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观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观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观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何平).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南溪职业技术学校何平摘要: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发展。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在内涵上的对接。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策略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如何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是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解决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与模式问题,职业教育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目前,政府出面统筹协调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制定人才规划的作用缺位,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致使未能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体制和模式。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技能型人才发展规划等方面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及时、定期发布行业企业所需技能人才信息,所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没有针对性,造成职业院校设置专业与人才培养是“瞎子摸象”。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呼唤国家和省级政府出台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 2.职业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职业院校自身合作能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有些职业院校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职业特色,还没有形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目前,大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没有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 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其参与职业教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建设背景 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学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迫切要求,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及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建设基础 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五年来,学院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坚持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的发展路子,积极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校企携手育人基础优 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成立2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共同管理,为广铁集团、省铁投、广深港地铁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3270人。中铁电气化局捐赠价值78万元的DA8型电气化轨道作业车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文舟公司、鸣虹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50万元“文舟”奖学金、“鸣虹旅业奖学金”等。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局面。 (2)合作办学机制绩效佳 2009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广州花都区“粤宝丽工业园”共建工学结合基地,紧密联系毗邻基地的广州铁道车辆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模式与成效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2008年着手筹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做实为主的原则,广泛联系行业企业,现有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92家规模企业签约加盟,为紧密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3)市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 市政府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09年,市政府拨资金、出政策支持学院以

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作为促进学生就业的一种方式,已经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很多学生因为校企合作而受益。但是有些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长久,这使得学生无法在企业中获得更多的技能,因此如何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成为各方考虑的重点问题。为此,主要探究了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谨此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标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多元化 多元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现并不容易,需要克服各方面的因素,但是只要各方通力合作,一切以校企合作为出发点,相信这一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目前的校企合作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国内与国际形势,尤其是政府对此非常支持,在这一良好形势下,学校领导要积极地与政府、企业进行沟通,以此为校企合作的长久性奠定基础。 1政府扮演好桥梁角色 校企要想实现长久合作,政府的桥梁角色必须扮演好,换言之,政府对校企合作要足够重视,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政策,以便能够规范校企合作,同时还应该成立相应的委员会组织,以便能够及时处理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能够将学校与企业中的优势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市政府应该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在这个集团中企业会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告知学校,而学校会依照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由此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在这个集团中企业与学校就像是一家人,互相促进、互相进步。 总之,政府在职教发展上要提供保障措施,政策上要有一定的优惠,管理上要提供大力支持,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体化、立体化、品牌化的格局,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市政经济发展的一份子,成为当地教育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 2校企签订协议定向培养人才 现如今,已经有很多职业院校尝试着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依据企业的现实需要来定向培养人才,这一举措已经得到了教育部门的肯定。经过几年的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在订单培养方面都加大了投入。据调查了解,某些城市的职业院校基本上都与省内的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而且有很多都是长期协议,人才培养效果可以说非常显著。 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之后,企业自然会将自己短缺的人才告知企业,学校自然就依照企业需要来设置教学科目,这样学生毕业之后就可直接就业,避免了学生所学无用的尴尬。例如,某职业院校与某集团长期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后,学校为企业提供了两千名左右的人才,这其中不乏业务骨干、高管等,而该集团则累计给该学校毕业生发放了上百万的工资,可以说这是真正的双赢。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 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海版专”)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自主、适应需求”的办学模式,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指导下,在印刷、出版等行业协会支撑下,组建由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系部与企业共同实施,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道路。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1. 发挥部市共建优势,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学校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进一步完善校、专业群、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从校企合作组织结构、资金和制度保障、政府支持等方面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 2. 坚持“二+五”原则,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理事会成员牢牢把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等关键点,进行实质性合作。理事会日常运行中坚持“二+五”原则,即“二个建设”和“五个环节”,切实把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和项目上。“二个建设”是“校企合作理事会科学化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通过“二个建设”,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打造出版印刷高端技能型人才。“五个环节”即:分析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的背景和基础;明确理事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思路及原则;确立理事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制定理事会建设的内容和步骤,并组织实施;提供理事会建设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建成高效运行+关键绩效管理模式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架构。 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1. 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与行业企业逐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上海印刷集团、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烟草印刷厂、苏州日报社、深圳雅昌印刷有限公司、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日本小森印刷公司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践、实习签约基地113个,并与500多家行业企业建立了联系,开展多方位、多样化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 高职职业教育与企业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的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不仅提供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也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但是日前我国的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却只是简单的,表面的,鉴于现状。认为应该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形成校企合作模式或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来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 高职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高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直接能为企业一线服务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生产一线是职业教育的最佳实习课堂,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游离于职业教育的门外,成了一个旁观者。既想从学生中选拔出能为企业带来效应的直接工作者,但又不想为学生提供或很少提供相关实际的技能培训。从而造成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就业困难。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各种政策机会发展,鼓励校企结合,创办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在社会需求。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诉这种现状,加强校企合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现代经济合同的形式使校企形成合作伙伴,并

能保障其正常运转 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进行合作。职业院校和企业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都不能凭借其经济实力或其他优势而凌驾于他方之上。 近几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续德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制造大国,并且成为了“世界工厂”,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是缺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另一方面则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职业教育,由于资会的不足、实训条件的限制等问题造成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学生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则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准。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大中型国企没落,中小型民企有没有相关的管理单位和约束机制,对于学生实习、教师实践的完全拒绝在门外,绝大多数企业、事业单位并不乐意接受学生实习。现代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没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一是没有时间精力去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也不知道如何管理,二是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工伤问题等)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我想主要是责任不明,以往没有相应的结合模式,但现在以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对结合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采用现代经济的运作模式,订立合同,明确责任,责任是在义务不履行时才发生的,但义务的法律拘束力是山责任

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地构建与实施(20201229172124)

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改革案例 一、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剧增,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向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靠拢,使教学与生产达成高度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的最佳途径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北部,是宁夏工业的发祥地。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相继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首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三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抓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量递增这一契机,在宁夏率先尝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重构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校企合作的途径将成为巩固校企合作的实施成果,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的必要举措。 二、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目标 通过构建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使校企合作由原来的实训性合作拓展到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 案的制定等,促成校企间的人力、物力资源共享,使在校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与企业生产和企业文化高度融合,让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需要,甚至产生经济效益,最终达成互利共赢的立体式校企合作目标。 三、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1)加强宏观调控。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问题出现时常常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协调,政府应当促进双方建立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充当协调者的角色。政府要兼顾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利益,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健全和完善对合作企业的政策、激励机制,出台有关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各项法规和政策,并明确政府、学校、企业、技能人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加强统筹,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为了加强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课程教材开发和教改、人员培训和组织管理,政府可适当给予学校财政专项补助;对企业可以采用减税的方法来加以鼓励,并出台更加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政策的具体政策,使校企合作制度化。 (2)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管理机制。可成立由企业领导、行业专家、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例会,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途径、方法,全面指导并协调学校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明确职能安排和组织框架以及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校企合作委员会的长效工作机制。 2.学校提高职业能力、实现工学交替,探索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双方要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学校要增强自身能力,创新教育理念,为满足企业的需求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学校的师资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学校的教学设备与企业的生产设备、学校的学员与企业的员工、学校的文化与企业的文化等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想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学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理念,通过鼓励和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系列措施,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完善“融合企业资源,校企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说来,就是校企专业技术人员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建立以校企结合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运行体系和知识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此外,还必须要完善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到企业实习交叉进行,让学生可以及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同时,学生在企业工学结合期间的表现由相应管理人员评分,从而增强对学生管理的力度。 3.采用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实施校企深层次合作

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安图县职教中心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校企合作是学校办学优良传统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快校企合作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与国内的企业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以下简称校企合作)。 第三条机构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招生安置处,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调校内合作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二)负责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及管理;

(三)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合同管理及统计、总结等工作; (四)负责对校内合作单位工作的考核、评价,检查履约实施情况; (五)负责校企合作中的其它事项。 第二章合作 第四条条件 (一)合作企业的基本条件 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二)合作项目的基本条件 促进教学、提升科研水平,带动学校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 (三)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 1、拟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或技术; 2、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

3、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第五条审批 (一)提出申请 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的相关部门在与意向合作单位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前,需向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 (二)审查 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校企合作项目初审后,提交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审查,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各自部门职责进行相应审查。 (三)批准 校企合作项目审查后,提交校长审定通过,由校长代表学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后生效。 第三章管理 第六条日常管理 每学期末,对口联系部门应向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及时反映校企合作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将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上交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登记。

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学院形成院、系、专业三级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校企合作委员会下增设体制机制建设工作委员会和系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简称系企合作理事会),调整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其组织架构如下图: 校企合作委员会由顾问单位、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和理事会成员单位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理事长由学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由理事长提名,经委员会大会表决后产生。 秘书处设在学院校企合作处,秘书长由该处负责人担任;体制机制建设委员会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和行业企业相关领导组成,主任由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院有关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与学院专家组成,主任由学院院长或分管院长担任;系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由系领导、行业领导、相关企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组成,理事长由系主任担任;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由系负责人、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组成,主任由系负责人担任。 一、校企合作处工作职责 1、校企合作方面的制度建设。 2、制定全院校企合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3、督促、检查各教学系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4、组织引进企业,组织实施学校投资额度较大及跨系(部门)的校企合作项目。 5、协调各系对学院已有合作企业间的资源共享。 6、研究并推广适合我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7、校企合作合同管理。 部门负责人:田平联系电话:8126002 二、教学系校企合作负责人工作职责 1、制定本系的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总结。 2、按学院要求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3、组织实施本系的产学合作项目。 4、配合校企合作处完成院级校企合作项目。 5、开发新的校企合作企业、维持与已有校企合作单位的良好关系。 6、配合校企合作处完成全院校企合作方面的评价、资料归档及管理。 定义、符号、缩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摘要:本文从企业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对企业和高校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必须首先改革高校经费来源渠道,推行校企利益一体化模式。高校应改变观念,创新与企业合作模式;企业应从资金、市场、管理入手提升合作的价值和效益;与其如此,才能发挥校企资源互补,优势共享,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才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对社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针对性。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enterprise point of view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necessity,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must first reform the sources of funding channe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mode of intere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hange the idea,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enterprise should from capital, market, management to enhance cooperation between value and benefits; and so, in order to play the advantages of sharing,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purpos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employment pressure on the communit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基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探索实践

基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制工学一体 培育高技能人才探索实践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速实施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校企共育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是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2004年被评为全省技工院校名牌专业,2008年被列入“山东省技工院校百强专业建设名单”,2013年被山东省人社厅确定为一体化省级试点专业。从2012年6月,学院与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唐骏汽车学院”,校企双方联合成立“学生实践课程教学基地”,共同培育技能人才。这不仅是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推动校企双制的一项新尝试,更是淄博市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典范。 一、校企合作共同招生招工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唐骏汽车学院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确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安排招生计划,共同制订招生方案,共同组织全日制学生招生招工,招工招生相统一,实现“招生(招工)即招工(招生)、入校(企)即入企(校)”。同时,面向企业在岗职工开展弹性学制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采取工学交替、企校合作模式共同培养。

二、校企双方共建师资队伍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和企业通过人员互聘共组、资源互融共建、技术互补共助、效益互享共赢等方式,共同完成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2017年“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工作站正式入驻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唐骏汽车学院,企业的技术骨干来校任教,共同实施教学。 首席技师工作站立足教育教学培训需求,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的新途径、新办法,采取名师带徒、拜师学艺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挥入站技师的作用,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承担青年教师传帮带培养工作。入站技师每年开展指导、讲座、培训等原则上不少于120课时,帮带教师不少于2人,从事教学研究项目至少1项。 三、校企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按照唐骏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建设集教学、竞赛和对外培训功能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实训体系;通过实施企业情境教学和在实训场地推行“6S”管理,着力引进企业文化元素、企业技术理念、企业管理精神,将企业文化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紧密结合,落实校企双制共建学习环境的目标。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与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新旧动能转换,共同建设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具体为:装备先进车系为代表的典型新能源汽车整车成套实

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探索教学文案

“从共想共营走向共享共赢”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是职业学校规模、结构、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两年来,我校以服务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着力搭建“项目共研、信息共享、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校企文化共建”五个平台,使得利益相关者从“共想共营”,实现“共享共赢”的目标。 一、实施背景 (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积累的现实要求 “十二五”期间扬州市产业结构为:“坚持发展数控加工、船舶制造、汽车零配件及整车制造等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电子书、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建筑业,推进建筑业管理创新、结构调整、市场开拓和人才培养;突出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五大重点产业”。扬州市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产教融合的现实要求 《扬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面向市场需求,重点打造与‘三新一网一书’、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契合度高的专业,着力建设机械加工、电工电子、信息服务、土木建筑、商贸物流、工业设计、旅游服务、化工医药、汽车船舶、现代农业等十大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

作,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 (三)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学校跨越式发展,需要叠加产业发展的内需潜力、企业发展的创新活力。多年来,学校与近100家企业进行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冠名班、顶岗实习、设立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引企入校等形式的尝试。但是,校企合作形式仍然比较单一,深度、广度仍然不够,需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积累的需求。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与企业联盟,向企业要订单;与行业联合,向行业要标准;与政府联结,向政府要支持,逐步构建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四方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搭建“五大平台”即“项目共研、信息共享、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校企文化共建”,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目标(如图1),形成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建设过程 (一)成立机构,专家引领 校长为总设计师,招生就业处主要领导为项目负责人。2013年10月,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企业领导、专家、工程师以及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职教名师组成的“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紧密、高效、互惠”校企合作机制,真正体现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 (二)搭建平台,共建共享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突破校企合作瓶颈(1)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蔡新良 我校办学规模大,专业门类全。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50人,2010学年注册在校生5300多名,下学年在校学生将达到5500人。开设有服装设计、商务外语等涉及九大类16个专业,因此毕业生就业面广,涉及的行业、企业多。不同的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大量需要一线技术工人,有的企业需要少量技术与管理业务骨干,所在按照学校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此,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多渠道、多形式地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孜孜以求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应用和提高的关键环节。学校一贯重视这一环节的工作。几年来,学校不断通过走访调研、洽谈,逐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到2009年底,学校已有由市教育局发文公布并挂牌的校外实训基地24家。合作关系稳定、涉及行业门类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2.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一直是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中一棵“常青树”,从“一舟”班到“芽芽”班再到“桐昆”班,订单式培养一路走来。2008年秋,我校又应乌镇旅游公司的要求,与之签了订单培养的“乌镇旅

游”班,学校每年为乌镇旅游公司专门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的班级。“乌镇旅游”班学生由乌镇旅游公司承担学费,公司和学校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育教学,毕业后直接到公司相应岗位上岗就业。 3.发挥职校优势,尝试产教结合。 由于有良好的服装产业环境为背景,我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该专业拥有600万元的实训设备和二十多人的专业课教师,良好的软硬条件是该专业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为使服装专业技能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于2004年8月投入近70多万元建立了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桐乡市嘉艺服装研究所”。服装研究所这一平台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学校与当地行业企业的联系,研究所成立以来,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服装设计、打样及制作等服务,完成新款设计与制作约5000余套件,完成服装配件制作65000多个。更多的在于通过这一平台为服装专业师生提供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得了锻炼和提高。 4.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任务。 为解决实习实训耗材成本大这样一个实际困难,学校积极向合作企业承接生产加工任务,作为专业技能实训的阶段性训练项目。由于企业生产任务不仅有质量上的高要求,还有工时上的高要求。为让学生在校教学实习期间能更好地感受到这两个高要求,在服装专业的教学实习中,我们积极承担部分合作企业的小规模生产加工任务。2009年中完成三个项目数千件产品的生产加工任务。使承接生产加工任务

2020年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总结报告(机械工程学院)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总结报告(机械工程学院)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总结报告 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是黑龙江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 __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示范建设要有所突破的重点问题。根据 __相关文件精神和我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内容要求,结合学院“立足产业、携手行业、服务企业、成就职业”的办学理念,突出“工农商联手、政校企互动、教学做一体、情智能同育”的办学特色,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3年期间,机械工程学院投入大量的精力与哈尔滨及北京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数控仿真加工实训中心”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并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创新。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其对专业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开展的项目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一、校企合作建设基本情况 自xx年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正式启动以来,机械工程学院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部署,成立了黑

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下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推动下,机械工程学院与哈尔滨天宇模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天宇模具加工校中厂”;与哈尔滨实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实力汽车工艺实施教学厂中校”;与哈尔滨沃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沃尔科技工装设计教学厂中校”;与北京斐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斐克数控加工仿真实训中心”。同时,与哈尔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哈飞集团、中航东安动力集团、中国兵器集团哈尔滨建成集团等企业签订了长期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工作协议,与中航哈轴公司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的工作协议。 在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工作中,结合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校企合作制度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校中厂”和“厂中校”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出台了校企合作理事会规章制度、“校中 厂”和“厂中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在“校中厂”成立企业专家工作站、产品研发部和企业员工培训部,在“厂中校”成立教师工作站。完善了产、学、研、训等部门的规章制度,校企深度合作运行良好。 二、“校中厂”具体运行情况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摘要:本文从企业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对企业和高校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必须首先改革高校经费来源渠道,推行校企利益一体化模式。高校应改变观念,创新与企业合作模式;企业应从资金、市场、管理入手提升合作的价值和效益;与其如此,才能发挥校企资源互补,优势共享,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才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对社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针对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enterprise point of view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necessity,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must first reform the sources of funding channe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mode of intere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hange the idea,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enterprise should from capital, market, management to enhance cooperation between value and benefits; and so, in order to play the advantages of sharing,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purpos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employment pressure on the communit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argeted. Key words: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3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2012年11月,人社部向社会公布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待业共57万人;据重庆市人社局2012年11月公布仅重庆市高技能人才15.44万人,占本市技能人才66万人总量的23.4%。这两类数据说明固然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精编版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建设背景 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学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迫切要求,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及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建设基础 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五年来,学院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坚持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的发展路子,积极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校企携手育人基础优 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成立2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共同管理,为广铁集团、省铁投、广深港地铁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3270人。中铁电气化局捐赠价值78万元的DA8型电气化轨道作业车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文舟公司、鸣虹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50万元“文舟”奖学金、“鸣虹旅业奖学金”等。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局面。 (2)合作办学机制绩效佳

2009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广州花都区“粤宝丽工业园”共建工学结合基地,紧密联系毗邻基地的广州铁道车辆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模式与成效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2008年着手筹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做实为主的原则,广泛联系行业企业,现有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92家规模企业签约加盟,为紧密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3)市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 市政府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09年,市政府拨资金、出政策支持学院以设备和师资等办学资源与花都企业共建花都工学结合基地;2010年市政府又积极向教育部申报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把建立校企紧密合作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内容,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粤宝丽企业集团等具有良好合作育人基础的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多种形式企业冠名的4个合作学院,实行董事会管理机制。联合120余家企业组建轨道交通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管理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在企业获利中求学院发展的紧密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关于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关于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加强我国高校实用人才培养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入手,并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标签: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各个学校的培养差异性较小,多从理论上培养学生,而缺乏对学生的实用性教育的培养,和我国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旺盛相互脱节。 为此,2014年我国教育体制提出了加强应用型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我国高校实用人才培养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加强高校的校企合作将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进行了对策思考。 1 目前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当前,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是教育部的统一制度规定,对校企合作建立的机制和激励措施等都缺乏必要的规定,多是地方教育部门或行业教育部门进行的相关文件规定,制度的制定层次不高,对高校校企合作的推动力不足。同时,政府在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多是通过研讨会或者务虚会的形式来参与社会企业和高校进行的校企合作,没有成为企业和高等职业学校合作的“粘合剂”。在财政资金和税收政策方面,还缺乏专项资金和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高校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高校、企业和政府的相关权责不够清晰,影响到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1.2 合作意識薄弱 当前,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多是短期的合作形式存在,从高校角度来看,主要是顺应高校办学的发展需要或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科研任务,开展的积极性不高。从企业角度来看,由于校企合作多是高校技术研究成果在企业的实践或者是高校和企业在某一领域进行技术合作和开发,但由于我国企业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技术研发耗时多,资金消耗量大等特点,使得企业在短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重要表现形式—校企合作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目前校企合作多数是短期的,长期合作仍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一、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校企合作的层次较低,模式较单一 目前,大部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停留在毕业生供求的浅层次合作上,企业和学校供需不协调,由于缺乏行业的依托,在深层次培养人才方面做得不够。同时,大部分校企合作以院校为主、企业为辅,合作模式较单一。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也都仅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上。 2.校企合作稳定性差 国家在政策上缺乏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和相应的国家法律。校企合作的原则是双方参与、互惠互利,但目前多数的校企合作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提供帮助支持,不能形成双赢。同时,由于缺乏法律保障,不能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关系不稳固。 3.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全面 大多数企业的合作意识不成熟,他们认为培养学生是职业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有些老师则认为学生在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学校的一些专业课与企业中的实际需求也有脱节。 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1.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专职负责校企合作运行 该机构应由学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有关团体等多方面共同参与,要制定合作章程,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机构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

(1)加强宏观调控。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问题出现时常常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协调,政府应当促进双方建立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充当协调者的角色。政府要兼顾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利益,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健全和完善对合作企业的政策、激励机制,出台有关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各项法规和政策,并明确政府、学校、企业、技能人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加强统筹,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为了加强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课程教材开发和教改、人员培训和组织管理,政府可适当给予学校财政专项补助;对企业可以采用减税的方法来加以鼓励,并出台更加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政策的具体政策,使校企合作制度化。 (2)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管理机制。可成立由企业领导、行业专家、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例会,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途径、方法,全面指导并协调学校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明确职能安排和组织框架以及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校企合作委员会的长效工作机制。 2.学校提高职业能力、实现工学交替,探索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双方要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学校要增强自身能力,创新教育理念,为满足企业的需求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学校的师资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学校的教学设备与企业的生产设备、学校的学员与企业的员工、学校的文化与企业的文化等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想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学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理念,通过鼓励和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系列措施,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完善“融合企业资源,校企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说来,就是校企专业技术人员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建立以校企结合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运行体系和知识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此外,还必须要完善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学生在校内学习与到企业实习交叉进行,让学生可以及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同时,学生在企业工学结合期间的表现由相应管理人员评分,从而增强对学生管理的力度。 3.采用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实施校企深层次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