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供参考)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供参考)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供参考)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数学试题(120分钟,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个小题均给出A 、B 、C 、D 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选择题的答题表的相应位置.本题共48分).

1.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

34 B.43 C.35 D.4

5

2、如图2,某飞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地平面目标B ,此时从飞机上看目标B 的俯角α=30°,飞行高度AC=1200

米,则飞机到目标B 的距离AB 为( )

A 、1200m

B 、2400m

C 、8003m

D 、1200 3m

3、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 A.12

B .2

2 C .32 D .33

4、在Rt △ABC 中,∠C=90°,若tanA=

4

3

,则sinA=( ) A、3

4 B 、43

C 、35

D 、53

5.若点(2,5),(4,5)是抛物线c bx ax y ++=2

上的两个点,那么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1=x B .直线2=x C .直线3=x D .直线4=x

6.若抛物线c bx ax y ++=2

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布在原点两侧,则点(a ,a

c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若双曲线)0(≠=

k x

k

y 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内,则抛物线222k x kx y +-= 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

8.如图4是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则一次函数bc ax y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_x

_y

_ O

_x

_y

_ O _x

_y

_ O _ O _y

_x _ D

_ C

_ B

_ A

图1 α图图3 O

y

x

图4

图5 图

5 A

B

C (

2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9.函数y=ax 2

+bx+c 的图象如图5所示,那么关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2=0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正实数根

B .有两个异号实数根

C .有两个负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10.给出下列四个函数:y=-2x ,y=2x-1,y=

3x

(x>0),y=-x 2

+3(x>0),其中y 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11. 已知a<-1,点(a -1,y 1),(a ,y 2),(a+1,y 2)都在函数y=x 2

的图象上,则( ) A .y 1

+bx+c (a ≠0)的图象如图6所示,给出

以下结论:①a+b+c<0;②a -b+c<0;③b+2a<0;④abc>0,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

号是( )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本题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3、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如果将线段BD 绕着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BC 的延长线的 D ′处,那么tan ∠BAD ′= 。

14、如图7,在△ABC 中,∠C=90°,∠B=30°,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AB=34,那么AD= 。 15.顶点为(-2,-5)且过点(1,-14)的抛物线的 解析式为 .

16.抛物线1422

++-=x x y 在x 轴上截得的 线段长度是

17.已知二次函数232)1(2

-++-=m mx x m y ,则当=m 时,其最大值为0 18.已知抛物线c x ax y ++=22

与x 轴的交点都在原点的右侧,则点M (c a ,)在 第 象限. 三、解答题(共78分):

19.(8分) 计算:(

)

312210

1

-+--

?

?

? ??- +

???

?

-?60tan 30cos 60cos 45tan

20、(10分)已知抛物线262

-+-=c x x y 的顶点到x 轴的距离为3,求c 的值.

21.(10分)抛物线y=x 2+2mx+n 过点(2,4),且其顶点在直线y=2x+1上,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2.(10分)如图15,十一国庆节某建筑物AC 上,挂着“热烈庆祝建国六十一周年”的宣传条幅BC ,小明站在点F 处,看条幅顶端B ,测的仰角为30°,再往条幅方向前行20米到达点E 处,看到条幅顶端B ,测的仰角为60°,求宣传条幅BC 的长,(小明的身高不计,结果保留准确值)

23.(12分)某商人如果将进货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采用提高售出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问他将售出价定为多少

图6 图6

A

B

C

D

图7

图15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编辑人:鲁东大学08级经济系 李建鹏 第一章 分式 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如果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且除式 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式子B A 为分式。其中, A 叫分式的分子, B 叫分式的分母。 注意:①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不能将它变形,不能约分后去判断,即使它约分后是整式 也不能说它就是整式,约分之前是分式这个式子就是分式。如:x 2/x 是分式,虽然约 分之后等于x 是整式,但约分前是分式。 ②π是常数,所以a/π不是分式而是整式。 2.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 3.关于分式的几点说明: (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2)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对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为零; (3)分数线有除号和括号的作用,如:d c b a -+表示(a +b )÷(c - d ); (4)“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分式有意义(分母≠0),二是分子的值为零,不要误解为“只要分子的值为零,分式的值就是零”。 4.一般的,对分式A /B 都有:①分式有意义 B ≠0; ②分式无意义 B=0; ③分式的值为0A=0且B ≠0; ④分式的值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 ⑤分式的值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 5.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值不变。 二、分式的乘除法 1.分式的乘除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除。 2.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注意: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时,直接约分; ②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将分子和分母分解因式再约分。 3.最简分式: 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 一般要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三、分式的加减法 1.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把异分母的分式化为同分分母的过程。 通分原则:异分母通分时, 通常取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作为它们的共同分母。 通分步骤:先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 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各因式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

鲁教版2018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二次根式

鲁教版2018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二次根式 1. 4 的平方根是( )A . 2 B . 16 C. ±2 D .±16 2.设a =19-1,a 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 ) A .1和2 B .2和3 C .3和4 D .4和5 3.实数a 化简后为 A . 7 B . -7 C . 2a -15 D . 无法确定 4.若0)3(12=++-+y y x ,则y x - 的值为 ( )A .1 B .-1 C .7 D .-7 5. (-2)2 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 (B ) ±2 (C )-2 (D )2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5=±5 B.43-27=1 C.18÷2=9 D.24·3 2 =6 7.在实数0 、 2-中,最小的是( )A .2- B . C .0 D 8. 12a -,则( )A .a <12 B. a ≤12 C. a >12 D. a ≥12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 3- B .3- C 3± D 3± 10.已知21+=m ,21-=n ,则代数式mn n m 322-+的值为A.9 B.±3 C.3 D. 5 11.计算75147-+27之值为何( )A .53 B .33 C .311 D . 911 12..计算 63125412 9? ÷之值为何( )A .123 B .63 C .33 D .433 13. 8的立方根是( )A .2 B .-2 C .3 D .4 1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 .2 . 15.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3 32 35 = D.2- 16.根式3-x 中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3 B .x ≤3 C .x <3 D .x >3 17. )A .3 B .-3 C .±3 D . 18.计算221-63 1+8的结果是( )A .32-23 B .5- 2 C .5-3 D .22 19.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20. 已知y 2xy 的值为( )A .15- B .15 C .152- D . 152 2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4 22.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b ,则a b += 23.计算:28-= 24. 当x =2 211x x x ---=____________.25. x 的取值范围是 . 26. 实数x ,y 满足x +1y y ---1)1(=0,那么x 2011 -y 2011 = .27. 计算的结果是 . 第2题图

(鲁教版初四)九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四知识点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1.定义:一般地,形如 y=k/x (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若y=k/nx 此时比例系数为:k/n,如y=2/3x的比例系数为2/3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什么? (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是非零常数; (2)自变量x次数不是1,x 与 y 的积是非零常数; (3)除 k、x 、y三项以外,不含其他项。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现形式:(k为常数,k≠0) (1)y=k/x (2)xy=k (3)y=kx-1(即:y等于x的负一次方,此处x必须为一次方) 2.K的几何含义: 反比例函数y=k/x (k≠0)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k/x (k≠0)上任意一点P作x轴、y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B,则所得矩形OAPB的面积为|k|,所得三角形面积|k|/2。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他们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双曲线只能与坐标轴无限靠近,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 轴相交。 2.性质: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三、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 ⑴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y=k/x⑵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关于k的方程⑶解方程求出k的值 ⑷把k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y=k/x中 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2.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结合函数解析式图像性质做出解答,特别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C为直角。则定义以下运算方式: sin ∠A=∠A的对边长/斜边长,sin A记为∠A的正弦;sinA=a/c cos∠ A=∠A的邻边长/斜边长,cos A记为∠A的余弦;cosA=b/c tan∠ A=∠A的对边长/∠A的邻边长, tanA=sinA/cosA=a/ b tan A记为∠A的正切 1.sin=对/斜 cos=邻/斜 tan=对/邻 2.sinA=cos(90°-A) cos A=sin(90°-A) tanA=sinA/cosA sin2A+cos2A=1 3.增减性(A为锐角) sinA 、tanA随着∠A的增大而增大,cosA、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数学六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搞好本期教学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使自己真正成为时代前进的促进派。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己对各项法律法规有更高的认识,做到以法执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1班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41人。六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六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六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四、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 含答案

吴伯箫学校2017-2018学 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三次月月清作 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3x +1=x (x -3)+1 B. x 2 +2x -3=x (x +2-x 3) C. (x -y )2-(y -x )3=(x -y )2(x -y +1) D. (x +2y )(x -2y )=x 2-4y 2 3.已知a +b =3,ab =2,则代数式- a 2 b -ab 2的值为( ) A.2 B.3 C.-6 D.6 4.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值保持不变的是 ( ) A . y x 23 B .2 23y x C .y x 232 D .23 23y x 5、若已知分式 9 61 |2|2 +---x x x 的值为0,则x -2 的值为( ) A.91或-1 B. 91 或1 C.-1 D.1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v km ,t 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2v km ,那么可以提前到达的时间为(小时) ( ) (A ) 212v t v v + (B ) 112 v t v v + (C ) 12 12 v v v v + (D )1221v t v t v v - 7.吴伯箫学校初三级部校合唱团共 有40名学生,他们的年龄如下表所 示: 年龄/ 岁 11 12 13 14 人数/ 人 8 12 17 3 则合唱团成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

(完整word版)鲁教版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总结归纳】

初一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 ×2 11应写成23a ;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 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 是: n-1、n 、n+1 ; (4)若b >0,则正数是:a 2+b ,负数是: -a 2-b ,非负数是: a 2 ,非正数是:-a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k与y=(k为常数,k≠0)的图象大致是()A.B. C.D.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10,底边长为x,底边上的高为y,则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 A.y=B.y=C.y=D.y= 3.甲、乙、丙三人直立在相同大小的平板上,平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y(帕)与平板面积x(m)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的y=,y=,y=,则当平板面积增加量相同时,甲、乙、丙三人所站的平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的关系是() A.甲的压强增加量>乙压强增加量>丙压强增加量 B.甲的压强减少量>丙压强减少量>乙压强减少量 C.乙的压强减少量>甲压强减少量>丙的压强减少量

D.丙的压强减少量>乙压强减少量>甲压强减少量 4.在Rt△ABC中,∠C=90°,AB=4,AC=1,则cosB的值为() A.B.C.D. 5.如图是教学用直角三角板,边AC=30cm,∠C=90°,tan∠BAC=,则边BC的长为() A.30cm B.20cm C.10cm D.5cm 6.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60n mile的A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这时,B处与灯塔P 的距离为() A.60 n mile B.60 n mile C.30 n mile D.30 n mile 7.在下列y关于x的函数中,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A.y=2x2B.y=2x﹣2 C.y=ax2D. 8.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给出下列结论: ①b2=4ac;②abc>0;③a>c;④4a﹣2b+c>0,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当x=1时,y有最大值8,其图象的形状、开口方向与抛物线y=﹣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

吴伯箫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三次月月清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3x +1=x (x -3)+1 B. x 2 +2x -3=x (x +2-x 3 ) C. (x -y )2-(y -x )3=(x -y )2(x -y +1) D. (x +2y )(x -2y )=x 2 -4y 2 3.已知a +b =3,ab =2,则代数式-a 2b -ab 2的值为( ) C.-6 4.若、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值保持不变的是 ( ) A . B . C . D . 5、若已知分式9 61 |2|2+---x x x 的值为0,则x -2的值为( ) A.91或-1 B. 9 1 或1 C.-1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v km ,t 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2v km ,那么可以提前到达的时间为(小时) ( ) (A ) 212v t v v + (B ) 112v t v v + (C )1212 v v v v + (D )1221v t v t v v - 7.吴伯箫学校初三级部校合唱团共有40名学生,他们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则合唱团成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3, B .13,12 C .12,13 D .12, 8.将点A (3,2)沿x 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1,2) C .(1,2) D .(1,-2) 9. 如图,将△ABC 绕点C (0,1)旋转180°得到△A'B'C ,设点A 的坐标为(,)a b ,则点A '的坐标为( ) A.(,)a b -- B.(,1)a b --- C.(,1)a b --+ D.(,2)a b --+ 10. 如图,△ABC 的周长为18,点D ,E 都在边BC 上,∠ABC 的平分线垂直于AE ,垂足为Q ,∠ACB 的平分线垂直于AD ,垂足为P ,若PQ=2,则BC 的长为( ) A .6 B .7 C .8 D .9 11.如图,在ABCD 中,∠DAB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AG 与BH 交于点O ,连接BE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O=OH B .DF=CE C .DH=CG D .AB=AE 12. 如图,在ABCD 中,AD=2AB ,F 是AD 的中点,作CE ⊥AB ,垂足E 在线段AB 上,连接EF 、CF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个数有( ) ①∠DCF =∠BCD ;②EF =CF ;③S △ABC =2S △CEF ; ④∠DFE =3∠AEF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分解因式:(a +b ) 3 -4(a +b )= . 16.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1x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7.一个多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的和为1510°,则这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是 18.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60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推演步骤) 19、(8分)先化简 ÷(﹣x+1),然后从﹣<x <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 20.(8分)吴伯箫学校为使明年初四新生入校后及时穿上合身的校服,现提前对八年级某班学生即将所穿校服型号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校服型号以身高作为标准,共分为6种型号).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其中穿175型校服的学生有多少 (2)在条形统计图中,请把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请计算185型校服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 (4)求该班学生所穿校服型号的众数和中位数. 21、(10分)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F 分别在线段BC 、AB 上,∠EFB=60°,DC=EF . (1)求证:四边形EFCD 是平行四边形; (2)若BF=EF ,求证:AE=AD . 22.(10分)如图,长方形ABCD 中,cm AB 4=,cm BC 8=,动点M 从点D 出发,按折线DCBAD 方向以2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N 从点D 出发,按折线DABCD 方向以1cm/s 的速度运动. (1)若动点M 、N 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两点相遇 (2)若点E 在线段BC 上,cm 2=BE ,动点M 、N 同时出发且相遇时均停止运动,那么点M 运动到第几秒钟时,与点A 、E 、M 、N 恰好能组成平行四边形 23.(12分)今年我市某公司分两次采购了一批生姜,第一次花费40万元,第二次花费60万元.已知第一次采购时每吨生姜的价格比去年的平均价格上涨了500元,第二次采购时每吨生姜的价格比去年的平均价格下降了500元,第二次的采购数量是第一次采购数量的两倍. (1)试问去年每吨生姜的平均价格是多少元 (2)该公司可将生姜加工成姜酒或姜茶,若单独加工成姜酒,每天可加工8吨,每吨获利2000元;若单独加工成姜茶,每天可加工12吨,每吨获利1500元.由于客户需要,所有采购的生姜必需在30天内加工完毕,且加工姜酒的生姜数量不少于加工姜茶的生姜数量的一半,为获得最大利润,应将多少吨生姜加工成姜酒最大利润为多少 24.(12分)如图1所示,将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和一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CEFD 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长方形ABEF .现将小长方形CEF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至CE′F′D′,旋转角为a . (1)当点D′恰好落在EF 边上时,求旋转角a 的值; (2)如图2,G 为BC 中点,且0°<a <90°,求证:GD′=E′D; (3)小长方形CEF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DCD′与△CBD′能否全等若能,直接写出旋转角a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3×12=36分).

鲁教版初中数学知识梳理_几何

初中数学---(几何部分) 几何基础概念(8册上) 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语句叫做定义。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命题就是具有真假意义的一句话)命题通常由条件 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的事项,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公理: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并且被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定理:通过推理得到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知”,“求证”, “证明”的顺序和格式书写。 一、直线 直线的性质:直线没有粗细、向两方无限伸展。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2、平行(重合看做是平行的特例)。 1、两条相交直线 (1)斜交。直线AB 和直线CD 相交于点O 。如图∠1和∠2,叫做是对顶角。它们有公共顶点O ,且他们的两边是互为反向延长线。同样∠3和∠4是对顶角。 定理:对顶角相等。 ∠1和∠4,∠1和∠3, ∠2和∠4,∠2和∠3是互为补角。即∠1+∠4=180o (2)垂直。直线AB 和直线EF 相交于O 点,其中∠AOF=90o,则称直线AB 和直线EF 互相垂直。由此∠AOE 、∠EOB 、∠BOF 都是90o。 ∠1+∠2=∠BOF=90o,称∠1和∠2是互为余角。 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作图 ①已知线段AB ,O 是线段AB 上中点,过O 点作线段CD ,使得CD ⊥AB 。 ②已知直线AB ,P 是直线AB 外一点。过P 作直线AB 的垂线 ③作已知∠AOB 的平分线 ⑤已知∠AOB ,作∠A ′O ′B ′,使得∠A ′O ′B ′=∠AOB 。 作法:略(六册下,P53) 2、两条直线平行 (1)有关概念:同位角、错角、同旁角。 如图,直线AB 和直线CD 被直线L 所截,同位角有:∠1和∠2,∠3和∠4,∠5和∠6, B

2021年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一起看看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1、本节课首先从最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入手.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函数关系式、引入次函数的概念。 2、 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初、高中其它函数和高中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的基础。 学情分析 1、虽然这是一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函数的一些知识,如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2、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函数的基础。 3、学生认知障碍点: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鲁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视图(2) 教学设计

视图(2)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共分3课时,这是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画出直棱柱的三种视图。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小立方块图形,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正投影,本节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圆柱、圆锥、球及其组合图形的三种视图,初步了解了视图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较复杂图形三种视图的画法打好了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经过7、8年级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形式也已经从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升到了理性思考的层面,对平面与空间的感受更加深刻,具备了将空间图形从不同方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这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简单几何体三种视图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掌握棱柱(主要是三棱柱和四棱柱)的三种视图的画法,这是本课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本课《视图》的内容与立体几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不能仅仅是学生掌握最终的结果,还应注重得到结果的过程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想象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的三种视图,经历由直三棱柱和直四棱柱到其三种视图的转化过程;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几何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几何体的俯视图尝试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第二环节:探索实践;第三环节:延伸提高;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上一节课所学过的常见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画法, 请你找出下列物体所对应的主视图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期末考试题

初四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左图是一个水管的三叉接头,其左视图是 ( ) 2.若⊙O的直径为10,圆心O 为坐标原点,点P 的坐标为(4,3),则点P 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 .点P 在⊙O上 B .点P 在⊙O内 C .点P 在⊙O外 D .以上都有可能 3.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小丽拿着一块矩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 4.P 是⊙O外一点,PA 、PB 分别与⊙O相切于点A 、B ,点C 是劣弧AB 上任意一点,经过点C 作⊙O的切线,分别交PA 、PB 于点D 、E .若PA=4,则PDE ?的周长是( ) A .4 B .8 C .12 D .不能确定 5.在ABC ?中,?=∠90C ,?=∠30BAC ,AD 是中线,则CDA ∠tan 的值为( ) A .33 B .32 C .3 D . 3 3 6.如图,⊙O的半径为2,以O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 的坐标为(2,32),直线AB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则B 点的坐标为( ) A .(23-,5 8 )B.(3-,1)C .(54-,59)D .(一1,3) 7.如图,晚上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在小明由A 处走到B 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的长度 ( )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C .先变短后变长D .先变长后变短 8.如图,ABC ?内接于⊙O,⊙O的半径为l ,BC=3,则A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长为5,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 ) A .2.5 B .5 C .10 D .15 10.二次函数a ax y +-=2与反比例函数x a y = 的图象大致是( ) 11、如图,AB 是⊙O的直径,AB =6,点C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CD 是⊙O的切线,点D 是切点,过点B 作⊙O的切线,交CD 于点E 若CD =4,则点E 到⊙O的切线长ED 等于( ) A . 23 B .7 12 C .2 D .5.2 11题 13题 15题 12. 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二次函数2 22k x kx y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13.如图.⊙l 为△ABC 的内切圆,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点,且DE 为O l 的切线,若△ABC 的周长为19,BC 边的长为5,则△ADE 的周长为( ) A .3 B .4.5 C .9 D . 12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有四部分: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本章是在已经学习了图形与坐标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世界存在的各种函数及应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主要内容有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解直角三角线、三角函数的应用等。本章将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探索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二次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等。本章将探索和研究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新模型二次函数,借助图像发现二次函数的性质,并利用二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章投影与视图:本章的内容包括投影与视图。本章将探究灯光下影子的特点、太阳光下影子的特点,学习如何画一个物体的视图。 四、教材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学生能够在教材提供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展开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 5、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还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富有挑

鲁教版初中数学知识梳理

初中数学知识—(代数部分) 目录:一、数及运算。二、代数式。三、方程。四、不等式。五、函数 一、数及运算 1—1数新的扩充 初中一开始引入《负数》的概念,数的范围由零和正数(正整数和正分数),扩充到《有理数》,以后再引入《无理数》的概念,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的《实数》(七册上)。最后一次引入《虚数》的概念。数的范围由实数扩充的《复数》。这是高中学习的内容。 1—2实数的运算 实数有六则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其中减法运算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样加、减法看做同一种运算,它们满足: 结合律:(a +b )+c =a +(b +c ) 交换律: a +b =b +a 又除法的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样把乘、除看做同一种运算。它们满足: 结合律: (a ·b )·c =a ·(b ·c ) 交换律: a ·b =b ·a 求n 个相同的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n a 叫幂,a 叫底数。N 叫指数 n n 方根的性质: ①奇次方根:正数的奇次方根是正数。3273=。负数的奇次方根是负数。3273-=-。零的奇次方根是零003=。 ②偶次方根:正数的偶次方根是两个互为相反的数。162=x 则2164±=±=x 。负数的偶次方根无意义。零的偶次方根还是零。 ③算术根:正数的正方根叫做算术跟。n a ,(10 n a ?整数)。零的算术根是零。

开平方(七册上)和平方根的概念要熟记,一个整数a 有两个平方根,记作±a , 其中+a 叫做算数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开立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1—3数轴和绝对值(六册上) 数轴是有原点、长度单位、方向的直线。任何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在数轴上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就是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绝对值,几何意义是一个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a =?? ???-0a a 000=a a a 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六册下)。这部分内容要很好了解。 二、代数式 代数式包括(1)整式,(2)分式,(3)根式。 2—1 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有关概念要了解,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六册下) 2—2 整式的加减运算 整式的加减运算满足结合律、交换律。法则是: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的核心。 2—3幂的运算 同底数幂相乘: n m n m a a a +=?。 幂的乘方: ()mn n m a a = 。 积的乘方: )(n n n b a b a ?=。 同底数幂相除: n m n m a a a -=÷ (0≠a )。 负指数: p p a a 1=- (0≠a p 是正整数) 零指数: 10=a (0≠a ) 分数指数: n m n m a a = (0>a ,m >0,n >0) 2—4整数的乘除运算 整数的乘除运算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要熟记它们的运算法则。以上运算满足,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要熟记乘法公式。 (a +b)(a -b)=a 2-b 2

2019鲁教版九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上下册最新)

2019鲁教版九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上下册最新) 一、选择题: 1.下列左图是一个水管的三叉接头,其左视图是 ( ) 2.若⊙O的直径为10,圆心O 为坐标原点,点P 的坐标为(4,3),则点P 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 .点P 在⊙O上 B .点P 在⊙O内 C .点P 在⊙O外 D .以上都有可能 3.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小丽拿着一块矩形木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矩形木板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 ) 4.P 是⊙O外一点,PA 、PB 分别与⊙O相切于点A 、B ,点C 是劣弧AB 上任意一点,经过点C 作⊙O的切线,分别交PA 、PB 于点D 、E .若PA=4,则PDE ?的周长是( ) A .4 B .8 C .12 D .不能确定 5.在ABC ?中,?=∠90C ,?=∠30BAC ,AD 是中线,则CDA ∠tan 的值为( ) A .33 B .32 C .3 D . 3 3 6.如图,⊙O的半径为2,以O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 的坐标为(2,32),直线AB 为⊙O的切线,B 为切点,则B 点的坐标为( ) A .(2 3-,58 ) B.(3-,1) C .(54-,59) D .(一1,3) 7.如图,晚上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在小明由A 处走到B 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的长 度 ( )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 C .先变短后变长 D .先变长后变短 8.如图,ABC ?内接于⊙O,⊙O的半径为l ,BC=3,则A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长为5,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 ) A .2.5 B .5 C .10 D .15 10.二次函数a ax y +-=2与反比例函数x a y = 的图象大致是( ) 11、如图,AB 是⊙O的直径,AB =6,点C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CD 是⊙O的切线,点D 是切点,过点B 作⊙O的切线,交CD 于点E 若CD =4,则点E 到⊙O的切线长ED 等于( ) A . 23 B .7 12 C .2 D .5.2 11题 13题 15题 12. 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二次函数222k x kx y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13.如图.⊙l 为△ABC 的内切圆,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点,且DE 为O l 的切线,若△ABC 的周长为19,BC 边的长为5,则△ADE 的周长为( ) A .3 B .4.5 C .9 D .12 14.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与半径之比为( ) A .2:3 B .3:4 C .3:2 D .1:2 15.如图,以正六边形的顶点为圆心,2cm 为半径的六个圆中,相邻两圆外切,在正六边形内部的阴影部分能画出最大圆的半径等于( ) A .2cm B .3cm C .4cm D .2cm

鲁教版初四九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四九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鲁教版初四知识点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1.定义: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 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若y=k/nx此时比例系数为:k/n,如y=2/3x的比例系数为2/3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什么? (1)常数k称为比例系数,k是非零常数; (2)自变量x次数不是1,x与y的积是非零常数; (3)除k、x、y三项以外,不含其他项。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现形式:(k为常数,k≠0) (1)y=k/x (2)xy=k (3)y=kx-1(即:y等于x的负一次方,此处x必须为一次方) 2.K的几何含义: 反比例函数y=k/x(k≠0)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k/x(k≠0)上任意一点P作x轴、y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B,则所得矩形OAPB的面积为|k|,所得三角形面积|k|/2。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他们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双曲线只能与坐标轴无限靠近,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轴相交。 2.性质: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三、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 ⑴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y=k/x⑵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关于k的方程⑶解方程求出k的值⑷把k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y=k/x中 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2.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结合函数解析式图像性质做出解答, 特别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C为。则定义以下运算方式: sin∠A=∠A的对边长/斜边长,sinA记为∠A的;sinA=a/c cos∠A=∠A的邻边长/斜边长,cosA记为∠A的;cosA=b/c tan∠A=∠A的对边长/∠A的邻边长,tanA=sinA/cosA=a/btanA记为∠A的 1.sin=对/斜cos=邻/斜tan=对/邻 2.sinA=cos(90°-A) cosA=sin(90°-A) tanA=sinA/cosA sin2A+cos2A=1 3.增减性(A为锐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