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光寺主持是谁

五台山佛光寺主持是谁
五台山佛光寺主持是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五台山佛光寺主持是谁

篇一: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

浦环设110412

林立灯

20xx1010

五台山佛光寺

简介

佛光寺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地形东高西低。东、西、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整座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十分清雅。它坐落于豆村镇东北四公里的佛光山腰,西南距五台县城32公里,东北距台怀镇约34公里。目前享誉世界的佛光寺东大殿,是唐宣写法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由佛门弟子宁公遇女施主出资,愿诚和尚主持修建的。佛光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是五台山保存最好的古寺。

1937年初夏,梁思成、林徽茵等四位教授,兴致勃勃来到五台山。在此之前,他们在敦煌浩如烟海、绚丽多彩的壁

画中,发现一幅五台山图,引起很大的兴趣。画面上,游人不绝,古刹林立。他们几个指点着那些较为熟悉的寺院面貌,便了现了一座以前并未见到过的宝塔

为寻此塔,他们在五台山辗转访问一些寺庙后,来到了佛光寺,欣喜地发现,在东大殿南侧有一座砖塔,与敦煌壁画上所发现的那座塔一模一样。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特别是东大殿。梁思成凭学识和经验断定这大殿属于唐代建筑。为了找到确凿证据,在寺院僧众的帮助下,他们在殿内搭架,梁思成、林徽茵夫妇登上架顶,由林徽茵端着水盆,梁思成用毛巾蘸上水擦拭,终于在大殿左右四梁下方,拭去千年尘封,现出几条字迹清晰、功力浑厚的唐人墨迹,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

经过测量绘图、现场笔录,梁思成回到北京后定出了题为《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的论文。文章发表之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仅是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的了。这里的建筑、塑像、壁画、墨迹被称为佛光寺四绝佛光寺东西长而南北窄,故寺院布局以东西轴线为通道,将众多主要建筑基本集中于高低层叠、左右对称的三个庭院之内,使整座寺院条理清晰,布局井然。第一院北侧为文殊

殿,南侧为伽蓝殿,西面是天王殿。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此殿设置新奇,构建精巧,檐柱均置斗拱,前檐当中三间,除正出华拱外,又加施两层斜出华拱,显得异常壮丽。这种建筑形式极具金代特色。殿内佛坛上供着文殊菩萨、善财童子、于阗王等七尊塑像,上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文殊与众侍者在一起的泥塑,姿态有别,神情各异,以文殊菩萨为中心,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组金代塑像明显借鉴了东大殿内唐塑的风格,特别是人物的宝冠与衣着变得较为复杂了。这种变化,对五台山后来的塑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院内,有一座雕工精致的平面八角形石经幢,系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所立,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时间。沿着第二院与第三院相隔的石门洞中的石阶拾级而上,是一处青砖铺设的平台,让人心仪神往的东大殿就建在平台之上。两株树冠蓊郁、主干粗大的古松分列殿前,直矗蓝天,与雄奇健在的东大殿朝夕共处、长相厮守了1100多年

这座大雄宝殿踞于全寺最高处。巍巍山峰成弓形环护于背后和左右两侧,大殿就像坐于靠背高高的太师椅中一般,三面雄奇,一面开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总面积677平方米。下中五间装板门,均可开合;两尽间安直棂窗。大殿以檐柱和内柱环立内外,承托着殿顶屋架。外柱上方古朴的

斗拱承托着翼出深远的挑角飞檐。天花板将梁架分为明栿(露明梁架)和草栿(隐蔽梁枋)两部分。梁枋嵌削规整,结构精巧。该大殿举折平缓,气势宏伟,精致坚固,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唐代寺庙木结构建筑物,故被建筑学家公认为“唐代木构殿堂的范例”

佛坛上三尊佛与两尊菩萨各占一间。正中间是趺坐于须弥座上的释迦牟尼佛。他头顶的卷发呈螺旋状,面庞丰满圆润,嘴小唇厚,天庭饱满,双眉微弯,两眼细长,目光下视,神态安详。所有这些,均赋浓郁唐风。释迦牟尼膝侧为弟子迦叶和阿难,这两尊像较小。释迦牟尼前两侧,各站着一们胁侍菩萨。她们头戴卷云冠,上嵌一宝石,乌发盘于冠内,背后不留长发,只在左耳际下垂一绺青丝,上打彩结,辫梢抚肩;面庞丰腴白暂,色泽细腻,秀目稍长,下壳饱满,前额中间饰一红色圆点,抑如花蕾待绽;修长的身躯稍向前倾,腰部微弯,腹部稍突。这是唐代中叶之后菩萨塑像的特点,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在胁侍菩萨前面,是两尊供养菩萨,面部特征与胁侍菩萨相似,服饰也相同。所不同的是她们一膝下跪,一腿下蹲,手捧仙果,举于胸前,脚下有一朵盛开的莲花,形态自然,落落大方。释迦牟尼左间供着弥勒佛,右间供着阿弥陀佛。在他们的前、后、左、右均各有四尊站立着的肋侍菩萨,其相貌、衣着与释迦牟尼佛前的菩萨大同小异。左次间供着普

贤菩萨骑象的高大塑像,白象由蛮獠天神牵着。另外还塑有起陀和一童子像。普贤头戴云状花冠,上嵌六粒宝珠,雍容华贵;双眉清秀弯曲,两眼含神平视,鼻正口端,面部丰满。其左右各有一位胁侍菩萨。文殊菩萨供于右次间。她骑于高大威猛的狮子背上,两旁站立着肋侍菩萨。文殊面呈金色,头戴花冠,冠中央嵌一闪闪发光的佛像,冠下有少许了丝外露;上唇宽厚,耳坠金环,手中捧着云头如意,表情祥和,神态自若。另外,文殊前方还有两尊塑像,一尊是牵狮人拂林,一尊是上身外露、下身穿裙的小童。据传说,拂林曾是一位部落酋长,后归依文殊,专司牵象。

佛坛南侧,还有一尊不太高的塑像端坐于坛边,衣着打扮文雅富贵,但与佛、菩萨等的衣饰有着明显的区别。她便是这座大殿的施主宁公遇。主持建筑这座大殿的愿诚和尚,身披袈裟,端坐于坛下。佛坛左右两侧,塑有形体魁伟、手持宝剑的护法金刚。综观这组高大雄奇的泥塑,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与一般寺庙不同,处处洋溢着盛唐的风韵。除了前面提到的佛的丰满造型、胁侍菩萨与

供养菩萨的姿式之外,另如弥勒佛与阿弥陀佛胸部、腹部的衣着与结带,和释迦牟尼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着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塑像的固定式样。这组佛像,为五台山泥塑的鼻祖。35尊佛像,无一不是国内罕有的艺术珍品。大殿两侧的供台上还供有245尊罗汉,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

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 五台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接下来给你们带来五台山名胜古迹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大家早上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很高兴能和你们共度一天的时光,下面由我来跟你们说说五台山名胜古迹。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奇峰灵崖 五台山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有人曾除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

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等荣誉。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

山西五爷庙导游词5篇

山西五爷庙导游词5篇 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是坐北向南建筑。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的塑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西五爷庙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说起山西五爷庙也就是现在的万佛阁,于明代万历年间40年,坐落在陕西省台怀镇塔院寺的东南方向。主要由五龙五殿和文殊殿组成。五龙五殿内塑五尊龙王坐像,以五爷名气颇大,所以当地人也就把万佛阁称为“五爷庙”了。山西五爷庙的寺庙是呈南北方向的,占地2040平方米,计有殿堂间,崇楼板间、僧舍近求远20间、戏台湾省座、佛塔座、明碑3通。 首先说说山西五爷庙的建筑情况: 山西五爷庙的五龙王殿原来是卷棚顶,1917年重建时改为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五脊六兽,正脊置铜宝刹,前有卷棚抱厦,雕梁画栋,绚丽多彩。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的塑像。民间传说五爷本来是黑脸,但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黑脸变成了金脸。文殊菩萨化成的五龙王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正因为如此,一直到今天,五台山在六月法会期间,名角,名戏都必须安排在万佛阁演出,意思是给五龙五唱戏。

除了五龙王殿外,山西五爷庙里还有文殊殿,它是三间两重三檐四出歇山顶,上层供奉地藏王菩萨,下层供养明代脱纱三大士像;文殊坐狮、普贤坐像,观音坐朝天吼,每尊朔像高约束米多。上层地藏王菩萨的左右各排列着五尊塑像,他们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十殿转轮王,这“十殿阎王”构成了“十殿阎君朝地藏”的布局;而地藏王菩萨左右两侧的立像,原来是闵公父子。传说九华山本来是属于闵公的,但地藏王菩萨开创九华山道场时想占用这块地方,便化成和尚找闵公,说:“今来贵宝地,一不化缘,二不化斋,只求一袈娑之地作为修行之所,尚望施主成全。”闵公哈哈大笑:“这周围百里皆我所有,怎在意你占一袈水涨船高之地?师父,你看哪座山峰好,就在哪里修行好了。”“和尚”闻言,把袈裟一展,九华山便被整个罩住了,闵公只好将它全部布施供养。殿檐梁间,悬挂着一口重油000斤的明代大铜钟。殿内木阁上、下两层都为3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千姿百态,虽多达一万尊,却无一雷同,令人称奇,所以文殊殿又称为万佛阁。 接下来说说山西五爷庙里供奉的佛像。 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也许正是因为五爷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更亲近群众,更符合急功近利的众生心愿的缘故吧,小小的五爷

五台山导游词

陈悦多 五台山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对外推出的35张旅游王牌产品之一,也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由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环绕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盛夏时节,绿草红花与台顶千年不化的坚冰为伴,景色秀美,气候凉爽,又名清凉山。 北台也称叶斗峰,海拔3061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西台也称挂月峰,中台也称翠岩峰,东台也称望海峰,南台也称锦绣峰。五座台山各有特色,各具风韵。每到盛夏,五座台山山花烂漫,香气四溢,游人至此,犹如置身花海,令人陶醉。 五台山自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开始建庙,至今历时近2000年,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并居一山共同讲经说法的道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缩影、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迄今仍保存着北魏、唐、宋、元、明、清等7个朝代的寺庙建筑47处,荟萃了7个朝代的彩塑、5个朝代的壁画,以及堪称典范的古建艺术。南禅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华瑰宝。佛光寺被世人誉为东方古建明珠、亚洲佛光。五台山的标志建筑塔院寺大白塔,为我国现存元代覆钵式塔最高建筑。 中国山西五台山于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篇二:五台山导游词 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

中国唐代著名古建筑:佛光寺东大殿(木构殿堂型构架)

东大殿(修建者:愿诚和尚) 东大殿是现存的三座唐代木构殿堂型构架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现存唐代中最古老、最典型的实例。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也是我国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记、经幢于一殿的孤例。佛光寺东大殿在脊檩下仅用叉手,是现存古建筑使用这种做法的孤例。 东大殿作为唐代建筑的典范,形象地体现了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简单的平面,却有丰富的室内空间。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上千个木构件通过榫卯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构件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多余的、没用的。而外观造型则是雄健、沉稳、优美,表现出唐代建筑的典型风格。 东大殿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虽然经过多次修葺,大体仍保持唐代原来面貌。 东大殿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平面柱网,内外柱等高,檐柱有侧脚及升起。檐口曲线平缓,出檐深远。斗栱尺度雄大,形式古朴。脊槫下不施侏儒柱,仅用叉手,是现存已发现古代木建筑中的构造孤例。殿内遗有释迦、弥勒、普贤、观音等唐代塑像,以及唐、宋壁画和题记。

东大殿坐东朝西,最东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约十二三米。大殿面阔为七间,长为34米;进深为四间,长为17.66米;单檐庑殿顶。殿内设有一圈内柱,后部设有“扇面墙”。由内外两圈柱子形成“回”字形的柱网平面,称为“金厢斗底槽”。整个构架由回字形的柱网、斗拱层和梁架三部分组成,这种水平结构层组合、叠加的做法是唐代殿堂建筑的典型结构做法。

佛光寺平面图 大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约1/4.77。正脊及檐口都有升起曲线,屋面筒瓦虽是后代所铺,但鸱尾式样及叠瓦脊仍遵旧制。 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五台山导游词(通用3篇)

五台山导游词(通用3篇)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五台山导游词(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台山导游词1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宗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处。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外的寺庙比较分散,其中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关于他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弟子,帮助佛化导芸芸众生。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文殊的坐骑为一青狮,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为众菩萨之首,后因对观音信仰流传,逐渐被取而代之。 五台山导游词2 五台山因有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而得名。五座台顶巍峨高峻,各有各的特点,但都如诗如画,风光秀丽。境内山环水绕,雨量充沛,植被良好,气候凉爽,从

中外建筑史: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 ——木结构艺术造型特色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殿堂之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是唐代建筑的典型代表。1937年为建筑学家梁思成所发现。传佛光寺创建于北魏,9世纪初建有3层7间弥勒大阁,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被毁,后在此阁旧址建此殿,现保存完好。寺依地形布局,地势东高西低,大殿在寺址东端山岩下高12米多的台地上,面西,是全寺主殿。寺院不大,台地下院落北侧有金代建筑的文殊殿,其他建筑都是清代以后所建。 唐代是中国建筑的发展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但由于木结构建筑不易保存,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构殿堂只有两座,都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其中一座,建于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是一座中型寺院,坐东向西,大殿在寺的最后即最东的高地上,高出前部地 面十二三米。大殿为中型殿堂,面 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 17.66米;殿内有一圈内柱,后部 设“扇面墙”,三面包围着佛坛, 坛上有唐代雕塑。屋顶为单檐庑 殿,屋坡舒缓大度,檐下有雄大而 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体现出一 种雍容庄重,气度不凡,健康爽朗 的格调,展示了大唐建筑的艺术风采: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从五台县豆村镇向北行进5公里,向东远眺,就看到了三山环抱、松柏掩映、高低层叠的佛光寺。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据唐著《古清凉传》记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隋唐时期,寺内曾有3层7间高9丈5尺的弥勒大阁,当时寺况极为兴盛,香客不绝,名播长安、敦煌等地,远及日本,有“走马观山门”之说。后来唐武宗灭法,殿宇遭到破坏。唐宣宗大中以后,佛法再兴,857年(大中十一年),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修建了现存的正殿东大殿。佛光寺高踞山腰,寺基为梯田式,东、南、北三面环山,唯西向低下而豁朗。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山静鸟鸣,环境幽雅,真称得上是“福山宝地”。共有三层院落,层层叠高,计有殿堂楼阁120多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由寺内遗迹看,宋、金、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修建。现存寺内的唐代木构、泥塑、壁画、墨迹,寺内外的魏(或齐)唐墓塔、石雕荟萃一处,相互映衬,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61年,国务院将佛光寺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

( 山西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8844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 Model text of tour guide words in Wutai Mountain, Shanxi Province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 五台山是山西的著名旅游景点,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都慕名前去参观,导游要抓住五台山景点的特色,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 处。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外的寺庙比较分散,其中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

道场,所以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关于他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弟子,帮助佛化导芸芸众生。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文殊的坐骑为一青狮,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为众菩萨之首,后因对观音信仰流传,逐渐被取而代之。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范文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

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进展研究_张荣

中国文物报/2016年/6月/24日/第006版 研究 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进展研究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执笔人张荣 五台山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时期。相传燕之宕昌王巡游至此,来到山门前,忽见佛陀光明遍照山林,因赐额“佛光寺”,寺院名称由此而立。后逢北周武帝宇文邕“灭法”,五台山寺院大部分荒废。隋灭北周,五台山佛教寺院又逐渐复兴。唐元和、长庆年间在高僧法兴的主持下,兴建了著名的佛光寺弥勒大阁。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下令灭法,佛光寺僧人被遣散,寺内建筑被毁。唐大中年间,佛光寺复兴,唐大中十一年(857)在东侧高台上兴建了东大殿。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殿堂式唐代建筑。由于东大殿内保存有唐代木构、唐代墨书题记、唐代塑像、唐代壁画,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誉为我国古建筑第一国宝。 受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委托,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5年起为佛光寺东大殿进行数字化勘察。该项目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2005年起为佛光寺东大殿第一期勘察研究工作(《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的延续。在第一期针对东大殿建筑大木勘察研究的基础上,第二期勘察研究工作重点针对东大殿塑像、壁画、题记、附属文物等。 勘察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以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为主的数字化记录;基于碳14年代测定手段,结合文献、题记、特征分析的建筑考古研究;人工调查配合多种微损检测、取样分析判断以及文物残损量化。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木与塑像、壁画等文物的建置时代分析,推演东大殿历史沿革。 东大殿大部分木构件和部分塑像、壁画通常被认为是唐代原构,本次勘察碳14测定年代基本证实这一观点。明确指向东大殿始建(857年)的构件包括:东大殿绝大部分木构件(包括板门、地栿),主佛坛塑像内部木骨泥胎,前内柱列弥陀说法图、卷草3幅壁画,主佛座束腰壁画等。 碳14测定北次间北缝后檐柱与西北内角柱榫卯填充木料为元代,结合现状分析判断可做出推测如下: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前后,东大殿门窗从前内柱列移至前檐柱列,并更换三根后檐柱。 南、北、东侧9幅栱眼壁画、后扇面墙外侧白描菩萨像、五百罗汉塑像,为明宣德四年(1429)至五年(1430)所做。东大殿外槽南尽间法师像,原普遍认为可能是唐代法师愿诚,但根据上一则推断,在唐代时,前外槽为前廊,该尊塑像在前廊中背向而坐似乎不合常理。根据碳14测定与东大殿殿前碑刻记载对应分析,该尊塑像应该为明天顺二年(1458)为纪念明代高僧本随禅师所塑。 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次勘察初步勾勒出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年表,共分为五期:晚唐创建期。东大殿创建时的大木结构基本完整保留至今,板门和直楞窗位于前内柱列。创建时明栿绘丹粉刷饰彩画,内外槽额枋上的七朱八白和华栱上的燕尾彩画保留至今,室内(以南、北、后檐墙和前内柱列分割内外)燕尾(华栱下部“凹”字型部分)为白色,室外燕尾为红色。前内柱列建栱眼壁,并在其外侧绘制壁画,北次间“弥陀说法图”和南北稍间“卷草图”3幅保留至今。主佛坛上共塑34尊塑像,“释迦牟尼”佛座束腰的壁画保留至今。内槽四通四椽栿和前外槽当心间北缝乳栿上,书写了5通唐代始建题记。

五台山祈福许愿攻略(史上最牛)

五台山祈福许愿攻略(史上最牛) 一、最有灵气的地方在哪里呢? 许多人知道五台山是最有灵气的地方,历来帝王将相、名门豪族、及无数百姓千里迢迢到五台山祈福许愿,原因何在呢? 二、五台山历史上最有灵气的地方 1、大汉时期的信仰中心(正法时期,汉朝):古南台南神垴 (代表寺院:文帝神祠、西明寺) 2、大唐时期的信仰中心(像法时期,唐朝):清凉谷清凉寺 (代表寺院:清凉寺、佛光寺) 3、明清时期的信仰中心(末法时期,明清):灵鹫峰寺庙群 (代表寺院:菩萨顶、显通寺) 4、当代国人的信仰中心(末法时期,现代):台怀镇寺庙群 (代表寺院:五爷庙、殊像寺) 三、祈福路线: 台怀镇出发: 许愿最热的寺院:五爷庙 香火最旺的寺院:殊像寺 青庙领袖之寺院:显通寺 黄庙领袖之寺院:菩萨顶 大唐佛教之首府:清凉寺 大唐盛世之名寺:佛光寺

大汉信仰之中心:南神垴 四、行程安排: 1、早上5点30起床五爷庙、殊像寺 2、 8点早餐 3、 9点-11点:显通寺、菩萨顶 4、 11点:清凉寺 5、 12点:佛光寺 6、 13点:台怀镇午餐 7、 14点:南神垴 8、 17点:返回台怀镇 五、路线图: 六、费用明细

1、寺院门票:显通寺10元、菩萨顶10元、清凉寺8元、佛光寺15元 合计43元/人 2、交通费用:自驾0元、租车:轿车每人120元。 3、讲解费用:300元(AA制) 4、午餐费用:30元/人 七、历史背景 请看:三大盛世与五台山 (一)、文景之治与五台山、文景之治与汉武大帝 1、中国首次太平盛世:“文景之治”与汉武大帝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是对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 2、《五台县志》载:公元前197-180年汉文帝任代王期间,曾游猎于古南台南神瑙(也称小南台、皇图垴、南神顶)。汉文帝在风光旖旎的台顶悟道,执政后的“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3、汉书《地理志》载,西汉中叶,五台开始置县,名为虑虒县,因水得名,属代王封土。公元前179年(汉高祖10年)9月,代地相国陈稀举兵反汉。次年冬,陈稀兵败被杀,在诸吕受诛之后,又被拥立为帝。 4、汉文帝期间,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

五台山导游词作文范文

五台山导游词作文范文 五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下面学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五台山导游词作文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Hi,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张智盈,欢迎来到佛教旅游圣地五台山。 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而且五座山峰的顶端平坦宽阔,好像是土砌的平台,故而称作“五台山”。又称清凉山,是个避暑的好去处,所以,最适合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来玩哦!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五台山别具一格的景点——黛螺顶。大家抬头看一下,要想到达黛螺顶,我们必须要先攀登面前的这条“大智路”,它有1080级台阶,一定要耐住性子,亲自攀上这1080级台阶,据说登了之后,可以消除1080种烦恼呢!快点加油攀爬吧,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恭喜大家成功登顶,来,这里叫做望景亭,从此向下俯视,是不是很像一个倒扣的大海螺呢?所以黛螺顶又叫“大螺顶”了。 咱们再往里面走,最值得一看的就是这里的主殿——五方文殊殿,它宽16。5米,深11米,殿内供奉着五座文殊铜像,每座高约2米。我们一进入这个大殿就会感觉到它的庄严肃穆。咱们仔细来看,每一

座法像都神态各异,金光夺目,庄严祥和,把文殊菩萨的聪慧、大度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背面的碑记是值得一提的,那可是当年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诗,字态饱满,刚劲有力,不愧为书法大家呀! 接下来,就请大家自由参观,拍照留念,有心的人可以去拜拜文殊菩萨,他可是有求必应的哦!要注意,在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规矩,就是进殿时,不要踩踏门槛。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开心、愉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直映公司的导游员,我姓贾,大家可以叫我贾导。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五台山。晕车的游客赶紧吃点晕车药,我边走边给大家介绍。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

五台山导游词作文范文

( 导游词范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7829 五台山导游词作文范文Wutai Mountain tour guide composition model

五台山导游词作文范文 五台山导游词四年级作文 Hi,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张智盈,欢迎来到佛教旅游圣地五台山。 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而且五座山峰的顶端平坦宽阔,好像是土砌的平台,故而称作“五台山”。又称清凉山,是个避暑的好去处,所以,最适合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来玩哦!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五台山别具一格的景点——黛螺顶。大家抬头看一下,要想到达黛螺顶,我们必须要先攀登面前的这条“大智路”,它有1080级台阶,一定要耐住性子,亲自攀上这1080级台阶,据说登了之后,可以消除1080种烦恼呢!快点加油攀爬吧,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恭喜大家成功登顶,来,这里叫做望景亭,从此向下俯视,是不是很像一个倒扣的大海螺呢?所以黛螺顶又叫“大螺顶”了。 咱们再往里面走,最值得一看的就是这里的主殿——五方文殊殿,它宽16。5米,深11米,殿内供奉着五座文殊铜像,每座高约2米。我们一进入这个大殿就会感觉到它的庄严肃穆。咱们仔细来看,每一座法像都神态各异,金光夺目,庄严祥和,把文殊菩萨的聪慧、大度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背面的碑记是

值得一提的,那可是当年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诗,字态饱满,刚劲有力,不愧为书法大家呀! 接下来,就请大家自由参观,拍照留念,有心的人可以去拜拜文殊菩萨,他可是有求必应的哦!要注意,在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规矩,就是进殿时,不要踩踏门槛。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开心、愉快! 五台山导游词作文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直映公司的导游员,我姓贾,大家可以叫我贾导。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五台山。晕车的游客赶紧吃点晕车药,我边走边给大家介绍。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

五台山塔院寺导游词

五台山塔院寺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所在的塔院寺,大家抬头请看山门之上的“敕建护国大塔院寺”的牌匾,说明了他是皇帝下令修建的。的确,塔院寺在明王朝时期也是作为皇家道场存在的,可见其地位的不凡。 大家右手边的这几块石板是佛教信徒举行“五体投地大礼”的地方,所谓五体投地大礼,其实是佛教中最高的一种礼拜形式,要求拜者额、肘、膝均着地。那么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举行五体投地大礼呢?大家抬头请看,前方为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据说大白塔下埋藏有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佛家讲呢,见舍利犹如见真佛,所以在此建立供虔诚佛教徒行大礼的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是天王殿,但是它和一般的天王殿有所不同,一般天王殿正中供奉着大肚弥勒,而这座大殿内却供的是观音菩萨,为什么呢?有两种说法:第一,明万历皇帝觉得她母亲和观音菩萨一样慈祥,为了怀念母亲,所以将观音塑像塑与此处;第二是此坐大殿在建成之后经常着火,因为呢,观音菩萨属水性,所以将观音塑像放于此处,起到一个镇火的作用。确实,这座大殿在供上观音塑像之后再也没有着过火。同时,观音的背后供奉着佛教的护法神将韦陀,他的降魔金刚杵杵尖朝地,说明了它是一座子孙庙,不接待外来的游云僧人。大殿两侧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天王殿北面的这座大殿是大慈延寿宝殿,这座大殿相当于一般寺

庙的大雄宝殿。所谓“大慈”指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而“延寿”是明万历皇帝希望其母可以延年益寿,万寿无疆,所以在此为其母建殿。大殿正中供奉着“华严三圣”,中间为释迦牟尼佛,两边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而普贤菩萨代表德行,也寄托着慈圣皇太后希望自己的儿子既有智慧又有德行,可以把江山治理好,可见是母慈子孝。大殿内额挂有三块牌匾,分别为康熙、乾隆、嘉庆所书,一个大殿内悬挂有三位皇帝的御笔,这反映了塔院寺作为皇家道场的尊崇地位。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宝塔通高56.37米,比北京北海公园的妙应寺白塔还要高20.4米,由元大德五年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建造,宝塔可分为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其中地宫埋藏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塔基为双层莲花宝座,莲花在佛教中代表智慧,是教花,同时也象征着佛教的清净无瑕。塔基上面为塔身部分,塔身像和尚化缘用的钵倒扣了过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塔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楼阁式塔、密檐式塔,金刚宝座塔,覆钵式塔,而咱们眼前的这座塔就是典型的覆钵式塔,塔身的最上面有十三层的项轮,说明了它是一座佛塔。在佛教中十三层为一个极致,代表着佛塔,而九层代表着是菩萨塔,七层为罗汉塔。塔的最上面的部分为塔刹,主要起到避雷的作用(由于塔比较高,容易遭雷击)。塔的周身共有252个铃铛,象征着佛教的252条戒律,每当铃声响起,警惕僧人严守清规戒律;同时还可以驱赶鸟类,防鸟类将粪便落在塔上,污染塔身。塔基周边有123个转金筒,意寓着“1生

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

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 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是坐北向南建筑。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的塑像。下面是收集的山西五爷庙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佛教圣地五台山是我国有名的旅游之地。五台山里的五爷庙更是“有求必应”而闻名,来五台山的人几乎没有不拜五爷的,而且还要给五爷庙挂匾。 五爷究竟有多灵,流传种种。说起五爷庙挂匾,首先在这里讲我听到的五爷,大抵是这样的:五爷是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同时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长着吓人的黑脸,大大的眼睛,表情凶得很,据说很多人第一次见到都吓得忘了自己要求什么,这种时候想到什么求什么是很灵的,但一定谨记不要超过三个愿望,太贪五爷就不帮你了。五爷造福当地百姓,有求必应。 虽然中国历史上经历大的文革,但是五爷庙还是被当地人毕恭毕敬的保存了下来。那时,传说菩萨肚子里有宝,五台山的很多菩萨都遭了难,当地人把菩萨们一个个开膛剖腹,很多珍贵的佛像就这样被破坏掉。而五爷却幸免遇难,要做到这点,可见有多灵验。五爷除了长就一副吓人的黑脸外,另一个特征,就是爱听戏,每逢初一、十

五,当地人都要给五爷唱一出大戏,以求风调雨顺。五爷把自己的喜好表露出来,也是为还愿广开方便之门,还原的方式之一就是给五爷唱还愿戏;此外,还可以给五爷挂牌匾“有求必应”,和披龙袍;当然,如果你三样都做,想来五爷会更高兴的~ 我们到了五爷庙,“有求必应”的牌匾到处都挂得满满当当。据导游说,还愿的牌匾实在太多了,每一处能挂的地方都挂上了,还是不够,如果都挂出来不知道要落多少层,所以这些牌匾都是轮番往上挂。真的是每一处能挂的地方都挂上了,在我所看到的一处角落里还堆着好大一堆,想来其他角落也一样,实在太挤了、时间又紧,没有一一勘察,五爷庙挂匾可谓是一大受宠若惊的喜事。 在五爷庙挂匾后,我们还听到了一些关于五爷的传说:五爷庙的兴建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相传很古以前,五台山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的,当地百姓深受其害,专为人排忧解难的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处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使五台山成为清爽宜人、风调雨顺的避暑胜地。但这块清凉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所有,是他们拨云布雨辛苦劳作之后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回来之后发现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了五台山,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但“五个小孩子”怎么比得过文殊菩萨呢,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不仅降伏了五位小龙王,还让他们分住五座台顶其中,五龙王被安排在

5篇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五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一)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 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 处。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1 / 10

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外的寺庙比较分散,其中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都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关于他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说法是他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爱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弟子,帮助佛化导芸芸众生。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文殊的坐骑为一青狮,表示智慧威猛。他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所以被推为众菩萨之首,后因对观音信仰流传,逐渐被取而代之。 5篇介绍山西五台山的导游词范文(二) 说起山西五爷庙也就是现在的万佛阁,于明代万历年间40年,坐落在陕西省台怀镇塔院寺的东南方向。主要由五龙五殿和文殊殿组成。五龙五殿内塑五尊龙王坐像,以五爷名气颇大,所以当地人也就把万佛阁称为“五爷庙”了。山西五爷庙的寺庙是呈南北方向的,占地2040平方米,计有殿堂间,崇楼板间、僧舍近求远20间、戏台湾省座、佛塔座、明碑3通。 首先说说山西五爷庙的建筑情况: 山西五爷庙的五龙王殿原来是卷棚顶,1920xx年重建时改为单檐歇山顶,四出廊,五脊六兽,正脊置铜宝刹,前有卷棚抱厦,雕梁画栋,绚丽多彩。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2 / 10

丁垚:佛光寺在唐代就是一个“古建筑”

来源有方 丁垚:佛光寺在唐代就是一个“古建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丁垚讲座《佛光寺五点》1、佛光寺五点—— 远视的女建筑家:在与梁思成等人1937年盛夏的佛光寺考察过程中,林徽因站在佛坛上识别出大殿梁底淡淡墨迹的女子名字,这是将佛殿定位到唐代的关键; 没有穹顶:佛光寺可能是满铺平顶天花最晚一代的例子,而且这一顶面限定出的空间形状基本没有被后世改动。下一世纪,佛教殿宇开始出现打破此种“平坦”的穹顶状藻井,这是东亚建筑史的大事; 七朱八白:“七朱八白”是载于北宋官修《营造法式》的建筑彩画形式,不过此前却从未在国内发现完全相符的实例。但近年我们注意到,佛光寺大殿竟然就有标准的“七朱八白”; 消失的前廊:大殿建成后的某一年,原本位于里圈柱之间的板门被重新安置到正面檐柱间,结果使原有的前廊隐入殿内,建筑正立面巨变; 斩断绿崖:中国最古老的大建筑,就坐落在太古宙的岩石上,人造物千年的时间尺度,与十亿量级的地质年代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建筑却因为承载与见证了无数有名与无名的人的生命,而对每个前来感受的新生命具有无限的感染力,更以其斩断绿崖的坐落,将这种生命的呼应导向建筑所在的五台山南陲的造化胜景,想象不朽。 从高僧塔林向西南望,佛光寺所在的五台山南陲的自然环境(摄影:丁垚) 2、(佛光寺)佛坛上的这些塑像,并不是认认真真全神贯注地聚会,而是对聚会的“有意展示”。观者进到殿内,在视觉上,直接得到“被关照”的感受。也就是说,当你进去看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有好多“人”,第二感觉是你在强烈地被关注着。

佛光寺大殿佛像的空间(摄影:丁垚) 3、佛光寺的这种小方格天花,创造出了一种无方向感。日本奈良、平安时期的很多建筑也都是这样。然而,在这满铺方格的顶面上,某些地方可以看见有一些很小的八边形,这是解读佛光寺问题所在。大殿顶面的设计,是最典型的唐风,而且应该是长安的样式,整个是一个平的天花,并没有“藻井”或者也可以称为小穹顶的东西,总之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凹进,空间的形状没有变化。天花或者说顶面设计,在偶像上方设置穹顶,其实是空间塑造上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佛光寺这里还没有明显可见的藻井,但同时也可以认为,它已经有很强烈的趋势,佛光寺可能是(平顶天花)最晚一代的例子,而到了下一个世纪,在北方的佛教殿宇之中,穹顶就喷涌而出了。 佛光寺大殿的平闇西部与四椽栿下的墨书(摄影:张思锐) 4、梁先生发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文章中,佛光寺这篇也是的规模不小的一篇,和独乐寺、大同的文章类似。文章中非常重要的兴趣点,能体现出梁先生、林先生他们的艺术敏感,

五台山显通寺导游词

五台山显通寺导游词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寺庙群,它的前身是“大孚灵鹫寺”,最早建于东汉永平年间,距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这座幽幽古刹是目前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寺院,是五台山五大禅处、十大青庙之一。国务院在1982年把显通寺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将要参观的重点是显通寺的钟楼,以及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我们在显通寺将游览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在钟楼下集中。 前面这座高大的建筑就是显通寺钟楼,它建于明代,是显通寺较早的一处建筑。它的下层是一个石旋洞,是通往显通寺的要道。上层是高大的木结构钟楼,为两层三檐庑廊式结构,上承十字顶,脊顶四端有四个雕刻精巧的龙头。我们往上看,廊柱飞檐,交相辉映,十分壮观。从上面远眺,层层山峦,簇簇寺庙,历历在目,使人心胸开阔,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细心的游客可能已经看到钟楼上“震悟大千”这四个字了,“大千”即“大千世界”,是佛教用语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指广阔无边的世界。“震悟大千”的意思是说佛法无边,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教化和感召下,整个大千世界都震悟觉醒了。 既然叫钟楼,那一定离不了钟,现在我们上楼去看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这口钟叫“幽冥钟”,又叫“长命钟”,是明万历四十八年铸造的,重达万斤,因要避讳“万岁”的“万”字,实际只有9999.5斤。 显通寺的铜钟,不仅是古代铸造技术的代表作,而且赋予了它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它不同于我国民间讲的“晨钟暮鼓”之钟。关于敲钟就很有讲究。 大家都知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它已成为“得过且过”的代名词。因为在许多人看来,撞钟很简单,到时辰敲几下就可混过一天,既不用动脑子,又不多花力气。这实际上是对佛门职事僧工作的误解。撞钟时,要撞出轻重缓急的节奏,钟声要抑扬顿挫,传的远还要回荡不息,要撞出具有五台山特色的钟声和佛教乐理的神秘。早晚两次撞钟,要紧七下、慢八下,不紧不慢二十下,这是一通,重复三次,共撞105下,最后在撞三下,前后共108下。撞钟时还要念固定的佛经。 大家都知道张继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寒山寺钟声之所以着名,不仅是因为夜半钟声,更在于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敲完108下,而且最后一下,要敲在夜半十二点正,不能提前或推后一秒。可以想象,如此纯熟的撞钟功夫,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据说敲完钟的和尚都有“钟行汗步出钟楼,犹如卸下千斤担”之感。由此可见撞钟绝非易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和我们做人一样,要实实在在。 此外,钟的外表刻有一部楷书佛经,共一万多字,字迹端正清晰,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这些铸字了。大家看,这口钟里里外外已被成千上万的纸条遮挡住了。为什么在钟上贴这么多纸条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威望的和尚圆寂后,要把他的名字贴在钟上,然后把钟敲响,与钟长鸣,好象在通知西方极乐世界,又一位高僧往生极乐了。现在,人们为了求得佛祖保佑,也把自己或亲朋好友的名字贴在钟上,然后把钟敲响,不过贴名字还有个讲究,为死去的人祈求平安要贴在钟内,为活着的人祈求幸福要贴在钟外。如果您有兴趣,可千万别贴错啊。 好了,各位游客,参观完这口巨钟,让我们一起步入古树幽幽的显通寺内院游览。大家请跟我来,从这儿进去,我们将参观中轴上观音殿、大文殊殿等七座大殿。在这里,我要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讲过,寺院第一座大殿一般是天王殿,供四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