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涂装标准

塑料件涂装标准
塑料件涂装标准

塑料件涂装标准

二.双涂层素色漆,金属闪光漆

三.罩光清漆

塑料件喷涂的基础知识

塑料件喷涂的基础知识 一、喷涂特点 空气喷涂是目前油漆涂装施工中采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涂饰工艺。空气喷涂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气流,流过喷枪喷嘴孔形成负压,负压使漆料从吸管吸入,经喷嘴喷出,形成漆雾,漆雾喷身到被涂饰零部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漆膜。空气喷涂可以产生均匀的漆,涂层细腻光滑;对于零部件的较隐蔽部件(如缝隙、凹凸),也可均匀地喷涂。此种方法的涂料利用率较低大约在50%~60%左右。 塑料制件喷涂后,可获得如下效果: 1. 可遮盖成型后制件的表面缺陷; 2. 因塑料本身着色比较困难,可利用喷涂获得多种色彩; 3. 使塑料的静电性能得到改善,减少灰尘吸附; 4. 增强了塑料的硬度和耐擦伤性; 5. 提高了塑料的耐候性; 6. 使塑件表面的光泽任意调整; 7. 砂纹漆、绒毛漆等一些特殊漆,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及手感。 另外,塑料成型后表面状态对外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要求成型后的表面平整光滑,均匀一致,不应有划伤、飞边、毛刺、凹坑、斑点、气泡和明显的熔接线。 二、塑料喷涂工艺流程:退火除油消除静电、除尘喷涂烘干 1. 退火:塑料成型时易形成内应力,涂装后应力集中处易开裂。可采用退火处理或整面处理,消除应力。退火处理是把ABS塑料成型件加热到热变形温度以下,即60℃,保温2h。由于采用此种工艺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因此,可采用整面处理的技术,即配置能够消除塑件内应力的溶液在室温下对塑件表面进行15~20min的处理即可。 2. 除油:塑料件表面常沾有油污、手汗和脱模剂,它会使涂料附着力变差,涂层产生龟裂、起泡和脱落。涂装前应进行除油处理。对塑料件通常用汽油或酒精清洗,然后进行化学除油化学除油后应彻底清洗工件表面残留碱液,并用纯水最后清洗干净,晾干或烘干。 3. 除电及除尘:塑料制品是绝缘体,表面电阻一般在1013Ω左右,易产生静电。带电后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灰尘而附着于表面。因静电吸附的灰尘用一般吹气法除去十分困难,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同时除电除尘的效果较好。 4. 喷涂:塑料涂层厚度为15~20μm,通常要喷涂2~3道才能完成。一道喷涂后晾干15min,

塑料件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检验标准 塑料件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为IQC对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料(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 3职责 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 4工具 卡尺(精度不低于)。 打火机。 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60W日光灯下。 视力:以上(含较正后)。 6检验项目及要求 塑壳 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 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 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 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 6. 尺寸 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 a.五金槽的尺寸。 b.外型轮廓。 c.定位孔位置 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 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 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 五金件 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 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 7检验方法 外观 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 尺寸

QJLY J A 汽车塑料外饰件用面 漆涂料标准

Q/JLY J7110841A-2014 汽车塑料外饰件用面漆涂料标准 编 制: 夏斌 校 对: 周高良 审 核: 张诗福 审 定: 江克洪 标准化: 伍永会 批 准: 金圭泰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四月

前 言 本标准是对JLYY-JT167-08《汽车塑料外饰件用面漆涂料标准》的修订,与JLYY-JT167-08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对清漆原漆性能的检测; ——对性能指标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对原漆施工性能的检测; ——删除对清漆细度的检测; ——对漆膜膜厚做了补充; ——对章、条进行了重新编排。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整车工艺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斌。 本标准于2014年4月30日发布,2014年5月10日实施。 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更替情况为 ——JLYY-JT167-08(2008年6月15日发布并实施,本标准于2011年9月9日第一次修改,于2012年01月12日第二次修改) ——JLYY-JT164-05(2005年3月首次发布); I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外部塑料基材(如PP、PE、PBT、ABS、PC、PA、SMC等)装饰件用面漆涂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检验、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2014年5月10日之后新研发车型的车身外部塑料基材装饰件用面漆涂料,2014年5月10日之前已量产的产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724-1979 涂料细度测定法 GB/T 1725-2007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 1728-19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40-2007 漆膜耐湿热性测定法 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753-2007 色漆和清漆 杯突试验 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 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 24409-2009 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Q/JL J100003-2009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 Q/JLY J711079-2009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Q/JLY J7110034A-2010 中涂底色漆遮盖力试验方法 Q/JLY J7110088A-2010 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Q/JLY J7110090A-2010 涂料粘度测定法 Q/JLY J7110130A-2010 涂料电阻测定方法 Q/JLY J7110645A-2012 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ASTM B 604-97 塑料件电镀涂装铜+镍+铬标准规范(中文)

ASTM文件编号:B604-91(1997年重新认可) 表面处理资料 塑料件电镀涂装铜+镍+铬标准规范 本标准在固定文件编号B604之下发行,文件编号之后的数字是本年采用的编号,或者万一有修改,则为本年最后修改版本。括号中的编号表示本年最终认可编号。上标E指最后修改或重新认可的变更。 1、范围 1.1 本规范涉及的要求用于电镀铜+镍+铬塑料素材的几种等级和类型,而这些素材的外观,耐用性和热循环都对服务性能非常重要。将提供此条件的五个等级涂装,每一个都希望能达到满意的性能。 1.2 本规范涉及使用的涂装要求,是在应用自动角媒的金属膜之后使用的,或者在应用自动触媒后任何涂装的应用之后使用的。 1.3 以下只属于此规范测试方法的笫六部分,附录A1,附录X2,附录X3和附录X4。本标准不是旨在说明所有安全问题,如有,则是关于其使用上的。本标准的使用者责任在于使用前建立一套合适的安全健康的条例,决定规格限制的可使用性。 2 参考文献 2.1 ASTM标准: B 368 方法用于铜加速盐雾试验(CASS试验) B 487 试验方法用于交叉部分检验金属和氧气涂装厚度的测量 B 489 条例用于金属涂装电镀和自动触媒延展性的弯曲试验 B 504 试验方法金属涂装厚度的测量 B 530试验方法用磁性的方法测量涂装厚度:磁性的非磁性素材的镀镍涂装 B 532 规范用于电镀塑料表面或外观 B 533试验方法用于电镀金属塑料件脱层强度 B 556 指南用于通过斑点测试对薄铬层的测量 B 567 试验方法用于通过Beta Backscatter方法测量涂装厚度 B 568试验方法用于通过X光谱测量涂装厚度 B 602 试验方法用于金属和非有机涂装样件性能 B 659 指南用于金属和非有机涂装厚度测量 B 727 条例用于电镀塑料材料的准备 B 764 试验方法用于多层电镀镍中单层厚度和电化学潜力的决定(STEP试验) D 1193 试剂规范 E 50 条例用于金属化学分析的仪器,试剂和安全防护措施 3 术语 3.1 定义 3.1.1 重要表面———通常为可视表面(直射或反射),当正常装车后损坏表面的产品来源时,对产品的外观或服务性能起重要作用的表面。 4 分类 4.1 本规范涉及了服务条件代指定折五个涂装等级,和由分类号定义的几种涂装类型。4.2 服务条件代号 4.2.1服务条件代号指,以涂装等级为目的的曝光严重度,根据以下规格:

汽车用塑料件的涂装的介绍

汽车用塑料件的涂装介绍 时间:2009-3-6 编辑:,来源:.21-plastic. 1.汽车用塑料件的涂装特点用和外用塑料件涂装的不同点是:用塑料件一般采用半光泽或完全无光泽涂装,方法是将涂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平光剂;外用塑料件有的采用无光泽涂装,有的采用有光泽涂装,视具体情况而定。硬性和软性塑料件涂装的不同点是:由于软性塑料本身具有柔韧性,它所用的涂料基本上都是烘烤型弹性磁漆,所谓“弹性”是指涂层具有较大的柔韧型,类似弹性体、橡胶,也可以弯曲、折叠、拉伸,然后还可以回复到原来的尺寸和形状而不会被破坏。方法就是用专用的涂料,该涂料中加入柔软剂。 2.塑料件涂装用材料 1)塑料表面清洁剂清洁剂的作用是清除塑料件表面的脱膜剂,增强对油漆的附着力。使用方法是:先用灰色打磨布彻底清洁塑料件的表面,再用以1份清洁剂与2份~4份清水混合后的混合液清洁整件工件,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待工件完全干燥后才可喷涂塑料底漆。塑料表面清洁剂的溶解性适中,不会损伤塑料表面,而且抗静电,所以塑料工件不会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影响涂装。 2)塑料平光剂为消除汽车部塑料件一定比例的光泽而使其呈现半光泽或完全无光泽,一般都采用不同光泽的涂料装饰。平光剂有聚氨酯用和非

聚氨酯用两大类,选用时务必小心。其使用方法是:将喷涂面漆后的塑料件的光泽与原车的光泽作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用平光剂,如果需要的话,先在面漆中加入平光剂,然后搅拌均匀,并作喷涂样板对比试验,在认为光泽达到一致时可正式喷涂施工。单层涂装消光,直接将平光剂加入漆中即可,而双层涂装的消光,平光剂不要加在色漆,要加在清漆。 3)PVC表面调整剂调整剂的作用是对PVC表面进行处理,使其有利于重涂。它由强溶剂配制而成,具有强烈的渗透性,而且能够软化PVC 表面并产生轻微的溶胀。这样,涂装时修补涂料就能很容易地渗透进入塑料表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锚链效应”。它可以大大提高涂料对基材的附着力。 4)汽车塑料件用底漆 (1)软塑料件。大多数都要求在底漆中加入柔软剂(各生产厂均有与塑料面漆的配套产品),可使漆膜柔软、有韧性、不开裂。聚丙烯塑料件是一种难粘、难涂的材料,要使用专用底漆,以增加它的附着力,同时面漆中也要加入柔软剂,否则很容易脱皮。 (2)硬塑料件。通常不需要底漆,因为油漆在塑料制品上的附着力很好。但有些油漆生产厂仍然建议在涂面漆前使用推荐的溶剂彻底清洗塑料件,并对要涂装部位用400#砂纸打磨,再喷涂合适的丙烯酸喷漆、丙烯酸磁漆、聚氨酯漆,或底色漆加透明清漆。喷涂模压塑料板材时,需要使用底漆和二道底漆。

油漆喷涂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在深圳市威宏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属零件和组合件进行粉末喷涂的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1.2本规范适用于粉末喷涂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鉴定。 1.3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金属基结构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但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可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754-1988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11186.2-1989 漆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6739-1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13452.2-1992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3.术语 3.1主视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电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2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3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4. 工艺鉴定要求 4.1 总则 生产者的工艺装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4节的要求。 4.2 设计要求 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威宏志公司正式批准的设备、工艺和检验文件。 4.3 喷涂设施要求 4.3.1喷涂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污染。 4.3.2喷涂间的温、湿度应能控制在以下范围: 温度:15~35℃湿度:30~80% 4.3.3喷涂间最好设有单独的零件进、出通道,尤其是要控制进入喷涂间的零件不会受到污染。 4.3.5压缩空气应无油无水(操作者可用压缩空气对着干净的镜子吹2~3min,检查镜子上应无油、水痕迹)。 4.3.6烘房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有效烘烤区的温差应控制在±5℃以内;温度控制,显示仪表的精度不低于1级 4.4 喷涂操作要求 4.4.1操作者必须带上干净手套接触待喷涂零件。 4.4.2表面处理后的零件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喷涂处理(打砂后应在8小时内喷涂)。 4.4.3喷涂前无表面处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对基本材料无腐蚀作用的溶剂进行清洗,且不待溶剂挥发立即用干燥的布擦干,干燥后立即喷涂。 4.5 鉴定程序 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实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

塑料件及各类漆涂装工艺

塑料件及各类漆涂装工艺--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描述塑料件涂装的工艺程序 2.能够进行塑料件的涂装操作 3.能够正确描述各类汽车常用涂料的涂装工艺程序学习任务 塑料件及各类漆涂装工艺学习内容 一、塑料件的涂装 二、各类涂料的涂装工艺一、 塑料件的涂装工艺按照塑料制品的质地软硬程度,可分为硬质塑料(车身用ABS塑料、玻璃钢等)和软质塑料(PP、PU等)。对于已经涂有底漆的部件,在处理时直接喷涂中涂或面漆。对于没有底漆的零部件,无论是硬质的或软质的,都应使用专门的塑料底漆进行喷涂或用乙烯清洗式涂料进行覆盖,以提高其表面的附着能力。一、塑料件的涂装工艺有些硬质塑料,如玻璃钢等,与涂层有良好的粘结力,可以不用喷涂塑料底漆,而一般软质的塑料都需要这道工序。在就车修理,没有更换零部件时,是否需要喷涂塑料底漆要根据情况来定,如果有裸露塑料制品,应喷涂塑料底漆。 软质塑料部件的预处理 1)清洁(塑料清洁剂)*如果塑料制品是具有吸水性的材料(如尼龙等),在水洗或清洁之后需要加温或放置一段时间,以使吸收的水分充分挥发。 2)干磨(P200号干磨砂纸) 3)刮涂涂塑料原子灰。 4)打磨原子灰(P320或P400号干磨砂纸)。 5)吹净粉尘并用粘尘布擦干净. 6)二次清洁(塑料清洁剂)。软质塑料部件的预处理 7)喷涂塑料底漆*对整个需要修补的区域薄喷一层均匀的涂膜,稍稍静置一下(5~10min)。 8)喷涂中涂底漆(湿碰湿,快干型稀释剂并尽量少加,每道喷涂要薄一些,加入一定量的柔软添加剂)。 9)等底涂层彻底干燥后,用P400号干磨砂纸进行打磨。硬质塑料部件的

预处理硬质塑料部件通常都与普通的涂装材料有较好的附着力,一般可不用塑料粘附性底漆进行处理,但使用其进行处理之后效果会有一定的提高。当搞不清须修补的硬质塑料究竟是什么材质时,可按照车身钢材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 硬质塑料部件的预处理处理玻璃钢等硬质塑料制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玻璃钢等硬质塑料制品不需要额外进行防腐处理,更不必喷涂磷化底漆。 (2)更换件或新的板件表面常残留有制造时的脱模剂,这些脱模剂中含有的硅酮等物质会严重妨碍涂膜的附着,所以必须严格清理干净硬质塑料部件的预处理 硬质塑料的涂前预处理程序: 1)清洁(更换的新板材必须使用专用的脱模剂清洗液进行清洗或用软布蘸上酒精等进行全面的擦拭,以去除掉脱模剂成分)。 2)除油(塑料清洁剂)。 3)打磨(P80~120号干磨砂纸,注意不要磨穿树脂层)。 4)二次清洁(塑料清洁剂)。硬质塑料部件的预处理硬质塑料的涂前预处理程序: 5)填补原子灰(普通原子灰)。 6)打磨原子灰(P320号砂纸打磨,做羽状边)。 7)清洁(除尘,除油) 8)喷涂底漆或中涂漆。 9)打磨(P400号干磨砂纸)。 10)填眼(查找微小的孔、眼,用填眼灰进行填补并磨平)。塑料零部件的面层喷涂大多数汽车用面层涂料和中涂漆都可以用于塑料件的喷涂,包括两工序或三工序的金属面漆涂层。但在喷涂之前最好首先确定所选用的面漆是否适合于特定的塑料底材和是否要使用柔软添加剂以及专用塑料底漆等。对于些特殊的塑料制件,如车内塑料件、车的软顶等往往需要特殊的喷涂处理和使用专用涂料。 汽车软顶的喷涂有些车辆的车顶使用乙烯树脂人造革等软质材料,必须使用专

汽车内外饰(塑料)产品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及精度

汽车内外饰(塑料)产品结 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及精度 一形状和结构的简化 制品的形状和结构的复杂显然增加了模具结构的复杂性,加大了模具制造的难度,最终将影响产品性能的不稳定性和经济成本。而从工艺角度考虑,形状和结构设计得越简单,熔体充模也就越容易,质量就越有保证。 理想的产品简洁化设计应当是:①有利于成型加工;②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③有利于体现简洁、美观的审美价值;④符合绿色设计的原则。 以下是简化设计的一些建议和提示。 (1) 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避免不规则的几何图形; (2) 避免制件侧孔 和侧壁内表面的凹凸 形状设计,制件侧壁孔 洞和侧壁内表面的凹 凸形状对某些成型工 艺来说是困难的,需要 在制品成型后进行二 次加工。

例如对于注塑件 来说,模具结构 上就要采用比较 复杂的脱模机构 才能对制件进行 脱模。通常,侧向孔要用侧向的分型和 抽芯机构来实现,这无疑会使模具结构 变得复杂。为了避免在模具结构设计上 增加复杂性,可以对这类制品进行设计 上的改进,图5-16所示是避免侧向抽芯 的设计。 (3) 尺寸设计要考虑成型的可能性, 不同的成型工艺对制件的尺寸设计,包 括尺寸大小,尺寸变化会有一定的限制。 二、壁厚均一的设计原则 在确定壁厚尺寸时,壁厚均一是一 个重要原则。该原则主要是从工艺角度以及由工艺导致的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均匀的壁厚可使制件在成型过程中,熔体流动性均衡,冷却均衡。壁薄部位在冷却收缩上的差异,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应力,内应力会导致制件在短期之内或经过一个较长时期之后发生翘曲变形。图5-17是由壁厚不均匀造成制件翘曲变形的一个例子,图5-18是在不均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ok

QJ/SL 上海双鹿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SL50-2008A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 2008-06 发布 2008-06 实施 上海双鹿电器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技术要求-----------------------------------------------------------------------------------------------------------------(1) 4 检验方法-----------------------------------------------------------------------------------------------------------------(3) 5 检验规则-----------------------------------------------------------------------------------------------------------------(4)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 QJ/SL50-2008A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件喷漆涂膜外观、性能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冰箱产品 2.引用标准 GB/T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9754 《漆膜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o、60o、85o镜面光泽的测定》GB/T14522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试验方法》 GB/T6739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3.技术要求 3.1 外观要求 油漆颜色色差要求:ΔE≤3。抽检,每批每种型号喷漆件抽1件,每件任意测3点,

汽车塑料外饰件的设计文档

汽车塑料外饰件的设计 二.汽车外饰件简介 汽车外饰件主要指前后保险杠、轮口、进气格栅、散热器面罩、防擦条等通过螺栓和卡扣或双面胶连接在车身上的部件。在车身外部主要起装饰保护作用,及开启等功能。汽车外饰件在车身上主要位置及大致形状见图一。 1.前保险杠,后保险杠,散热器面罩,前后轮口,侧饰条,防擦条,后视镜,进气格栅,背门饰板,车门外开手柄,扰流板,行李箱手柄 三.汽车塑料外饰件设计标准 由于汽车的特殊功能,外饰件设计必须坚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三化”设计原则,同时满足合理性,先进性,维修方便性,可靠性,经济性,制造工艺性“六性”要求。 3.1产品“三化”设计 根据设计车型将要投放国家地区的不同,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当地的法规标准。在造型设计之初产品设计师须学习了解相关法规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这主要包括前保险杠上牌照安装孔间距尺寸规定,是否需欲留雾灯安装孔,外部突出物表面圆角及开口尺寸等相关要求。 另外有关散热器面罩迎风面积是否满足发动机,空调制冷要求,需在设计发布前得到相关部门认可。 充分考虑系列化产品的发展,零件安装固定尽量采用统一的螺栓螺母及卡扣等连接件,或通用其他车型的固定件,提高零件通用化程度,保证维修安装的方便性。 3.2材料的确定 3.2.1材料种类确定 塑料的种类繁多,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主要是一些TPO,PP,ABS,PA6/PA66。根据汽车外饰件不同的功能,使用工况,大致如下: 汽车外饰件材料一览表

3.2.2材料标准确定 同一类材料执行不同材料标准,其试验项目,成品性能,模具设计均有差异。根据产品将要投放国家地区的不同,汽车材料工程师可确定材料具体执行的标准,或请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相关资料。 现代轿车外饰件一般多为注塑喷漆或皮纹件,喷漆件为保证与车身颜色及漆面质量的一致,在选材时必须考虑喷涂系统。例如北美车身油漆多采用高温烘烤系统,外饰件选材时相应亦须选择可高温烘烤的原料。皮纹件选材时须特别考虑原料的颜色及耐候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汽车塑料件涂装工艺

汽车塑料件涂装工艺 摘要:通过介绍汽车塑料件的涂装工艺过程,分析塑料件的涂装特点及注意事项,并展望未来复合材料的涂装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节能减排是汽车技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而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是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油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汽车的自重每减少10%,燃油耗可降低6%~8%。为此,增加塑料类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量便成为降低整车成本及其重量、提高燃油利用率、减轻汽车排放的关键。在我国,塑料件约占汽车自重的7%~10%,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汽车塑料用量达到10%~15%,有的甚至已达到20%以上。 1、塑料件与金属件的涂装区别 随着塑料件的日益推广,越来越多的车身外饰件及内饰件开始塑料化,随之而来的对这些塑料件的装饰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零件要求与车身同色且要具有与车身寿命相同年限的防腐能力,而单纯依靠塑料件原材料自身的颜色是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装饰性要求。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塑料件原料自身成型所带出的颜色只能是一种,难以实现颜色的多样化;二是塑料件依靠色母成型出来的颜色无论是从鲜亮性、饱满度,还是从光泽度来讲,都很难同涂料的效果相媲美。所以,随着塑料件的日益推广,其成型后的涂装工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且必不可少。 塑料件与金属件的涂装区别主要表现在: 1)金属件在涂装之前的处理是通过脱脂、酸洗除去表面的油脂及锈迹,然后通过磷化生成的磷化膜增强油漆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 2)塑料件的涂装前处理。首先,塑料件的脱脂不能采用碱性的脱脂液,那样易造成零件局部应力开裂,只能采用中性脱脂液进行脱脂;其次,塑料件不能进行酸洗、磷化处理,它只能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来增强油漆在零件表面的附着力。 2、汽车塑料件涂装的主要流程 汽车塑料件涂装的流程由以下几个主要的工艺步骤组成: 工件上线→ 脱脂(60℃中性清洗剂喷洗)→循环水洗(喷)→ 表调→ 干燥(60℃热风)→ 静电除尘→ 喷底漆→ 干燥(60℃,20~30 min)→底漆打磨→喷面漆→干燥(60℃,20~30 min)。 1)脱脂。

塑胶件、喷涂件外观检验标准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文件编号:TEK/WI-QA-04-0086 版次:A02 页码:1/4 最新修订日期:2005/11/01 塑胶件、喷涂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为使本厂塑胶件和喷涂件的外观检查判定有明确统一的依据,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外协、外购等所有塑胶件及喷涂件的进厂检验。 3.术语 塑胶件: 银丝:低分子挥发物、水分等气体在塑料表面形成的不破裂银丝状斑纹。 飞边:模塑过程中,浸入模具各模面缝隙间,并留存在制品上的剩余物。 檫毛:制体脱模后,表面因机械原因产生无光泽的痕迹,手摸无深度感,用光腊檫试,不能消除。 划痕:制件脱模后,表面因机械原因产生有深度的痕迹。 白印:制件在脱模时产生的白化的现象。 暗泡:塑料成型时,由于残留的空气或其它气体而在制品内部形成的气泡缺陷。 烧焦:模具排气不良,注塑时,在制件表面局部部位产生变色、焦化现象。 熔接痕:在塑料成型过程中,由不同流向塑料在制件表面形的痕迹。 缩痕:由于壁厚及其它原因,注塑后,制件表面形成的凹坑。 脱皮、分层:由于混料或其它原因、废丝、废屑,在注塑过程中被冲积到塑件表面而形的块状层状或点状与周围部分颜色不同或花斑色现象。 喷涂件: 涂层厚度:又称膜厚,系指涂层厚度是指漆膜覆盖在塑胶制品表面上的厚度。 涂层附着力:附着力是指涂料与被涂物之间或涂层与涂层之间相互结合的强度。 颜色与色差:颜色是指涂层附着在塑材表面后通过外界光源照射所反应出来的颜色。 涂层光泽:涂层光泽是涂层外观质量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是涂层表面在外界光源影响下所表 现出的明亮度。 涂层硬度:硬度是表面涂层结构强度的重要性能之一,可理解为涂层附着在塑材上被另一物体 攻击时所表现在阻力。 涂层耐磨度:喷涂件涂层与外界物发生接触、磨擦时所能承受被破坏的能力。 涂层耐腐蚀:耐腐蚀是指抗化学成份而不造成破坏的能力。 涂层老化:涂层老化是指喷涂件在经受时间与存放环境的影响下,喷涂件分子结构与所产生的 变化。(如失光、变色、斑点、起泡、裂纹、脱落、粉化等现象) 4.检验条件 作业者视力须在以上,将制品放在在60W日光灯正下方1M处,视线与制品呈45度或135度角,目视距离45CM.,检查制品的A、B、C级各个面,检查时间约3秒钟左右。 注:与眼睛正视的面称为A级面,下侧面称为B级面,上侧面及左右侧面称为C级面。 5.检验项目 1)结构2)尺寸3)性能4)外观5)包装 6.抽检方法 抽验标准按GB2828-2003 Ⅱ级进行,塑胶件按AQL=,喷涂件按AQL:MAJ:;MIN: 正常单次随机抽样进行,部分物料如有特殊要求则按特殊要求进行。

汽车设计中常用塑料材料及其合理选择方法

汽车设计中常用塑料材料及其合理选择方法 一、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介绍 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材料。高聚物由长分子链组成。热塑性高聚物的分子链有线型的或支链的结构。用相对平均分子质量来表征和测定高聚物分子链的长度。分子量越大,固态高聚物的力学强度越好,黏流态高聚物的黏度更高。 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 表2-2是一些碳链聚合物和杂链聚合物的结构 聚合物内分子链与分子链之间的聚集状态,即聚集态结构,也是聚合物的主要结构参

数。按照分子间的排列状况,可以将固态聚合物的聚集态分为结晶态、无定形态(即非结晶态),结晶态是指线型的和支链型的大分子,能够在三维方向上规则整齐的排列形成晶体结构。具有结晶结构的,或者能形成结晶结构的聚合物称为结晶性聚合物。 与此相反,分子链排列呈无序状态,则定义为无定形态。凡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结晶的称为无定形聚合物。在晶体形成过程中,可能有一部分大分子或大分子链段没有机会结晶,成为聚合物中的无定形部分。结晶部分在聚合物中所占的比例称为结晶度。即便在同一品种的聚合物也因有结构上的差异而影响结晶度。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由于其具有较多的支链,使链的规整性收到破坏,因而结晶度低于线型的高密度聚乙烯。 结晶度和无定形态是两 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因此,导 致性能上的较大差异也是必 然的。 由于分子链在较高温度 下有自由卷曲的倾向,当对其 施加外历时,分子链便会伸 展。许许多多伸展的链沿力的 作用方向进行有序的排列,就 形成了取向态,将已经形成取 向态的聚合物降低温度,使其 冻结,取向结构便会保留于制 品中。 取向态和结晶态都以高 分子的排列有序为特征,所不 同的是,结晶态是三维有序, 并且是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 自发生成的;而取向态只是一 维或二维有序。如果作用力来 自于一个方向,则分子链单向 取向。 塑料的物态 聚合物在不同的温度条 件下可处于三种物理状态,即 玻璃态、高弹态和黏流态。大 部分塑料以温室下的玻璃态为特征。所谓玻璃态是指塑料在这一状态下呈刚性,质硬如玻璃受外历时变形很小而且是可逆的。塑料在这一状态下作为刚性材料使用,是合乎逻辑的。

塑胶涂装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塑胶涂装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chiwenhoo090 9 1楼 一、前述; 本人通过多年从事涂装行业工作及在通顺公司对汽车内外饰件塑料涂装产品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所喷涂塑料产品的原料材质以及其性能;再合理的使用涂料,安排生产喷涂工艺,现以书面形式整理成文,欢迎涂装行业同仁看过后多提宝贵意见,(本人邮箱:chiwenhoo0 909@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5956.html,) 常见的塑料类型有:ABS(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PVC(聚氰乙烯)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MM A(聚甲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 POM(聚甲醛)PA(尼龙)等塑胶原材料 在塑料涂料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成膜后会因各方面原因产生多种 缺陷,本文涉及最主要的几种缺陷,并尽可能地讨论其产生原因及消除或尽量减少其发生的对策。塑料涂料的许多缺陷是与表面张力现象相关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分子上力分布不对称,界面上液体的力与液体内的力不同,表面的分子具有很高的自由能,相当于每单位面积上移去表面层分子所需的能量。在固体也存在相似表面取向效应,它有表面自由能,表面力作用来减少液体和固体的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作用使液体缩成球,因为球的表面积/ 体积比率是最小的。如果两个不同表面张力液体相互接触,低表面张力的流去覆盖住较高表面张力的液体,因为这样总表面自由能更低。这种流动是表面张力差推动的,有些人称为表面张力梯度推动的流动。涂料能均匀稳定地涂覆于塑胶件表面的最主要条件,为涂料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被涂覆物的表面张力。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涂装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1缩孔现象 当表面张力较高的涂料涂覆于表面自由能较低的底材上,也就是涂料表面张力与底材表面张力相差太大时,容易造成涂料对底材的润湿性不良,接触角变大,使涂料有保持滴状倾向而裸露出被涂面,特别是罩光清漆和颜料份较少的色漆,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缺陷,而且不容易修补。 缩孔是由低表面张力的小颗粒或小液滴杂物产生的,它们可能存在于塑胶底材上、涂料中或飞落在刚刚涂覆好的湿膜上。某些低表

塑料件的设计要求及电镀要求复习过程

塑料件的设计要求及 电镀要求

塑料件的设计要求 1、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面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自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产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翘曲变形、飞边、毛刺、缺料、水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毛边、浇口应全部清除、修整。?产品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无明显色差。颜色为本色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且均匀。?需配颜色的制件应符合色板要求。 2、塑料件设计要点 2.1、开模方向和分型线?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2、脱模斜度?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大于0.5度,细皮纹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要求小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 2.3、产品壁厚?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一般摩托车的塑料厚度为3±0.2mm。?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印,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2.4、加强筋,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应避免筋的集中,否则引起表面缩印。?加强筋的厚度一般为壁厚的1/3-1/2。?筋与筋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壁厚。?筋的高度小于3倍壁厚。?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2.5、圆角?圆角一般取0.5 1.5倍壁厚。?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2.6、孔的设计?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孔的轴向和开模方向一致,可以避免抽芯。?当孔的长径比(孔深/孔径)大于2时,应设置脱模斜度。此时孔的直径应按小径尺寸计算。?盲孔的长径比一般不超过4。?孔与产品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孔径尺寸。 2.7、注塑模的抽芯机构及避免?当塑件按开模方向不能顺利脱模时,应设计抽芯机构。抽芯机构能成型复杂产品结构,但易引起产品拼缝线、缩印等缺陷,并增加模具成本缩短模具寿命。?设计时,无特殊要求尽量避免抽芯结构。如孔轴向和筋的方向改为开模方向。 2.8、一体铰链?利用PP料的韧性,可将铰链设计成和产品一体。?作为铰链的薄膜尺寸应小于0.5mm,且保持均匀。?注塑一体铰链时,浇口只能设计在铰链的某一侧。

塑料件外观验收标准

塑料件外观验收标准 1、缺陷定义 1.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塑料颗粒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产品的表面上; 1.2毛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1.3缩水:收缩凹坑(在塑件脱模顶杆处,允许有不影响外观及装配要求的凸台和凹坑,但不得发白,及凸凹不平); 1.4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或少料; 1.5裂纹:塑料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6弯曲、变形:表面弯曲变形; 1.7结合线、合胶线: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1.8油痕: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 1.9孔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飞边或多胶造成不通; 1.10气孔: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留下的痕迹与产品底色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2定义: 2.1 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 2.2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2.3 C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或被履盖面

3、缺陷允许表: (3)胶件外观 1、缺陷定义 1.1飞边:额外的不属于产品的多余材料; 1.2 划伤:表面有擦伤,磨损,沟槽,凹下或割痕; 1.3杂质:表面有可见的微粒:如灰尘,脏污,油印等; 1.4破损:有人为造成刀伤或脱模拉伤等产生的破洞或裂口 2、允许准则: 1.有破损不可接受 2.有杂质不可接受 六、处理规程 1、退回/拒收不合格品的处理: 1.1、 无法使用或采取措施仍无法使用的不合格品,由采购部依据《外购信 息反馈单》,做退回或拒收处理。 2、让步接收、放行不合格品的处理: 2.1、为满足顾客要求、生产需求或降低供应商的损失,对不合格品可采用让步接收、放行。 2.2、让步接收、放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应通过充分验证。 ②验证方法应得到批准,并按照相应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真实、有效。 ③验证结果应会签、批准,必要时应得到顾客批准。 2.3、验证结果应附带《外购件信息反馈单》、《检测报告》方可办理让步、放行,批准、会签后存档、反馈。 2.4、建立让步接收、放行台账,对其进行管理。 3、返工不合格品的处理: 3.1、通过返工不合格品,可满足现行质量规范和要求。 3.2、返工不合格品应满足以下条件: 缺陷类型 A 级面 B 级面 C 级面 异色点 不允许 可接受 可接受 毛边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装配可接受 缩水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装配可接受 缺料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装配可接受 裂纹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弯曲、变现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结合线、合胶线 不允许超出0.15MM 的合胶线,合胶线应均匀 不影响装配可接受 不影响装配可接受 油污、杂质点 不允许有明显油污、杂质 不允许 不影响装配可接受 孔堵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气孔 不允许 不允许 经验证不影响产品性能(如落锤冲击)可以接受

汽车用塑料保险杠喷涂方法简介

汽车用塑料保险杠喷涂方法简介 塑料保险杠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3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厚度为1.5mm左右的冷轧薄板冲压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之间用螺丝连接,可随时拆卸。这种塑料保险杠大体上使用聚醋系和聚丙烯系两类材料,采用注射成型。加工出来的保险杠不但具有高强度的刚性,还具有可以焊接、涂装性能好的优点,在轿车上的用量越来越多。 塑料保险杠具有较好的强度、刚性和装饰性,从性能上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从外观上看,高质量的喷涂可以使其很自然地与车体结合在一块,具有很好的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 塑料保险杠的喷涂质量要求极为严格,从前处理、喷涂到固化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保险杠的涂装质量。塑料保险杠喷涂大多采用多层喷涂工艺,本文采用“三喷二烘”工艺,以充分发挥油漆耐久性、耐候性的优势。喷涂设备必须保证出色的雾化效果和涂层的均匀性,涂料中金属微粒的分布直接影响涂层的外观效果。质量优秀的涂层具有金属光泽、颜色鲜明、立体感明显。而使用不合适的喷涂设备,会使涂层产生颜色不均、表面有阴影或结合力不好等弊病,大大影响保险杠的装饰效果。 保险杠喷涂工艺 1.工艺流程 工件上线→前处理(预脱脂→脱脂→水洗①→水洗②→纯水洗→吹水)→水分烘干→冷却→转挂→擦净、打磨→火焰处理→静电除尘→喷底漆→流平→喷面漆→流平→喷罩光漆→流平→固化烘干→检查、抛光、检验→工件下线。 2.保险杠喷涂工艺 (1)前处理 前处理直接关系到保险杠的喷涂质量。前处理一方面能提高涂膜的防腐性能、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提高涂膜对基体的附着力,还能使保险杠涂膜具有均一的性能。 水分烘干 水分烘干的目的是使经过前处理的保险杠表面充分脱水,获得最佳基体以进行表面喷涂作业。但烘干温度不应过高,因为过度脱水会导致涂层性能大幅下降。 (3)表面喷涂 通常保险杠表面涂层由多道作用不同的涂膜组成。现多采用湿喷湿的喷涂方式,这样既可节省能源、简化工艺,又能适应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需要。 目前比较先进的涂装线由喷漆机器人、双组分供漆、自动换色、工件识别、同步、总控等子系统组成,具有自动换色、自动识别、同步运动、离线仿真等功能。多台机器人依次运动,一次完成打磨擦净、火焰处理、静电除尘、底漆、面漆和罩光漆喷涂等工序。当然,完全用机器人这种全自动作业方式进行各工序作业,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大;当前在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中还没有?打磨擦净 保险杠经前处理后进入下一道打磨擦净工序。这道工序可根据工件表面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省用,但工件表面凹凸不平或有其他损坏现象时]必须经过这道工序。 ?火焰处理 火焰处理是利用高温(3000##以上)气体火焰使塑料的表面氧化。一般用表面张力或表面能来衡量基材吸附液体的能力,若基材的表面能处于高水平,则液体在其表面将变得更加润湿,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这是基材吸附液体的基础。火焰处理可以提高基材的表面张力,使基材与涂层的结合强度趋于更大,更易于喷涂作业。

塑料件的设计规范

注塑件设计的一般原则: a.充分考虑塑料件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 b.塑料件的形状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 冷却硬化; c.塑料设计应考虑成型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度,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d.塑料件设计主要内容是零件的形状、尺寸、壁厚、孔、圆角、加强筋、螺纹、嵌件、表面粗糙度的设计。 4.2.1壁厚 塑料件壁厚设计与零件尺寸大小、几何形状和塑料性质有关。 塑料件的壁厚决定于塑料件的使用要求,即强度、结构、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壁厚应尽可能均匀,避免太薄,否则会引起零件变形,产品壁厚一般2~4mm。小制品可取偏小值,大制品应取偏大值。 4.2.1.1 塑料件相邻两壁厚应尽量相等,若需要有差别时,相邻的壁厚比应满足以下要求:t :t1≤1.5 ~2 4.2.1.2 塑料凸肩H与壁厚t之间关系如图4.2-2中,图a中H>t,则造成塑料件的厚度不均匀,应改图b所示,H≤t可使塑料件壁厚不均匀程度减少。

4.2.2过渡圆角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强度和便于脱模,零件的各面连接处应设计过渡圆角。零件结构无特殊要求时,在两面折弯处应有圆角过渡,一般半径不小于0.5~1mm,R≥t。 4.2.2.1内外圆角半径 零件内外表面的拐角处设计圆角时,应保证零件壁厚均匀一致,图中以R为内圆角半径,R1为外圆角半径,t为零件的壁厚. 4.2.3加强筋 为了确保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而又不使零件的壁厚过大,避免零件变形,可在零件的适当部位设置加强筋。

4.2.3.2设计加强筋时,应使中间筋低于外壁0.5~1mm,以减少支承面积,达到平直要求。 4.2.4孔的设计 孔的周壁厚会影响到孔壁的强度。孔口与塑件边缘间距离a不应小于孔径,并不小于零件壁厚t的0.25倍。孔口间的距离b不宜小于孔径0.75倍,并不小于3mm。 4.2.4.1 孔的周壁厚H和突起部分的壁厚c和高度h、h与c之比不能超过3,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