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鼻内镜下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鼻内镜下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鼻内镜下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8-08-02T10:18:51.79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3期作者:马兴岳

[导读] 鼻窦炎为一个或是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的症状,可累及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鼻窦炎接受鼻内镜诊断的具体效果,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于2017年1月至12月抽取科室内收治的86例儿童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其和家属同意后,分别采取鼻内镜诊断和鼻窦CT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诊断。对比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鼻内镜诊断评分和影像诊断评分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在观察患者症状的基础上联合鼻内镜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鼻内镜诊断结果主要受到患者中、上鼻道引流的影响。结论:在症状观察的基础上采用鼻内镜检查可提高儿童鼻窦炎的诊断效率,为患儿确诊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儿童;鼻窦炎;鼻内镜;诊断价值

鼻窦炎为一个或是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的症状,可累及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一般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慢性一般为多个鼻窦同时发生炎症。儿童的鼻窦窦口比较大、底部较高,增加了鼻窦炎诊断的难度。因此临床中除了影响诊断外,也很重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提高诊断效率。文献指出,使用鼻内镜为患者进行检查可更好的诊断鼻窦炎[1]。我院就此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收集于2017年1月至12月,共86例,均为儿童鼻窦炎患者。其中包括:男45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6.8±1.2)岁,平均病程为(21.2±3.5)d。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儿童鼻窦炎临床诊断标准,均为年龄低于14岁的儿童,均具有良好的配合度和依从性,患者家长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排除了合并全身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偏头痛患者、颅内肿瘤患者、鼻腔癌症患者。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签字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接受鼻内镜检查,使用1%麻黄素帮助收缩患者鼻黏膜,之后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使用直径为1.9mm的鼻内镜为患儿进行检查,检查的顺序为下鼻甲-下鼻道-中鼻甲-中鼻道-上鼻道-鼻咽。之后进行鼻窦CT检查,患者取仰卧为,使用128T螺旋CT为患儿进行检查,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以横断扫描为听框线,冠状扫描为冠状线,扫描的具体范围由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冠状面自额窦前缘至后缘。设置扫描层距3-5mm,扫描间隔为3-5s。

1.3评价方法

鼻内镜检查使用Lund-Kennedy评分进行评价,鼻窦CT使用Lund-MacKay评分进行评价,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对比单独依靠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以及临床症状联合鼻内镜诊断这两种方式的诊断效果;分析影响鼻内镜诊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Lund-Kennedy评分[2]:息肉、水肿、鼻漏、瘢痕、结痂这五个方面,有用1分表示,无用0分表示,两侧的总分为0-20分;Lund-MacKay评分:鼻窦正常为0分,部分有阴影计为1分,全部有阴影计为2分。对每侧的前后筛窦、蝶窦、上颌窦、窦口鼻道复合体进行评分,无阴影计为0分,有阴影计为2分,两侧总分为0-24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通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以(±s)表示,通过t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Lund-Kennedy评分为(4.85±2.09)分,Lund-MacKay评分为(7.51±2.14)分。通过分析可知,当Lund-Kennedy评分升高时,Lund-MacKay评分也随之升高,两项评分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9,P<0.01;

以鼻窦影像学检查是否确诊作为应变量,以鼻甲肿胀、中鼻甲水肿、上、中鼻道引流、鼻底和鼻咽部引流为自变量,进行回归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中鼻道引流是影响鼻内镜诊断的主要因素(P<0.05)。

单纯通过症状对患者进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68.6%(59/86),症状联合鼻内镜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3.02%(80/86),差异对比X2=16.536,P=0.000<0.05;单纯通过症状对患者进行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40.69%%(35/86),症状联合鼻内镜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58.14%(50/86),差异对比X2=45233,P=0.022<0.05。

3讨论

鼻窦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儿童的生理解剖结构与成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诊断方面存在更大的难度。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鼻内镜诊断儿童鼻窦炎的价值进行研究,探究鼻内镜影响和鼻窦CT成像的相互关系。

临床认为通过比对CT为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更加清楚的显示鼻腔内部的生理组织结构,帮助查看病变的具体位置和大小等,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是鼻窦CT诊断可能会产生辐射剂量积蓄的情况,有可能对儿童的身体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最好不要通过鼻窦CT检查。磁共振也是临床中常用的诊断鼻窦炎的方法,其优势在于分辨率高、成像清晰,病变信号明确[3]。但是检查时,需要患者良好的配合,更换体位,但是很多儿童配合度比较低,可能影响诊断效果。并且磁共振的诊断价格比较贵,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的[4]。

相较于其他两种常用的诊断方式,鼻内镜诊断不会产生辐射积累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整个检查的过程比较短,对患者的依从性没有过高要求,并且从诊断费用来看比较低廉,更适用于普通家庭。在本次研究中,Lund-Kennedy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呈现明显的相关性,代表二者之间的吻合度很高,提示鼻内镜诊断可以作为鼻内影像诊断的一种代替方式[6]。另外,调查显示中、上鼻道引流可能影响鼻内镜诊断结果,这主要是由于鼻窦炎发生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发病初期,缺乏特异性的诊断特征,导致鼻内镜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以看出,将鼻内镜诊断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互结合,能够更好的为患者的疾病做出预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对患

鼻窦CT扫描对儿童鼻窦炎症的诊断意义

鼻窦CT扫描对儿童鼻窦炎症的诊断意义 发表时间:2013-04-10T15:42:37.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谢锦洁 [导读] 因此,对疑为鼻窦炎的儿童,应进行鼻窦CT扫描。 (附120例儿童鼻窦CT扫描分析) 谢锦洁 (广西南宁市横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530300) 【摘要】目的:了解鼻窦CT扫描对儿童鼻窦炎症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0例儿童鼻窦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鼻窦炎症89例,占74.2%;无炎症改变31例,占25.8%。结论:CT扫描对儿童鼻窦显示较好,对儿童鼻窦炎性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对儿童鼻窦炎症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CT 鼻窦儿童鼻窦炎症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54-01 儿童鼻窦炎,以鼻塞、脓鼻涕、咳嗽为主要症状,是儿童常见的鼻病。为探讨CT扫描对儿童鼻窦炎症的诊断意义,笔者对120例儿童鼻窦CT扫描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其中男77例,女43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2岁。2-6岁73例,7-10岁20例,11-14岁27例,学龄前儿童占60%。单排CT (日立全身螺旋CT—— 规格型号pronto x-ray CT system) 扫描86例(轴位扫描73例,冠状位扫描13例),16排螺旋CT(东芝quilion16 规格型号 A quiLion16 TSX-101A)扫描34例。 2 方法 对120例儿童CT扫描图像从鼻窦发育、鼻窦炎症发病情况等进行分析。 3 结果 120例儿童CT扫描图像显示鼻窦发育情况、鼻窦炎症发病情况如下: 3.1、鼻窦发育情况:CT扫描图像显示,120例的上颌窦、筛窦全部气化;12例蝶窦未气化(男10例,女2例)。50例额窦未气化(男33例,女17例),其中6岁以下者37例,占74%,提示额窦发育较晚 3.2、鼻窦炎症:CT显示89例有鼻窦炎症改变,占7 4.2%;31例无炎症改变。上颌窦炎症者78例,其中男48例,女29例。右侧上颌窦炎50例,左侧上颌窦炎29例。筛窦炎症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蝶窦炎者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额窦炎者5例,其中男2例(均为11岁),女3例(均为14岁)。上颌窦、筛窦、蝶窦同时存在炎症者28例;上颌窦、筛窦同时存在炎症者21例;上颌窦、蝶窦同时存在炎症者2例;筛窦、蝶窦同时存在炎症者1例。本组儿童CT扫描图像显示,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占61%;其次筛窦,占46.6%;额窦发病率最低,占3.3%,额窦炎均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 4 讨论 儿童鼻窦炎,是儿童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鼻炎后。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具有特点,儿童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与成人鼻窦炎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临床上除了有鼻塞、脓鼻涕主要症状外,咳嗽痰多也是常见的主要症状。由于儿童鼻腔相对狭窄,鼻腔炎症时黏膜充血、水肿,鼻甲肿大,以至鼻道堵塞,引流不畅,易引发鼻涕后流咽部。同时儿童年龄小,不懂将鼻涕从前鼻孔擤出,而是常常将鼻涕回吸咽部,刺激咽部而出现咳嗽、有痰、恶心、干呕等症状。这些症状,家长常误认为是儿科疾病而到儿科诊治,部分儿科医生也误将本病作为感冒进行治疗。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部分鼻窦炎患者未能及时治疗。为减少儿童鼻窦炎症的误诊、漏诊,应重视儿童鼻窦炎症的诊断。除问诊病史,鼻腔、鼻道、咽部镜检外,还应进行必要的物理检查。常规X线平片能确定鼻窦病变的存在,而对明确病变的性质,尚有诸多不足。而鼻窦CT扫描可清楚显示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对各窦腔发育及变异情况,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并根据病变密度明确病变性质,为鼻窦炎性疾患选择治疗手段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本组CT扫描显示鼻窦炎症89例,占74.2%,说明鼻窦CT扫描对儿童鼻窦炎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相关文献认为鼻窦CT扫描能较好显示病变的范围、程度及周围骨质的变化,对儿童鼻窦炎症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1,2]。因此,对疑为鼻窦炎的儿童,应进行鼻窦CT扫描。 参考文献 [1]姚琳.儿童鼻窦和鼻窦炎的C T表现中外医疗 2010,30(17)176. [2]黄赛瑜,倪丽艳,高金建,等.鼻窦CT扫描在儿童鼻窦炎性疾患中的临床意义浙江临床医学 2005, 7(9)989.

小孩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小孩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小孩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表现为鼻堵、流脓涕、头痛等,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小孩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全身症状:常在急性鼻炎病程中患侧症状加重,继而出现畏寒发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以急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全身症状较剧。儿童发热较高,严重者可发生抽搐、呕吐和腹泻等全身症状。 2、局部症状: ①鼻阻塞: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积存,可出现患侧持续性鼻塞。 ②脓涕:患侧鼻内有较多的粘脓性或脓性分泌物擤出,初起时涕中可能带少许血液,牙源性上颌窦炎者脓涕有臭味。 ③局部疼痛和头痛:急性鼻窦炎除发炎导致鼻部疼痛外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这是由于窦腔粘膜肿胀和分泌物潴留压迫或分泌物排空后负压引发,刺激三叉神经末梢而引起。急性鼻窦炎疼痛有其时间和部位的规律性。前组鼻窦接近头颅表面,其头痛多在前额、内眦及面颊部,后组鼻窦在头颅深处,其头痛多在头顶部、后枕部。急性上颌窦炎:常前额部、面颊部或上列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 急性额窦炎晨起前额部巨痛,渐渐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

消失。筛窦炎多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蝶窦炎表现为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可出现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但是有些人的疼痛症状不典型,无法单纯根据头痛的特点来确定受累的鼻窦。 ④嗅觉下降。 小孩鼻窦炎的最佳治疗方法(一)全身治疗 1.如有发热、全身不适时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高营养流质饮食,避免用力擤鼻,对症处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有效、足量、足疗程。首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可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可辅以中药治疗。 2.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这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应用要足量,尤其是对急性额窦炎,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出现耐药或效果不好,可根据鼻腔分泌物培养细菌及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二)局部治疗 1.鼻内用药 主要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在鼻黏膜的植入与定植,有效抗感染、消除水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功能无抑制作用。不宜长期连续使用鼻内血管收缩剂,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更为不宜,鼻内血管收缩剂会造成鼻腔黏膜鳞状上皮化生,严重破坏鼻黏膜的纤毛活性和输送功能,成年后难以治愈的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长期伴有脓性鼻涕的鼻黏膜炎与儿童时期滥用鼻内血管收缩剂直接有关。临床使用鼻腔内血管收缩剂应该只限于鼻腔检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解读

·继续教育园地·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2年,昆明)解读 * 金加欣1 殷敏1 程雷1 *基金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0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2010-2013);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RC2011071)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10029)通讯作者:程雷,教授.Email:jspent@https://www.360docs.net/doc/f2682330.html, doi:10.3969/j.issn.1007-4856.2013.05.021 慢性鼻-鼻窦炎 (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引起颅内、眶内和肺部并发症。为了提高我国CRS的诊疗水平,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在制(修)订临床诊疗指南方面 做出了很大努力,从1995年“FESS -95广州标准” [1]到1997年“海口标准”[2];从2008年“南昌指南”[3] 再到2012年“昆明指南” [4],我国鼻科学者不断深入科学研究,积累临床实践经验,参考国外最新进展,以期使指南更能符合国内临床需要。目前大多数医学专业书籍及临床诊疗规范参考的是2008年版“南昌指南”,对2012年新版“昆明指南”还缺乏全面的介绍。现将这2个版本的CRS诊疗指南作一分析和解读,供同道们在临床工作中参考。1 疾病诊断方面1.1 诊断依据 “昆明指南”与“南昌指南”一样,将CRS分为2种临床类型:不伴鼻息肉和伴有鼻息肉。在诊断依据方面,新、旧版指南也基本一致,要求2个或2个以上相关症状,强调主要症状(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必具其一。次要症状包括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根据临床症状,结合鼻内镜检查和(或)鼻窦CT扫描可作出诊断。需要指出的是,影像学检查不能作为单一诊断标准,因为在健康人群中,鼻窦影像学也可能存在异常。而且“昆明指南”特别指出,对儿童CRS诊断时应严格掌握CT扫描的指征。目的是减少临床滥用影像学检查,避免过多的放射线暴露给儿童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在同年制订的“儿 童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 (2012年,昆明)”[5] 中则明确指出,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进行鼻部CT检查。 1.2 病情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指南”提出CRS病情评估的概念,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估,目的是查找病因和诱发因素,判断病变类型、范围及严重程度,并据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及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评估。关于主观病情评估,仍延用“南昌指南”中介绍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根据评分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 >7~10。也可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 (sino -nasal outcome test -20, SNOT -20)量表。在此基础上,“昆明指南”提出对病情进行客观评估,着重强调了5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包括解剖变异、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伴发疾病、病变 范围(Lund -Mackay评分) 及鼻内镜检查(Lund -Kennedy评分)。鼻部解剖变异会影响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功能,目前认为是CRS的致病因素之一。纠 正这些异常结构,可促进CRS整体症状缓解[6]。 通常采用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对鼻腔鼻窦解剖进行准确评估。细菌培养可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但临床上可通过鼻腔分泌物的性状作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说,脓性或黏脓性分泌物常与细菌感染有关。研究表明 变态反应因素与部分CRS发生发展相关[7]。 若CRS 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血清特异性IgE阳性,则提示存在变态反应因素。CRS伴发疾病主要是指纤毛不动综合征、囊性纤维化、免疫功能低下、气道高反应性、阿司匹林不耐受、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 气管哮喘等[8]。 这些伴发疾病增加了CRS治疗难度,而积极治疗这些伴发疾病有助于CRS症状缓解和疾病控制。 “昆明指南”推荐主要根据鼻窦C T 扫描 (Lund -Mackay评分) 来评定病变范围,同时认为“海口标准”(1997)中的CRS分型分期也可继续使用,这是在“南昌指南”中没有提及的。但Lund -Mackay评分法有其局限性,忽略了对骨炎进行评估。鼻窦骨质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价骨炎程度的金标准,但因术前无法取得骨质活检标本,目前临床

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

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3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0351,P=0.0002)。结论:行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疗效非常可观,并发症少,具有较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标签:鼻内镜;鼻息肉;鼻窦炎 鼻息肉鼻窦炎是耳鼻科中最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其中鼻息肉是鼻腔内产生的赘生物,触之没有疼痛感,往往是鼻窦慢性发炎和变态反应引起的,并不是真性肿瘤;而鼻窦炎是鼻腔鼻窦黏膜极度水肿,并逐渐下垂形成的化脓性炎症,情况严重的会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患者呼吸,有的甚至会引发患者颅、眼、肺的并发症[1-2]。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传统治疗方法效果较差,且治疗后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此方法不仅能彻底清除已经病变的组织,而且能保证患者的鼻腔鼻窦黏膜及周围相关结构的正常状态,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随机选取的100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鼻息肉鼻窦炎或两病兼具,均表现出头痛、鼻塞、流脓涕、哮喘等不同程度的臨床症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2~43岁,平均(35.45±2.45)岁;病程1~12年,平均(5.25±1.34)年;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3~42岁,平均(35.53±2.22)岁;病程2~13年,平均(5.34±2.79)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性别、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治疗组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手术进行之前,要对患者做常规的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充分了解鼻息肉鼻窦炎的情况,避免盲目进行手术,为预防感染发生,还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3~10 d。术前患者需忌烟、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若患者患有高血压,还需按时服药,保证血压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促凝血药物可以预防手术中出血不止的情况,应于术前45 min注射为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鼻内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 析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 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 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传统手术;慢性鼻窦炎 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ery on chronic sinusitis. Methods:102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efficacy,surgical index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all dat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ata was P < 0.05. Conclusion: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so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endoscopic sinus surgery,traditional surgery,chronic sinusitis.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继发于急性鼻窦炎之后,多是由于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合理、彻 底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而导致[1]的,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鼻塞、头痛、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近年来随 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本文作者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回顾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我院治疗的10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经CI或内镜检查确诊,并存在典型的慢性鼻窦炎症状,包括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鼻塞、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以及嗅觉失灵等,所有患者已进行为期7d的广谱抗生素治疗。对手术不耐受或存在手术禁忌症者予以排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6-72岁,平均(38.2±3.5)岁;病程 0.5-18年,平均(4.3±2.7)年。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7-71岁,平均(38.7±3.2)岁;病程10个月-17年,平均(3.9±2.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 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于术前7d内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术前3d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进 行负压洗鼻和肌肉注射止血剂,术前1d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心电 图等常规检查,以确定其符合手术指征。应用CT扫描对患者鼻旁窦的冠状位和轴状位进行 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手术实施方案。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取仰卧位,视患者疾病分型进行麻醉处理。先对患者中 鼻甲后半部分进行切除,充分暴露鼻腔蝶窦口,随即对蝶窦口前壁进行切除,开放蝶窦、后 组筛窦和前组筛窦,最后开放额窦口,扩大切口,直至颌窦口,对病灶进行切除,然后将创 口逐层缝合。用含碘伏纱条填充颌窦腔,凡士林纱条填充鼻腔,可避免细菌侵入创面引起感染,同时有利于患者鼻腔黏膜保持湿润。

鼻窦炎诊疗指南

定义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与其他常见病如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哮喘、鼻息肉、对阿司匹林高敏反应性、肺囊性纤维化增生性病变、纤毛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口腔疾病等相关联。根据鼻窦炎的分型、病因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选择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鼻窦炎可以就诊于除耳鼻咽喉科以外的其他专科,如过敏专科、呼吸科及儿科,因此对鼻窦炎和鼻息肉的诊断及治疗建立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尤为重要。 分型 1.急性鼻窦炎突发性出现鼻窦炎症状且病程少于12周。急性鼻窦炎在一年内可发生数次,但是在两次发作间期必须无症状。急性鼻窦炎主要是由感冒/急性病毒性感染所致,但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的病程一般少于10d,如果5d后症状加重,或症状持续超过10d,可诊断为继发病毒性急性鼻窦炎 在临床上,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cute bacterial rhinosinusitis)主要是指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如脓性鼻涕(双侧多见),发热(38℃以上),血液检查时出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该病的发病率很低,有报道5%~13%患有急性病毒性鼻窦炎的儿童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4],而在成人中其发病率则更低。 2. 慢性鼻窦炎指症状持续超过12周的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可分为慢性鼻窦炎伴发息肉和无伴发鼻息肉两个亚组。慢性鼻窦炎的病因比较复杂,除了常见致病原(病毒、细菌、真菌等),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基因(或遗传)、纤毛功能异常、细菌生物膜、骨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哮喘、对阿司匹林高敏感、内分泌功能失调、过敏、解剖、环境和医源性(如既往不适当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等。 鼻息肉和鼻窦炎一样,同属于鼻和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有些研究试图通过检测和分析鼻息肉及鼻窦炎黏膜中T细胞的功能,或炎症性标记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症性介质等)的改变来区分这两种疾病,但是到目前为止,从疾病的特征上还很难将鼻息肉从鼻窦炎中区分出来。所以目前的共识是将鼻息肉看作慢性鼻窦炎的一个亚型。但是,为什么鼻息肉只在一部分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发生且为何具有如此高的复发率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来阐明。 与鼻窦炎一样,鼻息肉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根据(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区分。根据鼻内窥镜检查结果,鼻息肉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0,没有鼻息肉或息肉样变;1,鼻息肉仅出现在中鼻道内;2,鼻息肉已经延伸到中鼻道以外,但仅局限于下鼻甲上方的鼻腔内;3,鼻息肉已经延伸到鼻道底部。 3鼻窦炎诊断和治疗要点 3.1急性鼻窦炎 3.1.1诊断急性鼻窦炎可通过病史分析,尤其是主要症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分析来进行诊断。急性鼻窦炎通常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感染)之后,其鉴别诊断的重点在于区别其他类似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口腔或牙源性疾病以及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等。此外,对急性鼻窦炎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如眶周水肿/脓肿和视觉障碍等应予以重视。 急性鼻窦炎的症状:指由鼻和鼻窦黏膜炎症反应引起的至少以下两个临床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前或后鼻孔),前额和(或)面部疼痛或胀痛,以及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等,其中鼻塞或流鼻涕是必不可少的症状之一。 急性鼻窦炎的体征:包括①鼻腔检查:是否出现鼻黏膜充血、水肿和脓性分泌物等;②口腔检查:是否出现后鼻孔脓涕;③注意排除牙源性感染。 急性鼻窦炎的常见并发症及体征:包括眶周水肿/充血,眼球移位,复视或视力下降,眼肌

治鼻炎鼻窦炎偏方

治鼻炎鼻窦炎偏方 嗅茶柏散 :上等龙井茶 30克 ,川黄柏 6克 ,共研细末 ,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 ,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医通无忧网认为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儿茶散 :孩儿茶适量 ,研为细末 ,吹鼻 ,每日 3次。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葫芦酒 :苦葫芦子 30克 ,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 ,以 150毫升好酒浸之 ,1周后开封 ,去渣备用。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 ,每日 4次。可通窍。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老干丝瓜末方 :老干丝瓜 2条 ,烧灰研末保存。每次服 15克 ,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蜂巢方 :蜂巢 1片 ,经常嚼食之 ,10分钟左右吐渣 ,一日 3次。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辛夷花煲鸡蛋 :辛夷花 15克 ,鸡蛋 2枚。辛夷花、鸡蛋加水适量同煮 ,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 ,饮汤吃蛋。可解毒、消炎。主治慢性鼻窦炎、各种鼻炎。 芝麻油方 :芝麻油适量 ,每侧鼻腔滴 2滴 ,每日 2次。具有润燥、清热、消肿之功效。主治萎缩性鼻炎、鼻炎秋季发作干燥难受者。 大蓟根鸡蛋:鲜大蓟根 60克 ,鸡蛋 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 1次 ,连服 1周。具有润肺解毒 ,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米醋鸡蛋清 :米醋适量 ,鸡蛋 1枚。将鸡蛋打碎 ,去黄留蛋清在蛋壳内 ,注入醋 ,放在一个预先备好的铁丝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 ,取下放凉 ,再置火上煮微沸 ,如此 3 次 ,乘热服之。可散淤消肿、润燥生津。医通无忧网认为主治由肺经郁热所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等。 按摩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给予药物治疗,比如口服扑尔敏,每次4毫克,1日3次或1%~2%的麻黄素滴鼻,每天2~3次,每次1~2滴。但是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 过敏性鼻炎在治疗上主要靠预防保健为主,尽量远离过敏原,防止呼吸道反复感染。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医总结出了一套按摩鼻部的鼻保健操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和缓解鼻塞,效果很不错,鼻塞时揉之即通,过敏性鼻炎者1月后也可见效。医通无忧网认为现介绍如下: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0T11:18:39.5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向孝军 [导读] 什邡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什邡 618400)慢性鼻窦炎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高发病。慢性鼻窦炎具有发病缓慢,复发率高,对患者影响大等特点,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向孝军 (什邡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什邡 6184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0例,对这5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治疗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及复发率低,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019-02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Xiang Xiaojun. Second Hospital Shif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hifang 618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treatment.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these 5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Result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surgery time, short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reatment of high efficiency, low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an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significantly, can be clinical. 【Key words】Endoscopic surgery; Chronic sinusitis; Clinical efficacy 慢性鼻窦炎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高发病。慢性鼻窦炎具有发病缓慢,复发率高,对患者影响大等特点,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慢性鼻窦炎的高发人群为中青年患者,该疾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鼻塞、脓涕等症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1]。此外,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方式无法根治,导致患者复发率高,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临床上,针对于慢性鼻窦炎疾病,建议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式,该种治疗方式疗效确切、治疗彻底、患者恢复快、安全可靠,是临床上认可的治疗方式。而在本次的研究中,也主要针对于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临床治疗的50例患者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其中男性患者30例,年龄在14岁到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1岁。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5岁到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岁。 1.2 方法 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在患者的钩突前下缘的位置作出弧形的切口,然后剥离再切除钩突,将病变组织全部切除,若鼻中隔偏曲,应对其进行矫正,如果鼻甲存在着肥大的情况,应该对鼻甲进行成形处理[2]。在术后,在患者的鼻腔内填充海绵四十八小时,并且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半年内的复发率进行观察。对50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见的五种治疗鼻炎的民间偏方

常见的五种治疗鼻炎的民间偏方 *导读:(1)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就是鼻窦内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鼻多浊涕、鼻塞、嗅觉不灵、头痛为主症,病程通常较长。慢性鼻窦炎是儿童…… *(1)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就是鼻窦内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鼻多浊涕、鼻塞、嗅觉不灵、头痛为主症,病程通常较长。慢性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病,其发生率远较一般人想象的高,因未受重视而往往形成慢性鼻窦炎。预防及自我调护: 坚持积极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牙齿保健都可以避免引发此玻慢性鼻窦炎应经常清除鼻内浊涕,保持鼻腔通气,注意擤鼻方法,以免鼻涕进入中耳腔,引发中耳炎。中医认为本病虚证虽多,实证亦不少,通常根据病症采用清热除痰、调补肺脾肾三脏为主要治疗手段。而西医通常采用滴鼻、吹鼻、热敷、激光理疗等方法治疗。 快捷疗法 冬瓜仁60克、芦根30克、水煎,早晚服。 青茶叶2克,开水冲泡,加入蜂蜜1汤匙,频饮。 夏枯草15克,菊花10克,开水泡,当茶饮。 *(2)变态反应性鼻炎 也称过敏性鼻炎,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多喷嚏、流

清涕、鼻塞为主症的鼻病,中医称本病为鼻鼽。起病前有身体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以后有怕冷,发热、头胀痛、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预防及自我调护: 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当该季节降临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花和花粉,减少户外活动。常年性变态性鼻炎患者要改善居室环境,不养猫、狗、花、鸟,不用毛料的地毯和羽绒褥垫,保持室外内通风,减少接触灰尘。 食疗有方 红枣补肺膏:红枣500克,杏仁250克,蜂蜜250毫升,生姜汁60毫升。共熬成膏,经常服用。适用于肺虚患者。 *(3)干燥性鼻炎 顾名思义,干燥性鼻炎是以鼻内干燥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鼻病,中医称鼻燥。本病多发于体质较虚者和经常吸入不洁气体者。患者自觉鼻内干燥不适,或有刺痒、异物感,常引起喷嚏,易出血。患者经常揉鼻、挖鼻,以减轻症状。预防及自我调护:患者应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避免长期吸入干燥、多灰尘及刺激性气体。平衡饮食,纠正营养不良,戒除嗜烟酒等不良习惯。定期滴、涂有营养及润泽鼻腔的制剂,避免使用强烈收缩血管的制剂。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食疗有方 石斛粥:鲜石斛2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先将鲜石斛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熬粳米成粥,加入冰糖,早晚服食。

儿童急性鼻窦炎指南最新版

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家委员会 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儿童鼻-鼻窦炎与下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所以该病越来越得到儿科医师的重视。本指南参考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文献[1-3],以及国内资深专家临床实践经验,并遵循“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针对从事儿童耳鼻咽喉科及儿科医师而制定。本指南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一.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定义 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感染包括病毒和/或细菌感染,其鼻部感染症状持续,但不超过12周;或脓涕伴发热(体温≥39℃)持续至少3天[4],排外其它因素(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发热。 二、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断 (一)症状 主要症状:鼻塞、黏(脓)性鼻涕、、颜面部疼痛或头痛,严重时甚至伴发热。 症状特点:年龄越小则全身症状越明显,病毒性鼻部感染症状拟在第10天之内缓解,细菌性症状通常持续10天以上仍无改善。疾病初期可能出现严重症状包括脓涕伴高热(体温≥39℃)和头痛。 (二)体征 主要体征:鼻甲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及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

巴组织增生并可见黏(脓)性分泌物附着、颜面部鼻窦部位压痛。 (三)辅助检查 1.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镜下可见下鼻腔黏膜充血与肿大,总鼻道、鼻底、后鼻孔及下鼻甲表面有黏/脓性分泌物,多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部分患者可见腺样体增大。 2. 鼻窦CT扫描: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可见密度增高,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检查[5-6]: ①有颅内、眶内或软组织脓肿等并发症征象者; ②足量抗生素按疗程治疗效果不佳者; ③反复发作者; ④怀疑有良性和恶性新生物。 3. 病原菌检测:诊断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金标准是鼻窦中菌群浓度≥10000 单位/ml,然而此微生物样本提取需窦腔穿刺在儿童临床缺乏可操作性,不易作为儿童鼻-鼻窦炎的常规检查手段,但有下列情况需行细菌学检查[7]: ①病情严重,甚至出现中毒症状; ②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仍无改善者; ③有免疫缺陷者; ④出现眶内或颅内并发症者。 三.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治疗 (一)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在儿童中应用主要针对细菌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鼻窦炎,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经验,对此疾病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其用法为 45mg/kg/day BID、疗程为10-14天如症状改善后再用7天,或着

4 鼻窦炎(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鼻内镜手术: 1.鼻中隔矫正术; 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 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 4.上颌窦开放术;

5.额窦开放术; 6.蝶窦开放术; 7.眶尖部手术; 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 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3.鼻腔冲洗。 4.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鼻炎咽炎偏方

1、盐水洗鼻治好我的鼻炎 我患鼻炎多年,久治不愈,已丧失治愈的信心。去年偶得一方:配制盐水(100毫升瓶内放食盐两匙,开水稀释),用牙签卷上棉球蘸盐水洗鼻孔,然后把药棉暂留鼻孔内,此时或头上仰或身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鼻两侧,并用力吸吮,使棉球上饱蘸的盐水流入鼻腔内,再流入咽喉部。开始时感到鼻内辛辣难忍,几次即适应,也可先用淡些的盐水洗逐渐加浓,使鼻腔慢慢适应。我坚持早晚各洗鼻一次,一个多月后,鼻腔畅通,嗅觉灵敏,多年的鼻炎治好了。 2、槐花蜜可治萎缩性鼻炎 一同事被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她自创一法治疗效果显著。每天早晚洗脸时,用小手指蘸流动的自来水在鼻孔内清洗,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粘膜后,用棉签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匀地涂在鼻腔患处。她坚持自己治疗两个多月,鼻腔已不痛痒,无结疝样分泌物,嗅觉也基本恢复正常。 3、大蒜治鼻炎 我患鼻炎,经多年医治,无明显效果。时好时患。经中医大夫介绍一方治愈,后介绍给多人用此方都有明显效果。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编者注: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4、丝瓜藤治副鼻窦炎 我是位副鼻窦炎患者,曾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后偶得一方,取得较好疗效。方法是:找老丝瓜藤数米,晒于,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千万别糊了),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使用时,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再用细塑料管(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连续数日可治愈。 5、冷水治鼻炎 1975年我得了鼻窦炎,很严重。两天一瓶滴鼻净还不够,只要停药,鼻孔立刻不通气。长时间治不好。这时一位张大夫说了一个偏方:洗脸不用热水,用冷水,用手心盛自来水管放出来的冷水,捂在鼻子上,把冷水吸进鼻孔里,而后擤出来,再盛水吸进去,再擤出来,连续几次,每天坚持。我用这个冷水疗法10天,鼻窦炎好了。这20多年,我用冷水疗法从未间断,鼻窦炎至今也没有再犯。 6、红霉素四环素眼药膏可治鼻炎 取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涂在消毒的棉花棒上,伸入鼻腔内均匀涂上药膏,每次以涂满鼻腔

浅析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护理

浅析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9-04-08T14:22:27.8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3期作者:刘文娟[导读] 合理的术后护理则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痛苦,并对预防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517000) 【摘要】探讨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护理措施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间于某医院就诊的鼻窦炎患者60人,对护理情况进行回顾。结果:60位患者在术后均进行随访、定期复查,其中痊愈56人,好转3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7.3%,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能够明显缓解病人焦虑,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合理的术后护理则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痛苦,并对预防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99-02 在鼻科疾病中,鼻窦炎是较为多见的一种,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鼻部疾病,病程时间长,药物治疗效果也比较缓慢。患有鼻窦炎的患者会出现流涕、鼻塞的情况,甚至引起头痛,对人的身体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或工作。在鼻窦炎的治疗方面,目前应用的比较多的是鼻内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医生利用内窥镜能够直接清除的看到病变组织情况,并进行清理,操作性强,对患者的损伤也小,不会如传统手术那样痛苦,优点比较明显,但是仍然需要同步进行全面的护理,缓解患者紧张、害怕等情绪,并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出现[1],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间于某医院就诊的鼻窦炎患者60人,对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探讨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护理措施及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间于某医院就诊的鼻窦炎患者6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人,女性患者24人,患者年龄在22-61岁之间,平均年龄(36.5±1.6)岁,所有患者都接受检查并确诊为鼻窦炎,临床表现为:脓涕、鼻堵、头痛、嗅觉降低,60为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 1.2研究方法 对60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60人中全麻2位,局麻58位,医生通过内窥镜进行鼻窦开放,清除病变组织,改善鼻腔。整理归纳60位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情况,总结护理措施及效果。 2.结果 60患者的均经过定期复查,其中痊愈56人,症状全部消失;好转3人,症状有明显且大幅度的减轻,局部或见轻微水肿,鼻腔内有少许分泌物;无效1人,术后半年复发,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感染情况。 3.护理方法 经归纳总结,60位患者的护理措施可总结如下: 3.1术前护理与准备 心理护理是术前护理的重点,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在术前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为了让患者能够用更加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向病人进行手术知识宣讲,让病人了解需注意的事项以及治疗中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可多讲述手术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提升信心,用良好的情绪和状态接受手术。 术前护理工作:依照麻醉规格做好护理工作,检验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 间、鼻窦CT等[2],排除手术前禁忌症。指导病人用口部呼吸的方式,并做好备皮、剪鼻毛等必要准备,叮嘱患者术前10小时开始禁食和禁水,并使用漱口液清洁口腔,如有假牙则需要拿掉。 3.2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局麻患者用半坐卧姿势静养,降低头部充血、水肿情况,并减缓头部疼痛,而全麻患者则需完全平躺6小时后再采取半坐卧姿势,头部需侧偏,以防患者出现呕吐并导致呼吸通路堵塞。隔肌下降对呼吸有帮助作用,在术后对病人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检查患者血压情况,检查术后出血情况,如鼻腔有渗血渗液现象可以让病人自主吐出,吞咽容易引发呕吐。需要时也可使用吸引器,清理患者口鼻腔中的分泌物,维持口鼻腔的湿润和清洁。 心理干预:通常患者在手术结束麻药褪去后会感到创口疼痛,并伴随头痛、昏沉等感觉,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或烦躁情绪,为了缓解此种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鼻腔填塞的作用和必要性,解释症状出现的原因以及能够得到缓解的时间和方式,让病人能够安心,对创口愈合和病情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叮嘱患者病情恢复期间需注意的事项,如禁用烟酒,避免剧烈咳嗽等等。 鼻腔护理:持续监测患者鼻腔的渗血状态,加入病人出现大量出血,要及时通知医生止血并从旁协助,同时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可用填塞方式止血,或针对出血部位进行划痕或微波止血,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病人术后未出现大量出血,要叮嘱病人必须了解并遵守的事项,如不可自己拿出填塞物,如果纱条不慎掉落,要通知护理人员做出处理。根据医生安排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手术结束1-2天之内将病人创口处的纱条拿出,并用呋嘛液,呋嘛液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鼻塞情况[3],要注意保持术后鼻腔的情节及湿润状态,可以使用有消炎作用的术尔泰,帮助鼻腔创口恢复。如患者有过敏情况,可对症使用曲安奈得喷剂。使用滴鼻类药物时,叮嘱患者使用方法与用量,保证药液能够被良好的吸收。指导患者掌握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的技巧。 饮食指导:病人在术后之后的6小时内如果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呕吐等现象出现,那么可以指导病人吃少许的流食,如粥类,同时也可少量饮水,水温较低的水有助于减轻病人创口的痛感,但温度不宜过低,也不宜大量饮用。术后会有较强的疼痛感,患者容易出现不思饮食的现象,护理人员应给予适当劝导,并详细告知需忌口的食物,如辛辣、冷硬等食物,应多吃含纤维量多的食物,保持肠道畅通,防止便秘,便秘会让脑部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创口出血。要及时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