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主要贡献_张争胜

褚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主要贡献_张争胜
褚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主要贡献_张争胜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1卷第3期

2016年3月V ol.71,No.3March,2016

褚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主要贡献

张争胜1,赵亮1,高雅茹2,南文龙1

(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摘要:褚亚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学家和地名学家。他长期从事地理教育研究与实

践,完善了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体系,创造性的提出地理教材“三系统”理论,提出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深入教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并行的地理教育理论,他对地理教育

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地理教育学的发展。他重视地名研究与管理人才培养,撰写专著力图

构建地名学的基础理论,并对新时期地名管理、地名规划、地名商品化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褚亚平;地理教育;地名学;学术贡献

DOI:10.11821/dlxb201603014

褚亚平先生是新中国地理教育和地名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他高瞻远瞩、勤奋耕耘,为中国地理教育学科和地名学的发展倾尽全力,他德高望重、学识广博,以“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关心爱护青年学者,精心培养一代又一代地理教育人才。2015年10月17日,褚亚平先生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2岁。

1褚亚平先生的生平简介

褚亚平先生1923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48年从北平师范大学地理学系毕业后,经黄国璋主任推荐到南开中学女子中学任教,北平解放后转聘到北京市第二中学任地理教师;1951年春被北京市文教局调任编审研究室研究员、地理学科负责人,同年秋被借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编写初中教科书《自然地理》,任务完成后回市文教局,任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地理教研组组长,参与北京市中学师资训练班的相关工作。

1954年,褚亚平先生参与筹建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更名首都师范大学),任专修班地理科主任、地理系首任系主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等职,担任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地理教学法、地名学概论、地理学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指导地理教学法和地名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助教班的进修生。在担任系主任期间,褚先生重视学科建设、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研究生的培养,为地理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褚亚平先生勤奋刻苦、治学严谨,是中国地理教育学界的著名学者与专家,与褚绍唐先生并称为“南褚北褚”,为中国地理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曾任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地理学科审查委员和召集人,星球地图出版社等单位的学术顾问,还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收稿日期:2015-10-26;修订日期:2015-11-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53)[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371153]作者简介:张争胜(1972-),男,湖南祁东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地理、南海诸岛地名等研究。

E-mail:zhangzsh@https://www.360docs.net/doc/f0641775.html,

通讯作者:赵亮(1991-),男,山西祁县人,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zlookbook@https://www.360docs.net/doc/f0641775.html,

524-528页

3期张争胜等:褚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主要贡献

525中国地名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理事长[1]。

褚亚平先生在长期的地理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地理教育理论。第一著者或主编出版了《地理教育学》、《地理学科教育学》、《中学地理教学法》、《80年代地理教育硕文》等著作。他还积极参与撰写或组织编写《地名学论稿》、《地名学基础教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北京卷)》等专著。因对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褚亚平先生1990年获国家教委表彰“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的荣誉证书和“老骥伏枥”石刻奖品,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2]。褚先生对教育事业的坚持不懈与无私奉献,为祖国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地理教育人才。

2褚亚平先生的地理教育思想

褚亚平先生博学多思、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地理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地理教育理论,形成了极具现代化特色的地理教育思想。2004年,他将自己对地理教育多年的思考与见解总结为:①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生产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并探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是现代地理学科教育内容的基本实质;②以人为本,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以终生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为教育素材,以全方位多侧面观察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为探究常规,以典型地域和乡土地域的实地考察为实践依据,是当代地理学科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思想和工作要求;③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是认识地理事物特性之所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地理思想深化的理论基础;④电脑网络是地理教学迅捷摄取、传播和探究时空形象信息的高效能手段;⑤地理学科教育具有重大的育人作用,地理课程是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国土整治、人口调控和城乡建设规划以及探星登月等宏观问题处理的科学文化基础;⑥应将地理课程列为学校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一个人打造思想文化基础的基础,学好了终生有用;⑦一生做一名社会主义祖国的人民教师很光荣,心甘情愿为伟大祖国的地理教育事业鞠躬尽瘁;⑧“地理教育为今日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全世界重视科学教育的国家,在学校里总会把地理课程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3]。在数十年的地理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褚亚平先生不断深化他对地理教育内涵与本质的认识,开创性地提出一系列地理教育观念,凝练形成睿智深邃的地理教育思想。

3褚亚平先生对地理教育研究的贡献

褚亚平先生作为中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学术带头人,他倡导教师言传身教、严谨治学,提出要认真分析学生思想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对地理教育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完善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体系,推动地理教育教学学科体系的建设。1981年,褚先生编著出版《中学地理教学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师范院校第一本地理教学法教科书。该书对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与本质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探讨了地理教学的过程与遵从的法则[4-5]。褚先生认为,地理教学法是以研究地理教学方法为主,同时兼顾地理教学任务与地理教学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他分析了地理教学各个环节各要素所起的作用,对地理教学法的系统研究完善了中国地理教学法的学科体系。其后,褚先生在地理教学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建地理教育学学科[6]。他认为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学科教育学的微观角度替代传统对教育学整体的宏观研究更有利于学科发展的

地理学报71卷需要,教育学的发展符合从宏观层次的普通教育学到微观层次的学科教育学的发展规律。1992年,褚先生主编的《地理教育学》出版,这是中国地理教育学领域的第一部权威著作,对中国地理教育方法、教育质量评估、地理教育的本质有系统的阐述,并对地理教育未来发展、地理教育现代过程等方面有创造性的见解,其后出版的《地理学科教育学》对地理教育的诸多问题有更深入的探讨[7-8]。褚先生从地理教学法到地理教育学的研究,不断推动着中国地理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第二,创建地理教材“三系统”理论,推进学校教材理论的发展。建国初期,褚先生曾主编初中地理教材,长期关注中学地理教材建设[9]。20世纪80年代初,褚先生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提出了地理教材的“三系统”,即课文系统(T )、图像系统(M )、作业系统(E )。他认为地理教材编写要关注地理教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地理教材整体性的关系,保证“三系统”统筹协调,进而建立“TME ”一体化的课本系统,即地理课本系统应该是“三维多层次”的大结构分析模式(图1)。他提出,该系统的纵向结构依次由首层的显性结构“知识要素”与二、三、四层的隐性结构“智能要素”、“德育要素”与“美育要素”组成。结合各系统自身的整体性,“三系统”又分别包含四层结构要素,其中“知识要素”作为传递教育信息的媒体占据着主宰的地位,其他三层要素又相互联系。随后,他运用“地理课本系统内容联系结构图”与“地理课本内容一体化图式及动态结构”进一步深入探索地理课本的一体化理论。“三系统”理论是建国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关于地理教材编写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为中国后来地理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参考[10]。

第三,提出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深入教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并行的地理教育理论[11]。褚先生对地理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他将地理教育目标划分为两种分类体系,一类是智能教育、德育、美育,其中智能教育占主导地位;另一类是知识、观念和行动,并强调行动教育所具有的现实意义[12]。他提倡新的教学方法要吸收传统教育方法的优点并改进缺点,主张学生通过乡土地理调查等研究活动,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等地理要素的感知,通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13]。作为地理教育专家与地理教育工作者,褚先生始终强调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倡导通过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动祖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褚先生认为,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地理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地理科学教育需要把握住时代赋予的学科教育任务,确切规定课程内容;倡导把“人地关系”与“知、观、行”一体教育结合起来是地理教育内容取胜之路;目前中学地理教材改革已初有成效,为后续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褚先生认为,地理学科是集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生态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诸多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科目[14],重视地理教育对国家振兴,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褚先生对中国中小学地理课程改革[15]与地区间地理教学差异[16]有自己的见解,还强调环保教育、地理意识、地图等教学内容在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17]

图1地理课本系统大结构分析模式[10]

Fig.1A general structural model for the geography textbook system [10]526

3期张争胜等:褚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与主要贡献

527 4褚亚平先生对地名学研究的贡献

褚亚平先生长期担任中国地名研究会副理事长,20世纪80年代,褚先生最早在北京师范学院开设《地名学概论》选修课,招收地名学研究生,并先后编写《地名学论稿》、《地名学基础教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北京卷)》等学术专著[1]。褚先生与人合著的《地名学基础教程》是学习地名学科基础理论的必读书目[18]。该书对地名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作了明确的界定,并对地名系统、地名功能、地名语词、地名特性、地名分类、地名演变、地名命名、地名管理等诸多地名分支内容作了深入阐述。褚先生强调,地名规划要作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名规划会促进城市规划的运行[19]。他还呼吁,城市地名商业化作为意识形态产物商品化的代表,为了保证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新时期的地名管理需要纳入法制化轨道。他认为基于地名的不同功能属性,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地名可分为商业地名与非商业地名,并且商品地名数量会逐步增加,因此会对地名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此时国家需要制定专门的“地名法”保证地名管理的正常秩序[20]。另外,他还对地名中的数词地名与微地名等特殊地名形态[21],以及飞地的管理[22]与模糊地名的存在状态与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23]。褚亚平与曾世英、王际桐等诸位先生为中国地名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4]。

致谢:承蒙褚亚平先生家属以及生前好友华南师范大学刘南威教授、执信中学廖觉娴老师提供相关资料并给予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diting Group for Annals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Annals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1954-2003.Beij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6:586.[《首都师范大学志》编写组.首都师范大学志1954-200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86.]

[2]Chu Yaping.Miss My Teachers Immensely.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2:71.[褚亚平.深深怀念我

的老师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1.]

[3]Chu Yaping.My geography educ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f0641775.html,cation of Geography,2004(1):1.[褚亚平.我的地理教育思想.地

理教育,2004(1):1.]

[4]Lin Peiying.On the two contributions of Mr.Chu Yaping to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education&teaching research in

https://www.360docs.net/doc/f0641775.html,cation of Geography,2013(6):4-6.[林培英.浅论褚亚平先生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两大贡献.

地理教育,2013(6):4-6.]

[5]Chu Yaping.Methodology f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1981:1-182.[褚亚

平.中学地理教学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182.]

[6]Chang Huafeng.Brief introduction of Chu Yaping's geography educ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f0641775.html,cation of Geography,2010(3):6-

7.[常华锋.褚亚平先生地理教育思想简介.地理教育,2010(3):6-7.]

[7]Chu Yaping,Wang Zhaohe,Chen Shengqing,et al.Geography Pedagogy.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1992:1-278.[褚亚平,王肇和,陈胜庆,等.地理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278.]

[8]Chu Yaping,Lin Peiying,Wang Zhaohe.Geography Education.Beijing: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98:1-299.

[褚亚平,林培英,王肇和.地理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99.]

[9]Chu Yaping,Lin Peiying,Zheng Yafei.Analysis of three systems of modern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material

constitution.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1984(5):5-7.[褚亚平,林培英,郑亚非.析现代学校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课程·教材·教法,1984(5):5-7.]

[10]Chu Yaping,Lin Peiying.A general structural model and the integration principle for the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

system.Journal of Beijing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s Edition),1991(3):81-83.[褚亚平,林培英.学校地理课本系统的大结构模式及一体化原理.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81-83.]

[11]Chu Yaping.Professor Pushkin's analysis of a geography lesson.Geographic Knowledge,1953(9):259-261.[褚亚平.普

希金教授对一堂地理课的分析.地理知识,1953(9):259-261.]

地理学报71卷528

[12]Chu Yap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Geography,1964(3):24-25.[褚亚平.中学地理

教学的特点.地理,1964(3):24-25.]

[13]Chu Yaping,Yang Ying.Study on local geography:Taking the county as the basic local unit.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1988(6):1-2.[褚亚平,杨颖.“以县”为基本乡土单元研究乡土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88(6):1-2.]

[14]Chu Yaping.Research object of geography teaching method and others.Geographic Knowledge,1959(12):475-478.[褚

亚平.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及其他.地理知识,1959(12):475-478.]

[15]Chu Yaping.Geograph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 structure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1986(2):17-20.[褚亚平.中小学地理课程设置与教材结构问题.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86(2):17-20.]

[16]Chu Yap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line of geography curriculum of Hong Kong junior high school.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1990(1):2-4.[褚亚平.香港初中《地理科课程纲要》的特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0(1):2-4.]

[17]Chu Yaping.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ps and eography.Map,1987(4):3-5.[褚亚平.略谈地图与地理的

关系.地图,1987(4):3-5.]

[18]Chu Yaping,Yin Junke,Sun Donghu.Toponymy Basic Tutorial.Beijing:Surveying and Mapping Press,2009:1-176.

[褚亚平,尹钧科,孙冬虎.地名学基础教程.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1-176.]

[19]Chu Yaping.Place name planning can not be neglected in urban planning&development.Beijing Planning Review,

2004(6):112-113.[褚亚平.城市规划发展不能忽略地名规划.北京规划建设,2004(6):112-113.]

[20]Chu https://www.360docs.net/doc/f0641775.html,mercialization of city names and legalization of place names management.China Place Name,1996

(1):4-6.[褚亚平.城市地名商品化与地名管理法制化.中国地名,1996(1):4-6.]

[21]Chu Yaping.Discussion of numeral place names and micro place names.China Place Name,1992:5-6.[褚亚平.论数词

地名和微地名.中国地名,1992:5-6.]

[22]Chu Yaping.Discussion of enclave.China Place Name,1998(5):40-41.[褚亚平.飞地浅谈.中国地名,1998(5):40-41.]

[23]Chu Yaping.The existence and management of fuzzy place name.China Place Name,1991(1):5-6.[褚亚平.模糊性地

名的存在与管理.中国地名,1991(1):5-6.]

[24]Chu Yaping.Focus on Use,Based on the Real.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1986:1-24.[褚亚平.着眼于“用”,立

足于“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24.]

Chu Yaping's academic thoughts and main contributions ZHANG Zhengsheng1,ZHAO Liang1,GAO Yaru2,NAN Wenlong1

(1.School of Geograph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2.School of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Abstract:Chu Yaping was a distinguished expert in geography pedagogy and typonymy in China.He had long been dedicated to researches and practice of geography education.He also strove to perfect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geograph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Furthermore, he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three systems"of geograph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theory of promoting a student-centered geography teaching for students'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while deepening researches on teaching and fostering a teaching team of high quality,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pedagogy in China.H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studies on typonym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anagement talents and wrote books,striving to structure the basic theories of typonymy and to present his views on the management,planning,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place name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Chu Yaping;geography education;toponymy;academic thoughts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张晓明名老中医骨伤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在骨伤科科中,中医骨伤科的许多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法,如痹症的辨证论治,预防保健,中药外敷等方法,或被遗忘或未完全继承,导致学术思想及经验失传,张晓明主任医师为滨州名老中医,所处地方靠近海边,气候潮湿,痹症发病率高,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丰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跟师学习,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结原始资料,继而跟随张晓明主任学习,临床见习,观摩,总结资料,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痹症是指因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内经》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并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提示脏腑与痹症的关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诊并治》认为“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挚”,“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若脱”是其主症,病位在肝肾,病因是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筋脉,水湿浸淫骨关节所致。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筋脉。 病因病机: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外因有风寒湿邪,风热湿邪:内因有正气不足,体质亏虚。一般情况外因是致病条件,内因是发病基础。 张晓明主人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概括起来有邪、痰、瘀三方面,外邪浸入人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具体有风寒湿热诸邪,临床表现为外邪侵犯肌表,阻闭经络,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筋脉失养,瘀阻成痹,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发为本病。如果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则会发为寒痹,如果平素身体较好,肌体抵抗力强,则正邪相争,寒邪从阳化热,形成热痹,而较少见到直接感受热邪而致病者。 这里所说的瘀是指痰浊淤血,是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淤血痰浊痹阻经络,可见关节肿大,屈伸不利。 虚指人体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者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其中以肝虚肾虚为主。若先天之气不足,肾气亏虚,肌体抵抗力低下,卫外不固,易受外邪浸袭而发病,若邪气留滞不去,进一步耗损正气,肝肾不足加重。由于关节筋脉失养,不荣而痛,使病情更加复杂,出现形体消瘦、关节变形等症。 张晓鸣主任医师临床总结:豨签草具有降血沉,促内风湿因子转阴的作用。常用量30-60g,对于久治不愈的顽痹,或疼痛较重的本病,张老师善用全蝎、蜈蚣、地鳖虫治之,收效很好。张老师认为:虫类多肢足与关节,居住潮湿,由于自然演化和适应,他们具备天然抗风湿能力,他们的抗病能力最易为人体接受,利用,止痛作用较快。 基于以上认识,张晓明主任在临床上采取内服外治相结合,给予祛邪为主,结合补气养血,疏通经络,化痰解瘀之法,取得良好的疗效。祛邪为主的原则贯穿于各期治疗之中。 内服方药的组成原则:根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风寒湿邪,因此,以风邪为主治病者,给予祛风药为主,兼用散寒除湿,再加活血、健脾之药;寒邪为主者,给予散寒之品,重用温阳药物,佐以祛风除湿。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豨签草、丁公藤、络石藤、青风藤、寻骨风、制马钱子、细辛、透骨草等。张晓明主任根据以上原则创制息风灵,主药即是丁公藤和制川乌。 对于热邪,多由于风寒之邪在体内郁积过久转而化热而来。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疏通经络为主,但也应该根据情况加用川乌等散寒止痛之品。一是因为此类药物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在应用大剂量清热药物中配伍,只是利用其较强的止痛效果,而不会减少清热作用,而是因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风寒之邪侵犯经络关节所致,仍有一些风寒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转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

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故事四则

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故事四则 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故事四则一、对病下药 张仲景在医学上出了名,还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 从前,一些郎中们,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 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了。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 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丸,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 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 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我看几十年病,听就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耍锛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故事四则二、巧“治”府台 东汉年间,南阳有个府台,他干了很多坏事,人们气恨他,巴不得找个出气的机会。 这年,府台的女儿有病了,一连几个月,遍求名医,也治不好病。这天,府台派家人去请张仲景,来给女儿看病。那阵子,伤寒病正游行,张仲景每天早出晚归,到乡下给老百姓医病,只有儿子在家。他们就把张仲景的儿子请了去。 张仲景的儿子常年随他学医,也是个知名的郎中。他来到府衙,询问了小姐的病情,府台夫人没张嘴,泪就先落下来:“唉呀!她面黄肌瘦,茶饭不进,还不住歇地呕吐呢!”说着说叫女儿诊脉。 那时候,年轻郎中给女子看病是不能见面的。所以只好从帘帏中牵出一根红线,一头拴在小姐的中指上,一头让张仲景的儿子拉着,放在耳朵边静听。他仔细听了好久,心里不觉好笑:哈哈!就这病竟没人看得出吗? 原来府台的女儿是怀孕啦!可他并不知道“病人”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就高声朝着府台说:“恭喜大人!小姐没有啥病呀,她是喜脉!你快要当外爷了!” 府台一听气得浑身乱颤,嚎叫道:“混帐东西!纯是一派胡言,快把他赶出

六经气化学说

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学说。其基本内容是根据《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中六经标本中气理论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经移植与发挥用来分析阐述《伤寒论》六经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这一学说推动了《伤寒论》的研究及学术思想的发展。 1、气化学说的渊源 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中由王冰补充的运气七篇大论,《素问·六微至大论》载:“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阐述了自然界六气阴阳消长生克制化的规律,即三阴三阳以六气为本,六气以三阴三阳为标。其六气标本中气从化规律,即具有互为阴阳表里制约相配关系的六气如何从标从本从中气运化。 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又有阐发,如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标本,……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也。”张子和《儒门事亲》编成“标本中气歌”:“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明·张景岳《类经图翼》描绘了“标本中气图”,以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六经六气各有所从所主不同。论述了人身经络脏腑与六气标本中气相应的关系。历代医家对于阴阳标本中气理论的论述,对后学研究人体生理和治疗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2、《伤寒论》的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创始人为清代张志聪与张令韶二人,而以张志聪为主。张氏将《内经》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与天人相应等理论用来阐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如他在《伤寒论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在《侣山堂类辩·伤寒论编次辩》中也指出“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气。”强调三阳三阴之气与天之六气相应的观点。张氏论述了六气与六经病的关系,其曰:“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谓六经伤寒者,病在六气而见于脉,不入于经俞,有从气分而入于经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说张氏所说的六经病,早期大多是“气与气相感”的六经之气为病,而不是经络本身的病变。继则才从气分入于经络,但只是十之二三。 张氏认为人身之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木,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胃金。”而后各循其经,分主所属皮部:太阳在背,阳明在胸,少阳在胁,太阴在腹,少阴在脐下,厥阴在季胁少腹之际。在六气中惟太阳之气不仅主皮部,还主通体。盖太阳之气外统一身之皮毛,内合五脏六腑,为肤表之第一层。六气运行于皮

纯正道医_高尚先生_金代医家刘完素道医思想辨析_程雅君

道教研究 纯正道医、高尚先生 金代医家刘完素道医思想辨析 程雅君 提 要:金代医家刘完素不仅以道自居,以道自守,更将高道之风,大德之节贯彻到行医实践中。历代道医中,论修道之真恳,为医之精诚,刘完素堪为楷模。但刘完素的高道大医风范,一直隐而不彰。本文在全面分析刘完素的生平、著述以及学术思想等的基础上,阐释了一代道医刘完素。 程雅君,1972年12月生。中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哲学。 主题词:刘完素 道医 中医哲学 道教学界对著名道医刘完素的研究,主要是胡孚琛、盖建民 两位先生。两位先生对刘完素的研究都很深入,但由于研究时间比较早,以及研究角度、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等的不同,所以主要是纲领性地梳理。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力图用更详实的史料,并更注重用哲学的方法进行深入辨析,来 写真 纯正道医、高尚先生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宗真子,自号通玄处士,又号河间居士。北宋宣和二年(1120),出生在河北省肃宁县,三岁时全家迁至河间县居住。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灭辽,次年又灭北宋,刘完素遂为金朝之民。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逝世,享年八十岁。刘完素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金元四大医家之首。由于倡导 火热论 ,用药多寒凉,而成为 寒凉派 的开山祖师。金元四大医家中的张从正、朱丹溪都可谓刘完素的徒子徒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云: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故研究中医学离不开金元医学;研究金元医学,刘完素是重中之重。但是,现在有关刘完素的研究,大多重其医而略其道。即使有个别涉及道医刘完素者,未免有挂一漏万之弊。而刘完素无论是察其为人、还是观其治学都深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堪为道医之大、之纯正者。更况,刘完素与稍后于他的同时期医家张元素,一道医一儒医,是传统医学从道医向儒医转化的标志性人物。因此,从中医学角度,深入理解刘完素的道家道教思想是从医学与哲学的更高角度来看刘完素及其医学思想;从道家道教角度,则是研究道医之必须。 上 刘完素生平有明显的道风格。这首先是由于刘完素本人以道者自居有很大关系。刘完素以道者自居,从他的名、字、号等就得到了充分反映。 如其名 素 字, 说文 素,白织缯也 ,后引申为本色、本质、质朴、不加装饰、清淡无为等意义。 素 字是道家道教很常用的术语, 马王堆汉墓帛书 经法 道法 云: 故能至素至精,悎(浩)弥无刑(形),然后可为天下正 ; 淮南子 俶真 : 是故虚无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 ; 鹖冠子 学问 云: 道德者,操行所以为素也 ,陆佃注: 道德,操行之本,故曰素也 ; 庄子 天地 云: 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 ; 元包经 太阴 云: 尚乃俭,务乃素,无起徵脩,无勤动为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云: 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 ,逯钦立注: 笃素,纯志 。可见,刘完素的 完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及贡献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3-21 16:26:34 ]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尽管主要是指导临床各科,但其中亦有不少宝贵的养生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张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正如《伤寒杂病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之语所云,仲景之学。是在继承了《内》、《难》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张仲景便自然地以《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且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曾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见《伤寒论·自序》),“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见《金匾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这些生动的描述,就很清楚他说明,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并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气候的发展变化,才能得以生存,保持健康。由此可见,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仲景养生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防病、抗病重视保津液。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首先表现在津液具有固护机体、防御病邪的功能。如仲景在揭示太阳病转入阳明的机理时,一再重申亡津液是其关键条件:“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正是其例。何以亡津液会导致病转阳明?因为律液乃阳明经的主要正气,津液充则阳明固,邪不可干;津液亡则阳明虚,邪气便可轻易陷入。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其次表现在津液能驱逐病邪,削弱病势上。如“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这里的热越,即言热邪发越于外。津液充沛,阳气畅运则汗出越邪,邪越则病顺。故“阳明病,法多汗”,而津亏则无汗,邪不得出,其病为逆。又如温热病中小便常短赤灼热,因为人要通过小便排邪。热邪一除,小便即转清利。“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故临床可视小便断吉凶。“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因小便不仅显示人体津液虚实情况,而且还能反应前阴这条驱邪途径是否正常。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641775.html,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作者:闫康沈其霖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医圣仲景作《伤寒杂病论》,洋洋洒洒八万言,鸿篇巨著之中理、法、方、药莫不完备。后世医家于“伤寒辨治”、“经方应用”等方面研究文献浩若烟海,而对仲景宝命全形之养生思想则鲜有发挥。本文从“饮食调摄”、“起居颐养”、“未病先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窥仲圣养生思想之一二。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张仲景生于东汉纷争之乱世,疫病肆虐,伤寒横行。从“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仲景痛定思痛,于《伤寒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轻视保身长全养生之法的叹息。笔者认为,除去“伟大医学家”这项桂冠,先圣张仲景亦称得上是一位“超卓的养生家”,这一点在其传世巨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有体现: 1 饮食调摄 脾胃后天本,民以食为天,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今养生家无不重视的饮食调和,这也是张仲景养生思想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开篇即讲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疚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饮食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气血生化的基础,饮食精华可以养生,但若不加以调摄,则适得其反,疾病丛生。仲景强调如果想要达到滋养的目的,需按照饮食宜忌进行调摄。 1.1 节于性味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中,仲景提到了饮食调摄的基本要求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性味,使之与脏腑相和,勿食过于苦酸,勿食过于辛甘,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五味过极,外损肌肉,内伤五脏。只有先考虑性味的调和,无使过极,才有可能符合饮食养生道法,尽得水谷之滋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中之“节”者,约、缠束也。一个“节”字,尽道仲圣对性味调和饮食养生的要求。 1.2 慎于禁忌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总目(1-13辑)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总目(1-13辑) 赵昌智主编的《扬州文化研究论丛》创办于2008年9月,由广陵书社出版,每年出版两辑,主要栏目有:扬州学派研究、文选学研究、维扬艺文、邗城史探、扬州名人、扬州盐商、广陵琴派研究、书评等。 第一辑2008年9月 赵昌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 曹世潮:扬州文化的个性及其对世界的意义——兼论世界上的三种生活方式:伦敦、新德里、扬州 余大庆:论扬州文化的性质及其现代意义 郭志坤:写在《隋炀帝》播映前 祁龙威:读前人清朴学史部分论著札记 汤志钧:朴学研究和函札整理 黄继林:徽商与扬州文化 朱福烓:扬州佛教文化探微 田汉云:论清代扬州学者的《荀子》考证 戚学民:论阮元对戴震学术地位的贡献——读阮元撰《儒林传拟稿》札记之一 陈文和:阮元的校勘学 王章涛:扬州学派边缘人物与扬州学派研究———黄文旸对阮元、焦循、凌廷堪的影响 郭院林:刘文淇书札四通 曾圣益:郭院林《刘文淇书札四通》读后 刘建臻:徐复试论 郭明道:扬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与治学成就 顾农:曹宪与李善——文选学的两位奠基人 赵昌智:扬州与选学 赵阳:在文学与学术之间——清乾隆年间“《文选》派”辨 李保华:关于广陵潮兴起、消亡及地域之争论 丁家桐:欧阳修扬州事迹七考 韦明铧:好自口中来,春从手上生——耿氏儒医世家 钱毅、钱宗武:北宋扬州诗人王令用韵研究 王伟康:焦循戏剧观初探 董国炎:论扬州评话 王汉:王鋆与“怪以八名” 张长明、孙卫华:螺钿妆成翡翠光——扬州漆器 曹永森、王京:一剪之巧夺神工——扬州剪纸 第二辑2008年9月 祁龙威:由训诂以明义理——读刘台拱《论语骈枝》 戚学民: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与阮元《儒林传稿》 王章涛:双峰并峙两通儒——阮元与焦循的学术关系 张其昀:论《广雅疏证》之撰成 田汉云、陈晓东:论清代《墨子》考证的历程与成就 刘建臻:《清史列传》中扬州学派史料刊误十六则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内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

简析张锡纯医学学术思想 【摘要】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先驱,开创了中西医结合之先河,对后世临床治疗用药产生极大影响。清末民初西方医学随着宗教传人中国,出现了西医学派。他在诊治疾病之余,将所悟医药之理,随时记述成篇,屡试屡效之经验方药,则自立名方,兼采西医之学说,将临床经验所得,与方中医理,相互阐发,撰写成文。他一生深研经典,博采众长,师古不泥,理论创新;衷中参西,独辟蹊径,勤于实践,力主贯通。他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和用药经验充分体现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中,本文就张锡纯的医学术思想作简要分析与阐述。【关键词】张锡纯;学术思想 1.生平著作简介 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同时读了西医的一些著作。1911年曾应德州驻军统领之邀,任军医正,以后任过立达医院院长、直鲁联军军医处处长等职,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张锡纯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1904年,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著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定居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 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其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的汇集。书中从诊症、辨治、方药到方解、按语,明了清晰,内容全面,开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思想之先锋。 2.主要学术思想 2.1阐述中西汇通理论开创中西医结合之先河 中西汇通是重要的理论问题,由来已久。怎样突出中医特色,怎样引进西医理论,两者能否汇通,合而为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张氏为此呕心沥血,作了诸多尝试,虽然未有所就,然不亏为先驱者,可钦可佩。张氏从《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圈,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悟出脑充血病证的病因。明确指出:“至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盖气反则血随气下行,所以可生,若其气上走不反,血必愈随之上行,其脑中血管可致破裂,血出不止,犹可望其生乎?”阐释经文未明之义,理显意明,与西医脑充血之认识完全符合。肝脾位臵,中医与西医认识完全相反。张氏认为:“肝虽居右而其气化实先行于左,故肝之脉诊于左关。脾虽居左,而其气化

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导语:防微杜渐治未病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 防微杜渐治未病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养生大法,它非常重视“治未病”。他在《金匮要略》开篇第一句就直陈“上工治未病,何也?”接着他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例,阐述了预防疾病的方法。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大自然的支配。是能动的顺从大自然的变化,还是被动的接受大自然的约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张仲景认为人的能动性应当占主导地位。他形象地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人怎样才能象轻舟那样自由地在水上遨游呢?他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与《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保持身心健康或防治疾病恶化的关键在于“养慎”。所谓“养慎”,就是内养正气,外御病邪。他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张仲景防重于治的养生思想。文中所说的“不令”,“适中即医治之”,“才觉即导引”等,都包含有早期防治的积极意义。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张仲景把“导引吐纳”放在首位,这不是偶然的。导引是以肢体运动、自摩自捏、伸缩手足为特点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

名医经典医案导读

细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名医经典医案导读 原价:32.80元 作者:张栋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9123560 字数: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名老中医学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中医继承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之成就,医案最著。”医案作为名医学术经验的重要载体,在历代中医学术传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内容提要 《名医经典医案导读》精选了近现代名老中医的经典医案,这些医案,或是有名医对处方用药的独到发挥,或是体现了名医辨证论治造诣水平,或是对中医治法的活学活用。医案作为名医学术经验的重要载体,在

历代中医学术传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医案,都能给读者以启发,可以说是拓展临证诊治思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重要参考书,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外感时病医案外感(刘惠民医案)感冒(章次公医案)风寒外束(章次公医案)挟湿感冒(黄少华医案)风温(赵绍琴医案)春温(赵绍琴医案)春温夹郁(张鹳一医案)凉遏(胃肠型感冒)(赵绍琴医案)寒凝(胃肠型感冒)(赵绍琴医案)冰伏(重感冒)(赵绍琴医案)伤寒表实证(刘渡舟医案)湿温(赵炯恒医案)夏季湿热(范仲明医案)暑温(李莲清医案)阳明温病(姚贞白医案)上呼吸道感染(胡建华医案)病毒性咽炎(胡建华医案)第2章内科医案咳嗽1(张之文医案)咳嗽2(黎炳南医案)咳嗽3(朱荩臣医案)咳嗽4(张之文医案)夜咳5(胡翘武医案)躁咳(潘龙田医案)久嗽(王祖贤医案)咳喘1(刘渡舟医案)咳喘2(龚士澄医案)咳喘3(李翰卿医案)咳喘4(王少华医案)咳喘5(刘渡舟医案)咳喘6(赵锡武医案)哮喘7(周仲瑛医案)哮喘8(董漱六医案)哮喘9(周仲瑛医案)哮喘10(胡建华医案)哮喘11(苏世屏医案)哮喘12(王焕禄医案)过敏性哮喘(周耀庭医案)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邵长荣医案)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胡建华医案)悬饮1(焦树德医案)悬饮2(池如勋医案)悬饮腑实(管光炜医案)胸憋咳逆(胡翘武医案)心悸1(连建伟医案)心悸2(伍炳彩医案)心悸(贫血待查)(赵绍琴医案)心动过缓(彭静山医案)心下满痛(张志豪医案)胸痛1(胡翘武医案)胸痛2(余发梓医案)胸痹1(万友生医案)胸痹2(陈瑞春医案)真心痛(高辉远医案)冠心病1(刘渡舟医案)冠心病2(张珍玉医案)高血压病(盛国荣医案)高血压病(朱良春医案)头痛1(陈苏生医案)头痛2(刘献琳医案)头痛3(钟耀奎医案)头痛4(陈苏生医案)头痛5(王祖贤医案)头痛6(周耀庭医案)头痛7(池如勋医案)头痛8(万有生医案)头痛9(三叉神经痛)(赵绍琴医案)头痛10(神经性头痛)(赵绍琴医案)风阳头痛(范文虎医案)头痛痰喘(秦伯未医案)风邪头痛(江克明医案)血管性头痛(胡建华医案)面神经麻痹(胡建华医案)眩晕1(乔保钧医案)眩晕2(胡建华医案)眩晕3(余发梓医案)中风1(裴一民医案)中风2(刘渡舟医案)中风3(颜乾麟医案)出血性卒中(邓铁涛医案)蛛网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汇总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生态化发展的运动,环境保护的口号也逐渐深入到各社会各阶层,城市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空间,为了使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更要以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为根。一、生态城市理论产生过程 生态城市的正式提出虽然仅有二十几年,但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却已很久。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源泉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最初的生态城市理论来源于生态学,但是从二十世纪起算,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术界也先后出现了三次研究的高潮,将这一问题和理论推广至全世界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首次探讨。从此以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衍生出的绿色城市、园林城市以及环保模范城市等名词也不断涌现。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国际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关注已经转移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上,1975年,由理查德·雷吉斯特等人创建的城市生态组织的成立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国际影响,使得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国际影响也继续扩大。继1990年这一组织在巴克利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探讨工作中,各种著作的出版把这一理论的内涵不断的充实与丰富,其影响也扩大到全球范围。虽然至今仍未有对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但是生态城市是公认的建立在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理想良性循环区域,达到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境界。 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把生态城市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型,并保持城市的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充分融合,同时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理查德·雷吉斯特(美国生态学家)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以聚居地为基础的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生态健康城市。 黄光宇教授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基于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将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系统相协调,对自然资源和能源进行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加强资源的在生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惠共生。 黄肇义等人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居环境,基于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自身具有人文特色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作为可持续子系统。 Rodney R White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现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和

张仲景木防己汤的学术思想及对后世影响的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开题报告 张仲景应用木防己汤的学术思想以及对后世影响的文献研究 专业:金匮 研究方向: 学生: 导师:教授 2008年月日

目录 一、立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性 五、可行性分析 六、预期成果 七、经费预算 八、课题进度安排

一、立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1.人神概念研究 木防己汤是一张治疗支饮的名方,首见于《金厦要略·痰饮咳嗽病篇》。其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膈间有支饮留伏,饮邪迫于肺,肺气上逆,则气喘胸满;饮邪滞于胃,胃失和降,则心痞闷,甚或坚实胀满;饮聚隔间,营卫不利,故面色黑而晦暗。其脉沉紧者,乃寒饮留伏于里,结聚不散之象。病程已达数十日之久,又经前医吐下不愈,应考虑到虚的一面。此时病情虚实错杂,故用木防己汤补气化饮。服药之后,其虚者,外虽痞满,而中无结聚,气化水行,病即可愈;实者乃水停气阻,木防己汤不能尽除坚实之根蒂,故于原方去寒凉滞气之石膏,加茯苓导水下行,芒硝咸寒软坚,下夺其水饮结聚,则阳气可通。 针对上述复杂的证候,仲景选用了木防己、石膏、桂枝、人参四药组合成方。本方之功效正如尤在径《金匾要略心典》所说:“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而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故又以石膏治热,人参益虚,……。”可见木防己汤是配伍谨严,功具温清补利的合方,用于痰饮郁结化热,而又兼阳气虚弱的证候,甚为合拍。其疗效之卓著,己为古今临床所证实。诚然,木防己汤并非痰饮病的主方,更不是痰饮病的通用方。换言之,临床治疗痰饮病,并不要求都象木防己汤那样的配伍施治,但是该方的特殊结构及其肯定的疗效,却为我们揭示了痰饮病治疗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现予分析如下: 一、温阳化饮,重在“和之” 痰饮之成,总与人体阳气虚弱,肺、脾,肾、三焦、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有关。痰饮即淡饮,与水湿同类,其性属阴,饮成之后,亦必更伤人阳气,故仲景在《痰饮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谓温药,是指能生少火,复阳气,化阴邪的一类药物,如木防已汤中的桂枝、人参以及《痰饮篇》中的麻黄、半夏、生姜、白术、厚朴、五味子、细辛等。这些药物运用于痰饮病证,一般说可以收到三大功效,即:振奋阳气以扶阳,开发腠理以发汗,化气行水以利尿。总之,既能温阳扶正,亦能蠲饮祛邪,显然这些作用都是治疗痰饮病所必须的。因脾为湿土,赖阳气以健运,饮为阴邪,得阳则易化,故治疗痰饮总以温阳化饮为其大法。据统计,《痰饮篇》共20方,用药34味,其中温药16味,约占全篇用药的47%,可见温药的使用在痰饮病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温阳化饮法决不是单一的,重点还在于“和之”。所谓“和”,有温和,调和之意。温和指温之不可太过,这是因为脾主湿,胃主燥,若温燥脾阳过度,势必伤及其阴,转成胃热亢盛之证,饮邪虽属阴,但停聚日久,气机阻滞,亦必郁而生热,过度使用温燥之药,必然助热耗阴。所以在痰饮病的治疗过程中,如何恰如其分地掌握温性药物使用的时间、剂量,使之不致于温燥过度,确是一个关键问题。调和,就是补偏救弊,协调平衡。脾与胃,阴阳相配,其生理功能的协调需要和;病理上,痰饮病多见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证,故要求医者补虚不得碍邪,攻邪不得伤正,清热固然不宜常用,温阳也不可过分,唯以邪去正复为最佳效果,可见“和”的实质即是辨证施治。仲景以“和”治饮的思想,在木防

中国古代人物故事

中国古代人物故事 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中国古代人物故事: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名机,男,汉族,约公元150年生,河南南阳人,东汉朝代的孝廉学历,汉灵帝时曾任正地市级的长沙太守。 医圣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他医术高超,利用勤学苦练得到的本领,医好了很多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他医德高尚,看到河南疾病流行时,弃官归乡行医,为广大老百姓治病;他医道高明,写出了医学名着《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是中国医学史上首次提出辨证论治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 社会关系 张仲景出生在东汉末期一个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员。他从小就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立志长大后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公元161年,11岁的张仲景拜同郡的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是当时有名的医学家,他性格沉稳,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因而张伯祖很受百姓的尊重。跟张仲景一同学医的,还有一个比他年长

的同乡何颐,他对张仲景刻苦钻研医学的精神十分钦佩。他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生。医圣神奇的治病故事 破迷信治精神病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 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最早使用肛门栓剂通便法 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

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

张培基翻译用法总结 在做翻译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下张培基书中的一些用法,主要是词汇,也有句型,当然只是部分篇章的,希望对大家有用。一定要回贴啊!!!不知怎么附件上来,直接贴了。 Be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被所困扰,包围 Nothing short of : only Surmount: 克服 A mighty long river Fare likewise: 过活,遭遇,进展相同 Now..now..:有时 Be confronted with: 遭遇面临 Brace up our spirits: 打起精神,下定决心 Grow restless:不安 Help sb out:帮助解决困难 Exhilarate:使活跃,高兴,兴奋 Take after: 向学习 Be engraved in one’s mind: 铭刻心中 A household name Be on the lips of sb Weak in memory and sloppy in thinking: 草率,粗心,邋遢With a grin: On urgent business:有急事 What with…and (what with)…一方面由于,另一方面由于,半因 Breathe one’s last: pass away

Pet phrase: 口头禅 Lazybone: Personal gains and losses: 个人得失 Innumerable:无数大量in large quantities, bountiful Spread far and wide: 广传 Out of sheer necessity: 出于需要,不得已 Follow one’s own bent (inclination): 平爱好兴趣办事Be in the prime of life:盛年年富力强 A special field of study:一种专门学问 Youth should be gone never to return: 一去不复返 Do sb a good turn: 于。。有益不辜负 Make a living /earn one’s bread Set one’s mind on 致力于 Time is no object.时间不是问题 Through the ages 古往今来 Eat into From cover to cover By dint of At one sitting Obsession with Subject to Slip into the old r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