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

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
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

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

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智力资本密集的科研机构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对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财富发展所作的贡献在迅速增长。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智力资本已成为科研机构发展中最重要和最稀缺的资源,如何对科研机构智力资本实施高效管理,形成竞争优势,已成为科研机构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的层次分析和综合方法,进行了演绎和归纳,比较和分类,研究了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的发展及其管理。首先,在分析国内外智力资本概念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对智力资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研究了国内外智力资本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智力资本管理的实质和内容,在进一步分析科研机构特点和智力资本构成的基础上,确定了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管理的关键内容,即智力资本的开发,转化,共享、保护及其评价;最后提出不同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管理的不同模式。

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科研机构智力资本发展及其管理进行了创新

性探索:1、提出了智力资本的分层概念体系。在研究前人有关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把各种类型的智力资本的定义分析和归纳到一个统一逻辑框架之下。这一概念体系是在综合国内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试图对长期以来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争论进行系统的归纳,涵盖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有关智力资本概念定义的内容与核心问题。2、提出了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的层次模型。

智力资本涵盖的内容,包括五个层次:智力资源层、人力资本层、科研成果层、知识产权层和智力商品(资产)层,这种新的分层模型对于日后研究智力资本管理及其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3、提出了科研机构智力资本有效的管理系统。科研机构作为智力密集的基地,智力资本的管理系统应该由五个环节构成:智力资本的开发、转化、共享、保护、评价,通过五个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组合,可形成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4、提出了四类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管理模式的选择。

根据科研机构研究内容和智力资本层次的特点,将科研机构分成四个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在进行智力资本管理时要根据科研机构自身的不同

特点对五个环节进行相应组合,形成适合自己的模式。由此可见,科研机构作为智力资本创新的主体,迫切需要有关智力资本管理的理论指导和方法选择,本文希望对于科研机构智力资本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并对智力密集型组织进行智力资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及股权架构设计Word模板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筹资形式有限、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等因素,使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呈现出与成熟资本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资产负债率低,偏好股权融资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也称为债务融资。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一直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权益资金比例接近负债资金的比例,体现出较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长期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则很少。显然,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是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区别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一面,这也说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首选股权融资。 流动负债水平偏高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在债务资本中占了很大比例。而过高的流动负债将减少企业的营运资金,对企业资金周转有一定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降低。一般而言,流动负债占总负债一半的水平较为合理。流动负债的债务风险较大,偏高的流动负债水平使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在利率上调时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 (一)资本成本。它是指公司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和用资过程中支付的利息、股利等。资金占用费又称资金使用费,主要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者考虑的投资风险。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向债券持有者支付的债券利息等。债务融资的成本主要是必须定期定额支付利息,而且到期必须偿还本金,而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是股息的支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证券市场的规模过小,而投资者的需求却

智慧资产管理:打造差异化运维优势的利器

智慧资产管理 — 打造差异化运维优势的利器 ARC A DVISORY G ROUP 白皮书 如今,资产管理环境瞬息万变。不仅业务流程在不断 变化,为智慧企业战略提供支持,而且基础技术和平 台也在不断变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此背景 下,企业对下一代智慧互联资产管理功能的需求应运 而生。 作者:Ed O’Brien 研究总监 V ISION , E XPERIENCE , A NSWERS FOR I NDUSTRY 本文由 ARC Advisory Group 代表 SAP 撰写,由 SAP 提供翻译。文中的观点和言论仅代表 ARC Advi-sory Group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提供有关本文的反馈,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reiser@https://www.360docs.net/doc/f014533103.html, ,与作者联系。

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在资产管理方面,被动维护已经远远不够。企业逐渐意识到,他们多年来使 用的资产管理、自动化和软件平台将无法满足其不断扩展的需求。 所以,随着资产管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资产密 集型企业也意识到了变革的必要性。比如,他们需要思考如何更熟练地利用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打造互联的智慧企业。 而且,这些根本性的变革要求企业聚焦资产智能、 连接性和互操作性。这些特点正逐步成为运维组 织和团队赢得成功的关键。 如今,企业需要的解决方案是在整个企业内普及卓越的资产管理实践。要实 现这一点,企业必须能够为设备运维团队提供协作式资产智能、计划、预测 和模拟功能。 现在,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实时了解资产的状况、生产力和效率水平。渐 渐地,不论现场团队位于何处,企业都必须及时为他们提供可据以采取行动 的信息。对于想要全力竞争的企业而言,掌握这些信息至关重要。 随着产品周期不断压缩,人们所期望的维修时间越来越短,以及提高设备可 用性成为企业的首要优先事项,采用智慧资产管理系统对于当今的运维组织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数字化转型正逐步成为当今资产密集型 企业的核心主题。当今企业在考虑智慧 资产管理战略时,许多企业都会特别关 注数字化、协作、工业物联网和云计算 等主题。

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结构及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14533103.html, 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结构及作用 作者:刘卓 来源:《商情》2016年第46期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心理资本是提升企业综合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维度和作用机制,提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心理资本员工幸福感员工绩效 在经济学领域,在企业家眼中的传统资本是有形资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家日益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关注。白新文(2006)提出,人力资本是个体通过教育或经验形成的知识、技术与能力。陈井安等研究学者(2005)提出,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所认识的资源,主要是企业员工与网络的关系。通过研究学者的表述可以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中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心理因素。但是心理资本是长期保持企业人才竞争优势的资源,对于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资本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一致重视,并对心理资本展开的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拟对心理资本的维度和作用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维度提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 心理资本的起源最早始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心理资本概念的首次提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W. Goldsmith在1997-1998年间提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的关注重点在于“你是什么”。 对于心理资本的结构,由于研究学者们所处的背景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结果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心理资本的构成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心理资本二维论,心理资本创始人Goldsmith (1997)认为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尊、控制点两个构成要素;心理资本三维论,从自我效能的动态性与内隐性特点出发,部分研究学者提出了希望、乐观与韧性这三个构成要素。其中Jensen和Luthans在研究中均采用了心理资本的三维研究结构。心理资本多维论,Page等研究学者(2004)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心理资本主要由希望、乐观、自信、回复力和诚信五个要素构成;Letcher(2004)则提出了心理资本就是大五人格的想法。张红芳(2009)等研究学者则从个体与群众的维度进行研究,提出了个体心理资本与群体心理资本两个不同的维度。 采用Luthans(2007)等研究学者的结论,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任务、绩效和成功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希望、乐观与韧性这三个维度。

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 2009财务管理 题目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拟选题目:“金健米业”()资本结构优化之论述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已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较快发展使企业的融资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尤其是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其自身的资本结构问题。目前,以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为切入点来提高盈利能力已成为上市公司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在目前政府的改革政策下,如何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来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让股东和债权人得到有效保障,以成为当前公司治理的重要课题。 研究意义:资本结构的优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筹资决策中的核心问题。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关注的重大课题,它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进而影响企业融资行为及企业价值,它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研究结论又得到了实务界的实践检验,使得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理论界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企业保持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也是一种能使企业财务杠杆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各要素之间实现均衡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方向。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指企业通过筹资、融资等手段,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的决策过程。通过资本结构优化,可以减少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价值。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国外学者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时间较长,且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论述较为丰富。而我国资本结构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的优点和不足:从内容上看,涉及面很广泛,既有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有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等问题;从研究过程上看,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理论成果;从专业标准上看,没有一致标准,理论研究比较混乱;从研究成果看,还缺乏实际指导性。特别是从现实来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而且资本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目前上市公司的治理与运行距离规范化和科学化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智慧政务-财政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信息综合业务系统平台大数据信息化平台方案

【智慧政务】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大数据信息化 系统建设工程 技 术 方 案 北京XX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020年X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8) 1.1 项目背景 (8) 1.2 系统建设需求 (10) 1.3 项目概况 (11) 1.4 总体设计原则 (11) 1.4.1 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 (11) 1.4.2 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 (12) 1.4.3 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12) 1.4.4 开放性和标准性原则 (12) 1.4.5 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12) 1.4.6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12) 1.4.7 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原则 (13) 1.5 总体设计目标 (13) 1.6 总体设计依据 (13) 第2章信息化需求描述 (15) 2.1 系统架构要求 (15) 2.2 网络系统需求 (18) 2.3 主机系统需求 (18) 2.4 办公设备需求 (19) 2.5 公共广播系统需求 (19) 2.6 音视频会议室需求 (20) 2.7 信息发布系统需求 (20) 2.8 安防监控系统需求 (20) 2.9 道闸系统需求 (21) 2.10 门禁考勤系统需求 (21) 2.11 服务评价系统需求 (21) 2.12 机房系统需求 (21) 2.13 大数据政务云平台需求 (22) 2.14 点位统计表 (24) 第3章财政局综合业务系统设计 (26) 3.1 财政信息门户 (26) 3.2 综合办公平台 (36) 3.3 财政法规库系统 (41) 3.4 部门预算 (41) 3.5 基础数据库 (46) 3.6 项目库 (60) 3.7 综合预算编制系统 (61) 3.8 指标管理系统 (63) 3.9 社保资金管理系统 (64) 3.10 国有资本经营 (67) 3.11 收入查询分析系统 (68) 3.12 投融资查询分析系统 (71)

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不是一个黑色和白色的问题 (intellectual capital: not a black and white issue) 主要是讲保护知识产权(IP)以及将其商业最大化的重要性。公司应该尽早明白并处理好公司的智力资本。文章指出,现实中不仅仅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尽管一个公司能采取行动保护其智力资本,但它也许并不知道如何将智力资本最大化,不知道如何实现智力资本的最大商业价值。保护是很重要,但单单保护却远远不够。公司应该知道其智力资本的组成,如何保护它,及如何将它价值最大化。智力资本不仅仅是商标,设计,版权等等。公司的价值在于一个更广的智力资本概念之中(广义的智力资本),比如,职员的技术诀窍,品牌推广,技能等等。创意和发明公司发展的心脏或源泉,但广义的智力资本是公司发展和稳固的动力。 一些聪明的组织已经开始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将稳健的知识产权作为投资决策的一部分。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佳途径是整合与计划业务,把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当作一个地方的商业企业战略启动或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知识产权是以后必须做的事情,提前做会节省大量的麻烦,避免企业可能发生的破产。 这篇文章没有介绍有关智力资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内容。 智力资本创造和发展的人力资源门户路线 (HR portal alignment for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本论文研究人力资源门户网站配置是否有利于并如何促进智力资本的创造和发展的。通过对一家大型咨询公司的深入的范例分析来分析和回答研究的问题。结果显示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是根据智力资本的创造和发展来设计的,受人力资源门户网站配置路线的支持,并根据人力资源门户替代和杠杆指标进行评估。主要的结论是:一个组织的具体战略立场对人力资源实践绩效有很大影响,人力资源能力和战略的适应能力增强导致绩效优越。不同的人力资源实践,对人力、社会、组织资本的扩张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应用程序根据对智力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发展的贡献不同被拒绝。 智力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企业员工个别心理资本与企业制度次文化之冲突与融合精修订

企业员工个别心理资本与企业制度次文化之冲 突与融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企业员工个别心理资本与企业制度、次文化之冲突与融合:从富士康案件考验EAP的心理资本效能作者:中国心理培训网 ; 发布时间:2010-10-29 11:25:25 ; 来源:中国心理培训网点击:300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本次讲座的主持人肖然,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与这么多专家、学者和在业内的精英人士,共同分享和学习关于本次大会的主题“发展心理资本,完善EAP服务,建设和完善组织企业进取发展的企业文化。”我们本次讲座的导师是林昆辉教授。林昆辉教授来自台湾,是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大观心理治疗所院长、中山医学大学兼任讲师。林昆辉教授是台湾着名的婚恋、家庭、亲子教育心理专家,曾任高雄县生命义工协会主任、临床心理科主任,高山医院心理科主任,现任第一联合诊所临床心理科主任,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大观心理治疗所院长,曾获教育部勋章,台湾90年推广与发展社会教育有功个人奖。林昆辉教授的着作有《小团体动力学》《教养心理学》《家庭心理学》《自杀防治理论技术》《生命教育》等。 今天林教授演讲主题是“企业员工个别心理资本与企业制度、次文化之冲突与融合:从富士康案件考验EAP的心理资本效能”。 林教授运用多年以来积累的经验,示范如何操作三级自杀防治理论模型,运用于畗士康案件的透彻解剖。从危机管理到管理发展,从人类创伤反应发展模型

到积极心理学;讲座中以EAP为题,展示各种具备集体与个别心理资本效能的方案。包括企业管理观点的企业心理资本EAP方案,以及价值管理观点的员工心理资本EAP方案。尤其是员工个别心理资本,对于企业制度、次文化发生冲突,导致伤害自己、他人或企业生命与形象的员工心理协助方案。 我们以热烈而期待的掌声欢迎林教授登场。 林昆辉:各位朋友,我本身是医疗人员,我是心理治疗师。大家知道从心理治疗观点在进入EAP保证纯粹心理学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各位从早上听到大会演讲知道,心理资本是心理学家提出的,还是管理学家提出的这是从管理学的观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们提出了EAP,但是当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导入了心理资本概念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一个很清楚的转向,就是企业管理的观点跟心理学的观点会不会发生冲突会。富士康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想提醒各位朋友,谈到资本就知道这是企业观点,投入的资本跟产出的利润;我们希望投入的资本少,产出的利润多;希望投入的资本是可以控制的,产出的利润也是可以控制的。可是在企业的所有资本里面,只有心理资本没有办法控制。那是不可能控制的一件事情,可是从企业的观点来看,隔了一层,好大一层。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苏泊尔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摘要]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发展非常迅速。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力度大大增强。融资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偏好股权资本,而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重偏低,这一现象有悖于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主要对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本成本等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和说明。以及决定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 自从20世纪50年代MM定理诞生以来,资本结构问题便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本结构决策是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只有深入了解全部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状况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才能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全局性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出其存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至今为止对于资本结构的解释有多种理论,譬如平衡理论和优序理论。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单独地作出解释。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为其生产经营融资而发行的各种证券的组合。一般地人们将其特指为企业资产中股权与债务之间的相对比例。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佳资本结构指在一定条件下使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它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公司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偿债和再筹资能力,决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成为影响公司财务形象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如下: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权益类科目差异相当大。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与西方国家差不多,大都在35%~43%之间,但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比重高,超过50%,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40% 以下,相应地,我国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相当低。资本结构的顺序偏好理论认为,企业偏好将内部资金作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债务资金,最后才是新的股权融资。然而,在筹集资金时,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视权益融资为首要途径,对于负债则过于谨慎,表现为上市后极力扩大股票发行额度,而且分配方案也多以配股为主,很少支付现金股利。 中外众多学者先后进行过大量有关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研究。由于处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对此进行研究将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对1991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水平相对偏高、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些特点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尤其股权融资偏好更是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但是,2002年沪、深两市100家样本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从融资行为动机角度证实了在目前中国尚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架构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是具有相对合理性的;同时也证实了这种融资方式普遍低效的事实。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不难看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 ( 一)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1.融资顺序逆转, 严重依赖外源融资。根据融资顺序偏好理论和西方有 效资本市场的融资顺序, 先内部融资、其次无风险或低风险的举债融资、最后是新的股权融资,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与之几乎相反。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内源融资在上市

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核算研究-管理学.doc

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核算研究-管理学- 智力资本是高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机载体,是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智力资本所具有的特点,要求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突破现行核算模式,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实现创新。精品学习网频道的管理学提供以下内容。 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核算研究 高技术企业是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它是利用当代尖端技术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技术企业竞争的成败不再取决于物质资本,而是取决于非物质资本,特别是智力资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运营的主要对象。由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本的核算开始引起管理界的重视。1995年5月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斯堪地亚(Skandia)公开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资本年度报告。之后,有些学者从支持管理决策的角度来研究智力资本的核算框架,注重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提供的是创造企业价值能力方面的信息,但难以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智力资本信息的需求。并且他们都过于追求量化指标的核算,导致无法准确、全面

地报告企业智力资本的状况。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研究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的核算问题,对于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至今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基于他们研究的结果,笔者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一种可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它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和高级形式,其作用在于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未来收益。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智力是人力资本中最具价值和最稀缺的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的资源配置能力。这两者进入企业便成为智力资本,它是以人的智力作为产权要素确认和反映的资本。 智力资本在价值属性上与物质资本存在重大差别,呈现以下特征: (1)增值性。物质资本只能转移价值,而且随着使用会逐渐磨损,而智力资本不仅能维持自身价值,而且还能使价值不断增值,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因为人的知识与技能在受教育过程及实践应用中能不断提高。 高技术企业产出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 (2)易波动性。一方面,由于智力资本不能与其载体相分

智力资本管理评价体系及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第一章绪论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进展,技术与知识信息的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对企业的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复杂多变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企业要想适应环境变化,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利润,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与治理方式,即企业存在的价值确实是得以持续、稳定的进展下去,同时不断的制造出被社会认可的价值与财宝,同时得到企业的投资者、所有者和客户中意。那么在此条件之下,由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市场中企业价值的改观慢慢导致人们的传统观念发生变化,逐渐认识到知识是制造财宝、增加企业价值的源泉,而智力资本则是制造财宝与价值的动力因素。纵观中国经济进展,经济时代的变迁决定了智力资本必将成为我国企业顺利进展与壮大的核心要素。 1、研究背景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操纵性资源和生产决定因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劳动力和土地,财宝的唯一(至少是要紧的)制造者是信息和知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进展,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面对着技术与知识信息的更新换代周期的逐渐缩短,企业身处在竞争

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不再单纯的是物质资本的竞争,同时更多的是知识技能、智力资本的竞争。纵观中国经济进展,经济时代的变迁决定了智力资本必将成为我国企业顺利进展与壮大的核心要素。在市场经济的拉动之下,企业价值的增长逐渐由有形资本转变成无形资本之间的较量,与此同时,企业治理者也逐渐认识到同有形物质资本相比,无形资产所制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有形资产,并在以后还有增加的趋势。通过有关数据调查显示,青岛海尔集团2012年市值为##,而其有形资产为##,智力资本价值为##,占据了全部资产的##,中国##集团2012年市值##,其中有形资产为##,智力资本价值为##,无形资产占据了企业全部价值的百分之##。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占据的份量,差不多逐渐成为企业治理与进展的核心要素,对企业价值的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不单单是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智力资本中各个相关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企业价值的增长产生一定积极或消极的阻碍,这些关于企业的投资决策者及治理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资料。因此不管是国家依旧企业决策层都纷纷将智力资本的投入、获得与应用作为自己的战略核心,运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争取和进展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同时也成为理

积极心理资本对员工创造性的影响

积极心理资本对员工创造性的影响 摘要:在如今高速动荡的工作环境中,达尔文的进化论愈演愈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定律让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不在超竞争( hypercompetitive)的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当体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时,人人都要追求优秀和卓越,竞争优势从何而来?其实决定成败的关键就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现在心理资本已超越传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世纪企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商场上竞争激烈,经营环境瞬息万变,新的商品一下子就成了古董,新的流行转眼间也成为过去,“善变”成了未来主流的消费趋势,“效率”也不再是企业赖以为生的竞争利器。微利的时代,唯有不断地求新求变才能创造出与竞争者之间价值的差异。创造力在众多行业中被越来越重视。而个体创造力是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的基础(Anlabile , 1988) ,并且组织创造力和创新与组织绩效和生存息息相关(Nystrom , 1990) ,因此员工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主旨就是探讨积极心理资本与员工创造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心理资本四个组成因素和创造性模型三个成份的分析,来验证积极心理资本与员工创造性正相关的假设,从而为企业有效提升员工绩效开辟一条新路径。 关键词:心理资本;员工创造性

当下,员工创造力的发挥与否已成为众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而绩效管理之所以越来越重要,一举上升为世界十大管理难题之首,也是因为人才的竞争、人的潜能挖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发成为衡量一个员工优秀与否的标准。在这样一种趋势下,影响员工绩效、创造力的因素日渐成为企业HR关注的焦点,而心理资本的重要性也逐步凸显出来。 时下很多前沿企业都引入了名为PCA的项目,所谓PCA 即心理资本增值,是Psychological Captical Appreciation 的英文缩写。作为项目名称,PCA还包含另外两层含义:一是Passionate、Confident、Aggressive(激情的、自信的、进取的),指员工个人的激情、自信、进取状态;二是Positive Culture Atmosphere(积极文化氛围),指企业和团队的积极氛围。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被开发出来以后能否提升他们的创造力?两者之间是否一定存在正向的相互关系?倘若答案是肯定的话,企业的人力资源高管们就可以抛开令人头疼的绩效考核之路而另辟蹊径——从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入手,通过提升员工自信、希望、乐观、韧性的水平而实现员工创造力、绩效的显著提高,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1、心理资本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1 心理资本的概念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以前,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支撑性学科几十年来都一直从负面导向、治疗心理疾病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心理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的前任主席Martin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小商品城)资本结构分析 股票代码:600415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会计全冬媚 学号:20110800260

小商品城资本结构分析 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新增门类,是我国国家统计局2002年大范围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后提出的一个行业名称。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具体行业分类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属于第L门类,其中租赁业包括机械设备租赁、文化和日用品出租两个种类,共包括7个小类;商务服务业包括了9个种类: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知识产权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旅行社、会议及展览等其他商务服务,共包括20个具体小类。 二、小商品城概况 (一)公司简介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12月,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2002年5月9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600415。公司现有总股本6.804亿股,拥有15家分公司、9家参控股企业,5000余名员工。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利润8.35亿元,资产总额达120.96亿元。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全球竞争力组织评为“中国上市公司竞争100强”第二名。 公司以独家经营开发、管理、服务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主业。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公司抓住各个时期我国商品市场发展的机遇,特别是2001年以来,以“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品牌化”为导向,大力开展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市场功能,先后投入80多亿元,建成国际商贸城一、二、三、四区市场。公司目前又在着手建设国际商贸城三期二阶段、篁园市场、国际博览中心等重大项目,努力将中国小商品城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的小商品贸易平台。

智能配电网资产管理初探

智能配电网资产管理初探 在配电网中,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的运行和发展,如何高效的动作不断增加的庞大资产是提高配电网运行绩效的关键问题。智能配电网资产管理是以配电网资产为中心,综合应用各种先进技术,优化资产管理和运行,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所期望的功能。与传统配电网相比,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为资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包括许多新内容。这篇文章对智能配电网的资产管理进行了介绍,包括其管理过程、主要关键技术和一些新内容等。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最初是来源于金融业的术语,用于如股票、债券、现金、期权等金融证券的投资组合。由于在配电网中,技术和资本密集,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并且需要经常维护和更换,同时资产变动频繁,技术更新快,因此通过对资产(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基于可靠性的维护,资产管理能够对配电网资产实现合理优化管理,保证配电网的可靠、安全和稳定。配电网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配电网的运行与发展,如何高效地运作不断增加的庞大资产是提高配电网运行绩效的关键问题。 智能配电网资产管理是以配电网资产为中心,综合应用各种先进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优化调整资产的管理和运行,每个资产将和其他资产进行很好的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所期望的优质服务。智能配电网与传统配电网相比,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为资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包括许多新内容。 1智能配电网资产管理的过程集成 智能配电网资产管理通过提供连续的实时在线监测,采用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并在系统中装设大量可以提供系统参数和资产“健康”状况的高级传感器,把收到的实时信息同如下过程集成:[3] ·优化资产使用的运行 ·配电网规划 ·基于条件(如可靠性水平)的维修 ·工程设计与建造 ·顾客服务 ·工作与资源管理 ·模拟与仿真

[开发研究,国有企业,资本]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应用与开发研究

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应用与开发研究 一、引言 2014《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于今年7月初揭晓,中国上榜企业首次突破100家,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世界500强财富榜名单自1975年推出以来,直到1989年才第一次有了中国企业的身影。2002年中国企业上榜数量达到11家,之后不断攀升。其中在上榜的这些中国企业中,国有企业达到92家,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中,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上榜中央企业达到47家,而中石化更是代表中国企业以457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取代了埃克森美孚,使得中国企业首次位居前三位。虽然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数量不断攀升,企业平均收入和资产总额也持续增加,但在一些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上,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仍然与国外知名企业有比较大的差距。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国有企业已经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国有企业能否继续担负起国家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能否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关乎我国经济与社会健康稳健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内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依靠人来完成,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使得许多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是最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资源,并把其视作战略意义的第一资源。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人才资源可以推动经济强有力地发展。美国之所以能多年保持经济的全球领先位置,在其国土范围内聚集了数量庞大的世界顶尖人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掌握特定知识、技能的员工是改善组织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却非充分条件,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在将知识资本转化为组织绩效的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只是实现组织高绩效的潜在能力,而员工态度和行为则是将潜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工具。如何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诱导或控制员工的态度与行为,激发员工内在动机和潜力,使其为企业发挥最大的才干,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的统一实现,已经成为我国国企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与传统心理学注重研究消极心理的模式不同,积极心理学主张要从人潜在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意义的美德、机能和力量等出发,用积极的心理状态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方式,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家Luthans创造性地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想引入到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开创了积极组织行为学,首次完善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维度,使得很多学者开始把积极的心理状态和由此引发的积极行为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当今,心理资本已经被视作财力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成分,人能发挥多少潜质,决定了组织发展的动力,而人潜能的发挥根源在于其心理资本的多少,以心理学的视角,把心理资本单独作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资本,从而推动企业和社会的进步。 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技术更新、兼并和重组等变革,在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 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稳步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选择。而此时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公司的融资结构决策会影响到公司的治理结构,最终会影响到公司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国外融资结构理论的回顾,将西方国家和我国的融资结构进行比较,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本结构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确定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目标应该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然后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南,针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目标;优化途径

ABSTRACT As China's economy is developing healthily and steadily, and China's capital market and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ng have improved constantly, Chinese enterprises will have more financing channels. At it is a time whe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y's capital struc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ecause, the company's financing structure of decision-making will affect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eventually affect the company's value. The article through to the overseas financing structural theory review, compare the western country and our country's financing structure, take China to be list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arry on comprehensively, the thorough analysis to its capit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 had determined to be listed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ed goal should realizes the enterprise value maximization. Then revolves this goal closely, take our country to be listed's capital structural theory research results as the guide, to be listed financed in view of our country the realistic question which existed to propose at present improved our country to be listed capital structure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Keyword:listed company;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goal; way of optimization

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研究.doc

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智力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对企业的绩效都有着明显的影响,本文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特点,研究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智力资本治理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治理的要点。 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企业绩效 知识密集型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系统和学习系统,学习能力强弱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德鲁克曾把企业描述为“知识堆积场”,企业中分布的各种不同知识,必须通过适当的机制提供知识创造、传播共享和整合的途径,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使“知识堆积场”成为自组织系统。詹森和麦克林(1998)以为,不同类型的知识以及知识在组织不同层次中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结构:而不同的组织结构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内部知识的转换和共享,从而影响组织的学习能力。作为知识交流和使用的场所,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治理的有效性。知识密集型企业在主要资源、员工主体、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必将打破传统模式的明确边界和等级制金字塔组织结构,朝着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趋势演化和发展。同时,企业建立在终身教育的基础下,要求每一成员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超越自我,而且夸大系统思想和知识整合的力

度。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必然会引起组织的指挥权力转移和控制模式变化。企业委托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将实现从资本雇佣劳动到知识雇佣资本的转变,组织的权力控制模式将由集中式转为分散化,终极形成几乎每个知识员工都有权控制组织运作和知识创新的“公共控制”的组织结构。萨维奇在《第五代治理》一文中提出了“从职位权威到知识权威”的观点。由此,知识密集型企业中权威被重新界定:知识权威将取代职位权威成为主导,个人拥有的核心知识越多、权威也就越大,在组织中就会有更大的发言权。从这一观点出发,传统意义下的行政治理职员对知识员工是不具权威性的,这就极大地削弱了传统治理的有效性。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治理模式将变革传统企业的命令支配型治理模式,向服务引导型治理模式转变(邝宁华等,2003)。这就是所谓的“知本控制资本”或“知本推动资本”。 一、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智力资本丈量 20世纪80年代以Romer Lucas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增长(或技术进步)看做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并且以为知识和技术是比资本、劳动等更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在知识社会里,知识是个人乃至整个经济的首要资源。土地、劳动和资本经济学家列出的传统生产要素并没有消失,但它们是次要的。”从知识的角度看,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如何加速知识的创造和转化,实现企业能力的提升。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智力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对企业的绩效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在知识密集型企业里还有一个对企业智力资本治理和绩效起

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 ___ 论文题目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开题申请:(包括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研究现状、创新思路、论文提纲、 ___等。如果篇幅不够,可另加页)一、选题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股市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在 ___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结构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将影响公司价值、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效率等许多方面,从而影响公司价值最大化实现,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做深入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找到目前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资本结构更加合理。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发展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净利理论、营业净利理论和传统理论。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没有经过科学的数学推导和统计分析。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France Modigliani)和米勒(Metrorail)提出MM命题,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开端。MM 资本结构的理论假设主要有:资本市场是完善的,股票债券无交易成本;投资者个人的借款利率与企业的借款利率相同,且无负债风

险;投资者可按个人意愿进行套利活动,不受任何法律的制约,无公司和个人所得税。在近半个世纪中,学术界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仍然是以MM理论框架为基础而加以延伸和扩展,所以说MM理论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___。MM理论历经多年的拓展和扬弃,逐渐放松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因为不同学者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发展出了形形色色的资本结构理论。 从国内看,xx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较多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国有企业的发展长期依靠着国家银行贷款注入资金,他们在进入市场之前具有强烈的债务融资偏好,负债比率偏高;外源融资比例高,而内源融资比例低;间接融资比例高,直接融资比例低。企业改制之后进入市场,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进行融资,便逐渐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资本结构特征。内源融资比例仍然较低,企业较少注重自身增长潜力的培育。而在外源融资中,上市公司明显偏好股权融资,负债率偏低,改变了之前高负债率的债务融资偏好,而在公司负债中,企业的长期负债率较低,偏好于短期负债。xx在xx年提出了上市公司的决策如果更多地反映了国家股股东的意愿,则其负债比率较高,而法人股控股的公司则更偏好股权融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国家控股的公司享有更为优惠的贷款政策,而负债对其可能也还是某种意义上的“软约束”;二是因为我国股权融资成本较低,法人股股东对企业融资决策干预能力较强,并且法人股股东比国家股股东更为重视自身利益。因此,企业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