南京大学出版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

《计量经济学》 课程实践报告1 系部: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任课教师:李祖辉老师 年级班级: 2013级 2班 组员:舒冠、张淑琴、梁湘、冯冬雪

税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Eviews模型的经济计量分析 一、意义 196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基本处于高速增长之中。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影响国家财政政策和国家福利水平。而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对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近些年来,国家的税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税收收入水平,税收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要求与经济紧密关联的税收符合其发展的要求,即政府筹集的税收收入应尽可能的满足其实现职能的需求,同时又不至于损害经济的发展。影响未来的需求,我们需要研究影响中国税收收入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数量规律,从结构上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做一个很好的了解,对于预测中国税收未来的增长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综述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制度的设计、政府职能范围等。李卫刚认为,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是多元的,主要有经济增长、税制结构、税收征管水平和价格因素;孙玉栋认为,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物价、税收政策调整和税收征管等几个方面;安体富认为,税收收入主要受价格、经济结构的变动、经济效应的变动、税收政策、财税制度、税收征管和税款虚收

的影响。以上学者都说明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时都认为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但他们多集中于对税收收入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因而对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得不够详细。 而郭庆旺认为,税收收入的经济增长弹性是 1.536,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贡献十分明显。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的研究结论为:在正常的经济运行状况下,经济税源提供的收入应占税收总额的70%~80%或以上;而最为直接的、显著的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是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而且物价水平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强于GDP的影响。胡才君认为GDP与税收收入负相关,进出口总额、全国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财政支出总量与税收收入正相关。而欧阳若澜认为,GDP、财政支出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3个三个指标与税收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李鑫又认为影响我国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财政支出和商品价格水平。 以上文献对影响税收收入经济性因素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而且由于数据选取不同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在揭示各经济性影响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的程度方面还存在争议:在影响税收收入的经济性因素中各个因素对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是多少?占多少比重?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影响税收收入的经济性因素,对其进行细分并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根据前人的理论分析和数据的可得性等,本文从实证的角度,选取税收收入、GDP、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进出口总额5个指标做多元回归模型,并采用计量分析工具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计量经济学论文 15130322 张佳伟 GDP与CPI和贷款总额的关系 摘要:众所周知,GDP作为一个比较有说服性的统计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今天我所要研究的,是GDP和居民消费指数和贷款总额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CPI 涨幅与GDP 增幅经历了几轮波动,1997年之前的几轮经济高增长,物价都出现了明显的高涨幅;1998-2008 GDP连续11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物价涨幅却保持低位运行,经济运行从高增长高物价向高增长低物价转变,反映了CPI涨幅与GDP 增速相关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贷款总额既然作为一个经济指标,其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影响,至于这个影响程度的大小,如果要具体形象的反映出来,就必须要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办法,去分析CPI和贷款额这两者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影响。 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手段可以知道,居民消费指数CPI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贷款总额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办法对于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形象的测算和研究。 为了确定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决定运用eviews软件对相关的变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为合理的方程以及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异方差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和自相关检验。(为了更加精确的进行变量之间关系数据的测算,使用了eviews8.0版本进行实证分析)

1、确定变量 我们确定“GDP ”为被解释变量,“CPI ”和“贷款总额”为解释变量。 2、建立模型 Y=0β+1βP+2βX+c (c 为随机扰动项) 3、数据处理 此为1992-2008年度的GDP 、CPI 以及贷款额的数据。 年度 GDP (Y ) 居民消费指数(P ) 贷款额(X ) 1992 26923.5 282 26322.9 1993 35333.9 305.8 32943.1 1994 48197.9 320 39976 1995 60793.7 345.1 50544.1 1996 71176.6 377.6 61156.6 1997 78973 394.6 74914.1 1998 84402.3 417.8 86524.1 1999 89677.1 452.3 93734.3 2000 99214.6 491 99371.1 2001 109655.2 521.2 112315 2002 120332.7 557.6 131294 2003 135822.8 596.9 158996 2004 159878.3 645.3 178198 2005 183217.4 698.2 194690 2006 211923.5 766.4 225347.2 2007 257305.6 849.9 261691 2008 300670 926.4 303468 (数据来自人民网) 4、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模型 (1)建立工作文件:启动EViews ,点击File\New\Workfile ,在对话框“Workfile

(word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推荐文档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 A 、总量数据 B 、 横截面数据 C 、平均数据 D 、 相对数据 2、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 A 、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设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3、在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中,不包括检验下面的哪一项【 】 A 、 参数估计量的符号 B 、参数估计量的大小 C 、 参数估计量的相互关系 D 、参数估计量的显著性 4、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政策评价时,不包括下面的那种方法【 】 A 、工具变量法 B 、 工具—目标法C 、政策模拟 D 、 最优控制方法 5、在总体回归直线E x y 10)?(ββ+=中,1β表示【 】 A 、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 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6、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经典线性模型t t t u x y ++=10ββ,则样本回归线通过点【 】 A 、 (x ,y ) B 、 (x ,y ?) C 、(x ,y ?) D 、 (x ,y) 7、对于i ki k i i i e x x x y +++++=ββββ????22110Λ,统计量∑∑----)1/()?(/)?(2 2k n y y k y y i i i 服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精品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山东轻工业学院08/09学年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B卷)(本试卷共7 页) 适用班级:经管学院07级所有学生 20 分)共(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2 分, 得分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1. 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与判定系数的关系有() A. < B. > C. D.关系不能确定 2R=1时有()根据判定系数2. 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 A.F=-1 B.F=0 C.F=1 D. F=∞ 3.DW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设定误差 2=0.98,X1的t值=如果一个二元回归模型的 4. OLS结果为R0.00001,X2的t 值=0.0000008,则可能存在()问题。 A. 异方差 B. 自相关 C. 多重共线 D. 随机解释变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拟合优度低 6.容易产生自相关的数据是()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年度数据 D.混合数据 ????中,模型:检验7. 线性回归??????x?ux?x?y i20ik1i12kii?时,所用的统计量为:()),2,(,?0?k?,1H:0? i ?i0????????ii1k?1?t?nt??ttn?k.. B A ?????? ??VV ????ii1??n?tFnk?1,?k?1ktF?.. D C?????? ii22???? ??VV ii2????,8.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u?xxy????????x tkt221ttt0k1存在自相关的统计 量是:() ???2ee?d61?tti2t?1t??d B. A.??1r nn2? ??n1nn???2e t1?t??2n?r i?t.. D C?t?? ?V2r1?i9. 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工具变量法 d和d,在给定显著水平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则当10. ul d DW d 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ul

计量经济学调查报告

大学生月消费支出调查报告 一、引言 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对大学生每人每月消费支出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从周围同学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 影响大学生每人每月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如下: 1、学习支出 2、消费收入 3、生活支出 三、模型设定 Y:每人每月消费支出 X1:学习支出X2:消费收入 X3:生活支出 四、数据搜集 1、数据说明 我们特对周围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做了简单调查,再用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 2、数据的搜集情况 人数每人每月消 费 支出Y 学习支出 (X1) 消费收入(X2)生活支出(X3) 1760310800450 2630230600400 311002301350880 4420170450250 59601601000800 6580280500300 78702201000650 8300110400190 910501501300900 10126016015001100 11130030015001000 12500190550310 13600180750420 149001401000760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O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IniCS) —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O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O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O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B )o A.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o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 经济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o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D )o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0 A.设定理论模型一收集样本资料一估计模型参数一检验模型 B.设定模型一估计参数一检验模型一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f总体估计f估计模型f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一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一估计模型一应用模型 11.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A.外生变量 B.生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 )0 C.政策变量 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C.前定变量 B )0 C.修匀数据 A )0 B.弹性分析、D.季度分析、它们是(A 乘数分析、政策模拟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o 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D ?滞后变量D.滞后变量D.原始数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一元回归模型实例分析报告

∑ x = 1264471.423 ∑ y = 516634.011 ∑ X = 52432495.137 ∑ ? ? ? ? 案例分析 1— 一元回归模型实例分析 依据 1996-2005 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经过整理,获得以下农村居民人均 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如表 2-5: 表 2-5 农村居民 1995-2004 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资料 单位:元 年度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人均纯 收入 1577.7 1926.1 2090.1 2161.1 2210.3 2253.4 2366.4 2475.6 2622.2 2936.4 人均消 费支出 1310.4 1572.1 1617.2 1590.3 1577.4 1670.1 1741.1 1834.3 1943.3 2184.7 一、建立模型 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解释变量 X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 Y ,分析 Y 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果关系。考察样本数据的分布并结合有关经济理论,建立一元线 性回归模型如下: Y i =β0+β1X i +μi 根据表 2-5 编制计算各参数的基础数据计算表。 求得: X = 2262.035 Y = 1704.082 2 i 2 i ∑ x i y i = 788859.986 2 i 根据以上基础数据求得: β1 = ∑ x i y 2 i i = 788859.986 126447.423 = 0.623865 β 0 = Y - β1 X = 1704.082 - 0.623865 ? 2262.035 = 292.8775 样本回归函数为: Y i = 292.8775 + 0.623865X i 上式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若是增加 100 元,居民们将会拿出其中 的 62.39 元用于消费。

计量经济学实训报告

计量经济学 实训报告 题目关于我国2016年GDP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课程教师 年月日

计量经济学实训报告 关于我国2016年GDP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一、研究目的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居民消费、零售物价指数、经济增长等等。现为研究国内生产总值GDP 和财政收入的关系,特选取了2016我国各地区的数据,运用Eviews 软件做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 二、研究内容 (一)、建立模型

(1)通过Eviews软件得到散点图如下: 在该散点图中,我们可知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呈线性相关的关系所以在我们模拟假设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 Y= (二)、估计参数 回归结果如下:

可给出如下回归分析结果: Y=127.30+0.1067X (274.39) (0.0085) t=(0.4639)(12.454) =0.8424 F=155.10 SE=944.02 DW=1.865 其中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t检验值,R为可决系数,F 是一个重要的检验计量。(Y是税收收入,X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三)、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回归模型为Y=127.30+0.1067X (其中Y为财政收入,X为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所估计的参数0.1067是样本回归方程的斜率,它表示GDP的边际增长率,说明GDP每增长1亿元,财政收入将平均增长0.1067亿元。这符合经济学中的收入增长原理。 2、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的度量

回归结果为: Y=127.30+0.1067X (274.39) (0.0085) t=(0.4639)(12.454) =0.8424 F=155.10 SE=944.02 DW=1.865 ①可决系数 =0.8424,表明财政收入变化的84.24%可由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来解释,有15.76%未被解释。说明该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还算高。 ②F值 F=155.10,数值还算高,说明国内生产总值X对财政收入Y有显著影响。 ③t检验 (29)=2.045 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29的临界值为 2.045,且该斜率值满足0<0.10677<1。t()=12.454 > (29)=2.045。 所以拒绝原假设,表明国内生产值对财政收入有显著影响。三、预测 预测值及标准误差的图如下: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3)

1.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2.模型的建立 2.1 假设模型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 )这个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用总就业人员数(1X )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X )衡量资本投入:用价格指数(3X )去代表消费需求。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这里的被解释变量是,Y :国内生产总值, 与Y-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的经济因素作为模型可能的解释变量,共计3个,它们分别为: 1X 代表社会就业人数, 2X 代表固定资产投资, 3X 代表消费价格指数, μ代表随机干扰项。 模型的建立大致分为理论模型设置、参数估计、模型检验、模型修正几个步骤。如果模型符合实际经济理论并且通过各级检验,那么模型就可以作为最终模型,可以进行结构分析和经济预测。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活动人口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992年 26,923.48 66,782.00 8,080.10 106.4 1993年 35,333.92 67,468.00 13,072.30 114.7 1994年 48,197.86 68,135.00 17,042.10 124.1 1995年 60,793.73 68,855.00 20,019.30 117.1 1996年 71,176.59 69,765.00 22,913.50 108.3 1997年 78,973.03 70,800.00 24,941.10 102.8 1998年 84,402.28 72,087.00 28,406.20 99.2 1999年 89,677.05 72,791.00 29,854.70 98.6 2000年 99,214.55 73,992.00 32,917.70 100.4 2001年 109,655.17 73,884.00 37,213.50 100.7 2002年 120,332.69 74,492.00 43,499.90 99.2 2003年 135,822.76 74,911.00 55,566.61 101.2 2004年 159,878.34 75,290.00 70,477.43 103.9 2005年 184,937.37 76,120.00 88,773.61 101.8 2006年 216,314.43 76,315.00 109,998.16 101.5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三)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设计工作,不包括下面【 】方面。 A 、选择变量 B 、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C 、收集数据 D 、确定待估计参数理论预期值 2、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不包括【 】。 A 、理论 B 、应用 C 、数据 D 、方法 3、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关系。 A 、逻辑依存 B 、因果 C 、函数依存 D 、随机数学 4、截面数据是指同一时间条件下【 】组成的数据。 A 、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B 、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C 、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D 、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5、参数β的估计量β?被称为“最有效估计”是指ββ=)?(E 且【 】。 A 、0)?(=β Var B 、=)?(βVar 最小 C 、0)?(2=-ββ D 、ββ-?最小 6、可决系数2R 的取值范围是【 】。 A 、2R ≤-1 B 、2R ≥1 C 、0≤2R ≤1 D 、-1≤2R ≤1 7、下列关于模型参数估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致性是指:样本量趋于无穷时,估计量收敛到参数真值。 B 、方差最小的估计量一定最好。 C 、对于无偏估计而言,均方误差最小与方差最小等价。 D 、对任意线性回归模型而言,最小二乘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等价。 8、下列模型不可化为线性回归模型的是【 】。 A 、i i i AX Y μα += B 、i i i LnX Y μββ++=10 C 、i i i X LnY μββ++=10 D 、i i i LnX LnY μββ++=`0

计量经济学期末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XX学院 XX专业 小组成员:(姓名及学号)

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1.研究的背景 居民储蓄额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中来源最稳定、数额最大的影响因素,它的高低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投资和居民生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我国国内居民储蓄意愿强劲、储蓄额居高不下,形成了储蓄的超常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储蓄率世界之冠;(2)储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3)城乡之间差别大;(4)不同收入阶层分布不均匀;(5)不同地区分布极不平均。我国储蓄的超常增长一方面能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信贷资金,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还能为国家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面对世界的日益发展,高储蓄额还能帮助我国进一步改革。但是,在另一方面我还国存在金融机构对资本的运用效益不高、居民投资渠不多、投资效益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现在储蓄存款过剩、消费不足和资本形成不足同时并存的局面。 2013年6月余额宝正式上线,在此后的一年中该产品的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出现爆炸式的增长。截止2014年3月余额宝资金规模已经达到5413亿元,截止2014年4月,居民人民币存款减少1.23万亿元。余额宝作为一条“鲶鱼”和随后出现的众多“宝宝”们一起加速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未来我国储蓄额有着重大影响。 为了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如今的发展状况、更好地把握我国储蓄余额未来的走向,所以对我国储蓄余额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储蓄余额高低的主要原因,分析居民储蓄余额增长规律,预测中国储蓄余额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个变量。(1)收入水平。根据经济理论可以认为,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的最主要因素。(2)利率水平。利率作为消费的机会成本也会对储蓄产生影响。理论上认为,利率越高,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越高,所以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反之,利率越低消费成本越低,居民会增加消费减少储蓄。(3)物价水平。物价水平会影响消费和储蓄。物价水平越高相同消费水平需要支付的货币更多。而且物价水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一,数据 二,理论模型的设计 解释变量:可支配收入X 被解释变量:消费性支出Y 软件操作: (1)X与Y散点图

从散点图可以粗略的看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性支出也在增加,大致呈线性关系。因此,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01i i i Y X ββμ=++ (2)对模型做OLS 估计 OLS 估计结果为 272.36350.7551Y X ∧ =+ 011.705732.3869t t == 20.9831.. 1.30171048.912R DW F === 三,模型检验 从回归估计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为0.98,表明家庭人均年可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8.31%可由支配性收入的变化来解释。 t 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1β不显著为0,表明可支配收入增加1个单位,消费性支出平均增加0.7551单位。 1,预测 现已知2018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预测消费支出预测值为 0272.36350.75512000015374.3635Y =+?= E(X)=6222.209,Var(X)=1994.033

则在95%的置信度下,E( Y)的预测区间为(874.28,16041.68) 2,异方差性检验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不一定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如经济越落后储蓄率越高,可能出现异方差性问题。 G-Q检验 对样本进行处理,X按从大到小排序,去掉中间4个,分为两组数据, 128 n n ==分别回归

1615472.0RSS = 2126528. 3R S S = 于是的F 统计量: ()() 12811 4.86811RSS F RSS --==-- 在5%的想著想水平下,0.050.05(6,6) 4.28,(6,6)F F F =>,即拒绝无异方差性假设,说明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

?第一题判断题10×2=2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10题,判断对错;如果2 ? P66 1,OLS法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方法。 对 2,计算OLS估计值无需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对 3,若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假设条件(1)——(4),但扰动项不服从正态分布,则尽管OLS估计量不再是BLUE,但仍为无偏估计量。 错只要满足(1)——(4),OLS估计量就是BLUE 4,最小二乘斜率系数的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t分布,要求??的抽样分布是正态分布。 对 5,R =TSS/ESS 错R =ESS/TSS 6,若回归模型中无截距项,则Σet=0未必成立。 对 7,若原假设未被拒绝,则它为真。 错只能说不能拒绝原假设 8,在双变量回归模型中,б 的值越大,斜率系数的方差越大。 错Var(??)=б /Σxt 只有当Σxt 恒定,上述说法才正确。 P149

1,尽管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仍然是最佳线性 无偏估计量。 对 2,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妨碍。 对 3,如果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则一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错即使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也不能排除存在多重共线性 的可能性 4,如果存在异方差性,通常用的t检验和F检验是无效的。 对 5,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不是无偏的,也不是有效的。 注意: 本书中无偏性不成立仅两种情况: 1,模型中忽略了有关的解释变量。 2,随机解释变量与扰动项同期无关。 错在扰动项自相关的情况下OLS估计量仍为无偏估计量,但不再具有最 小方差的性质,即不是BLUE 6,消除一阶自相关的一阶差分变换法假定自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 对 7,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会有偏,并且会增大估计量的 方差,即增大误差。 错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仍无偏,但会增大估计量的方 差,即增大误差 8,多元回归中,如果全部“斜率”系数各自t检验都不显著,则R 值也高 不了。

计量经济学Eviews多重共线性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实验项目名称多重共线性 班级与班级代码 专业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2014 年05 月11日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掌握多重共线性模型的识别和修正。 二、实验要求:应用教材第127页案例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识别和修正多重共线性。 三、实验原理:普通最小二乘法、简单相关系数检验法、综合判断法、逐步回归法。 R值。 四、预备知识: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原理、t检验、F检验、2 五、实验步骤 1、选择数据 理论上认为影响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转换技术等因素。为此,收集了中国能源消费标准煤总量、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人均生活电力消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等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本题旨在通过建立这些经济变量的线性模型来说明影响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原因。主要数据如下: 1985~2007年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8年版。 为分析Y 与X1、X2、X3、X4、X5、X6、X7之间的关系,做如下折线图: 能源消费Y 在1986到1996年间缓慢增长,在96至98年有短暂的下跌,但是98 至02年开始缓慢回升,02年到06年开始快速增长。 国民总收入X1和国内生产总值X2以相同的趋势逐年缓慢增长。 工业增加值X3在1985年-1999年期间一直是缓慢增长,但在2000年出现了急剧下降的现象,2001年又急剧增长,达到下降前的水平,2001年以后开始缓慢增长。建筑业增长值x4、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x5、人均生活电力消费x6、能源加工转换效率x7数值较低,但都以较平缓的方式增长。 2、设定并估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t t t t t t t u X X X X X Y ++++++=66554433221ββββββ (2.1) 2.1录入数据,得到图。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自相关性)

实验6.美国股票价格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自相关性的判定和修正 一、实验内容:研究美国股票价格指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实验目的: 练习并熟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学会判别自相关的存在,并能够熟练使用学过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 2、实验要求: (1)分析数据,建立适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2)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自相关分析 (3)对存在自相关性的模型进行调整与修正 二、实验报告 1、问题提出 通过对全球经济形势的观察,我们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其证券市场通常也发展的较好,因此我们会自然地产生以下问题,即股票价格指数与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相关关系? GDP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从长期看,在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与国家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的变动跟GDP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GDP增长,股票价格就随之上涨,实际走势有时恰恰相反。必须将GDP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考虑。在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下,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不断增加,老百姓收入增加,投资需求膨胀,闲散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股票的内在含金量增加,促使股票价格上涨,股市走牛。 本次试验研究的1970-1987年的美国正处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状态下,据此笔者利用这一时期美国SPI与GDP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2、指标选择: 指标数据为美国1970—1987年美国股票价格指数与美国GDP数据。 3、数据来源: 实验数据来自《总统经济报告》(1989年),如表1所示:

表1 4、数据处理 将两组数据利用Eviews绘图,如图1、2所示: 图1 GDP数据简图图2 SPI数据简图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满分70分)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2004年6月,满分70分) 一(24分)将中国城镇居民按照人均年收入分成组,以2003年的组平均数为样本观测值,建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以人均年消费额为被解释变量,经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选择人均年收入和人均储蓄余额作为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直接线性关系。模型形式为: ⑴分别写出该问题的总体回归函数、总体回归模型、样本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模型; ⑵分别写出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且无序列相关、具有异方差但无序列相关、具有异方差且具有一阶序列相关时的方差—协方差矩阵; ⑶当模型满足基本假设时,写出关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 ⑷直观判断该模型是否具有异方差性?为什么? ⑸如果该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写出加权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矩阵表达式,并指出在实际估计时权矩阵是如何选择的; ⑹指出“偏回归系数” 的实际含义,并指出解释变量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用一元回归模型得到相同的的估计结果? ⑺如果仅以入均收入200元及以上的收入组为样本,用OLS和ML分别估计模型,参数估计量是否等价?为什么? ⑻如果模型中未包括显著的解释变量,可能导致模型违背哪些基本假设? 二(8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⑴C-D生产函数模型和CES生产函数模型关于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的假设分别是什么? ⑵建立城镇居民食品类需求函数模型如下: 其中V为人均购买食品支出额、Y为人均收入、为食品类价格、为其它商品类价格。指出各个参数估计量的经济意义和数值范围。 三(8分)某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有3个方程、3个内生变量、3个外生变量和样本观测值始终为1的虚变量C,样本容量为n。其中第二个方程为 ⑴能否采用OLS方法估计该结构方程?为什么? ⑵如果采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该方程,如何选择的工具变量?(指出两种选择) 四(16分)中国的银行系统正遭受着坏帐的困扰,有估计认为全部坏帐足以让整个银行系统崩溃。毫无疑问坏帐是资源配置被扭曲的一个例子,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坏帐,中国的GDP增长率也许会更高。为检验这一理论,假设你已经收集了中国银行系统坏帐累计总额的时序数据,以及其它一些总量数据如GDP,人口和总投资。 ⑴写出一个能够描述该问题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解释。 ⑵写出检验下述命题的原假设:“坏帐对当期GDP增长率无影响”。 ⑶为1中你的模型提供合适的计量经济学估计方法,详细说明。 ⑷要让3中你的估计量满足一致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五(14分)假设你想研究国企和外企生产率的差别,为此你建立了如下的模型:

计量经济学研究报告

计量经济学研究报告 ——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081国贸5 乔林甫200822012 一.研究目的要求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啥呢干活水平的具体体现。从理论上说,居民的消费水平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反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长。研究汇总过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数量关系,对于探寻居民消费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居民消费的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二.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择中国能代表城乡所有居民消费的“全体居民人居消费水平”未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择表现经济增长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用X表示)。下表为1990~2007年的有关数据。 1990~2007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GDP

为分析居民人均消费水平(Y)和(X)的关系,做下图所示散点图。 从说散点图可以看出X与Y成纤维线性关系,为分析中国居民消费

水平随人均GDP 变动的数量规律性,可以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Y=1β+2βt X+t u t 三.参数估计 由最小二乘估计回归模型,得 可由规范的形式将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 Y?= 502.5658+0.361361*X (96.78204)(0.012173) T = (5.192758)(34.53896) R2=0.986765 F=1192.940 S.E=214.1663

四.模型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 回归系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合理。 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R2 =0.986765接近于1,表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优度高。F检验: F=1192.940 > F(K,N-K-1)=αF(1,18-2)=4.49表明 α 回归系数至少有一个显著不为零,模型线性关系显著。 T检验: t=5.192758 > 2/αt(N-K)=2/αt(18-2)=2.120,接受原假设,X估计值有显著影响 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人均消费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加0.361361元。五.回归预测 如果2008年人均GDP将比2007年增长10%,将达到20827.4元/人利用所估计的模型可预测2008年居民可能达到的年消费水平,点预测值的计算方法为 = 502.5658+0.361361*20827.4=8028.78(元)Y? t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