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符先生学术年谱

陈国符先生学术年谱
陈国符先生学术年谱

杜国庠先生与陈寅恪先生_兼释陈寅恪先生诗_西天不住住南天_句

广东社会科学 2009年第6期 杜国庠先生与陈寅恪先生 兼释陈寅恪先生诗西天不住住南天!句 姜伯勤 [提 要]杜国庠先生担任广东学术界主要领导期间,尽可能保证陈寅恪先生的良好工作条件。他对陈寅恪先生的真诚尊重,源于他崇高的人品,深厚的人文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良知。 [关键词]杜国庠 陈寅恪 弹词!渊源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K825 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9)06-0099-04 一 1956年12月16日午后,我作为一个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和中山大学历史系1955级乙班20位青年同学一起,到广州东山杜国庠先生寓所,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拜望请益。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拜访。 我中学时熟读郭沫若自传?少年时代#和?革命春秋#,后来又读过郭老所写的?洪波曲#。郭沫若先生那种流水行云的文章,生动记述了墨者杜老!的形象,使我景仰不已。 在1956年那个难忘的科学的春天!里,我和同一科研小组的江昇日同学、黄绍衣同学,在刘节先生指导下,做了一部?张衡传#。江昇日同学是部队文化教员转业的,他中学时已能写林琴南体的小说,因而负担了这部稿子十分之八的篇幅。黄绍衣同学是潮汕地区著名留日教育家、中山大学早年之中文数学两系教授黄际遇先生的嫡孙,也是杜国庠先生的乡亲,担任这部传记稿子的文学史部分,约占总篇幅十分之一。我担任另外十分之一篇幅,是思想史部分,篇名?张衡的反图讖思想及其必然性#?。我的主要参考书中有旧版的候外庐、杜守素(杜国庠)、邱汉生诸先生合著的?中国思想通史#。由于黄绍衣学兄不时向我述说潮州乡贤杜国庠先生如何了不起,我也就尽量搜读了杜老关于先秦诸子和两汉思想的有关著作。墨者杜老!在我的心中,更清晰化为一位学富五车的硕学大家。 当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杜老之家时,只见这是一栋三四十年代建造的东山常见的二层住所。杜老的公子说话带有潮汕口音,十分亲切地把我们迎进屋内。终于亲眼拜见了杜老,一位极 99

谈年谱的参考咨询作用(一)

谈年谱的参考咨询作用(一) 1年谱是重要的参考工具书 在图书馆一般的参考咨询工作中,为读者主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有关人物资料的查询,包括生卒年、籍贯、职务、经历和作品等;二是检索读者所需要的有关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的史料;三是提供有关书目文献的查阅与考证。特别是寻找已佚的文献,难度很大,假如能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年谱,就能事半功倍地做好参考咨询工作。 年谱是研究历史人物生平的重要参考资料,年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年谱这一历史文献体裁始终为学界所重视。各朝各代均有人在修撰年谱。年谱在我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唐人的年谱情况不明,而宋人所编的年谱却不少。由于年谱的重要性,在中国古籍中它与方志、家谱一样,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最重要的文献源之一。 中国的历史著作大致有三种体载,即记事、编年、传记。在人物传记中,主要有记事和编年两种,记事的如二十五史中的记传类文字,可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编年体著作则是将一代历史按年月日顺序编成,可以孔子所著的《春秋》为代表,从鲁隐公元年始一直编了242年,这种编年体的方法被中国史家看重,在旧时学人的眼中,编年体著作地位低于纪传体,而真正能和司马迁《史记》相当的编年体著作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了,实际上该书是把前人的记传体改为编年体,从许多著作中汲取史料编纂而成。但此书偏重于历代臣君事迹,对许多文人不记,对非正统的事不记。另外“通鉴”一类的著作只在“通”不在“专”,尤其不能反映个人的详细情况。钱穆曾指出《资治通鉴》在年号记载上也有许多事例可以商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规范。1]因此到宋代,反映一人生平活动大事的记载文体出现了,这就是年谱。年谱继承了编年体的传统,它是按传主的生平事迹以年月记事的一种体裁。清代史学家章实斋说:年谱之作,“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文集而已。”2]当代著名史学家吴泽说:“余治史六十多年,深知年谱于史学研究之重要。早年尝读先贤年谱,常叹其考订事迹之祥,引经据典之专,排订年月之细,非它书能比。”3] 由于年谱说明了文献资料源的所在,并且细心的去发掘文献上所没有记载的资料;而且年谱采用资料的丰富、考证的严密、选用的恰当,真正做到了考订事迹祥尽,引经据典专门,排订年月细微,是参考咨询的好工具。 年谱实是为人树碑立传的。年谱的写作当然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绝大多数的年谱都基本按此要求编写。编者在写作时,有事即载,无事即阙,有对写对,有错写错。但有些年谱往往带有强烈的褒贬意识,当然《春秋》一书里也有褒贬,只不过笔法不同,所谓“春秋笔法”一词即来源于此。 2年谱是检索人物一生活动的简明档案,可以理清许多复杂的线索 2.1年谱是图书馆进行历史人物参考咨询的最好工具书 年谱是历史人物一生的简明档案,有些年谱长编实际上就是个人资料的数据库,年谱为人物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就一般意义上来说,年谱收集了有关个人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理清人物活动的许多线索。人物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尤其是第一手资料,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更是弥足珍贵。而年谱对于人物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梳理,对于研究者来说,更显得重要。钱仲联先生说:“年谱是否精善,关键在于对材料是否“多方考信,祥瞻精确。”4]大多数年谱都努力这样做了,给读者提供了许多方便。 对于现当代人物,因为距离我们历史较近,在资料的考证与把握上,相对方便一些,而对前代人的资料特别是古人的事迹,收集起来就困难一些。所以钱仲联先生说,为当代人做年谱易,为前代人作年谱难。因为前代人时移世远,载籍或遗失,或彼此乖迕,必求多方考信,详瞻精确。”5]例如盛宣怀是近代洋务运动中最为活跃的人,一生经历丰富,有关他的资料

李士珍与戴笠之死

李士珍与戴笠之死 李士珍与戴笠之死 ------------------------------------ 国民党警察系统的最高学府是设在南京的中央警官学校,蒋介石本人亲自兼任校长,警校的日常工作由教育长李士珍主持。李士珍是浙江宁海人,黄埔二期毕业生,蒋介石曾保送他到日本留学,专攻警政教育。李士珍曾一度出任过中将军长,不过时间不长。调任中央警官学校校长时为简任一等警官。1946年戴笠的死与李士珍争夺警察总监有关。 李士珍在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任上的1945年底到次年年初,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正是这件事导致戴笠之死——虽非李士珍杀戴笠,戴笠却因李士珍而死。戴笠是军统局头子,可警察系统并非军统一统天下,如上海警察局内中统的势力反大于军统,在青年警官中,中统系统的人更多些。而戴笠朝思夕虑的就是想控制警察系统,为此,戴、李二人斗了十几年。 戴笠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兵科没有毕业的学生,与毕业于黄埔二期、并被蒋介石保送到日本留学、喝过洋墨水的“海归派”李士珍来说,戴笠自是无法望其项背的。然而,戴笠从事特务工作的时间却早于李士珍。他早在进黄埔前就开始了特务活动,并且很有一套办法,所以,也是深得蒋介

石信任的。1932年4月,复兴社设立特务处,戴笠被任命为处长。他知道搞特工得有一班自己的人马,是年,戴笠就在南京洪公祠开办特务训练班。可没有料到,蒋介石却把李士珍派到该训练班任政治指导员。李士珍自恃是蒋介石派来的,又有留学日本的洋学历,入黄埔军校又早于戴笠4期,自然不买戴笠的账。由于李士珍资历老于戴笠,他又不买戴笠的账,所以,戴笠总是千方百计排挤他。从此,二人开始不和,也由此开始了二人争夺警政系统大权的矛盾斗争。国民党在大陆的日子,戴笠虽然没有能有效地完全控制警察系统,却通过各种手段,安插了不少军统的人在警察局任职,比如警察总署的唐纵就是军统的,至于首都警察厅厅长、上海警察局局长、北平警察局局长,以及一些省的警务处长,也经常为军统的人所把持。有些大城市警察局局长虽然不是直接由军统的人担任,但也为戴笠所控制,如成都、兰州、西安、郑州、洛阳、贵阳、昆明、迪化(乌鲁木齐)等,其原因是戴笠控制了内政部警政司,便于安插军统的人到这些地方和部门任职。内政部警政司司长一职,李士珍本可以到手的,但他不愿放弃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一职,结果让戴笠瞅准了时机,力荐原浙江警官学校教务处主任酆裕坤担任。酆裕坤于国内清华大学毕业后,即去美国留学,而且学的就是警察专业。所以,戴笠一举荐就获准 。自此,一部分警政大权开始逐渐落入戴笠之手。 由于戴笠在军界上层有不少密友,如有“中原王”之称的汤恩伯,被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Array 1.简介 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kè,虽然“恪”字客家人念 作què,陈寅恪小名“恪(què)儿”,但陈寅恪多 次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 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也可以证明),江西 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 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是中国现代最负 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著 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 开明督抚)之孙。 2.经历 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一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3.学术成就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

高中语文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01 季羡林:回忆老师陈寅恪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有因,查亦有据的。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但是,我对先生的回忆,我认为是异常珍贵的,超乎寻常地神圣的。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要玷污了这一点神圣性,故而迟迟不敢下笔。到了今天,北大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怀旧集》,已经到了非写不行的时候了。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一九三O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改名为外国语文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在他逝世前一年,特意为弟子讲授其关于《大学》“三纲”的体认。这一讲授在录成文本时取名《大学或问》,后改为《大学问》。关于《大学问》,学者的研究多以为它乃阳明晚年定论,是与《传习录》同样重要的阳明学代表文献。至于它何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学者又语焉不详,缺乏细致的论证。有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细致论证说明《大学问》之重要就重要在它实际上是阳明在晚年对自己哲学所做的纲要性的阐述。这个阐述,宗旨不是纠正其早年思想的偏颇,以便给其思想下个自我定论;而是就其哲学做整体性的描述,亦可谓阐述其哲学纲要,以便其弟子精准地掌握其哲学思想的精义。由于一年后阳明便逝世,而逝世前一年又因忙于平息动乱和安抚民心等诸事而无暇再讲学术,《大学问》实际上就成为阳明对其弟子所做的思想上的最后交代①。 一 王阳明在逝世的前一年②,与其入门弟子有两次学术问答。这两次问答的记录文本,无论对于正确理解王阳明哲学,还是正确理解整个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之发展历程,都有极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就是在宋明理学史上十分着名的阳明“四句教”和《大学问》。关于“四句教”的成因及产生时间,在其弟子编纂的《阳明先生年谱》中,有清楚的记载:时值1527年阴历九月八日夜晚,地点在越城天泉桥上,目的是想调和钱德洪与王畿关于“心体无善无恶”之体认分歧。但关于《大学问》,在《阳明先生年谱》中却只字未提,只有记录者钱德洪的简单交代:“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 通过这个交代,我们只能知道《大学问》产生于王阳明将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之时,难以详知其产生之具体地点与时间。若想稍知其详,当细考“将发”之时。《阳明先生年谱》记载,朝廷命阳明出征平息思恩、田州之乱,时为嘉靖六年(1527)五月,王阳明本不想应命,上疏请辞,以致一再拖延,直到八月“先生将入广”④。而钱氏所

戴笠不为人知的身后事:儿子被枪决 孙女送人

戴笠不为人知的身后事:儿子被枪决孙女送人 戴笠,原名戴春风、字雨农,1897年4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村一个普通家庭。1913年,年仅16岁的戴笠第一次来到了素有国际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开始了他生命中第一次赌注。终日浪迹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十里洋场,精于心计的戴笠,竟然与上海滩名流杜月笙成了结拜兄弟,戴笠也正是由此结识了蒋介石。 一1927年底,由于国民党内讧,蒋介石被迫第一次下台,当时很多人认为蒋介石完了,但是这个戴笠,对蒋介石始终抱有信心,所以蒋介石下台期间,他还是很勤快地为其做一些情报工作。戴笠的确极富远见,他的政治投资也的确放对了地方,蒋介石下野后不到1年再度复出。重新回归政坛的蒋介石,从失败的经历中,深感特务工作的必要。他决定成立一个特务机构来对抗所有与之敌对的势力,那么,谁来作这支特务队伍的统帅呢?蒋介石想到了危难时期一直追随左右的戴笠。1928年,已经在上海站稳脚跟的戴笠却悄悄离开,毅然南下广州,成为黄埔军校第六期骑科肄业生,此时黄埔军校的校长,正是昔日上海滩的旧交蒋介石。他的命运也从此青云直上,成为民国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蒋介石有几个候选人,但在面谈的时候,戴笠的一句话很让他感触。当时戴笠说,这可是提着脑袋干

的活,我随时准备牺牲。蒋介石说为什么,戴笠说,这个活干好了,敌人会把我干掉,要是干不好这个工作,你会把我干掉。经过多次的考察试探,蒋介石觉得,戴笠对自己的确是忠心不二,而且富有胆大冒险的精神,所以倍加重用。戴笠顺利当上了国民党复兴社(军统局的前身)特务处处长,并于1938年7月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1944年升任局长)负实际责任,这个位置可以说是戴笠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也正是从此,他一步步成为了让自己引以为豪,却让国人深恶痛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混世魔王”。掀开民国特工史,戴笠绝对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人物。他长期从事特务工作,干了好多伤天害理的事,杀人无数、仇家遍及天下,想杀他的人大有人在!军统,这个神秘的、阴森的、叠床架屋的国民党特务组织,主要是对付反对力量,但是,也有相当力量对付国民党内部的异己力量,所以在特务组织20来年的历史当中,制造了很多影响很大的案件,包括暗杀了杨杏佛、史量才,吉鸿昌等等。除了拥有特务武装数十万人,戴笠还掌控着国民党高层统治集团的黑幕。戴笠呼风唤雨的能量在蒋介石政府中,没有谁能与他相比。所以可想而知,戴笠包括他的特务组织,是千夫所指。 二戴笠一生中玩过数不清的女人,最使他中意的莫过于“影后”胡蝶。胡蝶1908年生于上海,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陈寅恪先生隋唐史第一讲笔记 作者:杨联升附图 引言 据「中央日报」副刊报导,史学大师义宁陈寅恪先生于五十八年十一月病逝广州。(以前传说陈先生曾被红卫兵殴打,未知确否。)先生生前自谓「生为帝国之民,死作共产之鬼」,今竟不幸言中,眞令人欲哭无泪。然盲目衰翁,早一日升达天界,卽等于早一日脱离苦境。敬慕先生者,惟有虔心祝祷,共祈冥福;尊事先生者,惟有更图精晋,光大师门。联升在清华经济系,曾选修先生所授隋唐史,毕业论文,「从租庸调到两税法」,亦蒙先生指导。在「清华学报」十二卷三期(民廿六)印布之拙稿「中唐以后税制与南朝税制之关系」,卽是其中之一章。至于论文主旨,则与陶希圣先生及鞠清远兄之著述,大体相同,故未发表。联升于陈先生隋唐史课前,每得在教员休息室侍谈,课后往往步送先生回寓,亦尝造寓晋谒。七七事变后,曾到北平城内先生府上参拜太老师散原老人之灵柩,此为联升在国内晋谒先生之末一次。来美留学之后,曾于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与周一良兄(当时青年学人中最有希望传先生衣钵者)同随赵元任先生夫妇,到纽约卜汝克临二十六号码头停泊之轮舟中,探望先生。时先生双目几己全部失明,看人视物,仅辨轮廓。因网膜脱落,在英经其国手名医,用手术治疗无效。(先生曾膺牛津大学中文讲座之聘,实未就职,但借此

前往就医。)置舟回国,道出纽约,原拟再试医疗,后闻美国名医,亦无良策,遂决定不登岸。是日午后约三时半,先生在舱内初闻韵卿师母、元任先生呼唤之声,顿然悲哽。但旋即恢复镇定,谈话近一小时。对一良与联升近况,垂询甚详。时二人皆已在哈佛先后完成博士学业,卽将回国任教。一良到燕大,联升到北大,并各兼史语所副研究员。先生又询及联升之内兄缪钺、彦威,云曾数度通信。又云,回国后拟在南京定居。此为联升在国外拜谒先生惟一之一次,亦为毕生最末之一次。当时胡适之先生已接受北大校长之任命,方在纽约准备回国,本拟一同登舟探视,临时以故未克前往。一九五六年,联升撰「老君音诵诫经校释──略论南北朝时代的道教清整运动」一文,在史语所集刊第二十八本印布,为胡适之先生祝寿。曾托人将单印本设法转呈先生,闻已收到,并传语嘉勉。联升所学伤于芜杂,虽曾列先生讲席,至多勉强升堂,绝不敢称入室。顷于悲痛之余,忽然检得当年(约在民廿四)在清华园听先生讲隋唐史笔记二册。因录其第一讲大略,以为记念。追忆学恩,倍增哀痛。 五十九年二月记于美之康桥。 隋唐史第一讲笔记大略 应读及应参考之书: 甲:通鉴隋唐纪,通典。(宜先读)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陈寅恪与钱谦益的共鸣 在晚明最后的四年,钱谦益赋闲,精神状态介于道、儒之间。陈寅恪为他的入世情怀感动,同情于他的际遇,也因此为他辩护。陈寅恪自己是一个出世者,关注的是大概念的社会—人性或文化,他对钱谦益的理解是深刻的,区别于那些喧嚣而行的斗士们。 一、人治与理治的辩证 《说剑篇》见于【初学集卷二十东山诗集(三)】,写在“起辛巳六月,尽十五年壬午” 壶公注: 辛巳年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壬午年即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崇祯自缢身亡。这是大明朝最后的4年。无论从任何角度说,这一段历史都是中国人应该关注的历史,这种关注更重要的是省悟,如同晨钟暮鼓。

《说剑篇》相关两篇: 其一、【燕誉堂秋夕】 雨过轩窗浴罢时,水天闲话少人知。凭阑密意星娥晓,出幌新妆月姊窥。 斗草空阶蛩自语,采花团扇蝶相随。《夜来》一曲君应记,飒飒秋风起桂枝。 其二、【秋夕燕誉堂话旧事有感】 东虏游魂三十年,老夫双鬓更皤然。追思贳酒论兵日,恰是凉风细雨前。 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洞房清夜秋灯里,共简庄周《说剑篇》。 在这里,我们惊讶地看到钱谦益和柳如是二人,在《夜来》歌唱中,在洞房清夜秋灯里,居然不是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而是感受着秋风飒飒的时局,议论着剑气吞吐的庄周论战。 从两诗的意境看,其一篇是以柳如是的口气写,浴罢、新妆、斗草、扇蝶,沉迷之际却又提醒自己新婚的夫君:飒飒秋风起矣,时局不宁。其二篇以钱谦益的口气写,东虏游魂、双鬓皤然、贳酒论兵、凉风细雨,勾画了当其时社会的内忧外

患与参与者的无边愁怆。作者叹到,多少英雄马革裹尸,我的人生也在磨蚀中进入了晚年。可是在这洞房花烛夜,清夜秋灯里,我们说的还只能是那些我们无法排解的苦难。 应该说明的是,《说剑篇》写的不是铸剑技巧、运剑方法,文章以剑为载体论述了关于力、势、道三个不同层面的战略思想。《说剑篇》与墨子的《非攻》一样是中国军事战略思维的亮点。 当然,在基本点上仍然存在差别,例如墨子的非攻思想是平民主义的战争观,墨子以立于“天下”的高度论证,任何战争都是权力者的争权夺利,却是人民深重的灾难。孟子没有墨子式的平民倾向,但是他说:“春秋无义战。”而庄子则怒斥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的激愤源于其对于大道的理解和坚持,是对公平正义的理解的和坚持。当孙中山大书“天下为公”的时候,当中共坚持其旗帜的时候,我们当然能够明白庄子的“道”从三千前至于今天,至于今天仍然必须坚持。 应该注意到,陈寅恪读罢《说剑篇》相关的两篇他的心情受到两个层次的激动:

中国学术地图

关于当代中国学术地图,基础工作在《当代学术年谱》,当代中国学术生产力的布局,我有一个看法,即社科院系统和大学系统。以地域划分的话,北京当然占据学术中心,尽管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都有一些学术力量集结这几个城市。上海学术地图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为王元化先生,基本点为复旦大学和华东师大。武汉以章开沅和冯天瑜为中心,一个华中师大,一个武汉大学。南京以南京大学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还有郁贤浩、钟振振等。南京大学是程千帆、周勋初先生带出来的学术梯队,莫砺锋为这个梯队的核心人物。广州有中山大学和广东社科院。袁伟时、林贤治、桑兵、单世联、何清琏都是非常出色的。 百名中国大陆学者分区目录: 、海外:王润生、崔之元、刘小枫、黄子平、 谢选骏、李泽厚 、四川:肖雪慧、卿希泰 、广东:桑兵、何清琏、袁伟时 、湖南:钟叔河、朱正 、湖北:冯天瑜、郭齐勇、邓晓芒、章开沅、马敏、朱英、 溆光 、山西:高增德、智效民、丁东、谢泳 、辽宁:李小江 、江苏:莫砺锋、张宏生、张伯伟、高华 、上海:江晓原、葛剑雄、周振鹤、顾晓鸣、申小龙、 朱维铮、廖梅、陈思和、王元化、王晓明、萧功秦、 许纪霖、朱学勤、邓云乡、邓伟志 、北京:吴国盛、陈来、阎步克、王邦维、陈平原、钱理群、 李零、贺卫方、朱苏力、陈兴良、厉以宁、汪丁丁 (以上为北京大学) 万俊人、李伯重、秦晖、葛兆光、汪晖、方立天、 郑也夫、杨念群、何光沪、于光远、赵汀阳、杨义 李银河、雷颐、陈星灿、李锦秀、刘梦溪、梁治平、 尹吉男、赵园、邓正来、李醒民、吴敬琏 百名中国学者分科目录: 科学哲学:李醒民、江晓原、吴国盛、于光远、金观涛 伦理学:王润生、肖雪慧、赵汀阳、万俊人、何怀宏、 哲学史:陈来、邓晓芒、刘小枫、何光沪、方立天、卿希泰、 谢选骏、葛兆光 美学:李泽厚 社会科学总论:邓伟志、顾晓鸣、郑也夫、王铭铭、李小江、 秦晖、李银河、崔之元、汪晖、赵园、许纪霖 政治、法律:王沪宁、刘军宁、梁治平、贺卫方、邓正来、 朱苏力、陈兴良 经济:厉以宁、汪丁丁、吴敬琏、何清琏、樊纲、李锦秀 文化、教育:刘梦溪、涂又光、钟叔河、朱正 语言、文字:申小龙 文学理论及文学史:刘再复、杨义、陈平原、钱理群、陈思和、

鲁迅年谱

鲁迅年谱 鲁迅文言 1881年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 1886年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1888年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1892年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1893年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1896年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1898年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树人。 1899年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1901年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1902年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3年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1904年二十四岁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6年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1907年二十七岁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1908年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先生鲁迅 1909年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戴笠之死影响了什么

戴笠之死影响了什么 戴笠之死影响了什么戴 笠先生在北伐和抗日中的功绩,现在舆论昌明、资料丰富,大家应该没有什么怀疑了。至于他的好色不倦,坊间早有传闻,但也是一些你情我愿的风流韵事,在民间 的流布和夸大中颇带有些津津乐道的欣赏。当然,还有沈醉的回忆录对于戴笠先生的指斥抹黑,不过此类污蔑不值一提,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这些文字的作者似乎 不是沈醉本人。 最主要的讨论点是:如果当时现实状况还是那么糟糕——延安还是得到苏俄的军援、美国还是袖手旁观、国 军内部还是间谍密布——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戴先生还活着,是否国府就不会退守台湾了呢?个人以为,情报工作的着力处主要有以下6点:1、破获敌方在民间的 间谍网络;2、捕获敌方在我处的高级卧底;3、暗杀敌方的高层领导;4、暗杀意欲投敌的我方高层;5、向敌方高层派驻卧底;6、在敌方民间密布间谍网络。 让我们来逐个分析,戴笠如果不殉难的话,能在这6个方面扭转败局吗? 首先,破获敌方的民间间谍网络方面。这一点在戴 笠殉难后,国府做的还算成功,最成功的是对于“民革”的

军事特务网络的破获。至于学运工运,国府明知后面是对手的“第二条战线”在指挥,但基于国际感观和 宪政体系,基本没有痛下杀手。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延安所谓的“白区工作”的成效很显著,但作用并不是很大。 其次,捕 获敌方在我处的高级卧底方面。这一点需要考察,就是这些国军的高级干部是何时成为卧底的,用延安的话来说,是“归队”还是“起义”呢?其实“解放战争”整 个形势就如同一场雪崩,第一推动力来自东北,推动者就是那个一再抗命、贻误军机的卫立煌。据现有材料显示,卫的变节应该是苏俄在法国的特务之功劳,起先延 安方面并不知情,所以军统即使在敌方有高级卧底,也不会了解到卫长官竟然成了鼹鼠。因此,戴笠的存在对于东北战况没有影响。 第 三,暗杀敌方高层领导方面。这个能力军统应该是没有的,因为中共的延安整风几乎消灭了一切嫌疑分子,能够渗透到高层身边实施暗杀的可能性并不存在。而且延 安负责保安的官员都有长期的地下斗争经验,识别潜伏特务的能力很强,施行清洗又没有顾忌。因此,无论戴笠在与不在,都无法用暗杀消灭对手,正如他抗战时期 很少暗杀过占领军高级官员一样。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陈寅恪先生早期学术历程探究 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09级6班 常亮赵一璇赵丁荻赵赫范强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中国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学者。陈三立子,陈宝箴孙。早年留学欧美,先后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对中国中古史、宗教史、西域各民族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1.2研究背景 陈寅恪先生为当今鸿儒,陈学的研究向来是学者的关注所在。本探究旨在还原陈先生早期的学术历程,尽量清理其早年为人论学的大体思路,为当代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识提

供较良好的土壤与背景。正所谓“清华同学,薪火相传”。 谨以此探究献给有志于中国文化事业的青年学子。 1.3探究目的 鉴于近阶段普通民众对于国故的追捧和热爱,并时值陈寅恪先生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报告献给所有热爱景仰陈寅恪先生的普通读者。 1.4研究方法 1.4.1资料筛选法: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择优而录。 1.4.2著作考证法:回归原始资料,直接从被研究者的著作入手。 1.4.3综合比较法:与其他同时期人物的历程进行对比参考。 1.4.4实地考察法: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自行前往清华园进行实地调研。 1.4.5小组讨论法: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任务分配,然后综合建议,形成文字。 2.研究过程 2.1对小组中各人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2.2筛选整理并分析资料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师范生,陈寅恪教授执着于钻研学术和传道育人事业的一生带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和启示。 一、学海沉浮 陈寅恪出身于世家,祖父官拜巡抚,父亲也是诗文名家。他从小受诗文熏陶,熟读经书典籍。而后,他又积极前往海外,漂泊留学十六余载。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在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重要发大都源于此。 令人惊讶的是,陈寅恪学识渊博,国外留学十六年却是半个学位也未拿。傅斯年欧洲7年求学,回国时也只留下几本笔记。为读书而读书,不用学位装点门面欺世盗名,至今仍是美谈。 1926年8月,陈寅恪告别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抵达清华园,时年37岁的陈寅恪已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但仅一年后,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陈寅恪教授作为他的同事与好友撰写了碑铭,是为学术史上不朽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碑文抒发思想自由之真谛,“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自此成为学人道德文章的至高追求。 王国维自尽后,梁启超也随后病逝,赵元任准备出国讲学,清华国学研究院唯剩陈寅恪苦苦支撑。1929年7月,盛极一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布解散,仅存4年,徒留后人惋惜追忆。 “四大导师”纷纷离散,盛极一时的国学研究院也随之解散,此后,陈寅恪转而为清华大学历史、中文两系合聘教授。他讲课时不仅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来旁听,就是清华本校教授朱自清、吴宓与刘文典等也常来旁听,“教授的教授”自此流传。吴宓在其文集中写道:“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先生伤心过度而致眼疾,治丧完毕,先生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坚决不受,辗转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平简历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王守仁精通儒释道,归本于儒,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好友湛若水说: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元年)始归正于圣贤之学。”(《阳明先生墓志铭》) 黄宗羲亦曰: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出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明儒学案》卷十) 考亭,地名,在今福建建阳西南。相传五代南唐时黄子稜筑

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简称考亭。朱熹晚年居此,建沧洲精舍。宋理宗为崇祀朱熹,赐名考亭书院。此后因以“考亭”称朱熹。 世人称之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诗词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实,圣贤大儒道全而德备,都多能或者全能。向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只是有没有机会施展而已。《论语》中,达巷党人就曾经称赞孔子:“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明宪宗成化年间,父王华,在成化中了状元,当时王守仁十岁,随父移居北平(北京)。 十一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其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年谱》一)各种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据说他13岁丧母,继母待他不好,他就买通巫婆捉弄继母,使得她从此善待他。当时王阳明肯定不懂经权论,但这个孩子气“捉弄”,我觉得无意中符合权道。因为动机既善,效果又好。这个故事见于冯梦龙《智囊全集》,如下: “王阳明年十二,继母待之不慈。父官京师,公度不能免。以母信佛,乃夜潜起,列五托子于室门。母晨兴,见而心悸。他日复如之,母愈骇,然犹不悛也。公乃于郊外访射鸟者,得一异形鸟,生置母衾内,母整衾,见怪鸟飞去。大惧,召巫媪问之,公怀金赂媪,诈言:王状元前室责母虐其遗婴,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二)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 《回忆雨僧先生》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 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 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 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 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 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 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

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王运熙教授简要年谱 -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王运熙教授简要年谱 1926年1岁 6月29日(农历5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为上海市金山区)卫城区扶王乡。父亲王杰士,长期在中学为语文、历史教员。关心乡邦文献,建国前曾编辑《金山县鉴》三集出版。母亲张端正,家庭妇女。上有三位姐姐,后又有一妹。在家庭中为独子,特受父母钟爱。 1932年7岁 进入家乡扶王初级小学学习。 1936年11岁 初小毕业。家乡没有高小,时诸姐有的在县城朱泾镇读初中,有的寄居在吕巷镇舅父家读高小。父亲不放心离家就学,他本人又在松江县工作,即延请家乡一老先生来做家庭教师,一年中读了《孝经》、《四书》、《千家诗》等古籍。 1937年12岁 “八一三”战争爆发,国难加深。冬,日本侵略军在家乡金山卫登陆,举家仓皇避难。先是寄居在吕巷镇舅父家,后移居上海。老家房屋在战乱中被焚毁。 1938年13岁 春,举家移居上海市。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五凤里租赁了一间二十平米的房间,全家七人局居其中,直至1948年迁出。当时时局混乱,物价飞涨,父亲工资收入微薄,全家生活艰苦。自此年至1941年三年时间内,在家学习,由父亲指导,念了《诗经》、《尚书》、《左传句解》、《史记》(选读)、《楚辞》、《古文观止》、《六朝文絜》等经、史、文学古籍,以熟读为主。并阅览《纲鉴易知录》,锻炼写作文言文。用少量时间学一点数学、英语。 1941年16岁 上半年进第一中华职业补习学校补习数、理、化、英语。秋季,以同等学力进入私立青年中学高中部学习(该校建国后停办,地址在今淮海中路)。在校两年中,课馀爱好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与外国翻译作品。 1943年18岁 秋季,进入私立复旦大学上海补习部中文系学习。校址在英租界赫德路(今常德路)。当时复旦大学内迁至重庆市,改成国立大学。该补习部由复旦一部分留沪教师开办,教师、学生人数均少。中文系主任由社会系主任应成一教授兼任。同班同学有陆萼庭等十来人。当时课程有中国文学史、古代分体作品选、古典专书选读、文字音韵学、各体文习作等。课馀仍爱

李梦阳与阳明心学_盛敏

收稿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盛敏(1974-),女,河南永城市人,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 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Vol.22 No.4August,2006 李梦阳与阳明心学 盛 敏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44) 摘 要:李梦阳与王阳明, 同为明中叶理学新思想的开拓者,但他们的思想走向却迥然有别。王 阳明融会佛、老而归之于儒,直承孟子以辟/心学0;李梦阳则抨击异端,力归纯儒。二人思想同源而异趋。 关键词:李梦阳;阳明心学;同源异趋 中图分类号:B248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6)04-0005-04 明代中叶,前七子的复古运动与王阳明的心学几乎同时兴起,在当时的文化思想界引发了重大的变革,它们的产生,同是明弘治、正德间特定社会状态的产物,也同时代表了当时要求摆脱理学桎梏、张扬主体精神的进步思潮。历来的研究者在认识到这一学坛风会的同时,又往往把二者分置于文与道的两端,谓梦阳与阳明分别代表了当时文学与理学的变革。明人董其昌最先论及:/成、弘间师无异道、士无异学。程朱之学立于掌故,称大一统;而修词家墨守欧、曾,平平耳。时文之变而师古也,自北地始;理学之变而师心也,自东越始。0[1]他虽将阳明心学与梦阳复古并推,却又同时强调梦阳之力在文而阳明之力则在理。稍后的李贽在5与管登之书6中说:/如空同先生,与阳明先生同世同生,一为道德,一为文章,千万世后,两先生精光具在,,人之敬服空同先生者,岂减于阳明先生哉?0[2]现代学者钱钟书也说:/有明弘正之世,与文学则有李何之复古模拟,于理学则有阳明之师心直觉,二事根本抵牾,竟能齐驱不悖。0[3](P33)钱钟书先生虽仍沿袭前人成见,但毕竟透露了这样一个事实:二者竟能/齐驱不悖0。今人陈建华在其5晚明文学的先驱)))李梦阳6中也说:/如果说王阳明是明代新的哲学思潮的先驱,那么李梦阳则是新的文学 思潮的先驱0[4] 。 其实,梦阳文之推尊秦汉,除了取法其文章法度外,还因为秦汉之文承载着古圣先贤之道,意在借以恢复古代的学术。李梦阳的学术思想,大抵不满于程朱之学对于佛、道的杂糅,而欲恢复传统北学的朴质与纯正,同时承载了某些新的时代思想。所以,梦阳与阳明,不必一定要区别其文学与哲学的分野,二人 之学代表了根植于同一社会状态下的两种学术取向。上引董其昌之论,还蕴含着这样的事实:二人之学,同为对程朱理学的反动。惟其有共通处,所以能/齐驱不悖0。而/复古模拟0与/师心直觉0正是二人思想之/抵牾0处。后人之独推许梦阳的文学,有其一定的原因。梦阳以文学发首,其追随者多以文学相标榜,故其文学方面的声赫实远较其学术为盛,从而淹没了梦阳复兴古学的真实用意。假若我们设想一下,若梦阳纯以辞章名世,他会在后人,特别是在一些思想家那里永葆其/精光0吗?没有敦厚的学术思想作为依托,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士人的敬服。所以,梦阳之倡导文学,并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为文学争取独立的地位,实为有意张扬传统儒学的重文思想,反对宋儒的主理废文。则梦阳的文学思想实为其学术思想之一端。 李梦阳与王阳明,是明代中叶两个最为响亮的名字。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创立者,其学经诸弟子推阐,几乎笼罩了明代中后期的整个思想界。据5阳明年谱#一6,王守仁弘治五年(1492)始侍父于京师,遍求考亭遗书读之。格门前之竹,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明年(1493年),会试下第,归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5](P1220)。而李梦阳就在该年中第,二人大概这一年并无相识的机会。梦阳弘治六年中进士第,旋因连丧父母回家守制。弘治十一年,李梦阳服阙如京师,拜户部主事,王阳明这年也在京师,二人有可能就在此时相识。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举进士,观政工部。至迟在这一年,二人即开始有交往。黄绾5阳明先生行状6载:/己未登进士,观政工部。与太原乔宇,广信汪俊,河南李梦阳、何景明,姑苏顾、徐祯卿,山东边贡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