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医学生物化学教材现状综述

国外医学生物化学教材现状综述
国外医学生物化学教材现状综述

国外医学生物化学教材现状综述

教育部医学外国教材中心/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

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和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它主要应用化学理论和方法来探讨生命现象,揭示生命的本质。医学生物化学则是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破译人类的奥秘。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科学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其理论知识与现代生化技术对于基础及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包括在营养学中运用生化理论知识,可有效地促进医疗保健事业;在临床中对于疾病的诊断、施治方案的确立以及病因的解释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等生命科学的根基。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说,学好生物化学课程就像建高楼打地基一样,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实践至关重要。因此,如何选择和提供给医学生一本有一定广度、能反映本学科最新进展、论述清晰的生化教材对于医学院校生化教学来说更是举足轻重的大事。为此作为“国外医学生物化学教材引进与利用研究”项目成果之一,本文就国内外生化教材的现状和利用作一简要的分析,旨在为生物化学的专家教授提供参考,有助于他们在教材研究中借鉴,促进全国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和教材的改革。

1.国内、外英文医学生物化学教材的现状调查

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 使得生物化学领域中也不断的涌现出新的概念、内容和方法。与此对应,生物化学教科书也不断地出现多品种、多版本,国内的生化教材不下上百种。国外的生化教材,也不断推陈出新,或是每隔3~5 年更新版本。

(1)国外高校生物化学学科排名

国外众多高校,采用各不相同的生物化学教材作为本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教科书或参考书。其中哪些学校在生物化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呢?根据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首先利用网络调查了当前国外高校生物化学专业排名。美国新闻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f018640639.html,)给出了2007年生物化学专业的排名,它们是:

1. Harvard University (MA)

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 Stanford University (CA)

当然这是对大学综合状况的排名。如果对世界大学某一门学科的排名,可能会有很多种方法,如果我们根据某些具体数字来分析,就不难推出在该学科领域内最好的几所大学。

我们还仿照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曾作过的一个调查,在2002-2007年间,由SCI收录的生物化学学科论文的发表和被引用情况,获得国外大学排名。

排序 学校名称 发表论文数 被引论文数

1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 5450 96483

2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1872 28678

3 麻省理工大学(MIT) 1165 23255

4 京都大学( UNIV.) 2618 24206

根据网络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f018640639.html,/rankings/),以论文被引用情况作为评价标准得到了2007年美国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最新排名,在排名结果中哈佛名列第一,接下来的是加利福尼亚-三藩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斯坦福大学。

从以上几个不同来源的排名我们可以看出,在生物化学领域,哈佛无疑是执牛耳者,此外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也是生物化学领域的佼佼者,而日本京都大学则排在亚洲之首。考虑到语种问题,我们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这三所世界著名大学为中心,重点针对国外大学使用生化教材的研究。

(2)国内大学使用英文原版生化教材的调研

英文原版生化教材一直受到国内不少医学院校生化教学的青睐,他们或参考、借鉴,或直接采用,在生化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我们分别调查和询问了几所重点医药院校生化教材的使用情况,得到了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四川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复旦大学医科院、第四军医大学等单位的支持,收到和整理出的信息基本上反映了国外生化教材在我国

的使用状况。

(3)网上生化教材信息的收集

医学生化教材涉及生命科学、生物学等多领域,与教育部其他外国教材中心的收藏和揭示也有一定的交叉。我们访问了武汉大学外国教材中心、复旦大学外国教材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外国教材中心以及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网站,对涉及生物化学教材的信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2.经典生化教材简介及使用概况

在收集、调研和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将国内外著名大学所使用的生物化学教材进行了归纳总结,这些教材被国内和国外著名大学采用作为教科书和开展双语教学的参考书。

① 书名:《Biochemistry》

著者:Jeremy M. Berg, John L. Tymoczko, Lubert Stryer,

ISBN:071676766X

版次: 第6版

出版社:W.H. Freeman 2006年

该书目前已出第六版,其三位主编为: Jeremy M. Berg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化学博士),John L. Tymoczko (卡尔顿大学的生物学/生物化学博士),Lubert Stryer (斯坦福大学医学部)。其中Berg博士参与100余篇文献以及三本教材的撰写和编纂,其中包括了生物无机化学原理,生物化学(第五版)以及生物化学的临床配伍这三本书。他还是以下几家杂志的编辑:蛋白:结构,功能以及遗传(Protein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Genetics);化学与生物Chemistry and Biology);以及化学生物学的当前观点(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该版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化学这门学科进行阐述,以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和它们的生物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题。它是美国和其他英语国家通用的生物化学教科书。

采用做教材的学校有:哈佛大学的拓展学院( Extension School)、麻省理工大学的自然科学院(School of Science)、斯坦佛大学的社会科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做为教学参考书的国内学校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基础医学院。

本教材还出版了学生版的配套教材,《Student companion to accompany Biochemistry》,被麻省理工大学的自然科学院(School of Science),哈佛大学的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采用。

本教材还配有电子版光盘:Biochemistry + Media Supplement 2000 (Book with CD-ROM),麻省理工大学的自然科学院,哈佛大学的拓展学院,斯坦佛大学的医学院和社会科学院都使用了该电子版教材。

② 书名:《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著者:Lehninger,

ISBN:0716743396

版次:第4版

出版社:W.H.Freman 2005年

该书保留了一贯的向学生传授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的风格。通过一些特定的主题展现了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基本理论,结合了最新最重要的一些该领域的发展情况,并且介绍了这些最新的发展是如何应用到该领域内经典核心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去的。在第4版中,作者给出了与代谢调节相关的具有开创性的全新治疗模式,最新的最全面的以DNA为基础的技术,以及许多全新的在医学相关方面中的应用。 采纳为教材的大学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的自然科学院、密歇根大学,作为教学参考书的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基础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③ 书名:《Harper’s Biochemistry》

著者:Robert K. Murray, Darryl K. Granner, Peter A. Mayes, Victor W.

Rodwell

版本:第27版

出版社:McGraw-Hill 2006年

该书到2006年已出版到第27版。其内容简明扼要,涵盖了最新的,最权威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原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与医学紧密相关。书中采用了全新

的结构,全新的样式以及新的联机图像采集对之前的版本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修正。它反映了对医学领域而言十分重要的生物化学中的重大进展。书中包括了与氨基酸和肽,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的新的章节。此外,对于与脂蛋白代谢以及反向胆固醇转运,RNA合成,基因调节,激素行为的分子机制,蛋白生命周期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相关的酶,受体的行为机制加以广泛而全新的呈现。全书中还给出了疾病的临床相互关系以及各章节摘要。

采纳为教材的大学有:哈佛医学院(Harva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中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

④ 书名:《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s》

著者:Devlin, Thomas M.

ISBN:0471678082

版次:第6版

出版社: Wiley-Liss 2006年

这本书展现了哺乳动物细胞的生化原理,在细胞水平上阐述了所有动物的继发生理过程,并且对于来源于异常生化过程的人类疾病进行了若干举例。全书的结构与内容紧密连接,提供给了学生一个关于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如何与人类相关的完整描述。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采纳该书作为生化教材。国内将其做为教学参考书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四军医大学。

⑤ 书名:《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life at the molecular level》

著者:Donald V oet, Judith G. V oet, Charlotte W. Pratt

ISBN:047008684X

版次:第2版

出版社:Wiley 2006年

该书用定性的方法展现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侧重于生物分子的结构,化学机制以及进化关系。它有助于对生物化学的知性历史有一个了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在解决生物化学疑难时能够使用的工具以及方法,对于伴随着新的发现而出现的一些令人兴奋的现象也给出了一些暗示。该书的版本一直在不断的更新以反映在生

物化学中最新的进展,尤其是在基因组合结构生物学领域中的进展。此外,本书中还增加了一个新的章节,主要针对的是细胞骨架以及马达蛋白这个当前生化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内容。

国内已出版了该书的翻译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题名为基础生物化学,ISBN:7030109511,由朱德煦, 郑昌学翻译。

采纳为教材的大学为哈佛继续教育部的拓展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将该书作为教学参考书。

⑥ 书名:《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Biochemistry》

作者:Pamela C. Champe, Richa A. Harvey,Denise R.Ferrier,

ISBN:0781722659

版次: 第3版

出版社:Lippincott William and Wilkins,c2004

该书是过去十年中最畅销的医学水平的生物化学综述类书籍,针对的是医学生以及各种与健康领域相关的学生的生化学习。该书中包括了超过125道USMLE格式的具有回答和解释的问题。第三版中附有带插图的病例研究以及重点疾病摘要。

该书被哈佛大学医学院采纳为教材,北京大学医学部以该书作为教学参考书。

3.精选出四种教材进行研究

通过以上的调查、汇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被国内外大学一致公认和采用的生物化学教材主要集中在:《Biochemistry》、《Lehninger’s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Harper’s Biochemistry》三种教材上,与临床医学结合紧密的教科书为《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s》,为此我们选定了这四种教科书,作为我们本次教材研究的重点。我们邀请的生物化学专家将根据制定的“生化教材评介内容”的要求,对每种教材做更细化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材内容的专业简介;教材的编写特点,作为经典教材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教材通过什么样的编排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和对知识的掌握;教材增加的最新内容;将国内教材与国外教材进行对比研究,阐述国内教材需要改进的地方,探讨国内开展双语教学应采取什么形式的教材为宜(英文原版、自编中英对照、自编英文教材),如果教材含有多媒体课件,也要

对目前国内多媒体课件使用、开发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分析;国外教材对国内教材建设的参考价值,目前编写国内生化教材主要参考的外文教材,对国内教材建设的建议。

我们相信,此次医学生物化学教材研究与利用项目将对我国医药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和发展发挥积极、重要的作。

撰写人:柳和 翁雷鸣 杨莉 尹源

(完整word版)企业并购文献综述总表

企业并购文献综述总表 作者时间文章名字视角理论方法 实证 结论(应用) 样本期 限 数量所用模型 贺虹吕凡2008.01 对并购协同 效应含义及 计算方法的 认识 协同效应 的含义及 计算方法 规范我国并购协同效应的计 算可以从企业价值评估 和业绩评价的理论方法 着手,例如EVA、BSC、 DCF、股价收益评估、财 务数据等 朱宝宪吴亚君2004.09 企业协同效 应的计算 国内外协 同效应的 实证研究 中的计算 方法 规范协同效应的多种计算方 法发展较成熟的是在异 常累计基础上计算以及 从业绩改变角度着手衡 量,评价新模型和国内 的两种方法在计算的合 理性以及准确性上则需 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1

夏新平宋光耀1999.03 企业并购中 协同效应的 计算 内部、外部 计算模型 对协同效 应的计算 规范两种模型各有利弊,不 能忽视企业的市场价值 及交易成本,必须使用 正确的折现率和恰当的 考察时间点,排除非并 购因素对净增加现金流 和股票交易价格的影 响。另外,对并购前后 的市盈率的变化还有待 进一步的研究. 董运宝2006年并购的协同 效应分析并购协同 效应的概 念、内容 规范并购的协同效应包括 了经营、管理、财务、 无形资产及产业协同。 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 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健 全,组织管理方式落后,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并 购中,通过发挥协同效 应的作用加以改善。 2

张秋生周琳2003.06 企业并购协 同效应的研 究与发展 国内外协 同效应理 论研究 规范研究协同效应的微观运 作机理,应用价值评估 的理论与方法量化,结 合我国企业并购的实际 情况,实证检验若干影 响协同效应实现的关键 因素。 方芳闫晓彤2002年中国上市公 司并购绩效 与思考 上市公司 财务和会 计数据 核心 竞争 理论 实证2000年 发生并 购公司 的1999 年-2001 年的财 务数据 80 横向并 购:46 纵向并 购:10 混合并 购:24 对每个样本3年选 取9个指标:每股 现金流量、每股收 益、资产负债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销 售净利润率、总资 产报酬率、流动比 率、速动比率。 将指标按并购前一 年、并购当年、并 购后一年分别做因 子分析 横向并购的绩效明显优 于纵向和混合并购。并 购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和产业整合手段正在发 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但 目前上市公司的并购过 程存在着很多问题 3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体方法以外的有关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总结性研究,目的是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综述 外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语言要素。其中,词汇习得是对外汉语习得的核心,贯穿于汉语习得的全过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开端,而且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近五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据统计,从2004年1月到2009年6月仅发表在四种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研究文章就有36篇。即《世界汉语教学》8篇,《语言教学与研究》13篇,《汉语学习》4篇,《语言文字应用》11篇。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四种核心期刊的36篇相关文章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一个综述。 一、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近五年来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文章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 在近义词、同义词等词汇方面:敖桂华(2008)阐述了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揭示了近义词辨析的途径和方法,即辨析近义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辨析语义,探究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深入语境,捕捉用法的差异;区别词性,认知词性的语法功能。对教师教学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琳(2008)针对同义词教学的复杂性提出了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建立分层有序的同义词异同对比项目系统,这样同义词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教起来更加方便。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易混词语的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辞典编纂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春梅(2007)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单双音同义名词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59%的单音词和30.23%的双音词在使用中有偏误,并且这些偏误分布是不均衡的;单双音同义名词偏误的主要类型有语义差异引起的偏误、色彩的偏误、音节限制引起的偏误、受量词修饰引起的偏误等。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有教材、教师和工具书等。 孟凯(2009)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属性词教学及相关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重视反义属性词语义与构词以及义项上的显著对应性;反义属性词中容易引起过度类推的语义与构词或义项上的不对应要着重强调;教师应帮助留

商贸类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

商贸类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3 路志英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繁荣,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在教材编写和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就,商贸汉语教材的编写和研究也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与通用类教材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另外,在商贸类教材编写和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商贸类汉语教材的未来发展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商贸汉语;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6)05-0028-06 一、基本成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与日俱增,尤其是近年中国加入W TO之后,对外交流已经从官方扩展到民间的各个方面,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要求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他们学习汉语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日常生活,而是有了更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商贸汉语教材作为专门用途的汉语教材在如今的经济时代也越来越受重视。 我国最早的商贸汉语教材当推华语教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外贸洽谈五百句》。笔者所收集到的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商贸类教材达30余种,而通用汉语教材到21世纪正式出版的估计至少有400~500种,[1][p.182]与通用汉语教材相比,商贸汉语教材的编写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首先从教材种类来看,目前的通用教材层次丰富,类型多样,基本能满足各种要求的教学需要,既有初、中、高各个阶段的教材,也有学历教材和非学历教材;既有综合技能训练教材也有分技能教材;既有语言知识类教材,也有文化知识类教材和特殊用途语言教材(其中包括商贸汉语);既有中长期的系列教材,也有短平快的速成教材;既有用于国内的教材也有用于国外的教材。这些教材以基础教材为主,“大致能够满足国内外汉语教学的需要。”[2]商贸类汉语教材基本上面向中级或者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学生,初级阶段的教材则少之又少,其中有代表性的《经贸初级汉语口语》(1993)是为零起点的留学生编写的教材,其余教材基本定位于已完成基础汉语学习的留学生,而且主要面向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其中学历教育类教材较少,系列配套类教材则在近两年开始出现,有代表性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经贸类本科系列教材。《商务口语教程》(1999)反应颇佳、2005年的《经理人汉语》(2005)也是较为成熟的系列教材。正在编写中的还有上海财经大学的三套近40本商务汉语系列教材。这其中,非学历教育类教材则占了绝大多数。大部分商贸类教材属综合教材,在为数不多的分技能教材中主要为口语类教材、综合类教材和写作教材,另有极少的阅读教材。在教材编写者的数量上,大陆的占相对优势,另有部分台湾教材和美国商学院编写的教材。 其次,从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来看,通用类汉语教材在教材及编写研究方面从1980至今已发表论文350篇以上,[1][p.183]关于商贸类汉语的教学与教材编写研究迄今可见论文22篇。其中,刊于《世界汉语教学》、 《汉语学习》的3篇,刊于各类学报的7篇,刊于《海外华文教育》的3篇,刊于院校论文集的3篇,刊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的6篇。可以找到的最早的商贸类汉语研究论文发表于1997年,距今不到10年。当然,上述数据不排除   2006年9月 第4卷第5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Sep.,2006 Vol.4No.5  3收稿日期:2006-02-22 作者简介:路志英(1971-),女,山西忻州人,中国人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CA I和对外汉语教学。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综述 行政管理秦高文 【摘要】随着信息的高速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日益成熟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政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对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政府建设发展的情况,结合智慧政府主要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开展文献综述,希望得以了解国内外智慧政府研究的整体进展情况。总结归纳了智慧政府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并对未来智慧政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子政务;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公共服务 一、引言 现代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伴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化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历经传统政府、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等多个阶段后,“智慧政府”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政府的四大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政府”就是要实现上述职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移动性、社会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征。「1」这些新特征是信息技术进步和电子政务应用创新两者融合演化发展到更高级实践阶段的必然结果。「2」智慧政府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具有明显

的实践先于理论的特点,它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世界各国政府机构都是在探索中先行先试。 二、智慧政府在国内外的探索实践 2011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提高政府服务的绩效及服务能力,提出智慧政府建设框架(Smart Government Framework)。「3」2012年6月,韩国政府公共行政与安全部顺应时代发展构建了智慧政府实施计划(Smart Government Implementation Plan),使得韩国始终居于联合国电子政务指数排名中的领先位置。「4」2013年6月,迪拜专门成立智慧政府部门(Dubai Smart Government Department),负责指导和监督迪拜电子政务的转型与实施,迪拜智慧政府项目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成就,是该地区为企业和社区生活提供政府在线服务的开创性举措,标志着迪拜开始进入智慧政府时代。「5」2014年3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推出“资讯媒体总体规划2025”(Infocomm Media Masterplan 2025),该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将新加坡政府建设成为智慧政府,使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的ICM技术使用者和倡导者,通过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交易,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收入,帮助政府利用数据更好地分析城市问题,从而制定更适当的政策。「6」 国内在政策方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电子政务向智慧化和服务化转变。在建设实践方面,中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计划,而智慧政府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7」北京、上海、南

最新医学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医学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考核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考核要求】 1.掌握蛋白质的重要生理功能。 2.掌握蛋白质的含氮量及其与蛋白质定量关系;基本结构单位——是20种L、α-氨 基酸,熟悉酸性、碱性、含硫、含羟基及含芳香族氨基酸的名称。 3.掌握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熟悉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及等电点;高分子性质(蛋白质的稳定因 素――表面电荷和水化膜);沉淀的概念及其方式;变性的概念及其方式;这些理化性质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核酸化学 【考核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DNA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RNA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考核要求】 1.熟悉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及其生物学功能。 2.核酸的分子组成:熟悉核酸的、平均磷含量及其与核酸定量之间的关系。核苷酸、核 苷和碱基的基本概念。熟记常见核苷酸的缩写符号。掌握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的异同。熟悉体内重要的环核苷酸——cAMP和cGMP。 3.核酸的分子结构:掌握多核苷酸链中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磷酸二酯键及多核 苷酸链的方向性。掌握DNA二级结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碱基配对规律;了解DNA的三级结构——核小体。熟悉rRNA、mRNA和t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熟悉tRNA二级结构特点——三叶草形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核酸的理化性质:掌握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DNA变性、Tm、高色效应、复性及杂 交等概念。 第三章酶 【考核内容】 第一节、酶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

国内外企业并购动因理论文献综述

国内外企业并购动因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和国外学者关于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的研究,并对两者的动因理论进行了比较。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论,我国的并购动因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但另一方面,表明国外关于并购动因所提出的理论已逐渐适合中国的企业。 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包括兼并和收购,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但是,随着全球化经济大发展,实业界的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正如温斯顿说讲:“传统的主题已经扩展到包括接管以及相关的公司重组、公司控制、企业所有权结构变更等问题上,为简便起见,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并购(M&A)”。 并购在当今世界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施蒂格勒(G. J. Stigler)经过研究认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适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从19世纪末英、美等西方国家发生的第一次企业并购高潮算起,历经五次企业并购高潮,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企业并购理论也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动因研究和并购绩效研究两方面,两者共同成为理解企业并购经济合理性和制定公共政策的基础。在该文中,主要总结并购动因方面的文献。 一、国外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 企业并购动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难以用一种经济理论解释清楚,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的产生和发展都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对于不同企业来说,他进行并购活动的原因不同,甚至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并购也有不同的原因。对于并购动因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并购动因理论。Berkovitch 和narayanan(1993)将并购的动因归结于协同效应(synergy),代理问题(agency),管理者自负(hubris),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以协同效应为目标的并购将带来正的效应,以代理问题为目标的并购,将带来负的效应。Kode ,Ford, Sutherland(2003)认为并购的动因在于协调效应,并提出了评价并购协同效应的模型。K. D. Brouthers等(1998)认为,并购动机可以分为经济动机、个人动机和战略动机三类。其中,经济动机包括扩大营销规模、增加利润、降低风险、防御竞争对手等子项目9项,个人动机包括增加管理特权等子项目4项,战略动机包括提高竞争力、追求市场力量等4项。这些研究都为并购的动因的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威斯通等(1998)可以看成是国外对企业并购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按照威斯通的理论和其它文献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企业并购的动因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并购赞成论,包括效率理论(管理协同效应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多样化经营理论、价值低估理论)、信息与信号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第二类是并购怀疑论,包括管理主义、自负假说、闲置现金流量理论、市场势力理论。 (一)、并购赞成论 1.效率理论(Efficiency Theory) 效率理论认为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对交易的参与者来说无疑能提高各自的效率。这一理论包含两个基本的要点:(1)公司并购活动的发生有利于改进管理层的经营业绩;(2)公司并购将导致某种形式的协同(Synergy)效应。该理论主要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理论、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纯粹多样化经营理论、价值低估理论5个理论。 (1)管理协同(management synergy)效应理论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国外现状 国外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地发展,社会水平不断进步,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均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

国内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2.99%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每年还将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不断突出。如何解决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不断深化城市功能以提高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城市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将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萌芽期和推进期。2010年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萌芽阶段。继2010年宁波市在政府的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建设风生水起,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截止2016年初,全国已经有597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 2016年,我国将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等八大技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十三五”期间,26部委将共推100各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根据《2015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我国智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无锡、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深圳、珠海、佛山、厦门、广州等。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整体智慧化程度较低,建设能力及落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表现出区域差异,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发展良好,而东北、西北、西南等相对偏远区域,发展较为落后。智慧城市在各省份、各领域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研究表明,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它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当前,我国正在通过“两

医学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蛋白质分子组成 一、组成元素: N为特征性元素,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测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二、氨基酸 1。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脯氨酸外属L—α-氨基酸,除了甘氨酸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 2。分类:(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丙、缬、亮、异亮、苯、脯,甲硫。(2)极性中性氨基酸:色、丝、酪、半胱、苏、天冬酰胺、谷氨酰胺。(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4)(重)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三、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两性电解质,兼性离子静电荷+1 0 —1 PH

企业并购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外对企业并购动因研究的文献综述 胡云枫M01114234 摘要:20世纪以来,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扩张和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探究企业并购的动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对有关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动因研究的文献做了总结与综述。 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解释促成企业并购发生的影响因素。 1. 经营协同假说( operming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假定存在着规模经济, 并且在并购之前, 企业的经营活动达不到实现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 包括横向降低成本费用的生产规模经济、纵向降低交易费用的规模经济和特定管理职能方面的规模经济。通过并购可以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充和调整, 达到最佳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这可能是对企业并购最经典的经济学答案。 2. 管理协同假说( management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 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被转移时, 能够将被收购公司的非效率性的组织资本与收购公司过剩的管理资本结合从而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 3. 财务协同假说( finance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并购是将目标企业所在行业中的投资机会内部化, 将企业外部融资转化为内部融资, 由于内部融资比外部融资成本更低, 从而增加了财务协同,降低了融资风险。 4. 市场力量假说( market power hypothesis) 认为公司间的并购可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首先, 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 以减少竞争者, 扩大了优势企业的规模, 优势企业增加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从而导致市场垄断。其次, 即使不形成垄断, 由于并购扩大的规模效应也将成为市场进入的壁垒。 5. 战略动机假说( strategy motive hypothesis) 企业并购战略动机在于通过并购活动实现多样化经营,企业并购可以通过实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确立,然后系统地总结各家之说,附以笔者个人的观点和总结。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引言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且存在着是否需要体系、有无体系和是否形成了体系之争。争论也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这一体系的建立进行回顾。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产生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编写教材、进行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和等级大纲的重要依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随着1958年《汉语教科书》的出版而定型,它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基本模式,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之作。 此书完成于结构主义语法风靡中国之时,它吸收了结构主义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语言研究同步进行,创造了“理论——实践”双向研究的成功范例,所确立的语法系统和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解释、编排等注意到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的难点。基本上体现了合理性和实用性,然而这一新的体系也必然存在弊端。 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套语法体系的局限性也不断暴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这一语法体系提出质疑,并提出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的语法体系。 二、主要研究概况 对外汉语语法体系需要修改,相关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修改,是修改还是重建,各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以下是近20年来不同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修改意见。 (一)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 崔永华(1990)认为,《汉语教科书》中的语法体系理论基础太陈旧,体系

对外汉语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概况文献综述 0709600103 李鑫洁 一、引言 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历史有多久,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就有多久。中国同世界各国交往的密切程度,以及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衰。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和一项语言教育事业。目前这项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迎接未来。 以此为背景,我们尝试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创至今的50多年历史中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并梳理其时间逻辑发展的顺序,力求更直观、更系统、更有层次性地理解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概况。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对外汉语事业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第二部分介绍对外汉语专业出现的历史渊源和初创阶段。第三部分介绍巩固和发展阶段中、围绕对外汉语事业提出的各种理论与见解。第四部分细致分析对外汉语专业的现状和趋势、展望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前景。 二、历史渊源与初创阶段 (一)历史渊源 西汉时,我国周边的少数民族就有人来当时的长安学习汉语。而中国真正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至唐代,由于国力强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如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每批几百人;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也派遣留学生到长安,每批有百余人。以后的各个朝代也都有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元代实行霸权,留学生数量锐减),其中《老乞大》、《朴事通》等就是明初教朝鲜人学习汉语口语(北京口语)的教材。而明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和清末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可算当时影响较广的汉语教材。民国期间,中国政府也同外国政府交换了少数留学生,当时也有许多知名学者先后从事过对外汉语教学或相关工作。如老舍先生在1924~1929年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汉语讲师,他当年讲课的录音,至今还保存在伦敦。 (二)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 尽管中国角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历史悠久,然而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对外汉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学术界乃至本学科内部对本学科的名称、性质、任务等基本问题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一些争议。一个学科的名称是该学科的内容和学科的本质特点的反映。在对外汉语专业的起步阶段,学术界对这个学科的名称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个学科的认识: 1.“对外汉语”:目前除了本科有对外汉语专业或对外汉语系外,少数学校已经有“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如北京语言大学把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研究基地叫做“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赵金铭教授的专论《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都使用“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名。 2.“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能体现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但客观上说,由于有“教学”两字,很容易让人把它归入教育学或学科教学论等学科中去。

国开《医学生物化学》形考任务所有答案

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选择一项: A.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 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 C.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D.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E.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题目2 还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 选择一项: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

C. 分子中次级键 D. 分子内部疏水键 E. 氨基酸组成和顺序 题目3 还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患有口腔炎应服用( ) 选择一项: A. 维生素PP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B2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B1 题目4 还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选择一项: A. 空间结构 B. 二级结构 C. 四级结构 D. 一级结构 E. 三级结构 题目5 还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蛋白质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 ) 选择一项:

A. 盐键 B. 肽键 C. 酯键 D. 二硫键 E. 氢键 题目6 还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 ) 选择一项: A. 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时溶液的pH值 B. 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 C. 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7.4时溶液的pH值 D. 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E. 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题目7 还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苯丙酮酸尿症是缺乏( ) 选择一项: A. 6-磷酸葡萄糖酶 B. 酪氨酸羟化酶 C. 苯丙氨酸羟化酶 D. 酪氨酸酶 E.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题目8 还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报告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大数据的概念 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企业在大型机上部署财务、银行等关键应用系统,存储介质包括磁盘、磁带、光盘等。尽管当时人们称其为大数据,但以今日的数据量来看,这些数据无疑是非常有限的。随着PC的出现和应用增多,企业内部出现了很多以公文档为主要形式的数据,包括Word、Excel文档,以及后来出现的图片、图像、影像和音频等。此时企业内部生产数据的已不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包括大量的办公人员,这极大地促进了数据量的增长。互联网的兴起则促成了数据量的第三次大规模增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几乎全民都在制造数据。而与此同时,数据的形式也极其丰富,既有社交网络、多媒体等应用所主动产生的数据,也有搜索引擎、网页浏览等被动行为过程中被记录、搜集的数据。时至今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的进一步丰富,数据已呈指数级的增长,企业所处理的数据已经达到PB级,而全球每年所产生的数据量更是到了惊人的ZB级。在数据的这种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大数据”的概念逐渐在科技界、学术界、产业界引起热议。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分析的数据因为“大”,摆脱了传统对随机采样的依赖,而是面对全体数据;因为所有信息都是“数”,可以不再纠结具体数据的精确度,而是坦然面对信息的混杂;信息之“大”之“杂”,让我们分析的“据”也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变为相关关系。 大数据热潮的掀起让中国期待“弯道超越”的机会,创造中国IT企业从在红海领域苦苦挣扎转向在蓝海领域奋起直追的战略机遇。传统IT行业对于底层设备、基础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企业在起点落后的情况下始终疲于追赶。每当企业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技术突破时,IT革命早已将核心设备或元件推进至下一阶段。这种一步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状态在大数据时代有望得到改变。大数据对于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不会受困于基础设备核心元件的相对落后。与在传统数据库操作层面的技术差距相比,大数据分析应用的中外技术差距要小得多。而且,美国等传统IT强国的大数据战略也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阶段。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也为这一产业发展提供了大空间、大平台。大数据对于中国企业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变革。随着对大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等各个角度研究的开展,企业逐渐认识数据已经逐渐演变成“数据资产”。任何硬件、软件及服务都会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逐渐被淘汰,只有数据才具有长期可用性,值得积累。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可以是也应该是独立于软硬件系统及应用需求而存在的。大数据是信息技术演化的最新产物,确立了数据这一信息技术元素的独立地位。正因为数据不再是软硬件及应用的附属产物,才有了今天爆炸式的数据增长,从而奠定了大数据的基础。

最新电大-医学生物化学

电大 01任务_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酶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 A. 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B. 乙酰化与去乙酰化 C.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D. 聚合与解聚 E. 酶蛋白与cAMP结合和解离 2. 下列脱氧核苷酸不存在于DNA中的是() A. dGMP B. dAMP C. dCMP D. dTMP E. dUMP 3. 下列关于ATP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含五碳糖 B. 含嘧啶碱 C. 含有三分子磷酸 D. 含有二个高能键 E. 是体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者 4. 氰化物是剧毒物,使人中毒致死的原因是( ) A. 与肌红蛋白中二价铁结合,使之不能储氧 B. 与Cytb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C. 与Cytc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D. 与Cytaa3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激活氧 5. 下列描述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是( ) A. A+C=G+T B. T=G C. A=C D. C+G=A+T E. A=G 6. 以下辅酶或辅基含维生素PP的是()。 A. FAD和FMN B. NAD+和FAD C. TPP 和 CoA

D. NAD+和NADP+ E. FH4和TPP 7. 一氧化碳是呼吸链的阻断剂,被抑制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是( )。 A. 黄素酶 B. 辅酶Q C. 细胞色素c D. 细胞色素aa3 E. 细胞色素b 8. 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 A.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 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 酶原是一般蛋白质 D. 缺乏辅酶或辅基 E. 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9. 下列属于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的共同点是( ) A. 生物学活性丧失 B. 易回复天然状态 C. 易溶于水 D. 结构紧密 E. 形成超螺旋结构 10.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有的酶都含有辅酶或辅基 B. 都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 所有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 D. 都能增大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加速反应的进行 E. 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 11. 有关cAM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AMP是环化的二核苷酸 B. cAMP是由ADP在酶催化下生成的 C. cAMP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D. cAMP是2',5'环化腺苷酸 E. cAMP是体内的一种供能物质 12.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有( ) A. 分子中的3',5'-磷酸二酯键 B.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 肽键 D. 盐键

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文献综述TimesFinance2011年第6期中旬刊总第447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62011CumulativetyNO.447企业并购这一 经济现象由来已久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现象随着新技 术的出现、产业的更新和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制度的变革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并购高潮。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并购已成为各国资本运营的有效方式。我国现已加入WTO 这种经济现象势必对我国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企业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差很远。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运用并购的手段来增强我国 企业的经营实力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目前相 当迫切的问题。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传统并购理论研究1.效率理论。目标企业并购理论的发展和并购实践一样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效率理论认为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即225。协同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又可以分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多元化协同效应。并狗实际上是寻求一种优势互补。横向、纵向、混合并购都能产生协同效应。2.交易费用理论。科斯1937提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可以替代市场节约交易成本企业的最佳规模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边际组织成本与企 业外部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时并购实际上是企业意识到通 过并购可以将企业间的外部交易转变为企业内部行为从而

能节约交易费用时自然而然发生的。交易费用理论可较好地解释纵向并购发生的原因。3.代理成本理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 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不再是单独追求利润最大化。代理成本是詹森和麦克林1976提出的。二企业并购动因研究1.规模经济动机论。企业并购的规模经济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规模经济。即由生产技术所决定的最佳产量规模。二是管理经营上的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企业并购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销售成本、增强研究开发实力等。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规模经济。2..战略动机论。战略驱动并购的原动力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是股东价 值的最大化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稳定上升。新古典经济学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假设出发将并购看成是企业追求利润 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行为在现实并购中管理层的并购决 策应该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具体战略动机表现在一是能力转移动机。威斯通等认为兼并是为了转移或获得行业专署管理能力横向兼并或相关兼并转移或获得一般管理能力及财 务协同混合兼并。二是战略重组动机。通过兼并实现分散经营同时扩充管理技能。K.D.Brouthers等1998认为在并购的战略动因中包括提高竞争力、追求市场力量和获取稳定的利润增长率等。3.协同动机论。一些经济学家 Arrow1975AlchainCrawfordandKlein1978Williamson1975

美国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1.发表时间2011(3)语言文字应用 关键词:短期来华课堂教学作业测试 题目:对短期来华美国大学生的汉语教学调查及教学策略探讨 汝淑媛,冯丽萍,李红( 1.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2. 美国Emory 大学Atlanta GA 30322 USA) 摘要:用问卷调查形式。 1教学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短期留学生对各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依次为: 说汉语( 4. 80) >听汉语( 4. 71) >认读汉字和书写汉字( 4. 51) >了解中国人的生活( 4. 14) >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4. 08) >了解中国的国情( 4. 05) >阅读汉语文章( 3. 99) >写汉语文章( 3. 50) 。总的来看,美国短期留学生对听说汉语和认读汉字的兴趣是最高的,其次为了解中国,他们最不感兴趣的是读写汉语文章。这与丁安琪( 2006: 65) 的研究结论不同。丁文调查显示,欧美学生对听说读写都非常重视,尤其是读和写。短期学生对提高听说能力的愿望更为强烈,长期学生,长期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听说,所以对相对薄弱的读写技能也更加重视。2教学方法 读生词的方式。我们经常用到的方式有: 听老师读( 听读) 、学生跟老师读( 跟读) 、学生们一起读( 齐读) 、学生单个读( 点读) 。调查显示,以顺序为指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依次为: 跟读( 3. 59) >点读( 3. 50) >听读( 3. 23) >齐读( 3. 16) 。 读课文的方式:结果是: 点读( 3. 63) >跟读( 3. 51) >齐读( 3. 22) >听读( 3. 19) 。 教学点的呈现方式。PPT 在汉语课堂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有四种方式: a) 以PPT 为主,必要时教师板书; b) 教师板书为主,重点部分使用PPT; c) 只使用PPT,没有教师板书; d) 只有教师板书,不使用PPT。调查结果显示的学生倾向性程度为: b( 3. 33) >d( 3. 15) >a( 3. 04) >c( 2. 41) 。 学生对教师课堂用语的兴趣值依次为: 教师主要用汉语、偶尔用英语( 3. 89) >教师只用汉语( 3. 79) >教师主要用英语、偶尔用汉语( 1. 98) >教师只用英语( 1. 63) 。学生们对教师说汉语有着非常强烈的要求,而对教师在课堂上过多使用英语是比较排斥的。 3.课堂练习和补充活动 (1)口语练习。口语练习方式:小组内部交流( 3. 824) >自己谈个人经历( 3. 79) >回答老师问题( 3. 75) >分小组辩论( 3. 55) >复述课文( 3. 52) 。 口语练习的话题。学生们最喜欢谈的话题是“自己的生活和对中国的印象”( 74% ) ,其次是“讨论课文”( 51% ) ,最不喜欢的是“美国的情况”( 33% ) 。 语伴的选择。怎样分组,几人一组?学生更喜欢3~ 4 人的小组规模( 选择每组3 人的占39. 2% 。选择每组4 人的占31. 4% ) ,对2 人一组的组合可以接受( 24. 5% ) ,不喜欢5 人一组( 5% ) 。在选择同伴时,多数学生更喜欢把同伴选择的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8. 8% ) 或者随机决定( 37. 8% ) ,而不太喜欢由老师指定( 23. 5% ) 。改变教室中的座位摆放方式,例如摆成U 形或圆形。 (2)书面练习。短期班的课堂练习要以口语练习为主,有时也会出现一定的书面练习。 我们经常采取的书面练习方式有: 做语法练习、写作文和写汉字三种。在这三种练习中,学生对做语法练习的兴趣最高( 3. 40) ,对写汉字的兴趣其次( 3. 35) ,对写作文的兴趣最低( 2. 96) 。 ( 3) 课堂补充活动。在课堂上,很多老师会安排一些补充活动来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兴趣值由高到低依次为: 看中文电影( 4. 20) >学习中文故事( 3. 98) >做游戏( 3. 81) >唱中文歌( 3. 61) 。在补充活动中,学生感兴趣的是有情节、跟学习语言关系更密切的活动,如看中文电影和学习中文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