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

中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
中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

中国投资银行竞争力研究

摘要:中国投资银行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各类融资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产业的视角看,中国投行业在战略定位、业务流程上存在瓶颈。分析了投资银行业的瓶颈及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投资银行;战略定位;业务流程;竞争策略

美国著名金融学家罗伯特·库恩曾对投资银行下过四个定义,最常见的是:从事证券承销、兼并与收购、并重组咨询、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及证券私募发行等活动的公司叫投资银行。在国内,投资银行特指券商的一个部门,投资银行部为客户提供包括股本融资、债务融资以及财务顾问等全方位的投资银行服务。

中国投资银行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为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截至2011年底,中国a股上市公司2 342家,证券市场市值26万亿元,证券化率达到66%,2010年融资金额5 846亿元。然而,作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介的券商投行发展依然落后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通过比较中美投资银行在战略定位、产品设计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表现,我们发现中国投行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增强投行竞争力的对策。

一、中国投行的战略定位问题

中国投行业务在战略定位上存在瓶颈。战略定位的瓶颈体现在客户定位和产品构成两个方面:客户定位与开发的问题在于客户比例

发展不均,定位策略尚不明晰,不利于长远与规模化发展;产品构成的问题在于产品结构不平衡,债权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业务成为较明显的业务短板。

(一)客户定位问题

中国ipo市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以大项目为主的券商凭借资源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定位中小项目的券商市场份额有限。近年来,中国首发ipo市场显示出清晰的竞争格局:第一类:定位超大型项目,立足北京,资源资金实力雄厚;第二类:定位中小型项目,立足深圳,起步晚扩张迅速,市场化程度高;第三类:没有突出项目定位,立足本地,传统业务见长,券商业务特征较不明显。从不同定位券商市场地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型券商的领先地位十分稳固,主攻中小型项目的券商以清晰定位逐步壮大市场份额,而无项目侧重的券商市场份额波动性大,前景堪忧。

(二)产品构成问题

股权承销是中国投行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债权与并购/财务顾问并未获得充分发展,整体业务结构存在隐忧。股权和债权承销业务与市场状况和政策风险的关联性高,其营收金额于近年出现较大的波动。股权承销业务一直是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要营收来源,其占整体业务来源比重高达80%以上。债权承销业务偏低,仅占整体投行业务约10%的比重。并购/财务顾问业务在近年出现快速增长,但由于其基数较低,无法平衡股权资本市场变动对营收造成的冲击。

中国资本市场较倾向于股权融资的发展,债券业务运作不顺畅。其主要原因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主要因为中国债权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股权融资相比,中国债权融资规模所占资本融资市场比例仍相对有限,债权发行和交易政策规范尚有待完善,国内各类债权品种近年来才相继试点推出,其作为融资作用尚未全面发挥,具备发行债券资格的公司相对有限,投资/交易市场的容量仍有待发展。券商内部债券业务运作不顺,投资银行部、债券部、固定收益部之间的协同效应未能发挥,未建立起职责明晰、实力雄厚的债权销售/交易团队,后台支撑不足。

中国并购市场投行参与度较低,且并购案多为国内外大型投行垄断,加上现阶段内部资源支持相对有限,并购业务未能全力开展。而国际领先投资银行的业务组成十分均衡,其中并购/财务顾问业务更是投行业务的重心,这需要中国在思考中长期发展战略时引起重视。国际并购/财务顾问业务的技术含量高、投入人力大,费用超过一般融资;并购顾问业务占高盛与摩根士丹利近50%的营收来源,显示其国际一级投行的地位(见图3)。

二、中国投行的业务流程问题

业务流程方面,存在流程两端偏弱的问题,即在新客户的拓展和既有客户的维护管理方面亟待改进,直接导致了目标项目储备不足。业务流程的瓶颈体现在客户拓展、产品设计、销售服务以及客户管理等四个方面。

(一)客户拓展评估

1.价值发现。投资银行的价值建立在对企业和行业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大势判断的基础之上,通过行业经验发掘企业的真实价值,是赢得市场的最佳武器。

专注的行业侧重有利于券商发掘潜在客户,并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服务。以中金公司行业团队建设为例,中金公司在投行业务方面,培养了多支行业团队,其中以金融、采掘、石油天然气等为首。2.渠道管理。受限于职责建立、信息传递与激励考核机制的不足,中国投行现阶段未能有效调动分支机构人员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积

极性。

(二)产品设计评估

产品设计:主要体现在产品能力方面,产品经验丰富,但须进一步强化产品设计能力,提升客户价值。产品设计是投行成长关键。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是国际投行赖以生存的重要指标,具体体现在根据市场变化趋势,立足客户需求,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中国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在现阶段法令的规范下,投行产品所能发展的空间有限,不易体现产品差异化。

(三)销售服务评估

销售服务:在销售资源方面,后端销售资源的配合有待加强;在内外部融资方面,融资管道支持不足。

1.销售资源。由于国内承销市场的特殊性,券商内部销售支持机

制尚未完善,前端业务承揽单位现阶段兼负销售责任。目前所面临的证券销售问题:工作重心倾斜:投资银行长期投入在前端客户开发,以目前资源无余力兼顾后端的销售;资源利用问题:与机构业务部、销售交易部、固定收益部并无协同机制,未能充分利用交易端资源;防火墙建置:证券发行人与投资人的利益取向不同,若未健全防火墙机制,长期而言将损害投资银行业务的公信力。销售能力为国际领先投行的核心竞争力,相较于国际领先投行,中国投行业务的销售能力明显单薄,成为投资银行业务长期发展的隐忧之一。

2.内外部融资机制。投行业务中可能产生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股权/债权发行需求如创业成长期种子资金要求、上市前期改制重组融资、上市发行报销、代销融资;兼并收购需求如买方融资需求、兼并卖方反并购融资需求、兼并重组中的过桥贷款等。

提供客户多阶段的融资咨询和服务是券商一体化服务的重要体现。中国投行在内外部资源整合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和运作力度,并使这些融资方式真正为客户所用,产生协同效应。

(四)客户管理(即客户关系维护)

客户管理:主要体现在客户关系维护方面,应强化既有客户管理,持续开发客户的后续需求。

中国企业的忠诚度较低,转换券商频率高。中国券商客户保有率分析(1999—2008年企业再融资券商转换情况)(见图5)。

图5

随着未来再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大,券商提高长期客户管理能力将是抓住再融资市场机遇的必备要素。国内上市企业的券商转换率接近3/4,显示出国内企业的忠诚度较低,转换券商频率偏高。

三、中国投行的竞争策略

(一)中国券商投行业务的外部机会

经济持续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高于9%。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很大。经济高速增长将带来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扩张,尤其对直接融资需求的增长,为投行业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及并购重组引起券商投资业务的新一轮需求。国有资产产业结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存量盘活;二是增量扩张。存量盘活涉及产权交易、产权转让等专业性很强、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必须由券商等中介机构参与。

中心企业、创新型企业成长对投行业务需求迫切。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数量庞大多、区域与行业分布较广,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ipo、购并、再融资等方面都对投行业务产生强烈需求。(二)中国券商投行业务的外部威胁

直面国外投资银行竞争。随着中国证券业尤其是投资银行业务的开放,国际投行将进入中国市场,直接与本土券商展开竞争。国际

投行将会对国内券商的投资银行业务形成巨大压力,包括市场竞争、业务竞争、人才流失等方面。

投行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完善。投行业务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法律缺位问题,对投资银行业市场准入和准出经营标准方面,缺少法律监管,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惩治乏力,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

(三)投行业务的竞争战略

1.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证券公司应该根据外部环境识别组织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来选择和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券商投行业务部门应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争取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业务上做成自己的特色。培养核心业务对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核心业务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和积累而形成的,由于其具有异质性,盲目的模仿和复制是不可行的。同时,知名品牌有着巨大的市场穿透力,是公司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2.审慎开展创新业务。从未来的竞争态势来看,在承销业务方面,证券一级市场的“同质性”,使得一级市场成为了严重的买方市场,加之国际同行的不断加入,竞争将是异常激烈的。国内的券商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也肯定会进行业务创新,占领竞争力薄弱的新兴投行领域,创造出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业务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投资银行要主动进行业务类型的转变,根据自身的优势

选择合适的业务领域,在巩固传统的股票和债券业务的基础上,加快并购重组、财务顾问、风险投资等创新业务的开拓步伐。这些创新业务是中国券商的弱项,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发展的方向,那些有业务创新能力的券商肯定会另辟蹊径,在承销业务外开辟出另一片天地,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扩大券商资本实力。资本是美国投行维持其领先地位的重要工具,美国前十大投行的资本总量近十年明显拉大与其他投行的差距,大者恒大趋势明显。美国前十大投行资本额占总体市场比重从1998年的55%提升至2007年的71%。

投资银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特征表现为规模经济,即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投资银行经营规模越大,则实力越强、效益越好。中国投资银行业整体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整个投资银行机构的资产规模都比较小,因此,扩大资产规模是中国投资银行与国外投资银行抗衡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edwards sebastian,“why are saving rates so different across countrie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nber working

paper no.5097,1995.

[2] 胡守镇.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2).

[3]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投资银行学[m].李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简单介绍,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规模、主要类型和目前存在的不足;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从某个角度来讲投资银行扮演了金融危机的肇事者(或叫发起者),同时也是危机的受害者;金融危机对投资银行发展造成的影响,迫使政府出台救市措施,引发了信用紧缩,业务难开展,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市场主体结构的重新洗牌;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的启示,在风险的转移中控制和管理风险,加强信息披露,规范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建设合理的竞争环境,促进行业整合等等。 【关键字】金融危机;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业务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investment banking's simple introduction, the investment ba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cale, the main types and disadvantages; Investment Banks in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role of, from a certain Angle investment Banks play a financial crisis (or so that sponsors) threats, but also of the victims of the crisis; The financial crisis to investment Banks,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t, forcing the government to come help city measures, causing the credit crunch, difficult to carry out business, business model change and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market to shuffl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to our country investment Bank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in the transfer of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risk and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standard investment bank's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asonabl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promote consolidation in the industry, and so on. 【Key words】the finacial crisis;investment bank;investment banking business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金融学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 世界上较早从事竞争力研究的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y Forum , 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IMD)。WEF和IIMD是从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研究竞争力的, 并于 20世纪 80年代形成了独立而完整的国家国际竞争力评估体系。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国内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对企业竞争力也展开了系统研究。其中以金碚(2003)的成果较有代表性。金碚指出: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而理论界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还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对其研究的学者们各存己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 焦瑾璞(2001)指出,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 朱新国和唐正科(2002)提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及银行家合理的运用银行内外资源,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市场营销,提供市场和客户所需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和客户,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能力。 张新宇(2004)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其充分利用包括外部环境在内的各种资源,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竞争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彭晓寒(2005)认为:(1)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其对企业发展、国家财政收入、我国对外贸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2)我国金融业的自身改革与发展方向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必要性。(3)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形势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紧迫性。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1.国内外对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对商业竞争力的评测主要有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设计的评价指标及其评测、标准普尔评价方法、《银行家》等杂志的银行排名。

全球十大投资银行市值排名

全球十大投资银行市值排名 1. 什么是投资银行? 广义投资银行:指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业务包括证券、国际海上保险以及不动产投资等几乎全部金融活动。 较广义投资银行:指经营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与经纪、企业融资、兼并收购、咨询服务、资产管理、创业资本等,与第一个定义相比,不包括不动产经纪、保险和抵押业务。 较狭义投资银行:指经营部分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与经纪、企业融资、兼并收购等,与第二个定义相比,不包括创业资本、基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等创新业务。 狭义投资银行:仅限于从事一级市场证券承销和资本筹措、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和经纪业务的金融机构。 2.关于投行 首先有个小小的前提概念:投资银行不是我们平时概念上从事存贷业务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不能从事投行业务,投资银行也不从事个人/企业的存贷业务。 直到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法》才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可以不受限制从事证券承销,买卖以及共同基金业务,保险业务。所以,大多数金融控股关系型模式的投行背后都是银行巨头。投资银行的盈利业务主要有两方面: 一。获利性业务: 1。初级市场造市:证券承销业务,比如为企业做IPO。 2。次级市场买卖撮合:包括自营和经纪业务。 3。自有资金操作交易:包括投机,套利等。 4。公司重组:包括扩大/缩小规模,所有权与控制等。 5。财务工程 6。其他获利性业务:包括咨询,投资管理,商人银行,风险基金,顾问业务等。 二。支援性业务:包括市场研究,清算服务,信息资讯服务等。 国际投资银行的三大系统: 1。美国投行--比如号称华尔街证券三巨头的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 2。英国商人银行及欧洲综合银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银行竞争力研究分析报告

2004年度中国某银行竞争力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某银行竞争力研究中心 ■立足现实,着眼以后,客观评价和分析当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态势,分析具体竞争力的强弱,引导中国银行业抓住机遇,保证平稳过渡,并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关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进展至关重要,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 ■从综合竞争力看,招商、民生、浦发为第一档次;建行、中行、兴业、华夏、交通、中信为第二档次;工行、光大、深进展、农行为第三档次。 中国某银行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竞争力研究差不多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成为世界性的学术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其中关于竞争力最权威诠释是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y forum,WEF)和瑞士洛桑国际治理开发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要紧从事国不间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提出了竞争力方程,涉及8个领域(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治理、金融环境、基础设施、治理程度、科学技术、人口素养)的近300个指标;其公布的年度国家竞争力报告,越来越得到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的认可,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 WEF将企业竞争力的定义为"比其竞争对手制造更多财宝的能力".不难看出,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最终要通过盈利来体现。某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专门企业,制造价值能力也应成为其竞争力表现的核心。 故此,我们将某银行竞争力定义为:某银行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受供求关系、公共政策阻碍,进行设计、营销各项金融产品,并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财宝的能力;是某一银行成功地将现有资产转换为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能力。 依照WEF和IMD的竞争力方程: 竞争力=竞争力资产(存在)×竞争力过程

济南会展业竞争力研究

济南会展业竞争力研究 以竞争力优势理论——“钻石模型”理论为依据,对济南会展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考察竞争优势的来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对策建议。 标签:济南会展业竞争力钻石模型调查研究 伴随着我国会展经济强劲的发展态势,会展产业的带动效应日益明显。济南会展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规模、质量和影响力迅速提升。2012年济南市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业城市”,跃居国内二线城市前列,济南会展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与会展产业较为成熟的北上广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济南会展业的竞争力优势体现在哪里?如何提升?都是目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1 “钻石模型”理论及会展竞争力基本要素 美国学者波特通过比较研究10个国家中100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产业竞争力优势的决定因素包括六大要素,其中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是基本要素;政府、机遇是辅助要素。这六个要素相辅相成,并作为支撑点构成了完整的菱形状“钻石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理论进行了补充,丰富了理论的适用性,为分析会展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条件。 会展产业中,生产要素是指会展行业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城市的区位因素、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需求要素是指市场对会展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相关支持产业是指会展业的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包括旅游、酒店和餐饮业等。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会展企业的组织管理形态及竞争对手的状态。政府因素是为会展产业提供资源、创造环境的政府行为及政策法规。机会则包括推动会展业前进发展的重大事件,例如大型节庆活动等。 2 济南会展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2.1 生产要素 2.1.1 区位因素分析。济南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京沪与胶济两大铁路在此交汇,是京沪高铁的五大中转站之一;公路系统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公路主枢纽城市;济南国际机场是华东第二大航空港,连通国内外50多个大中城市。济南拥有较发达的陆空结合立体交通网络。按照国内会展产业发展布局,济南归属于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产业集群,突出的地缘优势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为济南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和有力保障。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1)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商业银行总体效率的现状。进而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借鉴。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一、商业银行效率的基本概念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从本质上讲,银行效率是银行对其资源的有效配置,是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反映。银行效率与银行效益既紧密关联,又有所区别。银行效益是指银行的资产和服务所带来的收益率;而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要追求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就要求银行讲究运作效率。而且,有效益的金融交易未必有效率。可见,银行效益包含在银行效率的内涵之中,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核心是效率,而基础是效益。二、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本文实证分析运用了dea(数据包络法)评价模型,采用中介法选择投入、产出变量。其中投入变量为营业费用、利息支出和员工人数;产出变量为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和不良贷款率。由于不良贷款率不能直接用来作为产出指标,本文对不良贷款率指标进行调整后作为产出项之一。以下选择2000—2004年4家国有银行和10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的样本虽然建行与中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已上市融资,但为分析方便,本文仍将工、农、中、建四家银行称为国有商业银行。。选择营业费用、利息支出、正式员工作为投入指标;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不良的相对绩效值作为产出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05《金融统计年鉴》。。运用deap2.1为分析软件,对上述样本进行效率评价。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在逐年改善,效率平均值由0.908上升到0.954(见上图)。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益加剧,商业银行效率处于不断提升过程中。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比较看,股份制银行5年的平均效率值为0.936,高于四家国有银行的0.901,而且除2002年外,股份制银行的年平均效率也要高于国有银行。不过随着国有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差异在逐步缩小。2000年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值差异为0.11,到2004年缩小为0.076,其中2002年随着工行、中行、建行改革成效的不断显现,国有银行平均效率值超过了股份制银行。三、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即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二是内部影响因素,即商业银行自身的组织结构。 (一)市场结构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分析 1.“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贝恩1959年在其《产业组织》一书中提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其中市场结构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时scp理论认为,市场的垄断程度与竞争效率是负相关的。 2.中国银行业垄断与效率实证分析。对银行业市场垄断程度的研究主要测定cr4指数值,即测定中国银行业前4家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在相应测定项目中所占的市场份额。2000-2004年中国商业银行集中度cr4指标从上表可以看出,自2000-2004年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资本(所有者权益)、存款资产、贷款、员工数目等五项指标cr4的平均值都在0.8左右,因此可以初步判定中国银行业市场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而从净利润集中度与其他五项指标的集中度cr4变动看,2004年总资产等五项指标集中度均比2000年有所下降,而净利润集中度则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2004年以前的利润集中度明显弱于市场集中度,因此可以认为四大国有银行存在高度垄断但绩效差的现实;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国有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下降而利润集中度开始提高。 3.垄断市场结构导致低效率的原因。根据scp理论,居于市场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正是其行为特征促成了自身效率的相对低下。hick(1935)的“安定生活”假说(quiet-life hypothesis)认为: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由于竞争程度较小,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厂商没有动力去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造成效率下降及成本上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在央行对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实际上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顾客享受更好的服务,这部分提高服务质量所花费的成本要从银行利润中支出,显然银行缺乏

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山东财经大学 投资银行学论文题目:近年中国投资银行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院:金融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09 02 学号:2009030347 姓名:李宗诗 指导教师:王荣 二O一二年六月

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投资银行业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但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我国投资银行业必将向着规模化、全面化、专业化、国际化、混业型发展。本文从投资银行业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我国投资银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定位情况以及发展模式选择。在深入剖析我国投资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对策选择,以实现我国投资银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字:投资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

China's investment bank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Investment Banking in China has just started, although in many respects is not perfect, but its market potential is enormous. China's investment banking will toward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 mixed business mode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from the start with investment banking, investment banking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alyzed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a's investment banking market positioning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 selection. In-depth analysis of China's investment banking industry fac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investment bank response options to achieve our investment banking industry by leaps and bounds. Keywords:Investment banking industry,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一、我行储蓄业务发展的总体概括 1、截止18年10月31日,平湖市分公司时点余额34.41亿,年增-1.67亿,同 比净增-3.67亿,其中活期时点余额7.24亿,净增-1.18亿.,同比净增 0.49亿,定期时点余额27.0亿,净增-0.3亿,同比净增-4.1亿。本年 有6个网点余额保持正增长,其中4个城区网点,2个农村网点。 2、近年来市占率发展状况: 15年市占率6.96%、16年市占率8.36%、17年市占率8.92%、2018年10月储蓄余额市场占有率8.31%,本年-0.61%,同比-0.4%,环比0.2%; 3、近年来全市银行个金总存款发展情况: 15年全市个金存款360亿,年增14.5亿,其中邮政3.4亿,本年新增市占率23.34%,工行-2亿,农行6亿,中行2亿,农商行3.7亿; 16年全市个金存款388亿,年增26.08亿,其中邮政7.5亿,本年新增市占率28.87%,工行1.94亿,农行5.3亿,中行1.3亿,农商行7.3亿; 17年全市个金存款403亿,年增14.8亿,其中邮政3.4亿,本年新增市占率22.73%,工行1亿,农行2亿,中行-0.3亿,农商行4.5亿; 18年10月全市个金存款4.14亿,年增10.9亿,其中邮政-1.56亿、工行4.93亿、农行0.38亿、中行-0.3亿、建行-0.7亿、农商行-0.95,其他小商业银行8.83亿元占了今年新增存款的80%,其中中信银行2.72亿、浦发银行0.68亿、兴业银行0.6亿、平安银行0.76亿、绍兴银行0.65亿、泰隆银行0.49亿。 二、其他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世界投行排名

世界主要投资银行(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陈巍伟的日志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高盛集团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公司亦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帮助客户无论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投资的机会。2004年,高盛实现突破,在北京建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真正进入了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服务市场。 花旗集团Citigroup 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于1998年合并而成。换牌上市后,花旗集团运用增发新股集资于股市收购、或定向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大规模股权运作与扩张,并对收购的企业进行花旗式战略输出和全球化业务整合,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拥有6000万张信用卡的消费客户。从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从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统天下的威力令人侧目。它的客户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头中的6个,美国十大公司的7个。当时惟一的广告词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大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于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开设办事处。1995年,摩根士丹利和中国建设银行共同创立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批准的唯一一家合资投资银行。2000年,摩根士丹利协助完成了亚信、新浪网、中国石化和中国联通的境外上市发行。 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及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进展的加速器,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入WTO之后的中国银行业,面对跨国金融集团逐步入境的“狼群效应”,如何在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原有的市场,维持并进展现有的地位,已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当务之急。 本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银行的网络调查,就消费者对各大银行的中意度,需求类型等作了全面的综合调查。 此次调查范围包涵了国内的各大银行以及所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具有专门强的代表性和可参性。下图为部分调查结果:

据调查显示,目前最常光顾的银行排名前四的均为国有商业银行,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69.65%的支持率排名第一。由此能够看出,在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尚未完全取消监管的前三年,国有银行凭借着在国内长久以来建立的营销网络和深入中国消费者心中的信用观念,在外资银行未完全适应中国市场之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在今后的几年金融市场逐步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庞大的资金实力,成熟的经营模式,规范化的治理服务,以及遍及全球的营销网络对国有银行来讲将是强有力的竞争威胁。 消费者经常办理的业务决定着银行业以后进展的方向,同时对潜在需求的开发也是构成银行竞争力一个重要因素。

由上图能够看出,目前中国内地市场需求要紧集中在日常储蓄,生活费用的缴纳及异地汇款上,分不占到84.86%,39.74%和41.92%。这是传统国有银行建立在经营网点资源基础上的优势,但要看到的是,随着内地市场发育日益成熟,需求结构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金融服务项目在银行的利润空间中所占比例将日趋缩水;相反,信用卡业务,投资性贷款的需求将不断上升,这些业务的开展较传统业务需要更高的技术及人才储备,而这些恰恰是外资银行在全球扩张的竞争优势,作为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在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把眼光放到长远的金融进展方向上去,做好与跨国金融集团同台竞争的预备。 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客户对服务的中意度是构成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外资银行强调标准化服务的要紧缘故,下图是以中国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为例消费者服务评价的调查:

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

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会展业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务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它以其特有的专业性、针对性、直接性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国际、国内企业直接面对客户,展示自己的极好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部门重视对会展业的开拓,并加大力度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该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潜力,为今后会展产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以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以及政府行为等几方面对中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生产要素 会展业竞争力的强弱与生产要素有着深远的联系,因为竞争力的创造、发挥与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资源被应用时所产生的效率与效能有关。生产要素大致可以被归纳成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中国会展业竞争力的迅速增强离不开其所具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对会展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会展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人才,如:会展项目策划、会展

项目管理、会展工程管理、会展设计、会展财务管理、展馆的营销和服务、展馆器材的标准化管理、展品运输操作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专业的会展人才能更好地规划出展览项目及其细节,也能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提升展览会的知名度和实现最大的利益追求。但是目前我国会展从业人员中真正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会议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现在中国愈来愈重视对会展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各大高校也逐渐开设了与会展业相关的专业,目前已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等11所高校和中专、职业学校开设了与会展业相关的专业。此外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国内德斯堡大学等也与我国大学考虑合作开展会展专业学科,这为中国会展业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最好的途径,同时会展公司的增加以及其竞争力的增强促使更多公司加强规范培训工作人员,这更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与壮大。 (二)资本资源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会展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为会展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经济的大力支撑,只有生产力水平与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才能保证会展业的发展顺利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我国一些大城市提供了会展经济的发展条件,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分析和研究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分析和研究 目录 一、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 (3) 1.产权结构 (3) 2.治理结构 (3) 3.规模经营 (3) 4 金融创新 .......................................... . (5) 二.外部影响因素.. ...................................... ..5 1.“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 (5) 2.中国银行业垄断与效率实证分析.............................. .5 3.垄断市场结构导致低效率的原因。............................. ..5 三、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提升的战略路径..................... (6)

1.引言 在影响国有银行经营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国有银行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的问题已经成为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随着中国加如世界贸易组织即将十年之际,以及各大国有银行的集体上市等诸多因素,我们应该怎么去更快,更好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外国外资银行对我们冲击,所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是,是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叙述,同时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 一、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 综合国内外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通常可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所谓银行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产权结构、治理结构、规模经营和金融创新能力等。而外部影响因素是指不受银行管理层控制的影响因素,如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政治环境等。 1.产权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国有银行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一统”到1993年实行专业银行体制,再从专业银行体制向商业银行体制过渡,但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始终没能建立,其竞争力不强。经过多年的改革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国家的独资银行。这种单一国有的产权结构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2.治理结构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其特殊性,国家绝对控股导致干部行政化机制与负有执政党执政地位稳定的制度功能并承担相应的成本;作为出资人与所有者的国家并不直接对国有银行注入资本,但在很大程度上国家信用发挥支撑作用;建立了干部行政化机制,即中央金融工委领导国有银行高层人事的权力机制。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3.规模经营 如果进行国际比较,虽然我国产业的集中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然而金融业集中程度则超过任何一个西方工业化国家。表1是对西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银行分支机构拥有数与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拥有数的比较。

我国投资银行的国际比较和对策研究

我国投资银行的国际比较与对策研究 摘要 投资银行是经营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涉及证券承销和经纪、企业融资、兼并和收购、资产管理、风险投资、财务咨询和资产证券化等。投资银行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改制等经济建设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采用归纳、比较的分析方法,立足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投资银行与国外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市场竞争战略、业务运营、人才资源、风险管理、监管机制方面的建设内容,总结我国投资银行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投资银行;现状;风险管理;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投资银行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它是经营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一般来说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涉及证券承销和经纪、企业融资、兼并和收购、资产管理、风险投资、财务咨询和资产证券化等,其实质就是资本市场的中介。在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主体之一的投资银行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改制、增进我国经济实力和提高我国综合发展水平等发面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立足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投资银行与国外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业务运营,人才资源、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控制与监管方面的内容,总结了我国投资银行现阶段发展所存在的差距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可行性建议。

当前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有很多企业特别是已濒临困境或即将濒临困境的一些国有企业急需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工作,通过对这些企业的改良与重组从而挽救企业,恢复或提高经营效率与经济收益。同时,一些新兴产业与成长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那么国外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可以担当这一重要媒介,通过运用兼并与收购的手段完成对资产的改良,提供有效地资金的融通,从而使企业高效地经营其资产以获取最大的经营利润。目前我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金融机构是证券公司,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业务单一,人才匮乏的问题,并且针对投资银行的相关配套法规与监管措施还极不完善。 (二)研究综述 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长,针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投资银行在发展模式、业务、人才、风险控制、监管机制方面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投资银行在成长期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课题。在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方面,国内的一些学者在参考国外投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券商转变模式、主办投资银行模式、中外合作投资银行模式的设想。针对当前我国投资银行的规模普遍较小这一现状,国内的学者则提出通过证券公司间的合并、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手段来扩大规模。另外,大部分学者对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品种简单化问题的的研究都在集中在我国投资银行应该在金融产品创新、企业融资、兼并和收购、资产管理、风险投资和资产证券化业务上进行开拓发展,使其业务发展及时顺应经济发展需要。对于就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风险与监管方面的研究,国内的学者提出了建立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与健全监管法规以风险监管为导向进行有效监管同时降低风险程度。 二、投资银行的内涵与发展概述 (一)投资银行的定义与功能 投资银行并非传统意义的银行,它只是一种在金融理论上的称谓。由于它在不同地域的发展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因此投资银行的称谓在各个国家中有不同的叫法,具有代表性的则是英、美、德三国。英国的投资银行被称为“Merchant Bank”即商人银行,是因为英国投资银行是由早期专门从事商业汇票销售与贴现交易的商人银行发展而来的。美国的投资银行是“Investment

世界投资银行最新投行排名 1

世界投资银行最新投行排名 2009 version 2010-03-27 18:40 The 50 most prestigious banking employers 2009 1-25: Goldman Sachs The Blackstone Group Morgan Stanley Lehman Brothers J.P. Morgan Investment Bank Merrill Lynch Lazard Credit Suisse’s Investment Banking Business Deutsche Bank UBS Investment Bank Citi Institutional Clients Group Chase Commercial Bank Greenhill & Co. Barclays Capital Rothschild Bear Stearns* Bank of America Wachovia Corporation Citi Consumer Banking HSBC North America Holdings Houlihan Lokey Royal Bank of Scotland Perella Weinberg Partners Jefferies & Company Evercore Partners (*Acquired by JPMorgan Chase in May 2008) 25-50: Deloitte & Touche Corporate Finance LLC 5.076 NR Piper Jaffray Companies Wells Fargo Dresdner Kleinwort RBC Capital Markets Thomas Weisel Partners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BNP Paribas Allen & Company Oppenhiemer & Co. Macquarie Group (USA)

银行业的竞争力研究报告(doc 6页)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入WTO之后的中国银行业,面对跨国金融集团逐步入境的“狼群效应”,如何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原有的市场,维持并发展现有的地位,已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当务之急。 本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银行的网络调查,就消费者对各大银行的满意度,需求类型等作了全面的综合调查。 此次调查范围包涵了国内的各大银行以及所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可参性。下图为部分调查结果:

据调查显示,目前最常光顾的银行排名前四的均为国有商业银行,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69.65%的支持率排名第一。由此可以看出,在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尚未完全取消监管的前三年,国有银行凭借着在国内长久以来建立的营销网络和深入中国消费者心中的信用观念,在外资银行未完全适应中国市场之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在今后的几年金融市场逐步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庞大的资金实力,成熟的经营模式,规范化的管理服务,以及遍及全球的营销网络对国有银行来讲将是强有力的竞争威胁。 消费者经常办理的业务决定着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对潜在需求的开发也是构成银行竞争力一个重要因素。 由上图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内地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日常储蓄,生活费用的缴纳及异地汇款上,分别占到84.86%,

39.74%和41.92%。这是传统国有银行建立在经营网点资源基础上的优势,但要看到的是,随着内地市场发育日益成熟,需求结构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金融服务项目在银行的利润空间中所占比例将日趋缩水;相反,信用卡业务,投资性贷款的需求将不断上升,这些业务的开展较传统业务需要更高的技术及人才储备,而这些恰恰是外资银行在全球扩张的竞争优势,作为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在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把眼光放到长远的金融发展方向上去,做好与跨国金融集团同台竞争的准备。 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是构成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外资银行强调标准化服务的主要原因,下图是以中国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为例消费者服务评价的调查:

济南会展swot分析 结合

济南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 泉城济南,位于沿海地区,是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教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省会,集“山泉河湖城”于一体,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已成功举办亚洲杯、全运会、国际园博会、中国艺术节等国际国内盛会。 济南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交汇点,是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枢,也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济南举办,标志着这项世界最高文化盛会创办一个多世纪后首次走进亚洲。 (一)优势(Strength) 分析 济南市同国内很多城市相比,其全国第三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优势和泉城的优势,是其加快发展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基本的两种比较优势。济南市要努力将这两种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 1.政治环境 济南是全省政治中心。即几乎所有的省直机关和大多数中央驻鲁机构都设在济南,是全省的决策中心。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由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投资环境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城市竞争力。 2.经济环境 济南市是区域性宏观经济调控中心,除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多在济南外,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中国证监会济南分会、中国宝监会济南分会等代表中央政府监管黄淮海地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派出机构都在济南设立区域性总部。 3.人文环境 济南是山东省的科教文化中心。即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和省级科研机构密集,具有国家十大软件基地之一的济南软件园、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和浪潮集团。 4.旅游文化资源 济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泉城”,72名泉与大明湖构成了独特的泉城风貌。济南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历代帝王达官,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无数咏泉的诗篇。千百年来,人们围绕泉水展开的民俗活动成为今天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5.交通基础设施治安环境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环渤海湾南北承接户宁、京津两大都市圈,东西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区域中心城市。全省铁路、公路、航空枢纽,通讯设施完善,可直接与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0多个城市传递信息。“平安济南”建设为本城居民和外来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的居住和投资创业环境。 6.自然生态环境 “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济南古城的整体景观特色,这是古人留给济南的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世纪初济南古城西部建成的经纬路分明的商埠区,又是前人留给济南保护古代泉城生态、建设新城商埠经济的成功典例。直到今天,济南古城区和商埠区仍然是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和旅游区。在气候方面,济南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均气温14.3℃,1月最冷,平均气温-1.9℃,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7℃,全年大部分时间适宜出游。 (二)劣势(weskness)分析 1.城市会展业发展方向定位不明确,展会是经济的“晴雨表”,现代展会要求各举办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结构特点、地理位置、城市优势等因素来确定会展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济南市虽然展会数量较多,但行业集中度低,盲目办展、重复办展等现象较为严重。 2.会展旅游底子薄,缺乏品牌展会。济南会展旅游虽起步较早(1987),但由于早期无专业展馆、管理.混乱等原因,其发展落后于全国。在《2004 年中国会.展经济年度报告》中提出的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中,没有明确提及青岛、济南等山东会展城市,这说明我们的会展业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全国的知名度有待提高。并且知名度比较高的展会(如糖酒会、信博会)所占比率低,城市品牌展会少。 3.专业化的大型会展公司数量较少。目前,济南市的专业性展览公司主要有济南华展展览有限公司、山东丞华展览有限公司等几家。虽近年来发展不错,但是仍不能从整体上改变济南会展公司数量少.档次低的现实。总体来看,现有的会展公司中90% 以上是民营企业,专业水平低,仍无力承接全国性的大型展会。2002 年信博会

投行与券商工资水平一览

投行与券商工资水平一览表(2011)与职业发展zz ? 楼主中美2011-08-02 13:58 现在国内投行基本不招本科,本科生比例大约5%—15%。本科同学可以试试外资投行和中金之类的,或者外资参股的投行,机会也不少。今年券商投行的工资普遍调高了不少,有向外资投行靠拢的趋势。 券商工资水平: 中金:刚刚听领导说中金把基本工资翻倍了,投行和研究员年薪都是由22.5万基本工资直接升到45万了,比瑞银证券还高,年终奖也有超过10个月工资,用不了两年就可以突破百万,各位加油啊。 中信:基本月薪12500,奖金可以拿到3年工资,也有时候分红只有约半年的,也有人的研究员分红就有一百万,投行的新员工可以拿到超过30个月的工资,人和人之间差距比较大。 国泰君安:基本工资1万出头,今年5月份刚调的,以前只有4600,据说干满2年的基本工资一般有两万多,总体上新人基本工资拿到30万,没问题。这次国泰君安的工资调整幅度还是蛮大的,有向外资投行靠拢的趋势。年底项目提成不是很清楚,只知2007年底不多,才两万的样子。国泰君安实行工资封顶10万,但是里面的报代和非报代的工资差别不大,一般有5年投行经验的,基本工资在5万每月左右。颇有实力的上海老牌券商。 银河证券:国内投行实力仅次于中金,中信,工资水平一般。 海通证券:基本4000,据说一个月收入可以拿到1万五左右,原交通银行剥离出来的证券公司,上海本土券商。 齐鲁证券:基本6000,加基本福利有2000多,在加上一些差补之类的,过万很容易的。 安信证券:大概收入也在一万以上,股东很不一般,证监会自己开的券商。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员基本8000,投行4000,每月有绩效奖金之类的,投行应该是相同的,听说去年进投行才半年的毕业生年底发了10万。 国信证券:基本5500,有出差节约奖金,对于新人还有1.8W的电脑报销额度,分红奖金依你所在的项目组的效益,去年一般年底可以发到10几万吧,个体差别很大,每月差不多总体收入1万左右,算算运气好的,第一年超过20万,问题不大。 信达证券:4000+,具体不知,据说新人分红不是很多,人马主要是原信达资产管理的原班人马,业务资源只要靠其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和资源,基本不用出去找项目资源。 兴业证券:5000-6000,具体不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