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十一章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个案研究法的概述

一、个案研究法及其类型

(一)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的东西,以指导工作①。

个案研究实际上如同解剖麻雀,通过对某一个体深入研究考察,可能会得到重大的发现,影响总体发展。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从对自己孩子观察、访谈、实验的个案研究中受到启发,从而创立了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对儿童总体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个案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不只限于“不良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这项研究已扩大到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具有丰富教育改革经验的学校等方面来。例如:①北京市某小学一年级教师针对班级小A同学不能集中精力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问题,采用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进行个案研究。这项研究就是针对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展开个案研究。②上海某中学积极探索,大胆进行教材课程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的案例,用实验、成品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进行个案研究。③北京市教育学会某专业委员会采用科学培训与科学研究方式,不断推出年轻的骨干教师的个案研究。后两种个案研究显而易见是从正面对成功经验进行挖掘、研究。

从上述提出的个案研究分析,不同的个案研究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科学方法,以便收集个案研究需要的资料,或反映特定问题。这里应该强调的是,任

何研究既对总体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面,同时也有受限制的一面。所谓有普遍意义主要指个案的研究结果一般对整体的发展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例如,上述案例①对“小A同学课上集中精力学习数学困难问题”的个案研究,对教师寻求普遍注意力的特点及其培养方法方面有一定的帮助;案例②上海某中学的个案研究为其他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案例③某专业委员会采用科学培训与科学研究方式,不断推出年轻的骨干教师的个案研究为其他一些群众学术团体开展研究活动和培养人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所谓受限制是指个案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数量少,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差,这样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结果的推广。例如:案例①由于小A个人学习习惯的特殊情况,教师对其有效的培养方式不能直接用于他人;案例②受领导科学研究意识及改革魄力的影响,某中学的案例不可能完全照搬使用。案例③其他专业委员会受秘书长基本素质的限制,不能直接采用案例③中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受限制的方面。

(二)个案研究法的类型

个案研究法可以依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目的进行分类。

如果我们从研究对象分类,可分为:

1.以个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单人的个案。上述案例①就是关于学习适应不良个人研究。

2.以社会机构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机关等的个案。上述个案②属于此类研究;

3.以社会团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学术团体、群众组织等的个案。上述个案③属于此类研究。

如果我们从研究内容、目的分类,可分为:

1.诊断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主要用于考察特殊儿童,研究异常行为和患有生理疾病者等,目的在于对研究对象的问题现状作出判断。例如,案例①小A同学课上集中精力学习数学困难的个案研究,需要采取诊断的方法,对其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作出判断,以便寻求出研究的对策。

2.指导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广泛用于教育领域,如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新的教育方案尝试,然后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普遍的教育实践中去。

3.探索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常用于大型研究的准备阶段。例如,目前由于城市改造,北京地区小学生源明显减少,市教委决定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在全市正式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之前,市教委成立相关研究小组,对已有研究基础的区县进行探索性个案研究,以便为全市大规模研究做好规划。

二、个案研究的特点

个案研究与其它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个案研究着重于典型事例的研究。在学校的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见典型的研究对象,对这些典型事例往往是从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需要有什么特殊的加工进行研究,因此,一方面研究不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比较容易开展,工作量也不大;另一方面研究之前难以预测,这样避免了先入为主的偏见。

(二)着重于分析工作的研究。个案研究的范围比较小,研究者可以在研究时看到某个事物的全貌,直接、全面地观察、获得动态的资料,对观察的现象有深刻和充分的理解。因此,研究者能够做到较精细的分析工作,并从中得出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根源,或取得成效的原因,从而针对问题或经验

加以辅导与矫治,或提炼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案研究对教师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

(三)着重于诊断和缺陷补偿的研究。对于一些特殊的、“非正常”的学生,对他们的研究不可能集中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突击完成,而需要随个案的发展断断续续地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研究。同时,为了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研究对象,要涉及身心、教育等诸方面的诊断和缺陷补偿的研究,而且有时还需要回溯到特殊学生成长史、家族史等。因此,个案研究的设计可以因需要随时变化,而不是研究的整个过程必须依据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只要设计方案对研究对象发展有利,即可灵活采用。

(四)着重于信息反馈和经验总结的研究。个案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个别的研究,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去指导普遍性的工作。例如上述案例②中,通过对上海某中学教师大胆进行教材改革的个别事例的研究,可以帮助其他学校及时了解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获得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采取措施的反馈信息,并总结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经验,得到具有较广泛意义的认识。因此,个案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定性的、质的分析方法,因此很难产生对总体的精确描述。尽管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了解得较为充分、深刻,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抽样,使个案研究在可靠性、准确性和概括性方面还有些欠缺。

综上特点分析可知,个案研究在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研究适用于放在一定自然背景中进行,也特别适用于因时间而变化的事件研究。

第二节个案法的研究过程

个案研究法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研究。以下,依据诊断性个案研究的实际需要,首要介绍该类研究应实施的步骤。

一、制定个案研究方案

个案研究方案是指实施研究的计划,是进行个案法研究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进行个案研究之前,需要制定个案研究方案。一般,个案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研究的目的与重点、研究的步骤、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预期成果几部分。其中,每一部分涉及的具体内容祥见本章案例1。前面讲过,个案研究的设计可以依据需要随时变化,因此,制定好的研究方案可以依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执行或修改。

二、确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现状评定

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可依据自己研究的目的,选定具有某一方面典型特征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教师为了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完全可以把研究对象确定在与此相关的人与事例上,例如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对学习困难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对学习困难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与对策的研究等等。个案研究对象的确定,一般可以选择有一系列不同于他人的行为表现,而且对这些行为形成的原因、特点、发展趋势的重要性认识不甚清楚,而又有搞清楚它的必要和兴趣。

研究对象确定后,随之而来的工作就是要对个案现状进行了解与评定。一般个案现状评定的基本内容除包括个案表面现状突出的方面,有专门的测量与评定之外,还应对个案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评定。总之,了解、评定那些有助于研究者认识个案各方面发展的平行、协同的关系,有助于发现个案潜在发展趋势的现状。仅以研究学生学习障碍为例,可以考虑个案的各科学业成绩,智力测验成绩,个性测验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

及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经济、成员间的关系,社会交际能力及教师教学情况等。

三、收集资料,诊断与因果分析

收集个案资料是进行个案研究的前提。研究个案的发展,主要是从个案历史资料的相互比较中找出个案在某些方面发展强化的脉络。一般收集个案的资料可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情况、主要问题、入学前教养情况、智力发展情况、社会运应能力、个性发展等方面。收集的方法可用访谈、调查、观察、成品分析等手段进行。为运应研究的需要,可编制专门的调查登记表,以便进行定期调查。

诊断与因果分析是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的目的是要研究产生特殊异常行为的原因,理清问题发展的脉络,发现各种因素中有哪几个主要因素对个案有影响。对于以提高教育效果为主要目的的研究者除认识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外,还需花气力,确定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对个案进行必要的诊断。造成个别学生生理、个性心理品质、行为等方面问题的原因,有的容易发现,有的不容易发现;有的很复杂,有的较单纯;有的始于婴幼儿期,有的经历过曲折变化。因此,研究者在诊断问题原因时,应该谨慎行事。有条件的地方,要依靠专门的仪器诊断、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诊断。无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经过实践确定的简易筛查方法、手段进行初步诊断。

四、问题的矫正与指导

问题的矫正与指导是个案研究的关键,即在诊断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套因材施教的方案加以实施。一般,这种指导可以从学生发展的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入手进行。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内在因素进行适应性

训练与矫治的指导,以便使其与学校、社会环境的要求相适应。例如,通过对听残儿童进行听说训练,对视残儿童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对智残儿童进行智力训练,提高随班就读儿童交际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智力水平;通过一些心理辅导与矫治,改善这些学生的情感、情绪、人格倾向等,克服过份孤僻、焦虑畏缩、攻击性强、意志薄弱等性格;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另一方面是尽可能改变其外部条件的指导,使之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这里主要考虑学校教育措施,家庭的气氛与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校外教育的作用以及学生间人际关系等因素。教师在进行上述矫正指导中,一方面需要得到有关专家的帮助,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指导个案研究的技巧。

五、追踪研究

由于个案研究对象的问题矫正与指导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因此。仅靠一次诊断是不容易准确的。另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活动,某些教育措施的实施往往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比较全面地看到效果,因此,对于所研究的个案对象,特别对那些实施过矫正与个别指导的问题儿童,有必要用一段较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与研究,以检查矫正补偿是否有效。如果有效,个案研究工作就算告一段落,如问题还没有解决,那就要重新诊断和重新矫正,继续研究下去。

六、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通过上述各步骤的研究,研究者经过一定的理论与逻辑的再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又通过把感性认识加以探索性的实践,并上升到初步理性认识阶段。这时,可以着手撰写个案研究报告。一般个案研究报告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与分析等几部分。撰写

时应注意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过程与研究方案中相应内容相同,研究结果应阐述定性资料的分析、概括提炼的规律和解决的问题,并用科学方法进行论证。

第三节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

个案研究的结果需要通过详细、准确的描述性报告进行反映。以下,将以学生个案研究为例介绍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个案研究报告包括被研究的个案概况、对资料的分析等部分。在资料与问题分析部分涉及到对研究对象诊断情况、提出实施教育对策及其研究结果的分析。

一、研究对象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反映研究者通过访谈、观察、测验等方法,全面、准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具体内容如下:

(一)个人简况。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学校、年级等。

(二)研究问题的概述。要求说明研究对象所存在的问题首次发生的情境、时间和具体表现,经常在何种情况下出现及其具体表现,以及目前的表现等。

(三)家庭或教养情况。主要介绍家庭父母或教养人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健康状况、性格倾向、教育观点和方法。

(四)家庭环境和条件。主要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家庭成员的政治态度、社会行为、成员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等。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家庭成员的关系对研究对象个性形成的相关程度。

(五)研究对象个人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具体反映的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学习简史、病史及遗传因素和智力发展情况等。研究对象

的现状主要指目前的健康情况、生活习惯、品德表现、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个性心理发展、特殊才能与爱好等情况。

上述五方面的具体内容的举例祥见本章案例2第一、二部分。应该说明的是,个人简况和研究问题的概述是整个研究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为报告研究对象的诊断情况、提出研究问题做了铺垫。报告中撰写的家庭或教养情况、家庭环境和条件等内容,一方面为了解家庭教育状况,特别是父母与家庭其他成员对研究对象的态度及做法,对研究对象问题的出现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个案研究提供家庭教育支持的可能性奠定基础。研究对象个人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部分是整个个案研究诊断、矫正指导的前提,这一部分内容要准确,层次要分明。

二、对资料的分析

这一部分是用描述性方法完成一份个案研究以及撰写出研究报告的关键,也是整个研究的难点。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主要解决分析什么和怎样分析的问题。

(一)需要分析的问题

这一部分应该以个案研究前期阶段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具体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五项内容。两方面是指诊断结果的分析和矫正指导结果的分析;而这两方面必须含有对个人情况、研究问题的概述、家庭或教养情况、家庭环境和条件、研究对象个人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等五项内容的分析。

(二)对资料的分析方法

1.分析问题需要以唯物辨证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根据事实真相和客观材料,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技术和方法,深入分析,客观地推论。

2.按照研究步骤进行分析。一般,在研究报告中可分为诊断情况分析和矫正指导结果的分析。诊断情况分析强调更多的是以客观性、可靠性的资料和证据的心理学有关原理、技术和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矫正指导分析更重视以特殊性的资料和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技术和方法为依据,深入分析,客观地推论。

3.透过现象,找出各方面问题之间实质性的联系。由于个案研究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自然表现和发展历程,缺乏对研究变量的控制和实验数据,因此,分析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各种内外因对研究的个体问题的影响。例如,本章案例2在撰写Y同学随班就读教育问题时,除了要掌握和根据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活事实以外,还要注意到他的生理缺陷、家庭和社会影响,以及智力、情感、动机和对该研究起一定作用的特征等。在进行分析时,如果以Y同学个性发展或综合性的、连续性的行为为特征的分析,一是要根据诊断,以Y同学从小到目前的经历特征为重点,提出有关Y同学个性发展或行为特征的说明。二是将Y同学作为学校中的一员看待,分析学校、社会对其发展的影响。三是特殊分析家庭对其特殊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个人内部条件和心理因素的相互影响以及前后联系。

4.分析引起结果的原因。为了使研究报告能够作出基本可靠的分析与初步的推论,克服个案研究缺乏对变量的控制与操作的不足,分析是一定要找出引起结果的重要原因。如与Y同学学习困难有关的因素或原因,可能是生理、智

力、认知方式、情绪、社会、学校或家庭环境等原因;阅读不良可能是视觉、注意品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阅读教材等方面。总之,影响个人行为的原因或因素很多,因该依据个案的特点而异。作出结论时,需要深入、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研究对象问题的分析,因造成问题成因复杂,常常可能需要邀请多方面的专家合作“会诊”。

三、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个案研究报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具体格式见本章案例

2):

(一)基本情况

(二)对研究对象的诊断情况与分析

(三)对研究对象采取的教育对策与取得的成效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案例1:个案研究方案设计实例

课题名称:Y同学随班就读教育诊断与培养的个案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研究对象:

姓名:Y 性别:男年龄:13岁籍贯:北京XX县

家庭住址:(略)

入学情况:(学校、年级、班主任)

(二)问题(依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填写)

1.以往病史(Y同学自身生理问题)

2.家庭教养情况(父母对其关注的程度)

3.个性发展与人交往情况

4.学业情况

二、研究目的与重点

(一)目的:探讨随班就读的教育方法,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二)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2.寻求有效教育的对策;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一)诊断阶段

1.用测量法、观察法、访谈法确定研究对象,即确定Y同学不同于常人的表现;

2.详细、准确、全面收集Y同学个案资料,用分析、类比等方法对Y同学进行现状评定;

3.整理分析资料;

(二)指导阶段

1.寻求解决Y同学的教育教学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

2.制定指导计划;

3.对策实施步骤(具体内容见案例2个案研究报告相应部分)

(三)追踪评估研究阶段

1.阶段评估:指导后的效果

2.调整指导方案

四、研究预期成果

1.有效指导Y同学随班就读的教育策略;

2.有效指导Y同学随班就读的教学策略;

3.个案研究报告

案例2:个案研究报告实例

课题名称:Y同学随班就读教育诊断与培养的个案研究报告②

一、儿童基本情况

姓名:Y 性别:男年龄:13 籍贯:北京××学

班主任:ZH 随班就读时间:××××年×月家庭住址:(略)

1.随班就读的原因:由于学业成绩差,有明显的弱智表现而接受随班就读实验。

2.家庭背景:其父为某车队队长,初中文化;其母为镇政府机关干部,中专文化;有一哥哥高中毕业已就业。亲属中未见智力异常者。

3.以往病史:Y同学出生三个月后,发过一次高烧(39℃),且长达十日之久,伴有感冒后转成肺炎。

二、对儿童的观察、诊断情况

1.学习生活的情况

从生理上看:外表没有生理缺陷,各器官也正常。身体一向健康。唯牙齿有毛病,但不致影响说话。

从心理上看:容易紧张,紧张时结舌和耸肩的动作厉害;很自卑,对他人待他的态度十分敏感,对待他和善的人较依恋。心理承受力较差,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或不愿做功课时,就哭,有时还滥发脾气;做了错事,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常偷偷逃学。

从学习上看,学业上一直很差,一年级时留过一次级,学习成绩在班里依然倒数。二年级再次不能升级。平时根本不写作业。老师也不大过问他的学习。虽然他的母亲在家辅导,但收效甚徽。每学期考试他均不参加。

从适应行为方面看,平常喜欢和班里同学玩,但因其行为粗鲁、偷藏同学作业本而招同学反感,对老师及周围的长辈很有礼貌,因而不招成人讨厌。课外,最大的爱好是玩电子游艺机和看电视动画片。

2.各项检测情况

1989年,我校接受了中央教科所“弱智儿童随班就读”课题研究,根据Y 同学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表现,初步确定把他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中央教科所特教研究室的老师于1989年9月-10月对Y同学进行了各项检测,结果如下:

(1)智力测验:使用WISC—R,获言语IQ71,操作IQ为63,总IQ为63(属轻度弱智)。

(2)社会适应能力测验:采用[日]三木安正S—M社会适应能力测验,得分级为90,等级为9,(属边缘状态)。

(3)行为问题:采用中央教科所特教室译编的《儿童行为调查表》,总计112项,部分符合为19项,完全符合为30项。调查结果表明,Y同学具有典型的轻度脑损伤症状,有情绪障碍和幻想症。

(4)学业能力:采用《学生学业能力评量表》,测验结果表明,Y同学听觉正常,理解表达能力差,能抄写,但造简单句子困难;能读学过的课文,但不理解,会简单加减,100以内退位减法有困难;能做一位数乘法,一位除有困难,应用题基本不会;音乐上有节奏感,能唱出简单乐曲,但不能独立唱歌,也不会舞蹈;各项体育活动都能参加,只是有些动作不协调。

3.调查及检测结果分析:根据各项测验结果,课堂行为观察及与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本人会谈情况,简单分析如下:

(1)Y同学智力商数低,适应能力较差,属明显弱智。造成弱智的原因是婴儿期持续高烧造成轻度脑损伤所至。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2)由于智力低下,接受力差,造成学习困难;又因学习障碍多,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因而厌学且形成诸多不良习惯,尤其是造成了心理上的自卑和情绪障碍。结舌和紧张症也与此有关。

(3)通常采用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家长强制性的辅导方法均不适合Y同学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冷落态度也是重要的消极影响因素。

(4)尽管两次留级,但由于第一次留级后一直把他当作旁听生看待,因此,几乎没学什么知识。知识漏洞大。需大量进行补课。

三、对弱智儿童教育的措施和效果

(一)教育的具体措施

1.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接纳环境。

首先,召开班会,欢迎Y同学加入新的班集体。使Y同学一进入这个集体,就被友好的气氛所包围,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

其次,将他的座位调到第一排。把他从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放到全班最显赫的位置,使他随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而使他感到老师的友好。接着,安排一名优秀学生与他同桌。随时提醒、督促、辅导他的学习,使之体会到同学的友爱。另外,对Y同学微小的进步也及时表扬。哪怕在全班是最差的,也对其行为的积极成分给予肯定,明显地表现出教师对他的关怀与偏爱。

2.改进教学方法,满足Y同学的学习需要。

首先,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依据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的特点,运用新颖、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达到首次感知强烈的目的,改变以往的竞争形式,变比优劣为比进步大小,使Y同学的名字在光荣榜上也占一席之地,树立其自信心。

其次,进行个别辅导。包括课前辅导,即补习好与新授有关的旧知识,为学新知做好铺垫,课中辅导,即在同学自学、做练习等空隙及时辅导。课后辅导,即课后为强化记忆,巩固新知及时进行的强化训练。

第三,实施伙伴教学。小伙伴经过老师的培训之后,代替老师完成一部分课前辅导、课后强化训练的任务。井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Y同学。

第四,争取家庭配合。学校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沟通情况,共同研究制定管教方法。比如Y同学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老师用联系簿通知家长,家长便奖励他。使他感到家庭的温暖。

3.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促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根据Y同学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制定评价目标,做到各月评价有侧重,待某个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后,方转入下一个评价重点。

其次,在目标实施评价时,采用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法,以肯定成绩为主。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向。

4.进行语言行为矫正。

首先,建立友爱、关怀的环境,消除紧张心理。其次,每天坚持对镜做舌操,第三,课上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课下每天完成一定量的读准词语的任务。

(二)教育的具体效果

1.语言障碍基本消除。紧张、神经质的耸肩、结舌巳消失,只是有些个别字发音不太清楚。

2.良好的行为习惯基本养成。课上能跟着老师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课下能和同学融洽相处,捡到东西交公。能主动为班里做好事。

3.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参加统一考试,二年级语文68,数学81,三年级语文61,数学61,四年级语文52,数学54,五年级语文73.5,数学75.50。

4.初步掌握了一些劳动技能,1992年参加市首届弱智儿、童劳动技能比赛,烹饪获三等奖。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加强对Y同学的劳动技术教育,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2.今后的打算

(1)继续纠正发不清的音,巩固已有成果;

(2)继续利用评价手段,提高写字速度;

(3)继续实施分层教学,加强课前辅导,做好知识的铺垫,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4)充分利用训练室,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光盘(1.1版)。

②陈云英:《随班就读师资培养初步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lO 月第一版,P213。

思考题:

1.什么是个案研究方法

2.个案研究有什么特点

3.个案研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对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A.E)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著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事件或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自我叙述,叙述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 1、促进理论内化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针对困惑,我们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事例写成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为应付培训而被动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使

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

案例研究法探析 摘要:案例研究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案例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对案例研究法这一研究工具及其在学术研究中应当注意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规范 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迄今为止,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学、人类学(包括民族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者的认可并且被运用到特定问题的研究之中。然而,究竟什么是规范的案例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如何定义案例研究法?怎样确定案例研究法的适用范围?案例研究设计中有哪些规范性要求?这是一些需要从理论上厘清的基础性问题。 一、案例研究的概念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 尽管案例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如何界定案例研究法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对案例研究法的界定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美国社会科学家德尔伯特· C·米勒和内尔· J ·萨尔金德在《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一书中对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案例研究法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他们指出:尽管文化共享群体或具体的个人会被视为一个个案,但是定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不那么关注群体的模式,而更在乎对一个过程、事件或行动的深度描述。有人认为个案只是研究对象( Stake,1995年),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研究方法( Merriam, 1988年) 。只不过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个案研究是通过在多种信息来源和丰富的背景中收集深入、详细的资料, 对一个或多个个案进行历时性的探讨。 美籍华人学者应国瑞( Robert K. Yin)是案例研究法理论探讨和建构方面有突出影响的学者,他对案例研究有过如下的一些看法:首先,案例研究定义的核心精神在于其研究的范围: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环境背景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案例研究法处理有待研究的变量比数据点还要多的特殊情况,所

7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1.个案研究法的含义 教育研究从研究对象的数量上可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研究者可以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也可以把一组或许多被试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例如,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都属于成组研究。在教育统计学上,30个被试以下属于小样本组,30个被试以上属于大样本组。成组研究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所以成组研究的科学性比较大,代表性也强,但成组研究不便于作个别深入研究。在教育研究中,有时需要对个别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而不需要大面积的成组研究。这时,个案研究便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2.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

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法,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此外,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 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比如对某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可以看一下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在创造力测验上的

幼儿园课题案例研究基本方法

幼儿园课题案例研究基本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3)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

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

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 摘要: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是管理研究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将其恰当地结合使用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信。本文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通过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进一步说明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开展研究的过程、结论和重要性。 关键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证研究法 1引言 (1) 1.1研究目的................................. 1.2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3研究背景................................. 2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概念.......................... 2.1案例研究法................................ 2.2实证研究法的概念............................. 3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关系........................... 3.1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目的不同........................ 3.2主观意志对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数据分析中的影响............. 3.3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同..................... 4案例分析.................................... 4.1 采用实证研究法............................. 4.2采用案例研究法............................... 5总结.....................................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陈姿伶 中兴大学农业推广教育研究所 早在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即创用此一个案研究法来训练学生思考法律的原理原则。依叶重新(2001)的考证,此法最初多用于医学方面,应用于研究病人的案例;尔后,陆续地于心理学、社会学及工商管理学等领域相继被沿用,至今于教育界的运用也相当广泛,大都采此法于教学与相关的学习研究上,或者应用于教育心理与儿童心理等领域,特别对于超常儿童、特殊才能儿童、学习落后或低度缺陷儿童等类型学习者的心理研究。 而在这当中几位举足轻重的关键学者,如实验心理学家菲吉纳于1860年创立新物法,针对个别对象,进行有系统的感官研究,建立著名的Fecher’s Law。之后,弗洛伊德及皮亚杰等,于其所涉及的相关研究中皆不难发现「个案研究法」被运用的例证。以弗洛伊德为例,可被视为是运用个案研究法于精神病学的先驱,就其处理精神神经症的病人方面言之,则是致力于发现所谓的「一致的经验模式」。在其细心的探求下,使得病人能够回忆自己在儿童及年轻时代所发生的,但却已遗忘良久的,有关创伤性的或与性有关的意外事件,根据弗洛伊德的假设:这些意外事件或可用来解释病人的神经性行为,以所曾研究之Sergei Petrov 的—位狼人(the Wolf Man)的生活史来说,其最后并以「来自婴幼期神经症的生活史」(From the History of an Infantile Neurosis)为标题,将研究结果撰写成书并于1918年出版问世,此书则是弗洛伊德应用个案研究的典型例举之一,且其所归结获致之个案的结果,事实上与其假设一致吻合,这亦使得心理的个案分析因此一时蔚为时尚,且被认定视为一项有效的处理事情的方法。 总言之,个案的运用与分析,在法律和医学知识的传授上,早就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工具之一。法律的名词称个案为「案例」或「判例」,医学的名词则称其为「病例」。至于个案分析在社会学上的发展沿革,则可依年代顺序归纳如下:(1)1908年,哈佛大学创设企业管理研究所,由经济学家Edwin F, Gay担任首任院长,他认为企管教学,应仿效哈佛法学院的教学方法,Gay称作「问题方法」(problem method),自此哈佛大学设置个案发展单位。 (2)在1920年代早期,Wallace B. Donam出任哈佛企管研究所主任。他到职后,敦促所属教授,从企业活动中直接搜集资料,拟订新的教材,鼓励教授搜 集有关市场交易,工商财务及其他方面的个案,并从事工商业的实验工作。 他亦吸收不受传统研究方法所约束的学者来一起从事研究。 (3)Elton Mayo,其中一位参与者。领导了「霍桑实验」(Hawthorn Studies)。在社会学方面,「实地研究」这个观念,从研究人类行为的个案已收到了效果。(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哈佛教授搜集了许多其他的个案,设立了一个委员会,用以促进个案研究之教学。该委员会于1937年致力介绍「个案报告」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报告

教育法律法规十大案例分析 1.学生课间玩耍受伤学校是否有责任 某日下午,某小学课间,学生某(10 岁)在操场玩耍,被正在追逐打闹的学生某(9 岁)、王某(8 岁)摔倒在 地,并被压在身下,造成阴茎包皮挫裂伤。某受伤后,学校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同时通知了三名学生的家长。在 医院,某做了包皮环切手术,但未住院治疗,并于 10 天后到校继续上课。其医药费、交通费等已由某、王某的监护人 支付。经法医鉴定,该包皮手术属正常手术,不会对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属于轻伤。其后,某的家长作为代理人, 以某因伤害造成生殖器畸形,可能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为由,以另两个学生及该学校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三方赔 偿他们误工减少的收入及精神损伤费 10 万元。 运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案例。 分析:这是一起侵权引起的教育法律案件。 从主体上看,涉及某、王某、某(及其他们的监护人)和学校。 从客体上看,侵犯的是一种人身利益,具体来说是某的生命健康权。 从容(权利义务关系)上看,首先,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 12 条第二款的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该案例中,某、王某、某的家长对其负有监护责任;无民事行为 能力人造成他人损伤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教育法》第 49 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这就是说,父母对在校期间的未成年子女,仍负有法定的监护责任和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义务。据此,学生某、王某的家长应当对其孩子实施的伤害行 为承担赔偿责任。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160 条的 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 适当给予赔偿。这里所说的过错,不仅指一般的故意,也包括疏于管理防、消极不作为等情形。依本案所述,两个小学 生在做游戏造成伤害,说明学校管理不力。显然,学校在这起伤害事件中是有一定过错的,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所以,学校也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2.请依法分析教师某和学校的行为。 某小学教师某因对学校乱收费不满,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该校领导一气之下,取消了某的教师 资格,并且说他是精神病,不安排教学任务给某,并强行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 分析:作为教师,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某不仅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而且有监督学校管理活 动的权利。案例中某因其正当行动遭到学校报复,被非法剥夺了教育教学权,学校的行为构成了对教师某教育教学权 额监督权的侵害。某可依据《教师法》第 39 条的规定,向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30 日作出处理。 3.教师能否将学生撵出教室 因为不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等原因把学生撵出教室、停他们课的事在中小学里时有发生,许多教师对这种做法似乎 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下面就是发生在某市重点中学里的一件事。 一天,上课铃响过后,邵校长和往常一样,在教学大楼巡视,当他走到一楼时,看见一个初一的男同学低着头、默 不作声地站在教室门口。“不去上课,怎么站在外边?”,“不,是老师让我出来的。”“为什么?”“因为我没完成作业。”邵校长把这个学生带到教导处,先是对其不完成作业的行为进行了批评,随后又让他补上未完成的作业。 下课了,老师来见邵校长,谈起没让学生进教室上课这件事,邵校长说:“不准随便停学生的课,这是学校的规章 制度,你怎么忘了?”老师笑了:“校长,你讲得很对,我也知道不该这么做,但个别学生上课爱讲话,不按时完成作 业,如果不吓唬一下不行,所以我就在班上宣布了这条纪律,谁违反了谁出去,再说……”“再说什么?”,“这个学生是我亲戚的孩子,一来可用他教育其他学生,二来落下的功课我可以给他补上。”校长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你这种做法,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讲课教案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 个案研究法研究述评作者:李长吉,金丹萍 定量研究在中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对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教育现象本身复杂多变,主体参与性强,或多或少会受研究者个人的经验、情感和价值观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很难保持中立,这就使得定量的教育研究的信度无法确证、效度难于把握。为此,教育研究要焕发本身应有的创造活力,必须寻求新的出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质的研究方法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渐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这给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带来了契机。之后,研究者对定量研究的热情开始有所减弱,对个别教育现象进行深描的个案研究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个案研究(CaseStudy),又称案例研究或个案研究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法国社会学领域,法国社会学家利普雷对工人阶级的家庭状况进行研究,他发展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个案研究方法。后来,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恩德群岛进行的田野研究,是民族志个案研究的一个实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者将个案研究作为重要工具,进一步将个案研究应用于对工业化和都市移民相关问题的探讨,主张研究者应

该进入研究问题的现场领域,应用个案研究对问题进行客观和全面的理解。随后,个案研究法广泛应用到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当中。个案研究开始应用于教育学中,主要是以研究特殊的对象,如问题青少年、适应不良学生,进行儿童发展和教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这种深入透彻地关注个例的研究传统已经涉及到教育研究的其他领域,个案研究逐渐成为教育实践和科研的中介和桥梁。它有时采用诠释学以及批判理论的方法,来诠释和批判造成个案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与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相配合,其研究对象已经不再是问题个案,而是一般常态。纵观学者们关于个案研究法的研究历程,主要呈现了以下趋势:个案研究由非正式或前导性研究到现今成为众人所肯定的正式研究方法;由以往问题的解决到今日着重个案问题之描述、解释与分析;研究对象由早期的适应不良、问题行为儿童到现今的正常儿童;从关注个案总体的普遍性研究走向关注有关特殊性个案的本质性研究。笔者检索发现,近十年在社会科学领域关于个案研究或案例研究的文献有2000余篇,其中大部分文献都是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去研究某一现象,而仅有40余篇文献对个案研究方法本身进行研究。此外,在一些教材和专著中也有关于个案研究方法的研究。国外出现了很多个案研究的专著,如莎兰·B·麦瑞尔姆的《质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方案 问题的提出: 问题学生一般是指道德品质差、行为习惯不良、心理不健全、表现明显异于同龄人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纪律涣散,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绩差,有自卑、戒备、逆反、冷漠,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心理问题。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擂肥逃学等也常常是问题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甚至导致恶性刑事犯罪,让社会和家庭都为之忧心忡忡,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 我校是一所城郊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纷扰,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2003-2006年,为了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开展了“城郊中学生心理障碍调查分析与学校辅导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的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在家校协作层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很好的与学校教育实现整合,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受到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极大困扰。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在最近十年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由于问题学生得不到科学的引导和教育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几乎成为社会公害。党和人民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寄予厚望。在这样的情势下,学校和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教育问题学生的重任。然而,事实表明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尽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但也是困绕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曾经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对问题学生教育开展过方方面面的研究,包括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但是从近年来问题学生不断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升高的严峻局势看来,问题学生的帮教和感化工作成效有限,没有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因此,继续开展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深入探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与问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成因,非常有现实性。作为初中学校也急需有新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解决此类学生的教育问题。 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使本校更加深入系统地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探究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这一课题将提高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当前末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由此可见,研究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初中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2、理论依据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问题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在其家庭教育中找到依据和成因。其中14-17岁是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期,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初二和高一年级行为问题发生率最高。两成以上的问题学生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半数问题学生的家长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七种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学习教育研究方法之精选案例分析法.docx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对有教 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 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 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 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著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 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 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 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范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 典型情景。

2.研究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借鉴作用和理论 探讨的价值,可以正面获得经验或反面获得教训,能提炼出某些理论或观点。 3.启发性。指教育教学案例本身生动有趣,能提出问题,能引发 思考,能产生观念上的不平衡。 教育教学案例可以是一个片断、一个情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 教育事件或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 的自我叙述,叙述自己的教育活动方式,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 成长经历,其丰富感人的材料和富于动态的描述必定给抽象的教育教 学理论以生命和血肉,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么“严谨” ,但其形式要简洁,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 1、促进理论内化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针对困惑,我们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事例写成 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 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为应付培训而被动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使教育理论能落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使案例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同时,教师在不断进行案例分析和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理 论的过程。这种任务驱动型的学习,使教师能不断内化理论并落实到 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2、促进自我反思

第九章 教育个案研究法3

第九章教育个案研究法 本章要点: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含义、特征;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近年来,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越来越被重视的研究范式。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互动,获得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解释性理解。进行质的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个案法是其重要方法之一。个案研究强调对一个人、一件事物、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通过个案研究能够提供对教育问题成因的理解,对复杂的关系作全面的涵盖,对动态变化的情境条件作适当分析。 第一节教育个案研究法概述 一、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含义 个案研究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个案研究法不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复杂的认知课程,是帮助个人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通常个案研究法是在对象总体中选择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 个案研究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狭义的个案研究法是指对单一特定的人、事、物所作的描述、分析及报告的方法。广义的个案研究法则可界定为:采用各种方法,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对单一个体或一个单位团体作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个案研究法也秤麻雀解剖法或个案历史研究法。 二、教育个案研究法特征 个案研究常被看成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质化的研究,与实证主义的、验证性的、量化的研究相对应。事实上个案研究不是以质化与量化研究来划分的,而是以研究对象的单一性来界定的。个案研究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最生动、最有趣的,在学校教育教学、心理咨询、行为矫正等工作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个案研究主要有以下特征: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5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 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经过自己的感官等方式搜集资料。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观察对象与方法也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并且最后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 相对于其他教育科研方法来说,观察法收集第一手感性材料的必经途径,是后继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可以检验科学假说、发展科学理论。 一般来说,观察法的实施有以下要求: 1、明确观察的具体目标与要求 2、准备好观察手段 3、进行多次反复观察 4、客观、全面、典型、有计划地进行观察 5、要掌握好观察方法与技术 6、及时分析、处理观察所得的材料 其实施步骤包括: 一、准备工作 1、制定观察计划与提纲 观察提纲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y) 2、准备观察所用的辅助工具,记录表格、记录方式、仪器设备 3、确定观察途径:访谈、听课、参观、参与 4、训练观察人员 二、实施观察 先熟悉环境,再建立和谐关系,最后正式观察。注意做到灵活地执行计划,抓住观察重点,注意做到看、听、问、查、思考相结合,做好观察记录 3、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在本次作业中,我选取了三个教育观察法案例,分别是《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幼儿个体行为观察》和《优化情境教学”课堂观察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教育个案研究》试题(附答案)

《教育个案研究》试题 一、填空题 1、从研究对象的数量上来划分,可以把教育研究划 分为-----和-----。 2、个案研究的特点:-----、-----、-----。 3、个案研究的主要步骤①认识个体、确立个案② ----------③----------④个案的发展指导⑤----------- ⑥----------。 4、个案研究的方法:-----、-----、-----、-----、-----。 5、-----是教育反思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 1、成组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具有实践意义。【】 2、个案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科研的方法,是完全孤立 的。【】3、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在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4、个案追因法就是指由已经存在的结果去追溯和探 索结果所以存在的原因。【】5、资料搜集是成组研究的主要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 1、个案研究 2、个案追踪法 3、个案追因法 4、个案临床谈话法 5、产品分析法 6、教育会诊法 四、简答题 1、个案研究的特点 2、个案研究的步骤 五、论述题 1、结合你所了解的小学教育实际,分析个案研究的重要意 义。 2、上个月,张亮同学辍学了,设想你是一个班主任,计划以他 为个案做个案研究,请按个案研究的实施步骤,采取个案追因法,拟定一份研究方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成组研究个案研究 2、研究对象的个别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研究过程的深入性 3、②个案资料的搜集③分析整理资料 ⑤追踪研究⑥撰写报告 4、跟踪法追因法临床谈话法 产品分析法教育会诊法 5、个案研究 二、判断题 1 、错 2、错 3、对 4、对 5、错 三、名词解释题 1、个案研究是通过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具体的调查与认真细致的分析,来认识个案的现状或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2、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3、个案追因法就是指由已经存在的结果去追溯和探究结果所以存在的原因。追踪调查中的追述,用于个案研究时,就是一种追因法。

个案研究法43086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以单一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几个优等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个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用于教育领域,主要还是对学生而施。例如,有的学生才能特别优异或极端低劣,以常用的教学方法无助于其发展或进步;或者有的学生行为和情绪与一般学生不同,一般的教育方法不能改变其行为或性格。凡此等等都需要予以单独而深入的研究,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因,确定矫正的适当方法,以便使学生得到正常的发展。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人们还将个案研究法称为“解剖麻雀法”。另外,由于个案研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不断的追踪调查研究,故个案研究法,又称为“个案追踪法”。 个案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现介绍几种基本的个案研究方法,供研究者选择使用。 1.追踪法 所谓追踪法,就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

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则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时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用日记方式作出详细的文字记载,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追踪照片,连续追踪808天,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据此撰写了我国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名著<《儿童心理之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也曾采用个案追踪的方法,以智能超常的儿童少年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受过优越的早期教育,遗传素质的差异只为他们的超常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优良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则是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项个案研究为我国婴儿教育的开发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个案追踪法主要适用于三种研究情境。一是探索发展的连续性。因为追踪法一般以相同的对象作长期的研究,通过追踪可以掌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连续性。二是探索发展的稳定性。例如,研究智力测验分数的稳定性问题,即可从幼儿开始测量直至成年,由此可以看出智商是否具有稳定性。三是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影响。 总之,个案追踪是对相同的个案进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研究者能真实而直接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能深入了解个人或某一教育现象的发展情况,弄清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它对于研究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成熟期、关键期,以及研究复杂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某一教育理论的验证、某一教育措施的实施、某一新方法的探索、某些教育现象之间前后发展的关系等都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精编WORD版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 析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 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对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A.E)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着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

【0297】2017西南大学教育案例研究试卷答案

【0297】2017西南大学教育案例研究试卷答案 一、 1.案例教学: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即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 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 2. 备课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准备行为,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备课活动方式的总称。 3. 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班级教育形式,它是班主任针对学生个人特点、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个别接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期形成对学生的最大帮助,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4. 案例的时空结构:案例的时空结构即是指案例在时空的呈现结构。具体地说,就是指案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组织方式。 二、 答: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 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 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宵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 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 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活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 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丁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 评析:对丁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 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