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_名家山水游记散文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

1、《品读西湖》

西塘人在廊下摆张小竹椅,一盘煮青豆,一壶菊花茶。盛夏就点点滴滴沁入心扉,化作波波涟漪,缕缕茶香。男人女人,坐在阴影里摇扇子。扇子的形状五花八门,羽毛扇、芭蕉扇、竹扇、绸扇……还有的,在几根竹节上绑几片花布,摇起来也一样带来风。有孤坐的,更多的是三五个人围在一起唠家常,或者聊什么逸闻旧事。老人们的身边,都搁着一个旧式的茶壶,聊一阵,端起悠悠地喝。猫或狗,或卧在树根下,或躺在主人脚旁。它们张开嘴喘气的时候,主人就端起茶壶给树根下的碗和碟里倒一点。猫或狗就直起腰过去舔干净。

廊棚下的店家多数为客栈或者是小吃店。我喜欢的`是油炸的那种“罗记绍兴臭豆腐”,外脆内嫩,品尝起来有一种阅读美文的感觉。店主是一位老翁,模仿了旧式的翻牌吃法,把所有的小吃写在小牌上,供人们自由选择。冰镇绿豆汤、银耳羹、臭豆腐,都是纯手工制作,价格也合理。没有生意时,老头点一支烟,靠在廊亭的围栏上,廊顶上的红色灯笼,映照出他脸上的沟堑。西塘的风吹散了他吐出的烟,似乎与这位老人调着情,说着爱。缠绵悱恻,清新隽永。

2、《周庄,梦里水乡》

纱帽山,青青的纱帽山,青的连水都被感染。很高兴有机会这么近地看你,踩着沾露的草叶和潮润的泥土,看着满山郁郁葱葱的林木,悄然开放的野花,寂然的云海在氤氲中环环抱抱,我不能不说那些有如梦幻的感觉真的很好。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无论是瞬间的发现,还是为谁的一声叹息,我都会让心海泛起涟漪。然而,我同样有些黯然,觉得惋惜,不知道是谁为你取了这样的名字——

纱帽山,为什么非要用古代的乌纱?那名字显得机会主义,乌纱帽向来都是黑色,而你却是绿的,这又多么像一个巨大的讽刺!

在名誉与地位之间,有多少人不问颜色而只要乌纱?并且格外地珍惜,似乎只要拥有就可以一切忽略不计!

世界啊,如果我们什么都可以丢掉,心灵将可以在哪里栖息!

3、《勒巴沟的美丽》

山是静止的,水是灵动的,人的情绪可以随波逐流。河流,适宜于思想的驰骋,因之被思想家反复咏颂。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和母腹。“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泰勒斯是第一个用抽象的哲学语言提出万物的根源问题,并给予解答的人。在黑格尔那里,水又具备了思想的要素。在他眼里,人的思想犹如一条河。唯有不断变化,才能跳出浪花。

在临沂市新区,我看到了沂河。沂河在此处的宽阔,完全可以和黄河、长江比美。一座闯世界记录的橡胶拦河大坝,将沂水形成了一片浩大的湖面。正是傍晚,迷蒙的水气,将一座城市滋润得如同蒙着细纱的神秘女郎。湿润的目光,让眼前的景物具备了诗的气象。城市的噪杂和喧哗,让一条河隔断了。坝下的大人和孩子,不知在弯腰捡拾着什么。这是大海边的闲情。聚集在临沂这样拥挤的城市里,有如此的闲适,也就够了。

行走在沂蒙湖的边缘时,晚风正在驱散白昼的炎热。沿着河水行走,两岸芳草鲜美,绿树成茵。文人笔下的碧水青山,天光云影,在这里得到了验证。

4、《留在仰韶大峡谷的遗憾》

一进那明亮宽敞的邃洞,如同走到了海底的神话世界。两排淡淡泛着蓝光的顶灯,把你的视线和想象引向更为深远处,前边看不见洞口,只是直直的长,长长的远。车行5公里,洞子突然变得开阔。两边是高高的修竹野树,底下是绿盈盈的青草铺地。灯光也突然大开,如同到了地上的某一处休闲公园,让你疲惫的身心为之一爽。

近前一看,却都是些人造的景观。大约只是为了减轻司机的视觉疲劳,就这样5公里一处,交替出现,把长长的邃洞分割成一片片风景。

别有洞天。那一刻,我在想象着耸立在头顶的岩石、古柏、苍松;想象着那些活跃在青竹、碧草间的野羊、猿类、以及各种珍禽;它们可以安然无恙,依旧过着它们千百年来无惊无扰的生活。

5、《水墨曲江》

纳西院子里的原木,散发着淡淡的松香;天井里漏下来的疏落的阳光,干净而温暖;客栈门前的招牌,有如“顺洲府”、“月半弯”、“清逸居”、“正福草堂”等,典雅却无丝毫距离;酒吧街门前的纳西小妹和摩梭女子,大方而素美。纳西院子完全是一个小小的自然,院子里的几丛翠竹几株樱桃,屋檐下挂着的几串风干的玉米与辣椒,房间里的红木家具以及家具上的瓷器,都会让你觉得和自然是如此接近。在院子里,听得到流水的轻轻细语,闻得见风里面藏掖着的岁月的馨香。

走进丽江古城,便走进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沉醉于丝竹,毫无利益相争,就像在院子里看天上的云,始终深蓝,没有杂质;就像离四方街不远的普贤寺寺院里的斋饭,无丝毫油腻,清淡味香。在那里,看得见家族式艺术精神的延续,一家人精心经营一门艺术,保留着丽江这个舞台上最原始的生活元素。那里有舞蹈世家,造纸世家,雕刻世家,铜匠世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一门艺术的延伸,或是其中的一个分枝。

6、《丽江的景》

漫步于枝繁叶茂、落叶松下的天下第一步游道,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忽然一阵清新的山风吹过,透着松香的味道,泥土的芬芳。我张开大嘴,大口的深呼吸,像极了初生的婴儿,依恋母亲的乳汁。

阅读一座山,需要漫长的过程。一个下午,对于它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啊。因此,尽可能地浏览它的精华,是我唯一的抉择。在几位文友的陪同下,我一直从蒙山顶走回下榻的沂蒙人家大酒店。据我的估算,行程大约十五公里。这样的距离,对我来说不是第一次,可是,由于目光的劳累,心灵的蔓延,双腿便酸痛无力。看着身旁驶过的电瓶车,屡次动摇过下山的意志。然而,到了酒店门前,我才幡然醒悟:用脚步丈量了一座山,这是何等愉悦、何等完整的体验啊。

7、《走进西塘》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氤氲的水气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耶。

西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飘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泻的春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成熟?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

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8、《纱帽山》

驻足池边,向南望去,但见一池春水,波光潋滟,浩渺无涯,风乍起,吹动盛唐气象。举目远眺,湖心一岛,荷叶田田,有野鸭浮游其间。沿江南行,绿柳拂堤,雕塑林立,游人如蚁,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古松桃林掩映下,入得一院落,曰“疏林人家”,有阁楼九幢,不施斗拱,灰瓦,白墙,系唐风民间建筑。名字别致,以词牌取名,依次曰:风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满庭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忆秦娥、水龙吟。

进门,可看到凤翔的泥塑、华县的皮影、户县的农民画等陕西民俗,其中一小型博物馆内,展示有考古发掘出土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物,它们一一见证着曲江两千多年来的盛衰。

跨“江滩跌水”、过“芦荡栈桥”、越“柳堤春晓”,便来到“阅江楼”。登斯楼也,春可看柳,夏可赏荷,秋夜可望月,冬日可品雪,四时景色,尽收眼底。

9、《蒙山写意》

漫步间,不觉来到了勒巴沟,藏语“美丽沟”,自然风光秀美而神奇,迷人。沟口是文成公主庙,溪水相伴,源远流长传千古,矗足于此,感触历史的变迁,抚摸变迁的痕迹,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无情的流水带去的唯有那最美好的回忆,留在指尖那段枯黄的印迹又在说明着什么呢?

柳絮依旧在夕阳的残晖中随风无奈的飘呀飘,留在天空的孤寂,谁又能体会?时间的定格,眼球的回转,心灵的追寻,寻寻觅觅的寻找,蓦然回首的心酸,谁懂你的脆弱,谁懂你的心痛,谁懂你酸甜苦乐,谁懂你。

舍己情怀心系大家,感怀历史大家心系。顺着沟内有十多处岩画,勒巴沟岩画主要以佛像、菩萨、香客、勒巴沟兽等为主。形象生动使人陶醉在这艺术的殿堂,不觉的心存感激起来,是谁在这书写了这美好的一切,或许,莫须求证。

10、《蒙山小调》

正像我平淡的进入,徜徉其中我仍然是无限的淡漠。太阳当空,一街流淌的河水却抵御不了他的暴躁。岸边稀疏的植物,也只落下小小的树阴,挡不着行人的嘈杂。人,到处都是人。流动的人,宛如岸边的另一条河。于是,岸上流淌的河与水上流淌的河交相辉映。所不同的是,岸上流淌的河有逆流的,也有顺流的,荡起一个一个小小的漩涡,行人的浪花不断地飞溅。稍不小心,就被他们荡起的漩涡卷入其中,要么弄坏了你的皮鞋,要么弄脏了你的衣衫。在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寓所,我的脚就被人流踩疼了几次。

外婆桥、钥池桥,富贵桥,平安桥,那么多的桥,因了那么多的名人而蜚声中外。石条,石阶,石栏,水,泛着白光,粼粼然,让你眼前的一切都因之凝滞。到处都是小桥流水,搞得我个个似曾相识,也就分不出个所以然了。尽管听导游随心所欲地侃得天花地坠。不过从张家、沈家的庭院来看,的确看到了明清遗风,倒也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从感官初步判断,还是经商的好,经商,比做管更富裕气派。因为很明显,富商沈家比官僚张家阔绰得多。看来,热也没白热,脚也没白踩。不过,终究是抵挡不了那接踵擦肩的人流,只觉得心中烦躁,难得宁静。

11、《沂水情怀》

极目远望,寻觅着孟良崮的影子。这是因为,对小说《红日》的膜拜。那种英雄的气概,在我童年的心灵里,有着深深的烙印。如果撇开是与非的界限,敌对双方的男子汉气节,令我扼腕长叹。是的,生当作豪杰,死亦为鬼雄。数十万中国的男子汉,在蒙山的一座山头,演绎了一场经典的战争。那样的场面,那样的壮烈,在今后的战争中无疑绝无仅有。怀着如此的念想,我为山西作家乔忠延拍了一幅照,郑重其事地说道:你身后的背景,就是孟良崮。其实,我们彼此心照不宣。孟良崮虽然属于蒙山的脉息,却并不在平邑境内。它属于蒙阴的管辖范围。

乘大巴上山,可以节省体力。可是下山,我们选择了徒步。一座山,如果不用脚步丈量它,就不会用登山的感觉。山路经过了修整,铺开的石阶,在我的脚下蔓延。不用担心脚下,可以尽情地享受目光。峰回路转间的雅致,好像都是因了我的到来而设置的。突然而至的几声婉转清亮的鸟鸣,扰乱了我的思索。还不到有蝉的时候,否则,它们的啼叫,会给这座山增添一些禅意。

现代山水游记散文

现代山水游记散文 1烟雨醉翁亭何为幼时背诵欧阳修名篇《醉翁亭记》,辄为之神往。那四百来字的文章用了二十一个“也”字,那统率全文首句“环滁皆山也”的非凡笔力,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生活语言中的常用典故,现在都使人心折。去秋我应邀首次到滁州,终于领略了一番文中历历如绘的琅琊山胜景,觉得这一片名山名水早被欧阳修写完,不知该从何处落笔。想不到今年,,月我又有滁州之行,以醉翁亭命名的首届散文节就在那里举行。不同于上次秋阳明丽,这次是秋雨连绵。同行的市委宣传部长举伞笑着说,《醉翁亭记》写尽琅琊山的四季景观,以及山间晨昏晦明的变化,唯独没有着笔于雨景。这一“点评”使我憬然有所悟。那天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下车步行。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道傍两侧,浓阴慰眨缛氩院谏挠募胖常被蚩杉耪坏赖某嫡蓿谷讼胂笠,兜乃暝隆,芯一座绿苔斑斑的古老石桥,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有一组苏州园林格局的建筑紧靠崖壁下,这就是传誉古今的醉翁亭所在地。醉翁亭在宋朝初建时,其实不过是一座孤立的山亭。史载九百多年前,欧阳修被贬谪到滁州任太守,为琅琊山的秀丽景色所迷醉,在职约两年三个月时间,感怀时世,寄情山水,常登此山饮酒赋诗。琅琊古刹住持僧智仙同情欧阳修的境遇,尤钦佩他的文才,特在山腰佳胜处修筑一亭,以供太守歇脚饮酒。欧阳修时年四十,“自号曰醉翁”,即以此亭名为醉翁亭,其传世之作《醉翁亭记》盖出于此。雨中走向醉翁亭,恍如进入古文中的空灵境界,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幻异感。过了古桥,骤闻水声大作。原来连日多雨,山溪水势湍激,水花银亮飞溅。小溪流绕过一方形石池,池水清澈澄明,此即欧阳文中所说的“酿泉”。掬水试饮,清甜无比。不知道这立有碑刻的“酿泉”是否即太守酿酒之泉。将近千年以来,沧海桑田,历经变迁,最早的醉翁亭只能存于欧文之中了,然而,山水犹在,古迹犹在,醉意犹在。人们是不愿《醉翁亭记》中抒情

关于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 关于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抒情的散文,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山水游记散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篇一:初冬过三峡 一 听说船早晨十点从奉节人峡,九点多钟我揣了一份干粮爬上一道金属小梯,站到船顶层的甲板上了。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天、水以及两岸的塌岩峭壁打成一片,一直伫立到天色昏暗,只听得见成群的水鸭子在江面上啾啾私语,却看不见它们的时候,才回到舱里。在初冬的江风里吹了将近九个钟头,脸和手背都觉得有些麻木臃肿了,然而那是怎样难忘的九个钟头啊!我一直都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又像是在听一阅奔放浩荡的交响乐章:忽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 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翁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长如梭。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夭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禽,有的像彩屏般森严大方地屹立在前,挡住去路。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曲折离奇的好戏,这一幕包管你猜不出下一幕的发展,文思如此之绵密,而又如此之突兀,它迫使你非一口气看完不可。 出了三峡,我只有力气说一句话:这真是自然之大手笔。晚餐桌上,我们拿它比过密西西比河,也比过从阿尔卑斯山穿过的一段多瑙河,越比越觉得祖国河山的奇瑰,也越体会到我们的诗词绘画何以那样俊拔奇伟,气势万千。 二

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用出峡人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初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忽而它又躲进云里,透过薄云垂下一匹轻纱。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岌积雪跟云絮几乎屏在一起,明明是云彩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孩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初人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像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编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鸣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祈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带黄,像煞三煮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艳濒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咤了。从那以后,江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头珠石”、“二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每航到瓶口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誉。水浅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对来往船只报告水位。傍晚,还有人驾船把江面一盏盏的红灯点着,那使我忆起老北京的路灯。

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是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旅行经历的回忆,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这种文学形式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 在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当属唐代的大旅行家、诗人徐霞客。他共游历了40多个省、州、郡,行程10多万里,留下了数千篇游记散文和随笔,记录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受。他的游记散文中,充满了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之情,尤其是他对峨眉山、黄山、华山等名山的描写,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现代文学中,山水游记散文也得到了不少作家的青睐,他们借助旅行的机会,走进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同时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 我们有幸读到了这些作家的山水游记散文,像是李敖的《雨后双溪竹园》,赵树理的《黄山游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边城》、岳阳楼记等等。这些作品以美丽多彩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情世故凝聚成一种瑰丽的山水印象。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大自然的风景,并更注重通过心灵的感应来超越眼前景物,描绘出自然的神秘和灵性。例如李敖的《雨后双溪竹园》,在没有实际旅行的时

间和条件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具象化的山水境界中。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让人们感受到了山水之美。 而《黄山游记》则将黄山奇妙的美景与作者的游道经历相结合。它既是一篇具象美学散文,又是一篇窥视旅行见闻和人性思考的散文。 文学中的山水游记散文充满了诗意和哲思,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诗意表现,传达出人性的深度;通过对自然之美的哲思洞悉,表达出对生命、人生的意义与思考。如金庸《江南游记》,他把江南的风光、文化、历史和人情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了江南的美丽与细腻。 在这些作品中,山水游记散文成为了走进自然、了解文化、认识自己的通道。它不仅展示了美丽的大自然,也表达出了作家对生命、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在阅读这些山水游记散文的过程中,有如在自然中漫步,既放松身心,又领悟人生价值。湖光山色、白云苍狗、古刹瑰丽,以及远方的梦,交织迸发了丰富的文化与生命的内涵。 总之,山水游记散文是一种传承至今的文学形式,它让我们在文学艺术的享受中,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性之深。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读一篇山水游记散文将会带给你不可替代的心灵悸动,使你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因此,我强烈推荐每个人都要读一点山水游记散文,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山水游记散文(精选12篇)

山水游记散文(精选12篇) 山水游记散文(精选12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水游记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水游记散文篇1 桂林游记 俗话说的好:“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山水之国——桂林,欣赏美丽的桂林风光。 我们来到了阳朔的漓江旁,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竹筏荡漾在漓江上。我们坐着竹筏顺江而行。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水中的自己;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的水真凉啊!用脚轻轻地触摸着水,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涌遍全身。师傅一边给我们划船,一边为我们介绍美丽的漓江的风景。你瞧,那就是九马画山,顾名思义就是九匹马构成了一座山的风景。还有形态各异的山,如猪八戒背老婆、青蛙看江、乌龟爬山……最有名气的一道风景是二十元人民币反面的风景。看完后,让我不尽想起一句“阳朔山水甲桂林。” “快点、快点!”原来,我们来到了龙脊梯田。欣赏梯田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一排排、一列列的象楼梯一样,真有趣!一开始,天气雾蒙蒙的,只能看见隐隐约约的一点红瑶族的村庄,还能看见隐隐约约的梯田轮廓。中午,当阳光穿过云雾,金灿灿的梯田出现在我眼前。我情不自禁的赞叹起来,“红瑶族人智慧的结晶!能开垦出如此秀丽的梯田,真让我流连忘返。 象鼻山屹立在漓江和桃花江之间。我们先从象尾拾级而上,来到了象头,站在观景台上,能看见桂林的全景。远看象鼻山象一头无比巨大的象拖着它那长长的鼻子垂到了水中,正在水中嬉戏。在象鼻山前,我还做了一回渔民,坐在竹筏上,掌控着鱼鹰。 随着的课本的脚步,我们游览了桂林象鼻山,参观了刘三姐故居,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共5篇)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共5篇) 第一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这两篇散文的异同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苏轼的代表作。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为了寻找苏轼的散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点,我把两篇作品联系起来阅读,互为参照。两篇文章通过一样的赤壁景色,一样的方式,一样的题材,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前后《赤壁赋》都以秋江夜月为景,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以叙事写景为主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 前赋以情感浸润景物,浸透着喜悦,相思,失落,超然,具有诗的抒情性。即言愁到解愁,悲愤到超然。后赋的山石高峻怪异之景,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 前赋以哲理升华境界,其人生虚幻,抱负成空之感慨,始终紧扣写景自然生发,因像得意,具有诗之理趣。后赋展现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却在结尾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的不知所踪。我认为,《后赤壁赋》中的孤鹤形象,说明了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坚毅精神、超越态度,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苏轼在逆境中能够依然保持着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苏轼文风的绮丽华美,挥洒自如,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

有关中国山水的名家散文

有关中国山水的名家散文 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中国山水的名家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中国山水的名家散文:终南山幽趣记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 唐代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会运用“以不全求全”的艺术手法。你看,借大一座终南山,只用四十个字就勾画出了它那高大绵延的形貌。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海拔1700多米,去天甚是遥远,说它“近天都”乃是艺术夸张。诗人登上终南山,但见“白云”弥漫,眼前的景物全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白云浮游於眼前,人好似腾云驾雾一般。朝前走,白云似在有意躲闪,不敢正面相撞;回望,原已分身两边的云朵,又合拢来了,依然是茫茫云海。走出“白云”幽绝处,前面目之所及则是蒙蒙“青霭”,仿佛再走几步,就可触摸那“青霭”了,可惜!尽管不停地走,总是摸不着。 三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眺,终南山从北到南广阔无垠,景物依稀可见,只用“分野中峰变”五字就写尽了。 那里富有的奇妙景观,如“高峰夜景留,深谷昼未明”;“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带雪复衔春”和“洞远皆通岳,川多更有神”等种种天生气色,—一写真写实是很难的。难就难在:“势奇看不定,景变写难真。”那么,要欣赏终南山的悠悠白云,青青烟霭,奇耸山峰,秀丽岩壑,以及同一时间内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的阳光等生动逼真的景观,诗人也好,画家也好,全无能为力,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幸运地享受自然美!我们就是在诗家的启迪下,去寻访“阴晴众壑殊”所包含的奇妙的幽雅趣味。 终南山距西安市40多公里,自古就是旅游胜地。春天,我们结伴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以作者亲身经历的山水 之行为基础,将感受、观察、记忆和想象融为一体,展现出古代人们对山水之美的独特理解和热爱。以下是本文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的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第一章:山行 又到了一个秋天,清晨,我准备独自一人去山中游玩。我走在山间小径上,看 着脚下的落叶,好像是走在一条彩色的地毯上。时而有微风吹来,带起那些落叶,仿佛是在跳舞。远处的山峦在雾霭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我爬上了一座小山,顶上建有一座小亭子。站在亭子里,我可以俯瞰整个山谷,远处的山间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银光。山谷里的绿树和红叶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坐在亭子里,心情愉悦,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第二章:水乡 我离开了山谷,来到了一座古镇。这里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小溪两岸 的房屋矗立在花树丛中,宛如一幅水墨画。我沿着小溪漫步,听着潺潺的水声,感受到了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宁静。 我来到了一座古老的桥上,凝视着桥下的溪水。溪水轻轻地流过,带走了尘世 的烦恼,使我心情舒畅。桥下有一些儿童在玩耍,他们欢快的笑声给整个古镇增添了一丝生机。 第三章:山水画 我来到了一间展览馆,里面陈列着一些古代山水画。这些画作绘制精美,用笔 细腻,将山水之美完美地表现出来。画中的山峦翠绿欲滴,水波荡漾,仿佛能听到山风和水声。 我真的被这些山水画所深深吸引,它们给我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它们让我明白,山水之美在古人心中是那么重要,他们用画笔把这种美丽永远定格下来,让更多人可以欣赏和领略。 第四章:陶渊明的山水情怀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对山水情有独钟。他以自然山水为题材,描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他的山水诗读来如行云流水,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第一篇: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对现代游记散文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1游东山记 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袅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吠。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岗,田畴平洐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皆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

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营乐丘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海每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伸出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古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因此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了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因此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常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老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因此,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

山水游记作文

山水游记作文 【实用】山水游记作文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水游记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山水游记作文篇1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引起了多少人美妙的遐想。今年,我终于如愿走进了暮春的江南。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乍见西湖,我便被它的空灵深深震撼。一叶轻舟从湖面慢慢划过,眼前总晃动着西子盈盈的浅笑,如诗如画的江南、如歌如梦的西湖是不能不令人想到故事的。霏霏细雨越下越小,船儿也不知不觉来到称为湖中岛、岛中湖的“三潭印月”。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故有“小瀛州”之称,是一座以“湖中岛、岛中湖”为特色的水上公园。上岛,见四围竹树成林。耳感百声交集,虫鸟乐声,水波激浪声,风拍翠叶声,一齐并发,同奏一交响乐,震撼人之心。 信步走在长长的白堤,恍若流水的记忆静静地流淌。很远的流水、很远的`过去穿越时空跃出水面,台湾诗人郑愁予写道:“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似乎每一个与江南有关的故事都蒙上悲情的色彩。由此我想到了白蛇的传说。于千万年之中,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偏偏在这里赶上了。然而这么美丽的邂逅却注定成为一错千年的遗恨,那一泓明净的湖水最终成了女主角深情的泪水,至今仍在不息地流淌。 经过雷峰塔的残垣,我不禁放慢了脚步,耳边似乎传来沉重的叹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踏上断桥时,我突然有些了悟:“断桥”在今天看来与其说是一个地理概念,倒不如说是一种悲情更为贴切。那份情致,凄美得令人不忍触摸。 春风、烟雨、江南,诞生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必将

山水游记作文

山水游记作文 【精华】山水游记作文五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水游记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水游记作文篇1 趁着天气晴好,我们一家来到了宁海大松溪峡谷游玩。大松溪峡谷位于浙江省宁海县境内,被誉为浙东第一大峡谷。峡中碧水奔流,瀑布飞溅,奇峰耸立,怪石遍布,河滩险绝,景色迷人极了! 走进景区,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让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远远望去,白溪水库展现在我的眼前,犹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游船在水面上慢慢地划过,不留一点儿痕迹。我们坐在船上,欣赏着湖边的美景。两岸群山环绕,怪石嶙峋,有的像小猪,有的像猎豹,还有的像雄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果然奇妙无比!虽然此时是冬天,但我可以想象的到,春天里,山上定是春光明媚,百鸟争鸣,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靠岸了,我们下了船,沿着陡峭的山路拾级而下。两边的树木在雨水清洗后,显得越发地亮了。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道路也被掩映在绿树丛中,我们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中。再往里走,眼前出现了一座用木头制作的吊桥,看上去非常不结实,人走上去也会不停地晃荡,再看看脚下,河流湍急,还会发出“哗哗”的响声,我非常害怕,不敢踏上去。怎么办呢?在游客们的催促下,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终于过去了,好险啊! 过了桥,我们沿河而上,来到了小溪边玩耍。抬头望去,溪水顺流而下,发出“叮叮咚咚”响声,像是一首欢快地奏鸣曲。河谷中,到处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石头,我顺手捡起一块薄薄的石头,和爸爸比赛打水漂,真好玩!水声、歌声、笑声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能离去……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3篇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3篇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1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氤氲的水气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耶。 西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飘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泻的春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成熟?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2 一进那明亮宽敞的邃洞,如同走到了海底的神话世界。两排

淡淡泛着蓝光的顶灯,把你的视线和想象引向更为深远处,前边看不见洞口,只是直直的长,长长的远。车行5公里,洞子突然变得开阔。两边是高高的修竹野树,底下是绿盈盈的青草铺地。灯光也突然大开,如同到了地上的某一处休闲公园,让你疲惫的身心为之一爽。 近前一看,却都是些人造的景观。大约只是为了减轻司机的视觉疲劳,就这样5公里一处,交替出现,把长长的邃洞分割成一片片风景。 别有洞天。那一刻,我在想象着耸立在头顶的岩石、古柏、苍松;想象着那些活跃在青竹、碧草间的野羊、猿类、以及各种珍禽;它们可以安然无恙,依旧过着它们千百年来无惊无扰的生活。 名家山水游记散文3 漫步于枝繁叶茂、落叶松下的天下第一步游道,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忽然一阵清新的山风吹过,透着松香的味道,泥土的芬芳。我张开大嘴,大口的深呼吸,像极了初生的婴儿,依恋母亲的乳汁。 阅读一座山,需要漫长的过程。一个下午,对于它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啊。因此,尽可能地浏览它的精华,是我唯一的抉择。在几位文友的陪同下,我一直从蒙山顶走回下榻的沂蒙人家大酒店。据我的估算,行程大约十五公里。这样的距离,对我来说不是第一次,可是,由于目光的劳累,心灵的蔓延,双腿便酸痛无

名家游记散文精选短篇

名家游记散文精选短篇 1.《木棉花开》——鲁迅 这是鲁迅在长沙观察并描写湘江明媚春光的一篇游记散文。他生动地描绘了沿江的美景,特别描述了那缕缕恬静的芳香,让人感受到湘江畔的宁静和美好。 2.《望夫石》——李清照 李清照的游记散文以细腻婉约的风格著称,这篇文章是她在杭州游玩时所写。她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那位名妓去世后,留下的那块“望夫石”的故事,使得这个岛屿更加神秘、迷人。 3.《开天关雾》——郭沫若 郭沫若的游记散文富有诗意,充满了想象力。他在游览黄山期间,用诗性的笔触表现出了山的气势和魅力,让读者感到雄浑而悠远的山势,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黄山的神奇之中。 4.《荷花淀》——郁达夫 郁达夫的散文清新优美,富有诗意。他在这篇文章中,表现了淀和芦苇、荷花一起形成的自然景观,让读者感到这片水域温柔而安静,流畅而宁静。 5.《辰砂山庄》——毕淑敏 毕淑敏的游记散文注重细节,详细描述了她在台湾游玩时所看到的景点。《辰砂山庄》是她在游览该庄园时的所见所感,她描写了庄园的建筑、菜肴、饮料等各种享受,使读者仿佛也在这个宝贵的小福地中,享受着奢华的生活。 6.《步入泸沽湖》——陈丹青

陈丹青的游记散文以艺术派的写作风格著称。他在走进泸沽湖时,感受到这片湖泊的神秘,描绘了周围的植被、那些有着神话色彩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这片湖泊的梦幻、神秘与美好。 7.《鸟语花香——漫游南山》——徐志摩 徐志摩的游记散文主题通常是自然和欣赏美丽。这篇文章是他在游历南山时所写,他描绘了那些精致的花卉和多彩的鸟类,如何营造出了一片诗意绵延的天地。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 8.《红岩》——周杰 周杰的游记散文善于描绘风景和人文历史。他在较大篇幅的文字中,描述了华山、泰山,还有四川重庆的红岩山。他细致入微而沉着的风格,为读者带来了那些岩石和河摆的雄伟壮观。 9.《血色浪漫——曲径东篱》——张国焘 张国焘的游记散文富有战斗的力量。《曲径东篱》则让人展望到了他的文学天赋。他描述了当时正在沿江游玩,看到那些红红的花朵、闪闪发光的沉香柴等等,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精神宽广和才华横溢。 10.《秋夜观潮》——唐代崔护 崔护的游记散文洒脱、幽默。《秋夜观潮》是书中给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篇。他形容自己一个人在海边观潮,白天既可以闻到那股盐气味儿,晚上却只能看到海浪蹭蹭的声音,这样幽默的形容,在当时也是很受欢迎的。

关于山水的名家散文随笔

关于山水的名家散文随笔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山水的名家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关于山水的名家散文随笔:香溪 香溪如歌如诉地前行。五过香溪,有两次直抵它的源头。越看越对它感到亲切并赞赏它特异的风格。 光绪年间为"汉昭君王嫱故里"立的碑,与"楚大夫屈原故里"碑,并立在秭归南门,昭君村却在现在湖北的兴山县城东北七里的山台上。从那里到与长江西陵峡相接的香溪口,不足七十里。这段香溪虽也从山中来,却较平坦宽阔,以往通船,现在有了车道,就任它飘行在云山之中,深处湛蓝凝碧,浅处清流澈见底,秀水青山记叙着昭君出门的行程,乡亲们不尽的思念。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不仅是唐代杜甫的见闻,至今二千多年,沿溪而立的口碑,犹如昭君还活动在香溪之畔。她原是贬官王穰之女,这位老人大约志在山水之间,他的乡亲至今还以这块"宝坪"(原名)自豪。村前的清河是香溪中最深最宽的,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一凹凹的田畈,终年常绿,除小麦而外,玉米一年两熟。河边的丛林,山前的核桃,也一样地苍翠茂盛。 六月十日我们专访昭君村。从西岸渡舟过去,不过五十公尺,东滩一片绿林,也在河床之内;滩上还有浅浅的水塘,镜面似地闪烁着。一叶长舟和婀娜多姿的树枝,它们的倒影在清水中摇曳,我们小心地在石块上颠步,不仅没有踏浅水中的树影,连我们自己也入了香溪水中的画面。 因为是去看昭君的,眼里满是优美的印象。对她的后裔,也不免仔细端详。果然从那村里走出来的都姓王,三年级小学生王光华,一幅精灵的样子,他忙着给我们推船,跟我们走了一段路,又依依难舍地在山士。

名作家描写山水的唯美散文

名作家描写山水的唯美散文 青山如黛,朱窗红瓦。篱落飘香,疏林入画。几株桃花别样红。 我在那儿怔着,不知南北。春意如酒令人醉,将我灌作痴人。望向黄花满地,细雨如絮。似是明了仓央嘉措何故会说:“满世界都是菩萨的微笑。”,我在婺源飘飘欲仙,成了他最虔诚的信徒。 江湾风水为湾,马头墙下谁挂上那盏灯笼盼君回家?白墙上是时间浓妆淡抹的斑驳,苔痕覆上青石板。那深长深长的巷子啊,守着多少灯火又曾见证了多久村落日复一日的成熟。古老的香樟啊,你又曾是哪位爱女的父亲所植?将要成为谁的嫁箱?抚上古墙,像是看见那书生穿过弄堂往学堂赶的模样。那处角落,又是哪位阿婆在此吆喝着卖青团,只觉炉香未烬。 路过前段繁华闹市人来人往的商业街,却是触目惊心。往巷深处退吧,越深处越静,世外桃源。 后至江岭。尽管雨蒙蒙,依旧艳美不可方物如虚如幻。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蓦地想到《红楼梦》中那句:“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驾瑶象以降乎泉壤耶。”顿时一切世俗尽褪,尘杂洗净。只想磕长头匍匐在梯路,思山恋水。那一世,油菜花有了魂魄。升至空中,绘作图腾,满目神圣。 至于李坑,虽说亦为小桥流水人家,却无古道西风瘦马之境。人潮入海不知所至,满面嘈杂。被世俗盘剥的村落总令我有种莫名悲哀。我顿足,又想起江湾那株古香樟。草木也知愁,才显风流。 不知不觉,婺源已去。只可轻言,婺源为灵,山水有魂。 国庆长假到了,上高中的女儿难得和我们同步享受这个假期,上高中对她来说很长一段不适应,“两周星期一次,每天上13节课,学校伙食太差,”回家告诉我:“高中就是一个“魔鬼地狱”,自己要努力一鼓作气,能上三年,绝不再上第四年。”学校这次这么大方放了七天假,两个孩子在“出去玩”的诱惑下,三天就完成了作业。一家人没有远游得打算,决定就近出去转转,想来想去还是去了付店西泰山。那是我的家乡,带孩子们去感受一下我们生长、生活过的地方。最起码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的奋斗史,看看我和她爸爸走过的山山水水的,听听我们这一代对家乡的不了情怀。 我们先在老家停留了两天走亲访友。第三天和开车的哥哥我们四个大人带着八个孩子一大早就上路了,九点半左右到了西泰山。选好路程我们就开始登山,我们从情侣谷进山,孩子们一路雀跃兴奋,经过简单加工的山、水、路,优雅而又不失本色,孩子们有的像只小鸟叽叽喳喳,有的像只蜜蜂嘤嘤嗡嗡,最小的那个才三岁,像只小白兔,一会儿拉住妈妈的手撒娇,一会拉住我的手叫着“婆婆”。我们几个老胳膊老腿的大人被孩子们远

山水游记作文

山水游记作文 精选山水游记作文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水游记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水游记作文篇1 来到广州不能不去白云山,这白云山可被称为“羊城第一秀,南越第一山”。一大早,我就带着激动的心情,乘上了B18公交车,前去这早有耳闻的白云山。 行走白云山,别无特别,最好从索道边上。经历了一小时的车程,我终于来到了这南门。 走入南门,开始是千尺嶝。这千尺嶝不仅高,而且还很长刚走不过10多分钟,就让人气喘吁吁,而千尺嶝的两旁,经常能看到些坟墓,我就好奇看了,发现这尽是朝廷的高官。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一半了,向远处眺望,整个羊城尽收眼底,迷迷蒙蒙的'雾笼罩着羊城,有着海市蜃楼的感觉。 不久到了白云山顶公园,才能深吸一口气,好好休息。在这山顶公园上,有许多人在这锻炼,有打羽毛球的,有打太极的,也有的跳健身操的,三五成群,玩的不亦乐乎。 走出这个鸣春谷,天色也不早了,我沿着大道下山,一种感觉油然而生,白云山虽没有泰山的挺拔,没有黄山的雄伟,但它更像一个美丽洁净的大花园。是一个蕴藏着无数小生命的地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人感觉与大自然的无限亲近。 山水游记作文篇2 人们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这次,我才真正领略到了神奇、美丽的九寨沟风光。 我游览过波涛汹涌的黄河,观赏过微波起伏的漓江,但从未见过九寨沟这样的水。九寨沟的水是彩色的,其色彩变化无穷。九寨沟的

水主要由好几个海子组成,而每个海子的颜色又各不相同,其中长海是蔚蓝色的、五彩池是五彩的、剑竹海是绿色的……九寨沟的海子形状也是多样的,像“熊猫海”、“老虎海”、“镜海”、“长海”等就形象地描绘出了九寨沟海子的各种形状。九寨沟的水有缓有急,在海面上,水平如镜,没有一点儿动静。而那儿的各个瀑布,真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 我攀登过风景秀丽的峨眉山,观赏过桂林的象鼻山,却没有看过九寨沟这样的山。九寨沟的山许多都是“三层”,顶部满是皑皑的.白雪,中间却成了光秃秃的岩壁,直到最下面才出现了绿油油的各种树木。九寨沟的山真高,当周围还有树木时,空气就稀薄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了。在九寨沟的山上,你随处可以看见山泉眼,从里面流出清澈冰凉的泉水。 我看见过好多山沟里的树,但从没见过九寨沟里这样的树。这儿的树是彩色的,秋天到来时,满山的树木呈现红的、黄的、绿的、紫的、白的等各种颜色,有如一幅巨大的油画,让你惊叹不已。九寨沟的好多树像盆景,不足一米高,长在水中,还有的居然在一棵已经腐朽的古木上又生出一棵小树,真是奇妙极了。 九寨沟是大自然的杰作,山偎水、水绕山,树在水边长、水在林中流,山水相映、林木相亲,景色秀美、环境清新,真不愧为人间仙境。 山水游记作文篇3 自古以来,白云山一直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历史上羊城八景的许多景都在白云山里。 今天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去白云山游玩。据说每到秋季,常有白云冉冉升起,使山上一个侧面变成白云漫漫的一片,犹如面纱笼罩,白云山也因而得名,所以我特意来这里感受一下。 我们高兴地来到了美丽的白云山,来到山脚的时候,我看见已经人山人海了,有人在拍照,有人在爬山,有人在那儿悠闲地吃面包……山间和山顶都飘着微白的雾。山道两旁的树都已经变黄了,我想:

名家游记散文3篇

名家游记散文3篇 篇一:名家美文片段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穷兵黩武,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坐井观天,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浅尝辄止,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识见。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又早是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姊妹们所薰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寂寂的河水,随双桨打它,终是没言语。密匝匝的绮恨逐老去的年华,已都如蜜饧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更哪里论到哀嘶。心头,宛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 我们,醉不以涩味的酒,以微漾着,轻晕着的夜的风华。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怪异样的朦胧。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淡到已不可说,已不可拟,且已不可想。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

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 ——《仁者乐山》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阳关雪》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和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