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应用技术研究

草甘膦应用技术研究
草甘膦应用技术研究

草甘膦应用技术研究

目前草甘膦应用浪费问题严重,本文对国内外草甘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施药最适期的选择,施药技术,发挥最佳药效的环境条件,合理混用技术等进行了论述,以其得到更经济、更广泛的应用。

草甘膦是性能优异的除草剂品种之一,自1974年在美国获得登记以来,

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6~1997年,以草甘膦为主的有机磷类除草剂,年平均销售额达到了22亿美元。目前,草甘膦在国际市场

上的需求量仍以每年

5﹪的速度递增。中国是草甘膦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年生产原药约2万t (折纯),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草甘膦

以其杀草谱广,毒性低,在杂草体内易于吸收和传导,对环境生态安全等优点,仍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孟山都等公司投入巨资,研究出了抗草甘膦的大豆、玉米、棉花、油

菜、向日葵等一系列作物,进一步促进了草甘膦广范围使用[1,2]。

然而,在草甘膦等农药的使用过程中,药剂的利用效率很低,在许多情况下未取得应有的防治效果[3~9]。据估计,在发达国家每年大约有25﹪的农

药因使用不当而浪费,在我国则高达60﹪。如何提高农药的应用技术,充分发挥农药的生物活性,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浪费,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草甘膦是典型的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应用技术要求较高。现将目前国内外对草甘膦应用技术的。研究综述如下。

1最适施药期的选择

在多年生杂草防除时,只有药剂最大量地传导到地下根茎组织,才能起到彻底的除草效果。草甘膦在杂草体内的传导是随光合产物从韧皮部输导到生长代谢旺盛的部位,属于由“源”向“库”的输导[9]。多年生杂草生长前期,地上部植株生长迅速,有机物消耗多,而叶面积小,光合效率低,有机物由下而上传导为主。生长中后期地上部生长减慢,消耗小,光合效率提高,光合产物由上向下传导。Bowmer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植株大小对草甘膦吸收与传导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的植株(11对叶)14C-草甘膦传导至根茎中的总量明显多于小的植株(5对

叶)[10]。江国铿研究表明,草甘膦防治荻的效果8月份施药优于6月份施药[11]。孙锡治试验表明,草甘膦防治白茅的效果也是3叶期施药最佳。徐声杰总结了草甘膦在森林防火带清理方面的应用技术,其中施药的最适期为4~6月[12]。因此,多年生杂草生长中后期施药有利于药剂向下传导,是使用草甘膦的最佳时期[12]。

在我国,施草甘膦时对杂草生育期的选择往往不够重视,是未取得杂草最佳防除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2讲究施药技术

施药技术对草甘膦除草活性的发挥影响很大。药液浓度和雾滴大小对于药剂的吸收与传导有关。Bowmer研究了两种雾滴大小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植株中的吸收与传导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药剂高浓度(5.03g·L-1)细雾滴(20μl)更有利于草甘膦的吸收,吸收率比对照增加16﹪,但往地下根茎的传导量与有效药剂低浓度(1.06 g·L-1)粗雾滴(1.0μl)差异不大

[10]。Liu S和Robert研究了草甘膦在杂草中(Populus tremuloies)的吸收与传导,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浓度的提高,草甘膦的吸收与传导量均增加[8]。

对水量也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Stahlman研究了喷液量为93、187、374、561 kg·hm24个条件下,草甘膦防除阿拉伯高粱(Sorgbum bicolor)的效果。温室

及田间的试验结果表明,以93 kg·hm2的喷液量除草效果最好[7]。孙锡治试验表明,草甘膦防治白茅时,每667 m2药液量15 kg的效果明显优于30 kg和60 kg的效果。因此,草甘膦宜采用高浓度、细雾喷施,才能取得最佳的除草效果[3,6,13]。在我国,施药时每667m2的对水量往往在60 kg 以上,未能取得最佳的除草效果。

3发挥最佳药效的环境条件

温湿度、土壤含水量明显影响草甘膦的生物活性的发挥。研究表明,气温从24℃提高至35℃时,宿根高粱对14C-草甘膦的吸收量增加1倍。Klevorn 研究了土壤温度为7、12、18℃条件下14C-草甘膦在匍匐冰草中的分布,结果表明7℃时基芽中草甘膦的量少,18℃时最多,但14C草甘膦向根茎中传导的量在土温12℃时最多[14]。空气相对湿度大时,延长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湿润时间,有利于药液的吸收和传导。空气相对湿度从40﹪增至100﹪时,棉花对草甘膦的吸收和传导量约增加3~6倍,狗牙根对药剂的吸收和传导也明显加快[15]。

土壤含水量少,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代谢,因而不利于药剂的吸收和传导。Klevorn研究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从33﹪、22﹪、15﹪下降时,14C-草甘膦

从匍匐冰草叶片吸收的量和向基部传导的量均随之下降[14]。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药效的原因是引起气孔的关闭和光合能力的下降,伴随内源激素和膜功能的变化。因此,在气温适宜、空气相对湿度大、土壤含水量充足时施药有利于草甘膦生物活性的发挥。

施药用水的水质明显影响草甘膦的生物活性。Stahlman与Phillips报道,0.01 mol·L-1的铁离子显著降低草甘膦(0.56 kg·hm2)对高粱的生物活性。铝离子的影响与铁离子相似。锌离子与钙离子比铁离子影响小。镁离子的影响中等。而钠离子与钾离子则无影响[7]。因此,应用硬度大的水来稀释药液时,会降低草甘膦的药效,克服水硬度影响的办法是在药液中加入一些硫酸铵,其机理是可以阻止比草甘膦异丙胺盐活性更低的草甘膦盐的形成。

4合理混用技术

草甘膦通常难以与其他除草剂混用。O'Sullivan与Kossatz报道,溴苯睛、麦草畏、甲羧醚、氯溴隆、草净津与草甘膦混用时活性下降,而与草甘膦前后分别使用或液滴不重叠时无拮抗作用。原因在于其混合后物理或化学不相容性[16]。Selleck和Bairol报道,敌草隆、氨三唑无论与草甘膦混用或与草甘膦前后分别使用均降低草甘膦除草效果,其拮抗原因在于改变了草甘膦在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作用。

硫酸铵对草甘膦具有增效作用。Aleen报道了用匍匐冰草、香附子、大豆、马铃薯试验时硫酸铵对草甘膦的增效作用。Fernandez用烟草叶片研究了硫酸铵对草甘膦吸收的影响,表明硫酸铵在实验最初30 min内促进了药剂的吸收,而后24 h内表现出较慢、较稳定的吸收。草甘膦药液中加入1.25

﹪~10﹪(占用水量)的硫酸铵,可明显提高草甘膦防除白茅的效果。

植物生物调节剂影响草甘膦的生物活性。Waldecker研究表明,在马利筋(Aselepias syriaca)基芽用1mmol 6苄氨基嘌呤(BAP)处理3 d 后进行14C-草甘膦处理,14C-草甘膦向基芽积累的量比对照高出7倍[15]。2,4-滴与14C-草甘膦混合处理田施花(Convolvulus arvensis),促进了草甘膦的吸收以及往地下根部的积累[16]。仇明华研究表明,三十烷醇(0.02 mg·kg-1)与草甘膦混用后能提高草甘膦的除草活性[17]。

5 我国草甘膦的应用情况及使用建议

草甘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首先在茶园、桑园、

果园等应用得到推广普及。在棉花、甘蔗等高杆作物中采用定向喷雾技术也得到了较多应用。90年代以来,随着轻型栽培技术的发展,草甘膦在免耕、少耕、直播等栽培方式中使用进一步增多。此外,在水域杂草及非耕地杂草的治理中该药也是主要使用的药剂。据估计,1995年我国草甘膦的应用面积就已超过了666.7万hm2 [12]。各地在试验应用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应用技术仍有一些方面需注意。(1)施药时应选择最有利于药剂输导的杂草生育期和环境条件。尤其防除多年生杂草时,宜在叶面积较多的生长中后期施药,杂草苗太小会降低对地下根茎的控制效果。因此,宜在土壤含水量充足时施药有利于药效发挥。(2)喷液量问题。以前一些学者认为药液喷湿整株杂草效果最好,但现有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草甘膦在杂草体内传导性能好,只需大部分茎叶接触药剂即可全株受害。且对水量少可充分发挥助剂降低药液表面张力等作用,

全球草甘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草甘膦是由美国孟山都1971年开发的除草剂。作为有机农药,它具有非选择性、无残留和低毒的特点,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品种,占据全球除草剂30%的市场份额。 一、环保政策频出对草甘膦行业的影响显现 2012年我国草甘膦产量39万吨,全球第一。而生产1吨草甘膦要排放5吨高浓度和大毒性废水,国家近年陆续出台了相关环保政策。过去3年不符合环保产业政策或者技术不强的企业纷纷退出市场,行业经历了一轮去产能化过程后,逐步提升的开工率显示供需得到改善。2013年5月27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开展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企业自查阶段是在7月30日前,而省级环保部门初审阶段在9月30日前,环保部复合并发布公告的时间段则会在年底前。到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全面核查,并公告3批符合环保要求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名单。核查重点在于“三废”排放及母液回收及过程控制等。 表1 近年来国内草甘膦的相关政策 环保核查以浙江为中心并已向全国蔓延,查处力度相当严格,缺乏三证的企业勒令关停,个别农药登记证是借的或者建设不合理的厂家,目前正被调查当中,极有可能面临关停。面对严格的环保核查,中小企业进入两难之境。按照排放标准,1吨草甘膦用在处理废水上的投入达到2000~4000元,缺乏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如此高的处污成本。在2月份的时候,草甘膦稳定开工企业尚有25~26家,而受环保压力被迫停产和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目前稳

定开工企业降至19家左右。环保风波下,2013年6月份以来我国草甘膦产量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滑趋势,其中6月产量为4.48万吨,环比下滑5%,7月产量为3.34万吨,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25%。而数据显示8月份产量基本与7月份持平。与2012年的截然不同,可见环保影响之大。 图1 2012年以来我国草甘膦的月度产量走势情况 二、草甘膦供给短期内不会宽松 不符合政策或技术不过关的小企业将会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具备规模优势以及掌握环境友好工艺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草甘膦的生产工艺有甘氨酸法和IDA法两种,两种工艺的生产成本基本一样,但是甘氨酸法处污成本高,国际巨头孟山都以及国内的主要龙头企业(江山、扬农化工、沙隆达)采用环境友好的IDA法。甘氨酸工艺法除了处污技术难和成本高之外,副产物氯甲烷市场需求不振,也使得采用这类工艺的企业产量受限。 表2 草甘膦生产工艺对比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特性docx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其应用评述来源 文章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1971年孟山都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胺盐与钠盐;ICI公司于1989年推出三甲锍盐。目前,草甘膦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其年销售额一直居农药之首。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草甘膦用量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新品种的开发方向,而且对现有除草剂品种的市场格局也造成较大冲击。 1 草甘膦的性质与剂型 1.1 化学结构 草甘膦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存在形态为酸及其盐: 1.2 物理化学性质 草甘膦为白色、无味固体;密度1.74g/ml,熔点200℃(不分解),45℃蒸气压2.45×18-8KPa(1.84×10-7mmHg);在25℃,pH5.7~9时贮存32d稳定。在25℃水中溶解度,草甘膦酸为15.7g/l(pH7)~11.6g/l( pH2.5),异丙胺盐为900g/l(pH 7)~786g/l (pH 4)。 1.3 剂型 以草甘膦酸为基础将其加工成盐或酯,由于植物对酸的吸收差,高剂量,特别是低喷液量时草甘膦酸易沉淀,因此,酸的活性通常低于盐类。最常用的剂型是含异丙胺盐的“农达”(R oundup),此盐类显著溶于水;一般为可溶性液剂(SL),含有效成分365g/l或480g/l。近 年来,孟山都公司推出高含量草甘膦的干制剂(94%)、可溶性粒剂及片剂。在草甘膦剂型加工中,表面活性剂及增效剂非常重要,硫酸铵及硫酸二铵是常用的活化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能够解离,分子的阴离子部分是活性成分,它们能够在喷洒液中与其他阳离子如:Ca2+、Mg2+、K+、Na+、Fe2+/3+缔合,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盐类,而硫酸铵与硫酸二铵能够阻止此种拮抗性盐类产生,从而形成草甘膦-NH4+迅速被植物吸收。磷酸盐、酒石酸以及乙二胺四醋酸均能增进草甘膦的活性。 在草甘膦剂型中应充分重视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新西兰被指定为草甘膦必备助剂,它可诱导草甘膦迅速通过气孔被植物吸收,避免雨水淋洗,显著提高除草效果。最近,美国EPA接受了Hampshire化学公司生产的Ⅳ一酰基肌胺酸(甲替甲胺酸)及Ⅳ-酰基肌胺酸钠盐表面活性剂作为草甘膦剂型加工中的助剂,它们优于现有绝大多数表面活性剂。 在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田,根据作物种类可将草甘膦与该作物所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加工成混剂或进行混用。目前以草甘膦为主的混剂主要有(g/l):FallowStar[草甘膦+麦草畏(dicam

草甘膦的杀草机理及使用方法

河北林业科技第4期2010年8月 巧挖造林坑提高成活率 我国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土壤干燥,尤其是今年 不仅北方,连南方各省的降雨量也特别少,这就给挖坑造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般挖坑造林成活率都较低。若采取巧妙挖坑造林的措施,不尽省力,造林成活率可相对提高。 1马道造林坑 近些年来有些地区,沙地的地下水位已下降到5~7m ,在此干旱类型沙区造林,植树坑采取栽电线杆式“马道”挖 掘法深栽杨树很好。据调查, 栽植沙兰杨、1—214杨、波-15A 杨、加杨、北京杨、山海关杨、白杨、深栽1~1.5m ,比挖50cm 深的常规造林坑栽植成活率提高37%~62%,造林成本降低34%,并明显促进林木前5a 的生长。 具体方法是先挖长1m 、宽和深各50cm 的长方形坑,将挖出的上层表土放在坑的一侧,然后在植树的一端按直 径40~50cm 挖到1~1.5m 深, 挖出下层的生土放在坑的另一侧。植苗时坑内灌足底水,待水渗完后放入苗木,先填表土再浇第二次水,并将苗木扶正,最后用生土填平、踩实。若有条件,最好盖上一层地膜。2大穴挖坑小穴栽植 在干旱山区大穴挖坑小穴栽植,是抗旱造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采取前1a 整地,挖成局部反坡形穴状造林坑,使生土培埂加高,熟土回填半坑,或挖成反坡形水平沟,在坡面较缓的地带和平原区,采用先机耕全退,再挖大 造林坑,经过熟化后,再在大坑内挖小穴栽植。 这样水的集结面积大,水分散发面积小,由于外埂加高,使原来的坡地面成了小平地,原来的阳坡变成了小阴坡或洼地,相对苗 木栽植点往坑内下错20~30cm 。由于改变了光照角度, 相应地也改变了栽植点附近的湿度和温度条件。据调查,一般反坡鱼鳞坑栽植点的地表温度下降2~3℃,反坡水平沟 能截蓄坡面径流95%, 在20cm 和30cm 处,含水率分别为32.7%和25.9%,比未整地的坡面提高7.3%和4.8%。差异 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区的春、 夏两季更为显著。据调查,采用这种措施栽植的苗木成活率可提高20%~30%。3反坡穴状整地栽植 反坡穴状整地,适用于土层较薄,土壤比较干燥,坡面在20°~30°之间的阳坡、半阳坡。其好处很多,能使阳坡变成阴坡或半阴坡,缩短光照时间;变直射为斜射,降低穴内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据测定,反坡穴状整地的地表温度比对照区降低2~3℃,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提高1.2倍。同时可使苗木往穴内下部移栽20cm 。在苗木缓苗期便可吸收土壤下层的水分,比一般挖坑造林成活率提高20%~ 30%。既能减少地表径流, 拦挡泥沙、减少冲刷,又能充分利用雨水增加穴内蓄水量,提高穴内土壤湿度,促进小苗茁壮生长。这一措施,特别是在春季严重干旱的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 株行距根据林种的不同可分别采取1.5m ×2m 、2m ×2m 或2m ×3m ,穴面宽度视坡度大小而定,坡面陡穴面窄些,坡面缓穴面宽些,一般长、宽为1.1m ×0.7m 、1.5m ×0.3m 或0.8m 见方,穴底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5°~30°之间,挖出的生土放在穴外下方培起20cm 高的土埂,顶宽20cm , 踩实,可起到遮阴和拦水作用,据调查,采取反坡、 大穴、深整的阳坡地,比小穴内土壤含水量上层提高2.1%,含水量为16.2%,下层提高0.4%,含水量为15%,早春提高土壤湿度4.6%,与阴坡相接近。(张家口市林业调查规划院,河北张家口075000)王珍 草甘膦的杀草机理及使 用方法 化学除草因为省时、省力、且经济合算,逐渐代替人工除草,而草甘膦是果园常用的除草剂,因此掌握草甘膦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果园除草效果十分重要。1 草甘膦的杀草机理 草甘膦属于有机磷类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茎、叶吸收,而传到全株和根部,干扰和抑制氨基酸合成,从而使杂草枯死。草甘膦在土壤中能迅速分解失效,故无残效作用。草甘膦作用时间较长,一般喷药后杂草逐渐变黄,10~15d 后,杂草才能彻底变黄死亡。2草甘膦的使用方法2.1 喷药时间 因为草甘膦是灭生性茎叶传导剂,因此对没出土的杂草无效,只有在杂草具有较多的叶片,且能够附着足够的药量时,施药才能取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一般地,对于1a 生杂草,基本出齐并且有4~6片叶时,用药效果较好;对于多年生杂草,现蕾开花期,用药效果较好。在具体时间上,以雨后杂草叶上无尘土时,喷药效果最好。2.2 用药量 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如使用10%草甘膦水剂,防除马唐、早熟禾、狗尾草、牛筋草等1a 生杂草,浓度掌握在50倍液左右;防除车前草、艾蒿、香附子等多年生杂草,浓度掌握在40倍液左右,防除白茅、刺儿菜、剪刀股或小灌木等,浓度掌握在30倍液左右防除效果良好。2.3 喷雾技术 在喷施除草剂时,做到“五点”。一是喷雾时要均匀周到;二是喷前注意天气预报,喷后12h 不能遇雨,否则需重喷;三是有风天不能喷,防止药液随风产生漂移,从而产生药害;四是采取定向喷雾,可采取压低喷头或在喷头处安装一个塑料小碗,来保证定向喷雾;五是注意喷雾时间,以杂草上无露水为宜。2.4 添加助剂可提高药效 在配制草甘膦药液时,按总水量加入0.1%洗衣粉,可增加粘附力,从而提高药效。2.5 配药要用清水 因为草甘膦遇到泥土即会降低活性,所以配药时要用干净的清水,不能用脏水或带泥的浑浊水进行配药。2.6 对于多年生恶性杂草可增加喷药次数 对于白茅、香附子等恶性杂草,在第1次施药后隔1个月再喷药1次,以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 (平泉县林业局,河北平泉067500)岳树民,韩树文 86··

草甘膦母液处理技术

草甘膦母液本质上属于高浓有机废水,可以通过传统的焚烧、催化氧化、催化氧化+生化的方法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然而由于草甘膦母液复杂的水质特征,如可生化性差、盐分高和水质波动大等,在处理的同时往往会付出高昂的处置成本。 利用焚烧、催化氧化、生化处理等处理工艺虽然可以有效地处理草甘膦母液废水,但却很大程度地浪费草甘膦母液废水所含的大量可回收利用资源(废水中含无机盐15 %—20 %、草甘膦0.5 %—1.5 %),而且还会不可避免的生成一些二次污染物,更增加了草甘膦母液废水处理负担。为了实现草甘膦母液废水中无机盐、草甘膦等有效成分的回收,不少研究学者及草甘膦生产企业开发了很多新型处理方法:压力驱动膜分离法、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其中吸附和膜分离法以其高效的分离效果而成为目前草甘膦母液废水应用较广的处理方法: 1.膜浓缩法 膜浓缩分离利用渗透性将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进行分离,可以有效起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对于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通过膜法可将无机氯化钠和大部分水从母液中分离出来,浓液中氯化钠含量降低至1 %,并有效提高浓缩倍率。分离出的淡液需经过蒸发浓缩和除盐等处理;对于IDA法草甘膦母液,因原水副产物较少,可将淡液循环用于合成工艺,且膜处理后浓液盐含量较低,可增大用于配置30 %水剂的母液利用率。

DMP法:由于合成工艺过程加入的液碱导致DMP法草甘膦母液废水呈现强碱性,这是不利于膜及膜组件的长期稳定运行的,因此需要在母液废水进入膜组件之前加入一定量的浓HCl将其pH调节至中性。在经纳滤膜组件分离后,母液废水中的无机盐和醇类等小分子物质与草甘膦、增甘膦、双甘膦等大分子物质分离,前者进入淡液1,后者进入浓液1。母液废水中的所有无机盐几乎全部存在于淡液中,其浓度高达15 %-20 %,且主要为NaCI,因此在经蒸发结晶之后可以获得工业盐。由于增甘膦、双甘膦等杂质的存在会严重影响30%草甘膦水剂的配置过程,因此需要利用纳滤膜组件分离增甘膦、双甘膦与草甘膦(双甘膦分子量:227.00,增甘膦分子量:263.09,草甘膦分子量:169.00),使前者进入浓液2,后者进入淡液2后再经纳滤膜组件3浓缩得到浓液3,并用于配制有效成分30 %的草甘膦水剂或用于草甘膦原粉的提取,所得淡液III主要为水及部分小分子有机物,经常规生化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 IDA法:IDA法母液废水在经预处理膜组件处理后进入纳滤膜组件,分离母液中的甲醛等小分子物质,使其进入淡液1,而草甘膦、双甘膦等较大分子则进入浓液l进行下一道浓缩工艺。经纳滤膜组件处理后,得到浓液2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提取部分草甘膦原粉,滤液则用以配置30 %草甘膦水剂或部分回流至纳滤膜组件进口继续浓缩,淡液2则回流至纳滤膜组件进口处继续回流处理10-20次,以充分回收其中可利用资源。淡液1在经氨气反应后进入纳滤膜组件分离出含乌洛品托的浓液用以甘氨酸合成的催化剂,而氨水溶液则经H2SO4溶液反应后得到(NH4)2SO4溶液,(NH4)2SO4溶液经浓缩后就可作为助剂配制有效成分30 %的草甘膦水剂。 2.树脂吸附法 对于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草甘膦与增甘膦含量相对较高,且性质相近,可采用树脂吸附方法同时回收。吸附法是指利用吸附材料的特种吸附功能,对废水中的特定污染物进行吸

2007年草甘膦行业分析

2007年12月26日

几家重点草甘膦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一、草甘膦价格走势:价格上涨幅度近100% 二、草甘膦需求:全球年增长15%左右,预计2010年达到100万吨 1、转基因作物大量种植的需求:种植面积年增长至少7% 2、替代能源的发展 3、免耕种植技术的推广 三、供应:全球至少在未来两年内供不应求 1、世界最大生产商孟山都产能不断萎缩,目前没有扩产计划 2、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外国草甘膦厂商成本升高 四、产能将不断向中国转移:07年中国产能占全球的53% 五、国内几家重点草甘膦上市公司业绩分析预测 1、新安股份(600596) 2、江山股份(600389) 3、华星化工(002018) 六、潜在风险

几家重点草甘膦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一、草甘膦价格走势:价格上涨幅度近100%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草甘膦价格迅速飙升,仅最近两个月,涨价幅度就达到约50%,至10月份价格已上涨到48500元/吨,12月份更是达到近60000元,与年初相比价格上涨幅度近100%。而2006年全年草甘膦市场的均价,只有2.8万元/吨。尽管自今年7月1日起,国家将草甘膦等农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但其不利影响很快就被价格上涨所消化了。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草甘膦需求将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 图表 1 今年草甘膦价格走势(元/吨) 二、草甘膦需求:全球年增长15%左右,预计2010年达到100万吨 图表 2 全球草甘膦需求量(万吨) 由于草甘膦高效、广谱、低毒以及无残留等特点,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额的首位,占整个除草剂市场的30%;销售量以每年接近15-20%的速度递增,预计今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将达65万吨,2008年全世界草甘膦的需求将再增加9万吨,2010年,全球需求量将达到90—100万吨。推动需求增长的因素有:

草甘膦

caoganlin 草甘膦 glyphosate 一种有机磷, 学名-(膦酰基甲基)甘氨酸纯品为白色固体,熔点约230℃(分解),在水中溶解度为1.2%(25℃),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它的盐在水中有更大的溶解度。毒性低,急性毒性LD50值:对大白鼠经口为4320mg/kg(见)。 草甘膦的除草性质是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的,由开发生产,到80年代已成为世界除草剂重要品种。 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加压法用三氯化磷与无水甲醛在加压下反应,产物水解得到氯甲基膦酸,再与甘氨酸缩合生成草甘膦原药。 ②常压法用氯乙酸和氨水在氢氧化钙存在下反应得到亚氨基二乙酸,再与甲醛、三氯化磷缩合生成中间体双甘膦,最后氧化得到草甘膦原药。 草甘膦是灭生性芽后除草剂,通过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传导至全身组织,抑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干扰光合作用,使之枯死。草甘膦对一二年生和多年生深根杂草均能防除,但对作物也有药害,不可直接喷洒到作物植株上。通常使用其盐类的水溶液,用于橡胶园、茶园、果园、森林苗圃及防火带等除草,也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油库、电站等非农耕地的除草。草甘膦还可配合免耕法在农作物休耕期或播种前施用,杀死田间覆盖的杂草。草甘膦在土壤中迅速分解,没有持效期。 目前我国草甘膦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氯乙酸)甘氨酸法和(二乙醇胺)IDA法,氯乙酸制甘氨酸法占据主流地位(产量占70%以上)。这两种路线之所以成为国内主流主要是由国内特殊的行业环境以及技术壁垒造成。例如国内缺乏稳定低廉的HCN来源,限制了下游IDA的发展,HCN制甘氨酸更有技术方面的困难没有得到发展。二乙醇胺IDA路线也受制于国内二乙醇胺短缺、进口二乙醇胺价格昂贵。在这种特殊国情之下,国外完全淘汰的落后的氯乙酸法才占据国内主流地位。 氯乙酸-甘氨酸路线经过国内企业的多年摸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条件、采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和DCS自控,产品收率、原材料消耗等方面不断提升,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也有明显进步。

正确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

(发布日期:) 浏览人数: 农民提出地有关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时出现地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地问题集中在:一是反映草甘膦除草剂虽然除草效果好但是有时在使时其药效差异很大;二是如何才能充份发挥草甘膦除草剂效果;三是在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时对农作物地安全问题.草甘膦作为除草剂目前使用量大、除草效果好,深受农民朋友地欢迎,但它在使用时仍要讲究一定地技术性,稍不留心,容易给生产带来不利地影响,值得引起大家地注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施用草甘膦除草剂时药效为何有差异.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膦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为农达、镇草宁.杀草广谱、灭生性强,在土壤中无残留,广泛应用于免耕田化学除草和林、果园地定向除草,能杀死地面生长地各种杂草,但对地下萌芽未出土地杂草无效.草甘膦除草剂对多科杂草都有防效,包括单子叶、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地草本杂草及灌木、藻类、蕨类等.农民朋友反映地草甘膦除草剂除草效果不一致问题经过我们地调查和观察不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耕作方式不同药效会有差异.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最好用于免耕播种.于作物播前天喷药,为抢季节播种也可在喷后播种.播前用药因药物不与作物种子直接接触,不会影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因而除草和抑草效果均优于翻耕.免耕没有将土壤里层地杂草种子翻到表土层,因而杂草种子难以发芽,一旦作物成长封行后,杂草种子和幼苗因见不到阳光而不能萌发生长.因此草甘膦除草剂用于免耕地地除草效果就会好于翻耕地.二是杂草不同生育期用药,药效会有差异.草甘膦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所以要在杂草生长最旺盛时用药.在时间上一般在月,在植物学特性上,应以开花前用药最佳时期.一般来说一年生杂草有厘米左右高度、多年生杂草有厘米高度、片叶时喷?是最迁宜地.不考虑杂草地生育时期,待杂草老化后再盲目喷药除草,当然就收不到理想地防治效果了.在作物行间除草,当作物植株较高与杂草存在一定地落差时,用药效果较好且安全.此时用草甘膦除草剂时作物因下部叶片已经老化,对药物地敏感度低,传导力差,因而药物对作物地影响很小.如玉米行间地除草,上架后地豆类、瓜类行间除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三是喷施浓度不同药效会有差异.据调查,农户在用草甘膦时用药浓度不像其它农药一样有较严格地要求,随意性较大,加大用量或减少用量地现象时有发生.在确定用药浓度时一定要考虑杂草地类型.一般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较敏感,能被低剂量地药液杀死,而防除阔叶杂草时则要提高浓度;对一些多年生地根茎繁殖地恶性杂草则需要较高地浓度,杂草叶龄大、耐药力提高,相应地用药量也要提高.如防除果园杂草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时可用草甘膦克兑水公斤;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时药液用量应增加到克;防除多年生恶性杂草时,用药量应达到克.但用药过量时会迅速杀死植物地传导组织,反而不利于药液吸收而降低药效,因此为了经济用药,应先用较低浓度把嫩草杀死,然后约天后再用相应地浓度定向喷?恶性杂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如何充分发挥草甘膦地除草效果 首先草甘膦药液要大量地传导到杂草地下根茎组织,才能起到除草效果.这需要杂草有较多地叶片,在使用前若杂草面积小、光合作用不强则根部贮存地养分由下向上传导,此时用药则药液向下输入根部地量很少,起不到杀草效果;而杂草生长地中后期,光合作用强,光合产物由上往下传导,此时用药效果最好.因此使用草甘膦最重一条就是选定最佳用药时期.如用草甘膦防除玉米田杂草最好是在玉米苗高米下部有片老残叶,草高已达厘米时施药为最佳.其次是要讲究环境条件.在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地升高杂草对草甘膦地吸收量增加一倍因此大气温度高比气温低时用药效果好;空气相对湿度高可延长药液在植物表面地湿润时间有利于药物地传导;土壤干旱含水量少时不利于植物地新陈代谢,因而不利于药物在杂草中传导所以药效也下降.第三关于草甘膦与其它除草剂混配地问题,有地农户想除多种草,为了节省用工,在使用草甘膦时任意加入其它除草剂,但其结果反而不好,因为有些除草剂是不能与草甘膦混配地,如二甲四氯、克无踪等速效型除草剂是不能与草甘膦混配使用地,

2013年草甘膦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草甘膦行业分 析报告 2013年7月

目录 一、受益于高粮价,2013 年全球农资需求旺盛 (4) 1、“供应紧张+库存低位”助涨国际粮价 (4) 2、全球各国加大对农业补贴,提升农资产品需求量 (5) 3、农药作为农资产品,是农业丰产的重要保证 (7) 二、草甘膦是应用最广、份额最高的除草剂品种 (8) 1、草甘膦主要用于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非耕地 (8) 2、草甘膦具有广谱灭生性、低毒环境友好等特性 (9) (1)独特的作用靶标与作用机制 (9) (2)良好的内吸性和极宽的杀草谱 (9) (3)杂草不易产生抗药性 (10) (4)对人类、生态和环境表现友好 (10) 三、需求端:转基因作物推动草甘膦需求稳定增长 (10) 1、预计2013~2015 年草甘膦需求量增速至少为8~10% (10) 2、转基因作物角度:玉米和油菜转基因化率低,有较大提升空间 (12) 3、转基因耕地面积角度:转基因作物耕地面积占比较低,有较大提升空间 (13) 4、转基因种子方面:转基因种子销售良好,预示草甘膦未来需求量大 (15) 四、供给端:环保政策趋严,中国草甘膦供给收缩 (17) 1、中国占据世界草甘膦70%产能,是出口大国 (17) (1)中国是草甘膦出口大国 (17) 2、生产工艺:未来IDA法将成为中国草甘膦生产主流工艺 (17) 3、环保压力:环保政策将压缩产能,提高生产成本 (19) (1)环保政策日趋严格 (19) (2)57号文将有效压缩产能,提高生产成本 (20) (3)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出台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法则 (22)

4、环保趋严有效压缩供给,草甘膦价格步入中长期上扬通道 (22) (1)草甘膦行业过渡到补库存阶段 (22) (2)草甘膦价格步入中长期上涨通道 (23) 五、中国主要草甘膦生产企业 (23) 1、扬农化工:草甘膦工艺优势+如东项目,支撑公司业绩高增长 (23) (1)草甘膦生产工艺优势明显 (24) (2)凭借拳头产品,菊酯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25) (3)2014~2015 年如东项目,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源 (25) 2、江山股份:最为受益草甘膦价格提升,业绩弹性最大品种 (26) (1)产业配套完整,坚持环保理念 (26) (2)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草甘膦业务业绩增长迅速 (26) (3)草甘膦业务外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27) 3、沙隆达A:中国草甘膦与百草枯优质龙头企业 (27) (1)中国农药龙头企业 (27) (2)草甘膦成公司主要增长动力 (28) (3)百草枯迎来新发展机遇 (29) 4、新安股份:国内草甘膦与有机硅双龙头企业 (29) (1)受益草甘膦价格上扬,公司农药利润增长迅速 (29) (2)配套草甘膦生产,有机硅业务成本优势明显 (30)

草甘膦应用技术研究

草甘膦应用技术研究 目前草甘膦应用浪费问题严重,本文对国内外草甘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施药最适期的选择,施药技术,发挥最佳药效的环境条件,合理混用技术等进行了论述,以其得到更经济、更广泛的应用。 草甘膦是性能优异的除草剂品种之一,自1974年在美国获得登记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6~1997年,以草甘膦为主的有机磷类除草剂,年平均销售额达到了22亿美元。目前,草甘膦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仍以每年 5﹪的速度递增。中国是草甘膦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年生产原药约2万t(折纯),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草甘膦以其杀草谱广,毒性低,在杂草体内易于吸收和传导,对环境生态安全等优点,仍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孟山都等公司投入巨资,研究出了抗草甘膦的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向日葵等一系列作物,进一步促进了草甘膦广范围使用[1,2]。 然而,在草甘膦等农药的使用过程中,药剂的利用效率很低,在许多情况下未取得应有的防治效果[3~9]。据估计,在发达国家每年大约有25﹪的农药因使用不当而浪费,在我国则高达60﹪。如何提高农药的应用技术,充分发挥农药的生物活性,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浪费,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草甘膦是典型的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应用技术要求较高。现将目前国内外对草甘膦应用技术的。研究综述如下。 1最适施药期的选择 在多年生杂草防除时,只有药剂最大量地传导到地下根茎组织,才能起到彻底的除草效果。草甘膦在杂草体内的传导是随光合产物从韧皮部输导到生长代谢旺盛的部位,属于由“源”向“库”的输导[9]。多年生杂草生长前期,地上部植株生长迅速,有机物消耗多,而叶面积小,光合效率低,有机物由下而上传导为主。生长中后期地上部生长减慢,消耗小,光合效率提高,光合产物由上向下传导。Bowmer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植株大小对草甘膦吸收与传导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的植株(11对叶)14C-草甘膦传导至根茎中的总量明显多于小的植株(5对叶)[10]。江国铿研究表明,草甘膦防治荻的效果8月份施药优于6月份施药[11]。孙锡治试验表明,草甘膦防治白茅的效果也是3叶期施药最佳。徐声杰总结了草甘膦在森林防火带清理方面的应用技术,其中施药的最适期为4~6月[12]。因此,多年生杂草生长中后期施药有利于药剂向下传导,是使用草甘膦的最佳时期[12]。在我国,施草甘膦时对杂草生育期的选择往往不够重视,是未取得杂草最佳防除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2讲究施药技术 施药技术对草甘膦除草活性的发挥影响很大。药液浓度和雾滴大小对于药剂的吸收与传导有关。Bowmer研究了两种雾滴大小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植株中的吸收与传导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药剂高浓度(5.03g·L-1)细雾滴(20μl)更有利于草甘膦的吸收,吸收率比对照增加16﹪,但往地下根茎的传导量与有效药剂低浓度(1.06 g·L-1)粗雾滴(1.0μl)差异不大[10]。Liu S和Robert研究了草甘膦在杂草中(Populus tremuloies)的吸收与传导,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浓度的提高,草甘膦的吸收与传导量均增加[8]。 对水量也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Stahlman研究了喷液量为93、187、374、561 kg·hm24个条件下,草甘膦防除阿拉伯高粱(Sorgbum bicolor)的效果。温室

2017年草甘膦行业需求深度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正文目录 草甘膦供过于求,我国是主要生产国 (5) 环保督查连出重拳,草甘膦市场迎来春天 (7) 供给侧改革狠抓环保,草甘膦产能关停并转是大趋势 (7) 环保监管对草甘膦涨价有直接影响 (9) 2017年环保督查再出重拳,草甘膦大省四川将迎大考 (11) 百枯草遭禁,理想替代者草甘膦需求增长可期 (13) 预计转基因国内开放政策刺激草甘膦需求 (14) 投资建议 (19) 主要公司分析 (20) 江山股份 (20) 兴发集团 (21) 新安股份 (23) 和邦生物 (24) 风险因素 (26)

图目录 图1:草甘膦是第一大除草剂 (5) 图2:草甘膦全球消费量稳中有升(万吨) (5) 图3:草甘膦主要生产工艺路线 (6) 图4:2016年全球草甘膦产能分布 (6) 图5:2012-2014年国内草甘膦产能逐渐趋于过剩(万吨) (8) 图6:2015-2016年国内草甘膦产能开始出现收缩(万吨) (9) 图7:2008-2016年国内草甘膦(95%原粉)市场价格(元/吨) (10) 图8:2016年两批督查工作 (10) 图9:草甘膦原料近期价格(元/吨) (11) 图10:草甘膦水剂近期价格(元/吨) (11) 图11:起中央环保督查组将开展第三批督查工作 (12) 图12:2016年国内甘氨酸法草甘膦产能分布 (13) 图13:2016年国内IDA法草甘膦产能分布 (13) 图14:转基因商业化20年来全球种植面积增长趋势(百万公顷) (15) 图15:2005-201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 (15) 图16:2015年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占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的98% (16) 图17:发展中国家已实现转基因种植面积对发达国家的超越(百万公顷)16 图18:2015年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6国17 图19:近20年中国转基因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17) 图20:近20年中国转基因种植面积全球占比 (18) 图21: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产品潜在推广面积(万公顷) (19) 图22:先正达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产品潜在推广面积(万公顷) (19) 图23:2012-2016年江山股份营业收入(亿元) (20)

正确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

正确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 (发布日期:2008-12-12 11:41:29) 浏览人数:403 农民提出的有关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在:一是反映草甘膦除草剂虽然除草效果好但是有时在使时其药效差异很大;二是如何才能充份发挥草甘膦除草剂效果;三是在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时对农作物的安全问题。草甘膦作为除草剂目前使用量大、除草效果好,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但它在使用时仍要讲究一定的技术性,稍不留心,容易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施用草甘膦除草剂时药效为何有差异。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膦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为农达、镇草宁。杀草广谱、灭生性强,在土壤中无残留,广泛应用于免耕田化学除草和林、果园的定向除草,能杀死地面生长的各种杂草,但对地下萌芽未出土的杂草无效。草甘膦除草剂对40多科杂草都有防效,包括单子叶、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杂草及灌木、藻类、蕨类等。农民朋友反映的草甘膦除草剂除草效果不一致问题经过我们的调查和观察不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耕作方式不同药效会有差异。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最好用于免耕播种。于作物播前1-3天喷药,为抢季节播种也可在喷后播种。播前用药因药物不与作物种子直接接触,不会影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因而除草和抑草效果均优于翻耕。免耕没有将土壤里层的杂草种子翻到表土层,因而杂草种子难以发芽,一旦作物成长封行后,杂草种子和幼苗因见不到而不能萌发生长。因此草甘膦除草剂用于免耕地的除草效果就会好于翻耕地。二是杂草不同生育期用药,药效会有差异。草甘膦是吸传导型除草剂,所以要在杂草生长最旺盛时用药。在时间上一般在3-10月,在植物学特性上,应以开花前用药最佳时期。一般来说一年生杂草有15厘米左右高度、多年生杂草有 30厘米高度、6-8片叶时喷?是最迁宜的。不考虑杂草的生育时期,待杂草老化后再盲目喷药除草,当然就收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了。在作物行间除草,当作物植株较高与杂草存在一定的落差时,用药效果较好且安全。此时用草甘膦除草剂时作物因下部叶片已经老化,对药物的敏感度低,传导力差,因而药物对作物的影响很小。如玉米行间的除草,上架后的豆类、瓜类行间除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三是喷施浓度不同药效会有差异。据调查,农户在用草甘膦时用药浓度不像其它农药一样有较严格的要求,随意性较大,加大用量或减少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确定用药浓度时一定要考虑杂草的类型。一般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较敏感,能被低剂量的药液杀死,而防除阔叶杂草时则要提高浓度;对一些多年生的根茎繁殖的恶性杂草则需要较高的浓度,杂草叶龄大、耐药力提高,相应的用药量也要提高。如防除果园杂草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时可用10%草甘膦500-700克兑水30-40公斤;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时药液用量应增加到750-1000克;防除多年生恶性杂草时,用药量应达到1250-1500克。但用药过量时会迅速杀死植物的传导组织,反而不利于药液吸收而降低药效,因此为了经济用药,应先用较低浓度把嫩草杀死,然后约10天后再用相应的浓度定向喷?恶性杂草。 二、如何充分发挥草甘膦的除草效果 首先草甘膦药液要大量地传导到杂草地下根茎组织,才能起到除草效果。这需要杂草有较多的叶片,在使用前若杂草面积小、光合作用不强则根部贮存的养分由下向上传导,此时用药则药液向下输入根部的量很少,起不到杀草效果;而杂草生长的中后期,光合作用强,光合产物由上往下传导,此时用药效果最好。因此使用草甘膦最重一条就是选定最佳用药时期。如用草甘膦防除玉米田杂草最好是在玉米苗高1.5米下部有2-3片老残叶,草高已达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其应用评述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其应用评述 戴宝江 朱秦 任新峰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971年Monsanto 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胺盐与钠盐;ICI 公司于1989年推出三甲锍盐。目前,草甘膦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其年销售额一直居农药之首。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草甘膦用量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新品种的开发方向,而且对现有除草剂品种的市场格局也造成较大冲击。 1 草甘膦的性质与剂型 1.1 化学结构 草甘膦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存在形态为酸及其盐: HO C O CH 2NH CH 2P O OH O 草甘膦铵盐 NH 4 1.2 物理化学性质 草甘膦为白色、无味固体;密度1.74g/ml ,熔点200℃ (不分解),45℃蒸气压2.45×18-8 KPa(1.84×10-7mmHg);在25℃,pH 5.7~9时贮存32d 稳定。在25℃水中溶解度,草甘膦酸为15.7g/l (pH7)~11.6g/l ( pH 2.5),异丙胺盐为900g/l (pH 7)~786g/l (pH 4)。 1.3 剂型 以草甘膦酸为基础将其加工成盐或酯,由于植物对酸的吸收差,高剂量,特别是低喷液量时草甘膦酸易沉淀,因此,酸的活性通常低于盐类。最常用的剂型是含异丙胺盐的“农达”(Roundup),此盐类显著溶于水;一般为可溶性液剂(SL),含有效成分365g/l 或480g/l 。近年来,Monsanto 公司推出高含量草甘膦的干制剂(94%)、可溶性粒剂及片剂。在草甘膦剂型加工中,表面活性剂及增效剂非常重要,硫酸铵及硫酸二铵是常用的活化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能够解离,分子的阴离子部分是活性成分,它们能够在喷洒液中与其他阳离子如:Ca 2+、Mg 2+、K +、Na +、Fe 2+/3+缔合,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盐类,而硫酸铵与硫酸二铵能够阻止此种拮抗性盐类产生,从而形成草甘膦-NH 4+迅速被植物吸收。磷酸盐、酒石酸以及乙二胺四醋酸均能增进草甘膦的活性。 在草甘膦剂型中应充分重视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新西兰被指定为草甘膦必备助剂,它可诱导草甘膦迅速通过气孔被植物吸收,避免雨水淋洗,显著提高除草效果。最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 其他名称:镇草宁、农达 (Roundup) 学名:N-( 膦酰基甲基) 甘氨酸,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 剂型:10% 、20% 水剂。 理化性质: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 ,大约在230 ℃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 ,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对中炭钢、镀锌铁皮( 马口铁) 有腐蚀作用。 包装:( 1 )原药:采用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每袋净重25 公斤、600 公斤;( 2 )制剂:200 升塑料桶包装,净重200 公斤;或按照客户要求包装。国内:800g ×15 瓶 致病机理: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丙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而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的种子和微生物无不良影响。对人、畜低毒,对鱼类、鸟类和天敌安全。 毒性: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 为4300 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 >5000 毫克/公斤。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蓄积,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 应用范围:为非选择性的内吸性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和灭生性。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全株,使杂草枯死,在土壤中迅速分解,只能作茎叶处理,对 1 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如白茅、香附子等。适用于果园、茶园、桑园、林木、农田等作物以用休耕地、田边、道路、铁路等防除 1 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作用特点: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 多科的植物。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 使用技术:防除苹果园、桃园、葡萄园、梨园、茶园、桑园和农田休闲地杂草,对稗、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马唐、苍耳、藜、繁缕、猪殃殃等一年生杂草,每亩用10% 草甘膦水剂400 -700 克;对车前草、小飞蓬、鸭跖草、双穗雀稗草,每亩用10% 水剂750 -1000 克;对白茅、芦苇、香附子、水蓼、狗牙根、蛇莓、刺儿菜等,每亩用10% 水剂1200 -2000 克。一般阔叶杂草在萌芽早期或开花期,禾本科在拔节晚期或抽穗早期每亩用药量兑水20 -30 公

使用草甘膦注意事项

草甘膦的正确使用 草甘膦是一种内吸传导性能极强的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广泛应用于果园、林地、休闲地和农田杂草防除。草甘膦对40多科的植物有防除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豆科和百合科一些植物对草甘膦具有较强的抗性。剂型为10%水剂。在作物行间除草,当作物植株较高与杂草存在一定的落差时,用药效果较好且安全。此时用草甘膦除草剂时作物因下部叶片已经老化,对药物的敏感度低,传导力差,因而药物对作物的影响很小。如玉米行间的除草,上架后的豆类、瓜类行间除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使用技术如下: 一、果园除草: 1、草甘膦一般通过植物绿色组织吸收传导,接触幼树基部褐色部分不会造成伤害,因此在果园化学除草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各种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度不同,因而用药量也不同,以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看麦娘、藜、繁缕、猪殃殃、苍耳等为主的园地,每亩用10%水剂400- 500毫升;以车前草、小飞篷、白洒蒿为主的果园,每亩用10%水剂600~700毫升;以茅草、狗牙根、芦苇、刺儿菜、蛇莓、莎草、水蓼为主的果园,每亩用10%水剂1000毫升左右。一般在杂草生长旺盛期,每亩对水30~40公斤,对杂草茎叶进行均匀定向喷雾,注意不要将药液溅在树叶上,以免发生药害。 二、林地除草: 草甘膦在林业上适用的树种有水曲柳、椴树、云杉、冷杉、红松等,也用于杨树幼林抚育,主要用于休闲地、荒山、荒地造林前灭草。一般杂草的防除用量参照果园除草,灌木丛的防除用量应加大到每亩用10%水剂1.5~3.0公斤。一年生杂草在草高10厘米时用药,多年生杂草为主的地段,在草高30~45厘米生长旺盛时用药。灌木在落叶前两个月用药。 三、农田除草: 1、大豆对草甘膦具有一定抗性。用草甘膦茎叶喷雾,防除大豆寄生性杂草--菟丝子。在大豆菟丝子转株危害期,用10%水剂400--450倍液,对发生区喷雾,用药液量一般以大豆叶片湿润药液不流失为准。 2、利用特殊的用药方式和作物与杂草种子萌发出土的时差,可使草甘膦获得选择性,例如当棉花现蕾期或玉米喇叭口期,可在行间用加罩的喷头进行定向喷雾,防除棉田或玉米田杂草。如用草甘膦防除玉米田杂草最好是在玉米苗高1.5米下部有2-3片老残叶,草高已达10厘米时施药为最佳。 3、一些作物因种皮太厚,播种后出苗时间较长,其间若杂草大量发生,而又不宜中耕除草时,可在作物出苗前用草甘膦进行除草。④作物生长期用草甘膦茎叶喷雾或定向喷雾除草一定要慎重,可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大面积应用。 4、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用量越多则除草效果越好。在草甘膦中加入0.1%的洗衣粉,或是每亩用量加入30克柴油均能增强药物的展布性、渗透性和粘着力,提高防效。

草甘膦生产工艺路线比较

草甘膦生产工艺路线比较 中国行业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8373074.html, 核心提示: 草甘膦(英文通用名称Glyphosate)又称农达、农民乐等,属芽后内吸非选择性高效广谱除草剂,具有广谱、低毒和无残留的特点。草甘膦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如大豆、玉米等的创制和大面积种植,使全球对草甘膦的需求持续增加。为此,2006年底以来,草甘膦价格疯狂上涨,我国草甘膦及上游原材料公司业绩显著提高。 1.我国草甘膦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草甘膦生产企业约有30余家,见表1。 2.我国草甘膦生产工艺概况 我国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甘氨酸法和二乙醇胺一亚氨基二乙酸(IDA)法(表1)。目前甘氨酸法草甘膦占到国内总产量的70%以上,每吨草甘膦需消耗甘氨酸0.96t,国产甘氨酸80%用于草甘膦生产,市场容量20万t/a左右。草甘膦生产工艺路线见图1。

国际的主流路线则是氢氰酸-IDA(路线2)。该方法生产简单、环境友好、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世界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孟山都在全球的6套生产装置全部采用IDA路线,年

产量20万t以上。 我国草甘膦生产工艺,氯乙酸—甘氨酸法(路线4)和二乙醇胺-IDA法(路线1),这两种路线之所以成为国内主流,主要由国内特殊的行业环境以及技术壁垒造成。例如,国内缺乏稳定低廉的HCN来源,限制了下游IDA的发展,HCN制甘氨酸技术困难尚没有克服。二乙醇胺-IDA路线也受制于国内二乙醇胺短缺、进口二乙醇胺价格昂贵。在这种特殊国情之下,已在国外完全淘汰的落后的氯乙酸法才占据了国内主流地位。 氯乙酸-甘氨酸路线经过国内企业的多年摸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条件、采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和DCS自控,产品收率、原材料消耗等方面不断提升,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如新安股份的氯循环)也有明显进步。但该路线的弱点也非常明显,如工艺路线长(收率不高)、产品含杂质高(提纯步骤多)、副产物和三废多(环保压力大)等。 目前,制约国内HCN路线草甘膦的两个主要瓶颈(高质量的HCN原料和甘氨酸技术壁垒)均已经明显改善,拓展草甘膦市场优势得天独厚。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制HCN 技术已经相对成熟。重庆紫光化工的亚氨基二乙腈纯度达到95%以上,销售价格13500-14000元/t,相比二乙醇胺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发展IDA路线草甘膦具备明显的经济价值。正在重庆筹建5万t/a亚氨基二乙腈,类似路线在其他企业实施也有传闻。由HCN合成IDA 收率较高(文献收率85%-90%),工艺过程适合连续化、大规模生产,三废低、副产物少,也是国际主流的草甘膦生产工艺。而三峡英力则是甘氨酸路线进步的代表。该路线的技术先进性非常明显:流程短,如无需氧化步骤;副产物少;产品质量好。一旦困扰该路线的甘氨酸生产技术得到突破,竞争力也非常突出。这两种天然气HCN路线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从行业的角度,这种路线之争对于提高我国草甘膦行业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大有好处。不同草甘膦路线的比较见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