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管理理论

第四代管理理论
第四代管理理论

書名:第四代管理

作者:Brian L. Joiner

譯者:鍾漢清

出版:華人戴明學院

1.管理的沿革

第一代:實作管理,第二代:指揮管理,第三代:成效管理。(譯序)

給組織帶來快速學習與快速改善之管理。我稱它為「第四代管理」。(英文版原序)

2.第四代管理的基本架構──Joiner三角

2.1 Joiner三角

Joiner三角──「品質、科學方法、團隊一體」

2.2三角關係

2.2.1品質(Quality)

品質是由顧客來界定的:培養取悅顧客的意願。要進一步深入去了解顧客現在與未來的需求,並發展出顧客尚未期望的產品與服務來給予驚喜。(譯序)

2.2.2科學方法(Scientific Approach)

科學方法──學習以「組織即系統」來管理,發展流程思考法,以數據來作決策,並了解變異。(P13)

2.2.3團隊一體(All One Team)

團隊一體──相信別人,以尊嚴、信任和尊重來對待人們,謀取雙贏方式。(譯序)

當任一利益關係者:顧客、員工、投資者、供應商或所處的社區,被摒除在外時,他們稍後總會設法進行報復、反擊,結果無人是贏家。這也許是何以急功(quick hits)總會像回力棒般,拋出後又回到原點(沒有實質改善)的一個主要原因(英文版原序)

3.用系統觀建立全贏團隊(團隊一體)

3.1由划船看團隊一體觀

一組划船手是一個雕磨完好的系統:各個成員奮力邁向一個共同的目的。(P32)

每位船手試圖使個人表現最佳時,整條賽船卻猶如一表現差勁的系統。(P33)

(P39)

我們應通力合作,讓系統整體效果最佳,而不要去追求個別完美。(P33)

3.2管理者決定系統成敗

裘蘭博士發現,絕大部份(在此意義上為80%)的問題,超出個別作業人員所能控制的。( P43 )

戴明博士則指出,也許96%的問題,必頇由管理者加以解決,其餘不到4%的問題,才可歸個別員工負責。( P43 )

系統觀點會影響管理者思考法,它還有一種好處是,讓管理者更容易察覺出,系統各成分對其成功是如何作出貢

獻。(P41)

3.3根本原因隱藏在流程中

問題產生時,先將注意力集中在系統中各元素的做法較為有效。如此大家會漸漸認同,寧歸咎流程不責怪他人。我們必頇提問:「何以流程會令此事得以發生?」(P41)

「怪罪他人」是一種低效的改善策略;最大的機會,最大的效益,在於改善工作流程本身。(P43)

更有力的做法是,要責怪流程,而不要責怪人員,並且主張顧客是屬於全公司,而非任一部門所獨有。(P79)

3.4系統改善才是治本之道

組織上的諸多問題,都源自於相同的深層原因,因此,只要我們能深入修正問題,也就可以解決或防範更多的問題,改善也就更為快速。實務上,考慮下面三個層次會相當有效:

*層次一:修正產出

「迅速糾正現有產出上或遞交服務時所出現的問題。」

*層次二:修正流程

「改變使問題發生的流程,謀求防範問題再度發生的對策。」

*層次三:修正系統

「改變允許該誤失流運作的系統。」(P45)

第三層次的為系統修正,便是在找出這些相同的深層核弖問題,並採取行動加以解決。(P46)

4.學習是改善之源

戴明博士曾說:「知識是無可取代的」。唯有透過知識,才能使員工不斷地創造出改善品質,以及更好的服務顧客的想法,進而利用數據,而PDCA法又可供我們測試新主意。這些可以啟動戴明反應鏈,來得到更高的品質,更高的

生產力,從而有更滿意的顧客,工作更有保障,投資回報更大。(P67)

5.創新是對學習的深度回應

PDCA和科學方法,都要藉由新點子來求新求變,因此沒有新主意便無進步可言。(P65)

1968年的奧林匹克世運會上,迪克佛斯貝里(Dick Fosbury)以他多年苦練的新技巧,刷新了記錄,開創了佛斯貝里背滾式跳躍法。(P70)

有些選手試圖去改變,是笨拙而又憋扭,但是他們一旦精通了新方法後,無人願意回到舊方法上。至少在正式比賽時,採用佛斯貝里跳法的選手是不會回到西式腹滾法的。(P71)

6.傾聽顧客的聲音

6.1顧客需求的三種類型

顧客不只購買有形的產品,或一次性的服務,而是購買隨之而來的所有的服務。(P87)

三種類別的顧客認知──必需有(Must Be),愈多愈好(More Is Better)和宜情悅性或具魅力的(Delighted)──已由狩野紀昭博士(Dr. Noriaki Kano) 匯總如下圖所示:(P89)

6.2.KANO模式的價值

*能夠幫助員工設定工作中的優先順序。即先做好基本必需有的服務設施。(P91)

*能幫助人們擺脫「誤以為〞沒有抱怨〞等於顧客滿意」想法的陷阱。(P91)

*消除顧客不滿意的因素,只是避免顧客流失,並非能夠創造出一群忠誠喜悅的顧客。沒有顧客抱怨,可能表示顧客根本不知道有其他選擇,或有更好的產品服務,而不代表他們滿意或喜悅我們的產品、服務。(P91)

*此次具魅力的宜情悅性特性,下次很快的會變成一項必需有的特性。(P90)

7.瞭解變異才更穩健

我們大家都知道,世上沒有任何事會以相同方式再現。此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有變異,很少人了解到,對變異的了解,在有效管理佔有重要的角色。(P136)

變異並不是深不可測或不知的黑箱。實情正好相反,變異可以提供許多真象線索的信號。(P140)

納爾遜博士(Lloyd S. Nelson)說:「不能了解變異,是管理的根本問題所在。」(P141)

8.認識變異

8.1共同原因的變異

我們把只具有共同因的流程稱為是穩定的或可預測的。(P149)

共同因的源流,通常是藏在系統內部深處。它不像特殊因會向我們送出明顯的信號。(P184)

我們對於來自穩定流程中的兩結果,通常是無法比誰優誰劣的…( P173)

絕大多數的問題,是由共同因引起的,不過弔詭的是,我們仍然應先從特殊因下手才對。特殊因使我們有機會學會更好(或更容易)的方式,我們必頇利用此一良機。(P178)

8.2特殊原因的變異

特殊因變異(special causes of variation)它們為

*並不常在流程中。

*通常是來自流程外的。

*對總變異會有或大或小的影響,不過通常比起任何單一的共同因,有著較大的衝擊力。(P146)對於特殊因反應時所最常見的錯誤是:改變流程,使它在未來能包容這些特殊因。(P179)

總而言之,特殊因是會使得流程不正常,而又有嚴重結果(即造成流程失去管制)的原因。特殊因也可以是有利的,不過我們經常是指不利的。特殊因都是我們可以學到更簡易方法的良機。(P182)

8.3用管制界限區分共同原因及特殊原因

統計管制界限:

*不是我們希望流程能做到的,而是流程的現有能力所能做到的。

*可提供流程指引,可幫助我們釐清何者為共同因變異,何者為特殊因變異。

*可指示流程是否穩定。( P199 )

除非主管能親自運用管制圖,否則容易繼續對變異反應過度,即干預,而這樣做,只會增加變異及成本,並且使得部屬惶惶不可終日。

如果主管自己不了解共同因和特殊因原理,而又未能有效地善用管制圖,那麼他就不能教導別人應用這些原理。(P199)

9.用漏斗試驗體會變異

9.1遊戲規則

規則1:不理會

規則2:有偏差就調整

規則3:相對目標調整

規則4:向上次看齊。(P154)

9.2各種規則的影響

依偏差調整,此為規則2(我們從數學上此一規則,就長期而言,會使「變異」的寬度增加41%)(P159)美國某大公司發現其加工機械上的自動補償裝置,有半數會增加變異,而不是減少變異。

但是規則2和規則4,可以代表人們的自然反應動作。規則2是基於上次的偏差會再度發生的疑慮。

規則4則基於上次數字會再度發生的疑慮。(P162)

9.3漏斗試驗的啟示

對變異過度反應,或稱為干預(tampering)

對變異反應過頭,通常只會造成變異及成本的增加。(P163)

如果你無法斷定是共同因或特殊因在作用,不妨記住下面的格言:「不見得非採取什麼對策才行,靜觀其變為佳!」

干預措施是造成成本大增的主要原因,是一大浪費的源頭。它除了使人誤信做了事就可以安弖之外,實在沒有什麼用處。它導至更高的成本,更大的變異,更多的工作、努力全浪費了。(P166)

10.戒急用智方為上策(科學方法)

傷害我們的並非無知,而是對事情一知半解。(P176)

把問題作成管制圖,重點是要反省關鍵性問題,我如果用另一組全新的人來做,會發生相同的問題嗎?大多數情況下的答案是:會。因為大部問題是共同原因,即是由系統內因素造成的,此時採取處罰或是換人,成效都有限。(P202)

記住,要把數據畫出來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要節制我們做人處事上,容易反應過度的自然趨勢。

作圖雖是那麼簡單的動作,不過其影響力深遠。(P231)

不要對變異過度反應:我們最常碰到的是,某一點為共同因變異之結果。針對這些個別點反應,只會使組織大為混亂而已。過度反應的做法,對於品質之改善,顧客滿意之提昇,或成本降低,都毫無助益。(P232)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他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他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产率的严重障碍。为此,泰勒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对之要作出比较。 泰勒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

时间管理详解综述

时间管理详解 一、时间 (1) (一)时间是什么? (1) (二)时间的四项独特性 (2) 二、时间管理 (2) (一)时间管理的定义 (2) (二)四代时间管理理论 (2) (三)为什么进行时间管理/目的/意义 (3) (四)怎样进行时间管理? (3) 一、时间 (一)时间是什么? 【一个意味深长的谜语】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众说纷云,捉摸不透。有一名叫查第格的智者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商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是资源;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时间就是财富,是人生最大的资本。哲学家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体会时间】想要体会“一年”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失败重修的学生;想要体会“一月”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不幸早产的母亲;想要体会“一周”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定期周刊的编辑;想要体会“一小时”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对等待相聚的恋人;想要体会“一分钟”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错过火车的旅人;想要体会“一秒钟”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死里逃生的幸运儿;想要体会“一毫秒”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错失金牌的运动员。

金融理论与实务作业及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作业及答案 1、 财政的收支,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货币执行 D . A. 价值尺度职能 . B. 流通手段职能 . C. 储藏手段职能 . D. 支付手段职能 2、按照外汇交易的清算交割时间,汇率可分为(B ) . A. 基准汇率与套算汇率 . B.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 C.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 D.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3、下列关于中央银行票据的表述错误的是A . A.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 . B. 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 C. 期限大多在1年以内 . D. 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手段 4、银行利率月息4厘是 C . A. 4% . B. 40% . C. 4‰

. D. 4? 5、下列关于货币市场特点表述错误的是D . A. 交易期限短 . B. 流动性强 . C. 安全性高 . D. 交易额小 中国农业银行在性质上属于C . A. 政策性银行 . B. 合作银行 . C. 商业银行 . D. 以上都不是 7、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属于我国货币层次中的B . A. M0层次 . B. M1层次 . C. M2层次 . D. L层次 8、 以下不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是A . A. 中国农业银行 . B.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C. 国家开发银行 . D. 中国进出口银行 9、衡量基金业绩好坏的关键性指标是D . A. 基金净值的高低 . B. 基金单位净值的高低 . C. 基金规模的大小 . D. 基金净值增长能力的高低 10、 外汇储备增加,能够A . A. 增加货币供给 . B. 减少货币供给 . C. 增加黄金购买 . D. 减少黄金购买 11、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为基本特征的金融业务是A . A. 信托 . B. 投资 . C. 贷款 . D. 租赁 12、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能引起的经济现象是D . A. 该国失业率上升 . B. 该国经济增长率下降 . C. 该国进口增加

时代光华 时间管理 答案

学习课程:时间管理 单选题 1.关于时间的特性,表述错误的是:回答:正确 1. A 供给有最大弹性 2. B 无法蓄积 3. C 无法取代 4. D 无法失而复得 2.不属于外在因素耗时类型的是:回答:正确 1. A 资料不全 2. B 不速之客 3. C 欠缺自律 4. D 沟通不良 3.以下不属于时间管理的困惑的是:回答:正确 1. A 计划常被突发事件、会议中断或打乱 2. B 工作被小问题拖延 3. C 工作比计划时间花费少 4. D 下属工作的突发事件多,无能力解决 4.对于象限时间管理法的四类事件理解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A象限的事情,是重要且紧急的事件 2. B C象限的事情,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 3. C B象限的事情,是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事件 4. D D象限的事情,是重要也不紧急的事件 5.象限时间管理法中避免B类事件转化为A类事件的方法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舍弃 2. B 增加 3. C 后做 4. D 杜绝 6.对计划的杠杆原理理解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即帕累托原理 2. B 也称二八原理 3. C 即80%的结果往往取决于20%的努力 4. D 花费80%努力,才能创造20%的成绩 7.时间管理的核心是:回答:正确 1. A 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2. B 效率和效能的提升 3. C 效果和效能的提升 4. D 功率和功能的提升 8.讲究沟通的技巧,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回答:正确 1. A PDCA的原则进行 2. B 二八的原则进行 3. C SMART的原则进行 4. D 5W1H的原则进行 9.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回答:正确 1. A 工作的管理 2. B 业余时间的管理

时间管理资料范文

时间管理 第一讲:时间的真谛 【本讲要点】 时间的意义 时间的划分 时间的运用 时间的价值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赛,而这场竞赛的对手可能是你的同事,也可能是你生意场上的对手。然而,不管怎样竞争,最让你感到束手无策的一样东西——时间。时间就好比故事里的狮子一样,怎么跑也不能跑得比它快。你不断地去尝试走在时间的前面,例如平时做事要快一点,把工作时间延长一点,但是久而久之,到了极限,你就会变得心力交瘁,最后还会感叹到:什么都做不到,甚至会说没有时间。虽然你经常抱怨没有时间,但是你确实从早晨忙到晚上,甚至废寝忘食,忙到没有家庭观念,没有休闲活动。但回头来看,你仍感到非常地沮丧、无奈甚至焦虑,感到时间还是不够用。 【自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时间够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看待以下问题? 时间就是金钱吗?时间=金钱 金钱对你的意义重于时间吗?时间<金钱 时间对你比金钱更有价值吗?时间>金钱 你选择哪一种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每个人答案是不尽相同的。 【案例】 曾经有一家顾问公司对100名经理人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 仅有1人认为有足够的时间; 10人认为需要10%的额外时间;

40人认为需要25%的额外时间; 其余的人认为需要多于50%的额外时间。 从这个数据可以感觉到,很多人需要有更多的额外时间。 事实上: ●时间不只是金钱; ●时间比金钱更有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的运用 时间运用分为几类时间:大块时间、首要时间、零碎时间、固定时间、安静时间、弹性时间、交通时间。 1.大块时间 你每天都要用一大部分的时间来完成当天重要的事情,大块的时间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其实也可以分散地安排大块时间,这样安排时间你便会觉得身心愉快,且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2.首要时间 有人把早晨的时间用来运动,有人把早晨的时间用来做一些重要的思考,因人而异。 3.零碎时间 零碎时间看起来好像不太重要,但是这种时间如果能够把它积少成多,化零为整,把那些小块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很少的时间来做一些小事,坚持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零碎时间称为时间的存储器。 4.固定时间 如果觉得某项工作在某个时段内进行效果最好,把它固定下来,就称为固定时间。 5.安静时间 读书也好,工作也好,是否能够专心有效,环境的因素是很大的,不少办公室都感觉到非常吵闹,工作经常受到干扰,这时可以由大家互相来约定,安排一段安静的时间。 6.弹性时间 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时间,最好是留有弹性,即预估的时间应该稍微宽裕些。可以在两三项工作之后,安排一个弹性时间,来弥补以前还没有做完的事情,或者说是留作被干扰以后的调节时间。弹性时间不能够太长,10分钟甚至20分钟是比较适当的。 7.交通时间 一般人对交通时间都是用两个字来形容:抱怨,特别是居住在大城市或者都市里的人。 所以要工作有效率,就要学习如何去缩短或利用你的交通时间,例如早点出门,晚点回家,选择走哪条路线,坐车的时候你还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充实自己。 时间的划分 时间可以花费在不同的事情上,因此就有了工作或学习时间、休闲时间、家庭时间、

《科学管理理论》word版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在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网晋升。 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

时间管理试题答案

时间管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D A工作的管理 B业余时间的管理 C企业里的管理 D以上说法都对 2俗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强调的是:D A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B 时间管理的预见性 C 时间管理的提前性 D时间管理的计划性 3关于效能的理解正确的是:B A在时间管理中,时间的效能和人生的奋斗方向和企业的终极目标要相吻合 B 效能的观念就是仅仅衡量速度,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C 效能的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 D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和回报的大小就是效能 4第四代时间管理的代表是:A A 二八定律 B PDCA循环 C 目标管理

D 行事历时间管理法 5属于无形浪费的是:B A程序繁琐 B拖延 C开小差 D间断 6时间管理的关键取决于: A A 个人工作的成效 B 集体工作的成效 C团队合作的成效 D团队分工的合理 7对事件重要与紧急情况的分析,也是对:D A效率和效果关系的阐释 B 功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C 效果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D 效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8艾维李的效率法是指:C A“10分钟5件事效率法” B“12分钟6件事效率法” C“10分钟6件事效率法” D“8分钟6件事效率法 9对所有的经理人而言,掌握提供自我工作成效的方法是:A

A 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时间的最重要因素 B能否成功管理自己工作的最重要因素 C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权力的最重要因素 D能否成功管理自己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10时间管理是从:B A 行动开始的 B 计划开始的 C 目标开始的 D 过程开始的 11开始规划成功的时间管理需要做到: C A 分析哪些是不需要做的事情,把它们做完 B记录一月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C 思考如何尽量聚焦于能带来高回报的重要工作和活动 D记录一年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12属于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时间管理原则的是:B A A类紧急且重要的突发事件要本人做,而且要立即做 B 对重要不紧急的 D类工作,要本人花大量的时间聚焦在此工作上 C 对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要把它扔进废纸篓 D 对C类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要尽量不是自己做,要委托授权给别人做 13清理桌面时的不正确做法是:A

2017年4月金融理论与实务答案

2017年4月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金属货币制度发展的先后顺序是【A】P1-58/59 A.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银本位制 D.金银复本位制、银本位制、金本位制 2.下列关于商业信用表述正确的是【B 】P2-72/73 A. 用于解决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 B. 融资期限一般较短 C.融资方向无局限性 D. 融资规模无局限性 3. 消费者在专卖店以分期付款方式买入计算机的信用形式属于【D 】 P2-79 A. 消费信贷 B.银行信用 C.商业信用 D.消费信用 4.按一定利率水平计算一笔货币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金额称为【B 】P3-88 A. 现值 B.终值 C.复利 D.到期收益 5.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价定律”为基础研究汇率决定的理论是【C 】P4-103 A.国际借贷说 B.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C.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D.汇兑心理说

6.下列属于货币市场工具的是【C 】P5-125 6-141 A.股票 B.公司债券 C.商业票据 D.国家公债 7. 发行市场的主要功能是【A 】P5-127 A. 筹集资金 B.消除风险 C. 提高金融资产的安全性 D. 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8.下列关于回购协议表述正确的是【D 】P6-135 A.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 B.市场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 C.回购利率与证券本身的利率有关 D.本质上是以一笔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9. 国库券的发行通常采取【D 】P6-139 A.平价发行方式 B.高价发行方式 C.溢价发行方式 D.贴现发行方式 10.股票现货交易的特点是【C 】P7-160 A. 交易对象是一种权利 B. 通常采用对冲交易 C. 成交和交割基本上同时进行 D. 交易技术复杂,不易管理 11.股票交易技术分析最核心的假设条件是【B 】P7-166 A.一切历史会重演? B.证券价格沿趋势移动 C.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 D.证券价格完全可预期 12.如果预期合约标的资产价格上升,投资者通常会选择【A 】P8-193 A.买入看涨期权 B.买入看跌期权

科学管理理论在现代意义管理中的适用

科学管理理论在现代意义管理中的适用 科学管理思想的产生, 使管理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包括生产与作业管理, 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等主要内容。这一思想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科学管理理论下,与培训教师合作融洽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个人的发展, 当所有的问题由他单独面对时, 他会比在没有接受训练的情况下做得好”。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重新协调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来组织工作并监督其执行过程。 结合他多年从事机械生产的经验,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科学管理进行了探索,如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运实验以及金属切割实验等。这三项实验从最基本的到最复杂的,都取得了成功,为科学管理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这些实验将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科学管理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中去,是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它为现代实验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泰勒把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总结为:“科学而非强制的手段; 和谐统一而不是各自为政;合作而非个人主义;产出最大化而非严格规定下的产量;让每个人发挥最大的能力获得最大的收益。”当然,这是组织设计中应用科学管理理论的企业所能达到的完美图景。 中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秩序紊乱、管理效率低下、组织结构刚性、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持续发展的要求。归根结底问题就出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功不扎实,不讲规范、不立制度、不重标准、执行不到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大锅饭”时代,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断层”,缺乏传承和持续性的管理基础。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造就现代工商文明的必然途径。企业要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静下心来,戒除浮躁,固本强基。 我们往往最易漠视的就是那些看似简单、容易、琐碎的事情,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简单的、容易的事情做起来总是马马虎虎, 漏洞百出。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什么才叫做不简单? 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这也可以作为一个生活哲学推而广之。 举例来说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适用性。医院是公益性机构,大部分公立为主。医院直接作用对象就是人, 所以对质量的要求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传统的医院管理中出

时间管理发展历程

时间管理发展历程 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历程 时间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人们从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到开始进行时间管理,期间也经历了管理方式和管理重点的转移。 1.第一代:时间增加和备忘录 第一个阶段称为时间的单纯增加和备忘录。时间的增加是指当时间不够用,而工作任务比较多的时候,就单纯地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 备忘录就是把所有要做的项目列出来,制作成一个工作任务清单,做一件,勾掉一件,以此种方式进行时间的分配和使用管理。 2.第二代: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第二个阶段称为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即在所有要做的工作任务开始之前,把清单列出来,在每一项任务之前定一个时间的期限,例如早晨8点~9点做什么,9点~10点做什么,下午1点~2点做什么,每一项任务都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完成规定的某项任务。这个方法有时候也称为行事历时间管理法。 3.第三代:排列优先顺序以追求效率 第三个阶段的时间管理称为排列优先顺序以追求效率的时间管理。当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多到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没有办法彻底做完的时候,就要求对时间管理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更改,第一,对工作任务要做一些取舍;第二,对工作任务要排优先顺序,比如,先做哪一件,后做哪一件;重点做哪一件,非重点做哪一件;主要做哪些,次要做哪些;做哪些,不做哪些,等等,描述这个取舍和优先顺序的办法可以通过象限法进行。 如果按照重要程度的轴来标记横坐标,按照紧急程度的轴来标记纵坐标,可以构成ABCD四个象限,A象限是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B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C象限是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D象限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如图1-1所示: 图1-1 第三代时间管理象限示意图 A类工作: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 假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把所有的工作任务做明确清晰的划分,然后对ABCD四大类的工作做一个排序,显而易见,首先应做A类工作,因为A类是又紧急又重要的,这类工作一般属于突发事件。当工作中出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 一、时间 (1) (一)时间是什么? (1) (二)时间的四项独特性 (1) 二、时间管理 (2) (一)时间管理的定义 (2) (二)四代时间管理理论 (2) (三)为什么进行时间管理/目的/意义 (2) (四)怎样进行时间管理? (3) 一、时间 (一)时间是什么? 【一个意味深长的谜语】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众说纷云,捉摸不透。有一名叫查第格的智者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商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是资源;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时间就是财富,是人生最大的资本。哲学家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体会时间】想要体会“一年”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失败重修的学生;想要体会“一月”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不幸早产的母亲;想要体会“一周”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定期周刊的编辑;想要体会“一小时”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对等待相聚的恋人;想要体会“一分钟”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错过火车的旅人;想要体会“一秒钟”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死里逃生的幸运儿;想要体会“一毫秒”有多少价值,可以去问一个错失金牌的运动员。 (二)时间的四项独特性 1、无法开源: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不管你是谁,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24小时,所以我们无法开源。 2、无法节流:时间不像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不论愿不愿意,我们都必须消费时间,所以我们无法节流。所谓节约时间就是对时间的合理、充分的利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

时间管理理论与方法 1、第四代时间管理,StephenR.Covey,《要事第一》 第一代:着重便条与备忘录(to-do-list),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没有优先观念,所做的事不符合人生目标,完成的只是必要而非重要的事。) 第二代:着重行事历与日程表,强调计划与准备,注意规划未来。 (自制力增强,能未雨绸缪,但做事仍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第三代:以GTD为代表,讲求优先顺序,依据轻重缓急设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 (过分强调效率,时间崩得很死,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的机会,于是许多人放弃这种过于死板拘束的时间管理法,回复到前两代的做法,以维护生活的品质。) 第四代:根本否定“时间管理”,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以原则为中心,着重重要而不紧急事务的完成,强调人比事重要。) 2、GTD:Getting Things Done,David Allen,《尽管去做:无压的工作艺术》 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须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并自己一一去执行。GTD的五个核心原则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 总述: 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这样,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是一种消灭压力的高效工作方法。 收集: 把任何需要跟踪或者记住或者做的事情stuff记在Allen称之为“水桶”inbox的地方:一个收件箱,电子邮箱,磁带,笔记本,PDA,或者它们的组合。每星期所有的水桶都应该被至少清空一次。 处理: 处理收件箱,从最上面开始,一次处理一项,不把任何东西放回收件箱,如果任何一项需要做:做(如果花的时间少于两分钟),委托别人完成,或者把它延期,否则,把它存档以便查询,把它扔掉,或者使它成熟以便下一步的处理。 两分钟原则:任何事情如果花的时间少于两分钟,那么马上就去做。两分钟是一个分水岭,这样的时间和正式地推迟一个动作所花的时间差不多。 (所有事项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进行区分整理,对于不能付诸行动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分为参考资料、日后可能需要处理以及垃圾类,而对可行动的内容再考虑是否可在两分钟内完成,如果可以则立即行动完成它,如果不行对下一步行动进行组织。) 组织: 下一步行动(Next actions):对于每个需要关注的事项,定好可以实际采取的下一步行动。如:“写项目报告”,下一步行动可能是“给Jim打电话问报告的要求”。完成某个事项,可能会有很多步骤和行动,但其中一定会有需要首先去做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就应该被记录在“下一步行动”列表上。较好的做法是把这些事项根据能够被完成的“环境”整理分类,例如“在办公室”,“在商场”。 项目(Projects):每个需要多于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的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开放式回路”就是一个“项目”,使用跟踪以及周期性的回顾来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一个下一步的行动进行下去。

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当今不适用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他认为:企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额,工人缺乏科学指导。因此,必须吧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运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并据此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泰罗还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昔日的“科学管理”显出其明显的不科学成份,其中最主要的是忽略了人本思想的重要性,最明显的局限性是认为工人是“经济人”。科学管理重视物质技术因素,忽视人及社会因素。他将工人看成是机器的附属品,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工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强调严格的服从,他没有看到工人的主关能动性及心理社会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认为人们只看重经济利益,根本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由于对工人的的错误认识,必然导致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有很多科学之处,但他忽略了人本思想的重要性。而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正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所说:“现

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如何对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才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由富士康跳楼看泰勒科学管理 结合富士康跳楼事件,分析了泰勒科学管理的优势和局限型,在肯定泰勒科学管理提高员工劳动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方面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在新形势下,泰勒科学管理存在的缺陷。针对泰勒科学管理在人本思想方面的缺失,提出以人为本,通过人本管理对泰勒科学管理进行优化。 “富士康事件”暂告一段落,但其折射出的机械式管理与人性的碰撞,仍在发出刺耳的声响。 在此次事件之前的富士康管理模式一度被管理界所推崇。其实,其管理手法师从F·W泰勒的理论。该理论把员工看作机器,认为管理者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将工作分解成小的组成部分,这样便于工作更科学地进行。该学派认为员工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钱,没有考虑员工心理上对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自主性工作的需要,也没有考虑员工对友谊等社会心理的需要。

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

治理的来源 知识要点: 1、掌握治理的定义; 2、了解治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3、熟悉科学治理理论、一般治理理论、双因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1 / 1

第一节差不多常识 1.1.1导论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的进展,治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高低专门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治理水平的高低。国外一些学者的调查统计证实了这一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英国专家小组去美国学习工业方面的经验。他们专门快就发觉,英国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并不比美国落后专门多。然而,英国的生产率水平同美国相比什么缘故相差得如此悬殊呢?进一步的调查发觉,英国工业在生产率水平方面比较低的要紧缘故在于英国的组织治理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经济进展速度比英国快,其最要紧的缘故确实是依靠较高的治理水平。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讲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治理。美国经济上的强大竞争力与美国在治理科学上的突飞猛进显然具有内在联系。 美国的邓恩和布兹特里斯信用分析公司在研究治理的作用方 1 / 1

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多年来,他们对破产企业进行了大量调查。 结果表明,在破产企业中,几乎有90%是由于治理不善所致。 中国国有企业面临许多困难。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亏损企业是由于治理不善所致。 关于学生而言,什么缘故要学习治理呢?关于渴望成为治理者的人来讲,学习治理能够获得基础知识,有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治理者。关于不打算从事治理的人来讲,可使他们领悟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 1.1.2 治理概念 案例1 中联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注册的国有大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 公司组建伊始,高层领导不是按规律经营,客观地分析主客观环境,慎重地选择主业,制定正确的战略,脚踏实地地打好公司进展的基础,而是四处“招兵买马”,急速扩大规模。他 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注册公司,短短一年时刻之内,注册二级 1 / 1

时代光华答案:时间管理-高效职业人士必备技能(多套)

1. A 资料不全 2. B 计划欠妥 3. C 权责混淆 4. D 沟通不良 2:有关时间描述不正确是回答:正确 1. A 时间的基本元素是事件 2. B 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及未来构成的 3. C 时间管理的关键不在于事件的控制 4. D 时间管理误区就是忙、盲、茫3:解决反应过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不要理会不必要的问题 2. B 分派别人可以处理的事情 3. C 只对付自己可以应付的问题 4. D 全力对付自己不能应付的问题4:因应高科技竞争的时间管理策略是回答:正确 1. A 快、准、多、空、闲 2. B 慢工出细活 3. C 抓大放小 4. D 全心投入

1. A 列单、组织、删除、成就感、习惯 2. B 习惯、列单、组织、删除、成就感 3. C 列单、组织、删除、习惯、成就感 4. D 列单、删除、组织、习惯、成就感 6:时间管理策略中的“40/30/30法则”的含义是回答:正确 1. A 40%是被动的事情,30%是主动的事情,30%是突破的事情 2. B 40%是突破的事情,30%是被动的事情,30%是主动的事情 3. C 40%是主动的事情,30%是突破的事情,30%是被动的事情 4. D 以上都不是 7:用来修身养性、充实自我的时间被划分在回答:正确 1. A 休闲时间 2. B 家庭时间 3. C 个人时间 4. D 思考时间 8:时间管理的目的要求达到的效能是指回答:正确 1. A 确定的期待结果 2. B 用最小的代价或花费所获得的结果 3. C 用最小的代价或花费获得最佳的期待结果 4. D 不确定的结果

9:时间管理中授权应考虑的因素是回答:正确 1. A 5个W和1个H 2. B 80/20法则 3. C 40/30/30法则 4. D 60/40规则 10:时间管理,授权的5W和1H因素中,H是指回答:正确 1. A 时间 2. B 任务 3. C 目标 4. D 执行 11:不符合授权十大原则的是回答:正确 1. A 尽量及时授权 2. B 注重成效 3. C 不能重复授权 4. D 姑息“倒授权”行为 12:哪一项不是有效目标的特征回答:正确 1. A 可以实现 2. B 不具备弹性 3. C 完成有期限 4. D 具体可以衡量

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

管理的来源 知识要点: 1、掌握管理的定义; 2、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3、熟悉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双因素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第一节基本常识 1.1.1导论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国外一些学者的调查统计证实了这一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英国专家小组去美国学习工业方面的经验。他们很快就发现,英国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并不比美国落后很多。然而,英国的生产率水平同美国相比为什么相

差得如此悬殊呢?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英国工业在生产率水平方面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英国的组织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英国快,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较高的管理水平。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美国经济上的强大竞争力与美国在管理科学上的突飞猛进显然具有内在联系。 美国的邓恩和布兹特里斯信用分析公司在研究管理的作用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多年来,他们对破产企业进行了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在破产企业中,几乎有90%是由于管理不善所致。 中国国有企业面临许多困难。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亏损企业是由于管理不善所致。 对于学生而言,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呢?对于渴望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可以获得基础知识,有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对于不打算从事管理的人来说,可使他们领悟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 1.1.2 管理概念 案例1 中联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注册的国有大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 公司组建伊始,高层领导不是按规律经营,客观地分析主客观环境,慎重地选择主业,制定正确的战略,脚踏实地地打好公司发展的基础,而是四处“招兵买马”,急速扩大规模。他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注册公司,短短一年时间之内,注册二级公司20多个,三级公司50多个,四级公司更是遍布全国。在注册资金不到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本应采取重点战略,以求在部分项目上取得突破,打下基础后再进行扩张。然而,该公司却采取分散兵

时间管理题库

时间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D A工作的管理 B业余时间的管理 C企业里的管理 D以上说法都对 2俗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强调的是:D A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B 时间管理的预见性 C 时间管理的提前性 D时间管理的计划性 3关于效能的理解正确的是:B A在时间管理中,时间的效能和人生的奋斗方向和企业的终极目标要相吻合 B 效能的观念就是仅仅衡量速度,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C 效能的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 D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和回报的大小就是效能 4第四代时间管理的代表是:A A 二八定律 B PDCA循环

目标管理C . 行事历时间管理法D B 5属于无形浪费的是:程序繁琐A 拖延B 开小差 C 间断 D A 6时间管理的关键取决于: A 个人工作的成效 B 集体工作的成效 C 团队合作的成效 D团队分工的合理D 7对事件重要与紧急情况的分析,也是对:效率和效果关系的阐释A 功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B 效果和效能关系的阐释C 效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D C 8艾维李的效率法是指: 5件事效率法”A“10分钟件事效率法”12分钟6“B 6件事效率法”10C“分钟 6件事效率法分钟“D8A 9对所有的经理人而言,掌握提供自我工作成效的方法是:. 2 . A 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时间的最重要因素 B能否成功管理自己工作的最重要因素 C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权力的最重要因素 D能否成功管理自己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10时间管理是从:B A 行动开始的 B 计划开始的 C 目标开始的

D 过程开始的 11开始规划成功的时间管理需要做到: C A 分析哪些是不需要做的事情,把它们做完 B记录一月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C 思考如何尽量聚焦于能带来高回报的重要工作和活动 D记录一年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12属于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时间管理原则的是:B A A类紧急且重要的突发事件要本人做,而且要立即做 B 对重要不紧急的 D类工作,要本人花大量的时间聚焦在此工作上 C 对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要把它扔进废纸篓 D 对C类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要尽量不是自己做,要委托授权给别人做 13时间管理的关键是:B . 3 . A人本控制 B事件控制 C统筹规划 D转让时间 14时间管理策略中的“40/30/30法则”的含义是A A 40%是被动的事情,30%是主动的事情,30%是突破的事情 B 40%是突破的事情,30%是被动的事情,30%是主动的事情 C 40%是主动的事情,30%是突破的事情,30%是被动的事情

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

时间管理方法 个人管理-第四代时间管理 在《个人管理-目标管理之前,你会时间管理吗》中讲了时间的四象限图,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要事第一中也着重讲解了时间管理,本篇对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进行介绍,让大家对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更加清楚。 在时间管理领域里,每一代理论都是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每一次发展都能让我们更好的掌握生活。 1. 第一代:普遍使用便条和办事清单,明确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没有提到有限顺 序的概念。 2. 第二代:使用日历或日程表来安排约会的进度计划,反映需要提交计划的时间 并预先安排未来的活动。使用这个管理的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没有按照重要性对任务进行排序,缺少成就感,因为时间总是被日程表所左右。 3. 第三代:注重确定长期、中期及短期目标,然后再根据价值观合理的安排精力 和时间,这种理论提倡对每一天进行合理规划,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来完成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虽然这种时间管理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人们发现这种对时间“高效率”分配和使用通常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只注重每天的计划。有很多人不再使用这种细致入微,让人备感拘束的时间管理计划和日常安排,而重新起用第一代和第二代管理时间的技巧。 4. 第四代: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如何管理时间,而是如何有效的管理自己。人们 的满足感通常来源于期望与期望的满足,而这些都是在我们影响圈范围内。第四

代时间管理方法注重的不再是具体的事务和时间分配,而是如何维持产出和产能之间的平衡。 ,纵坐标大于0

上图为时间管理矩阵,在我之前blog也出现。第一象限是重要紧急的任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最应该花时间解决的,但是如果你过份注重第一象限的活动,那么这个象限的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这个我是深有体会。下图是我两年前的一个时间测试结果,大部分时间做的都不是第二象限的工作,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压力大、精辟力尽、被危机牵着鼻子走、忙于收拾残局等。 把本节标题写为第二象限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第二象限的活动才是高效个人管理的核心,因为这个范围内的活动虽然不紧迫,但是却十分重要。对第二象限的投入,会极大的减少以后第一象限的投入,这样你就不会再有那种被事情追着跑的感觉了,压力也不会太大。下图是我去年测试的两次时间管理图,我更多的关注是第二象限了,比如做的架构、人员的培训、敏捷方法的实施等,如果没有很好的架构、人和方法的支持,我想我只要呆在项目组,那责任心就会驱使我去做第一象限的工作,每天就会处于忙碌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启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启示 第一,学习借鉴与革新创造相结合。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并非泰罗的独创,而是学习借鉴前人的管理思想并在实践中改革创新的结果。学习借鉴并在实践中革新创造,是泰罗的成功经验,也是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的经验之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许多企业以极大热情学习借鉴了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管理实践中普遍加强了定额定员管理、标准化管理、成本管理、人员培训、现场管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厂的轨道,收到了显著成效。如邯钢的模拟成本一票否决,择优上岗,选优操作,工资、奖金与业绩挂钩等,“豚化”的百分计奖,定岗位定工资以及健全的制度和标准.都可以说是在学习泰罗制基础上的创新。 第二,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典型的制度管理。他认为科学管理就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纪律、制度和规则之上的。离开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科学管理根本无法贯彻落实。他主张把工作任务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用奖惩来保证制度的实施,同时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对无法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由主管人员直接实施控制。我国历来重视思想教育,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使职工正确理解各种方针政策和各项制度措施,提高职工素质,提高职工对自己所处地位和所担负责任的认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正确对待领导和同事,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保证企业各种制度的贯彻落实和企业目标的实现。但是,思想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它必须有必要的制度作保证。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企业管理中思想教育占了主导地位,有时甚至取代了制度管理。这在一定时期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但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长期缺乏制度约束,结果造成行为失范,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把人们的行为严格纳入一定规范,从行动上强制约束;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从思想上灌输引导。两方面结合,使外在的强制变为内心的承诺,不仅自觉行动而且自觉维护,从而提高人的素质。改革开放后,我国许多企业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借鉴了西方的制度管理,取得了成功,。中外实践证明: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必须一方面加强制度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重视思想教育,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和企业群体精神,这是现代企业成败的关键。 第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合。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激励。管理人员通过了解被管理者的各种需要,激发其行为动机来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由于人的需要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激励也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人,物质始终是第一性的。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直接或间接的都是为了物质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但物质激励也不是万能的。在经济落后,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科技文化素质较差,物质消费仍居生活主导地位的社会,物质手段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但随着人们物质需要满足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这种激励的作用会逐渐弱化。我国历来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安于物质清贫而追求道德高尚是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传统道德。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追求精神幸福是人们的生活动力。所以,在管理中我们历来重视精神激励,这在建国初期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曾激发了人民的劳动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