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现象”是道坎

“三年级现象”是道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3975842.html,

“三年级现象”是道坎

作者:梦丹

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2019年第10期

前几天,我刚把孩子们安顿好,正要躺下休息,闺蜜就打来“加急”电话,向我求助。原来,是她马上要上“四年级”的儿子,出了点问题。

闺蜜一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儿子入学前,闺蜜就做了非常周密的“幼小衔接准备”。

我记得那一年,我们周末带孩子爬山逛公园,她在家辅导孩子认字学拼音;我们晚上带娃踢球玩滑板,她哄着孩子一道一道应用题不停啃;我们带娃上个画画班、声乐班,闺蜜已经让孩子每周必须默写20个英文单词了……

闺蜜的儿子也确实很争气,刚上小学一年级,双百试卷,“三好学生”的奖状一并拿回家。到二年级,孩子依然在班里名列前茅。可从去年开始,不知为什么,孩子成绩突然开始下降。

其实,闺蜜儿子的这种现象,在孩子们中间,并不少见。

有句话就说: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高三,而是小学三年级。在学习上,逐渐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正是三年级左右的时期。

何为“三年级现象”?

很多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聪明伶俐,成绩优秀。

可一到三年级,好像脑子生了锈一样,该记的记不住,该背的背不下,做题时,总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显感觉学习吃力起来,成绩也慢慢下降。

人们把一到三年级,学习状态和成绩退步明显的现象,叫做“三年级现象”,也叫“三年级滑坡”。

记得多年前在幼儿园带班,参观小学时,我由衷称赞一位老教师带的一年级孩子整体成绩优秀,老教师却凝重道:

“如果孩子们三年级以后都是这个成绩,我就知足啦。”

三年级现象,不仅让老师们为之谨慎,也被家长们视为梦魇一般。可其实,细细分析孩子们“三年级现象”的背后,就能发现:三年级现象的背后,都有共同的渊源,只要父母和老师方向正确,孩子们都可以顺利度过“三年级的身心转折期。”

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 但凡重视孩子学业的家长,一定都听说过“三年级现象”。 一上了三年级,孩子似乎变“笨”了,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直线退步…… 甚至有孩子因为退步太大,自暴自弃,向差生看齐。 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 答案不是初三,也不是高三,而是小学三年级。 有小学老师总结过: 三年级各科成绩能维持在95分以上的,高三基本能考上一本。 “三年级是道坎,更是分水岭。”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1 “三年级是道坎” 有资深老师总结过学生在三年级出现滑坡的几种情况:

一二年级经常考90多分的,一下子跌到80分。 上课无精打采,经常开小差,不愿意回答问题。 作业错误率越来越高,做过的题也会一错再错。 不是不做作业就是不听课,经常被老师罚留堂。 …… 家长都很担心,明明之前成绩挺好的,怎么一下子就跟不上去了?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这是典型的“三年级现象”。 小学六年分三个阶段,一二年级的孩子还太依赖父母,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学习。 而三年级则是过渡期,不同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拉开分水岭。 尖子生对于学习有了自主性和自尊心,想要好好学,也想拿到好成绩。 普通生不主动、不自觉、不积极,也就慢慢掉队了。

遇到过一些不甚重视教育的家长,觉得小学轻轻松松就过去了,孩子的学习不用管。 “小学知识能有多难,不看书都能考及格!” “孩子嘛,玩最重要,上初中再学也不迟。” 没错,一二年级确实比较简单,只要听课了,考试基本都会做。 但三年级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从简单的识字写字到复杂的阅读写作,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四则运算,学习难度直接翻倍,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习要实现跨越。 再不重视三年级,孩子的前途可能断送于此! 与其说三年级是道“坎”,不如说它是个“坡”,正是这道坡促使孩子抬起脚,往上走。 2 哪些孩子会出现“三年级滑坡”?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 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 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燕子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

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那双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枝木杆,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画呀! 3、荷花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5.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家长千万要重视!

“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家长千万要重视! “三年级是道坎儿”,这句话在家长、老师中广为流传,那么,三年级孩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作为家长,往往有这样的困惑:二年级,我们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满分,怎么到了三年级就总考7、80分了呢?而且,孩子从三年级开始还变得更让人费心:坏习惯增多了、胆敢和大人顶嘴了…… 三年级是道“坎儿” “三年级现象”太可怕了,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转折期,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那究竟“转”在哪里呢? 1、“转”在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2、“转”在孩子从一名儿童成长为一名少年,逐渐有主见。 3、“转”在孩子的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 4、“转”在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这些转变有的我们已经重视,有的刚刚感觉到,有的还没有关注到,请我们的家长做个有心人,在了解孩子们所处的这个特殊时期之后能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给予帮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谈谈,聊聊知心话,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三年级易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1学习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不够 进入三年级后,我们会明显发现孩子的运动量变大了,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 这时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学生容易变得浮躁,学习不踏实,成绩时好时坏,起伏大,不容易静下心学习,作业不应该犯的错误多,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比如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不愿意做额外的提高作业或家长布置的作业;好词好句的摘抄,老师不硬性规定,自己就懒得去做,存在着“惰性”。 对策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这里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和自己的理想、社会事业联系起来,这个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后从事的事业,但是孩子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会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是近期目标,最好是一两周内通过孩子努力就可达到的。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关心和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表示祝贺,当他们表现不佳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 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力。 孩子年龄小,许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晓,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愿意在课本知识上多下功夫。

2016凉山州三年级上册期末

凉山州2016-2017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期末 测试卷 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3 亠 1、 8里面有( 2、 2分米=( )个1 , 5 个( )毫米 )是7。 2千米-300米=( )米 6000 米=( 1吨50千克= 一米长的绳子, 4000千克=( 1分3秒=( ( )分米, ) 吨 )秒 剩下() )千米 )千克 1 ( 剪下它的 4、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货车可载货4() 小东的体重约30 ( ) 5、 桃树40棵,梨树5棵,桃树是梨树的( 数的5倍,乙数是( &在O 里填上>、v 或= 2分40秒O 240秒 3、 厘 米。 10 ( 飞机每小时行900( )倍。甲数是125,乙数是甲 旗杆高 80毫米 O 8厘米 20 3 501 23 X o O 23+ 0 7、 上午9时开始下雨, 下了 8、 要使“□口 6X 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9、 绕着边长为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的路程是( 千米。 5小时,下午() 时雨停。 ),十位上只能填 )米, ( )。 合() 10、 王刚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枣、香蕉、葡萄。李磊爱吃的水果有: 苹果、草莓、枣、石榴。他们都爱吃的水果有( )种。 11、 用一根3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0米,宽是( 12、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 )形。 二、判断正误(对的画“ 错的画“X” 。)(每题1分,共6分。) 1、 120X 5白勺积末尾有两^个 00 .................................................... ( 2、 用两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 ( 桃、 ) 米。 ) 32厘

关注三年级现象(14) - 中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

关注三年级现象(14)中年级孩子的心理发展 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同时,三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转折,从此踏上成功之路。 中年级孩子心理特征 1、个性差别大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

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孩子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但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三年级下册语文电子书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点总结 1.《燕子》作者郑振铎,本课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表达了作者对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热爱之情。 本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写了燕子的外形活泼机灵,飞行时轻快灵巧,停歇时姿态优雅的特点。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 2.《古诗两首》中《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诗的前两句把翠绿的新叶比作碧玉,把柳条比作绿丝绦,把春风比作剪刀,表现春天的欣欣向荣。后两句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春日》是作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诗中流传千古的佳句(最著名的)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燕子的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荷花》的作者是:叶圣陶,写了碧绿的荷叶和形态各异的荷花(清新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4、《珍珠泉》:写出了家乡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清澈见底,泉水甘甜,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5、《翠鸟》作者菁莽,羽毛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鱼时动作迅速,敏捷,惹人喜爱,表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6、《燕子专列》作者昊天,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人们给乘坐专列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重点介绍小姑娘贝蒂冒着严寒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送行的一幕,首尾呼应。突出了人们不畏严寒拯救燕子的品质。本文表现了人类对鸟儿的博大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们毁坏树木而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表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的理解:突出乱砍滥伐树木所引发的惨重后果,同时也衬托出灾害的无情——人类如果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8、《路旁的橡树》中的工程师和工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9、《寓言二则》中《亡羊补牢》意思:羊丢了再修补羊圈。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及时补救还不算晚。《南辕北辙》意思:心里想去南方,却驾车往北走。告诉我们:行动与目的相反,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 10、《惊弓之鸟》人物:更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惊弓之鸟的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道理:比喻受到一点惊吓,就十分害怕。 11、《画杨桃》作者岑桑,告诉我们: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12、《想别人没想到的》人物:小徒弟,他勇于创新。 13、《和时间赛跑》作者是台湾的林清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凉山州2016-2017上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九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共20分) 1、含有( )的( ),叫做方程。 2、一个梯形上底9厘米,下底和高都是15厘米,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少3.8平方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47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如果它的底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现在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a 乘b 与3的差,积是多少?列式是( )。 7、 3.6×2.4=0.36×( ) 0.54×45=54×( ) 8、三个连续自然数,最小的是a,其余的2个自然数分别是( )和( )。 9、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7.83,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10、一个数扩大10倍后,比原来的数增加了22.05,原数是( )。 11、小明在教室的第7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7,2),小红坐在第6列第1行用数对( )表示,用数对(2,4)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列第( )行。 12、2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简便记法表示为( ),保留一位小数是( )。 13、5台磨面机8小时磨面52吨,平均每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 )吨。 二、下面说法对吗?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 )1、小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是意义完全相同。 ( )2、5.5÷0.01与5.5×100的结果一样大。 ( )3、一根木头锯成2段用2分钟锯成5段用5分钟. ( )4、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 ( )5、在长120米的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一共要栽50棵。

关注三年级现象(9)-学习难度上台阶

关注三年级现象(9)学习难度上台阶 三、四年级学习要求和难度开始上台阶。许多家长都表示,一、二年级孩子都考95分以上,甚至双百,但上了三年级,就开始滑坡了,甚至考不到80分。 三年级是一个坎 一、二年级的学习记忆、模仿性内容较多,孩子凭机械记忆,照搬照抄,也能得到好分数。而到了三年级,学习科目增加了,学习难度增加,不再是最浅层表面的知识,需要孩子开动脑筋思考,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相当于小学的“进阶阶段”。 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但从二三年级起,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赶上了口头语言,且在四年级时,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超过口头语言。当然,这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孩子大脑的迅速发育和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与孩子的智力水平相适应,各个科目内容的难度有了很大提高。 一二年级的学习都是比较直观形象的,而且容易懂,或

者通过一点理解就明白。但是对于三年级,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而且在作业量上有一定的增加,这时候对孩子们的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在三年级的时候,他们开始用圆珠笔写字,不再用铅笔写字,很多孩子觉得用圆珠笔他们写得很快,作业才能完成的快,如果慢慢的写,太多的作业令他们无法降低速度,所以,在书写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过渡。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书写方面,一二年级的时候写得很工整,老师经常表扬,但是到了三年级,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把书写不放在心上,书写方面就会下降。 三、四年级是一个从形象思维(感性)能力向抽象逻辑能力发展的年龄段,更多地需要孩子进行思考、理解式学习;考察的更多是综合能力,而且难度也会提升很多。拿数学来说,就从简单的加减计算转变到大量的应用数学,要求孩子不仅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更要求孩子拥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时有很多孩子就衔接不上,成绩出现落差很正常,能力发展不好自然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这就是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都能考90多分,但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三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三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三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为三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各种习惯的养成期,对其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作为三年级的一名班主任,我的班主任工作就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自立能力 良好生活习惯是自理的基础,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将来就做不到自立,更做不到自强。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比较差。我们班的学生父母都在外面打工,都是爷爷奶奶照看。记得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有好多学生早上是不刷牙,也有一些学生不经常洗澡、洗头,甚至有的星期天不洗校服,针对我们班学生这些情况,我对他们进行教育,并每天进行个人卫生检查和评比,评出个人卫生最好的个人与小组,通过评比,学生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其次,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班级里也进行评比活动,评出做家务的小能手。在学校里,班级工作进行承包管理制度,窗、地、桌、教学用具都有专人管理,比如教室的讲台、教室的卫生角、教学用具、教室里的作业本,每周都有一人专门负责管理,都是学生自愿报名管理的。每天的值日工作都有值日班长负责分工合作完成,完成后再有劳动委员检查,这样使我们班的卫生工作一直做的不错。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 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2、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意就开始解答了,还要3.2%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学生的作业习惯很差,很少一部分学生能按时认真的完成作业,关键是大部分学生记不住作业,二年级只有语文数学,三年级一下增加了三门课,后来我让学生把每天的作业记在小本子上,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训练,学生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学习的心脏。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语 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请写出下列小写字母的大写字母。 n(____)l(____)p(____)i(____)d(____)q(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tiào wǔ huāng yě chuāng qián guān chá yǎn zò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iáng bì hán shuāng yǔ dī shuì jiào lǚ xí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完成下列成语。 成群(_____)队四通八(_____)一叶知(_____) 层(_____)尽染五谷(_____)登春华秋(_____) 4.比一比,组词语。 飘(________)调diào(________)落luò(________) 票(________)调tiáo(________)落lào(________) 5.根据平时的积累把句子补充完整。 (1)仁者爱人,____________。 (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4)_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 二、信息匹配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序号。 (1)秋高气爽.①明朗②痛快③清凉④舒适(______) (2)五谷丰登.①上升②同“蹬”③记载④谷物成熟(______)(3)秋风习.习①反复学习②熟悉③飞动的样子④习惯(______)(4)果实累累.①堆积②连缀成串③连累④麻烦(______)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句子里。

关注三年级现象(36)-孩子学习超差怎么办

关注三年级现象(36)家有学困生怎么办 涛涛的爸爸很苦恼: 涛涛今年上三年级了,学习在班级里超级差,生字、单词常常记不住;数学更是一团糟,一道数学计算题,前边用减法计算,后边又算成加法。 其实,这是一个很机灵的孩子,有一双大大的回说话的眼睛,是一个很不错的帅小伙。上幼儿园就能组装复杂的玩具,一坐就是很长时间;可是一学习就坐不住了,常常走神,老师讲到哪里都不知,写字更不用说,从来就没认真写过,像蚂蚁爬一样。 说实在话,涛涛并不是笨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学困生。这种情况在三年级男孩子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家长如果不注意帮助和引导,可能会害了孩子的一生。 1 学困生和我们经常提到的差生是有区别的。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因为方法、习惯、行为等方面的制约,造成孩子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

这些孩子如果教师、家长关心、关注、引导、纠正,孩子的成绩会不断提高,逐步跟上学习的步伐。 从日常的表现看,大部分学困生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不知道为何要学习,学习热情冷热无常。 2.学习能力差:记忆力、理解力差,智力偏低,无法接受老师的教学。在学习时表现为缺乏接受信息与理解信息的基本能力,甚至基本的拼读、拼写能力等。 3.学习方法差:不懂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普遍只会死记硬背,不懂灵活运用,生搬硬套,前学后忘。 4.学习表现差:上课不听讲,搞小动作,抄作业,信心不足,甚至厌学,自暴自弃。 5.学习习惯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些不良习惯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更不用说提高成绩了。 学生学习差往往与家庭环境气氛,家长的教育方法、文化、品德的修养有关。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是因势利导,而是采用“牛不喝水强按头”的办法,强迫孩子学习,结果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强化了他们的恐学和厌学的心理。有的家长则认为管学习是教师的事,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有的家庭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经常打闹,有些父母离异,无暇照顾孩子学习;有的家长甚至要孩子帮着做生意,赚钱,弃学经商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学习。 同时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也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然,孩子学习成绩差也与学生本人的内因有关。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有的孩子从小养成贪玩、怕动脑筋、不守纪律等不良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背诵内容汇总

三年级下册重点背诵内容 第1课燕子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jùn)俏(qiào)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cóu)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fú)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lǜe)过,唧(jī)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ǒu)尔沾(zhān)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yàng)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pǔ)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第2课古诗两首 咏(yǒng)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sì)水滨(bīn),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3课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aī)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zhàng)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园地一 (读读背背写景成语12个) chà zǐ yān bīn yù bò xù 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喷薄欲出旭日东升 hào chòng jù xuán qiào luán 夕阳西下皓月当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 第5课翠鸟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1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I)卷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1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共19分) (共10题;共19分) 1. (2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果一只优秀的千里马一个月跑15天,每天最多跑1000华里,“华里”是古代的长度单位,1华里近似于300米,那么一匹千里马一个月最多可以跑________千米。(提示:10华里是10个300米,即是3千米) 2. (1分)80毫米和8分米一样长.________(判断对错) 3. (1分) 王叔叔的快餐店一天共营业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 4. (1分) (2018三上·东莞期中) 数一数,填一填。 的个数是的________倍。 5. (1分)估算. 537-375≈________256+632≈________ 6. (1分)锯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如果要锯成4段,需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________分钟。 7. (2分)如图,如果看到的小正方形个数是全部小正方形个数的,那么被遮住的正方形个数是全部正

方形的 ________,共有________个小正方形。 8. (7分) + 表示________个加上________个,共有________个,就是________. 9. (1分) (2019三上·惠阳月考) 小白兔采了6筐蘑菇,每筐28朵,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 10. (2分) 78个同学报名参加文体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了体育组或文娱组中的一类,其中参加体育组的有39人,既参加体育组又参加文娱组的有18人。参加文娱组的有多少人?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共8分) (共8题;共8分) 11. (1分)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560,减数是80,差是() A . 200 B . 280 C . 400 D . 480 12. (1分) (2019三上·东莞期中) 下面是四位同学跑200米的时间,跑得最快的是()。 A . 1分50秒 B . 100秒 C . 108秒 D . 2分 13. (1分) (2019三上·成武期中) 下面能表示“4的3倍”的图是() A .

关注三年级现象(13)-三年级孩子作业拖拉开始出现

关注三年级现象(13)作业开始出现拖拉 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的作业还不多,但随着孩子进入三年级学习。孩子的作业量加大,拖拉作业的现象也逐渐突出了成为家长关注的一大重心问题。遇到作业拖拉的孩子,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非常头疼,想要改掉孩子这个不良的学习习惯,家长就要找原因,想对策。 孩子拖拉作业的原因 第一,书写困难 对孩子来说,写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视知觉和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业材料都必须透过视觉来做文字的处理,这是材料输入的过程,同时还要有手的动作,这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过程总是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也没有哪一样可以单独起作用。 如果孩子视—动统合能力落后于自己的实际年龄,视觉分辨能力、视觉广度以及精细肌肉动作的落后,不足以应付大量的抄写任务,那么做功课就会变成一件让人感到非常厌烦的差事,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在自我克制方面就比成人要差

很多,往往是凭兴趣的,所以一旦做作业时有点别的刺激,就会出现左顾右盼、拖拖拉拉的情况。 当您的孩子出现上述问题时,您就应该考虑是否孩子在视动统合方面存在着能力的落后,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专业测验来确定问题的性质,以便您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的毛病。一旦“确诊”,就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克服孩子的学习困难。 第二,环境影响 有些孩子是本身的性格特点引起的,拖拉同深受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性格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也慢性子,生活散漫,做事拖拉,就会影响到孩子各方面动作。 第三,习惯较差 有些孩子回家后总是找借口不写作业,或者一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就马上找父母,有些孩子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身体转的像陀螺,身边一点小声音就会去关注,还有些孩子做作业时不抓紧时间,一会儿找橡皮擦,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半天写不了几个字等等,这些都是

关注三年级现象(1)-三年级现象究竟是什么

关注三年级现象(1)三年级现象究竟是什么? 孩子上三年级了,很多家长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一二年级,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满分,怎么到了三年级总是考七、八十分了呢?而且,孩子从三年级开始还变得更让人费心:坏习惯增多了,经常和大人顶嘴了…… 的确是这样,小学一、二年级学习完全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只要你知道勤奋,努力,死记硬背都可以拿到高分。但是到了三、四年级,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孩子要保持高分,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这种情况在教育界称之为“三年级现象”。 三、四年级是孩子成长的一道坎。但它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家长忽视,这个阶段孩子的很多变化处理不好,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很多孩子在初中暴露出的问题都和这个阶段埋下的隐患有关。 中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说起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性,相信各位家长都有一个笼统的意识。但要细细探究,家长和孩子具体应该怎么做,很多父母根本就摸不着头脑。 其实,小学六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能够让家长的努力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了,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学校老师心目中的形象,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特点的形成。 三四年级:是孩子由依赖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强的转型时期,会开始主动积极地接收知识,很多机智的表现,会不时地让父母惊叹。 五六年级:是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识的时期,我们发现,这时候我们口头上能教给他们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给孩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空间与条件,借助书本给孩子传递丰厚的知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这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从本班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上,学生不仅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表达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了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学期在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跟上学期一样,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并且加大力度。初步设想如下:

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课本作为桥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课外读物,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竭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读书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 每节语文课前,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并简介书中内容。 灵活布置家庭作业,少做机械性的重复作业,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课外书20分钟,并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或感想)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 定期抽查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感悟交流会,对于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 加强写作训练,使听说读写得到更加完美的统一。定期进行写作指导,结合阅读内容布置写作题目,使学生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写作训练。结合开展的课题实验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注三年级现象(2)-为什么在三年级会出现两极分化呢

关注三年级现象(2)孩子开始两极分化 在教育界,有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理念: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寥寥数言,概括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变化发展。 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的分化,是小学教育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同时又是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小学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别很小,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好学生。 到了三年级,学习成绩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学习跟不上的人多起来。与此相反,尖子学生更加明显,他们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一般说来,在小学三年级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到四五年级时极容易落为差生。 孩子会出现哪些分化 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来看,“三年级效应”不只是学习成绩的突然变化,而且是整体心理发展都带来变化。 1、学习成绩的分化

乐乐一二年级时成绩很好,可自从上了三年级后,她的成绩就开始下滑,回到家里老是说这个问题弄不懂,那个问题不明白,那些作业不会做,补习、加强训练都没用,这是怎么回事呢?乐乐的妈妈弄不明白:是不是孩子变笨了,不如以前聪明了呢? 孩子上三年级后,不少家长的感受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一二年级时,孩子一般都能考90分以上,同学间没有太大差别,但三年级开始就会拉开差距。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学习成绩的分化。 2、学习能力的分化 小敏和小玲是邻居,又是同班同学,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小敏生性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爱自己动手做点小制作。小玲则生性文静,从不主动探究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所以小敏每天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搞这弄那,手停不住,有时还会闯祸。 但小玲做完作业后就不知该干什么,只好看看电视。一二年级时,两人成绩不相上下,有时小玲还会更好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