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生态视角下的科技人才评价

人才生态视角下的科技人才评价
人才生态视角下的科技人才评价

孙锐:人才生态视角下的科技人才评价

孙锐

来源:科技日报 2014-06-29 02版

决策视野

[导读]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然而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却成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绊脚石。人才评价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对科技人才的有效甄别、选拔、使用和激励,进而影响到我国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列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健全人才评价工作迫在眉睫。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然而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却成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绊脚石。人才评价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对科技人才的有效甄别、选拔、使用和激励,进而影响到我国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列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健全人才评价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人才评价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很多人认为,仅以“论文、外语、文凭”这三大指标论人才、论英雄,伤害了不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而评出来的人用不上,用得上的人评不出,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此外,功利主义、官本位和人情评价等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导致虚假浮夸之风盛行、学术腐败行为难止。评价行政色彩过浓、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分类不足、评价标准遭人诟病、评价结果难以反映人才整体能力水平,是人才评价中广泛存在的突出问题。

科技人才评价涉及到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途径等,即由谁来评价,评价什么,以及如何评价等问题。要健全和改进人才评价机制,需要把握人才评价的一些内在逻辑以及各环节间的基本联系,并在人才评价规则制定中顺应遵循,这样才能保证科技人才评价更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开发规律。

科技人才评价联系着科技人才生态

人才分布在各个专业、行业和职业之中,不同人才个体在其领域内都占有一个“生态位置”,同时具有对应这一“生态位”的能级和影响力。人才生态是由或小或大的科学共同体、专业共同体、职业共同体共同组成的,体现着“专业”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化”力量。

人才个体在共同体中所处的“生态位”由人才自身的能力、价值、专业化水平等多种专业化因素所决定。由于人才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人才个体所占据的生态位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仅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对科技人才而言,对其的评价过程也就是确定人才在

某一专业领域中处于何种“生态位”,表现在通过一定甄别和测评手段挖掘、评估、显性化其人才价值、能力、能级、影响力,同时,也评价其“生态位”的活跃程度,即个体发展潜能的过程。在一个科学领域的人才生态中,学术大师,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居于顶层;而初出茅庐,刚入职场的新手可能居于底层。但随着人才的成长发展,其“生态位”也会不断变动。对一名科技人才来讲,其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职业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其在专业人才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不断攀升的过程。

科技人才评价要遵循真正的同行评议

由于科技人才都联系着一个由科学共同体、专业共同体组织形成的人才生态,那么科技人才评价是否有效,就要考量“评价”是否反映了两个实际:一是人才个体在专业领域人才生态中处于什么位置;二是人才个体在其专业领域内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由于不同学科间存在专业壁垒和信息不对称,要得到真正能够反映客观实际,具有一定价值的评价结论,只有通过专业共同体的“同行评议”才能讲得清楚。“同行专家”对专业领域内人才生态的框架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清晰的认知。专家们头脑中都有一副人才“生态地图”,他们在认定人才评价重要信息,把握人才评价关键因素,确认人才生态位置方面比其他人更具话语权。

作为评价主体的“同行”,是指那些足够“专业化”的专家,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眼光”和评价能力才能“慧眼识珠”。而“业外人士”往往很难知晓业内的创新标准和人才质量参照系。同业评议背后的实质是科学共同体评价、专业共同体评价,让“专家选择专家,让人才评价人才”应该是科技人才评价的核心技术路线。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政府不是专业机构,领导也不是专业人士,可他们却在实际操作中去评价成果、评价人才。沿用考核干部的办法去评价人才,在实施中又以“方便管理”为原则,这必然导致人才评价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为利益相关者牟利,背离了科技人才评价的初衷。

科技人才评价一定要业内来评、同行来评和第三方来评,而不是由政府来评,组织来评,领导来评。虽然我们以往也提到推动科技人才“同行评议”,但评出的人才仍旧“不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行专家”出了问题。在实践中,所谓“同行评议”往往被执行为熟人评议、就近评议、方便评议、小圈子评议,甚至让跨领域的专家来评议,这不是“真正”的同行评议,不是业内权威人士的同行评议,不是能代表专业共同体的同行评议,不是本领域本方向的同行评议,也不是能够辨别人才生态位的同行评议。这些所谓“同行评议”,与其说是在选拔人才、激励人才,不如说是在耽误人才、戕害人才。当前,高校职称评审之所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中不遵循真正的同行评议,导致人才评价不公恐怕是一个重要问题。

科技人才评价应有多样化的评价标准

科技人才评价与科技成果评价密不可分。在科学共同体、专业共同体中,科研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自有一套潜移默化的体系,同时它也是专业人才生态得以自组织的规则之一。笔

者调研发现,实践中,在一个具体的,较成熟的学科内,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会有公认的基本要素,标准已不成为一个问题,只是要求评价主体是“领域专家”。同时,由于不同学科有所差异,各领域内的“人才”内涵和人才“价值”体现各异,评价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当前在整体上,关于科技人才评价的现状是“行内知道,行外不知道;下面知道,上面不知道;一线知道,领导不知道”。还有一些部门、机构将人才评价简单化、政治化,妄图使用统一标准、一套规则对各专业各门类的人才进行“同一化”评价、“标准化”评价,结果导致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人才评价标准是个相对概念、时空概念。人才发展不是定制式的,对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才评价标准会有所不同;在不同时间(时期)、不同空间(地区),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更会有所差异。标准是分层、分类、多元的:有国际、国家、地区标准,有产业、行业、企业标准,也有系统、部门、机构标准,一级标准的门限值可能是另一级标准的最高点。今天的“高层次”人才,放在未来的评判视角下,可能称不上“高层次”。人才“标准”要到产业、行业、学科、领域中去发现,将它交给科学共同体、专业共同体和“业内”人士去制定,否则就会是“站在岸边学游泳”,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目的和手段脱节。

在当前阶段,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战略定位和人才生态给“人才标准”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是可行之举。政府的职能定位是健全同行评价机制,提供人才发展政策导向,而不是制定具体评价标准,主导人才评价过程。否则,评出的人才将难以被社会部门和市场主体所接受,被科学共同体、专业共同体所认可。目前“高级工程师”职称难以获得产业企业等效认同的尴尬就是这类问题的突出反映。

当前,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国际高层次人才数量稀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应着力建立和完善以专业人才评价专业人才的体制机制,减少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减少行政“认定”和行政干预,遵循市场法则,赛马而不相马,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将精力投入到完善同行评价、市场评价等开放式制度和环境建设上来,让科技人才在市场竞争和价值创造中脱颖而出,不断涌现。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2003年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为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行业和单位相继采取了多方位的特殊措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政策和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去年某市组织的政府年度奖励评审,要从申报的600项申请中评选出200项左右的一、二、三等奖,评审过程包括一次书面评审和两轮的会议评审,涉及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300余人。 我国目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程序不规范,重形式走过场,没有公信力;评价活动泛滥,质量低下。人才是“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但是科技是需要评价的,不评价不行,只是评价体系必须要科学合理。我认为,对于基础性研究,要看人才是不是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是不是发现新的真理或新的规律。对于应用性方面人才的评价,要看他研究成果的质量,技术创造的新方法、新成果在现实中有没有用;看在国际上的承认程度,看以后在技术进步上起什么作用。 现在,各类人才“计划”、“工程”、“项目”等,真是名目繁多,但用处寥寥无几。去年,我曾参加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发现不少问题,有些单位为了自身荣誉,将多项科技成果堆砌在一人身上,“包装”和“制造”人才,太不正常了。我建议国家要清理各种人才工程、计划,除少数确实发挥了实实在在作用并被广泛认可的以外应坚决制止,并停止设立新的人才计划和工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力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始终位列美国前五名的名校。不过,我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用区和零被引用区。尽管受关注程度低,但我们科技评价体系依然偏重论文,甚至到了“唯SCI 论”的地步。这一国际普遍认可的学术评价标准正在异化为国内某些人换取学位和职称的捷径。 现在我国对科研成果和人才的评价简单量化,偏重论文,只看重科研成果数量而不注重其质量和科学意义,导致部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还有的为发表论文而交纳“版面费”。这样的论文,大多数没有原创性,毫无价值可言。我觉得,科研人员应该潜心搞研究,淡泊名利,以科学家的良心来从事科学研究。建议国内在有关评比和晋级时把SCI与国内一级刊物结合起来,而且SCI文章必须要有引用,没有引用就不能参评。 因为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评价体系也需要多元化。现在一些年轻人,已经分不清自己努力做实验、作研究,究竟是为了探究科学真理,还是为了发表论文。我认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论文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评价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客观,摒弃“人情”。 对人才做出的成绩怎么肯定? 背景:目前,我国设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20日签署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两个等级,每年获奖项目总数从原有的800多项减少到不超过400项。

作为未来的科技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作为未来的科技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美术学院14级美术学王家伟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科技和信息的载体,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与使用的主体——科技人才,其素质状况如何将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着后发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与速度。正是因为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所以笔者对未来科技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做出探讨。 关键词:科技人才、素质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完全有别于20世纪工业经济时代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物质性的资源、资本和硬件的数量与质量,而是主要依赖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生产、积累、扩散利用和能量的释放。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已经被当代经济的发展实践所证明,生产力经济学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最活跃的非独立要素,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通过科学技术的人化、物化和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才能够实现。这其中人化是至关紧要的一环,因此充分发挥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技人才的作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面对日新月异的当代科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环境,也对未来科技人才所应当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具有探索未知的热情和敏锐的观察力 一般情况下,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熟视无睹,他们被动地接受周围发生的事物和出现的现象。如苹果成熟后从树上掉落在地上,这是年年都发生的极普通的事,成千上万的人都习以为常,唯独牛顿以好奇心经过细致观察和思考后,发现了地心引力学说,这一伟大发现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和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类人对外界的影响反映强烈,具有敏锐的好奇心,进取精神甚至冒险精神和灵活多变的头脑,这是作为未来科技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特点。 要想在科学上有所发现,就必须经常留心平日“视而不见”的诸多现象,努力地去探索这些现象的本质,才能有所发现。天花病的消灭就是英国医生琴纳发明了征服天花的有效武器。他通过观察发现挤牛奶和送牛奶的人一个都没有得天花病,就联系到天花病一定与牛有关,就在动物身上作了无数次的接种试验,来探索天花病的奥秘。由于琴纳发明了牛痘疫苗和进行人工接种,使人体获得了免疫力,制服了天花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打开了免疫学的大门,为免疫学奠定了基础。

重庆市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

重庆市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发展。围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服务全市创新发展需求,发挥人才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以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进重大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引导科技人才服务支撑新旧动能转换,有效发挥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加快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二)坚持品德为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科研诚信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从严治理弄虚作假和科研不端行为。加强对科技人才科学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鼓励科技人才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倡导诚实守信,强化社会责任,引导科技人才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 (三)坚持创新求实。把握科技创新的长期性、系统性、不确定性,突出评价中长期目标,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注重业绩和潜力评价、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完善容错免责制度,鼓励

科技人才增强创新意识,把握创新特点,勇于创新追求,不惧创新失败,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 (四)坚持科学评价。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打破简单“以文识人”“以证取人”的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分类建立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尊重用人单位评价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拓宽科技社团、企业和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以同行评价为基础,注重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加快建立完善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 二、分类与标准 (一)分类释义 根据我市科技人才的职业属性和科技活动特点,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社会公益研究、科技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人才等三类。 1.基础研究人才。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主要从事基础科学或应用基础科学的学术研究,承担发现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揭示自然现象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引领知识创新重任的人才。 2.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是指在科技活动中探索基础研究所获得成果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或者针对某些亟待解决的特定问题和实用目标,主要从事提供新系统、新产品、新品种、新结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等研究活动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有限公司 ***字[20**]第*** 号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激发科技人才的发明创造热情,考核技术创新效果,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工作氛围,同时加速公司新技术的产品化、成果化,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经讨论,在原科技人才绩效考核奖励实施办法实际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订本办法: 一、绩效考核: 科技人才的工作业绩与公司的效能、效益相结合。每个研发小组按照项目立项要求、时间完成工作,项目的奖励根据项目目标要求对其进行考核; (一)绩效考核要求: 1、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要求定期评估、考核:短期项目(半年之内)中途考核一次,长期项目(1年以上)每季度评估考核一次,项目完工后各项目都必须进行评估,考核,验收。 2、分段考核。各按照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奖励。 (二)绩效考核原则: 1、“考核评定、主管执行”,即目标制定、绩效评估、绩效考核。 2、考评小组在结果/结论未批准前,不准泄露任何有关信息;结

果/结论批准后,不准泄露讨论过程的任何信息。 (三)项目立项程序: 1、组建项目立项小组成员:科技人才、研发部门经理、人力资源主管、公司主管领导参加,研发部经理为组长的立项小组; 2、项目小组根据公司年度研发计划制定具体的绩效目标,报请总经理批准执行; 3、经批准的绩效目标,由部门经理与科技人才签订《绩效目标责任书》,正式执行; 4、经批准的绩效目标由“研发部”报“财务部”备案。 (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设计原则 新产品的开发须紧密结合企业战略,在研发推出新产品时,要把产品开发的实用性作为首要的考核指标。研发部门、研发小组和研发个人的考核指标必须息息相关,建立由上而下的指标分解体系。根据研发策略,平衡好长期性与短期性指标、绩效指标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指标体系 (1)业绩指标 A、项目经理的业绩指标:新产品开发周期、技术评审合格率、项目计划完成率、项目费用控制、客户满意度、团队士气指数等; B、开发人员的业绩指标:项目计划完成率、项目流程、规范符合度、设计的可生产性、设计成本降低率等; C、测试人员的业绩指标主要:测试问题解决率、运行质量、计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模板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中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 为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各级政府、行业和单位相继采取了多方位的特殊措施, 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政策和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去年某市组织的政府年度奖励评审, 要从申报的600项申请中评选出200项左右的一、二、三等奖, 评审过程包括一次书面评审和两轮的会议评审, 涉及评审专家及工作人员300余人。 中国当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评价程序不规范, 重形式走过场, 没有公信力; 评价活动泛滥, 质量低下。人才是”干”出来的, 不是”评”出来的。可是科技是需要评价的, 不评价不行, 只是评价体系必须要科学合理。我认为, 对于基础性研究, 要看人才是不是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是不是发现新的真理或新的规律。对于应用性方面人才的评价, 要看她研究成果的质量, 技术创造的新方法、新成果在现实中有没有用; 看在国际上的承认程度, 看以后在技术进步上起什么作用。 现在, 各类人才”计划”、”工程”、”项目”等, 真是名目繁多, 但用处寥寥无几。去年, 我曾参加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 发现不少问题, 有些单位为了自身荣誉, 将多项科技成果堆砌在一人身上, ”包装”和”制造”人才, 太不正常了。我建议国家要清理各种人才工程、计划, 除少数确实发挥了实实在在作用并被广泛认可的以外应坚决制止, 并停止设立新的人才计划和工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影响力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 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 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 甚至超过始终位列美国前五名的名校。不过, 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用区和零被引用区。尽管受关注程度低, 但我们科技评价体系依然偏重论文, 甚至到了”唯SCI 论”的地步。这一国际普遍认可的学术评价标准正在异化为国内某些人换取学位和职称的捷径。 现在中国对科研成果和人才的评价简单量化, 偏重论文, 只看重科研成果数量而不注重其质量和科学意义, 导致部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 还有的为发表论文而交纳”版面费”。这样的论文, 大多数没有原创性, 毫无价值可言。我觉得, 科研人员应该潜心搞研究, 淡泊名利, 以科学家的良心来从事科学研究。建议国内在有关评比和晋级时把SCI与国内一级刊物结合起来, 而且SCI文章必须要有引用, 没有引用就不能参评。 因为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的不同, 评价体系也需要多元化。现在一些年轻人, 已经分不清自己努力做实验、作研究, 究竟是为了探究科学真理, 还是为了发表论文。我认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论文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而且评价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客观, 摒弃”人情”。 对人才做出的成绩怎么肯定?

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大唐山东烟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需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烟台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烟台公司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 1.1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烟台公司评选出来的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1.2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科技人才队伍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培养,

只有扎扎实实抓培养,才能拥有和掌握一批各专业技术领域的拔尖人才,使我们的科技人才队伍能够面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是加强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每年可有计划地选拔青年科技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举办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学习班,可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举办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各类继续教育。 二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培养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专家、总工帮教指导制度,可采取“导师带教制,专家促培养”等措施,重点抓好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和优秀年轻人才培养,重视培养年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善高层次专门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使年轻骨干在专家的传、帮、带下不断成长提高。 1.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交流 按照个人自愿、企业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烟台公司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1.4量化认定评价,增强科技人才的紧迫感和压迫感 科学地评价科技人才,可以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性基础工作,又是科技人员工作的难点之一。目前,烟台公司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主要以人为因素评定为主,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要积极探索各类科技人才评价方法,建立以

科技人才评估问卷人才版0215.doc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问卷 (人才版) 尊敬的专家: 您好!您现在参加的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评估》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匿名形式,所获信息仅供研究使用,并予以严格保密。感谢您的支持!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对应的选项上填写或划“√”。没有特殊说明的都为单项选择题。 《科技规划纲要》中期评估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评估组 1.< 2.您的性别:(1)男 (2)女 3.您的年龄:周岁 (1)25岁以下(2)26-30岁(3)31-35岁(4)36-40岁(5)41-45岁 (6)46-50岁(7)51-55岁(8)56-60岁(9)61岁以上 4.您的职称: (1)正高级(2)副高级~ (3)中级 (4)初级(5)无职称 5.您所在单位的性质: (1)党政机关(2)高校与科研机构(3)其他事业单位(4)国有企业 (5)外资或合资企业: (6)民营企业 (7)其他(请写明): 6.您从事的工作: (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教学(4)科研管理7.您的工作(或专业)属于以下哪个领域: ^ (1)装备制造 (2)信息(3)生物技术(4)新材料(5)航空航天(6)海洋(7)金融财会(8)国际商务 ! (9)生态环境保护 (10)能源资源(11)现代交通运输(12)农业科技(13)教育(14)政法(15)宣传思想文化(16)医药卫生 , (17)防灾减灾 (18)其他(请写明): 8.您参加工作的时间:

(1)3年及以下(2)4-6年(3)7-10年(4)11-15年(5)16-20年(6)21年以上 9.您的最后学历/学位: (3)本科(4)硕士(5)博士(1)中专及以下— (2)大专 10.您认为随着《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人才工作的力度与之前相比: (4)不了解 (1)显着增强(2)略微增强| (3)没变化 11.您认为《规划纲要》颁布六年来,以下哪些方面有明显成效(可多选):(1)加大对科技人才发展的投入(2)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 (3)加强人才法制建设(4)改革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6)引进一批国内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5)制定和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人才工程 (7)选拔培养高层次科技创业创新人才(8)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9)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10)研发出重大科技成果 (11)填补国内科研空白(12)推进国内教育、科技体制创新 (13)加强国内外科技、产业交流(14)其他 12.\

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赵伟高昌林2李兵2屈宝强1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2.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北京100045) 摘 要:在明晰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基本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价值取向理论与利益相关方理论对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评价原则。基于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模型,分别探讨了战略研究类人才、领域研究类人才、基础服务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导向和要点,并分析了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科技人才;社会公益;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772/j.issn.1674-1544.2014.03.001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 Welfare S&T Talents Zhao Wei1, Gao Changlin2, Li Bing2, Qu Baoqiang1 (1.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2.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Exchange and Development Service of MOST, Beijing 100045) Abstracts: By clearing the basic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S&T) talents in public welfa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ole and effect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theory and the stakeholder the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posed the evaluation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talent evaluation models, the orientation and points for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trategic talents, field talents and service tal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dividually. Furthermor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S&T talents of public welfare was analyzed. Keywords: S&T talents, public welfare, evaluation system,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echanism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遵循科技活动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对从事社会公益类科研活动的优秀科技人才实行长期、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重在考核其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的能力和贡献[1]。 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就是指实际从事于社会公益科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特定能力,能进 1 作者简介:赵伟*(1975-),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资源管理与共享。高昌林(1965-),男,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统计与管理、科技人才管理。李兵(1972-),男,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人才管理。屈宝强(1980-),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资源管理与共享。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1GXS5K096);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科技人才信息管理和评价机制研究”(2010GXS4K040)。 收稿日期:2014年3月31日。

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现状、问题与对策

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科技人才日益重视,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人才政策也渐趋完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 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 科技,核心在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 键变量,对创新型科技人才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 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 前言 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创新能力不足。构建 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可以充分 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激发人才的创新和知识转化行为。 1 创新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意义 当前我国的人才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完善,人才创造活力也在不断加强,人才 评价体系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只是凭借论文、职称和学历作为标准的现象依 旧存在,影响了科技人才评价工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科 技人才评价体系进行有效地构建和完善,将其作为培养、运用和引进科技人才的 依据,同时也在科技人才的成长中发挥引导作用。 在相关的人才工作文件中曾经提出,要建设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 机制,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性与科学性。构建符合创新驱动要求的科技评价体系,在科技人才评价过程与指标中呈现出创新导向,对于建设一支促使创新驱动战略 落实的科技人才队伍有着很大的意义。所以,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对 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要考虑到创新驱动对科技人才的需要,提出创新驱动战 略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中的内容与主体,以此让评价体系更加合理,为人才工作 的实施和人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间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 也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持续的科技创新作为支撑。《人民日报》2019年2月18日发布:截至2018年底,我国研发人员达418万人,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尽管以上成果很好地支持了我国创新型国 家建设,然而我们的科技人才在创新能力、科技知识转化等方面与欧美国家还有 一定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依赖模仿或者引进。科技创新如何才能实现突破,持续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是科技人才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习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会议中提及,要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科技 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激励上起着显著的作用,是人才选拔和开发的基础。为此, 国家层面陆续推出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 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及《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 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重要文件,不断推动着科技人才评价的完善。同时在学 术研究领域,专门强调创新的科技人才评价仍然是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然而在 评价内容和方法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基于创新的本质、从多元化的视角,探索如何构建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以期有效促进科技人才资本效用最大化, 推动整个国家社会创新成果的产出。 3 科技人才评价研究及实践进展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精品 河南佰嘉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HENAN BAI JIA NEW ENERGY-SAVING MATERIAL CO.,LTD 文件名称: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文件编号:BJ/SM03-32-A/0 版本:A/0 编写人:宋敬年 审核人:娄艳敏批准人:姬全武 受控状态:生效日期: 2015/10/21 分发号:A-09 会签部门

一、目的 为激励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科学技术对企业的推动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薪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绩效,提供研发人员薪酬福利、培训及奖金核定的依据,保障组织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研发中心研发人员 二、考核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考核制度规定的内容、程序与方法为 准绳,考核力求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来进行。 三、考核公式及其换算比例: 3.1 绩效考核计算公式=KPI绩效(70﹪)+个人行为鉴定30﹪ 3.2 绩效换算比例:KPI绩效总计100分占70﹪;个人行为鉴定总计100分占30﹪。 四、绩效考核相关名词解释: 4.1 绩效考核: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对员工品性、业绩、能力和努力程度进行有组织的观察、分析和评价。 4.2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4.3个人行为鉴定:是指被考核者,在日常工作中,违反技术中心(技术部)相关考勤、培训、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而被处罚分数或者有建议性提议、突出性表现而被奖励行为的结果。 五、绩效考核细则 5.1 KPI绩效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制订,每个被考核人有6项考核内容,总分为100分,根据项目计划完成率、项目流程、规范符合度、设计的可生产性、

国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27511059.html, 国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作者:刘小婧李文梅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才发展战略体系基本形成,科技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战略体系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已相对完善,籍此以归纳出几个发达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的特点,为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科技人才评价研究 近年来,我国人才发展战略体系基本形成,为人才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也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人才政策的发展,科技人才评价工作虽在人才发展战略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针对几个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为我国的科技人才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国外科技人才评价工作的概况 1.美国。美国的科研管理一直秉承学术自由的原则,故其科研人才的评价制度也并不统一。但各个科研院所内部有着严格的、科学的、系统的科研人员考核体系。各个考核机制目标明确,具有系统性和竞争性,保证了机制的活力,从深层次激发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一是重视工作成绩和实践能力,简称“功绩制”。在科技人才评价方面侧重于定量考核,一般采取岗位评价法。评价指标如学术论著、学术报告、科研经费和其他学术活动。考核指标在设定指导思想时,与科研院所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其配套待遇与评估直接关联,对科研人才更是一种激励,从深层次激发活力。二是强调评价人才在某一科技领域的特长,即侧重“专才”,因此在人才测评方面也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项目方面的测试,达到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吸引和留住各类科技人才。三是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立不同的评议制度,定期接受评价,无论是否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四是动态的同行评价的人才评价机制。美国对升职评价、终身教授评价等一般采用校内和校外同行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如美国费米实验室(FNAL)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都专门设有评聘专家组或专家委员会,负责科研人员的晋升考核,注重听取外部同行专家的意见,形成动态机制,激发科研人才的科研精神。尤其针对青年科研人才,在评价时更加注重质量,鼓励他们创新。 2.英国。英国的科研学术水平在世界属领先水平,一方面早在1986年英国就开始推行“科研评估机制”(RAE),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科研水平的进步。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革,2014年形成“研究卓越框架”(REF)评估体系。一是轻投入,重成果。REF的评估方向主要有科研成果、科研影响力和科研环境三个方面。分别占比60%,25%和15%。成果形式也不全是以学术论文为准。科研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从事科学研究,更不是竞争科研项目经费。重点指标是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综合影响力,从而促进了高校和工商业界的交流

德国的科技人才评价

德国的科技人才评价 德国的科研管理和技术创新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独具特色,体现在科研政策、科技体制、科研和开发活动、科研成果的归属和评定、科技人才评价等诸多方面,建立有完善的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发体系。目前,除美国外,德国是诺贝尔奖得主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居全球领先地位。 大学在科技人才评价中享有较高的自主权。在德国,大学和科研院所有较高的自主权,围绕本校(院所)的教学和科研定位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评聘各级人才,政府不过多干预。各大学对教授的选聘控制非常严格,教授职位根据专业需要和师生比例设置为固定数额,只有当教授因故空出职位后,才考虑招聘。 科技人才选聘和评价的标准与过程具有公开性。不仅是在德国,公开性是发达国家科技人才选聘和评价制度中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大学一经决定选聘教授,便会向其他院校及有关专业学会发出选聘信息,同时在全国专业报刊上刊登广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遴选。通过应聘、竞争、评价,有利于选贤任能,有利于大学间、大学与社会之间不同学术流

派、学术观点和不同学风的交流,活跃了学术思想,促进了创新和国家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 严格的科技人才评价条件及评价程序。德国与其它发达国家高校对教师(教授)都有着明确的评聘条件(指标),还具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相应的程序实现评价,以确保选聘教师的“名副其实”。如果没有严格的评价程序,标准的实施只能流于形式。这种评价和考核不仅适用于选聘教师(教授)时,而且贯穿于教师(教授)的日常管理、晋升评价等全过程,同时,用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中。 评奖少而精。在德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指标及其方法之所以能够比较有效地发挥相应作用,究其原因还包括:不搞“照顾”、“平衡”、“资历”性评聘,必须是学术水平和品德境界都达到一定高度的人才有可能进入精英层次;评奖少而精,由权威的学术机构评选,而非由政府评选;有比较完整、严格的评价监督机制,并体现在整个评价过程中。 (摘编自《学习时报》程萍/文)

做好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如何做好人才评价体系?在针对某大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的现状后,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给出了以下建议:1、建立人才评价系统。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是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库的必要前提。2、建立人才评价记录系统,为培养人才奠定数据基础,有效整合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结合企业、岗位工作特点及人员特点,建立人员评价的核心指标。并且华恒智信认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可以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全面、客观、详细的信息,同时也能给人才本身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让其明白哪里存在不足,并引导其改进行为,从而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利用。人才评价机制是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机制、监督机制的基础,人才评价体系是为了实现人事人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那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华恒智信具体是如何解决某大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所面临的人才评价体系问题的吧。 【客户行业】机械装备行业 【客户问题】搭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客户背景】 捷瑞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化名)于2003年成立,下设三家研究所及八家生产制造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大连市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25万m2,总建筑面积8.5万m2,公司注册资金1.7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3.5亿元。业务领域覆盖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建筑、轻工、汽车等在内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主要业务包括:以成套机电设备为载体的国内外大型工程承包;国内外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监理及项目管理;高新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开发研制,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机电产品的研制、生产;以机电产品进出口为重点业务的国内外贸易等。该公司以细抓产品质量为核心、以严抓企业管理为基础、以狠抓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常抓市场开发为目标为企业发展理念,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生产设备及专业的人才队伍,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人员规模也逐年扩大。 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人员数量也逐年增加,但是优秀人才的数量增加却远远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人才需求迫切,外部人才难觅,内部人才培养速度过慢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就被提上该公司管理者的日程。 【现状问题】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该集团公司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达到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文件名称: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文件编号:BJ/SM03-32-A/0 版 本:A/0 编 写 人:宋敬年 审 核 人:娄艳敏 批准 人: 姬全武 受控状态: 生效日期: 2015/10/21 分发号:A-09 会签部门 部 门 综合管理部 品保证质部 研发中心 生产部 市场部 设备运营部 资材部 会 河南佰嘉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HENAN BAI JIA NEW ENERGY-SAVING MATERIAL CO.,LTD

签宋 敬 年娄 飞 张 小 燕 郭 春 花 郭 亚 利 刘 培 胜 刘 旸 数量 (份) 1份1份1份1份1份1份1份

文件修改履历 BJ/SQ02-001-01 修改时间版本修改内容生效日期修改人2015-10-21 A/0 起草编写《科技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2015-10-21 宋敬年

一、目的 为激励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科学技术对企业的推动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薪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绩效,提供研发人员薪酬福利、培训及奖金核定的依据,保障组织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研发中心研发人员 二、考核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考核制度规定的内容、程序与方法为 准绳,考核力求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来进行。 三、考核公式及其换算比例: 3.1 绩效考核计算公式=KPI绩效(70﹪)+个人行为鉴定30﹪ 3.2 绩效换算比例:KPI绩效总计100分占70﹪;个人行为鉴定总计100分占30﹪。 四、绩效考核相关名词解释: 4.1 绩效考核: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对员工品性、业绩、能力和努力程度进行有组织的观察、分析和评价。 4.2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4.3个人行为鉴定:是指被考核者,在日常工作中,违反技术中心(技术部)相关考勤、培训、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而被处罚分数或者有建议性提议、突出性表现而被奖励行为的结果。 五、绩效考核细则 5.1 KPI绩效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制订,每个被考核人有6项考核内容,总分

人才生态视角下的科技人才评价

孙锐:人才生态视角下的科技人才评价 孙锐 来源:科技日报 2014-06-29 02版 决策视野 [导读]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然而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却成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绊脚石。人才评价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对科技人才的有效甄别、选拔、使用和激励,进而影响到我国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列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健全人才评价工作迫在眉睫。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然而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却成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绊脚石。人才评价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对科技人才的有效甄别、选拔、使用和激励,进而影响到我国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列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健全人才评价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人才评价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很多人认为,仅以“论文、外语、文凭”这三大指标论人才、论英雄,伤害了不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而评出来的人用不上,用得上的人评不出,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此外,功利主义、官本位和人情评价等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导致虚假浮夸之风盛行、学术腐败行为难止。评价行政色彩过浓、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分类不足、评价标准遭人诟病、评价结果难以反映人才整体能力水平,是人才评价中广泛存在的突出问题。 科技人才评价涉及到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途径等,即由谁来评价,评价什么,以及如何评价等问题。要健全和改进人才评价机制,需要把握人才评价的一些内在逻辑以及各环节间的基本联系,并在人才评价规则制定中顺应遵循,这样才能保证科技人才评价更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开发规律。 科技人才评价联系着科技人才生态 人才分布在各个专业、行业和职业之中,不同人才个体在其领域内都占有一个“生态位置”,同时具有对应这一“生态位”的能级和影响力。人才生态是由或小或大的科学共同体、专业共同体、职业共同体共同组成的,体现着“专业”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化”力量。 人才个体在共同体中所处的“生态位”由人才自身的能力、价值、专业化水平等多种专业化因素所决定。由于人才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人才个体所占据的生态位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仅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对科技人才而言,对其的评价过程也就是确定人才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