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卫星数据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中国海洋卫星数据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中国海洋卫星数据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中国海洋卫星数据标准体系表》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二〇一八年六月

《中国海洋卫星数据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背景

海洋卫星是指主要用于海洋水色要素、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探测和海上目标监测,设计发射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及其相应地面系统。卫星海洋应用是指利用海洋卫星及其他卫星,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污染监测防治、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服务的工作。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将卫星遥感应用于海洋研究,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制自主海洋卫星。2002年我国首颗海洋卫星成功发射,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海洋遥感事业进入了自主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的新时代。随着2011年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成功发射,2016年我国首颗海洋监视监测卫星高分三号成功发射,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系列优势互补的自主海洋卫星观测体系,并逐步由科研试验型转为业务运行型。海洋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和运行,不仅是我国海洋卫星遥感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且在海洋卫星的研制、发射、控制、运行、管理、应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海洋卫星遥感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对于其它海洋调查手段,海洋卫星遥感具有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卫星遥感不受地理位置、天气和人为条件的限制,可以覆盖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条件恶劣的海区及政治敏感区,卫星遥感能大范围、准实时、周期性以及多要素同步地开展海洋监测,有利于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普查、海岛海岸带测绘制图及污染监测等。随着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海洋卫星遥感所涉及的要素、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海洋卫星遥感产品正趋向于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然而由于我国海洋卫星遥感起步较晚,目前尚缺乏较完善的海洋卫星及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

因此,为了确保海洋卫星及卫星海洋应用相关成果的质量及数据交换共享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需要制订相应的标准以满足产品处理标准化的需求,同时为厘清各标准之间的关系,在全面、完整前提下尽量避免交叉重复,保持海洋卫星及卫星海洋应用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需建立海洋卫星及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

系。

2. 目的

我国尚无统一的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不利于推进海洋卫星产品在海洋领域的推广使用,不利于海洋卫星遥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海洋事业。紧密围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需求,进行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制修订顶层设计和全盘策划,研究、建立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合理界定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化的对象与适用范围,并制定、实施一批重要技术标准,促进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技术的发展,指导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工作的开展,规范工作程序,满足我国海洋卫星遥感事业对标准化的需求,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3. 意义

本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的制定能够保证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各类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成为科学的有机整体。

通过研究、建立该标准体系,将构建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发展框架,为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工作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指导今后一段时期内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制修订工作,更有助于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工作的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二.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计划项目编号、参加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做的工作等)

1.任务来源

国海环字[2011]536号文。

2.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有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蒋兴伟、高学民、刘建强、王其茂、朱海天负责研究、列举标准体系的二级、三级目录,确定“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起草“编制说明”。

各三级目录下需要制定的标准即标准明细表分别由孙从容研究员、兰友国研究员等人研究确定,详见表1:

表1 各三级目录标准明细表主要编写情况

3.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

起草组自2017年开始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研究,2017年6月15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编写工作会议。会议对《中国海洋卫星数据标准体系表》(国海环字[2011]536号)的标准名称进行了讨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原标准名称包含范围有限,不能包含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的全部工作,建议暂时保留原名称,待征求意见后,将原标准名称调整为《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以更好的满足海洋遥感技术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会议讨论明确了“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编写工作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初稿阶段:

2017年6月-2017年12月,起草工作组开展资料收集、调研和技术研究,起草标准。编写组通过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征求专家对“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框架(草案)”意见和建议,多次对框架作调

整和修改,形成“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框架(初稿)”。

2017年12月19日,编写组在广州组织召开“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框架(初稿)”第一次研讨会。来自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武汉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共计1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高学民主持,编写组朱海天副研究员代表课题组介绍了“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框架”的工作进展,强调了标准体系建立的原则;会议代表详细研讨并确定了“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框架”二级、三级目录。会议还进一步明确了目录下各项标准明细表编制的任务分工,要求各负责人按要求列出各自目录下现有的、正在制修定的及未来需制定的标准名称、编号、宜定级别、拟制修订时间等。

2018年1月底,编写组汇总各三级目录下的标准明细表,结合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框架(征求意见稿),形成了“中国海洋卫星数据标准体系表”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阶段:

2018年7月中旬向28家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对本标准及编制说明征求意见。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

1.标准编制的原则

(1)标准体系和体系表的编制遵照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科学先进、简便易懂和实用有效的原则,保持标准体系的合理构成。

(2)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与有关文件、规章内容相互协调。体系表的编制工作方法和格式符合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规定。

(3)本标准体系表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出以下几点:

a.一定时期内应有的全部标准;

b.各类标准以至各项标准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

c.标准的优先顺序;

d.继续使用的现有标准,一定时期内应制订、修订、更新的标准。

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海洋局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海洋遥感工作方针和规划为指导,以国家标准《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为技术导则,按照海洋标准体系结构框架的建设布局,建立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和体系表。

(1)确定标准框架结构的总体依据

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是其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统一体。纵向结构代表标准体系的层次,横向结构代表标准体系的标准化对象领域。不同层次的标准互相制约、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按照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规定,结合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工作的特点,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表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专业通用标准。

——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下位类,即门类标准(二级目录),在此根据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工作的特点划分两个门类标准。

——第三层次为专业门类的下位类,按标准适用范围将门类再细分次级门类(三级目录)。

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将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领域所需的标准安排在不同的层次上。为了尽量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尽量将标准安排在较高的层次,确保标准在大范围内协调统一。根据这一原则,大部分基础通用标准安排在第一层次,以使通用标准能在整个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领域内适用。其他标准根据其实际指导作用和适用范围,适当安排在第三层次。

(2)确定标准框架结构的具体依据

在2017年6月15日北京组织召开了“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编写工作会议上,研究并初步拟定了“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草案)”

的标准框架和技术内容,将标准体系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为基础通用标准,第二大类为海洋卫星标准明,主要涉及海洋卫星的接收、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定标检验和数据产品,第三大类为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主要涉及水体环境、海洋灾害等各应用领域的相关标准。

(3)标准明细表的确定依据

以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以目前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结合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工作的实际需要,列出了近百项标准明细,包括已批准发布的标准、作为计划项目正在制修订中的标准和今后需要研究制定的标准。按照标准预计包含的内容,初步给出了标准性质、标准级别和标准类别。

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三级目录下各标准明细表主要依据海洋卫星产品生产和应用方向来确定,对已有标准进行整合,并做适当补充而得来的。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本标准通过对国内外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技术与方法发展现状开展分析研究,构建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并通过该体系的建立,确定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领域标准化工作方向、重点、工作程序和步骤,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起草标准草案,形成标准送审稿,审查标准,形成标准报批稿,出版。标准发布后,在全国范围内宣贯、实施。

本标准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各个层次的确定是按调查内容还是按调查技术方法,以确保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又层次适当、划分清楚。经过专家多次研讨论证,最终确定体系框架的二级目录包括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2个目录。

本标准发布后,将构建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标准发展框架和实施步骤,逐步统一海洋卫星产品生产、卫星海洋应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有效提高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技术和水平,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海洋安全保证、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预防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五.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无冲突。

六、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七、贯彻该标准的要求和措施的建议

(一)组织措施

建议由自然资源部牵头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今后海洋卫星领域制定出台的有关规划编制、评估、审查或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应酌情引用本标准。

(二)技术措施

海洋卫星领域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应结合本标准开展。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一、制定依据: 1.1998年机构改革后,国务院“三定”方案中所确定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 2.1993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技监局标函[1993]529号)。 二、主要作用: 1.《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以下称《体系表》)是对国务院“三定”方案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的具体实施,是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2.《体系表》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作为旅游业标准立项工作的依据。 3.在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中,对于管理交叉关系的协调问题,《体系表》将作为解释的重要依据。 4.在与世界旅游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过程中,《体系表》是解释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的最基础资料。 三、编制说明: 根据《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所确定的框架,特别是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经验和今后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实 际需求,参考1999年底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制定《体系表》的主要建议,按照两种体系对旅游标准进行分类和

编排,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业标准体系的框架: 1.按照标准的一般划分,分成基础标准、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5大类。 2.按照旅游业构成要素的划分,分成食、住、行、游、购、娱6大类,并且增加一大类综合类,共7类。 3.按照以上划分方法,对于已经出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经批准立项正在起草的标准和考虑申请立项的标准在表中确立位置。 4.此表是开放式的,在框架确定后,可以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和补充,并及时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 制表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注:为已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制表时间:2000年11月 基础标准 设施标准 服务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食 旅游定点餐馆设施 旅游团队餐质量标准

城市规划管理规定附录

精品 附录一 名词解释 1.建筑容积率(容积率) 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 2.建筑密度 指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3.绿地率 基地内绿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 4.低层建筑 指高度小于、等于10米的建筑,低层居住建筑为一层至三层。 5.多层建筑 指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的建筑,多层居住建筑为四层至九层。 6.高层建筑 指高度大于、等于24米的建筑,高层居住建筑为九层以 welcome

精品 上(不含九层)。 7.超高层建筑 指高度大于、等于100米的建筑。 8.公寓式办公建筑 指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每个单元平均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50平方米,有独立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 9.一般办公建筑 指非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按层设置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 10.商业建筑 指综合百货商店、商场,经营各类商品的专业零售和批发商店,以及包含饮食等服务业的建筑。 11.商住综合楼 指商业和居住混合的建筑。 12.商办综合楼 指商业和办公混合的建筑。 13.裙房 指与高层建筑紧密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多、低层建筑。 裙房的最大高度不超过24米,超过24米的,按高层建筑处理。 14.建筑间距类区范围划分 welcome

精品 ①Ⅰ建筑间距Ⅰ类地区:湘江以东,三一九道以南,二环以西,以北所围合范围。其中心地段指湘以东,湘雅路以南,芙蓉路以西,劳动路以北所围合范围(Ⅰ0)。具体见附图《建筑间距Ⅰ类地区范围示意图》。 ②建筑间距Ⅱ类地区,除建筑间距Ⅰ类,Ⅲ类地区外,城市规划区范围。 ③建筑间距Ⅲ类地区:指环境要求较高地区,如风景名胜区、纪念地周边地区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指定地区。 welcome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七年五月

前言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的组成和结构,是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发展的规划蓝图。《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具体体现,是编制水运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库的依据,是开展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标准立项和编制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标准科学管理的基础。 现行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自2001年12月颁布实施以来,对指导和加强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原体系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满足我国加入WTO后对水运工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对原体系表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随着水运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标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保持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标准动态管理的角度而言,也应对《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进行了本次修订。 本次体系表的修订,在第一层扩充了工程建设管理类标准和工程维护技术类标准,完善了体系结构;调整了标准体系号,将设计标准与施工标准分离,整合了内容交叉和性质类同的标准,增强了标准体系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的适应性;增加了设计通则、施工通则、耐久性设计等标准,拟将涉及安全、环保、节能、可

持续发展和通用的强制性条款统一编入通则中,为实现“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的分离,为“强制性标准”上升为“技术法规”,并为逐步形成“技术法规”和“指南”、“手册”并存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本次修订共录入体系表的标准共87本,每本体系标准均赋予一个体系号,以便于体系表的管理。 为了使新体系表和现行标准管理能顺利衔接,本次修订建立了具有可整合性和可扩展性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库。项目库纳入了水运工程建设已颁标准、在编标准和拟编标准。 在本体系表的实施过程中,请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司工程技术处(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100736)。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 ××××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文号),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 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 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 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说明)

(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 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重要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 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 (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强制性标准要详细说明强制的内容及理由)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必要项)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选填项)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12年版)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2012年版)》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2012年版) 一、道路交通管理机制指数 1、道路交通规划体系 符号:P1 定义:针对城市的交通发展,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 主要评价内容: (1)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2)编制公共交通规划; (3)编制停车设施规划; (4)编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5)编制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6)编制城市交通年度报告。 单位:无 2、交通综合协调机构 符号:P2 定义:建立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根据交通需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和城市发展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 主要评价内容:

(1)有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制; (2)将交通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城市交通问题专题会议; (3)设立工作制度健全、责任明确的综合协调常设机构; (4)机构负责人为政府主要或分管领导,成员包括规划、建设、公安交通、交通运输、教育、园林、市政、城管执法等部门人员; (5)组织协调、跟踪落实与监督考核机制完善; (6)具体工作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 单位:无 3、交通影响评价 符号:P3 定义:建成区内实际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例。 单位:% 表3 交通影响评价分级表 4、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 符号:P4 定义:建立多部门合作、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决策科学的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机制。 主要评价内容:

(1)利用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 (2)定期开展交通拥堵节点和交通秩序乱点排查工作; (3)制定交通秩序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实施计划,任务分解、工作责任及进度目标明确; (4)重大交通建设和改善项目征求公众意见; (5)持续开展严重违法行为整治行动; (6)建立严重交通违法与银行信贷信用考评、机动车保险费率挂钩制度。 单位:无 二、道路通行条件指数 1、道路网密度 符号:P5 定义: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城市道路)。 单位:km/ km2 表5 道路网密度分级表 2、人均道路面积 符号:P6 定义:市区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与市区人口(包括农业人口)的比值。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一、企业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能够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以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最佳秩序,推动企业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外贸出口的效益型发展路子,增强全行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其组成单元是标准。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表现形式,它是研究、分析和优化标准体系的重要工具,是系统收集标准和编制标准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完善、有序的基础,是一种包括现有、应有和预计要发展的标准的全面蓝图。 编制本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将为本公司各级各类人员了解掌握标准和实施标准提供基本依据,为制定本公司企业标准化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实现本公司的经营理念和长远发展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二)、编制原则 ???目标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满足本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能够促进企业管理达到科学有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系统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在企业大系统中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层次原则——企业标准体系要严格按标准的内在联系组成具有共性和个性特征的层次分明的统一体。 ???协调原则——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一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以发挥体系的整体效能。 (三)、编制要求 ???全面成套——企业标准体系表应力求全面成套,要充分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包括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凡是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标准均应纳入体系。 ???层次恰当——企业标准体系中每一项标准都要根据其适用范围,恰当地安排在不同层次和位置上,其上下、左右关系要理顺。上下是从属关系,下层标准要服从上层标准;左右是协调与服务关系。 ???划分明确——企业标准体系中每一项标准所属门类的划分要明确,应按标准的功能划分,而不是按照行政系统划分;应避免将应该制定成一项标准的同一事物或概念,由两项以上标准同时重复制定或无人制定。 (四)、编制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 )????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 )????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 )????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五)体系表结构 本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

《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国内外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多元化、立体式交通网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城市轨道交通、不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或地区,将不能进入现代社会、世界城市的先进行列。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包括地铁、轻(独)轨列车、有轨电车、磁悬浮铁路等。在国际上,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我国,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人们又把连接城市间的铁路(简称为“城际铁路”)或铁路客运专线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讲,城市轨道交通又包括城际铁路和铁路客运专线。另外,由于铁路客运专线主要应用于城际之间且速度大多在160km∕h左右,又与中长铁路干线相联接,故也称之为准高速铁路。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已有22个城市建成地铁95条,运营里程达到2900公里;而本世纪初,全国仅有4城共7条地铁线路,总里程146公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大连、长春、武汉、深圳、重庆、南京等15个城市开始或已经初步建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约50条线路在运营,承担的客流量已经达到年30亿人次以上。上海市与德国合作的30km磁悬浮示范线投入运营。我国已有10个城市开通了31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835.5 km。其中仅2009年,北京、上海、广州等28个城市,一年所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就达1000亿元。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预计到2016年,我国将新建87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建设里程2500 km,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国家。 城市轨道交通的劳动作业人员主要包括站台/站厅工作人员、工务维修人员和列车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所有标准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 的有机整体,它是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的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也需要适应这种竞争机制的企业标准体系,它展示了企业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标准的全面蓝图,是编制标准、制定修订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和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需要,我公司组织整理汇编企业标准体系表并予以发布,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1.体系表编制依据 《XX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依据GB/T 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 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体系标准的编制过程 本标准体系表于2011年首次发布,2011年,为了创建一流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按照GB/T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 要求》、GB/T15498-1995《企业2005年,为了创建AA级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组织对公司标准体系表进行制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结合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在标准化委员会的领

导下,研究当前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编制了《启东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3.编制本标准体系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体系表的编制,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3.1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方针政策; 3.2符合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有关规定; 3.3将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各个具体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避免多个体系独立并存,从而导致体系间相互交叉重叠、彼此不协调的问题。 3.4包容公司现有的和应有的全部标准,所有标准力求分类明确,定位准确,以有利科学地、规范地进行企业标准化建设。 3.5贯彻公司提出的“统一、协调、精简、优选”的标准化工作方针,进一步简化、优化标准体系,保证体系的合适性和有效性。 3.6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须执行的标准以及有关强制性标准应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3.7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采用和贯彻全国标准体系中的有关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表内。 4.本标准体系表的结构 按照江苏省提出的“公司运营规范体系”的概念,我公司把

安徽省地方标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 各相关单位: 安徽省《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已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查,现批准为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34854-2008,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1.0.8、1.0.9、1. 0.10、3.0.3、4、3.8、4.4.12、6.3.2(6)、6.3.4、6.4.1、6.4.2、6.4.4、6.4.5、6.6.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现将省建设厅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合肥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并贯彻执行。 一、自2009年3月1日起,我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建筑工程中应用太阳能利用系统应纳入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设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十二层及以下居住建筑,建设单位应为全体住户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做好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 规划区范围内十二层以上新建居住建筑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的草坪、庭院、住宅建筑楼梯间及地下车库等公共照明部位应统一设计和安装光伏、LED(节能灯)等绿色照明系统。 由政府投资建设和使用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公共建筑,必须带头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一体化应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实施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宾馆、游泳池、洗浴场所等),应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水技术和产品,已建成的鼓励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 鼓励农村集中建设的居住点统一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二、鼓励和推广太阳能光伏、LED(节能灯)和风能发电技术在城市路灯、景观亮化、道路交通指示牌、村庄道路灯中应用。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报审稿) 南京市规划局 2005 年5 月

1. 总则 1.0.1 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制定该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在南京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1.0.2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1.0.3 为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合理解决规划弹性与刚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分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为重要强制性控制内容;分则是具体技术图则。 规划采取分级审批和分级调整的办法,由市政府负责总则的审批,市规划局负责分则的审批,规划调整也按照分级审批的原则在相应的权限内进行。 1.0.4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六线” 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1.0.5 为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为实现全覆盖并保证片区规划的无缝衔接,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定了规划编制单元(以下简称“规划单元”),作为研究和开展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空间单位。 规划单元边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的相邻规划单元边界应同时 作调整并备案。规划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规划次单元” ,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规划编制单元的划分详见《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 1.0.6 为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还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

编制说明(体系框架)

附件2: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 编制说明(草案稿)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起草组 二〇〇七年十月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说明 (草案稿) 一、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背景 征信标准化是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信用信息共享,规范征信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民银行履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重要职能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标准化工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早在02年由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国务院征信专题工作小组的三项任务之一就是制定征信标准。今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国家信用标准体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加快征信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自2005年底组织启动了征信标准化工作,并已取得突破进展。优先制定的《征信数据元数据元设计与管理》、《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等五项征信业务与技术基础性标准已作为金融业推荐性标准于2006年11月发布实施。2007年,按照国务院“积极推进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我局又着手企业征信数据元、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采集格式、个人征信数据使用规范等7项标准的编制工作。 我国征信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标准化水平还比较低,而征信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且征信标准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多,尽管目前发布的几项标准通过有效地实施对推动征信业发展发挥了重要重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征信市场实际发展的需求,与征信标准化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制定征信业重点及急需标准的同时,须对征信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问题和总体规划进行系统研究,使征信标准化工作更具前瞻性、适用性和科学性。为此,在经过充分调研并借鉴其他行业标准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当前急需编制征信标准体系框架。通过该框架的编制,明确征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标准化建设的初步方案,确定征信业重点和急需标准的制定,力求在框架的指导下,使征信标准化工作能够少走弯路,避免盲目建设。 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意,我局正式组织,于2006年10月启动了“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现已完成草案稿的编写。 二、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征信标准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征信标准体系必将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形成有利于信用市场发展的制度环境。 通过征信标准体系的构建,可为制定我国征信技术的一系列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加强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编号、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浙卫便函〔2011〕48号通知函要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以下简称地标)列入2011 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订计划项目,受浙江省卫生厅委托(委托协议书编号2011004),舟山市卫生监督所主要承担该标准制订工作,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市咸亨酒店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瑞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协作单位参与制订。 (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地标主要起草人:陈忠伟、顾仲朝、梅宏舟、周震海、王萍亚、杜俐、史翠英、宋瑞忠、徐静波、郭宝达,其中陈忠伟担任起草负责人。起草人员主要负责标准制订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标准送审等。起草负责人在地标制订期间未担任或兼任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主要起草工作。 (三)简要起草过程 1、标准任务下达后,舟山市卫生监督所制定了地标制订方案,并于2011 年10月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由舟山市卫生监督所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参照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广泛调研了浙江省调制即食水产品企业水产、标准执行和应用现状,初步形成包含感官、安全限量、质量指标以及检验方法的标准基本框架。2011年10月份,起草工作组召开会议对标准框架进行研讨,并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征集省内专家的制标建议,形成标准初稿。之后,各起草单位针对标准初稿中制订的指标判定值,调取了近几年产品的检测数据,并组织抽样对指标、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工作,积累了检验数据。 3、起草工作组依据研讨会、对比验证及其他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初稿进行修改,于2012年3月上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12年4月至5月,起草工作组向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检测机构、食品监管机构和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03份,收到修改意见14份,经过整理分析,与6月召开专题研讨会,采纳了部分意见,并于2012年6月底形成标准送审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 地标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结合近年来我省对该类食品监督抽检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充分考虑本省水产企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并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予以制订。本标准引用或参照了现行的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 2733-2005《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NY 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T 1712-2009 《干制水产品》、NY 5328-2006《无公害食品海参》和NY/T 1514-2007《绿色食品海参及制品》等标准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并充分考虑到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其中对水产品制品污染物指标作了限量规定,本标准也进行了参考。而致病菌限量的国标尚处于制订过程,直接引用还不现实,本标准直接引用了GB 10144的限量指标。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城市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城市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第一节总则 1.0.1 为加强对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方案阶段的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一般工业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深度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0.3 方案设计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的规定。 1.0.4 在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弄清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基本条件,收集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进行认真分析。 1.0.5 设计文件的内容及深度 1. 方案设计文件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除透视图单列外,其他文件的编排顺序为:1)封面(要求写明方案名称,方案编制单位,编制时间); 2)扉页(方案编制单位行政及技术负责人,具体编制总负责人签认名单); 3)方案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 6)投资估算。 2. 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城市建筑根据工程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费用另收)。第二节总平面

2.0.1 在方案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 1. 设计说明书; 2. 设计图纸。 必要时还应附有总平面鸟瞰图或总体模型。 2.0.2 设计说明书 应对总体方案构思意图作详尽的文字阐述,并应列出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各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层数、高度;以及建筑容积;覆盖率;道路广场铺砌面积;绿化面积;绿化率;必要时及有条件情况下计算场地初平土方工程量等)。 2.0.3 设计图纸 1. 用地范围的区域位置; 2. 用地红线范围(各角点测量座标值、场地现状标高、地形地貌及其它现状情况反映); 3. 用地与周围环境情况反映(如用地外围城市道路;市政工程管线设施;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四邻拟建建筑及原有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等)。 4. 总平面布局,其功能分区、总体布置及空间组合的考虑;道路广场布置;场地主要出入口车流、人流的交通组织分析(并应说明按规定计算的停车泊位数和实际布置的停车泊位数量);以及其它反映方案特性的有关分析;消防、人防、绿化等全面考虑。 第三节建筑 3.0.1 在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 1. 设计说明书;

酒店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

天地仁和酒店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 一、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本酒店在服务标准化工作中,通过对各项服务标准的提炼、制定和实施,不断强化全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全方位提升了服务品质。因此,服务标准化试点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更新服务观念,不断创新服务机制的过程;是实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的重要途径。 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促进标准的组成达到完整有序,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加速技术进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我公司编制标准体系表的重要参考依据有: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GB/T 15624.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总则》、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8《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等国家标准和相关资料。 二、标准化发展概况 随着陕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业标准化的作用日益凸显。2010年以来,陕西省政府相继印发了《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陕政发〔2010〕20号),《陕西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陕政发〔2011〕8号,《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陕政发〔2012〕56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加快发展全省服务业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2012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扩大标准化覆盖范围。商洛市为推进旅游服务标准话工作进程印发了《关于申报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商旅标〔2011〕1号),《关于确定商洛市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通知》(商旅标〔2011〕4号),进一步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力度,2012年印发的《关于印发发商洛市旅游服务白哦准化试点单位工作

安徽省地方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检查标准


根据《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2018 年度安 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图集制(修)订计划的通 知》 (建标函〔2018〕1275 号)的要求,本标准编制组结合 省内外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检查的实践经 验,参考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了本标准。b5E2RGbCAP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安全管 理检查、安全生产检查。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安徽国祯 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 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 91 号,邮政编码:230088) 。p1EanqFDPw
1 / 73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检查工作,提高城镇污 水处理厂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制定本标准。DXDiTa9E3d 1.0.2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安全检查工 作。 1.0.3 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安全检查,除应符合本标准 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 定。RTCrpUDGiT
2 / 73

2 术语 2.0.1 城镇污水处理厂 plant
5PCzVD7HxA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处理市政排水管网收集的生活污水及符合排入城镇下 水道相关要求的工业废水的污水处理厂。 2.0.2 安全检查小组 safety inspection team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安全检查应成立由各专业人员组成 的检查小组。 2.0.3 设施 installations 城镇污水处理厂为实现污水、污泥和恶臭气味等污染治 理所配备的机械、设备、装置、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2.0.4 变更管理 change management 指对人员、生产流程、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 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确保变更带来的危险源得到充分识 别,风险得到有效控制。jLBHrnAILg 2.0.5 业主 owner 合同情况下的接受方及企业的投资方。 2.0.6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工作场所内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 个人或单位,如承包商、供应商等。 2.0.7 风险 risk 某一特定危害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 2.0.8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过程。 2.0.9 危险源 hazard
3 / 73

贵州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山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酿酒葡萄种植标准》 一、任务来源、标准制订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国民对葡萄酒的消费量日益增加,葡萄酒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入世后对葡萄酒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截止目前为止,本省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来指导酿酒葡萄的种植生产,为了规范山西产区酿酒葡萄生产,推进酿酒葡萄栽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栽培,生产出优质的葡萄原料,特制订本标准,以指导本省酿酒葡萄生产。 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其他省外标准的制定发布情况 在酿酒葡萄方面的国家标准分别有三个方面的标准:理化检验有2003年修订发布的GB/T 8302~8314等13项单项检验方法标准(其中1项标准已有2008年修订版)、感官审评有GB/T 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和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2项标准、检验条件有GB/T 18797-200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标准。行业标准只有感官审评方面2项标准:NY/T 787-2004《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和SB/T 10157-1992《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关于规范企业检验活动的独立的地方标准未见发布,只是在浙江省的DB33/T 627-2007 《茶叶生产企业场所与设备条件》标准中提出了检验设备(施)要求,而未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管理进行规定。另外,国家“食

品生产许可”制度对茶叶检验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还未制定关于综合规范企业检验活动的标准。本标准旨在对茶叶企业检验的设施条件、人员要求和检验管理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三、主要工作过程、主要成员、参加成员 (一)主要工作过程 2011年05月30日,山西省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召开《山西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编制方案论证会,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内容和拟制定、修订的标准,并进行分工,确定戎子酒庄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山西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编制工作,技术中心负责具体编制工作。 (二)标准编制主要成员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及内容的说明 (一)、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共分为8章: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服务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东湖醋园服务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一、服务标准体系表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东湖醋园服务标准化是实现中心“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规范行政服务行为、提升行政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就其概念来说,东湖醋园服务标准体系是东湖醋园服务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以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为核心,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凡是中心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服务质量、服务管理、服务工作要求,都应该制定服务标准,并纳入服务标准体系。 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可以促进标准的组成达到完整有序,为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奠定良好基础。 二、国内、外服务标准概况 200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商务部、体育总局和旅游局下发了《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较大领域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山西省发布了《山西省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

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确定在旅游服务中心、现代物流等八大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各地行旅游中心都在积极探索,但一直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服务标准化体系。 目前,国际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有关政务服务标准方面的研究,1997年,美国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汇集联邦各机构制定的“服务标准”,出版了有史以来第一本政府服务标准手册--《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的标准》;英国也在1997年确定了公共服务的九条新原则,国际标准组织和国际质量组织也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质量标准、服务标准。 三、服务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一)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依据 (暂缺) (二)服务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 本标准体系表全面体现一流服务、顾客利益至上的旅游服务本质。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的编写,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化规定进行。 本标准体系表全面反映东湖醋园旅游服务中 心行业的特点。立足10年来的实践经验,借鉴外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71.1-20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题替代替代 ICS : 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 DB34/T 371.1—2014 代替DB34/ 371—200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第1部分:土建工程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Part1: Civil engineering 2014-11-25发布 2014-12-2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371.1—2014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基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一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工序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综合类施工质量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单元(工序)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5) 6.1 土石方工程 (5) 6.2 混凝土工程 (12) 6.3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21) 6.4 堤防工程 (26) 6.5 道路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房屋建筑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目录)表格填写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1 填写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A.2 填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目录)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规范性目录)混凝土防腐蚀涂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与标准 (37) 附录D(规范性目录)水泥土置换地基加固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与标准 (38) 附录E(规范性目录)河道陆上土方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建检验项目与标准 (39)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