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本科)

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本课程为农学科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一).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二).植物界的类群(三).被子植物的分类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提供学

术上的根据。

(二).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下基础。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一).以“种子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类群、分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适当介绍植物学的新理论和科研成就,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二).通过讲课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操作技能和思维技能。

(三).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使用显徽镜、徒手切片、实验操作、配制有关试剂、绘制显微结构图、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等方面的技能。四、媒体的选择与分配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并配合实验。文字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录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充分利用其声、像优势,用于明确教学目的,强化教学内容,指明重点,讲解难点,给出学习思路和方法,重现必要的教学活动。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文字教材采用

(1).主教材: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的优秀教材。

每章后有小结和

习题。

(2).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包括实验室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分选做

实验和必做实验。

2.本课程多媒体优化设计,重点体现在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类群、分类。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和编辑制作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基本要求的重点、难点,学生难以见到的场景、实物等,以及学生难于自学,需要教师指点的内容。

3.期末复习辅导:主要介绍教学重点掌握的内容;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植物野外实习。本课程教学时数及各种媒体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总学时为70学时.…

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一章种子与幼苗(2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种子的结构、类型、萌发条件和过程;理解胚是种子的最重要部分,是新

生植物的雏体;了解种子植物营养体各部分的来源。

一、种子的结构

(一)一般种子的结构胚、胚乳、子叶、种皮。(二).种子的类型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二、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一).种子休眠和种子寿命(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四).幼苗的类型: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2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理解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

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结构的复杂性、细胞内部生理活动的多样性和相关性为基础

的.

一、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二).原生质及其主要组成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水。(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原生质体

细胞核形态、结构和功能,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概念。

质膜;细胞质[细胞器(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液泡、溶酶体)的结构、

存在位置与主要功能,胞基质。]

2.细胞壁:细胞壁的层次,纹孔和胞间连丝。

3.后含物:淀粉粒、糊粉粒、贮藏脂肪和油类,结晶体。二、植物细胞的分裂

(一).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特征(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有丝分

裂的特点和意义()简答题。(二).无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在第八章中详讲)

第三章植物的组织(2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理解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一、植物组织的概念二、植物组织的类型(一).分生组织

1.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2.按来源的性质: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二).保护组织:表皮,周皮。(三).薄壁组织

(四).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石细胞和纤维)。(五).输导组织:导管和管胞,筛管和筛胞。(六).分泌结构:外部分泌结构,内部分泌结构。

第四章根(3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综述题(绘简图或详图标注)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根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根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了解

根瘤菌和菌根及其

对植物根生理活动的意义;理解根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根的生理功能吸收,支持,合成,贮藏。二、根的形态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一).根的类型主根,侧根,不定根。(二).根系直根系,须根系。(三).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三、根的结构

(一).根尖的结构及其发展

(二).根的初生结构

1.根的初生结构的来源

2.根的初生结构的组成表皮,皮层,维管柱。(三).侧根的形成

(四).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1.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周皮的形成四、根瘤和菌根

第五章茎(3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综述题(绘简图或详图标注)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茎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三者结构

的异同;了解茎的各种形态和生理功能;了解根和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的异同,理解茎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辩证关系。

一、茎的生理功能输导,支持,贮藏。二、茎的形态(一).茎的外形

(二).芽及其类型概念,结构,类型。

(三).茎的生长习性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四).茎的分技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五).禾本科植物的分孽三、茎尖及其发展(一).茎尖结构(二).叶和芽的起源四、茎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表皮,皮层,维管柱.(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与发生、发展1.形成层及其活动

2.次生本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组织,年轮。3.次生韧皮部筛管,

伴胞,韧皮薄壁组织;韧皮纤维.4.木栓形成层及其活动5.树皮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玉米茎的结构(实心茎)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2.小麦茎的结构(空心茎)

第六章叶(3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综述题(绘简图或详图标注)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叶的结构和发育过程,了解叶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以及落叶和离层,理解叶

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叶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二、叶的形态(一).叶的组成(二).叶片的形态(三).单叶和复叶(四).叶序(五)脉序三、叶的发育

四、叶的结构

(一) 一般.被子植物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五、落叶和离层

第七章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和变态(1学时)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营养器官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了解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营养器宫内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一).叶和茎中维管组织的联系(二).根和茎中维管组织的联系

二、营养器官的变态及其代表植物

(一).根的变态肥大直根,块根,气生根。

(二).茎的变态块茎,球茎,鳞茎,根状茎,茎卷须,枝刺,叶状枝。(三).叶的变态苞片,叶卷须,捕虫叶,叶刺。

第八章植物的繁殖与繁殖器官(2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综述题(绘简图或详图标注)[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花的形态结构、发育及生殖过程;掌握各种类型果实的特征;理解双受

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一、植物的繁殖概念,类型,意义。二、花

(一).花的组成:花柄和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二).禾本科植物的花(三).花程式和花图式(四).花序(简图)

1.无限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柔荑花序:圆锥花序,复穗

状花序,复伞型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2.有限花序单歧聚花伞花序,二歧聚花序,多歧聚伞花序。三、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成熟花药)(一).雄蕊的组成(二).花药的发育

(三).花粉的形成和减数分裂1.小孢子的形成2.减数分裂过程

(四).花粉粒的形成、发育和形态结构(五).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四、胚殊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一).胚珠的组成和发育(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1.大孢子的形成2.胚囊的形成

五、开花、传粉和受精(一).开花(二).传粉(三).受精

1.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2.双受精过程

六、种子和果实(一).种子的形成1.胚的发育2.胚乳的形成1.果实的形成

2.果实的类型、主要特征及主要代表植物及其食用部分单果,聚合果,聚花果。

第二篇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名词)概述

一、植物的分类单位

二、植物的命名:双名法与三名法三、植物检索表与植物图鉴第一章藻类植物(1学时)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生活史、生活习性及经济意义,了解藻类植

物各门的一般特征。

一、藻类植物的特征、分门及代表植物二、蓝藻门(一).一般特征(二).念珠藻属

(三).蓝藻的经济意义三、绿藻属(一).一般特征(二).衣藻属(三).水绵属

(四).绿藻的经济意义

(五).绿藻在植物界系统发育中的地位四、褐藻门(一).一般特征(二).海带属

(三).褐藻的经济意义

第二章菌类植物(1学时)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真菌门的纲的分类、特征、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史及分

布,了解菌类特征及分门。

一、菌类植物的特征、分门及代表植物二、细菌门三、粘菌门四、真菌门(一).藻类菌纲1.一般特征

2.根霉属,毛霉属。(二).子囊菌纲1.一般特征

2.酵母菌属,青霉属,火丝菌属,白粉菌属。(三).担子菌纲

《森林植物学》课堂教学大纲

《森林植物学》课堂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种子植物的解剖结构。同时,掌握植物系统分类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识别和鉴定植物种类,为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育种学、植物栽培学、野生植物资源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植物解剖部分阐述植物体的结构基础(细胞和组织)以及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植物系统分类部分主要介绍植物各大类群的划分、主要特征及相互之间关系,重点介绍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方法、形态术语及北方重点科的识别特征,科中所包含的重点属、种的识别特征的要点及拉丁学名拼写及发音,同时以专题的形式介绍落叶树木冬态识别的形态术语及方法、树木物候观测的意义及方法,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 共40学时,植物形态解剖部分20学时;植物系统分类部分20学时 植物形态解剖部分 20学时 1、绪论1学时 (1)植物界 (2)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植物学发展简史与趋势 (4)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 2、植物细胞2学时 (1)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 (2)植物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原生质体、液泡及细胞内含物、细胞壁 (3)植物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染色质和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4)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5)细胞死亡 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概念、特征与生物学意义 3、植物组织3学时 (1)植物组织及形成 植物组织概念、植物组织的形成 (2)植物组织类型 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及功能 (3)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4、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形态构造及功能 8学时 (1) 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发生 种子的构造与类型、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 (2) 根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花卉学 3.学时/学分:50/3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 5.先修课程:植物学 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目标: 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繁殖学、种苗学等。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是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实验实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在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300种,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主要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与布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花卉的概念; 2.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3.明确花卉学在园林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4.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 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中国花卉业的概况 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 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四)思考题 1.简述花卉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2.花卉常识知多少:园林之母、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 3.加入WTO后,中国花卉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章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花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花卉分布的气候型分区及其特点; 3.掌握花卉生产及应用中的主要分类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世界栽培植物的地理起源 2.世界气候型及代表花卉 3.中国花卉的地理分别及其特点 4.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4.1物种多样性 4.2品种多样性 4.3生态系统多样性 5.花卉的分类 5.1按生活类型分类 5.2按栽培方式的分类 5.3按观赏特性分类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艺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教学13,实验实习27,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艺基础》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基础》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等内容。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艺基础》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花

专题型录像以演示操作为主,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并开阔视野。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主持教师或主讲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验和实习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各章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7学时)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15学时) 第三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及良种繁育(9学时) 第四章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10学时) 第五章园艺植物栽培管理(20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拟选用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录像教材(VCD)、流媒体课件及网上教学辅导等媒体。 文字教材为合一型,自学指导、实验指导、实习指导等全部在内。它的任务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系统传授和自学指导。 录像教材为重点辅导型加上专题型。它的任务是导学、强化重点、分析难点、开阔眼界和实验等的演示。 流媒体课件是利用计算机创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的视频浏览。 网上教学辅导是根据教学进度解决一、二周内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提供一些练习题。 三、教学环节 要求学习者自学文字教材,收看教学录像(VCD),通过学习小组的学习、讨论及辅导教师的辅导、答疑和平时作业,按教学要求掌握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60 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农学专业、植科专业、种子专业必修课 3.课程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栽培作物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以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园艺学等学科为基础,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 (1)《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4)《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张满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5)《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上、下册).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 (6)《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David W. Par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Cereal Diseases,Their Pathology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D. Gareth Jones and Brian C. Clifford ,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New York. Brisbane. Toronto.1983 (8)《Rice Diseases》 Seond Edition, S. H. Ou, 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1985 (9)《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York.1986.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 (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TEACHING PROGRAM) 执笔者:洪宇 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 编写日期:2017年8月 二、课程简述 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系统性地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和发育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与发育等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了解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技能,及一部分被子植物常见的科、属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为识别、利用和改造植物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 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类群的基础知识以及植物界演化规律,了解植物个体发生、发育、生长、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2. 使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础知识,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以及从事园艺产业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学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掌握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发育过程,掌握雌蕊和雄蕊的结构与发育,掌握被子植物传粉与受精的过程,掌握被子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科。 (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占30%。其中: 出勤考核:占10%。 作业成绩:占2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1340051《植物保护学》实验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植物保护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植物保护学是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综合起来的一门课程。它包括昆虫基础知识和水稻、甘蔗、蔬菜和水果等害虫防治知识以及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和多种农业植物病害防治知识。总学时90 理论60学时实验30学时。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学好植物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和防治通过实验和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求学生采集昆虫标本50种以上,病害标本30种以上。 三、面向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 四、先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气象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植物保护学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学习植物保护学要有上面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依托。 六、实验名称与类别: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昆虫体躯的外部特征 实验目的:了解昆虫各部分构造和名称 实验内容:1。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2.观察口器构造与类型 3.观察昆虫的头式 4.观察昆虫触角、足和翅的类型。 实验要求:每个学生一台双目解剖镜按实验指导书观察每一顶内容。 实验2 昆虫的发育与变态 实验目的:了解昆虫的发育与变态的各种类型 实验内容:1。变态的主要类型 2.昆虫卵的类型 3.全变态类幼虫的类型 4.蛹的类型 实验要求:掌握昆虫的发育与变态类型。 实验3 昆虫目的分类 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检索表鉴定昆虫的方法。 2.重点掌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昆虫十个目的成虫特征,认识代表种类。实验内容:1。观察10个目昆虫的代表种类。 2.根据所列检索表,鉴定自己所采的标本属哪个目。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昆虫的标本,完成实验作业。 实验 4 昆虫标本采集及一般制作方法 实验目的:1。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方法 2.了解昆虫标本的一般制作方法 实验内容:1。毒瓶的制作 2.野外采集保存 3.干标本的制作 4.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 实验要求:要求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按实验内容认真去做。 实验 5 主要农作物害虫识别 实验目的:认识水稻、甘蔗、花生、甘薯、果树、蔬菜等作物主要害虫。 实验内容:1。甘蔗暝虫 2.水稻螟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3.花生斜纹夜蛾 实验要求:根据提供的标本,用实验报告描述各种昆虫的主要特征。 实验 6 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实验目的:通过室外观察,认识植物病害的多样性。 实验内容:观察五大症状类型和各种病征。

621植物学

2015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植物学) 学科、专业:食品科学(097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97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97203),林木遗传育种(090701),森林培育(090702),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是园林植物、园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植物保护、草业、城市规划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有关学科研究生的业务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植物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绪论 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多样性;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 第一章种子与幼苗 种子的构造;种子的主要类型;种子的萌发条件、过程和幼苗出土类型,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植物细胞概念;植物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功能;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种类及其结成;细胞壁的结构和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主要变化过程。 组织和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三章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 根的基本功能;根和的根系的类型;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双子叶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其特点;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及次生构造;侧根的形成过程;根瘤和菌根及意义。

2. 茎的基本功能;芽的类型及分枝方式;茎尖的构造与发育;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生长与次生构造;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及其增粗生长方式。 3. 叶的基本功能;叶的发生与生长及其组成;被子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及其特点;叶的生态类型与形态结构的关系;叶的寿命及落叶原因、变化等。 4.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 5.营养繁殖的繁殖方式: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概念、营养繁殖的概念及营养繁殖的形式、解剖学基础。 第四章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 花的概念、组成和类型;花芽分化的基本过程; 2.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花药的发育与结构,花粉粒的形成、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结构)。 3.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雌蕊的组成和结构、胚珠的形成发育与结构、胚囊的形成与发育及其结构)。 4. 植物的开花、传粉与受精过程;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概念和意义;种子的形成(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胚、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发育与结构及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概念。 第五章裸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略考) 第六章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 1. 植物分类的基础(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命名法;植物检索表的表达方式和使用。) 2. 掌握现代植物的基本类群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低等植物:藻类;菌类;地衣类。高等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本课程采用两界系统)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各大类群间的区别要点。(进化的观点) 3.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基础知识:茎、叶的形态学术语;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花序概念及花序的类型;花冠类型;雄蕊类型及花药着药和开裂方式;雌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胚珠类型;花程式、花图式表达方式;果实类型) 4.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 5.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及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主要是前两个系统) 三、考试要求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学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人体"整体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应注意运用:①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学习本课程应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知识,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运用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从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个系统研究人体的组成与形态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五、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音像课27学时,实验课40学时,详见课程实施方案。 大纲本文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5 讲课学时:45 实验学时: 学分:2.5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植物生物学是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及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两界系统为依据,研究植树物界中物种形成和种系发展、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生理代谢及形态建成、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以植物的发育和进化为主线,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层次上系统扼要地介绍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分类演化、与环境间的关系,揭示植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直观性强,教学内容多,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1、认识植物的组成基础、结构和功能; 2、揭开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 3、控制、保护、利用和改造植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各类群特别是被子植物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及其主要功能,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植物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使学生掌握和识别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生物进化的概念;了解植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及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树立植物生态的观念。注意体现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植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绪论 重点: (1)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2)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 (2)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难点: (1)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2)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育和功能 重点: (1)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种子的类型。 (2)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如何打破。 (3)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4)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6)明确年轮形成的原因。 (7)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难点: (1)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生长过程。 (3)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具体组成。 (4)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叶的结构与特点:双子叶植物叶柄和叶片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脉维管束的类型。(6)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的结构特点,水生叶的结构特点。 (7)如何区分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第三章植物的无机营养 重点: (1)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外界条件。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园林专业)(20200919034443)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14106 适用专业:园林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教学时数:12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一切结论都源于科学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做到手、脑并用,无论是重新演示前人的某些结论还是利用所学的实验技术得出某些新结论,对初学者来讲,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学习方式是读书、听课所绝对不能代替的,因此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非常重要的课程。2、地位和任务: 近年来,实验课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是学好植物生理理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随着国家教改的进行,实验课在教学中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这方面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 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课与理论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应为促进理论教学和为科研、生产实践需要而选定,应尽量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总体要求: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包括: 学生能自己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解释。 能够正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能够借助教材(或说明书)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植物学、普通化学、通用物理、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5、修订的依据: 本大纲修订的依据如下: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国家各类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对本科生人才培养定位的有关规定。 二、教学大纲内容 教学重点:常规生理指标测定实验原理及方法。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本科) 大纲描述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本课程是农业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植物王国(3)。被子植物的分类(2)。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在手术的基础上。 (2)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三、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1)注重“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类群、分类等基础知识和理论。此外,适当介绍植物学的新理论和科研成果,使学生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 (2)通过讲座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操作技能和思维技能。 (3)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使用徽章展示镜、徒手切片、操作实验、准备相关试剂、绘制显微结构图、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等技能。四.媒体的选择和传播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文本教材和视频教材,并与实验相结合。课文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础。视频教材与文本教材相配合,充分利用它们在声音和图像方面的优势,用于阐明教学

目的,强化教学内容,指出重点,解释难点,给出学习思路和方法,再现必要的教学活动。实验班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书面教材的使用 (1)。主要教材: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易于理解、便于自学的优秀教材。每章后面都有一个总结 锻炼。 (2)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包括实验室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并经过整理和准备。 实验和强制性实验。 2.本课程的多媒体优化设计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类群和分类。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以及编辑制作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本教学要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看到的场景和对象、学生难以自学且需要教师指导的内容。 3.期末复习和指导:主要介绍教学的主要内容;植物标本的收集和制作,植物的野外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和各种媒体时数在本课程中共分配到70个小时。 第一部分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一章种子和幼苗(2小时)填空,名词解释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种子的结构、类型、萌发条件和过程。理解胚胎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是新的 活植物的幼体;了解种子植物营养部分的来源。 一、种子结构

《遗传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遗传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遗传学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s of genetics 课程编号: 02241046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基础必修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教材:王金发、戚康标、何炎明主编.遗传学实验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指导书:刘祖洞等.遗传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87;吴鹤龄等. 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鄢慧民等.遗传学实 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卢龙斗等.遗传学实验技术.安徽:中国科技 大学出版社1996。 学时学分:总学时 54 总学分2 实验学时 54实验学分 2 开出时间:三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生科院本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学、普通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最富于综合性的中心学科之一,也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的学科之一。自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以来,遗传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阐明了许多遗传学现象和规律。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家对线虫、果蝇、拟南芥等动植物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更加突现出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与前沿学科的地位。遗传学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一样,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遗传学本身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而设计周密的实验研究,因此遗传实验课程是开展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遗传学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进行遗传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 根据遗传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共开出21个实验项目,可供108学时使用。内容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的遗传学实验,这些实验涵盖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等领域,既有验证性实验,使学生从个体形态、细胞、染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108课时讲解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教学大纲 基础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制 2014年9月15日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002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专科护理、专科助产、专科检验、专科医学影像 总学时:108,其中理论学时:72,实践学时:36 总学分:3.0 开课学期:1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一门课程,包括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正常组织结构,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等。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获得有关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解剖学课程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并具有结合生活实际、临床疾病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医学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掌握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知识目标: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 3)能力目标: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应用基本知识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第一章绪论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2)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 3)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掌握解剖学标准姿势;掌握人体的轴和面;掌握方位术语。 教学重点: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人体的轴和面;方位术语。 教学难点: 方位术语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2、第二章基本组织 授课学时:10学时; 教学内容: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基本要求: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分布;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骨单位的概念;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分类;三种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神经组织的组成、突触的概念。熟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腺上皮和腺、内分泌和外分泌的概念;血浆、血清的概念;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心肌纤维的闰盘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概念、分类。 教学重点:被覆上皮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血液的组成;突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突触的概念。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3、第三章运动系统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学分:3 课程总学时数:54 讲授36 实验 18 大纲执笔人:廖建良 一、课程简介 《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系园林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在第一学期开设。《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植物学》是进一步学习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等课程的基础。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基础性、系统性,又要避免与相关专业课程重复。因此,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学的发展动态,受到与植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体,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方面,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教学;同时由于教学时数少,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整个植物学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幻灯等。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36学时) 绪论 (2学时)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界的划分和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发生和植物对人类及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分支学科,以及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4学时) 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组织、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基本概念,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意义,组织的类型。掌握植物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注意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类型,减数分裂的过程。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第四节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2学时) 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种子的结构、类型及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和萌发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以及幼苗的形态。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0学时) 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基本概念,了解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类型,各营养器官的发育过程及生理功能;了解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一节根 第二节茎 第三节叶 第四节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8学时)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一被子植物形态基础知识(一) 一、目的:通过植物营养器官形态特征的观察,弄清一系列名词术语和识别方法,为学习分类学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校园植物(野外观察) 三、内容和方法 1、根基本形态及所见类型观察 2、茎基本形态及所见类型观察 3、叶基本形态及甩见类型观察 四、结果综述 被子植物根、茎、叶的基本形态特征是什么? 五、作业 压制各类复叶的木标本,装订在小本子上,在标本的下方写上复叶类型、植物的中文名、科名。 六、注意事项 1、教师在课前先弄清校园观察的路线和要观察的植物器官形态,可采取依次对所见植物的器官形态进行讲解观察和以根、茎、叶、花的形态分别逐项进行而不考虑植物种类。 2、教师讲解时声音要大些,学生紧随教师周围。 3、爱护树木和花草。 实验二被子植物形态基础知识(二) 一、目的:通过实验,认识花各部分的形态,掌握观察一朵花的开放持征的方法及各种类型花序的识别。 二、材料、用具 1、材料:(1)单花:大红花,小白菜,猪屎豆,番薯,白玉兰,马齿苋,香蕉,木瓜(或龙珠果)等的花。(2)花序:猪屎豆,土牛藤,玉米(雌花序),红桑,巴西橡胶树,羊蹄藤,鸟不企,新银合欢,胜红蓟,对叶榕,大青。 2、用具:解剖镜,镊子。 三、内容和方法 1、离瓣花的形态及结果 2、合瓣花的形态及结构 3、子房的位置 4、胎座类型 1、5、花序类型 四、结果综述 被子植物单花的基本特征及花序的识别方法。 五、作业 绘侧膜胎座、边缘胎座、中轴胎座和特立中央胎座示意图各一个,注明图中各部分名称。 六、注意事项 观察单花组成时,应从外至内逐渐进行,并将每一部分用镊子取下,按顺序放好,切勿边看边剥边丢弃。 实验三被子植物形态基础知识(三) 一、目的:掌握果实基本形态类型和种子的基本内外形态;了解种子和幼苗的类型。 二、材料、药品和用具 1、材料:各类型果实标本或再用新鲜的梨果(或苹果)、柑果、瓠果和辣椒果等;橡胶(或蓖麻)种子、花生(或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橡胶树、红豆和玉米幼苗。 2、药品:碘液 3、用具:镊子、切片、吸水纸、放大镜 三、内容和方法 1、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复果)的观察以及真果假果的观察(教师先演示几种果实的内外部形态,介绍划分果实类型的依据,然后学生观察新鲜的材料和标本)。

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供中药专业本科用) 药学院生药教研室 2006年7月

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 Pharmaceutical Botany (供中药专业本科用) 学分数:7 周学时:3.5 课程性质: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基础课,与《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基本容分为植物的形态、植物的分类及植物的显微构造三部分,并介绍国外药用植物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专业需要的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研究中药质量、开发中药资源、培养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基本容: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室实验、野外见习

和实习等。本课程是实践性较强,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软件或课件、原植物标本、中药材标本、图表以及录像等,特别是本课程根据国外原版资料及我国现行教学大纲编写的自编教材和课件(含英文部分)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还安排有随课程进展的见习、参观等,使学生学有所用,开阔眼界;达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其主要学习容包括药用植物的形态和部构造、药用植物的分类两大部分。 1、绪论: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容和任务,要用植物学的发展史和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2、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构造。其容有: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植物的六大器官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室 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总学时:90 实验学时:26 实验教材:植物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生物教育、生物 实验技术 课程性质:独立开设应开实验学期:第1学期 编写黎桂芳编写时间:2005、4 (1)、植物学实验课目的与要求: 目的: 植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由形态解剖、系统分类两部分组成。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基本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功能特点;基本掌握植物界的各大类群,以及系统分类学原理,基本掌握植物界个体发育、系统发育的规律,以及认识各大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演化系统。从而为后续课程如植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分子系统学等打下基础。 实验课基本要求: 1)使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并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观察方法及特征; 2)训练基本技能,如徒手切片、水藏玻片制作、生物绘图等; 3)基本掌握植物界从低级到高级各大类群的区别和适应性特征; 4)基本掌握植物标本鉴定、植物方法,会使用工具书;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 (2)主要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电脑投影仪、幻灯机、电脑多媒体(VCD等) (3)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教师简单讲授原理和注意事项后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基本要求: 1、观察、动手、描绘、绘图。熟练利用显微镜,掌握徒手切片、制片、揭破、观察等方法,学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进行简单描述、制图。 2、印证、分析、综合、检索、推理。通过观察,印证课程知识,能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过程,并通过分析、综合、回答实验指导书的有关问题。 3、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掌握常见植物学概念;能开展一般植物学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