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

2020届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
2020届经济生活第十课学案

2020届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学案

考向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开启新征程——时代发展目标

⑴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⑵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体目标:

A.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B.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C.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具体目标:

A.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B.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C.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意: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人民需要的拓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上升。

(4)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乘势而上。

(5)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点拨提示]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3)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都是表示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际上通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国家经济实カ。

考向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坚持新发展理念:①坚持创新发展②坚持协调发展③坚持绿色发展

④坚持开放发展⑤坚持共享发展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

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难题。发展不平衡问题和一些领域的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树立并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①坚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②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性。

③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

④坚持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⑤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如何发展实体经济?

①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政策支持,如通过减税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②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④加大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能力训练】

1.(20届陕西汉中中学模拟)今年上半年,我国虽受中美经贸战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仍然实现了提质增效,持续增长。我国上半年“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下图所示。这启示我们要:

A.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B.充分发挥投资的决定作用,不断增加产品数量

C.提高消费贡献率,增加消费对生产发展的决定作用

D.降低出口的贡献率,出口过多会抑制内需的作用

2.(20届江苏苏州模拟)2018年以来我国着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简单说,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下列举措能够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是:

①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②着力补齐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③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实现自主择业④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届江苏苏州模拟)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由此可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在:

①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②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③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④为我国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8年,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82亿元;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1.3万亿元;全国棚户区住房改造基本建成511万套。对上述事实分析正确的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②重视铁路基本建设有利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③为企业减税降费有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④棚户区住房改造体现了财政惠民生促公平的保障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届四川遂宁高级实验学校)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

点。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继2018年以来的第五次降准,连续降准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扩大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实体经济生产规模扩大

②提高企业贷款利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减少→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③银行释放增量资金→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地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这说明我国财政能够:

①增加财政补贴和信贷等融资手段对国有经济、国有支柱企业的扶持

②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创业创新,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③优化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供给,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

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20届广东惠州市高三文综政治第一次调考)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产业、科技、教育、民生保障等扶贫方式,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如下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据此可以推断出:

①农村贫困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②各地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成效显著

③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跑赢全国④财政投入在脱贫攻坚中功不可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分享经济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该模式可让有需求者低价使用他人闲置的资源,同时让资源供应者获得收入。不仅车辆、房屋等物品可用于分享,劳务与技能、知识与创意等也可用于分享。分享经济兴起的意义:

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②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③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的生活方式④促进创业创新,代表了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9.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根基,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下列属于通过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是:

①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③加快新技术研发和转化④引导员工发扬奉献精神

A. B. C. D.③④

10.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近年来呈蓬勃发展态势。据某研究机构测算,2015年中美日英等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平均增速约为7.5%,显著高于当年全球

GDP增速。材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

A. 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B. 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C. 有利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D. 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

11.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将使:

①我国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我国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2019湖北模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数量规模转向重质量效益,不再追求增长速度

②“转变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③“优化经济结构”——从扩大总需求转向供给侧改革,加快供需结构的优化

④“转换增长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国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辐射面最广的大湾区建设即将全面铺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意义在于:

①互联互通,促进粤港澳地区产业同构、协同发展

②提质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③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④坚守“一国”,善用“两制”,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过去一年,某商业银行在“破”“立”“降”“升”上下功夫,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符合这一思路的正确做法是:

①“破”---压缩过剩制造业信贷,严控低端制造业授信,有序退出“僵尸企业”

②“立”---加大对绿色环保、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新动能

③“降”---优化环节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④“升”---通过适度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增强银行揽储力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19年3月1日,我国科创板主要制度规则正式公布。科创板是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科创板的设立对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传导路径是:

①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②新技术催生的新业态更快推广

③科技创新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④资本市场监督和管理更加规范

⑤市场形成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

A.②一⑤一③B.②一④一③C.①一③一② D.①一⑤一②

16.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罗氏制药和诊断宣布与腾讯签约战略合作项目,武田制药携手阿里健康,双方探索建设卒中中心。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国)签下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互联网+健康管理+保险”的跨界合作。材料表明:

①企业战略合作主要基于其产品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②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产业链是企业竞争的关键

③强强联合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品牌形象和产品影响力

④多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 D.③④

17.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在京津冀地区核心腹地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它是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全国意义的新区,将对区域经济和疏解北京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非首都功能发挥重要作用。材料说明设立雄安新区基于:

①促进京津冀地区城乡振兴②促进京津冀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③发挥雄安新区在全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④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

18.武汉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放大作用,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金支持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的无缝衔接。这一做法:

①着眼于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②是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和体现

③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说明国家是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最主要的主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因为,新发展理念:

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②是促进我国GDP快速增长的战略策略

③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具体办法

④能够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A.③④B.①② C.①④D.②③

20.《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

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完全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②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真题训练】

21.(2019全国卷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区以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九个城市以生产制造为主。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意义,下列判断中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B.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

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D.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22.小规模、零散经营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发展水平低,这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村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农户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坚持:

①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②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③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生产专业化④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19年江苏)我国西部某县电商企业遍地开花,农业生产由“种啥卖啥”向“要啥种啥”转变,通过订单式服务和深加工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600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该县:

A. 农产品价格波动得以控制

B. 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C. 农产品品质得到持续提高

D. 农产品价值链不断提升

24.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①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万

③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

④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以上成就的传导路径是:

A.①—②—③B.③—②—④C.③—②—① D.④—①—③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受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实体经济迫切需要的社会资金大量流向股市、房地产等,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大量存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给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实体经济“空心化”现象受到广泛关注。2017年全国“两会”上,“防止脱实向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结合材料,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简要指出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原因,并谈谈国家应如何使实体经济走出困境

9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一、本课的逻辑结构: 由生活中“洋货”随处可见,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载体——由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进而引出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由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入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性——由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措施,即“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出对外开发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知识结构图 三、考点概览 (1)经济全球化:①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①世界贸易组织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考查国际经济合作;立足于企业经营,考查企业参和国际竞争的措施;立足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考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体现类和启示类为主,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我国参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以措施类和意义类为主,重点考查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及我国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措施。 五、高考复习策略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是指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为什么”是指为什么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怎么做”主要强调如何参和经济全球化,教材主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进行了表述。 2.立足单元和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阐明了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所以复习中必须把握对外开放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立足教材结构,必须明确对外开放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对外开放和企业生产的关系,对外开放和财政、税收等宏观政策的关系。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本课时的主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核心。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①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理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②以近几年的危机危机为背景,结合频发的贸易摩擦,总结运用WTO规则,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③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认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并结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认识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要求。 ④结合我国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协调,认识对外开放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意义。 六、〖名师点睛〗: 一个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基本战略 两个影响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大地二中张清泉 上信中学陈道锋 青海一中李清 镇海中学陈志海 大地二中张清泉 ?教学分析?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目标】

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耕获图》)同学们,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南沿海地区最发达,内地次之。总体说来,南方好于北方,东部优于西部,正因为如此,国家才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这是现在的情况。其实,在中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北方的发展水平高。那么,后来南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什么时候完成?这都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 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 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 生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答案提示:从 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3.(多媒体展示问: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修改内容

2018年高中《经济生活》第十课新修改内容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 历史性变革(第一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第二目)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

生活与哲学学案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导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知识拓展】 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合作探究】 活动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8页虚框材料,并结合课本18—20页相关内容分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偶然的吗?) 2、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0页虚框及课本20—21页相关知识,分析: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局具有局限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当堂达标】 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B.德国古典哲学 C.黑格尔的唯物主义D.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

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 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辩证法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随着时代的转化、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增添新的内容,以新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114577140.html,] 5.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科学发展观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丰富和发展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③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④是哲学发展的巅峰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课后练习】 要求:限定时间5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③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中的科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器”之用:无一技之长,而有万技之长;无一专之能,而有万专之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用、能用的,只有在用中才能显示其作用。上述观

经济生活学案22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编写人:张小明审稿人:张慧日期: 班级:姓名: 目标导学 知识目标 1、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2、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以及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4、了解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5、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2、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3、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4、能辩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2、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竞争的胜利。 学案诱思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反之,则。 (二)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大/较小),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大/较小)。 (三)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如果某种商品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例如,牛肉和羊肉、火车和飞机等 如果某种商品有互补商品,该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反之,该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例如,汽车和汽油、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等。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第二,; 第三,。 知能训练 单项选择题 1.盛夏来临,空调的价格提高了,导致风扇的销售量增加,是因为()A.风扇是空调的互补商品 B.风扇是空调的替代品 C.风扇较受人们喜欢 D.风扇的价格降低了 2.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A.牛肉与猪肉 B.货车与飞机 C.汽车与汽油 D.自行车与电动车 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为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我国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此外,受油价过高影响,美国市场中型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根据材料回答3~4题。 探究活动一 材料:如何购物更实惠。 ⊙在你的日常消费中,哪些商品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是在淡季购买的?理由是什么?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市场上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探究活动二 材料:牛蒡事件。 ⊙牛蒡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药农生产活动的?⊙怎样才能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

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 编号:308001 责任人:严永红 学号:班级:姓名: 一、2015年高考考纲要求: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9个考点)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与时代精神(新增)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课堂导学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梳理】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和对世界的。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 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与世界观: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的总的和根本。 ②世界观都有,是的、的、的。 哲学是关于的学问,哲学是化、化的世界观。 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 图示: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比较世界观哲学 区别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形成形成,人人都有形成,人人都有 特点的、的化化的 联系①研究对象都是整个。 ②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认 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①方法论的含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要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图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比较世界观方法论 区别:含义不同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 根本观点。 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 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要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特别提醒】 (1)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也不能说后者决定前者。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两者的统一。 (3)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哲学史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5)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跟踪训练】 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三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B、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不仅教给人们怎样去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教给人们怎样去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经济生活学案第九课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2: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4: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5: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自学导图】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预习填空】 一、市场调节 1、 ______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_______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_____和_______资源配置的两 种基本手段。 2、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_____的涨落 以及__________的变化,由_______来安排和调整的。 二、市场秩序 1、市场秩序要靠_____________来维护 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对____________ 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3、加强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⑴___________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_______为支撑、_____为保障 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_________。 ⑵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_______、________规范和引导。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探究一:近几年, 汽车市场十分火暴. 国外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涌入我国. 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试图涉足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迫使一些企业退出了汽车行业,一些企业纷纷下调汽车价格,加快推出性能更好的新车型. 讨论:上述材料中,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谁在指挥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探究二:某北方城市缺水严重,夏季为解决供水矛盾,从今年开始每年7、9月都将执行季节性水价,由现行的每吨1.95元调整为2.34元,水价上涨,使价格较高的节水型器具开始热销。商家纷纷开始引进新技术生产节水型器具,从而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分组讨论:根据材料,说说市场经济的优点。 探究三:新教堂结婚仪式 神父:你是否愿这个男子成为你丈夫?陪他吃三聚氰胺奶、注水肉、避 孕鱼、明胶囊…直至永远?新娘:最毒妇人心,我愿意!神父:你是否愿这 个女人成为你妻子?为她买镉大米、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明胶老酸奶…… 直至永远?新郎:无毒不丈夫,我愿意!神父:恭喜你们结为中国式夫妻。 1、上述问题反映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哪些缺陷? 2、如何看待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它们违背了市场规则的什么内容? 3、如何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 (参考角度:国家、食品行业、经营者、消费者)

高中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学案教案

高中经济生活第五课第 一框学案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淄博实验中学09级政治学案⑨《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编辑人:谌红娟审核人:尹建平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课堂目标1.正确认识企业的含义 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会作选择) 3.公司制的优点和公司的基本特征 4.影响公司成功的因素(必背) 5.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了解) (一)公司的类型1、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组织。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 请判断,下面哪些是属于企业 A、淄博实验中学 B、淄博市委、委人民政府 C、新华制药厂 D、中国建设银行 E、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F、旅行社 G、校园文学社 H、银座购物商场 I、中国人民银行(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2)地位:企业是___________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___________的细胞。 思考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p38) (3)分类: ①按所有制来分:我国的企业有____________、集体企业、私营企业、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②按组织形式来分:企业分为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2、公司——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1)正确理解公司的含义: A.含义:公司是_______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 _________构成的,以_______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小贴士:教材上所说的公司是法律意义上的、规范意义上的公司,公司具备其他企业不具备的特征,包括具有法人资格、承担有限责任、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所以不要以为生活中只要带“公司”字眼的就是教材中所说的公司,其实,在世界各国,有很多在企业名称中带有“公司”二字的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事实上,它们只是一些责任无限的个人独资公司或合伙制企业。)

必修1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参赛教案: 教案背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 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市场经济,即共性,为本框题内容做了铺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个性,它结合了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第七课社会公平的内容,从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信社会主义道路。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及经济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重点设置依据:任何市场经济都具有共同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有自己的基本特征(特殊性):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和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些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跨度,所以让学生理解或接受有一定的难度。突破角度:以教材中的现实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手段。难点设置依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但学生限于知识的层次比较难于理解。突破角度:列表比较二者的相同于不同之处,特别是比较制定者、含义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易于接受。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行政手段的异同等属于基本理论性问题,老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讲解。 探究法:配合教材的三个探究活动,便于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 实例分析法:先列举典型案例,提出问题,由学生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最后由老师点拨,得出结论。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 比较分析法:对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寻找两者的不同点,总结后者的优越性。对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比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形成手段澄清学生的认识。 三、学法指导 本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他们在材料分析和自己佐证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结合教材归纳得出结论,进一步结合思考题以达到掌握和巩固新知识,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流程

2018年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新修改内容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编教内容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 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58.8%。 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 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公里增加到2.5万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从9,6万公里增加到13.6万公里。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 出境旅游人次从8300万增加到1.3亿。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历史性变革(第一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

生活与哲学学案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的角度来看 1、为什么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2、为什么说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是从实现的客观角度来看的 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三、怎样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从实现的主观角度来看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公安一级英雄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多位亲人在地震中不幸难,但她依然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她表示要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她说:“孩子没有了,我们爱其他的人吧。纪念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由于几天的劳累过度,被送到了医院,但一醒过来,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 1)材料中蒋敏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 3)如果我们要拥有幸福的人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探究二: 材料一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他死后,崔钰作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并指出他是良马,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 材料二: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材料三:中央台《聚焦80后》:80后的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80后的人多数是独生子女,人们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自私、任性、责任心弱个性张扬…在四川灾区,在奥运赛场,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无私、坚强、乐观、奉献。80后的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创属于于自己的未来! 阅读材料合作探究问题: (1)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 (2)雷锋同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3)结合材料三谈一谈,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个性发展? 探究三: 材料一: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的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的光荣称号。谁又能想到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从思想上、心理上、技术上时时做好准备。时刻在向人类生理的极限挑战,在磨练中摔打自己,锤炼自己的勇气。翟志刚终于在第三次入选载人航天任务梯队,最终登上飞向太空的“神舟”。 材料二: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学案

汨罗四中2012年下学期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导学案 必修1《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一、高考考点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完成全品听课手册P47主干梳理,并完成本框知识结构图。 表现:①②③ 经实现(载体): 济实质:以为主导 全利: 球影响 化弊:①② 如何应对? 三、重难点探究 考点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中国虽与南非世界杯无缘,但“中国制造”并未缺席这届世界杯。南非世界杯赛场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令人难忘的呜呜祖拉,还有哨子、国旗、假发、手环、头巾、座椅等。这主要体现了(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消费全球化 考点二跨国公司的作用 2、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统计,迄今全球跨国公司已达6.5万家,它们的子公司约80万家。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值已占全球总产值的1/3以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已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内部和相互贸易已占世界贸易的60%以上,控制世界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70%以上。这表明跨国公司 ( ) ①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决定性意义②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③能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④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 (2010江苏卷12)为了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对欧元产生负面影响,2010年5月10日,欧盟各成员国达成协议拿出7500亿欧元救市。受此消息影响,全球汇市和股市立即出现反弹。这表明() A.欧盟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B.一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他国经济发展 C.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D.跨国公司促进资本在国际间快速流动 4、(2009·广东)某种玩具娃娃,由中国大陆生产棉衣服,台湾地区生产塑料身体,日本制尼龙头发,马来西亚负责组装,最后在美国贴上标签全球销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①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全球化②产品分工向生产环节分工深化③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国家或地区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09·北京卷)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多条路径对他国经济产生影响。发生在美国的下列经济现象,会形成一条连贯的路径,将危机传导到他国。这条路径是() ①消费下降,消费资料进口减少②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 ③生产下降,生产资料进口减少④融资困难,企业倒闭增多 A、①→④→③ B. ②→①→④ C. ④→①→② D. ④→②→①

生活与哲学学案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二者含义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社会生活的本质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发现的意义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活动一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指出了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

略基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材料二: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有人称这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次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 (1)请分析材料一包括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2)经过30年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在世人面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 活动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1)你能从材料中看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是什么吗?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规律? 活动三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1)材料表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这种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实现的? 【当堂达标】 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 1.时下,“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等诙谐的词语出现在公众面前,这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A.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主观臆造的联系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经济生活第八课学案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高考考点:1、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构成(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构成(2)财政收支平衡 3、财政的作用(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2)财政与宏观调控(3)财政与 人民生活保障 基础知识 一、财政收入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和就是财政。 2、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1)国家预算:由提出并经过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2)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称作国家决算。 3、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就是财政收入。 4、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收入分为、、 以及。其中,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和。 其中,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二、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 的过程。 2、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支出按其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 、、、 、、。目前在我国 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3、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种情况: (1),有结余。 (2),有赤字。 (3)。 其中,在国家预算与决算中,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4)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支出,或收入 略有结余,或支出收入略有赤字。 (5)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财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办大事 (1)财政具有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 、、、等基础设施工程,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有重大促进作用。国家财政支持这些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国家可以通过对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①通过对、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②通过调整,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 2、人民生活有保障 (1)、财政是巩固的物质保证。 国家具有、、的职能。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的支出,保证国家职能的行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巩固,保证人民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的物质保证。 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和生活环境,必须提供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3)、财政是实现、、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 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征税和纳税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____,凭借_________,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__________。 2、税收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的主要标志。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是无偿性

《生活与哲学》学案.doc

《生活与哲学》学案之三 一、判断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打V;错误的打X,并在下方说明或改正。共24分) 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5、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6、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7、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8、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9、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10、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1、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12、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6分) 1、根据此次探测获取的虹湾图像,通过综合分析月球地形地貌、光照等数据进一步确泄该地区是否适合“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为安全着陆做好技术准备。这表明() A.客观条件受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 B.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D.创造性思维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2、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 C.自觉选择性 D.社会历史性 3、下列与“纸上得來终觉注,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小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人类力量的源泉在于团结协作,人类只有精诚合作、协同作战,才能共享成功,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其屮的哲学依据是()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11课学案

诸城一中高三政治复习巩固课学案(011) 《必修I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宏观展示】 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阅读经济生活第五课P91-98,至少读一遍。 2.先用蓝笔默写,不会的内容再看书,然后用红笔默写! 3.不会的内容进行标注,小组交流后仍不明确的请填写在【问题反馈】栏。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2)(3)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1)含义: (2)作用: 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 判断: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劳动力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 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1)实质: (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掌握着 ,主导着,左右着。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补充】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A、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

济合作与竞争; 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是,成立于1995年1月1日。与、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 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 (2)最重要的原则:,包括原则与原则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 2.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1)格局: (2)意义: 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必要性: 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与“入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迎接挑战,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判断: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的原则() 只要提高引进外资规模,就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们要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问题反馈】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一、课标与教学要求 内容目标: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提示与建议:市场能指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 讨论: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二、教材梳理 1、知识结构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常见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调节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市场规则的内容 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建设 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 市场调节的弊端盲目性 滞后性

2、知识要点填空: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及其手段 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资源配置主要有和两种手段。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靠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2)、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的含义:在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等来进行。价值规律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理、高效。 (二)、市场秩序 (1)、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应有相应的,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来维护。只有具备、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规则 ①市场规则的形式: 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 行业法规:如《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守则》 市场道德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必须、、、等。 ②市场规则的内容: (3)、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措施——加强建设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不能调节的领域 ②不让调节的领域 (2)、市场调节的弊端 ①市场调节具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