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空心板)

设计说明(空心板)
设计说明(空心板)

桥梁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紫薇山庄项目由紫薇地产开发建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英国奇利景观设计公司承担景观设计。

项目位于西安市风景秀丽、胜景层出的长安区滦镇,紧靠沣峪口,占据着进山旅游的入口,距市区不足20公里,高速公路直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西安经济发展的龙头—西安高新区。山庄背靠郁郁葱葱的秦岭北麓,四季苍翠的植被覆盖整个山庄,天然汇流的溪水纵贯山庄南北。东有三园(动物园、植物园、博览园)及翠华山等旅游圣地;西有高冠瀑布、亚建高尔夫球场等休闲旅游景区;西临210国道(西万公路);北边是秦岭北麓旅游观光路,自然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紫薇山庄地处龙脉之首,自然植被状况良好,有成片的果林以及散落的高大树木(植被情况:1800棵古树、2300棵桃树、500棵梨树),山庄内有自然形成常年流动的山泉、小溪,西南角还有一天然湖面(三大水系:110亩文化湖、子在川、小蓬莱)。针对地段的实际情况,紫薇山庄在规划建设中,本着尊重环境,让建筑与环境充分融合的理念,营造了一个景色优美宜人、建筑新颖独特的度假居住胜地。

二、规范标准

2.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2.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2.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2.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10《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2.1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2.1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2.1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2.14其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三、设计内容

桥梁

四、主要技术标准

4.1通用标准

4.1.1环境类别:Ⅰ类

4.1.3桥梁设计基准期为100年,设计使用年限30年,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4.1.4抗震设计:地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基本加速度0.10g。特征周期为0.35秒。

4.2车行桥梁技术标准

4.2.1车辆荷载等级:城-B级;

4.2.2计算行车速度:30Km/h;

4.2.3桥梁宽度:7m;

4.2.5桥面横坡:双向1.5%;

五、工程地质

5.1场地位置、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长安区沣峪口,西万公路以东、青华村以南。场地地形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变化于467.64- 533.42m,相对高差较大,而且沟壑纵横,丛林茂密,工作障碍多、难度大。地貌单元属秦岭山前冲、洪积扇。

5.2 地层结构及岩性描述

根据野外钻探、室内土工分析试验报告,将地基土共分为6层,各层间接触关系及主要特征见附件4,现依次描述如下:

(1)-杂填土①Q4ml:杂色,土质疏松不均匀,含较多植物根系,局部有卵石、漂石。该层在场地北部、东北部分布较厚。属高压缩性土。本层揭露厚度为0.40-3.80m,层底深度为0.40-3.80m,相应层底标高为467.14-494.58m。

(2)-砂砾土②Q4 al+pl:灰黄色,中密,其间有粉土、砂、砾等充填,局部含卵石和块石。其间夹有块石层②-1:杂色,中密,湿,主要成分以花岗岩为主,磨圆度较差,空隙间以粗砂砾充填,厚度介于0.2m-1.5m。本层揭露厚度为1.20-8.60m, 层底深度为1.20-8.90m,相应层底标高

463.70-530.12m。

(3)-黄土状土③Q3eol:灰黄、黄褐色,可塑,大孔,含较多植物根系、蜗牛壳,局部夹有粉土,混有粗砂、砾砂。局部有轻微湿陷性。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为连续。本层揭露厚度为0.40-9.30m, 层底深度为2.30-15.00m,相应层底标高为462.70-527.72m。

(4)-砂砾土④Q3al+pl:灰黄、杂色,稍密-中密,强风化石英岩为主,混有粉土、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块石。本层揭露厚度为0.40-13.60m, 层底深度为 6.20-20.20m,相应层底标高为459.80-520.14m。

(5)-块石⑤Q3al+pl:杂色,中密,湿,主要成分以花岗岩为主,磨圆度较差,空隙间以粗砂砾充填,空隙主要由砂、砾充填,局部含漂石,钻进困难。本层揭露厚度为0.10-3.60m,层底深度为6.40-15.10m,相应层底标高为456.80-496.05m。

(6)-砂砾土⑥Q3al+pl:灰黄、杂色,稍密-中密,强风化石英岩为主,混有粉土、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卵石。本层揭露厚度为 1.80-7.50m, 层底深度为15.00-20.20m,相应层底标高为452.64-477.59m。

5.3不良地质作用

本场地中沟壑多,高差较大,在雨季产生滑塌、泥流的可能性较大,需要进行专门的防护处理。除此,场地内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中部有近东西向的黑河引水渠和两条近南北向的沟壑,宽度较大。沟壑近处布置有数栋建

筑,沟壑边坡稳定与否对其影响较大,建议进行削坡、支护或填平夯实处理。

六、桥梁设计

1、2号桥位于小区内,横跨黑河引水渠。

桥梁总宽均为7m,断面形式0.5m(栏杆)+6m(机动车道)+ 0.5m(栏杆)。1号桥梁纵坡为7.37%上坡,2号桥梁纵坡为1.15%上坡,根据桥台处现状地面高程情况。

6.1跨径布置

1号桥跨采用16米混凝土现浇T梁,2号桥跨采用16.63米预制预应力砼空心板,采用后张法工艺进行施工。

6.2上部结构

1号桥采用混凝土现浇T梁,跨径16m,T梁高1.3m,桥梁全宽7m。

2号桥,16.63m空心板的预制高度为80cm,中板底面宽度为124cm,共3片,边板底面宽度为162cm,悬臂宽度为38cm,共2片,桥梁全宽7m。

纵、横坡由板底调平块及垫石调整,支座保持水平。

6.3 下部结构

桥台均采用轻型桥台,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均为摩擦桩。

6.4 桥面工程

6.4.1桥面排水:由于桥梁长度较短,且纵坡较大,所以本次桥梁设计中仅采用桥面排水形式。

6.4.2栏杆:采用混凝土防撞护杆。

6.4.3桥面铺装:

采用10cm厚C50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3.5~4x10-4),上铺6cm厚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规格为SMA-13,内掺0.25%晴纶纤维。

6.4.4伸缩缝:采用FM-40型型钢伸缩缝,均只在0#台位置设置。

6.4.5桥面防水:在桥面钢筋混凝土铺装浇筑完成后,涂刷两遍HUT-1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1.5mm。

6.4.6搭板:台后设搭板,厚0.3m ,长5m。

6.4.7支座:

1号桥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规格为四氟板式橡胶支座GJZF(200X250X49mm),全桥共用8块。

2号桥0号台支座采用四氟板式橡胶支座GYZF(200X44mm),全桥共用10块; 1号台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GYZ(200X42mm),全桥共用10块。

6.5 建筑材料

6.5.1 混凝土

桥面铺装:C40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3.5~4X10-4;预制板:C50混凝土,台帽、台身、搭板:C30混凝土;桩基:C30水下混凝土。根据地勘资料取钻孔水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因此应对下部桥台、桩基等实行普通防护,桥台和桩基水泥可选用普通水泥,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水灰比、最少水泥用量等加以控制。

6.5.2 普通钢筋

本工程设计采用普通钢筋为HPB235光圆钢筋及HRB335螺纹钢筋。普通钢筋必须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

肋钢筋》(GB1499.2-2007)的规定,钢筋抗拉、抗压设计强度为:

HPB235钢筋: f

sd = f

sd

,=195MPa

HRB335钢筋: f

sd = f

sd

,=280MPa

6.6. 桥梁施工

6.6.1现浇箱梁:

T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在支架施工前,应对支架地基进行处理,尤其对非既有道路下地基进行压实处理,要求压实度≥95%,厚度≥60cm,并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铺设地坪;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应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地基在全部施工荷载下可能引起的变形。预压重按箱梁重的100%计;暗梁区压重按150%计,预压延续时间以实测沉降稳定为准,标准为沉降≤2mm/12h。预压满足规定后测量底模标高,撤除压重后浇注混凝土前,再校核底模标高,将弹性压缩部分计入预拱度中调整底模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6.6.2梁底模板应严格按设计做出纵横坡,并将支座安装完成后,梁底调平块与梁体一次浇筑。

6.6.3砼浇筑应充分考虑纵坡影响,以防浆体流失改变混凝土配比,可先浇筑底板、腹板至上梗肋,再浇筑腹板、顶板。接缝必须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要求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也可采取有效措施,箱梁全断面一次浇注。

6.6.4防撞护栏的钢筋应预先埋入,并绑扎定位。箱梁通气及泄水孔位置梁图中仅为示意,施工箱梁时注意每个箱室在最低点需设泄水孔。箱梁施工时注意预留通风孔、伸缩缝锚固筋及标志牌锚固筋等预埋件。

6.6.5 T梁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几何尺寸及施工临时荷载;机械设备不得集中堆放。尤其不得在未达设计强度的桥面上堆放重物。

6.6.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振捣器碰撞波纹管及各类预埋件。

6.6.7 T梁施工应保持腹板、暗梁外露侧面位于铅直状态。

6.6.8普通钢筋施工:

⑴所有钢筋的加工、安装和质量验收均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和《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

⑵主钢筋接长必须采用焊接,并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⑶当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或者普通钢筋之间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的位置,但普通钢筋应保证根数和净保护层不变,主钢筋的移动应征得设计部门同意。

⑷图中所有普通钢筋未计入钢筋的搭接及损耗,仅为实际放样的长度。

6.6.9空心板预制

1)浇筑空心板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护栏、支座等附属设施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可浇筑。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孔道及钢筋位置准确,控制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mm。浇筑混凝土时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其质量。

2)为了防止预制板上拱过大,及预制板与桥面现浇层由于龄期差别而产生过大收缩差,存梁期不超过90d,若累计上拱值超过计算值8mm, 应采取控制措施。预制空心板在钢束张拉完成后、各存梁期跨中上拱度计算值及二期恒载所产生的下挠值如下表所示:

表注:正值表示位移向上,负值表示位移向下。

3)空心板预制时,按1m一道在铰缝的侧模嵌上500mm长的φ6钢筋,形成6mm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4) 空心板预制时,除注意按本册设计图纸预埋钢筋和预埋件外,桥面系、伸缩缝、护栏及其它相关附属构造,均应参照有关图纸施工,护栏预埋钢筋必须预埋在预制空心板内。

6.6.10空心板预应力工艺

1)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空心板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

2)预制空心板预应力钢束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方可张拉。施工单位在条件具备时应适当增加龄期,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减少反拱度。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k=1395MPa。

3)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

4)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为:左N1→右N2→右N1→左N2。

5)孔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

6.6.10空心板安装

1)预制空心板采用设吊孔穿束兜板底加扁担的吊装方法。

2)桥梁架设若采用架桥机吊装,必须经过验算方可进行,且架桥机的重量必须落在墩台的立柱上。

6.6.11下部结构:

⑴钻孔灌注桩施工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以免发生塌孔、缩孔、断桩等工程事故。

⑵桥台钢筋制作及绑扎应严格控制以确保受力主筋位置准确。

⑶搭板下台后填土采用石粉渣回填,压实度不应小于97%(轻型)。

6.6.12其它

1)本图选用伸缩缝均为成套产品,预埋件无须另制。伸缩缝安装应按产品说明及设计有关要求进行。

2)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0℃,养护不少于14天。

3)空心板封锚端混凝土浇筑前须将预制板端部混凝土结合面浮浆清凿干净,才能浇筑新混凝土。

4)预制空心板顶面应拉毛,锚固端面和铰缝面等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均应凿毛成凹凸不小于6mm的粗糙面,100×100mm面积中不少于1个点,以利于新旧混凝土良好结合。

5)本图设计钢筋长度未考虑折减,实际施工下料时应按照有关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控制。

6)严格控制支座标高,避免支座脱空。

6.7 桩基检测

桩基质量无破损检测(小应变)100%,桩基质量超声波检测按100%计量。

6.8施工注意事项

6.8.1因横坑水常年流水,因此施工时应选在枯水期,应尽量避开汛期施工;

6.8.2支座安装应确保准确,并保证其上、下平面与梁底及墩顶水平密贴,不得有脱空现象。

6.8.3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6.8.3.1机械化施工,土方就地平衡,借用土方集中定点取土,混凝土应采用集中搅拌,拌料采用汽车运输、机械化摊铺和振捣的连续机械化施工工艺。

6.8.3.2施工噪音防治措施:施工噪音是短期行为,主要是干扰沿线居民休息,建议夜间22:00至次日6:00之间,停止施工;施工机械的噪声对其操作人员将造成严重影响,应按有关规定对操作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加戴耳塞、头盔等。

6.8.3.3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⑴施工路段因建筑材料的搅拌以及大量土方、石料的运输使尘土飞扬,使施工人员和靠近道路的单位、行人及居民受影响,故建议一般料厂,水泥搅拌站选择站址时在200米半径内不得有集中的居民区。

⑵在施工时应配备洒水车,采取洒水降尘,坚决减少扬尘污染。

6.8.6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⑴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消除事故隐患。

⑵施工现场要采用封闭施工,现场应有防止闲人进入的围栏,属于危险作业的地带应加上明显的标志,必要时派专人看管。

⑶同一现场有多单位配合施工时,应由总包单位与各有关单位共同议定安全工作制度,共同遵照执行。

⑷现场内的沟、坑、池、井和及各种预留洞口等其他危险部位,应设置防护栏或防护挡板,并设危险标志,在可能范围内加以封闭。

⑸一切脚手架或棚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等,一经架设后,不得擅自拆动。如需拆动时,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

⑹不应踏在拆落的模板上走动,以防钉伤和模板失稳坠落伤人。

七、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7.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7.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7.4《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04);

7.5当9.3与9.4条规范中评定标准不一致时,以质量第一为原则从严要求。

八.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8.1如施工中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中采用的地质资料差异较大时,请及时与设计部门沟通,以便进行相关变更设计。同时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谨防施工事态扩展。

单向板课程设计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1·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 五、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8] 某多层仓库,楼盖平面如图3.35所示。楼层高 4.5 m,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试设计。 图 3.35 (一)设计资料 1. 楼面做法 20 mm 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 mm 纸筋石灰抹底。 2. 楼面活荷载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8.0 kN/m2。 3. 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梁内受力主钢筋为HRB335级,其他为HPB235级。

·2· 房屋建筑工程 ── 设计与施工 (二)楼面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 1. 梁格布置 梁格布置如图 3.36所示。主梁、次梁的跨度分别为 6 m 和 4.5 m ,板的跨度为 2 m 。主梁沿横向布置,每跨主梁均承受两个次梁传来的集中力,梁的弯矩图较平缓,对梁工作有利。 图 3.36 2. 截面尺寸 因结构的自重和计算跨度都和板的厚度、梁的截面尺寸有关,故应先确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1)板:按刚度要求,连续板的厚度取 mm 5040 000240 ==> l h 对一般楼盖的板厚应大于60 mm ,本例考虑楼盖活荷载较大,故取h = 80 mm 。 (2)次梁:截面高5004121181 121181 ??? ? ??=??? ??=~~l h =250~375mm ,取 h = 400 mm ,截 面宽b = 180 mm 。 (3)主梁:截面高000681141 81141 ??? ? ??=??? ??=~~l h = 430~750 mm ,取h = 600 mm , 截面宽b = 250 mm 。 (三)板的设计 按考虑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

空心楼板设计原理

空心楼板设计原理 1、薄壁方箱简介 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有规则埋入内置薄壁方箱模,使钢筋混凝土楼盖内部形成一定间隔双向网格现浇肋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薄壁方箱是一种全内置芯模,能有效约束现浇混凝土的变形和挠度,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薄壁方箱主要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空腔体,一般边长尺寸为500mm* 500mm、600mm*600mm、700mm*700mm、800mm*800m m。 薄壁方箱是一种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薄壁空心小尺寸全封闭无通孔箱体。方便现浇砼均匀流入方箱底部,形成空心楼盖。是内置芯模品种之一。 2、空心楼盖诞生的力学原理: 工程结构中最大量的是受弯构件,由受拉区和受压区构成,拉力和压力集中在截面的上下两侧构成力矩,而截面中部对抗力的影响很小,将这部分混凝土挖去,形成空心,其抗弯承载力基本未受到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节省砼30~50%。 由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在不增加混凝土用量的前提下大幅增加板的厚度,充分发挥板中混凝土和钢筋的使用效率,因此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大跨度及地下车库的使用中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 3、柱支承空心楼盖(无明梁)的受力机理:

柱支承楼盖受力原理同无梁楼盖完全一样。 无梁楼盖是一种不设梁、楼板直接支承在柱上的板柱体系。根据柱顶是否设置柱帽,可将其分为有柱帽无梁搂盖[见图3(a)]和无柱帽无梁楼盖[见图3(b)]两种类型。 有柱帽无梁楼盖的平板、柱帽和柱的混凝土同时浇灌。柱帽的设置,使平板与柱的连接较好,板的计算跨度减小,板上荷载更为有效地传递到柱上,对板和柱的受力较为有利。但是,柱帽的支模和配筋构造比较复杂,室内景观效果较差,因此,实际工程中的无梁楼盖常做成无柱帽无梁楼盖(但务必要保证冲切验算满足!),或称为平板式无梁楼盖。这种楼盖底面平整.施工简便,室内景观效果好,可以省去吊顶,但板柱连接效果及受力方面比有柱帽无梁楼盖要差一些。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知,在无梁楼盖中,可以将楼板划分成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见图4],柱上板带起着双向板肋形楼盖中梁的作用。当柱围成的板区格长边与短边边长之比不大干3时,板上的荷载是通过两个方向的柱上板带传递给墙和柱的。 板柱结构的裂缝形成规律,一般在板顶面时在柱帽附近,板底时一般在跨中板带处。因此,柱帽对于荷载较大时是很有必要存在的,不仅仅是因为能减少计算跨度,降低配筋,更因为能减少板面裂缝形成和开展! 4、空心楼盖的使用范围: 1.大跨度和大荷载、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如:商业楼、办公楼、图书馆、展览馆、教学楼、车站、多层停车场等大中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仓库。 2.需灵活间隔、或经常改变使用用途的建筑,如:宾馆、娱乐场所、住宅、公寓等。 3.采用集中式空调的建筑。 4.特殊隔音、保暖要求的建筑。

后张法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大件码头引桥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图专业:路桥 计算内容大件码头引桥工程计算书 计算页数:14 计算日期:2010-12-21 计算:校核: 复校:审核: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技术标准 (1) 3 主要材料 (1) 4 设计依据 (2) 5 技术规范 (3) 6 桥梁总体布置 (3) 7 结构计算 (4) 7.1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4) 7.2 结构计算 (5) 7.2.1 简支板梁中板结构计算 (5) 7.2.2 简支板梁边板结构计算 (9) 7.2.3 简支小箱梁结构计算 (13) 7.3 桩基础竖向承载力验算 (17)

1 工程概况 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码头引桥全桥长度为380m。跨径布置为4×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12×2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桥面宽度为11m。桥梁起点桥面高程为+8.885m,前80m纵坡为1.39%,后300m不设纵坡,引桥与码头变宽段引桥桥面接点高程为+10.0m。 2 技术标准 (1)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2)桥梁设计荷载:大件荷载,按双排双列平板车荷载布置(见下图),最大轴重720KN(包括自重),轴距1.6m,共12根轴。 3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梁和小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桥台、盖梁、承台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桥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要求。 (2)主要钢材 箱梁所有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九股钢驰,弹性模量为1.95绞线d=15.2mm,标准强度fpk=1860MPa,低松驰,弹性模量为1.95×105Mpa,每股钢绞线公称截面积139mm2,公称重量1.101kg/m。 锚具:锚具采用OVM夹片锚具,其质量应符合GB/T14370-93的要求。 普通钢筋:采用热轧R235、必须符合GB13013-1991的规定;采用热轧HRB335钢筋,必须符合GB1499-1998的规定。 所用钢板均为符合GB700-79规定的普通碳素结构钢(A3钢)。 波纹管:预应力钢束均采用塑料波纹管配真空辅助灌浆施工工艺。塑料波纹管质量要求应满足JT/T529-2004的要求。 4 设计依据 (1)我院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2)我院2010年5月出版的"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 (3)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盐城分局和扬州分局2010年4月1:2000 地形测图。 (4)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 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前提资料(建设用地地形图、建设用地坐 标、规划红线图、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用地周边道路标高等)。报告》 (2010.5)。 (6)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大丰港二期工程码头、引桥等相关施工图" (2009); (7)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大丰港二期工程引堤施工图"(2009);

PCB设计规范

PCB设计规范 _2s-Z_. 冃U言 木规范参考国.家标准卬毓卜也路板设计和使用等标准编制而成。 、布局 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不能产生冲突。 先放置与结构关系密切的元件,如接插件、开关、电源插座等。对于按键,连接器等与结构相关 的元器件放置好后应锁定,以免在无意之中移动。 如果有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 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小元件周围尽量不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按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 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 隔要充分; 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如果有散热片还需考虑其所占的位置),且置于下风位置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电解电容离发热元件最少400mil;除温度检测元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 热量大的元器件。 元器件离板边尽量不小于5mm,特殊情况下也应大于板厚。 如果PCB用排线连接,控制排线对应的插头插座必须成直线,不交叉、不扭曲。 连续的40PIN排针、排插必须隔开2mm以上。 考虑信号流向,合理安排布局,使信号流向尽可能保持一致。输入、输出元件尽量远离。 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放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驱动芯片应靠近连接器。 有高频连线的元件尽可能靠近,以减少高频信号的分布参数和电磁干扰。 对于同一功能或模组电路,分立元件靠近芯片放置。连接器根据实际情况必须尽量靠边放置。 开关电源尽量靠近输入电源座。 BGA等封装的元器件不应放于PCB板正中间等易变形区 BGA等阵列器件不能放在底面,PLCC、QFP等器件不宜放在底层。 多个电感近距离放置时应相互垂直以消除互感。 元件的放置尽量做到模块化并连线最短。 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尽量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 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 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 1.27mm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 3.5mm (对于M2.5 )、4mm(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 卧装电阻、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 路; 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mm 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 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其间距应大于2mm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mm 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 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其它元器件的布置:

空心板设计计算(终结版)

设计计算说明书 解:1、计算内力设计值 按极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内力组合计算值如下所示 跨中截面:m kN M l d .26.105817.614.18.082.3384.150.4292.12 /,=??+?+?= kN V l d 94.8310.54.18.088.454.102.12/,=??+?+?= 1/4跨截面:m kN M l d .95.79388.454.18.030.2544.112.3222.14 /,=??+?+?= 支点截面 :kN V d 08.36056.264.18.024.1134.116.1432.10 ,=??+?+?= 2、截面转化 根据面积、惯性矩不变的原则,将空心板圆孔折算成k k h b ?的矩形孔, 则有 k k h b = ()2 370 4 ?π ① ()4 3 37064 12 1?= π k k h b ② 解得 mm b k 335= mm h k 370= 转化为工字梁为: 上翼板厚度 mm h f 1052/320265'=-= 下翼板厚度 mm h f 1252/320285=-= 腹板厚度 mm b 53033521200=?-= 3、跨中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计算 1)T 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 mm L b f 42003/126003/' 1=== mm b f 1200'2= mm h c b b f f 1790105120530122' '3=?++=++= 故取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mm b f 1200'= 2)跨中截面配筋计算及截面复核

(1)界面设计 ①判定T 形截面种类 设mm a s 50=,则截面有效高度mm a h h s 500505500 =-=-= () ()2/10550010512008.132/' 0' ' -???=-f f f cd h h h b f m kN .11.778=<).26.1058(m kN M = 故属于第二类T 形截面 ②求受压区高度 由公式()()()2 /2/' 0' ' 0f f f cd cd h h h b b f x h bx f M --+-= 解方程的合适解为mm x 218=>) 105('mm h f = mm 25

(完整版)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研发工艺设计规范 1.范围和简介 1.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研发设计中的相关工艺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研发工艺设计 1.2简介 本规范从PCB外形,材料叠层,基准点,器件布局,走线,孔,阻焊,表面处理方式,丝印设计等多方面,从DFM角度定义了PCB的相关工艺设计参数。 2.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面是引用到的企业标准,以行业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3 术语和定义 细间距器件:pitch≤0.65mm异型引脚器件以及pitch≤0.8mm的面阵列器件。 Stand off:器件安装在PCB板上后,本体底部与PCB表面的距离。 PCB表面处理方式缩写: 热风整平(HASL喷锡板):Hot Air Solder Leveling 化学镍金(ENIG):Electroless Nickel and Immersion Gold 有机可焊性保护涂层(OSP):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 说明:本规范没有定义的术语和定义请参考《印刷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IEC60194)4. 拼板和辅助边连接设计 4.1 V-CUT连接 [1]当板与板之间为直线连接,边缘平整且不影响器件安装的PCB可用此种连接。V-CUT为直通型,不能在中间转弯。 [2]V-CUT设计要求的PCB推荐的板厚≤3.0mm。 [3]对于需要机器自动分板的PCB,V-CUT线两面(TOP和BOTTOM面)要求各保留不小于 1mm的器件禁布区,以避免在自动分板时损坏器件。

图1 :V-CUT自动分板PCB禁布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自动分板机刀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离板边禁布区5mm的范围内,不允许布局器件高度高于25mm的器件。 采用V-CUT设计时以上两条需要综合考虑,以条件苛刻者为准。保证在V-CUT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元器件,且分板自如。 此时需考虑到V-CUT的边缘到线路(或PAD)边缘的安全距离“S”,以防止线路损伤或铜,一般要求S≥0.3mm。如图4所示。

混凝土课程设计单向板设计完整模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 1) 楼面构造做法: 采用水泥砂浆楼面, 即10厚1:2水泥砂浆面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 20厚混合砂浆粉刷。 (2)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梁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板采 用HPB300级钢筋。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 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7.5m,次梁的跨度为 6.9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7.5/3=2.5m, 76.25.2/9.6/0102==l l , 2<0102/l l <3 按单向板设计, 但适当增加沿长跨 方向的分布钢筋。 按跨高比条件, 要求板厚h=( 1/30~1/40)L 即h=( 83.3~62.5)m 故取板厚h=80mm( 查规范知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70mm) 次 梁 截 面 高 度 应 满 足 h=mm l l 575~3.38312/6900~18/690012/~18/00==。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 取h=500mm 。截面宽度b=( 1/2~1/3) h=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 横向) h=mm l l 750~50010/7500~15/750010/~15/00==。 取h=650mm ,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4.500结构布置平面图 1:200 注: 板厚均为80mm 。 三、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 10mm 厚1:2水泥砂浆面层 0.01?20=0.22/m kN 20mm 厚1:3水泥砂找平层 0.02?20=0.42/m kN 80mm 钢筋混凝土楼面 0.08?25=2.02/m kN 20mm 混合砂浆 0.02?17 =0.342/m kN 恒载小计 2/94.2m kN g k = KL2(3)300 KL2(3)300 KL2(3)300 KL2(3)300 KL2(3)300 KL2(3)300 L1(5)200*L1(5)200*KL1(5)200 L1(5)200* L1(5)200* KL1(5)200* L1(5)200* L1(5)200*KL1(5)200 KL1(5)200

13米空心板设计说明

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5.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二、技术指标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上部构造(1m板宽)技术指标表 三、主要材料 (一)混凝土 1.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级、52.5级和42.5级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板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粗集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注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预制板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重力密度γ=26.0kN/3m,弹性模量为E=3.0×4 10MPa;现浇整体化混凝土(铺装层)强度等级采用C40,重力密度γ=24.0kN/3m,弹性模量为E=3.25×4 10MPa;有条件时,铰缝混凝土可选择抗裂、抗剪、韧性好的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3m。 (二)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8)的规定。 凡需焊接的钢筋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 本册图纸中R2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0mm一种规格;HRB3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0mm、12mm、16mm、20mm四种规格。 (三)其他材料 1.钢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1988)规定的Q235B钢板。 2.支座:可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交通部部颁标准的规定。 四、设计要点 (一)本通用图以简支板桥为基本结构,采用桥面连续结构,连续长度综合桥梁总体布局而定。 (二)上部行车道板汽车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跨中采用铰接板梁法理论计算,支点采用杠杆法计算。斜交板考虑角度对横向分配系数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一、基本设计资料 1、跨度和桥面宽度 (1)标准跨径:12m (墩中心距)。 (2)计算跨径:11.6m 。 (3)桥面宽度:净7m+2×1.5m (人行道)。 2、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8KN/m 计算,人群荷载取3KN/㎡。 环境标准:Ⅰ类环境。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3、主要材料:混凝土空心简支板和铰接缝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3m 沥青混凝土,下层为0.06厚C4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 3计算,混凝土重度按24KN/m 3计。 中板截面构造及尺寸(单位:cm ) 一、计算空心板截面几何特性 1、毛截面面积计算 ()2111124702162555505503586307.32222A cm π?? =?+??-???++?+??+??=???? 2、毛截面重心位置

全截面对12板高处的静矩为: 12 31 1111255(355)555(3555)250(351550)2 32231285351053758.3323h S cm ?=????-?+??-?-???--????? ?-???--?= ????? 铰缝的面积为: ()22 20.5555550.53500.558765j A cm cm =???+?+??+??=毛截面重心离12板高的距离为:123758.33 0.66307.32 h S d cm A === 铰缝重心到12板高的距离为:123758.33 4.913765 h j j S d cm A === 3、毛截面惯性矩计算 铰缝对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为: 333324 555035855576522 4.91339726.0436*******j I cm ????????=??++++?=?? ? ???? 空心板截面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为: ()342224 64 1247032124700.62160.6219863.02765 4.9130.612642.295010I cm cm ππ??????=+??-?+??-?-?+?? ????? =? 空心板截面的抗扭刚度可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箱型截面进行近似计算

PCB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doc 20页)完美版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一、适用范围 该设计规范适用于常用的各种数字和模拟电路设计。对于特殊要求的,尤其射频和特殊模拟电路设计的需量行考虑。 应用设计软件为Protel99SE。也适用于DXP Design软件或其他设计软件。二、参考标准 GB 4588.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Q/DKBA—Y004—1999 华为公司内部印制电路板CAD工艺设计规范 三、专业术语 1.PCB(Print circuit Board): 印制电路板 2.原理图(SCH图):电路原理图,用来设计绘制,表达硬件电路之间各种 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3.网络表(NetList表):由原理图自动生成的,用来表达器件电气连接的关 系文件。 四、规范目的 1.规范规定了公司PCB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为后续PCB设计提供了设 计参考依据。 2.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减小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加电路 设计的稳定性。 3.提高了PCB设计的管理系统性,增加了设计的可读性,以及后续维护的 便捷性。 4.公司正在整体系统设计变革中,后续需要自主研发大量电路板,合理的 PCB设计流程和规范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SCH图设计 5.1 命名工作 命名工作按照下表进行统一命名,以方便后续设计文档构成和网络表的生成。有些特殊器件,没有归类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英文首字母作为统一命名。 表1 元器件命名表 按键,命名为U100,在Lib Ref中描述为KEY。这样使得整个原理图更加清晰,功能明确。 5.2 封装确定 元器件封装选择的宗旨是

1. 常用性。选择常用封装类型,不要选择同一款不常用封装类型,方便元器件购买,价格也较有优势。 2. 确定性。封装的确定应该根据原理图上所标示的封装尺寸检查确认,最好是购买实物后确认封装。 3. 需要性。封装的确定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总体来说,贴片器件占空间小,但是价格贵,制板相同面积成本高,某些场合下不适用。直插器件可靠性高,焊接方便,但所占空间大,高性能的MCU已经逐步没有了直插封装。实际设计应该根据使用环境需求选择器件。如下几个例子说明情况: a. 电阻贴片和直插的选择 选择直插和贴片电阻主要从精度和功率方面考虑。直插电阻一般精度较高,可以选择0.1%甚至更高的精度,功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常见直插电阻的功率为1/4W。一般在模拟回路采用直插封装,能够更好的保证精度。(特殊情况下也可选择贴片,但须考虑成本问题) 贴片电阻精度一般常见的为5%。功率为1/10W。基本用在数字电路。成本比直插高,但是占空间小。 b. BGA封装的问题 是否选择BGA封装的元器件,主要考虑实际的需求。BGA的特点是占空间小,管脚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受电磁干扰程度小。但是由于管脚密闭,对于管脚的调试不方便。同时由于BGA的环形管脚排布,使得BGA封装的元器件对于电路板设计有更高要求,一般至少需要4层以上。BGA越复杂,板的层数要求越高,设计成本越高。 c. 电源芯片的封装问题 一般的数字电路常用的稳压器芯片如AS1117-3.3/1.2等。选择封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其三个管脚的定义是否与设计相同。确定电源芯片的封装定义。

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

丽水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 院系:工学院 班级:土木 102 组别:单向板第 26 组 成员学号:陈静 05号张呈羿 27号吴佳雯31号 设计时间:2013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共一周 二0一三年11月11日

目录 目录------------------------------------------------- 1设计说明--------------------------------------------- 2设计资料--------------------------------------------- 2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平面布置----------------------------- 3结构布置、截面尺寸选择---------------------------- 3板的设计------------------------------------------ 5次梁设计------------------------------------------ 8主梁设计------------------------------------------13附图---------------------------------------------------附图3-1楼板配筋图-------------------------------- 7附图4-1次梁配筋图--------------------------------12附图5-1主梁配筋图--------------------------------19参考文献---------------------------------------------20

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

20m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 1 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1.1 设计资料 1 . 桥梁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20m (墩中心距); 主桥全长:19.96m ; 计算跨径:19.60m ; 桥面净宽:2×净—11.25m 见桥梁总体布置图 护栏座宽:内侧为0.75米,外侧为0.5米。 桥面铺装:上层为9厘米沥青混凝土,下层跨中为10厘米厚混凝土,支点为12厘 米钢筋混凝土。 2 . 设计荷载 采用公路—I 级汽车荷载。 3. 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主要指标为如下: 426.8 2.418.4 1.653.2510a a ck tk a a cd td a c f MP f MP f MP f MP E MP == ===?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性模弹量 预应力钢筋选用1×7(七股)φS 15.2mm 钢绞线,其强度指标如下 5186012601.95100.40.2563a a a f MP f MP E MP ξξ = = =? = =pk pd p pu b 抗拉强度标准值抗拉强度设计值性模弹量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普通钢筋及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强度指标如下 5 3352802.010a a a f MP f MP E MP = = =?sk sd s 抗拉强度标准值抗拉强度设计值性模弹量 4 . 设计依据 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 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条文应用算例》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按新颁JTG D60—2004编写)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册)》 1.2 构造形式及尺寸选定 全桥空心板横断面布置如图,每块空心板截面及构造尺寸见图

桥梁预应力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预应力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跨径:标准跨径:??=16.00m;计算跨径l =15.56m 2.桥面净空:2X0.5m+9m 3.设计荷载:公路-?极荷载; 4.材料: 预应力钢筋:采用1×7 钢绞线,公称直径12.7mm;公称截面积98.7 mm 2 , f pk =1860Mpa,f pd =1260Mpa,E p =1.95×10 5 Mpa, 预应力钢绞线沿板跨长直线布置; 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335, f sk =335Mpa, f sd =280Mpa;R235, f sk =235Mpa, f sd =195Mpa; 混凝土:空心板块混凝土采用C50,f ck =26.8MPa,f cd =18.4Mpa,f tk =2.65Mpa,f td =1.65Mpa。绞缝为C30 细集料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C30 沥青混凝土;栏杆为C25 混凝土。 5、设计要求: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2004)》要求,按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此梁。 7、设计依据与参考书 《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桥梁计算示例集》(梁桥)易建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桥梁工程》(1985)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构造与尺寸 50 900/2 2% 图1-1 桥梁横断面

图1-2 面构造及尺寸(尺单位:cm) 三、毛截面面积计算(详见图1-2) A h=4688.28cm2 (一)毛截面重心位置 全截面静距:对称部分抵消后对1/2板高静距 S=4854.5cm3 铰面积:A铰=885cm2 毛面积的重心及位置为: d h=1.2cm (向下) 铰重心对1/2板高的距离: d铰=5.5cm (二)毛截面对重心的惯距 面积:A′=2290.2cm2 圆对自身惯距:I=417392.8cm4 由此可得空心板毛截面至重心轴的惯性矩: I=3.07X101om m4 空心板的截面抗扭刚度可简化为图1-3的单箱截面来近似计算 I T=4.35X101omm4

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

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说明及设计资料 1、设计目的和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设计资料进行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目的是要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熟悉肋梁楼盖结构布置要点:理解钢筋混凝土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连续梁、板的设计方法,荷载取值及内力计算;熟悉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梁、板配筋的构造要求;同时要熟悉计算中的各项规定。根据本课程设计的具体情况,设计包括楼盖板、次梁、主梁的设计计算式的书写,其中包括板、次梁、主梁内力计算,正斜截面的配筋计算;施工图的绘制。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板和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部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①、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 ②、楼板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 ③、次梁、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几何尺寸、钢筋直径、根数、编号及定位尺寸)。 ④、主梁、配筋图(绘制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 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 ⑤、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3、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筋钢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3/20m kN =γ),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3/17m kN =γ); 2)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钢筋除梁纵向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外,其余均采用HPB300钢筋,(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γ); 3)板伸入墙内120mm ,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单向板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资料 (2) 二、单向板楼盖设计 (3)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3) 1)板(塑性方案设计) (3) 2)次梁(塑性方案设计) (7) 3)主梁(弹性方案设计) (11)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与挠度验算 (16) 1)主梁裂缝宽度验算 (16) 2)主梁挠度验算 (17) 三、双向板楼盖设计 (20)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20) 1)板的计算(塑性方案设计) (20) 2)支承梁的计算(弹性方案设计) (24)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与挠度验算 (29) 1)短边 (29) 2)长边 (31)

设计资料: 某多层民用建筑平面尺寸为b ×h=16.2m ×27m ,采用砖混结构,分别按单向板和双向板肋形楼盖进行设计。墙厚240mm ,壁柱截面尺寸500mm ×500mm ,中柱为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楼盖面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 厚水磨石面层,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材料选用: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其余采用HRB335级热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可变荷载标准值3.5kN/2 m 。 由规范查得:16.7c f MPa = 1.57t f MPa = 2.20tk f MPa = 43.1510c E MPa =? 由规范查得: HRB400级钢筋:360y f MPa = 52.010s E MPa =? HRB335级钢筋:'300y y f f MPa == 52.010s E MPa =? 要求: 1、按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进行单向板肋形楼盖板及次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单向板楼盖主梁的内力、配筋、变形及裂缝计算; 2、按塑性方法进行双向板肋形楼盖板内力及配筋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双向板肋形楼盖梁的内力、配筋、变形及裂缝计算。 3、分别绘出单、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要求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一张(A3),双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和梁板配筋图一张(A3)。

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计算书修订稿

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设计计算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一、基本设计资料 1、跨度和桥面宽度 (1)标准跨径:20m(墩中心距)。 (2)计算跨径:。 (3)桥面宽度:净7m+2×(人行道)=。 2、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8KN/m计算,(2)人群荷载取3KN/㎡。 (3)环境标准:Ⅰ类环境。 (4)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3、主要材料 (1)混凝土:混凝土空心简支板和铰接缝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沥青混凝土,下层为厚C3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3计算,混凝土重度按25KN/m3计。 (2)钢材 采用HPB235,HPB335钢筋。 中板截面构造及尺寸(单位:cm) 二、计算空心板截面几何特性 1、毛截面面积计算

()2111124702162555505503586307.32222A cm π?? =?+??-???++?+??+??=???? 全截面对12板高处的静矩为: 12 31 1111255(355)555(3555)250(351550)2 32231285351053758.3323h S cm ?=????-?+??-?-???--????? ?-???--?= ??? ?? 铰缝的面积为: ()22 20.5555550.53500.558765j A cm cm =???+?+??+??=毛截面重心离12板高的距离为:123758.33 0.66307.32 h S d cm A === 铰缝重心到12板高的距离为:123758.33 4.913765 h j j S d cm A === 2、毛截面惯性矩计算 铰缝对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为: 333324 555035855576522 4.91339726.0436*******j I cm ????????=??++++?=?? ? ???? 空心板截面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为: ()34222464 1247032124700.62160.6219863.02765 4.9130.612642.295010I cm cm ππ??????=+??-?+??-?-?+?? ????? =? 空心板截面的抗扭刚度可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箱型截面进行近似计算

16m公路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桥中板设计

16m 公路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桥中板设计 一、 设计资料 1.设计荷载 本桥设计荷载等级确定为汽车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2N/m k 。 2.桥面跨径及净宽 标准跨径:k l =16m 。 计算跨径: l =15.6m 。 板 长:1l =15.96m 。 桥梁宽度:7m+2×0.5m 。 板 宽:2l =0.99m 。 3.主要材料 混凝土:主梁板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10cm 混凝土+柔性防水涂层+10cm 沥青混凝土。预应力筋:采用?s 15.2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pk f =1860MPa ,弹性模量 p E =1.95510MPa ?,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 的用HRB335级 热轧螺纹钢筋,直径小于12mm 的均用R235级热轧光圆钢筋。锚具、套管、连接件和伸缩缝等根据相关规范选取。 4.施工工艺 先张法施工,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 5.计算方法及理论 极限状态设计法

6.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 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 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4) 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GBT14370-93)。 (6)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条例》(JTT663-2006)。 (7) 《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等教材。 (8) 计算示例集《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易建国 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9)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徐光辉,胡明义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 构造布置及尺寸 桥面宽度为:净—7m+2?0.5m (防撞护栏),全桥宽采用8块 C50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每块空心板宽99cm (中板),边板99.5cm ,宽62cm ,空心板全长15.96m 。采用先张法施工工艺,预应 力筋采用?s 15.2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pk f =1860MPa , p E =1.95510MPa ?。pd f =1260MPa ,预应力钢绞线沿板跨长直线布置。 C50混凝土空心板的ck f =32.4MPa ,tk f =2.65MPa ,td f =1.83MPa 。全桥空心板横断面布置如图所示,每块空心板截面及构造尺寸见图2。

[图]华为PCB布线规范完整版(全面)

华为PCB布线规范 Q/DKBA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KBA-Y004-1999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 VER 1.0 1999-07-30发布1999-08-30实施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等标准编制而成。 本标准于1998年07 月30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 CAD研究部、硬件工程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多明韩朝伦胡庆虎龚良忠张珂梅泽良 本标准批准人:周代琪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公司CAD设计的所有印制电路板(简称PCB)。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4588.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Q/DKBA-Y001-1999 印制电路板CAD工艺设计规范 1. 术语 1..1 PCB(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1..2 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1..3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1..4 布局:PCB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07-30批准 1999-08-30实施 1..5 仿真:在器件的IBIS MODEL或SPICE MODEL支持下,利用EDA设计工具对PCB的布局、布线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在单板的物理实现之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EMC问题、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07-30批准 1999-08-30实施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 系别: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课程设计时间:2015年1 月4日——2015年1 月10 日)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理论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在学习《桥梁工程》之前,必须掌握《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理论》,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且是进行桥梁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必须能熟练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与计算。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特安排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课程设计,目的在于使同学能正确运用《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理论》中的理论知识,通过系统地解决桥梁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的设计计算,进一步牢固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方法,以便为以后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设计打下可靠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 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空心板设计。 三、设计资料 环境条件:I类环境条件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1.某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空心板设计结构尺寸。 标准跨径:13.00m; 计算跨径:12.640m; 空心板全长:12.96m;

2.计算内力 (1)使用阶段的内力 13m板2号板 弯矩M(KN.m)剪力V(KN) 1/4截面1/2截面支点截面1/2截面 1 结构自重297.96 396.79 125.93 0 2 汽车荷载217.09 289.20 118.56 47.70 3 人群荷载29.52 39.36 9.8 4 3.28 (表中汽车荷载内力已计入汽车冲击系数) (2)施工阶段的内力 简支空心板在吊装时,其吊点设在距梁端a=500mm处,13m空心板自重在 =190.42k N·m,吊点的剪力标准值V0=71.98kN。跨中截面的弯矩标准值M k ,1/2 3.材料 主筋用HRB335级钢筋 f sd=280N/mm2;f sk=335N/mm2;E s=2.0×105N/mm2。 箍筋用R235级钢筋 f sd=195N/mm2;f sk=235N/mm2;E s=2.1×105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f cd=13.8N/mm2;f ck=20.1N/mm2;f td=1.39N/mm2; f tk=2.01N/mm2;E c=3.00×104N/mm2。 四、设计内容 1、进行荷载组合,确定计算弯矩,计算剪力 2、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截面纵向主钢筋数量 3、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4、全梁承载力校核 5、短暂状况下应力计算 6、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 7、绘制钢筋配筋图 8、工程数量表的绘制 五、提交成果和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