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质量缺陷统计表

外墙质量缺陷统计表
外墙质量缺陷统计表

关于外墙现阶段主要质量缺陷检查情况

一标段

5e#楼:

1、19层至机房层外墙开裂且局部空鼓,分隔缝线条不顺直,不符合要求;

2、19层11轴/D-G轴、1轴/D-G轴、11轴/B-C轴、1轴/B-C轴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3、11轴/D-G轴GRC上部开裂;

4、14层1轴外墙颜色深浅不一,15层1轴颜色不一;

5、13层1轴分隔缝不符合要求,11轴外墙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

6、11层1轴、11轴分隔缝不符合要求;

7、4层B轴外墙漆开裂;

8、B轴线偶数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9、G轴线偶数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10、B轴线5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11、G轴线5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12、凹阳台阴阳角不顺直,墙面平整度差。

5d#楼:

1、19层至机房层外墙开裂且局部存在空鼓现象;

2、19层1轴、11轴GRC线条不符合要求,分隔缝不符合要求;

3、10层凹形阳台阴阳角不顺直,表面平整度较差;

4、8层凹形阳台局部开裂,B轴凹形阳台局部存在空鼓现象;

5、凹形阳台阴阳角不顺直,表面平整度较差;

6、G轴10层、12层、14层、16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7、B轴/1-2轴4层、14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8、B轴/10-11轴8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9、B轴偶数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10、G轴偶数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5b#楼:

1、23层至机房层屋面外墙开裂却局部存在空鼓现象;

2、23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3、22层1轴、11轴GRC线条不符合要求,凹形阳台局部开裂;

4、5层、7层、9层、11层、13层、15层、17层、19层凹形阳台局部开裂且阴阳角不顺直;

5、13层1轴/D-G轴外墙开裂;

6、G轴/1-2轴

7、9、13、15层GRC与设计不符;

7、G轴/10-11轴奇数层GRC与设计不符;

8、B轴/1-2轴奇数层GRC与设计不符;

9、B轴/10-11轴7、9、11、13、17层GRC与设计不符;

10、G轴/1-2层11、17、19、21、22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11、B轴/10-11轴15、19、21、22层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二标段

6a#楼:

1、5层转角窗处GRC破坏后未修补,不顺直,且已面漆施工;

2、6层北侧中部外墙连梁下口阳角不方正;

3、5层东北侧山墙开裂;

4、5层东侧中部阳台处阳角破坏;

5、5层东侧中部GRC线条不顺直;

6、5层东南侧外墙面有明显划痕未处理;

7、5层西南侧休息间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8、6层西南侧休息间外墙面两处不平整;

9、8层西南侧休息间外墙面两处不平整;

10、8层西南侧阳台处阴角不符合要求;

11、8层东南侧转角窗处外墙分隔缝处不平滑;

12、9层东南侧休息间GRC与窗台接头处未对齐,GRC侧面不平整;

13、9层东北侧休息间GRC破坏未修补,且窗台与GRC接头处未对齐;

14、9层西北侧休息间GRC与窗台接头处未对齐;

15、12层东南侧阳台处滴水线不顺直,GRC阳角破坏未修补;

16、13层东北侧休息间处GRC与窗台接头处未对齐;

17、13层东北侧转角窗处外墙分隔缝不顺直;

18、14层东北侧阳台处滴水线不顺直,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19、15层东北侧休息间处GRC线条破坏未修补直接进行面漆施工;

20、15层西北侧休息间处GRC与窗台接头未对齐;

21、17层西北侧休息间处GRC下口未与下层窗上口平,且超过2Cm;

22、17层东北侧休息间处GRC与窗台交接处线条不符合要求;

23、16层东北侧转角窗处外墙开裂;

24、17层东南侧休息间处阳台GRC阳角破坏;

25、17层悬挑走廊西侧开裂;

26、16层西南侧转角窗处外墙开裂,分隔缝不平滑;

27、19层东南侧转角窗处GRC线条不符合要求;

28、18层东南侧休息间处阳台滴水线不顺直;

29、19层东南侧休息间处阳台GRC阳角处破坏未修补;

30、18层东南侧休息间处洞口阴角不方正;

31、20层至机房层开裂,且局部有空鼓现象。

6b#楼:

1、4层东北侧GRC与窗台接口处线条不符合要求;

2、4层北侧GRC与窗台交接处线条不符合要求;

3、4层西南侧阳台滴水线未施工,GRC线条不顺直;

4、6层西南侧阳台处滴水线未施工;

5、6层东南侧休息间阳台GRC破坏后未修补;

6、6层东北侧阳台位置滴水线不顺直;

7、6层西北侧阳台处GRC不符合要求;

8、14层东北侧阳台GRC与窗台交接处不符合要求;

9、14层西南侧转角窗处外墙涂料开裂,阳台处滴水线未施工;

10、14层东南侧休息间GRC与窗口接头处线条不符合要求;

11、16层西南侧阳台滴水线未施工,西南侧休息间处GRC与窗台接头处线条不符合要求;

12、16层西南侧转角窗处外墙开裂;

13、16层西北侧阳台GRC与窗台接头处线条不符合要求;

14、16层东北侧阳台滴水线不顺直;

15、16层西北侧转角窗分隔缝不平滑,墙面不平整;

16、17层东北侧阳台GRC与窗台接头不符合要求;

17、18层东南侧转角处外墙涂料被雨水污染;

18、18层东北侧阳台滴水线不符合要求;

19、18层西北侧外墙开裂和GRC线条不顺直;

20、18层东南侧休息间阳台滴水线不顺直;

21、18层西南侧阳台滴水线未施工;

22、18层北面中部外墙开裂;

23、18层西南侧滴水线不符合要求,外墙GRC接头不符合要求;

24、20层西北侧窗滴水线不符合要求;

25、20层至机房层外墙开裂且有空鼓现象。

5h#楼:

1、21至机房层外墙开裂且有部分空鼓;

2、20层走廊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3、20层东北侧阳台处外墙开裂;

4、20层东南侧阳台处外墙分隔缝未完善,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5、20层西南侧阳台处外墙开裂;

6、19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7、19层西南侧转角窗处GRC开裂,接头处线条不顺直;

8、19层西南活动室外墙GRC开裂及外墙开裂;

9、19层东南侧阳台处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10、19层东北侧阳台梁下口线条不方正,外墙开裂,分隔缝未完善;

11、18层走道两端外墙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12、18层东北侧转角窗处外墙GRC接头线条不符合要求;

13、18层东南侧厨房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14、18层东北侧阳台处梁下口线条不符合要求;

15、18层西南侧转角窗处外墙GRC接头处线条不符合要求;

16、16、17层走道两端外墙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17、16层东南侧转角窗外墙分隔缝不平滑;

18、15层东南侧转角窗外墙开裂;

19、16层西南侧外墙分隔缝不符合要求;

20、16层东南侧阳台处梁下口线条不符合要求,外墙分隔缝不完善;

21、16层东北侧阳台外墙开裂,西北侧转角窗处GRC不符合要求;

23、14层西北侧转角窗处外墙轻微开裂;

24、13层西北侧外墙开裂;

25、14层东北侧外墙阳台处开裂;

26、12层西北侧转角窗处分隔缝不顺直;

27、12层东北阳台外墙开裂;

28、10、11、12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29、14层西南侧阳台外墙开裂;

30、10层东南侧转角窗处外墙分隔缝不顺直;

31、10层东北侧阳台外墙开裂;

32、9层东北侧外墙开裂,外墙阳角破坏未修补;

33、9层走道南侧外墙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34、9层东南侧转角窗处分隔缝不平滑;

35、8层西南侧转角窗处外墙开裂;

36、8层西南侧一套二室阳台处外墙开孔污染,其他楼层也存在此类现象;

37、8层东南侧转角窗分隔条不平滑;

38、8层东北侧阳台处外墙开裂;

39、8层走道南侧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5g#楼:

1、20层至机房层外墙开裂且部分开裂;

2、21层东北侧阳台处外墙开裂,分隔缝未完善;

3、21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4、20层西南侧转角窗分隔缝不符合要求;

5、18、19、20层东南侧阳台处外墙开裂;

6、20层西北侧阳台处滴水线不符合要求;

7、20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8、20层四处转角窗分隔缝线条位置不一;

9、19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10、19层西北侧转角GRC线条接头位置不顺直;

11、18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12、18层东北侧转角窗GRC线条接头处不顺直;

13、19层两侧转角窗处GRC线条接头处不顺直;

14、16层东南侧阳台处外墙开裂;

15、17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16、15层西北侧阳台外墙分隔缝不符合要求;

17、15层东北侧阳台外墙开裂;

18、15层东南侧阳台分隔缝未完善;

19、15层西南侧阳台分隔缝不完善及分隔缝太细;

20、15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21、13层西南侧阳台处分隔缝线条不平滑;

22、13层东北侧阳台处分隔缝线条不完善及外墙开裂;

23、13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24、11层东北侧阳台分隔缝未完善;

26、11层西南侧分隔缝太细;

27、10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符合要求;

28、10层转角窗GRC线条不方正;

29、10层东北侧阳台处滴水线阴角破坏未修补;

30、10层东南侧转角窗GRC破坏未修补;

31、9层西南侧一套二阳台阴角不顺直;

32、9层西北侧摇头处滴水线不符合要求;

33、9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34、8层东北侧转角窗处分隔缝不平滑;

35、8层东南侧阳台处外墙分隔缝太浅;

36、8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37、7层东南侧一套二阳角不顺直;

38、7层东南侧阳台阴阳角不顺直、方正;

39、7层东南侧转角窗外墙不平整;

40、7层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41、6层东北侧一套二阳台开孔污染外墙,走道两端梁下口线条不方正;

42、正立面10至16层GRC与窗台部分接头位置未按设计要求突出300。

三标段外墙检查情况

一、大面积存在的问题:

1、窗下口有装饰线与GRC交接处高低差较大(0~3cm),存在误差约占50%;

2、燃气管道开孔污染墙体,以致面漆未有效掩盖;

3、1轴、11轴转角窗GRC与墙体交接处约60%存在开裂现象。

二、细部问题:

5a#楼:

1、5层B-C轴/1轴处转角窗台面漆起皮;

2、7层B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3、9轴/G轴转角窗台面漆起皮;

4、B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5、10层B-C轴/1轴处转角窗台面漆起皮;

6、11层B轴/11轴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7、12层B-C轴/1轴处转角窗台面漆起皮;

8、14层B-C轴/11轴基层不平,窗台不平整,面漆起皮;

9、15层B轴/11轴1

10、16层B-C轴/11轴处转角窗台面漆起皮;

11、17层B轴/9轴外墙钢筋未清理,B-C轴/11轴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12、18层D-G轴/11轴GRC排水坡度向内;

13、19层B-C轴/1轴处转角窗台面漆起皮;

14、19层B-C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15、20层G轴阳台墙体开裂1处,B轴开裂1处,B-C轴/11轴处转角窗台面漆起皮;

16、21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3处,G轴墙体开裂1处,B轴/11轴休息间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17、22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2处;

18、23层G轴墙体开裂2处,B轴墙体开裂5处,B-C轴/11轴处转角窗台面漆起皮;

19、24层G轴墙体开裂2处,B轴墙体开裂2处;

20、25层G轴墙体开裂1处,B轴墙体开裂2处;

21、24层小屋面墙体大面积开裂、空鼓;

22、机房层外墙开裂。

5c#楼:

1、4层B轴休息间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2、5层9轴阳台墙面不平整;

3、6层G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B轴/1轴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4、7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

5、8层G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6、9层G轴阳台墙体开裂,B轴阳台墙体开裂1处;

7、10层G轴/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B轴/11轴活动室、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B轴/1轴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8、11层B轴墙体开裂3处;

9、12层B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10、13层B轴墙体开裂4处;

11、14层B轴/11轴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B轴/9轴漆面不均匀;

12、15层阳台墙体开裂2处;

13、16层G轴/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B轴阳台墙体开裂1处;

14、17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3处;

15、18层G轴/3轴4,B轴阳台墙体开裂3处;

16、19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2处;

17、20层G轴阳台墙体开裂1处,G轴/9轴漆面不均匀;

18、小屋面女儿墙墙体开裂;

19、21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3处,G轴阳台墙体开裂1处;

20、机房层9轴屋面渗水,墙体开裂,3轴面漆脱落且漆面不均匀;

5f#楼:

1、4层G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2、6层G轴/11轴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B轴阳台墙体开裂1处;

3、7层G轴/9轴漆面不均匀;

4、8层B轴/9轴墙体开裂1处,G轴/11轴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5、9层B轴/9轴墙体开裂、空鼓;

6、10层G轴/11轴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7、11层B轴/9轴阳台墙体开裂1处;

8、12层G轴/1轴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G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9、13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2处;

10、14层G轴/11轴活动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G轴/3轴4,14~21层漆面不均匀;

11、15层B/9轴墙体开裂、空鼓,钢筋外露;

12、16层G轴/1轴活动室、休息室外窗GRC与窗装饰线竖向不齐;

13、17层B轴/3轴墙体开裂;

14、18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G轴阳台墙体开裂4处;

15、20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2处;

16、21层B轴阳台墙体开裂2处,小屋面墙体开裂4处;

17、机房层3轴墙体开裂,漆面不均匀;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word精品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损失部门的责任,减少质量损失,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2.1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填写质量损失报表的要求、质量损失超标处罚办法等项内容,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3. 职责 3.1 售后部/安装部负责外部质量损失的统计工作,对发生损失项目进行登记入帐; 3.2 工艺科负责提供更改的工时,根据工时核算人工费用。 3.3 生产部外协负责外协单位索赔;由于技术更改所发生的材料费及制造费用等损失的提供; 3.4 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索赔;由于设计更改造成的积压物资损失的提供; 3.5 品质部负责内部质量损失的收集、核算、汇总分析。 3.6 财务部负责材料损失费、差旅费、运输费的备案。 3.7 相关责任部门负责进行原因分析。 4. 管理流程 4.1 质量损失定义及分类 4.1.1 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由于发生的地点、场合不同,质量损失可分为外部质量损失和内部质量损失。 4.1.2 外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后,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等所发生的损失费用。包括如下内容: -- 换件费损失:是指产品因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无偿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即换件成本费)运输费损失:是指无偿运送给用户的产品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包括:汽车运输费、火车运输费、空运费)。-- 差旅费损失:是指到现场进行售后服务人员发生的乘车费、住宿费和出差补助费用。 4.1.3 内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包括如下内容:

生产线异常管理办法

生产线异常管理办法 1. 目的与范围 1.1为建立各相关部门对生产异常的责任制度,以减少生产损失,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按期交付能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本管理办法适用于xx客车(不含试制样车)生产过程的异常管理。 2. 术语定义 2.1生产线: 系指各厂焊装、涂装、总装、完检、底盘等作业线。 2.2生产异常: 系指造成生产线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的无效工时,亦可称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包括计划异常、物料异常、设备异常、品质异常、技术异常、订单异常和作业异常。 2.3生产停线: 系指异常发生时,造成生产线停滞或生产线空线。 2.4异常类型: 生产异常指下列异常:计划异常、物料异常、设备异常、品质异常、技术异常、订单异常和作业异常。 (1)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安排失误或未按计划执行等导致的异常。 (2)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含指定配套件)不及时(缺料)或物料状态来错导致的异常。(3)设备异常:因设备故障或水、电、气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4)品质异常:因生产过程中品质问题处理不及时而导致的异常。 (5)技术异常:因产品设计、工艺或其他技术资料问题而导致的异常。 (6)订单异常:因营销公司订单状态变更或未按计划确定、反配套件供应不及或来料状态错误而导

致的异常。 (7)作业异常:因生产单位作业失误导致的异常。 生产线异常管理办法

3. 各单位职责 3.1生产保障部 3.5.3负责物料异常责任单位判定; 3.5.4负责及时审核处理异常申报。

361负责本厂库管件配送物料异常归口管理; 362负责组织处理本厂库管件配送物料异常、送料人维护、及时报缺和首件送检等问题,跟踪闭环; 3.6.3负责本厂库管件配送物料异常责任单位判定; 364负责及时审核处理异常申报。 3.7各专业厂(生产管理科) 3.7.1负责本厂生产计划异常及作业异常归口管理; 3.7.2负责组织处理本厂生产计划异常及作业异常问题,跟踪闭环; 3.7.3负责本厂生产计划异常及作业异常责任单位判定; 3.7.4负责本厂生产异常的预警,及时申报生产过程中生产异常; 3.7.5负责协助生产异常归口管理单位异常处理。 3.8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部 3.8.1负责生产相关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3.8.2负责对异常责任判定二次申诉进行仲裁。 3.9人力资源部 3.9.1负责本办法执行考核结果的落实。 4. 办法内容 生产异常管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管理:异常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异常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异常责任人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针对异常制定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4.1异常处理流程 生产线异常管理办法

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说明】 一、应开展年度质量回顾分析的产品如下: 1) 常年生产、产量较大的品种; 2) 高风险品种:如注射剂类产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液制品、疫苗等。 二、企业应使用风险管理理念,对产品进行分类后,选取具代表性的品种或品规开展质量回顾分析。 分类原则如下: 1)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相似、共线生产的非高风险类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剂型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2)高风险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品种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3)常年生产的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剂型、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4)无菌原料药,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5)该年度变更工艺或关键生产设备等变更(如注射剂灌装设

备变更、除菌过滤系统变更、灭菌设备改变)的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剂型、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6)委托加工的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产品或产1 品系列进行分类。 三、本模版是企业撰写《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的基本要求,仅供企业参考。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积极学习和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内容。

2 2010年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名称、规格 回顾日期:XX年XX月-XX年XX月产品编码:XXXXX 起草签时间 QA 审核签时间 Q经

批准签时间 车间主 生产部负责人 工艺技术负责人 3 销售负责人物料/ 质量受权人 ] 目录[ ....概要. (1) .......回顾期限. (2) .......制造情况. (3) …….……….4产品描述………………………………………………….. ……………. 4.1产品工艺…………………………………………. .. .……4.2产品给药途径及适应症………………………….………

异常工时管理及计算标准

异常工时管理及计算标准 (ISO9001-2015) 1、目的 为确保异常工时按时、按质、合理地进行统计分析,使之真正起到汇总进行劳动效率核定,特制定本计算标准。 2、范围 本计算标准适用于物料不按计划时间准时交付、来料质量不良,影响车间正常生产作业而产生产的不良工时,需统一标准进行归口汇总管理。 3、职责 生产计划:负责计算和统计归口管理 1、生产物料不按计划准时交付造成生产线待料停线,车间需记录待料停线异常工时。待料停线异常工时=产品工序操作人数×待料时间(要写明起和止时间)。如因生产料物待料需转换产品,车间需附加转线工时,转线工时=转线实际用时×转线人数,转线工时由产品待料厂商承担。 2、物料来料不良造成生产停线,车间需记录停线异常工时。停线异常工时=产品工序操作人数×待料时间(要写明起和止时间)。如因生产物料待料需转换生产另外产品,车间需附加转线工时,转线工时=转线实际用时×转线人数,转线工时由产品不良厂商承担。 3、物料来料不良经质管部断定又能挑选使用,车间需记录异常增加工时。异常增加工时=挑选人数×挑选时间。

4、物料来料不良经质管断定可以增加劳动工时让步接收使用,车间需记录异常增加工时。异常增加工时=增加人数×工作时间。 5、因零件存在产品质量隐患,需要进行设变或生产过程操作不当需返工处理产成品,车间需记录异常工时。具体分解为: A:总成产品全拆后再组装:返工异常工时=总成单台核定工时标准×2×返工台数。 B:产品部位拆换返工:返工异常工时=(总成单台核定总工时标准÷总工序数×返工工序数×2)×返工数量。 6、产品来料包装数量差而供应商不能及时在计划生产时间内及时补差,影响车间正常生产作业不能按计划完成时,车间需记录差件异常工时。差件异常工时=(差件台数×总成单台核定工时标准)。 7、在生产中因设备突然故障生产作业不能按正常计划执行,设备故障经设备科确认在短时间内能恢复正常工作,车间需记录停线异常工时。停线异常工时=停线起止时间×停工人数。 8、因客户装车不良从客户端退回的内三包/外三包产品,经质管部确认后下发三包件处理品质通知/返工/返修通知单,要求质管部写明产品型号、名称、数量和处理意见。为此车间要记录异常工时,具体异常工时分解为: A:总成产品拆卸分类工时:拆分异常工时=(总成单台核定工时标准×拆卸台数)+零件分类所用时间。 B:总成产品全拆再组装:拆装异常工时=总成单台核定工时标准×2*返工台数。C:产品部位拆返工:返工异常工时=(总成单台核定总工时标准÷总工序数×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损失部门的责任,减少质量损失,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2.1本办法规定了公司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填写质量损失报表的要求、质量损失超标处罚办法等项内容,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3.职责 3.1售后部/安装部负责外部质量损失的统计工作,对发生损失项目进行登记入帐; 3.2工艺科负责提供更改的工时,根据工时核算人工费用。 3.3生产部外协负责外协单位索赔;由于技术更改所发生的材料费及制造费用等损失的提供; 3.4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索赔;由于设计更改造成的积压物资损失的提供;3.5品质部负责内部质量损失的收集、核算、汇总分析。 3.6财务部负责材料损失费、差旅费、运输费的备案。 3.7相关责任部门负责进行原因分析。 4.管理流程 4.1质量损失定义及分类 4.1.1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发生的地点、场合不同,质量损失可分为外部质量损失和内部质量损失。 4.1.2外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后,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等所发生的损失费用。包括如下内容: ----换件费损失:是指产品因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无偿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即换件成本费)。 ----运输费损失:是指无偿运送给用户的产品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包括:汽车运输费、火车运输费、空运费)。 ----差旅费损失:是指到现场进行售后服务人员发生的乘车费、住宿费和出差补助费用。 4.1.3内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 ----制造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制造性损失发生的责任不同可分为上工序损失和本工序损失。 上工序损失:是指由于上工序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本工序损失:是指由于本部门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技术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设计错漏、设计更改发生的损失费用。 4.2质量损失的统计 4.2.1售后部负责外部质量损失的统计工作,对发生损失项目进行登记入帐。按附表1《外部质量损失统计表》的要求,把发生的材料损失费、差旅费、运输费逐项填写好后,报公司财务部备案。 4.2.2内部质量损失由品质部负责收集发生的内部质量损失,如:质检员在进行检验时,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的,出具《不合格品报告表》,经技术部、生产部及采购部签字确认后,收集相应的费用信息,交公司财务部进行核算损失费用。涉及对供应商或外协单位进行索赔的,填写《质量索赔单》,经供应商或外协单位确认后签订质量索赔协议进行索赔。核算的损失费用,按附表2《内部质量损失统计表》填写。

公司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公司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损失部门的责任,减少质量损失,根据GB/T13339—91 《质量成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填写质量损失报表的要求、质量损失超标处罚办法、等项内容,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的所有产品。 第二章质量损失分类 第三条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由于发生的地点、场合不同,质量损失可分为外部质量损失和内部质量损失。 (一)外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后,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等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 1、换件费损失:是指产品因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无偿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即换件成本费)。 2、运输费损失:是指无偿运送给用户的产品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包括:汽车运输费、火车运输费、空运费)。

3、差旅费损失:是指赴用户进行售后服务人员发生的乘车费、住宿费(各服务站租房费)和出差补助费用。 4、话费损失:是指售后服务站和有关人员,在处理用户反映的质量问题时所发生的通讯费用(包括:移动电话通讯费和各服务站使用的非移动电话通讯费)。 (二)内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 1、制造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制造性损失发生的责任不同可分为上工序损失和本工序损失。 上工序损失:是指由于上工序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本工序损失:是指由于本单位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2、技术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设计错漏、设计改进发生的损失费用。 第三章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 第四条售后服务处负责外部质量损失的统计工作,对发生损失项目进行登记入帐。按附表1《外部质量损失统计表》的要求,把发生的换件损失费、差旅费、运输费、话费逐项填写好后,报质量管理处。 第五条质量损失登记台帐应做到:“损失凭证”、“登记台帐”和“外部质量损失统计表”的内容相符合并可追溯。对2万元以上的质量损失项目要做到“差费、运输费、换件费”相对应。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XXXXXXXX X品质量分析报告1概述: 根据GJB1362A-2007《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的规定,XXXX年X月对XXXXXXXXXXXXXXX品进行产品质量分析。本报告在随机抽取XX批的基础上重点对该品种进行了统计和趋势分析。 2、统计期限: XXXX年XX月XX 日—XXXX年XX月XX 日 2、生产情况: 共生产XX产品XX批,总产量为XX (套)。 3、产品描述: 3.1、产品特点 XXXXXXXXXX 产品是我公司根据市场要求自行开发、生产并予以推广的。主要针对XXXXXXX 等客户实施配套,从电气性能指标、功能特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不断完善。 3.2、产品用途 本项目产品XXXXXXXXX 产品是无线信息领域中一种新型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监测管理、信息安全、测向定位、通信等领域。 3.3、关键参数 表: 产品关键参数

4、产品质量情况 4.1主要原材料质量问题统计 表X: XXXXXXX 产品主要原材料质量问题统计表 评价:XXXXXXX 4.2主要原材料购进情况统计: 表:产品主要原材料购进情况统计表

评价: 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xxx 4.3供应商的管理情况 新增供应商情况: 变更供应商情况: 供应商考核情况: 小结: 5、成品质量标准情况: 5.1产品质量标准 5.2质量指标统计及趋势分析 对5.1的参数项目实际检验数据实施统计与分析 D : E : 小结:xxxxxxxx 6、生产工艺分析: 6.1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6.2中间体控制情况 6.3工艺变更情况:有何变更,原因,相关研究、验证情况,申报情况 6.4返工与再加工 评价:XXXXXX 7、设备、仪器情况 7.1变更情况: 7.2维护情况: 7.3维修情况: 小结: 8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在XXXX年XX月XX 日到XXXX年XX月XX日内,XXXXXXXXX产品共计生产XXX套,从物资采购到生产焊接、调试,到最终检测都进行了有效的质量控制,从检测数据可验证此批产品各项性能均满足客户要求。

公司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XX公司 质量损失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外部质量损失的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落实损失部门的责任,减少质量损失,根据GB/T13339—91 《质量成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填写质量损失报表的要求、质量损失超标处罚办法、等项内容,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的所有产品。 第二章质量损失分类 第三条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由于发生的地点、场合不同,质量损失可分为外部质量损失和内部质量损失。 (一)外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后,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等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 1、换件费损失:是指产品因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无偿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即换件成本费)。 2、运输费损失:是指无偿运送给用户的产品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包括:汽车运输费、火车运输费、空运费)

3、差旅费损失:是指赴用户进行售后服务人员发生的乘车费、住宿费(各服务站租房费)和出差补助费用。 4、话费损失:是指售后服务站和有关人员,在处理用户反映的质量问题时所发生的通讯费用(包括:移动电话通讯费和各服务站使用的非移动电话通讯费)。 (二)内部质量损失:是指产品交货前,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包括如下内容: 1、制造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发生的损失费用。 由于制造性损失发生的责任不同可分为上工序损失和本工序损失。 上工序损失:是指由于上工序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本工序损失:是指由于本单位责任而发生的质量损失。 2、技术性质量损失:是指产品因设计错漏、设计改进发生的损失费用。 第三章质量损失的统计方法 第四条售后服务处负责外部质量损失的统计工作,对发生损失项目进行登记入帐。 按附表1《外部质量损失统计表》的要求,把发生的换件损失费、差旅费、运输费、话费逐项填写好后,报质量管理处。 第五条质量损失登记台帐应做到:“损失凭证”、“登记台帐”和“外部质量损失统计表”的内容相符合并可追溯。对2 万元以上的质量损失项目要做到“差费、运输费、换件费”相对应。

县 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xx县2010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1.总体情况 围绕xx县委政府“质量兴县”发展战略,加强对食品、建材、农资等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0类43家企业的10种产品,平均抽查合格率为90.5 %,平均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5.3 %。抽查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0%、10 %和90 %,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分别为0%、100 %和90.5%,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为0 %、100 %和95.3 %。 监督抽查产品抽查合格率比去年同期降低2 个百分点,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比去年同期提高1.5 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附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统计表

2、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食品、建材、农资等重点产品抽查合格率是98%、90%、9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15%、10%,产品抽样合格率提高幅度较大,食品、农资,建材产品合格率明显下降。呈现了下降趋势。 3、专项整治产品监督抽查情况。 在列入专项整治的几类产品中,抽样合格率较高的有白酒,达到100%合格率;抽样合格率较低的有烧结普通砖,合格率是90%。 4、监督抽查结果集中反映出以下情况: 1、企业规模小,企业质量意识、员工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我县企业中多系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其质量意识、法制观念不强。员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一般企业员工仅具有初级技术职称,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取得技术职称的员工。个私企业的负责人、生产操作工等多是从农民或小商贩改行而来,文化水平低,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有少数的企业经营者态度不端正,法制观念淡薄,采取了“不顾质量的低价竞争”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质量低劣的产品不但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而且容易引发区域性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损我县声誉。特别是随着企业经营的规模日趋扩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我县食品生产企业大量散布在城乡结合部,且多以家庭式、作坊式生产为主,其生产设备、设施简陋,卫生状况较差,绝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无检验检测设备,从业人员无相应的资质证件,同时大部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在同行业排序中知名度不高。

异常工时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了减少在生产过程异常对产品品质、生产进度、生产效率的异常影响,有效提升制造竞争能力,加强异常工时管控,以达到过程控制与年度指标达成的双赢局面。 二、适用范围 XX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系统,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影响生产所造成的生产异常。 三、管理主体 根据“谁影响、谁负责、谁改善”的原则,对各部门造成的异常工时进行管理考核。 第二章异常工时分类和判定标准 一、异常工时分类 主要分类为:缺料停线、来料不良、返工等。 二、异常工时判定标准 (一)已排产或正在生产的订单因缺料造成非正常转产或停产的;(注:原则上停产异常工时不能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以外的由于总装车间消化)(二)生产过程异常造成停线30分钟以上或影响生产效率10%以上的; (三)返工、返修等。 第三章异常工时管理细则 一、异常工时的计算规则: (一)停产工时=停产时间*生产线人数

(二)非正常转产工时=转产时间*生产线人数 注:转产时间=最后一台产品下线到下一机型第一台产品下线的时间(转产时间在30分钟内不计) (三)物料全选或加工工时=挑选或加工时间*参与挑选或加工人数 (四)效率损失工时=(标准产出-实际产出)/标准产出*生产时间*生产线人数(五)返工工时=返工时间*返工人数 二、各类异常工时的界定细则 (一)采购员(供应商)造成的异常工时 1、由于欠料或来料不及时(包括未及时进仓)而导致生产线停产或非正常转产的异常工时(设计原理:采购员必须从发出订单开始,跟踪到物料合格上线); 2、物料需生产线挑选或加工后方可生产的,从而造成降低生产效率或占用人力的异常工时。 注:所有供应商造成的异常工时均属于采购员责任,并纳入采购中心异常工时考核; (二)生产管理中心造成的异常工时 1、计划排产不合理导致生产线无法正常安排生产导致的异常; 2、计划变更未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造成的生产异常; (三)前工序车间(冲压车间&喷涂车间&焊接车间)造成的异常工时 1、由于前工序车间未能及时生产提供物料而造成生产线停产或非正常转产所产生异常工时; 2、前工序车间的物料需生产线挑选或加工后方可生产的,从而造成降低生产效率或占用人力的异常工时。 (四)研发和生技造成的异常工时 由于研发和生技原因造成的异常工时: 1、新产品(新产品是指产品重技转开始生产不足1万台的产品)出现的异常工时属研发部门;

县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县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xx县2010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1.总体情况 围绕xx县委政府“质量兴县”发展战略,加强对食品、建材、农资等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0类43家企业的10种产品,平均抽查合格率为 %,平均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为 %。抽查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0%、10 %和90 %,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分别为0%、100 %和%,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为0 %、100 %和 %。 监督抽查产品抽查合格率比去年同期降低2 个百分点,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附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统计表 2、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食品、建材、农资等重点产品抽查合格率是98%、90%、9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15%、10%,产品抽样合格率提高幅度较大,食品、农资,建材产品合格率明显下降。呈现了下降趋势。

3、专项整治产品监督抽查情况。 在列入专项整治的几类产品中,抽样合格率较高的有白酒,达到100%合格率;抽样合格率较低的有烧结普通砖,合格率是90%。 4、监督抽查结果集中反映出以下情况: 1、企业规模小,企业质量意识、员工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我县企业中多系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其质量意识、法制观念不强。员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一般企业员工仅具有初级技术职称,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取得技术职称的员工。个私企业的负责人、生产操作工等多是从农民或小商贩改行而来,文化水平低,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有少数的企业经营者态度不端正,法制观念淡薄,采取了“不顾质量的低价竞争”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质量低劣的产品不但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而且容易引发区域性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损我县声誉。特别是随着企业经营的规模日趋扩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我县食品生产企业大量散布在城乡结合部,且多以家庭式、作坊式生产为主,其生产设备、设施简陋,卫生状况较差,绝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无检验检测设备,从业人员无相应的资质证件,同时大部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在同行业排序中知名度不高。 2、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有待完善。我县企业中除少数企业对质量管理比较重视外,大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责任不落实,就目前我县已经通过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能够按照体系正常运转的也不多。部分企业自身无检验设备和能力,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