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片区分析

武昌片区分析
武昌片区分析

武昌中心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区域成交套数分析

1月之前,整个武昌区域周成交套数上下波动较大,但都维持在1000套以上。主要原因是伴随武昌积玉桥、三角路、三层楼、余家湖等地区拆迁工程进度加快,大量拆迁群客户涌入市场。进入2月份,住房成交总量下降,主要因为价格上涨过快,政策密集出台有且从严的趋势,舆论不看好市场迫使部分购房客户、投资客的观望。

区域成交均价分析

武昌中心区1月成交均价为8005元/平方米,较最低谷09年2月上涨2071元/平方米,涨幅为34.9%。武昌地区销售价格的稳步上涨,主要是09年市场回暖,市场释放一批刚性需求客户以及投资客的出手造成今年量价齐升。武昌销售套数的不断增长因此项目供应也随之减少,导致销售价格的上涨。预计后期武汉市主城区项目的减少以及银行贷款政策的收紧、国家对近期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关注,预计后期销售价格将趋于稳定。

区域典型个案基本情况

金都汉宫

1、项目简介

该项目地处武汉市的一环线内积玉桥。属于一线临江,面对武昌江滩公园,隔江正对武汉市的地理标志--汉江入江口,东面为武昌区和平大道,南面为中山路,北面是临江住宅区—蓝湾俊园。占地约160亩,建筑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含地下面积)。该地块面临开阔的长江,临江线近400米,东西长约300米。项目容积率为2.1。

2、价格情况

2006年开盘,到2009年销售起价为10300元/㎡、最高价16000元/㎡、均价基本在13600元/㎡。

优惠折扣:按揭贷款九八折、一次性付款九七折。

3、销售状况

规划的1号楼目前尚未动工建设、2号楼本月交房、其他5栋楼已经交房。目前金都汉宫销售仅剩20余套。

4、项目点评

武昌区一线临江豪宅项目,从开盘至今销售价格均在10000元/㎡以上。

临江地块户型基本以近200㎡以及200㎡以上的超大三方四房为主。

项目位于临江大道上,长江大桥、长江二桥分居项目两侧;靠近中华码头、地铁入口等,出行方式丰富交通便捷通达性优越。

金地·国际花园

1、项目简介

武汉金地国际花园位于城市内环中心积玉桥。门前即是地铁二号线积玉桥站,紧邻过江隧道,武昌江滩公园及内沙湖生态公园近在咫尺。金地国际花园总建面约20万平方米,产品类型有:城市别墅、景观高层、精装SOHO多种物业形态。

2、价格情况

针对前期认筹客户,销售均价9700元/㎡。认筹客户可享受一万抵三万的优惠活动,未认筹客户在认筹客户购房总价之上加2万。目前优惠活动已经取消。

3、销售情况

12月5日加推5号楼2单元,截止12月7日已经销售70套住宅,目前剩下少量135平方米的房源。

4、项目点评

位于城市内环中心积玉桥

建筑规划由国际知名设计大师余啸峰主笔,建筑间错落布置,有机融合叠拼别墅与高层建筑,最终形成社区通风采光具佳的东南面全开敞布局。

户型设计精致,创新户型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可利用率。

欧林湾

1、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积玉桥和平大道与新生路的交汇处,项目东南面为友谊大道,南面紧邻武昌工人文化宫,西北面是和平大道,东北为新生路,项目占地面积约1.2万方,总建7万方,绿化率达到35%,项目的外型为现代简约建筑风格。项目的总体设计有3栋精品住宅组成,1楼均为商业裙楼,以上为住宅,1、2号楼29层,3号楼30层。

2、价格情况

09年11月加推2号楼1单元,11月底12月初加推3号楼。目前销售价格在7100—8700元/㎡之间,销售均价为:8000元/㎡。

优惠活动:按揭贷款以及一次性付款均为九九折。

3、销售情况

2号楼未2T3户29层,3号楼共计494户。截止至12月7日去化率在50%左右。

4、项目点评

项目设有3个进出口,人车分流,设计充分考虑到住户进出的便捷

项目园林为层叠设计为,有内外三重景观,外三层可观长江、沙湖、海螺广场,内三重观入口叠园、中心园林景观和各户的空中院馆。

融侨华府

1、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项目位于武汉市内环线核心区域----武昌积玉桥片区(和平大道与新生路交汇处),并临近万里长江第一隧的过江隧道出口及地铁2号线积玉桥出站口。景观资源丰富,北望长江、南眺沙湖。

项目总占地14.36万方,建筑面积35万方,是由16栋21至34层纯板式高层组层,是积玉桥片区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大型社区。小区内配有会所、游泳池、幼儿园、商业等,小区内还配有户式直饮水、24生活热水集中供暖、户式新风系统等智能化设备。

2、价格情况

销售均价8700元/㎡,无任何优惠折扣以及优惠活动。

3、销售情况

09年11月加推8号楼,截止09年12月15日已经销售100余套,剩余30套。下期推盘10号楼,具体时间未定。

4、项目点评

项目位于武汉市内环线核心区域----武昌积玉桥片区(和平大道与新生路交汇处),并临近万里长江第一隧的过江隧道出口及地铁2号线积玉桥出站口,交通最便利。

景观资源丰富,北望长江、南眺沙湖。

复地东湖国际

1、项目简介

复地东湖国际位于武昌区中北路147号,为原“武重”厂区。东临中国农业银行用地,南临30米宽的规划道路,西临田汉大剧院用地,北临道博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总占地53万㎡,规划总建筑面积106万㎡,位处东湖、沙湖和水果湖三湖之间,地段、景观及人文资源得天独厚。复地东湖国际规划产品包括超高层住宅、花园洋房、别墅、商业、高级写字楼、LOFT办公、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中小学校等。项目同时毗临省府中心及中南、徐东等成熟商圈,是武汉市目前在建的、规划最大的、城市中央顶级综合体。

2、价格情况

两房均价8600元/平米,三房均价13000元/平米。在2009年12月31日在售房源均可享受搜房卡优惠活动,1-5人可以享受1个点优惠,5人以上团购,可以有两个点优惠。

3、销售情况

复地东湖国际目前二种户型在售,90-100平米的两房,152-162平米的三房。另外复地东湖国际天颂9号开始认筹,238㎡空中别墅,认筹优惠为“5万抵10万”。

4、项目点评

景观资源丰富,东眺碧波万顷的浩淼东湖,此外用地临近沙湖、洪山广场等多处武汉市著名的休闲场所。

邻近中环线,紧挨中北路,交通方便。

项目以规模以及品质为主要卖点,在该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产品上赠送面积可较多。

虽处于中南商圈及徐东商圈之间,但项目周边商业氛围较弱。

百瑞景中央生活区

1、项目简介

该项目是一个超大规模城市综合型中央生活区,位于武昌中心区域原武汉锅炉厂原址,紧邻武昌亚贸、中南、街道口三大商圈,项目总占地52万7千平方米,总建面106万平方米,是武汉市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布局的大手笔。作为武汉市城中心的超级大盘,

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0000户且达到30000人的居住规模,这样大型的社区建设将会对整个片区经济、文化、教育、商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带来一定的发展。

2、价格情况

均价8500元/平米

3、销售情况

百瑞景中央生活区目前只剩148平米、171平米少量顶楼房源。

4、项目点评

项目体量大,具备复合地产的优势。

空间布置合理,细部设计周到。

滨湖名邸

1、项目简介

滨湖名邸位于武昌中心区域武锅新城内,东靠石牌岭,南邻雄楚大街,西至丁字桥,北接武珞路,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同时拥有以宝通禅寺、施洋公园为主体的风景点,云集武汉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多所大专院校,文化气息浓厚,周边的生活配套齐全。该地块所在区位、自然及人文资源、规模开发等方面优势明显,极具发展潜力。

2、价格情况

目前均价7500元/平方米,付款方式上一次性9.8折,按揭9.9折。

3、销售情况

主力在售户型86平方两房44套、114平方三房44套,其他户型约66套。

4、项目点评

空间可变,两房变三房,三房变四房;

附带赠送面积约10平方;

交通条件不完善,生活不方便;

项目周边有四个变电站,对居民生活可能存在辐射、噪声等负面影响。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_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2012.N0.1引言 住区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中建筑量最大,建设速度、更新速度最快,环境景观品质要求最高的部分。作为山地城市,住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不同于平地城市。如何将地域特色、人文特质体现在小区建设中,是规划工作者们一直面临的挑战,特别在以小区为单位的建设模式中,如何兼收并蓄规模建设的现实和山地城市的特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方案设计 2009年8月,我院通过参加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的《双桥区 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投标,获得了该项目的设计任务。2009年12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完善深化,于 2010年9月提交最终成果,并获得2010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 划设计“城市设计”类三等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探寻符合双桥区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山、水、城和谐共融的住区模式,是本次设计的最大亮点。 2.1设计条件2.1.1区位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位于双桥区北部片区。而双桥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侧,距主城约80km 。省道205、成渝高速、规划中的成渝辅助通道,正在建设的渝大高速和三环高速,使得双桥区的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本次规划范围,涵盖了《重庆市双桥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中确定的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其中东部新城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东面为自然屏障巴岳山,规划在中央商务区和东部新城区之间,形成龙景湖,因此未来的规划区将是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区。 由于中央商务区已采用某公司的策划方案,因此本次设计 的重点转向东部居住区。 2.1.2场地分析 规划区内主要是丘陵地形,现状河流南北向穿越场地。场地内至高点413m ,至低点352m ,最大高差61m 。现状主要为农业用地以及零星分布的农房宅基地,除南侧车城大道向东直通红岩重汽厂外,现状道路基本为机耕道。 2.1.3人文历史研究 1974年,双桥区因服务重汽集团而建区,30余年来,其特色 产业一直立足于重型汽车的制造、改装及零部件生产。因此,双桥区的历史就是一座汽车城创建和发展的历史。目前,利用龙水湖,巴岳山等自然资源和汽车城文化,双桥区已开始发展旅游产业。 2.1.4小结 双桥区的自然山水景观,独具特色,是重庆市域范围内少有的自然山水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的城区。而东部居住区作为毗邻城市中心区、龙景湖公园的中心居住区,如何实现与地形的有机结合,塑造山水住区,如何挖掘地域文化,重塑城市风貌,是我们探寻的课题。 2.2设计构思 结合上述分析,双桥区应规避周边区县的同质发展,独立鲜明的发展自身的重型汽车文化,借龙水湖、龙景湖、巴岳山的景观资源,打造真正具有汽车历史渊源的“重型汽车城”,凸显双桥的“三线建设文化”,是本次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图1)。 ———以双桥区北部片区详细城市设计为例 山地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 周科,刘婧 (重庆市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重庆400015) 收稿日期:2012-02-07 作者简介:周科(1975-),男,重庆人,博士,规划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刘婧(1980-),女,重庆人,硕士,规划师,副主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摘要:城市中心区周边的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展示窗口。中心区的城市特色与周边住区如何结合,住区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风貌,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山地住区;三线建设文化;景观视廊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2)05-0009-03 图1总平面图 规划工业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 远景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 重汽厂旧址 规划居住用地 重汽厂旧址 重汽厂旧址 5第11卷总第103期 9 规划与设计 doi :10.3969/j.issn.1671-9107.2012.05.009 Abstract:Residential area around the central area of a city is an important window displaying the city to the outside.The way the residential area com- bines with the central area and presents the city to the outside is the key part of this thesis.Key words: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three-line construction culture;landscape corridor Inding Proper Planning Modes for Mountain Residential Area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分析解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安宁市和平片区城市设计

| 安宁市主城区和平片区城市设计竞赛 | ANNING GATEWAY AREA URBAN DESIGN |

上世纪以来新区开发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城开发建设也由原来的但单一功能开发模式,如田园新城、边缘新城、TOD新城、产业新城、行政中心新城等,演变为复合功能、市场推进的新城开发模式。 世界各地的新城建设给未来的建设提供了教训与经验,开发与建设一个成功新城有如下关键: -倡导公共交通与停车 -塑造印象深刻的城市特征 -强调多功能用地的混合布局 -人性尺度、人性使用设计的场所 -符合市场运作的运营、建设和管理机制 未来设计中慎重考虑这些关键议题,将是安宁市主城区和平片区建设的关键。 按照安宁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将安宁建成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现代绿色工业强市和休闲养生名城、现代新昆明的西部新城。而和平片区是昆明进入安宁的入口景观门户区,是安宁对外展示自身形象的窗口,该区域可以成为现有主城区之外的城市建设新亮点。安宁市2008年总规中定位和平片区为高新技术区。因此,和平片区有机会发展成为: - 展示城市形象的门户区; - 主城东片区的生活核心; - 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公共服务区; 新区建设是安宁城市发展的机遇,在这一重要进程中,本规划设计为新区制定愿景与发展目标,并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新区建设中决策提供咨询,并为未来详细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前 言 PROJECT SUMMARY

通辽城市背景 安宁市地处滇中高原,滇池的西部,昆明市的西郊,距昆明市中心区28公里。与西山区相连,是昆明通往滇西8个州市的交通要道。市域面积130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控制面积达145平方公里。地形南窄北宽,南北长约66.5公里,东西宽约46.5公里。辖7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1.6万人,城市化水平达65.2 %。 安宁历史悠久,远在史前时期,安宁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在秦时,安宁是疆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一五尺道”的重要站口。 安宁是云南省重要的钢铁、磷化工、盐化工基地。科尔沁草原文化在城市中的尊重是对文化符号、居住场所和行为活动的传承和记忆。 文化的符号 文化的活动 文化的场所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1.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①位置特征: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 ②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 ③气候特征: 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④水文特征: 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 ⑤人口特征: 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⑥经济特征: 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

分区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精选文档

分区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分区城市设计的编制? 分区城市设计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针对特定区域,进一步提炼城市空间景观要素,深化完善片区的空间景观、形态结构,组织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分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 1. 确定片区城市特色定位。 根据规划用地布局和总体城市设计,结合片区的区位条件、空间特色和功能结构,研究提出片区在特定区域中的空间形态格局和景观特色定位,制定片区的城市设计目标。? 2. 明确片区空间景观格局。 依据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确定片区内主要空间轴线、景观节点、特色区域,明确各区域之间的对景、借景等空间关系,构建完整的空间景观格局。? 3. 分析片区景观要素。 根据片区的空间景观资源特色和片区整体形象塑造的要求,挖掘片区独特的城市景观要素。提出各景观要素尤其是绿化、广场、风貌建筑等,在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上的建设要求和实施建议。? 4. 组织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对城市重要环境设施(街道小品、市政环卫设施、标识系统、雕塑、广告等)、城市夜景、绿化景观(街道景观绿化、公园绿地等)进行整体设计构思。? 5. 布置人文活动空间。 根据城市游憩交往、娱乐健身、集会庆典、民俗文化等各类人文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分布规律,合理布局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尤其是对游憩广场、滨水岸线、公园绿地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分布、完善,分析并提出城市道路、绿化及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以及与人行系统关系。? 6. 组织道路景观设计。 对城市景观性道路、重要干道的道路空间、街道景观、对景节点等提出具体的控制和设计要求。? 7. 根据需要,提出重点地段及节点的规划设计立意和群体空间意向设计。? 8. 以图则、表格和条文的形式,对城市设计研究报告中设计控制内容提出

高考地理——区域特征分析

专题4区域特征分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2013·广东汕头测评)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下图)。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D.东北平原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提示“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结合四个选项,具有竹子地区是海南岛山区。第2题,根据上题的结论,海南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气温高,所以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潮湿、多虫鼠。 答案 1.C 2.B (2013·江西宜春五校联考)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边疆万里行”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采访,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这条河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一条内流河 B.一定自西向东流 C.一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一定以降水补给为主 4.摄制组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越过河流,其主要原因是 ()。 A.午后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 B.午后冰雪融水增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 C.午后风大,傍晚前后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 D.昼夜温差大,河流傍晚前后会结冰 解析第3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该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第4题,必须天黑前越过河流,是因为午后冰雪融水增多,经过一段时间后,河流到了傍晚前后会涨水。 答案 3.C 4.B (2013·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图为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景观,读图回答第5题。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四川吴波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1. 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 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①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③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④水文特征: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⑤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⑥经济特征: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⑦环境特征: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 这些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典型例题 (2008年四川卷)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新课标强化卷地理试卷(上) (十)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答案 B 解析:,图示海域是我国的南海地区,岛屿多数是珊瑚礁且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甲处海水较深,地势起伏较大。 2答案 B 解析: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向南行驶是逆风逆水。夏秋季节,该海域多台风。纬度 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此处位于低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根据纬度,此海域属于热带,不可能有海上冰山。 3答案 D 解析:甲国为孟加拉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乙国乌克兰为商品谷物农业。甲国的粮食单产比 乙国高,但由于甲国人口密集,农业劳动力数量多,机械化水平低,且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 4答案 C 解析:甲国主要种植水稻,乙国种植小麦和玉米,导致两者不同主要是甲国比乙国纬度低、气候湿润,水热条件更优越,答案为C。乙国黑土面积广,土壤肥沃。乙国纬度高,且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甲国人口密 度大,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 5答案 A 解析:图中AC铁路建设穿越安第斯山脉,地表起伏大,建设难度大;西部位于板块边界,多地质灾害; 6答案 D 解析:东高西低;西部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7答案 C 解析:大牧场放牧业;它的区位条件是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等。 8答案 A 解析:甲地区是宁夏平原,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同时又有黄河便利的灌溉 水源,所以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 9答案 D 解析:从图中看,该地带镍、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同时临黄河且处在地势落差大的河段,有丰富的水电资源,而有色金属冶炼需要大量廉价的能源保证。故该地带必然利用优势条件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工业。

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教学设计 碧光中学黄丕云 课程分析: 本课内容就是商务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干旱就是其显著的特征。由于本区跨经度广阔,东西延伸超过3000千米,加之山岭阻挡,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自杀景观、畜牧业发展差异明显。针对西北地区这一突出特点,教材设置三个内容:“干旱的自然环境”、“草原与牧场”、“土地茺漠化及其治理”。三者按照区域环境特点——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逻辑关系设计教学思路,并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有机渗透。学情分析: 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学习了北方地区与南北地区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积累。所以根据学生现有的一些知识储备来学习本节课内容应该较于容易。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比较容易实现,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 学法设计: 以张老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以“诱”来实现学生“思”,最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将从两个方面来完成: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思维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简要评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西北地区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区。 3、运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与景观图,分析比较西北地区东西方向上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了解 (一)请认真观察以下图片,瞧瞧它们有什么特征。瞧完图片后请自由举手发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5)区域特征分析(含答案)

类型5 区域特征分析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明确区域空间范围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邻区的相对位置综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形的类型及地势起伏状况 气候气候类型及气温、降水特征 水文河流水系特点及水文状况 土壤土壤的类型及特点 生物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综合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工农业类型及其分布 经济结构(工农业、交通) 区域内的地区差异(工农业) 区域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 归纳区域特征区分差异,归纳共同性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1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图5-1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题 分析 (1)该地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大;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H县城为风口,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2)风力的大小主要由大气环流及该地在气压场中的位置和下垫面状况决 定 (3)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思路要沿着沙源丰富且沙源的 提供是持续不断的这一方向考虑;若选择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则在第(1)题中有沙源提供的基础上,考虑遏制沙源扩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

区域特征描述解析

4 / 6 8.区域特征描述类 设问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 设问2: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设问3: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林,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设问4: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背景:浙江滑雪场建设概况及其分布图 考向:区域环境特征与区域发展 背景:吉林省珲春市地理位置概况及聚落分布图 考向:区域自然特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背景:华北地区传统民居房前植树概况及示意图 考向: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背景:我国某类古典园林概述及其分布图 考向: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考向 区域环境特征的分析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 / 6 图1 中亚地区地理简图 图2 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解答示例 :

答案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该区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由于该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 mm 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在300 mm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 mm以上。 描述角度语言表达 区域空间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与邻区的相对位置等 区域自然特征地形地形结构、地势起伏状况、地质状况和地形区分布等 气候气候类型、水分与热量状况、水热组合、有无特殊天气等 河流 河流分布及其水文特征(水量、汛期时间及长短、结冰期、含沙量及水 能)、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密度、流程、支流) 等 植被植被类型、分布与疏密状况等土壤土壤类型、厚薄及肥力高低等自然资源资源类型、丰歉程度和分布特点等 4 / 6

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⑴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 ⑵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进行分析判断。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主要是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征。 ⑴地形: 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 剖面图来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 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 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 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 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⑵气候: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 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 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这里主 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 分析判断。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 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 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 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 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 3.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⑴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 具体地点)。 ⑵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 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 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 线﹑点的分布进行分析判断。 4.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主要是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 然资源等方面的特征。 ⑴地形: 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 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 剖面图来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 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势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 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 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 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 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 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 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⑵气候: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 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 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这里主 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 分析判断。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 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 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 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 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 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 温高,阴坡气温低。 ⑶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 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 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 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 流域面积(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 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 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段)等。 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 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 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 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5.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 等方面分析。

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考向预测】 1.结合某区域图考查经纬网的定位以及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2.结合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和热点地区图示,考查不同区域的特点差异。 【专题网络构建】 【案例探究一】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 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 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试分析原因。 【案例探究二】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思路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与旧金山相比,R 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 (2) 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 处与A 、C 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课堂练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圣多美岛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可可,其次是咖啡和椰子。 材料二 圣多美岛略图 (1)分析该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2)描述该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3)分析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0300 120 两地月平均气温 -20 -100202010-10-20 气温/℃降水/mm 1234567891011R 地(40°N ,122°W) 气温/℃降水/mm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38°N ,122°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图例 沙漠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 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 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 决措施。 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地形特点描述: 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 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 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②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③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 水系特点: 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③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 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 水文特点: 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 5、植被、土壤特征 植被:①类型(森林、草原、荒漠)+疏密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 土壤:①类型(红壤、黄土、棕壤;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②分布③特点(肥力高低)

新城区河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文本

新城区河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市新城区分区是**市总体规划四大片区之一,新城区河东片区是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东片区的开发建设对于**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完善有重要的作用。 第2条为了拉大**城市骨架、缓解现有城市中心的压力,在**市总体规划中,将城市中心北移、形成双心结构。其中,河西的行政中心规划设计方案业已确定,现正处于实施阶段;为了配合行政中心功能,打造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出入口形象,特开展对河东、高速路出入口地段的城市设计工作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 第3条规划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3.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和技术要求 3.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3.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95)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7 《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 3.8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 3.9《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10《**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11《兰州都市圈规划》 3.12《**市城镇体系规划》 3.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3.14《**市城市总体规划》 3.15《甘肃省城乡规划制定管制办法》(甘建规【2010】19号) 第4条规划原则与目标 4.1 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使城市建设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4.2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一体化发展。 4.3 建立完善的居住社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整合、改善、提高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4.4 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形成高效、便捷的对外和对内交通网络。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导则探索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导则探索 郝辰杰 刘红杰 摘要:我国城市化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模式也在逐步进化,这对城市规划的编制也提出了更加精细、直观、协同化的要求。城市设计的引入,特别是城市设计导则控制的方式,相当程度上补充了我国现行规划体系的不足。本文在梳理城市设计编制工作面对的现实困境的前提下,提出了面向精细化管理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并通过城市重要片区的实践项目探索城市设计导则与控规协同管理中面对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设计导则;精细化管理;规划管理;南京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城市建设带来巨大动力,这个过程中规划与建设管理部门主要依靠法定规划体系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约束具体片区的开发建设行为,而控规指标管理的方式偏重对量的约束,容易造成城市的均质化发展,对地方特色、环境风貌及公共空间品质缺乏精细化的控制。而自城市设计从西方引入我国以来,其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通过其整体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整合各部门与地区的发展目标,形成新时期城市发展的综合目标,并在空间上综合落实(段进,2011)[1]。 1、城市设计导则与规划管理 1.1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的路径 由于我国现行法定规划体系中没有对城市设计的明确定位,因此现有城市设计的实践及理论研究存在多种形式和解读方式,但作为实用的科学,城市设计对建设指导的落实无外乎要寻求与法定规划编制层面及规划行政管理层面的契合方式。 1.1.1规划编制层面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城市设计应该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对应,实践中也常将城市设计作为法定规划中研究性的章节存在,或先于法定规划并指导对应法定规划的编制[2]。由于城市设计形式较灵活,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尺度确定不同的研究形式,如国内一些发达城市进行控规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可以将三维空间形态,公共空间管理要求等要素纳入到控

中国区域特征分析DOC

中国区域特征分析 一、云贵高原 (一)、经纬度位置和范围 1、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全省、广西西北、湖南西部。 2、北有四川盆地(大娄山)、西有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东有江南丘陵(雪峰山)、 南到国界(滇南谷地)。 3、位于100°E与110°E之间,105°E穿过中;纬度位于23°26′N与30°N之间。(二)、重要的地理事物 1、城市:昆明(103°E、25°N),贵阳(107°E、27°N) 2、矿产地:云南——个旧(锡),东川(铜);广西——平果(铝士);贵州——铜仁 (汞),六盘水(煤)、修文(铝土)。 3、旅游资源:贵州——黄果树瀑布、遵义、梵净山、苗族风情。广西——桂林山水。 云南——丽江古城与玉龙雪山、三江并流(长江、澜沧江、怒江)、滇池、大理洱海与三塔、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的石林、重庆的武隆、贵州的荔波)、西双版纳、香格里拉、虎跳峡等。 4、河流与湖泊:构造湖——滇池、洱海、泸沽湖 河流——乌江,长江、元江(红河)、珠江(南盘江与北盘江)、澜沧江、怒江。 5、铁路线:以昆明为中心有成昆、内昆、贵昆、南昆、昆河线;以贵阳为中心的有 贵昆、湘黔、川黔、黔桂线。 (三)、自然地理特征 l、地形 (1)地形特征:是我国第四大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 米,地势西高东低;地表崎岖,起伏大,平地少(山间盆地当地俗称“坝子”):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2)成因:是内外力共同作川的结果。 内力作用——曾经是浅海,后因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隆起 成为高原。 外力作用——流水切割(侵蚀)、溶蚀作用强烈而形成崎岖不平的地表。 2、气候 (l)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滇南谷地。因纬度低,云贵高原阻隔,冬季无寒潮影响,夏季台风也难以到达,水热条件好,成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2)贵阳与昆明的降水、气温的差异比较及成因分析 昆明:夏季气温低(因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冬季气温高(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较长;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小,且昆明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夏季降水多(主要是受来两洋的夏季风影响),冬季降水少(因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 贵阳:夏季气温高(因海拔低);冬季气温低(受昆明准止锋的冷气团控制)。夏季降

摇铃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

摇铃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 一、规划背景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成为政府重要工作任务 在巴中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旅游业发展,编制《巴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组建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创建光雾山级旅游景区、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凸显“红绿古特”优势,强化特色景区、特种景区建设,增加体验性和感染力;优化旅游线路,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和旅游商品、旅游产品融合开发,继续办好光雾山红叶节、通江银耳节和省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会,力争接待游客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亿元。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点起步,完成“”森林康养规划体系,建设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个、市级森林康养基地个、县(区)级森林康养精品点(村)个。 从巴中政府发展战略来看,康养产业、旅游产业是城市升级的重要抓手,规划必须紧密 结合政府发展战略,以此指导项目规划。 休闲养生、生态旅游等作为城市主要经济发展的导向之一 在最新获批的《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版)中,明确提出建成川东北红色文化与秦巴自然风光高度融合的全域旅游区。一是积极融入川陕渝旅游发展格局,突出地方特色,实现与川陕渝各地的良性互动。突出巴中生态旅游品牌优势,走精品化路线,同时融合红色文化资源和巴文化资源,与川东北其他城市错位竞争,积极发展以红色旅游、山地运动、巴文化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养生为主的秦巴生态文化旅游业,努力打造秦巴生态文化走廊。二是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依托文化多元化的优势,保护和挖掘具有巴中特色的传统文化,并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打造一批富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 巴中市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年月日,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等出席会议。 会上,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公布了年度批准的“国家森林城市”名单,巴中市历经七年森林城市建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的获批,作为主城区组团之一的摇铃村片区,绿色生态是发展的要务之一。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基地摇铃村片区的规模约为平方公里。规划区东连经开区,南接东华山片区和黄家沟片区,西至插旗山片区和玉堂檬子河片区,北临天星桥水库。 三、人口及用地规模 规划居住人口约万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公顷。 四、规划定位 本次规划定位为:以山水森林为核心、以康养旅游为驱动、以幸福生活为目标的——“山水居养小镇”。 五、核心规划理念 协调发展: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与保护协调。 绿色低碳:促进低碳出行,促进健康生活。 开放共享:配套完善,设施共享,构建“分钟生活圈”。 便于实施:尊重历史面向未来,方便管理切实可行。 六、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 总体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