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管理会计知识点汇总

初级管理会计知识点汇总
初级管理会计知识点汇总

一、管理会计概论

(一)管理会计基本概念

第一节管理会计及其经营环境

1、管理会计实质上是利用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会计、统计和数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并对实际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与考核,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重点是筹划未来。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制造成本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构成也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成本会计人员必须更深入地去了解( 成本动因),以避免因间接制造成本分配不当,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第二节多元化成本概念

成本按其与“产量”之间的依存性分类,也可以称为成本特性分析,它把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三类。

供决策分析用的成本,是指在管理人员进行经营决策,分析、评价有关方案经济效益大小,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应予以考虑的成本。它把成本划分为差别成本、机会成本、付现成本、沉没成本、可避免与不可避免成本、边际成本、相关成本与不相关成本。

供控制用的成本。它把成本划分为可控制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

(二)西方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借鉴

第一节中西方管理会计的制度背景差异

1、2016年12月14日,财政部拟定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反馈意见。

第二节中西方管理会计知识框架体系差异

基本指引

我国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企业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企业实现战略规划”。

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战略导向原则,融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应用管理,应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这四个要素。

1、应用环境:内部和外部

2、管理会计活动:

3、工具方法:

4、信息与报告

应用指引

2016年12月14日,财政部拟定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由6项概括性指引和16项工具方法指引组成。

2概括性指引一般由总则、应用程序和附则组成

工具方法指引一般由总则、应用环境、应用程序、应用评价和附则组成

(三)我国管理会计框架体系构造

第一节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和能力培训的基本原则

管理会计能力培训原则

1、以企业需求为核心

2、与财务岗位相对应

3、将知识点分级,先易后难

4、充分考虑各知识点之间以及与工作衔接的内在逻辑关系

5、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对相关内容的接受程度

第二节我国管理会计基本架构

初级:预算实务、成本管理

中级:绩效管理、经营分析

高级:战略资源规划与控制、投融资决策与风险管理

管理会计目标: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具体目标)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基本目标),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4项原则:战略导向原则、融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四)预测与控制

第一节预算管理

预算的主要内容:

1、投资预算、人员与费用预算

2、行动方案

3、经营预算

4、资金预算

5、汇总平衡

预算的种类

1、零基预算

2、增量预算

3、固定预算

4、弹性预算

5、滚动预算

预算管理制度

管理者在预算中的角色:

1、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责任

审议确定预算目标和政策程序;审定下达正式预算;根据需要调整或修订预算;分析研究预算执行的业绩报告,制定控制政策和奖惩制度;仲裁有关预算冲突

2、中层管理者的责任

预算责任体系:

1、预算的决策机构。由董事会和预算管理委员会组成

2、预算管理工作组。财务领导,

3、预算的执行机构。

支撑预算的数据采集反馈系统:

企业常用的信息数据源包括:(1)市场情报搜集与分析系统;(2)基于管理会计的报告系统;(3)非财务数据采集反馈系统。

年度预算的制定程序

1、基础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年度预算手册、进行预算培训

2、

损益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核心。

费用预算是所有部门都要参与的最复杂和牵扯面最广的预算项目

第二节成本管理

变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区别

1、产品成本构成有差别

2、销货成本或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3、固定成本处理不相同

4、利润计量有差异

变动成本法

优点:由于它能提供贡献毛益资料,这就有利于本量利分析。

缺点:将固定制造费用排除在存货成本之外,使得资产计价不真实。

质量成本管理分类

1、符合性质量成本: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

2、非符合性质量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全面质量管理:[主要三个方面内容]

1、全员性

2、全面性: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产品质量,还要管理产品赖以形成的各方面的工作质

量。

3、全过程性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种类:

1、理想的标准成本:很少采用

2、历史的标准成本:“松弛”

3、现实的标准成本:包含正常原料浪费、机器浪费、人员闲置等低效和失误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立足于企业弹性预算的基础上】

1、变动制造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2、固定制造成本差异:即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应该从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目标成本法

特点:

1、价格引导的成本管理

2、关注顾客

3、关注产品与流程设计

4、跨职能合作

5、生命周期成本削减

6、全员参与

目标成本制度包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目标成本三个步骤

目标成本分析包括事前预测分析、事中控制分析、事后业绩分析

(五)评价与管理

第一节经营决策

通过计算出各方案的贡献毛益总额,选出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佳的生产安排的方案。

本量利分析【成本-数量-利润】CVP分析,又称盈亏平衡点分析、损益平衡点分析、保本点分析和利量分析。

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

盈亏平衡点(保本点)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预测利润=(预计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

预测利润=(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贡献毛益率

预测分析的方法:1、定性分析法2、定量分析法

预测分析的基本内容: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

销售预测方法:集合意见法、专家判断法

价格决定生产决策

定价决策:

1、成本利润率法:产品单价=单价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

2、资金利润率法:产品单价=单位成本+资金占用额*资金利润率/产品数量

3、贡献毛益率法: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贡献毛益率)

按贡献毛益率定价,产量越大则单位利润越高;产量越小则单位利润越低,比较合乎情理。成本生产决策:

1、生产安排的决策

2、特殊订货决策

3、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的决策;

实亏损:销售收入低于变动成本的贡献毛益为负数的产品

虚亏损:销售收入高于变动成本的贡献毛益为正数的产品,但小于固定资产。

4、半成品直接销售或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目的:1、正确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业绩2、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

2、销售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3、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余额【反映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

4、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资产平均余额

5、每股收益=净利润/期末股份总额

6、资本保本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资产运用效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第二节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原理:1、企业绩效2、部门绩效3、个人绩效4、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由企业管理层牵头推进。

企业绩效与战略的关系

公司业绩评价方法:

1、关键业绩指标

2、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

3、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价值=税后利润-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总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评价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优势:

(1)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

(2)它能较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

(3)经济附加值指标注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转移定价方法:

以市场为基础的转移定价、以变动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以完全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购销双方协商谈判价格。

(六)规划与决策

第一节战略规划

财务资金规划、财务管控能力规划与建设、盈利模式设计

深入了解财务战略:

1、财务战略的核心要素是投融资策略

2、财务支撑与控制体系战略

3、科学设计收入与成本结构、资源配置、成本费用控制与投资决策,

筹资战略规划

第二节战略成本管理

终极目标:提高收益水平和成本效率,而非降低成本

TOC理论(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具体方法,是以瓶颈工序为中心的计划编制方法,也称“击鼓、缓冲与绳索”方法,简称为DBR理论。

价值链管理:优化企业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的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化百分比/营业收入变化百分比

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化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化百分比

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作用越大,风险越大。

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化百分比/营业收入变化百分比

精益管理五大原则

1、顾客确定价值

2、识别价值流

3、价值流动

4、需求拉动

5、尽善尽美

项目管理9个知识领域:集成、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和采购标杆管理:

第三节投融资决策

资本支出投资决策

基于贴现现金流量制定资本投资决策的方法

1、净现值法

净现值为正说明项目的报酬率超过了贴现率。

净现值法比内部收益率法更复杂

2、内部报酬率法(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能够使未来现金流人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

如果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高于资金成本率,意味着公司能获得足够的利润来偿还债权人或股东的资金成本。

投资风险与敏感性分析

股权投资

按照投资目标不同,可分为财务投资与战略投资

股权投资决策考虑因素:

1、目标企业的市场地位、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股权投资方与目标企业是否产生协调效应

3、要进行行业趋势的分析和宏观经济的判断

并购投资决策

并购最常见的动机就是协调效应,包括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

产业投资分析与决策

对象:行业行为

重点:市场结构分析、产品差异分析、进入壁垒分析、产业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微笑曲线分析、产业周期分析

融资决策

主要是对融资渠道和相应融资方式;融资渠道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留存收益和折旧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票据贴现融资

外部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直接:吸收直接投资、发行债券、融资租赁、股权融资

间接:金融结构借款、信托融资、项目融资(BOT、PPP)

融资决策包括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资金成本、融资机构的选择依据、融资用途、偿付能力、融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还款计划

1、影响融资决策相关因素

1.1经济环境与政策风险

1.2财务弹性

1.3行业竞争

1.4信用等级评定机构的态度

2、资本结构与财务杠杆水平决策

3、财务杠杆水平的平衡

二、成本管理

(一)总论

第一节成本会计概述

含义: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特点,对成本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一、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种目标为对象的;二、成本是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发生的耗费,没有目标的支出则是一种损失。

成本与费用区别:

成本:指生产某种产品、完成某个项目或者说做成某件事情的代价,即发生的耗费总和,是对象化的费用

费用:指企业在获取当期收入的过程中,对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资产的耗费,是会计期间与收入相匹配的成本

财务会计中,成本可分为未耗成本与已耗成本

未耗成本:可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产生收益的支出(资产类科目)

已耗成本:会计期间已耗费,未来不会创造收益支出(费用与损失)包括财务费用成本的两种主要类型是支出成本和机会成本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必须依赖于成本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

新经济环境使成本会计的内涵也日趋丰富和发展,它是包括作业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等内容,以全面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成本会计信息系统。

新经济环境对成本会计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全球竞争的加剧

2、产业结构的变化

3、生产环境的进步

4、适时生产系统的出现

是一种需求拉动式的生产系统;需要时才保质保量地省或采购,实现零存货,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供质量的目的。强调质量控制。成本的可塑性大为增强。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5、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6、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应用

成本会计的职能:

1、成本预测(事前)

2、成本决策(事前)

3、成本计划(事前)

4、成本控制(事中)

5、成本核算(最基本的职能)(事后)

6、成本分析(事后)

7、成本考核(事后)

成本预测是成本会计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预测的结果,又是制定成本计划的依据;

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具体化;成本控制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

成本会计注要为企业管理提供下列四类信息:

1、制定决策和计划的信息

2、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的信息

3、业绩评价和激励的信息

4、评价企业竞争地位的信息

成本信息质量的要求:

1、准确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及时性

5、效益性

间接制造成本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其构成内容也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成本会计人员必须更深入地去了解间接制造成本产生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以避免因间接制造成本分配不当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

按经营目标不同分类:

1、生产性成本(分为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非制造成本【管

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2、服务性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经营费用)

按其与特定对象的关系分类:

1、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产品、劳务、加工步骤或部门)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可按特定标准将其直接归属于该对象的成本。由于直接成本可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对象,故又称为可追溯成本。

2、间接成本

按其与业务量的关系分类:

1、变动成本

2、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研发费、广告费、培训费等】)

3、混合成本

按其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分类

1、财务成本(购储成本、生产成本、期间成本)

2、管理成本

2.1 付现成本与沉入成本

2.2 原始成本与重置成本

2.3 专属成本与共同成本

2.4 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2.5 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2.6 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

2.7 差量成本与边际成本

2.8 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相关、决策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未来成本。属于相关成本的有差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重置成本和可避免成本等。

2.9 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

2.10机会成本

2.11质量成本

2.12责任成本

成本会计的主要目标在于计量各项成本,并将之分配至每个实体即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的三要素:承担者、计算期、计算空间

成本分配方法主要有:

1、直接追溯法(最准确)

2、动因追溯法(次准确)

3、分摊法(最不准确)

成本会计系统的设计:

1、成本会计信息系统

在编制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时,首先要区分资本化成本与非资本化成本。

2、经营控制信息系统

在设计经营控制信息系统时,我们应考虑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1)成本信息应是一个决策重心;

(2)不同的成本信息用于不同的目的;

(3)用于管理的成本信息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三节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核算一般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历史成本原则;

2、分期核算原则;

3、合法性原则;

4、可比性原则;

5、权责发生制原

则;6、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1、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2、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

(1)建立健全有关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制度;(2)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3)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4)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3、建立健全的成本责任制度

完善成本责任制度,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度;(2)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3)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4)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

(二)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制造业成本核算概述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期间费用)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选择。

第二节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

第三节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第四节制造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据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对各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支出进行严格审核

2、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

3、编制预付费用和应付费用分配表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5、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6、完工产品成本的确定和结转

7、已销售产品的成本结转

(三)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一节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直接材料: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为生产某一种产品所耗用的材料,并能直接确定其归属对象;

间接材料:先归集在制造费用,再按一定方法分配

间接材料费用是指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某种材料,不能直接确定其归属对象,需采用简便合理的方法在几种产品中进行分配。

材料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

1、建立和健全发出材料的盘存制度

2、建立健全领发料凭证制度

材料发出的核算:

1、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

适用材料品种较少,每月收料次数不多的企业

2、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第二节外购动力与折旧费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节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1)考勤记录;(2)产量和工时记录(包括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和工作班产量报告、产量通知单)

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的服务部门发生的费用称为服务费用。在制造业中所发生的服务部门的费用被称为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1、直接分配法

某收益部门(产品)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收益部门(产品)接受服务(劳务或作业)的收益量*该种服务(劳务或作业)的单位成本

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提供劳务不多,或辅助生产车间只对基本生产车间等外部提供服务的情况

2、顺序分配法

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施惠和收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3、交互分配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具有(计算结果较准确)的特点】

计划成本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第五节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1、实际分配率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期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本期分配标准总量

某种(批、类)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分配标准

2、预算分配率法(年度计划分配法)

某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全年制造费用的预算总额/全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之和

3、累计分配率法

某生产单位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制造费用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初标准累计数+本期发生分配标准量)

(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

第一节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

在产品广义:

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1、定额比例法

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发生)/(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

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健全且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2、约当产量比例法

概念: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折算为相当完工产品的数量,

在产品的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测定,对于费用分配的正确性影响很大。

适用范围:当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而且变化也大,采用此种方法最佳。

(1)加权平均法

(2)先进先出法

3、简易方法

3.1 在产品不计价法:适用于月末有结存的在产品,但是这些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且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

3.2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是一种月末在产品固定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变化不大的情况

3.3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工作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比较稳定的产品。

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1、生产特点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整合.doc

第一章: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1)特征:实践性、职业性、规范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2)作用:促进职业活动的进行,提高职业活动的效果 提升本人的职业形象,乃至所服务机构及行业的形象 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在管理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提现管理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管理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特征:1.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 2.具有公众利益的符合性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对管理会计师个体的作用 1、指导作用 2、对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遵守的促进和评价作用 对单位的作用 1、是单位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重要保障 2、是单位总体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职业规范体系的作用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之间的协同关系 1、两者目的相同 2、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以会计法律制度为基础 3、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是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4、法律法规将成为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和工作的方向指引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相关法律制度的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代表国家的意志。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国家行政司法体系作为保障,是管理会计师自律性要求,代表的是管理会计职业群体以及社会公众的要求或期待,其执行要求和监督来自于社会监督或自律性组织的监督 2、两者作用范围不同 3、两者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和颁布,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实施细则。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形成文字,也可以不形成文字,是一种思想深处的自律

第二章: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职业认知和价值观、能力、达成业绩的努力程度) 职业认知和价值观 1、热爱管理会计职业(1.正确认识管理会计职业,认识管理会计职业特点。2.热爱管理会计职业,通过做好管理会计工作创造价值) 2、诚信从业(1.不弄虚作假,不为利益或其他目的而造假。2.实事求是,无隐瞒,不为谋取私利或其他目的人为选择信息或有选择性的工作) 3、客观公正(1.从主观上,客观公正推进工作。2.从客观上顶住各种不正当压力。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财税方面的法律法规、准则等>,推动单位向政策和法律法规所鼓励和引导的方向发展) 4、保密(1.保守工作中的秘密,2.不利用工作中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为自己或者相关人员谋利) 5、廉洁自律(1.不行贿、2.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受贿、3.不持他人行贿受贿或谋取私利,并推动单位的监控体系进行防范、4.推动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能力准备与自我提高 1、充足的专业技能准备(熟悉法律法规,财税法规及规则、具备

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 1.管理会计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章) a)宣传介绍阶段 b)吸收消化阶段 c)改革创新阶段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第二章) a)工作主体(范围)的层次不同 b)工作侧重点(具体目标)不同 c)作用时效不同 d)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不同 e)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 f)方法体系不同 g)工作程序不同 h)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i)观念的取向不同 j)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 3.边际贡献的内涵及三种形式(边际贡献总额、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第二章)边际贡献(contribution margin)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 a)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销售变动成本总额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b)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c)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4.成本习性、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的概念(第三章)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性态。 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事物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 变成本。 c)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化那部 分成本。 5.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变动规律;混合成本的分类及变化特征,会区分不同的混合成本。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选择高低点的依据是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第三章)混合成本的分类: a)阶梯式混合成本(半固定成本) b)标准式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Y=a+Bx c)低坡式混合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①递减型混合成本②递增型混合成本 6.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成本构成、利润计算公式、利润差、造成利润差的原因: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第三章) 主要区别: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c)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d)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 e)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f)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7.变动成本法的主要优缺点(第三章)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a)变动成本发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b)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c)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和损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d)采用变动成本可以简化成本核算工作 (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a)变动成本发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b)变动成本发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c)采用变动成本发会对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 8.标准成本法的内涵;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

最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易混知识点总结(1-6章)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易混知识点总结(1-6章) 一、第一章 1、1.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提示】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企业可以针对上述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2.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转销等情况。企业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当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提示1】坏账准备科目属于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提示2】上述公式中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根据期末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该项得出的差额为应有的期末余额,而不是应计提的金额。 【提示3】上述公式中“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为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 【提示4】当期应计提的金额=应有的期末余额-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 【提示5】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余额。 2.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 3.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关键点)。 【相关链接1】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科目。 【相关链接2】企业取得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4.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对于被投资单位宣告(除价款中包含指外)发放的现金股利或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不能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增加企业的当期损益)。 新宣告的现金股利(股票投资)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影响当期损益) 收到现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确认新发生的利息(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影响当期损益) 收到现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5.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记忆技巧1】购买当期的公允价值变动=当期末的公允价值-购入时的成本; 【记忆技巧2】购买当期以后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本期末的公允价值-上期末的公允价值。

自考管理会计重点知识讲解考点归类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第一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二.管理会计及其演进 1.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另一分支,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的实施,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并参与管理活动. 2.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分类、加工整理、分析报告和信息传递等。(多选)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 2.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决策与规划会计和执行与控制会计。(背诵) 3.决策分析可区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分析。 ◆短期决策分析: (1)成本与产量问题; (2)成本与收入问题; (3)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长期投资决策是建立在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的。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重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背诵)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 (1)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2)方法灵活多样性; (3)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4)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 (5)重视人的行为问题。 第三节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 (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 (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 (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三.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准确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及时性; (5)成本和效益原则。 习题: 1.[201104单选]4.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可以表达为执行与控制会计和() A.决策与规划会计 B.成本与产量会计 C.成本与收入会计 D.企业内部资源合理分配会计 [答案]A 2.[201604单选]10.从工作侧重点的角度而言,管理会计被称之为() A.算账的经营型会计 B.外部会计 C.算账的报账型会计 D.内部会计 [答案]D 3.[201207多选]20.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 A.收集 B.分类 C.加工整理 D.分析报告 E.传递 [答案]ABCDE 4.[201304单选]8.主要内容可以表述为决策与规划会计和执行与控制会计的是() A.决策会计 B.成本会计 C.责任会计 D.管理会计 [答案]D 5.201307简答]21.简述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其职能作用。 答: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另一分支,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的实施,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并参与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6.[201404单选]1.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 A.投资者 B.债权人 C.企业内部管理者 D.政府部门 [答案]C 7.[201510单选]1.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 A.历史信息 B.现时信息 C.现时和未来的信息 D.未来信息 [答案]C 8. [201610单选]1.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特征的是() A.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B.方法灵活多样 C.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D.会计信息受会计准则约束 [答案]D 9.[201007简答]22.简述管理会计的基本特点。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一: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张老师的授课,我收获良多,感受颇深。 首先张老师对管理会计内涵的讲解专业系统,通俗易懂,让我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了整体性认识;通过会计树,我明晰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对管理过程的具体问题有了定位和分析能力;通过财务指标模型化的讲解,我深刻理解了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内在构成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有了本质上的认识;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须的,以下我想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第一,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并且记笔记也要有选择性的记,该记的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 第二,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抄同学的作业,自己做过才知道是否真正搞明白了。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昧地去抄,一定要仔细琢磨别人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做几遍,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第三,为了更好的学习好管理会计这门课,我觉得课后去查阅一些相关书籍,遇到好的解题思路就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时用。 其实这门课的解题公式看似那么一大堆,其实真正的公式没几个,只要知道公式的根本,就可以引申出需要用到的好多公式。简而言之,要想学好这门课,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透了,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心得二:《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体会经过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管理会计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对于这么课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开设的看法和建议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跳出传统会计思维框架的定位,将自己看成是一位“cfo”,一位管理者,站在战略性的高度考虑问题,而具备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管理会计这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么课程便尤为重要,应针对经管类特别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高级管理会计的课程,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对专业的理性认识二、关于课程内容的看法和建议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涵盖了会计学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介绍了目前较为前沿与经典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如:适时制、作业成本法等,是传统管理会计的深化和发展。在我看来,管理会计更加侧重于管理,会计学则是实现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不足的地方在由于学时和时间的限制,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够,课堂上所能学习到的管理会计的知识有限,虽然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后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在内容上的指引更多,学生自学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 三、关于课程讲授的看法《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授课方式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案例式教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增强了对高级管理会计的感性认识。其次,老师在正式讲授高级管理会计的知识之前,会介绍自己在世界各国游历的经历,并且配以大量风景优美的照片,这便是寓教于乐的最好体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彰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 四、关于考核方式的看法和建议在考核方式上,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优点

最新大学管理会计期末重点概念整理

第一章:总论 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相关资料,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采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加工利用,实现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价与考核的一个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管理会计的目标:第一个层次为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最终提升企业价值。 第二个层次为管理会计具体目标:采用各种专门方法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利于实现管理会计基本目标的各种有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 管理会计的对象:三种不同观点:现金流动论、价值量差、资金总运动论。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起源相同2.目标相同 3.基本信息同源4。服务对象交互5.某些概念相同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成本: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称为性态。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特点:1.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即单位成品的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2.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即变动成本是一条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斜率越大。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基本假设: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本量利分析必须在成本性态分析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2.相关范围及线性关系假设:假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水平始终保持不变。 3.本量利分析一般假设只有单一产品,或者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假设品种结构保持不变。 4.产销平衡假设:即期初,期末的产成品存活数量不变。 保本:是指企业在一定销售量或销售额下,销售收入刚好等于企业发生的全部成本,企业的净利润为零。 保本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即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安全边际:是指产品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额)的部分。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对某一个或某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 第四章:经营预测 什么是经营预测:是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发展趋势事先提出的一种科学预见。 成本变动趋势预测:是按照成本性态的原理,根据本企业的历史成本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

管理会计考点

管理会计考点 1、管理会计的职能:规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 2、管理会计的任务: 确定各项经济目标合理使用经济资源调节控制经济活动 评价与考核经济业绩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服务对象: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2)工作重点:面向未来算活账 3)约束依据:成本与效益的关系;4)行为影响:最关心计量结果和内部报告将怎 样影响未来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 5)时间跨度:有很大的伸缩性;6)核算主体: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 7)核算程序:核算程序不固定8)核算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专门方法和技术; 9)精确程度:不要求精确10)信息特征:选择部分特定的管理信息 4、成本形态的含义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总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是成本固有的性质。 5、产品成本按成本习性分类: 1)变动成本:a 凡是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呈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 B 但就单位产品中的变动成本而言,则是不变的 2)固定成本:a 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 影响而固定不变变动,保持固定不变的; B 但就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而言,则与业务量变动增减曾反比例变 动 6:、固定成本分类:1)酌量性固定成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2)约束性固定成本:折旧费保险费租金(设备) 7、混合成本分解方法:高低点法 8、贡献毛益计算:1、Tcm 2、cm 3、Br 4、cmR 5、bR+cmR=1 9:经营杠杆的作用:预测风险 预测利润:根据基期利润求解计划期利润 10、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将一定时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 造费用计入成本。将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看待。 11、全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将一定时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 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全部计入成本。P(课件1 例题)

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1. 管理会计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章) a)宣传介绍阶段 b)吸收消化阶段 c)改革创新阶段 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第二章) a)工作主体(范围)的层次不同 b)工作侧重点(具体目标)不同 c)作用时效不同 d)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不同 e)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 f)方法体系不同 g)工作程序不同 h)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i)观念的取向不同 j)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 3. 边际贡献的内涵及三种形式(边际贡献总额、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第二章)边际贡献(contribution margin )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 a)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销售变动成本总额 =销售单价X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X销售量 b)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c)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 100% 4. 成本习性、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的概念(第三章)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 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性态。 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事物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

变成本。 c)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化那部分成本。 5.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变动规律;混合成本的分类及变化特征;会区分不同的混合成本。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选择高低点的依据是业务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第三章)混合成本的分类: a)阶梯式混合成本(半固定成本) b)标准式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Y=a+Bx c)低坡式混合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①递减型混合成本②递增型混合成本 6.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成本构成、利润计算公式、利润差、造成利润差的原因: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第三章) 主要区别: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c)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d)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 e)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f)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7. 变动成本法的主要优缺点(第三章)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a)变动成本发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重视销售工作b)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c)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和损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d)采用变动成本可以简化成本核算工作 (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a)变动成本发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b)变动成本发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c)采用变动成本发会对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

管理会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1、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决策信息的内部会计。 2、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活动,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P23(简答) 区别: 联系: ①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各有优缺点。 ②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一般被企业结合利用,可以发挥二者的互补性作用。 ③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决策时面向未来的,而不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都是面向过去的,都是有关过去的经济活动的反映,所以除非它们能协助决策,否则它们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就没有价值。 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本质区别:二者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结转不同。 3、完全成本法下、变动成本法下成本的构成:P51

4、凡是变动成本都是相关成本,凡是固定成本都是无关成本。(×) 5、管理会计不收公认会计原则的完全限制(√) 6、变动成本就是指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7、只要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0,该亏损产品就不应该停产。(×) 8、机会成本 ①含义: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而放弃另一个方案,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利益就成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②经营决策中为什么要考虑机会成本? 因为公司资源的有限性,必须充分利用资源的效益,所以机会成本在经营决策中应作为一个现实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 ③举例说明 公司购买的可转换债券,既可以选择到期获得约定收益,又可以选择在未到期前中途转让获得转让收益,那么公司选择到期获得约定收益时,所放弃的在未到期前中途转让可以获得转让收益就是选择前一种方式的机会成本。 一套房子,既可以出租,又可以卖掉,当你选择出租时,卖房所可能能获得的收益就是你选择出租房屋的机会成本。 9、边际成本:产量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 10、沉没成本: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11、付现成本:由现在或者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指出数额的成本。 12、专属成本: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 13、联合成本:为多种产品的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 14、相关成本: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差量成本、酌量性成本等。 15、无关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

管理会计期末重点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知识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出题形式:单选、多选、判断 单选题:从服务对象上看,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D)。 A.企业的投资者B.企业的债权人 C.企业的D.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者 -本章完-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 知识点一:成本按性态分类 ? 出题形式:单选、多选、判断 ? 难度系数:** 1、固定成本 A .广告费 B .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 C .技术开发费 D .计件工资 ? 判断题:固定成本是一种长期都不发生变动的成本。( ) 2、变动成本 A .单位额保持不变 B .总额保持不变 C .单位额与业务量成反比例 D .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A.沉没成本 B.约束性成本 C.机会成本 D.联合成本 ?知识点二: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历史成本法 ?出题形式:选择题、计算题 ?难度系数:*** ?多选题: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应分别选择()作为低点和高点。 A.(50,100) B.(60,120) C.(50,120) D.(70,130) ?知识点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出题形式:单选、多选、计算、简答 ?难度系数:*****

?多选题: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变动性制造费用 D. 固定性制造费用 ?计算题: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无期初存货,第一、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28 000件和 22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8 000件和23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 位售价为20元。生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8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200 000元;销售和管理费用全是固定性费用,每年20 000元。 要求:(1)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第一、二年的税前利润。 (2)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二年的税前利润。 答案:(1)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贡献毛益=18000ⅹ(20-8)=216000 第一年税前利润=216000-200000-20000=-4000 第二年贡献毛益=23000ⅹ(20-8)=276000 第二年税前利润=216000-200000-20000=56000 (2)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税前利润=18000ⅹ[20-(8+200 000/28 000)]-20000 =18000ⅹ[20-(8+7.14)]-20000 =18000ⅹ[20-(15.14)]-20000 =18000ⅹ4.86-20000=67480 第二年税前利润=10000ⅹ[20-(8+200 000/28 000)] +13000ⅹ[20-(8+200 000/22 000)]-20000 =10000ⅹ4.86+13000ⅹ2.91-20000 =48600+37830-20000=66430 -本章完-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计算题整理-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解:1、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贡献边际=40×600-(22×600+4×600)=8400元 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 2、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 (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2、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解: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

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 3、已知:某厂连续两年的产销量、成本和售价等资料如下表: 资料单位:元

初级会计师考试80个知识点总结

初级会计师考试80个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会计? 答: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6、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什么是会计要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8、什么是资产? 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9、资产具有哪些特点? 答:资产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都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但也是企业所控制的;第三,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10、什么是负债? 答: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1、负债具有哪些特点? 答:负债具有如下特点:

管理会计实习心得体会

管理会计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的管理会计实习过程我们还发现,仅仅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我们,可以说对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谈谈心得体会。下面是美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管理会计实习心得体会篇1 为期一周的财务管理实务实训终于要结束了,虽然只有一周时间,但课程充实,我收获的知识也甚多。学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复利的计算,知道其主要的工作流程,让我对这方面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这周时间,我们主要学习了复利的计算,而复利的计算是需要一丝不苟地对待的工作,有哪处地方出错,可能会导致复利计算错误,在计算时,很多地方都需要去注意的,例如复利的终值和现值等等,各项都必须完整、准确、清晰填写,并且不得涂改。计算复利时,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不懂的地方,老师针对我们的问题,结合财务管理,我国对复利的计算也越来越详细给我们分析,使得我们容易明白理解,也加深了记忆。因此,认真地履行实习要求,努力完成实习,不仅有利于我们巩固所学到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更利于我们预先观察日后工作中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各种困难,利于我们察觉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便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工作,利于我们更快

地把所思所学转化为实践动手的能力,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变成工作能力和实际经验。 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益颇多。通过实习,使我对财务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分析报关工作的特点,我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做到要心细,仔细,了解复利的变化。 在短短的一周的实习时间中,我同时也深深感觉到自己的薄弱之处,那就是专业会计知识,我必须花更多时间去学习会计知识,以便为更好的做好今后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总之,这次实习对我的帮助极大,为我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很多良好的知识与经验,今后,我将继续保持谦虚严谨的态度,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个适应形势快速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员,为日后找工作打好基础。 管理会计实习心得体会篇2 这学期学校组织了管理会计认识实习,旨在强化我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这次的实习采用案例实习的方式,在解决案例中面临的各种不同的问题的同时,培养和提高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全面预算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我们可以早一步知道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如有不足之处即可尽快进行调整,尽早弥补损失。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会计整理》word版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职能不同:管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只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履行反应和监督职能,属于报账型会计2服务对象不同:财的对象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与潜在的投资人等,是对外报告会计;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是对内报告会计3约束条件不同:财必须遵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而管理会计则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4报告期间不同:管不受固定期间的限制,报告形式也比较自由;财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的要求,以一定的期间(年,月,日)来编制,报告的形式较为固定5会计主体不同: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同时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往往只以整个企业为会计主体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1起源相同:源于传统会计,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2目标相同:企业利润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3基本信息同源:管理会计基本信息源于财务会计4服务对象交叉:一些情况下,管的会计信息可以为外部利益集团利用,财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内部决策也至关重要5某些概念相同:管实用的某些概念,如收入、利润等与财务会计相同 3固定成本:1定义: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2特征:固的总额虽不受业务总量变动的影响,但若站在单位业务量所负担固定成本多少的角度来看,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与产量成反比关系,反之亦然3分类:按其支出额是否在一定期间内改变而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4约束性固定成本: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主要属于经营能力成本,是一种提供和维持生产经营所需设施、机构而支出的成本。特征:其支出额的大小取决于生产经营能力的规模和质量、预算期通常较长5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额的固定成本,为完成特定活动而支出的成本。特征:发生额的大小取决于高层领导根据企业经营方针而作出的判断、预算期较短,通常为一年 4变动成本:1定义: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2特征:变动成本的总量随业务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变动关系,而单位业务量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一个定量3分类:酌量型变动成本和技术型变动成本 5半变动成本:1特征:发生额虽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产量的变动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2种类:基本式、阶梯式、延伸变动式、曲线成本 6变动成本法定义: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7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比较:1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完全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两大类,将制造成本完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非制造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全额计入当期损益;变动成本法则是先将制造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类,再将变动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与非制造费用成本一起列为期间成本。由于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处理为期间成本,所以单位产品成本较之完全成本法更低,当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较之完全成本法下就高了2存货估价不同: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不同,当然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的成本构成内容也就不同了。采用变动成本法,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均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动部分,期末存货计价也只是这一部分。显然,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必然小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3分期损益不同:当产量等于销量时,两种成本法下计算的损益完全相同。当产量大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完全成本法所计算的损益。这是因为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变动成本法下被如数列做了当年的成本;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相应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列做了当年的资产。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大于按完全成本法所计算的损益 8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1优点:能够提供各种有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正确的进行短期决策和加强经营控制。能够使管理当局更加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便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也可以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随意性2缺点: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不能适应对外报送财务报表的需要。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将失去实际意义。按成本性态划分成本是一种假设。 9盈亏临界点加权平均模型:s1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s2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s3计算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s4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额s5计算各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及销售额 盈亏临界点的基本计算模型:1贡献毛益=v*(sp-vc) 2单位贡献毛益=sp-vc 3贡献毛益率=(sp-vc) /sp

初级会计实务所有者权益的知识点总结

初级会计实务所有者权益的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所有者权益 一、考生应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内容: 1.有限责任公司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 2.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票的会计处理; 3.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减变动的会计处理; 4.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5.盈余公积的会计处理; 6.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题型题量分值考点 2008 单选题 2 2 股票发行时资本公积的界定 多选题 1 2 影响留存收益变动的业务界定 2009 单选题 4 4 影响留存收益变动的业务界定;股票回购的会计处理;盈余 公积年末余额的推算;可供分配利润的推算。 多选题 1 2 年度终了需要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科目界定 判断题 1 1 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 三、前言 这一章并不是一章难点章节,在高志谦老师的讲义下总结而成。 第一节实收资本 (一)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根据其核算的内容和要求,可分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部分。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利得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增值。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损失,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贬值。 (二)实收资本 1.接受投资 情况会计处理 有限责任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新投资者加入时为了补足资本的增值额或资金的质量差异而多出的金额,初始投资时一般不会出现。) 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1)发行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发行费用的处理 属于溢价发行的,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发行费用从溢价收入中扣除;溢价中不够扣除的,或者属于面值发行无溢价的,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接受固定资产或无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按投资双方的确认价值入账)

上海海事大学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知识点整理.doc

管理会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1、管理会计定义 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诸如提供给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体使用的财务报表。广义管理会计从内容上看也包括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本章重点) ——第二章 2、有关成本概念 种 类 特点组成内容要点说明 固定成(1)在业务量的相关范围(一定时 期,一定业务量)内,业务量变动, 固定成本总额不变;(2)单位固定 ①约束性 固定成本 (不可避 包括折旧费、长期租赁 费等;只能从合理利用 经营能力入手,来降低

本 成本随业务量呈反方向变动 免) 约束性固定成本 ②酌量性固定成本 包括广告费、研究与 开发费、培训费等; 变动成本 (1)在业务量的相关范围内,业务量变动,变动成本总额成正比例变动;(2)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①技术性\约束性变动成本 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以及外部加工费用等 ②酌量性变动成本 根据销售额比例开支的销售佣金、研发费等 混合成本 随业务量变动,但不成同比例变动 ①半变动成本 成本总额有一个初始量,然后随产量呈比例变动;例如电话费、比较特殊的设备租金 ②阶梯式成本(半固定) 成本总额随产量的变化而呈梯形增长;例如化验员、质量检查人员的工资等 ③延期变动成本 一定产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不变,超过特定产量呈比例变动;例如加班费 ④曲线成本 成本总额与产量增长呈曲线增长;例如累进计件工资 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重点)(可能大题) 2)散布图法 3)回归直线法 例题参见作业 4)账户分析法 5)技术测定法 6)合同确定法 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法损益计算(可能结合标准成本的大题)(计算见书或作业) 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的区别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