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法的特点(同名27586)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同名27586)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同名27586)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同名27586)

(二)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班级或某一所学校,也可以是某一市、某一省、或某一国家的教育情况,甚至可以是国际性的教育发展情况。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教育调查研究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为研究内容的,它们广泛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教育现象都可以作为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其中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和性质以及研究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要设计详细、具体的调查方案。在调查方案中,有各种研究变量的操作指示,有根据各种调查方法设计出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量表及试卷,也有供分析资料用的整理信息和统计的方法,等等。这样,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调查者就可以依据调查方案进行具体操作,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教育调查研究法在设备条件的控制环境上没有太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数据资料的收集,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有较大的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利用教育调查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实的报告,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相对来说,其所得资料的信度、效度不及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

1、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的主要类别

(1)调查法按照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依据的工具的不同而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①访问调查法

访问者通过上门访问研究对象或利用电话直接与研究对象交谈,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②调查表法

调查者以编制好的表格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发给调查对象,让他们依照表上的项目一一填写。

③问卷调查法

调查者运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书面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

④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设备,实地观察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获得有关资料。

⑤测量法

研究者以测验量表或一定的测试题对研究对象施加测验,获得研究对象心理素质方面的资料。

(2)调查法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偶遇调查和专家调查

①普遍调查

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无一例外地全部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调查资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但是当研究对象数量比较大时,普遍调查的工作量会变得相当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抽样调查

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对象全体中抽取出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便能够通过样本的情况来推测全体的情况。它既能达到研究的要求,又能节省工作量,因而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调查方法。

③个案调查

专门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只集中于一个对象,所以调查能较为深入,取得比较细致的资料。

④偶遇调查

也叫随意调查。它与抽样调查一样只调查全体研究对象中的部分个体。但它与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没有经过科学的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因而当所得到的资料来反映全体的情况时,就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其最大优是省时省力省钱。

⑤专家调查

又称特尔斐法,是国外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它也是部分调查,只是其调查对象是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由于专家在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领域有较多的研究和思考,因此通过专家调查,收集专家们的意见、态度,可以获得所研究的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资料。

3、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调查研究法尽管有上述各种不同的类别,程序上虽也各有所侧重,但都基本上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

(2)拟定调查计划

在拟定调查计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依所要收集的资料的种类而定。态度方面的资料用问卷调查法;行为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法;智力、处性以及学业表现方面的资料可用测量法。有的研究用单一的调查方法,有的研究可能同时采用几种调查方法。

②确定调查项目。先从几个大的方面确定调查项目,并检验调查项目能否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再由此逐层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最后分出的小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即调查获得的资料能进行统计处理。

③确定调查进程。

(3)进行试探性调查

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关于调查对象的详细资料,而是为了得到一些一般性的了解,从而考察调查项目和调查程序的合宜性,对调查项目和程序作出相应的调整修改。

(4)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

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在编制中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调查工具的科学性、实用性。

(5)实施调查

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根据各种调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调查。

(6)整理调查材料

对收集的调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意见。

(7)撰写调查报告

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实验研究法

1、概念

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教育准实验法是相对于严格地遵照实验方法要求进行的教育真实验而言。真实验是对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有充分控制的实验;准实验则是对实验对象、环境等因素缺乏严格控制的实验。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真正严格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很难做到的,所以有专家认为,教育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只能是“准实验”。

2、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

从教育实验的含义不难看出,教育实验涉及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实验要改变的教育要素或教育条件、要控制的不被改变的相对稳定的要素和条件、要观测的结果。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就是由这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在教育实验方法论上,三个基本要素分别被称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即采取的教育方法或措施等),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教育实验的自变量一般

是根据研究目的来设计的,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课程结构、师生关系、德育方法、管理制度等等,都能作为一项实验的自变量。

(2)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的作用而导致的被试变化的结果。因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在教育实验中,因变量往往与被试身心发展的水平、程度、状况有关,如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程度、情感的发展、教学质量、学校效能等等。

(3)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并不是真的“无关”,它只是研究者在实验中未作为自变量的、不打算研究的变量。

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是由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对被试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类是研究者主动改变和操纵的自变量,另一类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如果把无关变量对被试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或者使无关变量在各种情境下对被试的影响稳定,那么就很好地说明观测到的因变量就是自变量引起的。

3、教育实验的基本过程

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实验过程珂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阶段包含了选定课题、提出假设、确定变量、实验设计等基本环节;实施阶段包含了变量的控制、操作、测量环节;总结阶段包含了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报告的撰写。

(1)实验的准备阶段

①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在概述假设的陈述句中,要清楚地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例如上海市教科所的“分层递进教学”实验的研究假设是: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可以推进教学过程有效地展开。一般来说,一个实验至少被一种假设指导,陈述两列变量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

②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这咱指导性理论,启发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对实验研究的方向、范围以及如何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资料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

③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假如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变量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在对变量的操作、测量中,必然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要对变量进行界定。有些变量不容易观察,就要把之操作化,就是要把变量具体化为一些能够客观上易于观察的要项。例如,我们可以把学习态度操作化为学生按时交作业的比例、课堂主动参与的情况、出勤率等。

④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⑤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教育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一是被试的态度因素,指被试的消极型和评价担忧型态度,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二是被试的历史因素,指实验对象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会影响学生在实验中的行为表现。三是生长与成熟因素,指实验期间学生身心的成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四是被试的缺乏,指由于一些学生因转退学、生病、经常性旷课等而不能坚持参加实验,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五是实验的处理与实施,由于各种原因,实验组的信息和程序会扩散到对照组,使对照组实际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实验处理,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六是测量安排,由于前后测量的迁移作用,可能会造成高估实验效果;另外,各次测验在时间、地点以及施测人员安排上的差异,也有可能造成对结果的影响。

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而外部效度中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讲座题目: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讲座题目: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主讲人:俞萍(重庆市社会学会会长、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发展学系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主持人:陈苇(西南政法大学外国家庭法与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民商法学院教授) 嘉宾:王建华(西南政法大学校纪委书记、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副教授) 周文全(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张耕(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 时间:2006年5月25日星期四晚上7点-9点 地点: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4120教室 主持人、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陈苇教授发言: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重庆市社会学会会长、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发展学系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俞萍老师到西南政法大学来给大家做“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学术讲座,请大家对俞萍老师表示热烈地欢迎!(师生们热烈地鼓掌欢迎)今天在座的嘉宾有:西南政法大学校纪委书记、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王建华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周文全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副院长张耕教授。 我担任主持人,是西南政法大学外国家庭法与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民商法学院陈苇教授。 社会调查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与法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调整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去调整。如果法律调整的某种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法律就必须适应其需要进行相应的立、改、废。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不可能从书本上获知的,也不能靠头脑去凭空想象,我们只能到现实中去调查、去发现。前不久,我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社会上的反映非常热烈,如某省有300多名农民工就“劳动合同法草案”集体上书给全国人大法工委。他们在信中说,“与同工种、同岗位的固定工相比,我们的工作量是固定工的2倍以上,没有节假日、星期天,没有病假、婚丧假,不享受年薪假,不享受任何福利待遇。我们的工资收入只是他们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他们建议:希望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同工同酬”。这就是来自社会对劳动合同法应当如何修改的呼唤。 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学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一些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只有把这些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到社会上去调查、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立法建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为此,我们教研室专门设计了“社会调查问卷”,同学们将在今年暑假期间去进行社会问卷调查。今天我们特地请来俞萍教授为大家做这个讲座,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怎么去做社会调查,怎么到社会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有请俞萍教授给我们做“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的学术讲座。(大家热烈地鼓掌欢迎) 第一部分:主讲人发言 主讲人俞萍教授发言: 今天,我主要讲四个问题:一、社会调查概述;二、社会调查的种类及方法;三、社会调查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调查;四、社会调查的实践。

调查研究法特点

(二)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班级或某一所学校,也可以是某一市、某一省、或某一国家的教育情况,甚至可以是国际性的教育发展情况。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教育调查研究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为研究内容的,它们广泛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教育现象都可以作为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其中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和性质以及研究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要设计详细、具体的调查方案。在调查方案中,有各种研究变量的操作指示,有根据各种调查方法设计出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量表及试卷,也有供分析资料用的整理信息和统计的方法,等等。这样,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调查者就可以依据调查方案进行具体操作,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教育调查研究法在设备条件的控制环境上没有太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数据资料的收集,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有较大的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利用教育调查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实的报告,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相对来说,其所得资料的信度、效度不及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 1、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与方法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导论 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答: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的困难性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个部分构成?P10不同的方法沦、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P20 3.找几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或相关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上的社会研究报告进行阅读,看看它们分别采取的是哪种社会研究方式,所用的具体资料收集方法是什么。 答: 4.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 答: 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P43-44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P45 6、陈述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画出这一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答:1、选择问题阶段:选择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的意义 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选取研究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它是为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是指为 达到研究便道而进行的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的技术工具。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是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 究设计中间确定的发生、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资料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 计和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与解释研究成果。

第四章教育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教育研究方法 主讲:宋学红 第四章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概述 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调查研究法概述 一、调查研究法特点 二、调查的类型 一、调查研究法特点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1、适用性广调查研究是以间接的方式研究客观现象,而不是直接研 究对象行为本身。如父母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儿童的方法,只能通过向家长调查间接了解。 2、效率高、范围广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 限制,研究涉及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效率高。 3、形式灵活,手段多样调查研究既可通过访问、座谈、问卷 等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又可通过测验、收集书面材料等途径来了解情况,从而掌握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4、自然真实、简便易行调查研究在自然进程中收集资料,有 利于了解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同时它主要是通过考察现状而不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而不需要像实验法那样控制实验的对象,比较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的不足:

调查研究旨在考察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常常可能出现主观偏差,而研究者往往难以控制这一点。由于调查是向别人间接了解情况,被调查者所反映的现象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出于种种原因,有时被调查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想或偏见,而调查者却难以了解这种主观加入的程度,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二、调查的类型 调查的方法 第二节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基本原则 二、抽样的基本概念 三、概率抽样的方法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基本原则 调查对象的选取应视对象总体的数量大小和课题要求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所选的调查研究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 当总体研究不能实施,或者能够用抽样研究替代总体研究时,就应运用抽样研究。 二、抽样的基本概念 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科学地挑选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过对这局部的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的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的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为了使统计推断正确可靠,抽取的样本对于总体来说必须具有代表性。 抽样方法基本分两大类: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遵循随机化原则的抽样称为概率抽样。不是按照随机

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一.调查研究法概述 1.1调查研究法特点 1.1.1所谓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 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 1.1.2调查研究方法特点 (1)适用性广调查研究是以间接的方式研究客观现象,而不是直接研究对象行为本身。如父母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儿童的方法,只能通过向家长调查间接了解。 (2)效率高、范围广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研究涉及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效率高。 (3)形式灵活,手段多样调查研究既可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又可通过测验、收集书面材料等途径来了解情况,从而掌握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4)自然真实、简便易行调查研究在自然进程中收集资料,有利于了解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同时它主要是通过考察现状而不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而不需要像实验法那样控制实验的对象,比较简便易行。 1.1.3调查研究法存在的不足 ?调查研究旨在考察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发现A、B两现象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但究竟哪一个是原因,哪一个是结果,却难以断定。 ?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往往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常常可能出现主观偏差,而研究者往往难以控制这一点,由于调查是向别人间接了解情况,被调查者所反映的现象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的可靠性。 出于种种原因,有时被调查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想或偏见,而调查者却难以了解这种主观加入的程度,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1.2调查的类型 调查的类别,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种种不同的分法。但每一次完整的调查,都包含目的、对象、内容、范围、方法等诸多因素,而每项因素又会体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从而形成比较明显的界限。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的不同,调查可分为多种类型。

调查研究的方法

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麻章调研活动参考材料 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和研究属于两个不同的程序,分别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一、调查的方法 (一)座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也称为开调查会法,是指召集有关知情人、当事人在一起进行座谈,通过座谈讨论,达到了解情况、收集信息目的的一种直接调查方法。特点是信息集中,易于当场辩明是非、真伪,便于调研者筛选、优化信息,从而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同时,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1.座谈会参加者的选择 (1)要选择明了情况的人参加座谈; (2)要选择各个方面的代表参加座谈; (3)要注意选择便于发表意见的人参加座谈; (4)要安排适当数量的人参加座谈。 2.座谈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1)要建立民主融洽的座谈气氛,消除座谈参加者的拘束情绪,不使人产生神秘莫测的感觉;

(2)要根据调查内容提前拟订提纲,提前向座谈参加者通知,以便与会者事先做好发言准备; (3)要做讨论式调查,调查主持者不应把自己排除在座谈之外,而是要主动同与会者一起参加讨论。 (二)访问法:访问法也称访谈法,是调查者依据调查提纲或问卷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收集语言资料的方法,是一种口头交流式的调查方法。主要特点是,被调查者与调查者是采用对话、讨论等面对面的交往方式,因而整个访谈过程实际上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动的过程,即是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三)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深入现场或进入一定情境,运用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观察调查对象,获得非语言资料的方法,这是一种获得直接资料的调查方法。做好观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积累知识,总结经验,提高观察能力。 2、要客观地观察,要注意现场的真实性。 3、实地考察,既要多看,又要细看。 4、考察某些现场,要及时,不要丢掉时机。 观察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2、制定观察计划和提纲; 3、进入观察现场;

6 观察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的基本原则与特点、要求,容易产生偏差的客观原因

6 观察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的基本原则与特点、要求,容易产生偏差的客观原因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6)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 (7)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査研究方法 导言,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方法论体系的问题(与 研究人员的世界观、社会观和传播观有着密切联系);二是调査研究程序或技术 的问题 第一节传播学与调查研呢 调査^指的是一种为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的客观程序 进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记录、统计、分析,以探索和揭示其现状、过程、构成 要素或运动变化规律为U 的的研究活动 一. 传播学调査研究的类型 K 14种不同分类: ① 基于调査对象的分类:内容分析、传播者调査、受传者调査 ② 基于调査对象选定方法的分类:全员调查、抽样调查 ③ 基于数据收集方式的分类:文献调査、观察(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个别面访调查、集体调查、留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等 基于实施顺序和性质的分类:预备调查、正式调查 基于调査空间范W 的分类:国际调査、全国调查、地区调查 基于调査时期的分类:事前调查、事后调查、追踪调查 基于调査次数的分类:单次调查、时系列调查 基于有无控制条件的分类:实验室调查(控制实验)、实地调查 基于对象数或有无量化操作的分类: 事例研究.统计调查 基于调査或测试工具的分类:自然观察、实验、问卷、心理测试 基于面接深度的调査:指示性面接、详询面访、自山访谈 基于媒体类型的分类: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新媒体等 基于传播过程的调查:媒体接触调查、知觉实验.认知调查、行动调查、 宿息或影响的“流程”调查等 14基于内容类型及其要素的调查:广告调査、节U (栏U )调査、明星调 查等 以上14种类型中所列的每一项调査都在程序和技术上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 也可以说是规定现实中实施的每一次调查的具体性质的各个侧面 2、应用范围:调查的应用范涵盖传播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 析和效果分析的所有领域 二、 调査研究的基本过程 1、 准备阶段: ① 首先要确定调査研究课题(课题可分为理论研究型和实务型,实务型调 査大多是调研专家或机构接受媒体、企业或团体的委托进行的) ② 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 ③ 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方案包括调查U 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 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实施日程、费用预算等) 2、 实査阶段: ① 主要工作:根据调査方案实际选出和接触调査对象,从事数据收集工作 3、 数据处理阶段: ① 主要工作:需要把收集到的分散数据加以整理和统讣,使其处于一种易 于把握的状态,能够基于一定的尺度加以判断 ② 统计分析方法:单纯统讣、交义统计、多变量分析等高级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节抽样调査法 定义: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 其结果可用于推论对象总体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13

调查研究法的研究路径

调查研究方法 一、概念及其特点 调查研究方法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与其他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地研究等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程序,包括资料收集和分析两个方面 (2)大多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来收集资料 (3)具有及时性和全面概括性,可以通过问卷或访问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 (4)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使得资料分析定量化,得出研究结论 可以粗略概括,社会调查=问卷+抽样+统计 调查研究方法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行政统计调查,如人口普查 (2)生活状况调查,如特定地区一段时间的居民生活状况 (3)社会问题调查,对单一社会问题的调查,如网络成瘾调查 (4)市场调查,如商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民意调查,社会舆论热点中社会群众民意的调查 (6)研究性调查,主要为学术性的研究,如社会学学者中国当下乡村发展状况研究。 二、调查研究法的研究路径 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选题 (2)确定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 (3)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4)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5)得出结论,撰写报告 1、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选题 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理论设想,建立研究假设,这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 首先,从大量的社会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调查者的研究方向、兴趣和动机来确定调查主题。可以通过定性研究来发现所研究主题的异质性,进而提出研究假设。 其次,建立研究框架。进一步明确调查的范围,将调查主题具体化,围绕调查主题形成由理论假设组成的理论框架。 2、确定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 根据对调查研究的把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首先,确定调查对象以及调查对象的范围。接着,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来确定分析单位和调查方法。社会调查一般分为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一般使用较为普遍的是抽样调查。 具体抽样方案的设计中,需要说明: A、调查的总体是什么,即对调查对象所取自的总体进行界定; B、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法和程序进行抽样,即是以某一种抽样方法单独进行抽样,还是采用几种方法结合进行,抽样的具体步骤又是如何等等; C、样本规模的大小及样本准确性程度的要求等。 抽样程序中包括,界定总体、制定抽样框、决定抽样方案、实际抽取样本、进行样本质量评估。

教育调查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调查研究方法 本章摘要:调查研究是在广泛搜集事实材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基本方法。本章首先介绍了教育调查研究法的概念、特点及类型,并阐述了教育调查法应遵循的原则及基本步骤。然后详细介绍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开调查会和填调查表的具体做法。 第一节教育调查研究方法概述 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研究,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1910年美国的Kendall·N运用调查法对Boise地区学校制度进行调查,在近代教育史上,调查法第一次运用于教育研究。此后,教育调查研究方法不断发展。1925年《学校调查》一书在斯坦福大学编辑出版,1933年美国学校调查报告总数达400多份,这些都为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一、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含义与特点 (一)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含义 所谓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就是研究人员,依据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思想,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了解被调查对象某一方面的状况,并从大量事实中分析教育现象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调查即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搜集教育现象的有关事实材料;研究是在统计学意义上对所搜集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处理,使通过调查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是调查的深化,而调查又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和研究是两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二)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 教育调查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方法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应用,与其它的教育研究方法相比,它不仅具有一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更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完全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对研究对象不作任何的控制或干涉。通过调查研究方法获取的关于教育现象的相关事实材料是较为真实的,据此得出的研究结果也有较大的可信度,可以在教育领域内得到较广泛的推广。 2、它是一种间接研究当前教育现象的方法,所以不能直接用感官去感知现实,只能对研究对象进行事后追踪研究。这一特点正好与观察法相反,同时也是对观察法的补充。在特定条件下,我们往往无法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直接的观察研究,或运用直接观察的效果不理想,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于调查方法。如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直接观察的效果就不太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可能有意识地去迎合观察者的口味而改变自己一贯的教学风格,从而使观察者不能了解到该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但如果间接地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收集有关该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资料,则可获得较为真实的信息。 3、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实施方便。在空间上,调查范围可以跨越国界,可以对一些宏观性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时间上既可以调查当前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也可以调查已经发生过的教育现象,较为灵活。 4、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有关教育对象的资料,具有较高的效率。 5、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调查。如访问、座谈、问卷,开调查会、发调查表等。对这些调查途径,我们可以针对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从中选择最佳途径运用,如小规模的调查研究可用访问、座谈等形式,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则宜采用问卷或发调查表等方式进行。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习题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习题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提要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所使用的文字教材,由彭发祥、刘守恒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 该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题型及分类比例为:名词解释(约25%)、选择(包括单项与多项选择,约20%)、简答(约25%)、论述(约30%)。 第一章绪论 本章要点名词: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章要点: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2)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 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4)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其要求 5)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作用 1 填空题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E个案调查 F问卷调查2)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有( )。 A文献法 B个案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E访谈法 F试点调查法 G会议调查法 3)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 A主观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无序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相关性原则 4)在社会调查中,从具体情况出发与充分占有材料,所遵循的原则是( )。 A主观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5)调查结论与调查资料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是( )原则的基本要求。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6)调查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指的是( )。 A调查资料及结论不搀杂研究者的主观因素 B只承认“实证”的事实,不反映客观规律 C把人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D把社会现象看作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 问答题 1)简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2)简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新特点。 3)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4)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第二章社会调查研究基本原理 本章要点名词: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同名27586)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同名27586)

(二)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班级或某一所学校,也可以是某一市、某一省、或某一国家的教育情况,甚至可以是国际性的教育发展情况。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还表现在,教育调查研究是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存在形态的教育问题、教育现状为研究内容的,它们广泛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教育现象都可以作为教育调查研究的对象。 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如问卷、访谈、测量等,其中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课题的大小和性质以及研究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时,要设计详细、具体的调查方案。在调查方案中,有各种研究变量的操作指示,有根据各种调查方法设计出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测量表及试卷,也有供分析资料用的整理信息和统计的方法,等等。这样,在开展调查研究时,调查者就可以依据调查方案进行具体操作,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教育调查研究法在设备条件的控制环境上没有太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数据资料的收集,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因此有较大的实用性。 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利用教育调查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实的报告,具有延时性的特点。相对来说,其所得资料的信度、效度不及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 1、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概念 3.关系 4.指标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状态特征 2.行为特征 3.年龄特征 4.意向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 1.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2.访问对象的重点 3.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 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1.曲线相关 2.正相关 3.直线相关 4.负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 1.比较测量 2.三角测量 3.准则测量

4.复本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 1. F. 效度审核 2.资料校正 3.资料分类 4.信度审核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 1.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3.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4.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1.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 1.自愿原则 2.知情原则 3.全面原则 4.法律原则 10、关于典型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典型调查要求调查者正确选择典型 2.典型调查有利于直接获取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典型调查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典型的选择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11、有关分析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1.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3.分析法一般包括分解和思考两个重要步骤 4.分析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12、关于文献调查法的表述有误的是() 1.文献永远落后于现实 2.文献调查法往往是一种先行调查法 3.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是:浏览、阅读、筛选、记录 4.文献调查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13、下列选项中,不能提高调查信度和效度的是() 1.合理安排调查方案 2.切实做好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 3.认真教育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应选择有经验的调查人员 4.科学设计调查指标 14、关于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普查是指调查对象总体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2.普查的最大优点在于调查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在快速普查中,应尽可能多的使用调查指标以确保其全面准确性 4.普查的时效性较差 15、不属于近代社会调查的特点的是() 1.调查对象多样化 2.指导思想多元化 3.调查方法规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