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西文化审美取向的差异及其哲学背景

略论中西文化审美取向的差异及其哲学背景
略论中西文化审美取向的差异及其哲学背景

略论中西文化审美取向的差异及其哲学背景

邹 丹

提 要 中西文化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绘画、文学、建构、音乐四个方面。西方重客观、尚激情和雄健之美,体现出浓厚的宗教精神;中国文化强调感悟和体验,重视性与理的和谐,展示出“天之合一”的自然之理。

关键词 美学史 中西美学观念 比较研究 哲学背景

分类号 I1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743(2000)04-0035-04

虽然说“谈到趣味无可争辩”(休漠语),但就中西审美文化尤其是针对艺术领域来说,审美取向差异的不同表征是十分明显的。

就绘画艺术来看。西方绘画强调真实性,主要强调对客观物体的真实描模。自柏拉图的影子说,亚氏的模仿说便确定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审美倾向。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心应该象一面镜子。”在绘画中讲求数理关系,黄金分割律的发现,为人体艺术美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达·芬奇发现了绘画透视法:焦点透视与空气透视,将数学原则与物理科学(光学)结合,使绘画对客观物理世界的描摹显得更为真实。

中国绘画艺术虽也讲求“师法自然”,但不是以求真态度去模仿对象,而是摹状对象之形去传达人物的内在精神,传神写意,感物写志是艺术家的主要任务。中国绘画艺术追求艺术之真主要表现在感情之真,“合情为真”。在艺术形式上要求在“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水墨山水画最合中国艺术之精神。“应物象形”,“观物取象”的艺术原则规定了艺术的人文关怀,甚至为情为意而变形,抽象自然对象。在艺术的形与神之间,神是灵魂,是统帅,形仅是传神的符号载体。更为甚者,中国绘画艺术有“以白计黑”的独特美学原则。《庄子·田子方》中有“解衣般礴”“是真画者也”。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将描形状物居于次要地位,而表现人文关怀,情感体悟为第一要事。自古就有“文品如人品”、“画品如人品”的美学理论。

就中西文学审美倾向看。西方以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为源头。希腊神话是多元神,众神之父宙斯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日神阿波罗(Apollo)表现世界之甜美、静穆。但在希腊人的精神中最有影响的还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它使爱智、追问宇宙本体者为何的希腊人处于“激情状态”,这种“激情状态”是在勇于探寻宇宙、征服自然而自然力量暂时处于绝对优势时不可缺少的精神。这种斗天斗地的精神在荷马史诗中有很彻底的表现。荷马史诗的众英雄被神化,这种神化不是宗教情感,而是人类征服自然和命运之神但暂时又不具有的那种力量,那种精神的文学表达。象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经德国考古学家考古发现,证明在历史上确曾有其事。

古希腊悲剧艺术因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结合而诞生(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持的观点)。正如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指出过的那样,悲剧艺术是对人生之苦的超越,是积极的意志追求,借助艺术手段使世界和人生成为审美的对象,人即使在悲剧英雄的毁灭中也能看到美,在痛苦中也能感到一种“更高的征服对方的欢乐”。而不是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说的那样,悲剧使人“意识到这个世界和生活永远不能给人以真正的满足,因此,它们不值得我们去爱,悲剧精神也就在于此,所以它把人引向退让。”由此,他认为我们在悲剧里得到的快感不属于美感,而属于崇高感。悲剧美学在西方文学中十分

第19卷 第4期2000年7月 曲 靖 师 专 学 报

JOURNAL OF QUJING NOR MAL COLLE GE

Vol.19 No.4

July2000

收稿日期:2000-04-15 作者系蒙自师专中文系教师 (云南蒙自 661100)

发达,崇高感是西方人审美取向的最重要的一个向度,无论是基督耶稣受难、复活的宗教情感,还是《安提戈涅》《哈姆莱特》的人文情感;无论是《拉奥孔》塑像的极度痛苦之崇高美,还是科隆大教堂圆拱尖顶飞向天国的宗教启示、上帝拯救苦难的神秘性力量,都体现崇高的美学原则。

与西方注重审美崇高感不同,中国文学审美则倾向性与理的调和。《诗经》成为中国古代抒情艺术的源头,抒情言志是诗的主要功用,政治教化更是诗教的直接目的。抒什么情?如何抒情?在最早的《毛诗大序》中已作了规定:“发乎情,止乎礼义”,抒情言志要“主文而谲谏”。情与礼义的矛盾的解决就是儒家的“执两用中”的贯彻,中庸之道是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准,它不单是人们行事立身之道。而且“为情造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笃守的一个美学原则。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这与西方文学审美向外表达人与自然或异己力量斗争的崇高感不同,中国文学审美是向内转,抒发感物感时而生发的个人情绪。在文学中,人与自然溶为一体。清人王船山论情景关系时强调“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主张情景交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强调“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成为文学诗词追求的至境。

中国艺术的“固心造境”成为传统的美学原则。景完全因情而转移,境因心而生发。宗炳的“澄怀味象”,刘禹锡的“境生象外”都强调心与境的关系。景成为情感、品德、情操、气节的外射物。君子以玉比德。屈原以鲜花香草比附自己的品质修养。“自然”在中国文学中已被人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亲和关系在文学中得到贯彻。

就建筑艺术而言,西方建筑艺术具有外倾性特征。古希腊罗马建筑的门楣上多用三角形或圆拱形,给人一种稳固感;建筑列柱的粗壮、高大、均衡排列,表现希腊人刚毅品质与雄健之美。宗教教堂建筑,圆拱形的门洞、橱窗,圆拱尖顶的挺拔高耸,外观宏伟而稳重,内部空间高深宽阔,下部阴暗,上部明朗,昭示着光明来自天国,使虔诚教徒产生由内向外的宗教情感冲动,同时也是对个人自我能力的否定。无论从建筑艺术本身,还是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感受,都是一种外倾性的。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西方相异其趣,表现一种内倾性特征。从现存的乡村古建筑和文献资料看,四合院式建筑在中国广布。从乡村民间小四合院到清代故宫大四合院,从家到国,这种建筑都是传统血缘宗族制,家长制观念的物化表现。在此种观念的箝制下,既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私家少女的哀怨,又有对朝廷“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奢靡生活的批判。城墙、护城河也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组成部分,从中透露出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勾心斗角”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建筑艺术。“勾心斗角”表明房屋建筑的每一部分,四个方位都是朝向一个中心,房屋的座向,地脉走势都是从房屋建筑中心出发,又归于中心。中心是什么?即人。天地人三才,人居其间。因此从建筑的勾心斗角的特征也可透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人居中心地位,人的主体精神得到张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勾心斗角风格与西方圆拱尖顶风格将中西不同的审美取向具体物态化,成为审美意识的永恒雕塑。

就音乐艺术看。西方在古希腊时代,诗(戏剧)乐同源,这与中国周秦时代情况类似。在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这时,音乐精神表现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而且酒神精神是居首位的。音乐在悲剧中通过合唱队来表演,主要用来营造悲剧氛围,以激发观众的一种宗教情感。自基督教诞生以来,主宰精神道德的是宗教,虽然人们向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和平共存的现实世界,但却背负着原罪把美好的理想寄托于空设的“大国”。教堂唱诗班的音乐,尤如上帝的代言人,是对原罪者的洗礼和召唤。宗教音乐唤起教徒对上帝的崇敬感,使他们更加确信自己是有罪的。文艺复兴之后,音乐又从大国回到人间,但音乐精神主要表现人与命运的搏斗的精神,一种外倾性的英雄精神。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我们几乎可以确信,西方音乐最主要地表现为一种意志精神力量,这与英雄精神,酒神精神是相一致的。只是到了尼采,音乐所具有的酒神精神一面被推向了极端———强力意志。因此,尼采认为华格纳的音乐是悲剧在德国重新诞生的希望(后来他对此有所否定),尼采说的音乐悲剧精神就是强力意志。

中国古代的“乐”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诗乐同源,诗乐虽有分离的时期,但总表现为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从诗经到汉代乐府诗;从宋

·

36

·曲靖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总第87期) 

词到元曲。礼、乐、诗、书、易、春秋并称“六艺”,而且礼、乐并举,在社会实践中,礼乐互助。孔子说,“兴于诗,主于礼,成于乐”“乐教”在中国古代儒家教育中居有极重要的地位。关于“乐”,在《礼记·乐记》、《苟子·乐论篇》、《吕氏春秋》中都有论述。归结于一点,都认为“乐”本乎人心,感物形声。配之于乐器,陶冶性情。如果说“礼”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在规范。那么“乐”是本乎人心的内在道德涵养。《礼记·乐记》说“乐者,所以象德也。”“德者,生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孔子在齐观乐,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钱钟书说:“乐无意,故能涵一切意。吾国则嵇中散《声无哀乐论》说此最妙,所谓:`夫唯无主于喜怒,无主于哀乐,故欢戚俱见。声音以平和为主,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正因为“乐”无意,所以音乐落实于每个个体的感受性,具有个别的自律性,从践形尽性,达到“生命的和谐”之美。

“自然是宗教的最初原始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和一切民族的历史所充分证明。”一切民族都有对自然的宗教崇拜的历史,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这种崇拜发生了分化。中国古代与古希腊时代,人对自然不同的观念就是这种分化的最好说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中,人与天地自然是亲和关系而不是分离对抗关系,对自然的态度是同情与关怀,关怀自然就是关怀人自身。天命即人性命,天地合德是谓仁,仁乃人之本性。在儒家,周代已开始把“尊天”与“敬德”等而视之。孔子以“仁”为道德核,虽然也提出“礼”这种外在的规范,但也必须以内在的道德修养或内在的本心作为实现“礼”的基础。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说的正是外在的礼与内在道德修养的关系。孟子在继承孔子“天人合德”思想基础上进而提“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心性说比孔子的仁说更进一步。“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把人性“善”作为“天道性命”的根本内容。强调人自身的觉悟的功能,内在善性,以此来约束自己,通过道德修养,提高人格,以达“内圣“境界。“心也,性也,天也,非有异也。”天道与人道同一,“天”被赋予了完全的道德内涵。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因此孟子把“人格之天”“命运天”都纳于他的道德体系之中。正如孔子说的“仁由己出”,道德理性成为儒家哲学的追求,终极关怀。显然这种道德理性不是依靠法律、政治制度来维系,而是依赖于以血缘宗法制为基础的伦理社会关系。《大学》首章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修身———内在的道德修养———是一切之根本,甚至天下治乱兴哀皆因道德兴废为转移,这必然导致“内圣”者治平天下的“人治”社会理想。

这种道德价值标准是本乎人自我的以自我为天地人德本位,“由己及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立,则立于人”孟子也说“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种人性自足,道德自足说,“每个人都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程灏语),人就没有什么需要向外在世界寻求的了。

道家哲学同样是内在超越性的,老子哲学的最基本概念是“道”。“道”在《老子》一书中有多种含义,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超越性的恒常的普遍法则。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为《易〉之原理。老子的“道”不是宇宙本体,而是宇宙发生和构成的本体,普遍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要归返的自然是混饨为“一”的自然,是天、地、人未分的自然。这是因老子生活于春秋时代,战争、物欲、权力、财货使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人在天、地间无法安顿生存,按庄子说“仅免于刑”的人生实在是有失人之本性。历史经验中也无不包含着道:“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庄子·秋水》也说:“牛马四足,是谓自然,穿牛鼻,落马首,是谓人。”可见道家的自然观是要摈弃人为之作,欲念之求,与儒家将自然、“天”纳入道德范围是不同的,与儒家强调内在心性休养,格物知至不同,而是沿自然无为无欲这一路发展。

如果说,原始的天人合一,还是一种感受,朴素的哲理认识,那么在这种哲理的推进下产生的审美文化,便是高级的天人合一,它形成的是审美意识。这种天人合一,是超功利的,超伦理道德价值的,没有道德规范的限制。但它不是激越动荡的。不是矛盾的,给人震惊的,而是安宁静穆的,恬淡无欲,神旷自适的。这是优美的特征。儒家以人内在道德为自足,由内向外扩展,把人性外化

·

37

·

 邹 丹:略论中西文化审美取向的差异及其哲学背景

为自然,又由外在的自然落实到人的心性之中,达到天人合一,完成内在超越。道家以自然(混沌未分的“一”)为自足,由外在自然向内扩展,使自然内化为人的质朴的人性(从质朴无妨害于他人看,也具有道德价值),使人与自然合一。两家出发点不同,归宿点是同一的———人性的自足,人的自我本位。

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哲学思考仅止于以上二家是不够的。印度佛教自东汉传入东土以后,虽遭敌视,但经过改造后,渐与儒道融贯会通,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尤其是慧能禅宗与原印度佛教相比,已完全中国化,本土化。禅宗破除信仰权威和现实权威,把人的信仰由彼岸世界拉回到人的自我内心。原印度佛教信仰(真如)而超越生死轮回即寻求彼岸的外在超越世界,人的生死轮回使人在现实世界中永世苦难,人的肉身是苦难的根源之一,只有否定自身信仰真如才能达到彼岸超越生死轮回。这与中国的儒道两关怀现实人生,人的自然超越完全不相容。因此禅宗破除原印度佛教信仰权威,破除念经拜佛、坐禅等一切外在束缚,提出“明心见性”,认为“见性成佛”或“本心是佛”,佛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每个人的心中。禅宗讲“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这种一念之间即可成佛的“顿悟成佛”说,把宗教归于人心,只在内心下功夫,完全靠悟性,即可达到佛境。到这时儒、道、释三家真是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会通并存的境界。“发韧于唐代的`心宗'佛教,至宋明则被理学家所吸收,它们结合先秦儒家的心性思想,遂把中国传统`心'的文化推向高峰”。(张岱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儒、道、佛三家思想交融会通,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倾性格”,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引导了审美文化的审美取向。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人的历史,那么西方古代史几乎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的历史。西方民族的自然观(前面已提到)使其文化思想是一种外倾性格,是人征服自然的外在超越性哲学思想。关于人的自我本位几乎是失落的(除了智者派代表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可惜在古代没有人进一步探讨)。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策源地,他的神话,宗教思想和哲学思想始终影响着西方人的文化追求和审美取向。

古希腊神话是多神世界,主要有影响的是巴库斯神(或狄俄尼索斯)。宙斯是万神之父,是奥林匹克神,但在神话的原始典型并不是宙斯,而是普罗米修斯。普氏从天上盗来了火,却因此遭受承世的苦难,宙斯代表“静穆”的情感,是理智的审慎的。而普氏代表英雄精神、热情,对宇宙好奇,对苦难的抗争,有了普氏人类才有了火。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人们由衷地对诸神景仰,从他们那里获得力量,获得帮助。

巴库斯神是酒神,又是丰收之神。酒对信仰它的人只是一种象征,因为他们追求酒带来的那种“激情状态”的沉醉。这是与神合一的沉醉。“巴库斯礼”这个名字在字源上指进入崇拜者的体内,神与崇拜者合而为一。希腊人对自然的宗教热情致使他们发展出一种探讨的精神,征服自然的勇气。

古希腊原始宗教已具有较浓厚的基督教气味,当时人们就已渴望着一种启示作为宗教权威的根源,这种启示正是基督教的特征。基督教设定了上帝、大国、彼岸世界,上帝给人以启示,人们只能遵从上帝的启示或教诫。(教会传达的教义)以行动。基督教兴起以后,明确认定人生来是有罪的。这种原罪观认为现世世界是罪恶世界,人不再是一个自足的存在,而是一个背负着原罪的人。在这种观念中,其价值判断的标准是外在的,绝对的。虽然西方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人们对宇宙自然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天人相分,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对立。就算康德雄心勃勃地要调和主客体的分离对立,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立,但还是得借助“物自体”这个先验之物。西方传统哲学把宇宙自然看作是外在于人的,在自然宇宙之外,又设定一个更真实的本体存在。这必然导出知识形而上的思潮,以征服自然和获得知识作为人类的主要任务。

〔责任编辑:晓 和〕

·

38

·曲靖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总第87期)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

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1、文化特征与用词差异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才能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各国的饮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 中国的传统饮食有四大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生,如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如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无甜不餐,无餐不甜。此外西式餐饮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此外西餐还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2.选料精细,用料广泛。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 3.讲究调味,调味品种多。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 4.注重色泽。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刺激食欲。 5.工艺严谨,烹调方法多样。西餐十分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工序严谨。西餐的烹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烩、烤、焖、焗、炸、熏、铁扒等十几种,其中铁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讲究。烹调的炊具与餐具均有不同于中餐的特点。特别是餐具,除瓷制品外,水晶、玻璃及各类金属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中西文化与全球化

深圳特区报/2005年/03月/27日/ 中西文化与全球化 何兆武 深圳学术文化系列讲座:第四讲 是不是全球化将来就意味着全球的大一统?从联系的密切来说,这是必然的。但全球化并不意味着“雷同”,我们所谓的一致是指u2 nity,而不是uniformity。Unity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u-nityofvariety(多样性)andvariety2 inunity。Uniformity指大家都一样。 世界的方向是走向全球化,但是是一中有多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讲演者小传何兆武 原籍湖南岳阳,1921年9月生于北京,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清华(西南联大)读研究生。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现为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历史与历史学》、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等,译有《社会契约论》、 《论科学与艺术》、《哲学问题》、 《西方哲学史》、 《思想录》、 《历史的观念》、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德国的浩劫》、《法国革命论》、 《人类解放的故事》等。 现在世界的局势是在朝着全球化前进,世界上各个部分的联系是越来越紧密了。不要说五千多年以前,就是一百多年以前,各个地方的交往也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现在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了,整个世界正在不可逆转地一体化。讲到全球化,就必然要讲到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文化。一、当中国遇到英国与外部世界接触非常少,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自高自大的心态。 中国文明应该有五千年的历史,至少大家都是这么讲。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也就是说距今天差不多170年到180年以前,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和外界接触非常少,所以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和外部世界接触非常少的文化。它自己的文化是基本上闭关发展的。 近代的国家,无论大小,都是主权国家,他们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但是在古代,由于中国认为自己的文化高,就妄自尊大,看不起周边的民族,把他们叫做蛮夷。事实上汉族的文化也确实高于周边的民族。这种情况,给以汉族为主的中国人造成了一种自高自大的心态。那个时候中国没有外交部,处理国与国之间事务的,有一个理藩院,就是处理藩邦事务的部门。当时与中国交往的都是藩属,都是属国,所以把处理藩属国事务的机构就叫做理藩院。一直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连续打败仗。打了败仗以后,西方的列强就要求中国也设立自己的外交部。中国的外交部就叫做“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衙门就设在东单的外交部街。那个外交部的建筑,就非常能反映当时中国的那种心态。按照中国的建筑,一般说都是三个门,中间是正门,两边是两个旁门。正门一般是不开的,除非有大典,比如说皇帝来了,普通事务都是走两边的旁门。外国的使臣来了,也要他们走旁门。可是外国使臣不干,外国使臣是代表国家的,代表国家就一定要走正门。这就闹矛盾了。中国的心态还是天朝上国,所以外交部建筑就只有两个旁门,没有正门,让你出入的时候就只能走旁门。 我们知道英国在18世纪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它是全世界最早步入工业化的国家。换句话说,英国是当时全世界第一个走入现代化的国家。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是全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这个地位有些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 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 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 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 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 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

高中生研究性开题报告范文

高中生研究性开题报告范文 2019-01-18论文题目:透过中英歌曲同曲异词现象看中西文化差异”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跨文化交际愈加频繁也愈加重要。 跨文化交际既涉及文化,又涉及交际。 只有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因素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其他文化成员交际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障碍。 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却又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例如:宗教,家庭观,世界观,审美观,艺术等,但归根结底中西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差异,可以说是这种思维的差异在中英文歌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同曲异词的现象,就更是一个可以透此看中西文化差异的很好研究对象。 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可以更深入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学会更好的交流,克服文化差异,同时有助与民族的融合。 二.概念的界定我们所研究的文化差异”指的是:以价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它容易引起文化冲突。 而这里我们着重的重点是存在于同曲异词的中英歌曲上的差异以及东西种族的表达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三.研究的目的我们研究的课题是透中英歌曲同曲异词现象看中西文化差异”,主要是针对中英歌曲同曲异词现象来进行课题研究,并以此来初步透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客观看待,。 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目的就在于:清醒地认识自我,恰当地了解别人,以使我们真正做到兴利除弊,扬长避短。 四.研究的方法(一)调查问卷法在展开课题的初期,首先制作了调查问卷,随机分发给予校内外师生填写。 回收后,小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调查早期的实际资料(发出问卷共50份,收回50份,统计结果以及调查报告见附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高中生对中英同曲异词的认识,也一并初步了解到高中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 (二)案例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搜集了一些中英同曲异词的歌曲,对在相同旋律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歌词的不同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其中有中文的《吻别》与英文的《takemetoyourheart》、中文的《恋爱百分百》和英文的《stop!stop!stop!》等等,从中我们发现了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了解到了差异的具体形式。 (三)成果分析法考虑到研究中所得资料以及数据的地域局限性,我们搜集整理了现有的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文件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并且对国外学者的成果加以重点深入研究,加强了融合,提升了研究的全面性,确保研究方向的正确。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

中西方哲学理性差异之我见 中西方哲学差异的存在,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就中西方文化来说,东方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较多,通俗讲就是跟着感觉走,个性较内敛;西方文化对物质方面要求的较多,认为科学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个性较张扬。 分析中西方哲学差异,可以从理性主义方面着手,其异趣也集中表现在理性精神的差异上。 一、纯粹理性的差异 纯粹理性,指人不求功利、不计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思辨的问题,如康德所讲,纯粹理性主要包括本体论问题、事物起源、思维形式、存在意义等抽象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人由三部分组成:理性、灵魂、肉体,其中理性是三者中最高贵的、不朽的部分。古希腊的哲学,理性即“爱智慧”,是对知识的追求,毕达哥拉斯的数、欧几里得的几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都是对世界本原的追究。这种思辨探索,往往是非功利性的,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完美和绝对的追求。 正是这种追求,西方理性具有明确的实证性和严谨性。例如,有名的“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则证明了“所有非黑的事物都不是乌鸦”的正确性,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 纯粹理性中包含着的悖论的形成是由于对同一种问题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但往往这两种看法都有其理论依据支撑。西方哲学中为了利益最大化,常常出现悖论。例如:张三昨天偷了李四家里的东西,在第二天李四状告张三时,张三诡辩说:“时间是流动的,昨天偷东西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你要去状告过去的我”。这样就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扩大到整个社会后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说法看似无懈可击,但是其实不是没有存在漏洞的。身处“现在”这个时间点,必定在过去或从前有一个开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始元”。开端点前面必有一个时段无时间,经历了变化才出现了时间。正因为此,虽然时间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事件具有延续性,一个时间所带来的祸患将延续到下一时间。上述事例就是把无限超越的极限化的典型,是狭隘肤浅与形而上学的结体。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间”上,无法在我们思考的问题上解决,这是不合逻辑的。但是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中国人重实用,但却少有实证精神。实证需要科学理性来统摄,需要有怀疑的精神、探索的勇气,但我们的孔孟之道视科学研究为“淫技”,以“修齐治平”为正途,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走此路子。于是探索自然,对认识进行实证,创造发明等,不被社会所重视。因此,在今时今日,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等理性理论,并付诸实践,来纠正传统的误解。就大学生来讲,国家鼓励大学生搞科研、重学术。每年有许多类似节能减排、创新实验项目的比赛,正是为了激励大学生爱科学、用科学而应运而生的。在我看来,大学生们更应该结合我国特点,吸取西方理性思辨的优点,探索科学、理性实践。 二、实践理性的差异 实践理性,是人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意在追求对人有利的结果。这种实践理性既包含了工具理性,也包含了价值理性,它以人为目的,一切活动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过程的实施和终结,都是为了人的利益。西方正是追求这种理性,造成了西方人发展科学以追求利润的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不似西方哲学对经济目标这般明确,而更加追求一种“内求于心”的理性认识方法。这种精神传统,很少去追寻对外在的世界本原的认识,而是重视追求“本心”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题目: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白莉 学号:201141000102 指导教师:刘晓玲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不仅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在饮食习惯,交际礼仪等等多方面。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去了解与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礼仪与餐桌礼仪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对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认识,从而加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日常礼仪;交际礼仪

目录 引言 (3) 称呼 (3) 饮食 (4) 餐具 (4) 交谈 (5) 结论 (5)

引言 培根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正如同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理解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身为高等学府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友人交往。在交往中需要学习并且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利的语言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利益的差异。“礼仪”的学习与了解应该是有意识的加入到日常生活照,下面,对中西方文化礼仪之差异作进一步分析。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两个字组成,分别代指礼貌、礼节,仪式、仪表。它们是一种要求,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可以产生出“人利”的气氛。“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貌,则无法立身,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中国自古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周礼》、《仪礼》、《礼仪》三部名著,这三部涵盖了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内容。 西方礼仪有很多种词汇,比如courtesy:有礼貌的行为。Etiquette:除了礼仪外,还指对从事某一行业人士的行动起约束作用规矩。Protocol: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内实行的长期公认的相处准则。Tite:仪式、典礼和惯例、习俗。 繁多的有关礼仪的词汇反映出了西方人对礼仪的重视,并有对礼仪更加细致的划分。这具体到礼仪文化上,中西方有如下多种差异。 称呼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是指家庭,中国的礼仪产生于不同的家族文明。西方则从古希腊就开始以工商经济为主,这种经济于天然人伦无法相容,所以,宗法文明未充分发展。英语中的家源自拉丁词汇,而这个拉丁词汇源于在“家族之父的权力下”从事劳动的奴隶[1]。这与中国的家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的家带有与工商经济发展相融的私有财产的意味。不仅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英语中,国家主要表示地域性或民族性的含义。是地域、民族、家族的总和。在中国人看来“国之本在家”。家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人重在家中做人,英文中所说的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在中文中时身家,出身的表示。中国礼仪有着一种高超的宗法文明,同时内外亲疏之别,是中国人往往注重拉关系,“义父”、“义子”、“干

中西方_文化_差异比较分析

第28卷 总第118期科学?经济?社会Vol.28,Su m No.118 2010年 第1期SC I ENCE?ECO NOMY?S OC I ET Y No.1,2010 【文化艺术】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雷兴长 (兰州商学院经济研究所,甘肃兰州 700020) 摘 要:不同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导致东方文化多元化与西方文化一元化生成的主要因素。客观认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建设和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中西方;多元文化;一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15(2010)01-0173-04 The New Com para ti ve Theory of Ch i n ese and W estern“Culture” LE I Xing-chang (L anzhou Co mm ercial College,Institute of Econo m ic Research L anzhou,L anzhou730020,China) Abstract:D ifferent physical geography and cli m atic conditi ons led t o the the diversity of eastern culture and unitariness of western culture.An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 estern cultural will p r omote the internati onalizati on and world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east and the west;multi-cultural;unitary culture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国家、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发展历程不一,必然导致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样,不同的文化也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能小视。目前,文化的地位日益上升,已经被认为是国家经济社会不断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这就更有必要探讨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中国文化的优势在哪里?西方文化的长处有哪些?这是一个难以搞清楚的老问题。 一、中西文化的环境差异 大自然对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培植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诞生的自然环境与西方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文化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河流,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海洋。海洋无比广阔,是无法征服的,只能顺其势,利用海洋,欣赏海洋;河流相对狭窄,是有可能征服的,集中社会力量,利用人力,征服河流,利用河流,就成了中国古人的愿望和使命。 大自然决定着社会文化,生存的自然环境特性决定着社会文化特色。由于广阔的海洋成了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就养育了西方人的自由个性、丰富想象力和大胆创造力的文化基因;由于奔腾的河流成了中国文化的自然环境,就培育了中国文化的社稷为上、循规蹈矩、顺势而为的文化基因。海洋变化无常、无法驯服,滋生了西方人自由奔放的个性文化;海洋的一望无际、变化多端,给予了西方人想象力丰富的思想文化;海洋的深不可测、无穷无尽,培植了西方人不断探索的创新文化。河流的可征服、可利用,滋生了中国人善于凝聚力量的社会文化;河流的顺势而流、不破不泛,培植了中国人善解人意、循规蹈矩的行为文化;河流的水到渠成、可堵可导,培育了中国人无为而治、灵活机动的哲学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含义差异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的“文化”含义更多的是教化人、规范人的言行。在汉语中,文化是一个词组。“文”是指文章、典籍,“化”是指教化、训化。用著名的文章、典籍教化、训化人,规范人的言行,就成了“文化”这一词汇的基本含义。 收稿日期:2009-09-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项目———批准号08XZX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雷兴长(1959—),男,陕西武功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国际经济研究。 371

开题报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翻译中文化差异的现象出发,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进行解析。具体论文写作中,首先通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即信息翻译的理论背景跨文化交流中中英文化差异的表现,包括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心理特点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及谚语、习语的差异。同时,引出针对文化差异的几种主要方法即直译法、代换法、增词法、意译法等处理方法。整篇论文围绕文化差异的现象的分析这一大方向,对翻译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解析。具体内容如下: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解释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本课题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具体分析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每一类文化都有其不同之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因为不同的教育经历、社会和工作经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自然环境、对事物的认知、心理特点、风俗习惯等。 本课题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在翻译工作中,针对这些文化差异提出几种主要的处理方。直译法、代换法、增词法、意译法等处理方法。 本课题的最后部分总结:在翻译中,是否一定要全部保留原文的异域形象和文化色彩,是否一定要采取直译加注或在译文中增加文化背景的说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无一定之规。译者可以灵活地采取各种依法处理文化差异,但是,译者应该设法尽量保留和传达原文特有形象,避免以异域形象替换原语形象,进行文化翻译。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汉英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习语。众所周知,习语是因语法结构特殊而无法拆开,且不能依据其组成成份来解释的语言形式,或某种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英汉习语的互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同时也要考虑文化的转换。习语已渗透到人

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 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风俗等等。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等等莫不受哲学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文化有时代性(历史性),也有民族性。第一民族都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 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应是在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的熏陶之下形成的。所谓“共同心理”的基本内容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中国哲学主要学派的分合与消长 先秦时代,主要有六家:儒、墨、道、法、名、阴阳。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名家资料散佚,法家主要是政治思想,阴阳家也仅有片断资料。儒墨并称显学。道家是隐士思想,虽非显学,而影响广远。 儒家尚仁贵中。“仁”的本主是承认别人也是人,是古代人道主义的开端。仁又是差等之爱,承认等级差别。“中”反对“过”与“不及”,承认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中”要求维持现有制度,具有保守倾向。但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范围内,确定“中”还是必要的。 墨家提出“兼爱”、“尚贤”等十大主张,其中最突出的是“非命”、“非乐”。墨家的特点是尚“力”贵“用”。尚力,故非命。贵用,故非乐。在阶级社会,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非命之说很难被人接受。非乐,完全否定艺术的价值,既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亦不能满足劳动者的愿望。虽然如此,墨家“尚力贵用”的思想,仍有一定的价值。 道家提出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一词,混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用的)。对于本体论有重大贡献。但是道家的消极无为思想,虽然有批判专制制度的意义,而无助于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道家反对知识文化,宣称、文灭质、博溺心”,但事实上却比较注意探索自然规律。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诸子之学转入两汉经学。从两汉到明清,儒学虽有盛衰,但始终居于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亦流传不绝。从两汉到明清,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形势是儒道交融、墨学中绝。墨家“尚力贵用”的精旨湮没不彰。汉末佛教输入,后来流传渐广,到隋唐时代,形成儒佛争胜、三教鼎立的形势,亦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向。中国的佛教徒接受中国固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中国佛学。儒家学者也汲取了道家、佛教的若干观点。到宋代,理学继承、宣传孔孟的基本思想,采纳了道有、佛教的若干思想资料,开辟了儒家的新阶段。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又突破了理学的局限,达到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xx级x班 xxx 学号:xxxxx 通过对本学期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学校,我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以下我将从饮食、节日、音乐、建筑等方面,简要对中西文化的异同做一下探讨。 首先,从饮食方面来说: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和西方的饮食习惯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不同于西方,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己的食品板块,在中国菜都放在表和大家共享。如果你是被视为一个中国主机,准备一吨的食物。中国是他们的饮食文化非常自豪,并会尽力给你许多不同类型的菜肴的味道。朋友之间,他们只是为了将足以为那里的人民。如果他们有人出来吃饭的关系是半礼貌客气的,那么他们通常会比客人数量(例如四口人,五菜)为了一个菜。,如果它是一个商务宴请或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食物量,将不可能完成。一个典型的餐开始与一些凉拌菜,像煮花生和大蒜捣烂黄瓜。这些都是其次的主要课程,热鲜肉和蔬菜菜肴。最后,汤是带了出来,这是由淀粉的“主食”食品,通常是米饭或面条或有时饺子。许多中国人吃米饭(或面条或其他)最后,但如果你要与其他菜肴米饭,你应该说那么早。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

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参考资料

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与世界越来越近,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西方的差异性,有不同才会特别。 文化差异,首先表现在风俗习惯上。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往往也因风俗习惯不同而成。 一、饮食习俗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1、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较大,且现已开始有不食早餐的风气。无疑少食多餐会比一日三餐、二餐科学,特别是不食早餐更易患胆石症。 2、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 3、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肴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 4、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二、价值观念与思维的差异 传统的值观念是各国文化的核心。与西方离散性相反,中国人崇尚聚拢性。多少年来,汉民族形成一种崇尚集体反对个人主义为主的强烈意识。个人主义,即一切从个人出发,“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人本”、“人本”则强调人的价值。它的核心是个人奋斗和独立精神。 具体来说,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立体性的,是一种阴阳互补的,内向性,是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 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的参考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四、研究工作进度: 11 月,查找相关资料。 12 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考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 : 《语言与文化》 刘炳善 : 《英国文学简史》 王福祥、吴汉樱 : 《文化与语言》 胡文仲 : 《文化与交际》 朱维之、赵澧 : 《外国文学简编》 张今、陈云清 :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英文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e With the rapidly challging word,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found it increasingly necessary to minimize the rate of misunderstanding due to miscommunication in their contacts with another. In the oast most human beings were born, lived, and died within a limited geoographical area, never encountering people of other cultural backgrounds. It might be said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have been most effective in creating the borderless word, the global community. As our world shrinks and its inhabitants become interdependent, people from remot cultures increasingly come into contact on a daily basis. It is no longer hard to find situations in which membes of ince isolared groups of people. Now these people may live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or right next door to each other. So all the people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understand this world. So when the east meet wes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ome problems are list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way of eating. All huaman beings have certain basic needs. Our fundamental needs for things that keep us alive. This is the physioligical need. All individuals must eat in order to survive. But what people eat, when they eat, and the manners in which they eat are all patterned by culture. No society views everything in its environment that is edible and might provide nurishment as food. Americans eat oysters but not snail. The French eat snails but not locusts. The Jews eat fish but not pork. The Hindus eat pork but not beef. The Russiand eat beef but not snake. We all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 are good to eat. We also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 are bad to eat. As a result, people from one culture often think the food that people from another culture eat are disgusting or nauseating. Dislike is not the only reason why some culture will not eat a certain food. In some clture, certain foods are taboo. Sometimes the food taboos may be so strong thrat just the thought of eating forbidden foods can cause an indivdual to feel ill. We can also find culture difference in way of bring up children treating the early, greeting each other, saying and spending money before other people do in everyday, but in som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people do not agree with us. We chinese may enjoy something that is not usually consider as edible by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 Generally we perfer to have thing hot and much emphasis on the taste. We eat from one plate when we are eating with others, and we like to seat one by one, and in the shape of a round. On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