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文版2016最新版

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文版2016最新版
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文版2016最新版

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和眼视光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掌握验光、角膜接触镜验配、低视力康复、视觉训练和保健、眼科特检等眼视光学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具备从事眼视光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了解眼视光学相关企业管理、营销常识的应用型眼视光学人才。

二、基本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眼视光学工作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视光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及眼视光学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眼视光学事业发

展贡献力量。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理想和创新创业精神;

(二)具有较宽厚的眼视光基础理论和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掌握对眼视光学疾病的诊断、治疗、

康复、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眼保健、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眼视光学医疗和保健工作;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

(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

献;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六)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七)始终将病人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八)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

献的意识;

(九)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知识目标

(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二)掌握眼科学和视光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三)掌握用现代光学技术解决视觉障碍的基本技能;

(四)能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并具有初步的眼及视光学的研究能力;

(五)掌握眼科特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六)掌握视光学仪器和视光学保健产品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七)掌握一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八)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九)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十)掌握一门外语,能应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语书刊。

技能目标

(一)根据国际标准验光配镜程序对各种病例进行全面地验光配镜和处方分析;

(二)了解眼镜架、眼镜片的新材质、新产品和有关的加工工艺知识;

(三)能够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各种眼镜的加工制作;

(四)熟练掌握对各种眼镜进行整形和校配;

(五)全面掌握隐形眼镜的验配技术,能正确处理隐形眼镜的护理、配戴问题;

(六)熟练运用各种视光仪器进行视功能检查;

(七)具有眼科检查、诊断的初步能力并能进行理论分析、解释;

(八)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规范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九)了解眼镜店的经营管理;

(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3至5年,毕业时学制均按4年计。

学位授予:符合国家教育部和我校学位相关规定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眼科学、眼视光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应用光学、视光学理论和方法、眼科学基础、眼病学、眼镜学、角膜接触镜学、双眼视觉学、斜视弱视学、低视力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

课程实验(见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

六、成绩考核与毕业要求

1.成绩考核:所有课程均需进行考核,考核分考试和考查。具体按照《川北医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川北医学院考试管理办法》执行。

2.毕业要求:本专业本科学生至少应修满课内学分20

3.5学分,包括必修学分193.5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选修课学分10分;另外还需修满课

外学分2分;通过毕业考试。

七、学时与学分分布

完成最低课内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分。(总学时:***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课程体系与学时、学分

2.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数与学分

3. 课外学分

注:1.参加校体育运动会获第一名、第二名者与校级一等奖等同,获第三名至第五名者与校级二等奖等同,获第六至第八名者与校级三等奖等同。

2.*标注的项目为必须完成的项目。

Notes:1.In HUST Sports Meet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rize, the third to the fifth prize, and the sixth prize to the eighth prize are deemed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rize, the second prize and the third prize of university level.

2.“*” shows that the item and requirements must be completed by every student.

六、主要课程

Ⅵ.Main Courses in Specialty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生理学Physiology、病理学Pathology、应用光学Applied Optics、视光学理论和方法Optical Theory and Methods、眼科学基础Basic Ophthalmology、眼病学Op hthalmopathology、眼镜学Ophthalmic Lenses、角膜接触镜学Contact Lens、双眼视觉学Bin ocular Vision、斜弱视学strabismic and amblyopic、低视力Low Vision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含专业实验)

Ⅶ.Main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Including experiments)

基础训练Basic Training、临床实习Clinical Intern

八、教学进程计划表

Ⅷ.Table of Teaching Schedule

院(系):川北医学院(眼视光学系)专业:眼视光学(四年制)

九、说明

Ⅸ. Explanations

各门课程应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早期接触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渗透,加强文、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注重人际交流,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形态学科课程应以减少讲授、增加实验为主;视光专业课程应减少理论讲授,增加实验教学,以适应眼视光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及需要。

1.教学内容分课内和课外教学,课内教学形式包括理论课、实验课、见习、实习等;课外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学习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不包括学生复习)。

2.军事教育:在集中军训期间,安排16学时的军事理论。

3.外语教学:公共外语采用分级教学,要求必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专业外语教学除开设《医学英语基础》课程外,各门课程应安排10%的学时进行专业外语教学,平均每学时应至少介绍和反复应用10个常用专业外语词汇。每学期至少有1~2门课程使用外文教材,采用外语教学。

4.科研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在第1~6学期教学阶段,学有余力的

学生可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结合预防战略实习和假期社会实践,进行科研训练;还应结合假期社会实践开展科研性质的社会调查研究等。

5.按选课的有关规定,选课可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学年或跨学期选课。

6.临床实习:第七、八学期安排基础训练和毕业实习。

7.选修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加强学生个性培养,拓宽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进程进行选择,且完成相应课程类别所要求的选修课程学分。

8.课外学分除学生应完成的项目外,前七学期尚未修满者,第八学期可用选修课程学分替换。

Every course should carefully select and renew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basic theory,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 f self-study ability, practice ability, foreign language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preliminary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ay attention to an early contact with clinic, the infiltration between basis and clinic; lay stress on the imparting of knowled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broaden students’ range of specialty and knowledge; impro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medical ethics; pay attention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e social adaptation.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particular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following ways: morphological courses and optometric specialty courses should reduc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increase experiments, so as to adapt the tendency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ptometric education abroad and at home.

1. Teaching content is passed on both in class and outside class. Forms of in-class teaching consist of theoretical class, experiments, extern, intern and so on; outside-class teaching indicates that students lear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syllabus by way of automatic study outside class, social practice and other forms (not including students’ regular reviewing of their lessons).

2. Military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military training, there should be 16 hrs for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3.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General foreign language adopts the system of grade teaching

and requires that every student must pass the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Four. 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offers at least 10% of the class hour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ying for every courses as well as the course “Elementary medical English”. At least 10 common specialized foreign vocabularies should be introduced and used repeatedly within every class hours. At least 1 to 2 courses adopt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every semester.

4.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Ability train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rough all link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1rd-6th semesters, students studying with remaining strength are encouraged to take part in research activities outside class. In conjunction with preventive medicine social practice (community practice) and holiday social practice, training in research work can be carried out. Furthermore, social investigations with a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n be conducted in combination with holiday social practice.

5.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concerned about course selection, courses can be selected in a

way of interschool, intercollege, interspecialty, cross-academic year or cross-semester.

6. Clinical practice: Basic Training and graduation intern are arranged in the 7th,8t semesters.

7. The purpose of offering elective courses i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broaden their range of knowledge. Students can select any of them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est, need and course schedule and finish the selective corresponding credits that required for every courses.

8. Outside-class credits: If students have finished the fixed it ems (6 or 7 credits) but haven’t completed all the rest up to the 7th semester, the missing credits can be made up by those of elective course in the 8th semester.

眼视光学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地质学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得当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教学体系突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为总原则,在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放宽专业,强调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多学科渗透,重视实践课,加大教学实验条件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建立了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主导、以新技术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地质学前沿动态的课程体系。删减了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增加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跨1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增加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全面改革了实践教学构架,赋予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毕业实践新的内涵,构成了全新的、科学完整的地质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教学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使科研、师资、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教学实验实习体系实践教学是地质科学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认识与方法的锻炼,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针对地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融。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奠定了教学的高起点和高标准。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自我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形成了实践教学从理念到形式全面改革。我系实验实习体系由野外教学实习和课程教学实习两个模块组成。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按照教学

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经济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创新实验班)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Program for Advanced Economics Education) 一、培养目标 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经济学创新实验班以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学家为目标,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一流大学英文原版教材,实行全英语或双语教学,加大数学课程的份量,与数学专业同等要求。培养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高深的数学分析方法,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能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模型分析,实践与创新能力强,能从事经济、金融和贸易的理论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is program (Experimental class of school of Economics) provides Experimental class of school of Economics with a sound foundation in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nd an in-depth analytical skill of mathematics, referenced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top universities. Graduates will become specialists to research and do practical work in the area of economy and finance.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Skills Profile 实验班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经济学修完国际一流大学经济学基本课程;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2. 学习较多的数学课程,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数学分析能力; 3. 熟练掌握英语,能熟练阅读英文教材及具有较强的口语交流能力; 4. 能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模型分析; 5 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Experimental class of school of Economics As a student of this program, he/she shall gain the following: 1. The basic courses of international top universities in economics;

产业经济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具体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写作本专业学术论文,并能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二、研究方向 1. 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2. 农业资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3. 农业企业管理与外向型农业 4.农村微观经济组织 三、学习年限 1.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能少于3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不能少于4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2.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实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在每年4月、10月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填写《华南农业大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学院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3.博士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在学习年限延长期间不享受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待遇,列入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培植与资助计划的博士研究生除外。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研究生优良品德、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3.强调导师组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每门课程由多个导师授课。原则上一位导师在一门课程中的讲课学时不超过10学时;每门课程设一位课程负责人和一位课程协调人,课程负责人与课程协调人由不同的人担任时,由课程负责人指定课程协调人。 五、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学分为12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半年。除英语政治外,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课不超过3学分。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 (一)必修课(10学分) 1.公共学位课(7学分) ①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学分,54学时 ②博士生英语 4学分,72学时 第二外语(英语) 0学分,54学时 第一外语不是英语的,必须选修英语为第二外语。 2.专业学位课(3学分) ①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 1.5学分,27学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e4419954.html,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何汶纹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1期 摘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因为其不仅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都 有很大的好处之外,还对教育行业的发展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性作用,所以是值得支持的,当前也被列入了我国非常主要的一个发展战略当中。本文主要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具体路径 产教融合不只是学校和企业两方的事情,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相关机构、社会机构对其的重视。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着力于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指导学校育人,鼓励企业参与到学校的转型当中。在学校开展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感受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的双重魅力,切身体会到个人在企业中的作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求上进,成为在企业独当一面的人才,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富有生命力和价值性。 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都非常注重模式改革創新,从原有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到现在的“产教融合”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视程度,同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凸显了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发展特征。特别是随着《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突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如下几点变化。首先,在人才培养定位和高职院校发展道路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缺少实习平台,当前高职院校更加强调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在教学主体上由传统的单一学校为主,开始借助社会、行业和企业力量实施多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政府统筹主导作用。最后,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更加注重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更加注重教育与行业对接,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并以现代学徒制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突破口,逐渐向产教融合方向转型。随着校企合作向深度和广度逐渐延伸,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趋势,高职院校开始更加注重行业和企业动态变化,在人才培养上以产教融合为主要培养思路,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2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标准规定模板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XXX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小二号黑体)一、专业简介(四号黑体) 1.所属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小四号宋体) 2.所属二级学院:xx二级学院 3.培养对象:普通高中(职高)毕业生 4.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即2~5年。本专业总学分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公共选修课5学分。 5.专业特色: 5.1 培养模式: 5.2 教学模式: 5.3 就业面向 5.4 岗位证书认定: 5.5 …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要求:结合专业利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对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进行具体描述。目标定位准确合理,文字简明扼要) 培养目标(小四号黑体加黑): 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技术能力: 2、专业知识:

3、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 三、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小四号黑体加黑) (要求:1、结合专业特点利用简单、凝练的语言阐述课程体系设计思路;2、高度凝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搭建课程体系框架。3、其中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应涵盖和体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创业基础》为新增必修课,24学时。理论准确合理,文字简明扼要。)实例:以某一机电专业为例; 经过行、企业调研,得到本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围绕主要岗位,分析出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参考相关职业培训条例和专业教学计划,结合我国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职业能力,重构课程体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从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三个层面构建。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程,24学时,课堂中通过编制调研报告等实操,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理念,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充分发掘创新创业的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Economics,0201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中外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专业基础厚,分析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二、基本规格要求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管理、财经法学、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和外语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品位和良好的美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学制与基本修业年限 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 四、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或教育环节),获得相应学分,并符合各项要求,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获得相应的学分,是指获得至少18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或教育环节)不少于154学分;选修课程(或教育环节)中的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教育环节不少于8学分。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取得本科毕业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发给学位证书。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1)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向经济和管理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较高素质和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经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熟练掌握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数理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社会调查统计方法等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技能以及其他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掌握国内外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理论热点,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刻认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热点问题; (4)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与规范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形成厚实的科研基础和从事经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5)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

坚持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日前,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意见》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已成为困扰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和瓶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和工作主线。笔者结合2015年9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的体会,就职业院校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双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职业院校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企业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及技术提升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长期坚

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意见》中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应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把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作为目标,把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努力方向。在办学策略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合市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整套办学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卓越办学要素”。学院通过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董事会预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学校发展,进行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企业专业人士,以企业需求和企业、产业发展趋势为依

4-----武汉体育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产业经济学(020205)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的,能在体育事业各部门、体育产业领域或其他经济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及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与行为自律意识,有顽强拼搏的事业心、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 2、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训练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有条件的应学习一门第二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能进行基本的会话。应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初步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了解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 5、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拥有自我锻炼与保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体育产业政策研究; 2、体育产业经营; 3、体育市场营销。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学习期间,前一年半为课程学习时间(包括文献阅读和教学实践),后一年半为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种。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18学时为1学分。硕士生至少修满36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公共必修课11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方向课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1、公共必修课 英语、政治11学分 2、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二)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往往会选择大规模的外部招聘,以满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所在岗位的最大组织效能,并且外部招聘新入职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员工看来,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上级和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极有可能挫伤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难以看到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上升空间,从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这样的企业对于人才恐怕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究其原因,在于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企业软环境。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氛围影响下,有部分员工认为,企业人员的引入和晋升大部分依靠与领导的关系,形成了员工之间缺少信任,甚至因利益相争而导致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此外,大锅饭的传统思维,也导致不少员工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第二,缺乏长远人才培养规划。通常企业中主要靠员工的师带徒模式或自己边摸索边学习培养工作技能,缺少高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第三,如今科技信息发达,职场生力军多为80后、90后大学毕

业生,这一职场人群心眼活、想法多、胆识大。企业在管理人才的过程中,80后、90后常由于新入职场不受看中而跳槽。一旦,企业人才流失,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则会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甚至出现人才危机。 所以,关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企业内部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如何留住后备人才 后备人才问题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与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用好新生员工与如何把新生员工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人才,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企业要想能够百年长青,需要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并拥有培养优秀接班人才的良好机制。 1、招聘遵循最适合原则 在开展招聘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引入既要考虑企业现状及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人才自身的需求,综合各项主客观因素,选择人才,讲究适用、匹配原则。最好的人才不一定最适合企业现阶段岗位的需求,只有适合本企业、本岗位的人才,企业才应该聘用。 2、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稳定和平衡员工心态的重要条件。对于人才来说,轻松愉悦工作的环境、可以接受下属建议的上级、患难与共的同事也许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3、适度的成就感 企业要使人才感到值得留下,并且甘愿付出他们的才华与智慧,就必须给予能干的员工更多的机会,给予工作成绩优异的员工应有的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修订版)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修订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方法、善创新”的理念,突出“政治思想素质与社会担当、身心健康与科学人文素养、沟通协作与通用能力、经济管理类学科基础与前沿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六个方面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中高级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到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等相关部门开展经济调查、统计分析、行业预测、综合管理等工作,毕业后五年左右可以发展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部门领导、优秀的公务员等。也可以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相关学科进一步学习或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素质要求: QU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QU2)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QU3)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QU4)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QU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知识要求: KN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KN2)具有良好的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知识; KN3)具有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学科前沿; KN4)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发展演进、学派差异及争论重点,了解中国

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培养方案

XX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20205 所属学科门类: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所属学院(所):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产业经济专门人才。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从事产业分析、产业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方面工作。 基本要求是: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意识,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的专门知识;掌握产业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通晓产业运行与发展规则,具有对产业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和从事具体产业经济管理的工作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综合运用。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查阅、搜集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技能。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质。 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1.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二年半。 2.经导师组同意,学生可以提前修完学分,进行论文答辩,提前毕业。毕业证、学位证按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制订的时间签发。 3.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四、五学期为教学实践、社会调研、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不能按时答辩者,可申请保留答辩和学位申请资格并办理相关手续,但应在四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XX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三、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我校产业经济学将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产业经济分析的工具及方法,着重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一般性问题,以及流通经济、农业经济、合作经济等领域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及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学基础理论人才的需要,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经济学专业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思想,通过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部门经济等系列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系统、严格和规范训练,学生将具有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从事高级经济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6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毕业论文:3学分 学习好帮手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全年 02533180政治经济学(上)33秋季 02533190政治经济学(下)33春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04031650 22全年 础 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全年 学习好帮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31681 22秋季 (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34全年 04031730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秋季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春季 60730020军事理论42春季 ――――体育系列课程-4全年 注:全校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课程的内容,分别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学习好帮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附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人才培养方案套用下列模板。 注意: 1、一级标题格式:宋体,三号,加粗,行距倍; 2、正文格式:汉字采用宋体,小四,行距倍;英文及阿拉伯数字采用,小四。 3、标题层级关系:一级标题中文数字加顿号:一、二、三等; 二级标题带圆括号中文数字:(一)(二)(三)等; 三级标题阿拉伯数字加小黑圆点:.,.,.等 四级标题带圆括号阿拉伯数字:()()() 、五年制专业请注意学期设置。

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系(院): 专业: 制订人: 审核人: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二)专业代码: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含职业高中)毕业生 三、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 、****、****等企业,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等工作的能力;具备****、**** 、****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等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适应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等社会能力,适应****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见表一) 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 、****的能力;具备****、****、获取并判断信息、运用理论知识、制定工作计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适应本专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表一人才培养规格

经济学各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方向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专业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特定经济制度下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对于把握现实经济运行的规律,理解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以学好各门应用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种领先地位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点的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重要刊物上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5项成果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本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许多成为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骨干、领导者。多年来主要流向国家政策研究部门、政府部门、重点科研院所。近几年来,毕业生也进入新闻、金融、出版等部门。 020104 西方经济学 目前,各大院校与西方经济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及其动态研究、微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发展动态研究和西文经济学说发展历史的研究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急需既熟悉中国国情,又深谙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这里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意义来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一)积极借鉴,为我所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我们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市场经济在我国还处在婴儿期,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浅显,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二)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西方经济学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还是很多经济贸易领域专业的基础,譬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应该是一个越做越值钱的行业,因为经验在积累。现在出口增长比较活跃的省份,如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对该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国家放宽企业的进出口权后,许多中小企业有外贸自营权。他们很需要该专业人才,踏踏实实地做外贸业务。而且该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是最有可能自己开公司当老板的专业。西方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横向发展诸多相关领域,这样一来就业渠道自然就多,大显身手的机会也就越多。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20205)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中各种产业的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 问题,各种产业的发展过程与方向,产业之间的互动联系,各类经济主体包括政府在产业发展与演进中的作用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分布规律的科学。它对形成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和进步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我校经济学学科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2003年我校获得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我校产业经济学学科被批准四川省重点学科。 一、培养目标 该学科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严谨学风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理论,具有良好知识结构与独立工作能力;能从事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银行及金融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或者在经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 二、培养方向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按照培养目标设立以下培养方向: 1、国际石油经济与贸易

本研究方向以国际经济和贸易理论为指导,探索国际石油经济与贸易的运行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石油产业政策、国际石油市场与石油价格、国际石油经济贸易格局、国际石油经济贸易关系、跨国石油公司管理、中国石油进口贸易与石油安全、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等。 2、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 本研究方向以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研究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及其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重点企业治理、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等。 3、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方向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探索技术创新在推动资源型产业升级、转型及结构调整中的经济规律,重点研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产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结构演变的互动关系、技术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 4、产业组织与政策 本研究方向以现代产业组织和现代企业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产业重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运作方式、运作规律,探讨产业组织结构、产业转型、产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内部交易费用降低的实现途径等问题。 三、基本要求 1、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人才培养方案-模版

第一部分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一)专业背景 (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自治区、昌吉州和阜康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材料) (二)专业发展历程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的重大阶段性说明) (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开发、审定和批准实施。) (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 (贯穿“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教理念,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 二、人才培养目标 (简要说明) 三、培养对象与学制 (1)培养对象: (2)学制: (3)学历层次: 四、课程设置 (一)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结合校内外实训条件,将学习任务分解到每个学期。)(二)典型工作任务及学习领域 1、深入企业调研,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以就业为导向,专业建设委员会为主体,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发展的长效机制。) 2、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构建“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与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根据相应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运用教学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加工,将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型工作任务。依靠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配置转化,确定需开设的课程门类,以工作过程的开展顺序为主要依据,并兼顾教学规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表1-2 人才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置

(四)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在每一学习领域课程描述中都包含工作过程、工作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时间,从而达到真正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问题。) 1.学习领域的结构 学习领域的描述格式见表1-4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设计见表1—5~表1—?。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经济学研究人才、高校师资及经济实务部门的高级应用人才。要求研究生作到: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掌握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某项专门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第二外语有一定了解。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研究方向 1、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 2、规制经济学 3、企业制度与企业组织 三、学制 学制3年,至少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为一年。 四、课程设置公共课 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 1、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英语(5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学科基础课 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 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 计量经济学(3学分) 3、专业主干课 产业组织理论(3学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3学分) 规制经济学(3学分) 金融经济学(3学分)

4、选修课(至少选12学分) 经济数学方法(2学分)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学分) 当代经济学流派(2学分) 公共经济学(2学分) 发展经济学(2学分)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2学分) 制度经济学(2学分) 五、教学实践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六、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一个月,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后,方可进行毕业及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不计学分。 论文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选题工作,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开学后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八、学分的计算方法 每学期以18周计算,该课程的周学时数为该课程的学分数,不足一学期的课程,以该课程的授课周数除于18为学分数。 补修本专业的大学本科课程不计学分。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有学术带头人任组长。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审核学位课的命题及评分结果; 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的进展及质量进行检查; 4.协助组织论文答辩。 十、考核 必修课需安排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选修课可安排考查,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分。

经济学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经济学专业是山东政法学院为适应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是山东政法学院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济学专业是经济类专业中最具综合性特色的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该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和法学等相关专业领域知识,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应用能力,懂经济、懂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模式方面,该专业注重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培养,强调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和合理性;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模拟实训和校外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经济活动和实践的机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研究、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 2.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3.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综合运用现代经济方法与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掌握和运用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工具,具有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运用经济学原理与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熟悉市场机制运行规律,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