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纳米粒子生长动力学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

Ag纳米粒子生长动力学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
Ag纳米粒子生长动力学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

2009 年 4 月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pr. 2009文章编号:1003-9015(2009)02-0284-06

Ag纳米粒子生长动力学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研究

陈丽华1,2, 徐刚1, 徐雪青1, 王春平3

(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0;

3.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采用Meisel方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Ag纳米粒子溶胶,通过对Ag纳米粒子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吸收光谱的实时观测,研究了Ag纳米粒子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并着重探讨了温度对Ag纳米粒子生长过程的影响。实

验发现,SPR吸收峰的移动与实验条件有密切关系。采用恒温磁力搅拌直接加热的方式,Ag纳米粒子的SPR吸收峰

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主要体现为红移,其反应动力学主要表现为零级反应,反应速率与温度符合Arrhenius关系,并粗略

估算了一定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活化能;而采用恒温磁力搅拌水浴加热方式, SPR吸收峰则呈现红移→蓝移→红移交替

移动现象。初步探讨了SPR吸收峰的红、蓝移影响因素及其移动机理,得出SPR峰的移动方向是粒径大小与电荷转

移相互竞争的结果。

关键词:Ag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光谱;生长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O433.51;O614.122 文献标识码:A

Growth Kinetics of Ag Nanoparticles Studied by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CHEN Li-hua1,2, XU Gang1, XU Xue-qing1, WANG Chun-ping3

(1. The Renewable Energy and Gas Hydrate Key Lab, CAS,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Guangzhou 510640,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AS, Beijing 100080, China;

3.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00, China)

Abstract:Colloidal sols of Ag nanoparticles were fabricated with Meisel’s method via redox reactions. The growth kinetics of the Ag nanoparticles in some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real time by the absorbance spectrum of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of nano-Ag in which the influence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was stressed. It reveals that the shift of the SPR peak with reaction time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 case of direct heating method, the SPR peak shows merely red-shift. The reaction order was determined to be zero, the dependence of reaction rate on temperature follows the Arrhenius’ Law; and activation energy of reaction was calculated. In contrast, in case of water-bath heating method, red-shift alternats with blue-shift of the SPR peak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redox reaction, whereas only red-shift appears in the final stage. Such observations were tentatively attributed to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growth of Ag nanoparticle size which leads to red-shift and electron transfer which results in a change in fre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of Ag and may cause red-shift or blue-shift of the SPR peak.

Key words: Ag nanoparticles;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bsorbance spectrum; growth kinetic

1前言

银纳米粒子具有非常独特的光学特性。它在可见光区域展现出一个强烈的吸收带,此吸收带源于Ag 纳米粒子的自由电子与光波的相互作用—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以

收稿日期:2007-11-08;修订日期:2008-04-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6108);国家863计划(2007AA05Z431);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200649851105) 资助。

作者简介:陈丽华(1981-), 女, 山东潍坊人,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助理,中科院硕士生。通讯联系人:徐刚,E-mail:xugang@https://www.360docs.net/doc/f314873008.html,

下简称SPR)[1~3]。这种共振不仅导致上述特征吸收带的出现,还使Ag纳米粒子周围电磁场强度呈量级性增强,一般在103~105倍左右。这些特性使Ag纳米粒子在各种应用如纳米滤波器、生物与化学传感器、基因标签、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4~7],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Ag纳米粒子的光学研究中,SPR吸收峰的位置(频率或波长)始终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研究表明,SPR吸收峰不仅与纳米粒子的形状有强烈的依赖关系,还与粒子的大小、自身成份、局域偶电极环境、以及表面吸附物等情况有关[8~10]。这些因素的改变,可使SPR吸收峰出现明显的红移或蓝移。因而,借助SPR峰的移动情况,可间接的获知Ag纳米粒子微观参量的变化。另一方面,为能够有效控制SPR吸收峰的位置,源于各种机理的Ag纳米粒子制备方法近年来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即模板法、化学还原法以及生物还原法[11~14]。

化学还原法是目前纳米银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其原理是将硝酸银、硫酸银等银盐与适当的还原剂如锌粉、水合肼、柠檬酸钠等在液相中进行反应,使Ag+离子被还原为Ag0原子,并生长为单质颗粒。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到Ag纳米粒子的SPR吸收峰逐渐产生、增强、移动等现象,而对于SPR的移动,观察结果往往并不一致。大量文献报道了SPR吸收峰的红移,蓝移[15],甚至不发生移动的现象[16]。这表明,SPR峰的移动与纳米粒子的制备条件与环境有密切关系。系统研究纳米粒子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显得非常必要,这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Ag纳米粒子光学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在本文的工作中,采用Meisel方法[17],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银纳米粒子溶胶,借助Ag纳米粒子SPR效应,系统地研究Ag纳米粒子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并着重探讨了环境温度的影响。同时,在研究中发现:SPR吸收峰的移动与制备条件有密切关系,在一定条件下SPR发生红移与蓝移交替出现的现象。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主要试剂:C6H5Na3O7 (含量≥99.0%,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AgNO3(含量≥99.9%,化学纯,国营广州市立新化工厂);蒸馏水(分析纯,自制)。

主要仪器设备:JB-2(A)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雷磁新泾仪器有限公司); UV-Vis 8500光谱仪(测定波长:190~1100 nm,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2 Ag纳米粒子溶胶的制备

以C6H5Na3O7为还原剂,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银纳米粒子溶胶。反应机理是:Ag+ + e-→ Ag0。具体方法是:取1×10?3 mol?L?1的AgNO3溶液500 mL,加热搅拌约40 min后,将1%的C6H5Na3O7水溶液10 mL滴加到AgNO3溶液中,同时恒温搅拌40~60 min,即可得到棕灰色的银溶胶。若继续加热则观察到有黑色的细小颗粒析出,即纳米粒度的Ag,纳米粒子对可见光的低反射率和高吸收率导致粒子颜色变黑。

3结果与讨论

按上述方法获得的棕灰色银溶胶,室温下可以稳定保存两周,不出现沉淀现象;实验发现制备纳米粒子所用蒸馏水为中性即pH值为7左右时较好,偏酸性反应不易进行,偏碱性反应易出现沉淀现象,原因是Ag+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沉淀AgOH。若将反应后得到的溶胶用配制的0.1 mol?L?1的C2H2O4·2H2O溶液来滴定,pH值约为2时,溶胶放置1 d变为无色透明,pH值约为4、5时放置2d则还是棕灰色,表明在强酸的环境下无稳定存在的Ag纳米粒子溶胶。

图1是溶胶形成过程分时测得的UV-Vis吸收光谱。溶胶制备过程如前所述,反应温度80℃,恒温磁力搅拌。从反应初始起每隔5 min取一次样,每次取5 mL,测UV-Vis光谱,共取样测定32次。图中曲线从下往上分别是5 min、10 min、15 min、…直到160 min的光谱图。可以看出,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在波长为420~450 nm附近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峰。这个吸收峰源于Ag纳米粒子的SPR效应。吸收峰的

300400500600700800900

0.00.2

0.4

0.6

0.8

1.0

1.21.41.61.8

2.0

2.2

2.4

2.6

A b s o r b a n c e

λ / nm 图1 恒温磁力搅拌直接加热下Ag 纳米粒子溶胶的吸收光谱(曲线自下而上是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每隔5 min 实时测定光

谱,共32次)

Fig.1 Absorbance spectra of Ag colloids in case of direct heating (Curves from the bottom up correspond to the spectrum of the beginning of reaction to the end, measured at intervals of 5 min,

32 curves in total)

A b s o r b a n c e

t / min

图2 不同温度下SPR 吸收峰随反应时间

的变化情况

(直线是文中关系式(3)的拟合结果)

Fig.2 Variation of SPR absorbance peak with time in

case of various reaction temperatures.

(The solid lines are the fitting results based on Eq.(3) in

the text)

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强,峰的半宽度也逐渐增加。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图1的实验,观察SPR 吸收峰强度的变化,就可以考察溶胶形成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图2是在温度为65℃、70℃、75℃、77.5℃和80℃的实验结果,各温度下的取样测定32次。从图中可以看出,65℃时整个过程未能观察到明显的SPR 吸收峰,说明反应难以进行;70℃开始有弱的SPR 吸收峰出现,并随着反应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吸收峰得到明显增强。同时,在不同温度下,SPR 吸收峰出现的时间也明显不同。80℃时,SPR 吸收峰出现的时间在反应25 min 后,77.5℃时,出现时间是在 40 min 之后,75℃时,SPR 吸收封出现在75 min 之后。这说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Ag 纳米粒子生长加速,粒径增大,导致吸收峰强度增强。

可见,对于一个特定温度下溶胶的反应过程可粗略地划分为两个阶段:反应初期的慢反应过程与紧随其后的快反应过程。慢反应过程对SPR 吸收峰贡献小,快反应过程是SPR 峰形成的主要过程。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这个快反应过程。

由Beer 定律:

A bc ε= (1)

式中ε为吸光系数,与给定的物质有关,为一特征常数;A 和c 分别是吸光度与浓度;b 为通过样品的光程,实验中为1 cm 。由上式可知,

A c ∝。

假定快速反应过程的级数为零级反应,则溶胶浓度t c 与时间t 成直线关系,即

t A,0c c kt ?= (2) 其中A,0c 是快反应过程的初始浓度,由慢反应过程贡献,在一特定温度下为一常数。通过方程(1)、(2)可以得到

A,0()

A t kt c b

ε=+ (3) 关系式(3)表明:Ag 纳米粒子溶胶的吸光度A (t )与时间t 成直线关系,图2中的直线是关系式(3)的拟

合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十分吻合,证明快速反应过程属零级反应的推论是正确的。

由反应动力学的Arrhenius 方程:

a /e E RT k A ?′= (4)

A ′是指前因子,为一常数;a E 为反应活化能,R 是摩尔气体常数,T 为反应的绝对温度。方程(4)两边取

对数,得:

λ / n m (a .u )

t / min 0.0

0.10.20.30.40.50.60.7

0.8A b s o r b a n c e

λ / nm λ / nm

图5 恒温磁力搅拌水浴加热下Ag 纳米粒子溶胶的吸收光谱

(曲线自下而上是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每5min 实时测定光谱,共32次)

Fig.5 Absorbance spectra of Ag colloids in case of water-bath heating (Curves from the bottom up correspond to the spectrum of the

beginning of reaction to the end, measured at intervals of 5 min, 32

curves in total)

t / min

图6 恒温磁力搅拌水浴加热下, 三次实验中

SPR 吸收峰位置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三次实

验的条件相同

Fig.6 Variation of SPR peak wavelength with three times. Ag colloids were prepared by water-bath heating. The experiments were repeated

for three time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λ / n m (a ?u ) a

ln ln E k A RT

′=?

(5) 根据图2的拟合结果,作ln 1/k T ?图如图3。由最小二乘法经验式求得反应活化能约为

a 313E =kJ ?mol ?1。

另一方面,实验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SPR 吸收峰的位置也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发生红移或蓝移。图4是不同反应温度下SPR 吸收峰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SPR 吸收峰总的趋势是红移;但对于反应温度较低的情形,吸收峰初始的移动方向并不十分清晰,有可能不发生移动,也有可能发生轻微的蓝移。

实验进一步发现,SPR 吸收峰的移动与溶胶的制备条件有密切关系。图5是采用水浴加热搅拌制备

Ag 纳米粒子溶胶的实验结果。水浴温度约95℃。测试方法与图1完全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SPR 吸光峰在强度变化上与图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吸收峰位置的移动。图1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吸收峰持续红移;而在图5中,吸收峰的变化趋势是:红移→蓝移→红移。多次重复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结果,如图6所示。如若将水浴温度设定为80℃,则SPR 峰值的变化趋势依然是红蓝移交替出现。

SPR 吸收峰的移动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Ag 纳米粒子粒径大小的变化,另一个是Ag 纳米粒子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电荷转移。图7是在反应的不同时间段测定的TEM 图像,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

l n k

1 / T 图3 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图 (直线是文中关系式(5)的拟合结果) Fig.3 Reaction rat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The solid line is the fitting result based

on Eq.(5) in the text)

λ / n m (a .u )t / min

图4 恒温磁力搅拌直接加热下,不同温度下SPR

吸收峰位置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Fig.4 Variation of SPR peak wavelength with time in case of various reaction temperatures. Ag colloids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heating

λ / n m (a .u )

Ag 纳米粒子是逐渐增大的。粒径的增大往往会导致SPR 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因而是红移的主要因素[1,7]。

电荷转移改变Ag 纳米粒子自由电子密度,也可使SPR 吸收峰发生明显的移动。如果Ag 纳米粒子获得电子,自由电子密度增大,吸收峰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发生蓝移[6,14];反之,则红移。在液态环境中,电荷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实验条件(如溶液酸碱度、环境温度等)有密切关系,而且,Ag 纳米粒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与粒径大小也有关

系。这些因素使得Ag 纳米粒子得、失电子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可能并不是朝单一方向进行。SPR 吸收峰在整个过程主要表现为红移(如图4),还是红移与蓝移交替出现(如图6),可以看作是上述两个过程相互竞争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采用水浴加热时,观察到银纳米粒子吸收峰红移与蓝移交错的情形是一种正常情况。而在采用“恒温”磁力搅拌直接加热的方式,三口烧瓶仅仅是直接放在磁力搅拌加热器上。这种情况下,热量是自下而上向溶液上部传递或对流,最终在溶液中形成一个温度场。温度场的存在极有可能对银纳米粒子的电荷转移造成影响,从而使其吸收峰的移动与水浴加热时所观察到的不同。

但实验表明,当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如图6中120 min 以后),SPR 吸收峰始终表现为红移,蓝移消失。这说明粒径增大产生的红移成为SPR 移动的主导因素。这是因为:随着粒径增大,一方面,Ag 纳米粒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变弱,另一方面,电荷转移对Ag 纳米粒子自由电子密度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因而,在Ag 纳米生长后期,电荷转移是影响SPR 移动的次要因素。

4 结 论

(1) 用柠檬酸三钠还原硝酸银可制得Ag 纳米粒子溶胶。溶剂(蒸馏水)的pH 值对溶胶稳定性有较大影响;pH 呈中性时,溶胶可稳定存在。

(2) 温度是影响Ag 纳米粒子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低于65℃,反应难以进行;70℃下可观察到微弱的SPR 吸收峰,

表明Ag 纳米粒子开始形成;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加快,Ag 纳米粒子粒径增大,SPR 吸收峰增强。

(3) SPR 吸收峰的移动与实验条件有密切关系。采用恒温磁力搅拌直接加热的方式,Ag 纳米粒子的SPR 吸收峰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主要体现为红移;采用恒温磁力搅拌水浴加热方式,SPR 吸收峰呈现红移→蓝移→红移交替移动现象。

参考文献:

[1] Kreibig U, V ollmer M. Opt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Clusters [M]. Heidelberg, Germany: Springer-Verlag. 1995, vol.25. [2] Hutter E, Fendler J H. Exploitation of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J]. Adv Mater, 2004, 16 (19): 1685-1706.

[3] Xu G, Chen Y , Tazawa M et al .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vanadium dioxide [J]. J Phys Chem B, 2006,

110 (5): 2051-2056.

[4] Dirix Y , Bastiaansen C, Caseri W et al. Oriented pearl-necklace arrays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polymers: a new route toward

polarization-dependent color filters [J]. Adv Mater, 1999, 3 (11): 223-227.

[5] Bames W L, Ebbesen D. A. Surface plasmon subwavelength optics [J]. Nature, 2003, 424 (6950): 824-830.

[6] ZHANG Zhao(张昭), LIN Xiang-nong(林向农), LUO Wen-bin(罗文彬) et al . Porous Ag-carrying antibacterial agent and evaluation

of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多孔载银抗菌剂和灭菌剂性能评价). J Chem Eng of Chinese Univ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3, 17 (4): 451-456.

[7] Henglein A, Meisel D. Spectrophotometric observations of the adsorption of organasulfur compounds on colloidal silver

(a) 25 min (b) 45 min

.

图7 不同反应时间下Ag 纳米粒子的TEM 图(标尺 50nm) Fig.7 The TEM photograph of Ag nanoparticle for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The scalers presented in the pictures are 50 nm)

nanoparticles [J]. J Phys Chem B,1998, 102(43): 8364-8366.

[8] Kelly L, Coronado E, Zhao L L et al.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metal nanoparticles: the influence of size, shape and dielectric

environment [J]. J Phys Chem B, 2003, 107(3): 668-677.

[9] XIONG Jin-yu(熊金钰), XU Guo-cai(徐国财).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ilver particles(纳米银的制备及表征) [J].

Metallic Functional Materials(金属功能材料), 2004, 11 (2): 38-42.

[10] Henglein A.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mall metal particles in solution: microeletrode reactions, chemisorption, composite metal

particles, and the atom-to-metal transition [J]. J Phys Chem,1993, 97(21): 5457-5471.

[11] Metraux G S, Mirkin C A. Rapid thermal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risms with chemically tailorable thickness [J]. Adv Mater, 2005,

4(17): 412-415.

[12] Braun E, Eichen Y, Sivan U et al. DNA-templated assembly and electrode attachment of a conducting silver wire [J]. Nature, 1998,

391(6669): 775-778.

[13] Jana N R. Gram-scale synthesis of soluble, near-monodisperse gold nanorods and other anisotropic nanoparticles [J]. Small,2005, 1

(8-9): 875-882.

[14] Nepijko S A, Levlev D N, Schulze W et al. Growth of rodlike silver nanopaiticles by vapor deposition of small clusters [J].

Chemphyschem, 2000, 3 (1): 140-142.

[15] Sun N, Guo Z. X, Dai L M et al. Hexakisadduct C60-Ag nanocomposite: fabrication and optical limiting effect [J]. Chem Phys Lett,

2002, 356(12): 175-180.

[16] Chen M C, Tsai S D, Chen M R et al. Effect of silver-nanoparticle aggregation on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from benzoic

acid [J].Phys Rev B,1995, 51 (7): 4507-4509.

[17] Lee P C, Meisel D. Adsorption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of dyes on silver and gold sols [J]. J Phys Chem, 1982, 86(17):

3391-3395.

第12讲_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第12讲:等离子体(IV)——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课本: S.Maier,Plasmonics: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Chap.5 董国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纳米光学 (Nano-Optics) 研究生课程 2 课前思考: ?? 金子小颗粒(nm-size)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它们会成像不同的颜色?

3 1.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s LSPs ) ????偶极辐射的回顾 LSP 的纳米粒子(准静态近似) LSPR 的大小和形状依赖性(Mie 理论)LSP 的纳米棒(Gans 理论) 3. LSP 粒子之间的耦合 4.LSP 的复杂的纳米结构–球壳 5. 体积等离子体,SPP 和LSP 的比较 本讲内容 2. LSP 的共振条件 ? LSP同SPP 的差异 ? 金属纳米粒子的色彩效果? 各种金属纳米粒子 4 1.金属纳米粒子的LSP ?SPPs :在金属-电介质延展界面上的SP 传输(光子耦合为SP).+ -+ k ?LSPs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s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在金属纳米粒子/纳米空腔的封闭表面上不传播的SPs ?LSP 的激发将影响透过纳米粒子的光的消光比(= 吸收+散射) →色彩效果 extinction:消光比,absorption:吸收,scattering:散射 LSP 被约束在粒子上

5 金属粒子的色彩效应 过去: 不同的形状&大小→不同的色彩 Au colloids in water (M.Faraday ~1856) Lycurgus Cup 教堂窗户上的彩色玻璃 今天(出于同样原理): colloid:胶体,stained glass:彩色玻璃 聚焦和传导光到纳米粒子上 金属纳米粒子胶体 6 Nano-shell Nano-prism Nano-pentagon Nano-rod Various metal nanoparticles Simplest to analyze Nano-sphere shell:空壳,rod:棒,sphere:球,pentagon:五边形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及其化学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及其应用 李智豪 1.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物理学原理 人们对金属介质中等离子体激元的研究, 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1957年Ritchie发现, 高能电子束穿透金属介质时, 能够激发出金属自由电子在正离子背景中的量子化振荡运动, 这就是等离子体激元。后来,人们发现金属薄膜在入射光波照射下, 当满足特定的条件时, 能够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这是一种光和自由电子紧密结合的局域化表面态电磁运动模式。由于金属材料的吸收性质,光波沿金属表面传播时将不断被吸收而逐渐衰减, 入射光波的能量大部分都损耗掉了, 造成反射光的能量为最小值, 这样就把反射光谱的极小值与金属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联系了起来。 1.1 基本原理[1] 光与金属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来自于光波随时间与空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与磁场对金属物质中的电荷所产生的影响,导致电荷密度在空间分布中的变化以及能级跃迁与极化等效应,这些效应所产生的电磁场与外来光波的电磁场耦合在一起后,表达出各种不同光学现象。 等离子体是描述由熔融状态的带电离子所构成的系统,由于金属的自由电子可当作高密度的电子流体被限制于金属块材的体积范围之内,因此亦可类似地将金属视为一种等离子体系统。当电磁波在金属中传播时,自由电子会随着电场的驱动而振荡,在适当条件下,金属中传播之电磁波其电场振荡可分成两种彼此独立的模态,其中包含电场或电子振荡方向凡垂直于电磁波相速度方向的横波模态,以及电场或电子振荡方向凡平行波的传播方向纵波模态。对于纵波模态,自由电子将会沿着电场方向产生纵向振荡的集体运动,造成自由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会随时间之变化形成一种纵波形式之振荡,这种集体运动即为金属中自由电子之体积等离子体振荡。 金属复介电常数的实部相对其虚部来说,往往是一个较大的负数,金属的这种光学性质,使金属和介质的界面处可传输表面等离子波,使夹于两介质中间的金属薄膜可传输长程表面等离子波。这两类表面波具有不同于光导波的独特性质,例如,有效折射率的存在范围大、具有场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 姚付强 2012326690046 应用物理学12(2)班 实验目的: 1. 了解全反射中消逝波的概念。 2. 观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研究共振角随液体折射率的变化关系。 3. 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原理: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照射到光疏介质,在入射角大于某个特定的角度(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条件下光的电场强度在界面处并不立即减小为零,而会渗入光疏介质中产生消逝波。若光疏介质很纯净,不存在对消逝波的吸收或散射,则全反射的光强并不会衰减。反之,若光疏介质中存在能与消逝波产生作用的物质时,全反射光的强度将会被衰减,这种现象称为衰减全反射。 如果在这两种介质界面之间存在几十纳米的金属薄膜,那么全反射时产生的消逝波的P 偏振分量将会进入金属薄膜,与金属薄膜中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激发出沿金属薄膜表面传播的表面等离子体波。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如图所示。 对于某一特定入射角,消逝波平行于金属(电介质)界面的分量与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或频率)完全相等,两种电磁波模式会强烈地耦合,消逝波在金属膜中透过并在金属膜与待测物质界面处发生等离子体共振,导致这部分入射光的能量被表面等离子体波吸收,能量发生转移,反射光强度显著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 当发生共振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与液体折射率的关系由以下公式表示 2 2 122 10Re Re )sin(n n n sp +=εεθ 其中 sp θ 为共振角, 0n 为棱镜折射率,2n 为待测液体折射率,1Re ε 为金属介电

常数的实部。 实验仪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仪器装置如图所示。主要由分光计、激励光源、偏振片、硅 光电池、光功率计、半圆柱棱镜(内充液体介质)。 实验内容 1. 调整分光计 2. SPR传感器中心调整 3. 测量某一液体的共振角 数据处理 最大光强为126 光强126 121 115 107 97 92 91 83 86 87 88 89 93 1.0 0.96 0.91 0.85 0.77 0.73 0.72 0.66 0.68 0.69 0.70 0.71 0.74 相对光 强 63 65 66.5 68 69.5 71 72.5 73 73.5 74 75.5 77 78.5 入射角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简介报告.docx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简介 一.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在纳米尺度下处理光 的方式。表面等离子体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和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专指电磁波与尺寸远小于波长的 金属纳米粒子中的自由电子的相互耦合,这种等离子体只有集体共振行为,不能 传播,但可以向四周环境辐射电磁波。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以通过光直接照 射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指的是在金属和电介质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元激发 Excitations),这种元激发源自电磁波和金属表面自由电子集体共振的相互耦

合。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以指数衰减的形式束缚在垂直于传播的方向,由于它的传 播波矢要大于光在自由空间中的波矢,电磁波被束缚在金属和电介质的分界面而 不会向外辐射,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波矢特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需要 满足一定的波矢匹配条件。 二.SPPs的激发和仿真方法 由于SPSs的波矢量大于光波的波矢量,或者说SPPs的动量与入射光子的 动量不匹配,所以不可能直接用光波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为了激励表面等离 子体波,需要引入一些特殊的结构达到波矢匹配,常用的结构有以下几种:(1) 棱镜耦合:棱镜耦合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Kretschmannt方式;另一种是Otto 方式。(2)采用波导结构(3)采用衍射光栅耦合(4)采用强聚焦光束(5)采 用近场激发。 目前主要的仿真方法有以下三种

表面等离子体

表面等离子体 (surface plasmons,SPs)是一种电磁表面波,它在表面处场强最大,在垂直于界面方向是指数衰减场,它能够被电子也能被光波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是目前纳米光电子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受到了包括物理学家,化学家材料学家,生物学家等多个领域人士的极大的关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表面等离子体被广泛研究用于光子学,数据存储,显微镜,太阳能电池和生物传感等方面。 表面等离子体 表面等离子体 - 科学历史 1902年,R. W. Wood在光学实验中首次发现了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现象。1941年,U. J. Fano等人根据金属和空气界面上表面电磁波的激发解释了这一现象。R. H. Ritchie注意到,当高能电子通过金属薄膜时,不仅在等离激元频率处有能量损失,在更低频率处也有能量损失峰,并认为这与金属薄膜的界面有关。1959年,C. J. Powell和J. B. Swan通过实验证实了R. H. Ritchie的理论。1960年,E. A. Stren和R. A. Farrel研究了此种模式产生共振的条件并首次提出了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P)的概念。在纳米技术成熟之后,表面等离子体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它已经被应用于包括生物化学传感,光电子集成器件多个领域。 表面等离子体 - 基本原理

表面等离子体场分布特性 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SPs)是指在金属表面存在的自由振动的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沿着金属表面传播的电子疏密波。其产生的物理原理如下:如作图所示,在两种半无限大、各项同性介质构成的界面,介质的介电常数是正的实数,金属的介电常数是实部为负的复数。根据maxwell方程,结合边界条件和材料的特性,可以计算得出表面等离子体的场分布和色散特性。 一般来说,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场分布具有以下特性: 1.其场分布在沿着界面方向是高度局域的,是一个消逝波,且在金属中场分布比在介质中分布更集中,一般分布深度与波长量级相同。 2.在平行于表面的方向,场是可以传播的,但是由于金属的损耗存在,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有衰减存在,传播距离有限。 3.表面等离激元的色散曲线在自然光的右侧,在相同频率的情况下,其波矢量比光波矢量要大。 表面等离子体 - 激发方式 表面等离子体 由于在一般情况下,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量大于光波的波矢量,所以不可能直接用光波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为为了激励表面等离子体波,需要引入一些特殊的结构达到波矢匹配,常用的结构有以下几种: 1.采用棱镜耦合的方式:棱镜耦合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Kretschmann结构:金属薄膜直接镀在棱镜面上,入射光在金属-棱镜界面处会发生全反射,全反射的消逝波可能实现与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波矢量匹配,光的能量便能有效的传递给表面等离子体,从而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这是目前广泛用于表面等离子体的科研与生产的一种结构。另一种是Otto结构:具有高折射率的棱镜和金属之间

表面等离子体

LSPs和PSPs的区别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s, LSPs)和传播型表面等离子体(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s. PSPs)同属于表面等离子体(SPs)1。 表面等离子体(SP)是存在于金属与电介质截面的自由电子的集体振荡2。SPR是由于入射激光在特殊波长处局域电磁场增强,物理机制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和尖端增强拉曼散射(Tip-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TERS)。 入射光的电场分量诱导球形金属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原理分析(即图1的解读)3。 当入射光照射到贵金属(如:金、银,见脚注1、3)时,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一种振荡电场,纳米颗粒中的自由传导电子在振荡电场的激发下集体振荡,入射光子频率与金属纳米颗粒的自由电子云的集体振动频率相等(入射光波长一定)时,发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亦可解释为入射光在球形颗粒表面产生电场分量,电子的共谐振荡与激发其的振荡电场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诱导产生LSPR 3。 对于LSPs而言,颗粒内外近场区域的场强会被极大增强,原因是:纳米粒子的尺寸远小于入射光波长,使得电子被束缚在纳米粒子周围局域振荡,导致场强增大。 对于PSPs(部分文章中称为:SPPs4,金属与介质界面上的电子集体激发振荡的传播型表面电磁波),其表面等离子激元(即TM模式)如上图所示。在SPPs 的情况下,沿金属介质界面,等离子体在X和Y方向上传播,在Z方向上衰减, 1等离激元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2 Zhang Z, Xu P, Yang X, et al. Surface plasmon-driven photocatalysis in ambient, aqueous and high-vacuum monitored by SERS and TERS[J].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 Photobiology C Photochemistry Reviews, 2016, 27:100-112. 3邵先坤, 郝勇敢, 刘同宣,等.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Ag(Au)/半导体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6, 35(1):131-137. 4王五松, 张利伟, 张冶文. 表面等离子波导及应用[J]. 中国光学, 2015(3):329-339.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研究现状及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研究现状及应用 黄增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是在金属和介质界面传播的一种波动模式,本文主要讨论了的一些基本特性,概述了现在阶段主要的一些激发产生的方式。描述了在集成光通信上的应用,比如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激光器、新型波导和SPPs耦合器等纳米光子器件。分析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在生物及医疗领域的新应用,并对其在治疗癌症方面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讨论。介绍了SPPs在新型光源和能源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最后讨论了SPPs在光存储方面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激元;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纳米激光器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Huang Zeng-she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is in a wave pattern of dielectric and metal interface communication, some basic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stage generated now some way. Describ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uch as nano lasers, novel waveguide and SPPs coupler base on the surface plasmon. Analysis new technology applies of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i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fields,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re discussed. Introducing the SPP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new field of energy source, and finally discu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Ps in optical storage. Key words: Th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he nano lasers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是光和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电磁波模式,或者说是在局域金属表面的一种自由电子和光子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激发态。它既具有光子学的速度,又具有电子学的尺度,能够在亚波长结构中对光进行约束和操控,被喻为目前最有希望的纳米集成光子器件的信息载体。目前,SPPs 光波导、亚波长孔径的增强透过现象以及光控高速光开关从实验和理论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论证。伴随着纳米科技的蓬勃发展,许多有趣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器件不断向前推进,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SPPs 的基本特性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是指光子与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而被俘获,外来光子电磁场激发引起金属中电荷密度涨落产生的电磁模式,它沿着金属表面传播,是一种倏逝表面波,满足麦克斯韦方程[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简介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简介一.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在纳米尺度下处理光的方式。表面等离子体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和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专指电磁波与尺寸远小于波长的金属纳米粒子中的自由电子的相互耦合,这种等离子体只有集体共振行为,不能传播,但可以向四周环境辐射电磁波。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以通过光直接照射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指的是在金属和电介质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元激发Excitations),这种元激发源自电磁波和金属表面自由电子集体共振的相互耦合。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以指数衰减的形式束缚在垂直于传播的方向,由于它的传播波矢要大于光在自由空间中的波矢,电磁波被束缚在金属和电介质的分界面而不会向外辐射,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波矢特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需要满足一定的波矢匹配条件。二.SPPs的激发和仿真方法由于SPSs的波矢量大于光波的波矢量,或者说SPPs的动量与入射光子的动量不匹配,所以不可能直接用光波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为了激励表面等离子体波,需要引入一些特殊的结构达到波矢匹配,常用的结构有以下几

种:(1)棱镜耦合:棱镜耦合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Kretschmannt方式;另一种是Otto方式。(2)采用波导结构(3)采用衍射光栅耦合(4)采用强聚焦光束(5)采用近场激发。目前主要的仿真方法有以下三种(1)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FDTD方法是把Maxwell方程式在时间和空间领域上进行差分模拟,利用蛙跳式(leaf flog algorithm)空间领域内的电场和磁场进行交替计算,电磁场的变化通过时间领域上更新来模仿。优点是能够直接模拟场的分布,精度比较高,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数值模拟方法之一。(2)严格耦合波法(rigorous coupled—wave analysis,RCWA):该方法是分析光栅的有利工具,它是基于严格的矢量maxwell 方程来分析。由于在很多的表面等离子的结构中都会引入衍射光栅结构,所以RCWA方法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来分析相关的问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3)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该方法是从变分原理出发,将定义域进行有限分割,离散成有限个单元集合。通过区域剖分和分偏差值,把二次泛函的极值问题化为普通多元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后者等价于一组多元线性代数方程的求解。该方法分析的是一种近似结果,不过很多的问题能近似模拟,目前应用也比较广泛。三.SPPs的若干应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张颖娱 综述
Plasmon Resonance SPR)
学号 10281036
生物物理系
摘要 : SPR 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而且 SPR 对金属表面附近的折射率的变化极为敏感,利用这一性 质,将一束平面单色偏振光以一定角度入射到镀有薄层金膜的玻璃表面发生全反射时,若入射光的波向量与 金膜内表面电子的振荡频率匹配,光线即耦合入金膜引发电子共振,即表面等离子共振。以 SPR 原理设计的 生物传感器近来引起广泛的重视。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生物传感器 薄膜
1900 年,由 Wood 发现了光波通过光栅后,光频谱发生了小区域损失,这是关于 SPR 这一电磁场效应的最 早记载。1941 年,FanoU 发现这种“Wood 异常”是由于等离子波造成的。1958 年,Turbader 首先对金属薄膜 采用光的全反射激励的方法,观察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 此后,至 60 年代 Otto 以及 1971 年 Kretschmann 分别 发表了里程碑性质的文章,激发了人们应用 SPR 于传感机制的热情,而 Kretschmann 结构也为 SPR 型传感器 奠定了基础。目前 SPR 被尝试用于测量各种物质的结构、特性及其的相互作用等。 1 SPR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如图 2 所示) 表面等离子振动是金属表面自由电子的一种集团运动,代表了一种表面带电的量子振动。在激励 SP 的 通常方法中,光入射在金属薄膜上,产生衰减场,衰减场的穿透深度 dp 为:
(1) 通常要求金属薄膜小于 60mm,达到衰减场中的 TM(横磁波)极化能量耦合并激发等离子态,耦合的数 量、 等离子体的强度受到了金属两侧材料的影响,如果在金属薄膜一侧加一层待测物质,试样与金属薄膜的耦 联影响了结构的折射率,从而影响了反射光、衰减以及等离子体共振。所以,可以把 SPR 型传感器看作等离 子体耦联效率的度量计。基原理如图 2 所示, 其中:
上述两个公式分别为沿表面传播的波矢量,其中:λ为入射光波长,εm 为金属介电常数 的实部,εd 为金属外介质的介电常数,np 为透镜的折射率,θ为入射光与表面法线的夹角。发生共振时,入射 光与法线的临界角为:
θ=arcsin[εmεd(εm+εd)εg]1/2
(4)
显然,共振角受到折射率(或介电常数)的影响,此时,金属膜外侧的衰减场为: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0-10-2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资助项目(KJ101203);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目(CSTC ,2010BB2352).[作者简介]赵华君(1974-),男,重庆永川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光电子器件与微纳光子技术的研究. 2011年4月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Apr.,2011第30卷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30No.2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研究进展 赵华君,程正富,石东平,张 东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重庆 永川402160) [摘 要]阐述了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特性,金属纳米粒子的常用制备方法,以及不同形状、尺寸 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光谱和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增强因子与金 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波长和拉曼激发波长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局域表面等离子体;金属纳米粒子;拉曼散射;传感[中图分类号]O61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12(2011)02-0031-06自1998年Ebbesen 等人先后发现透过金属 膜的纳米孔[1]、纳米狭缝及其阵列[2-3] 具有增强透射现象以来, 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olaritons ,SPs )及其应用成为近年来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4] .研究表明, SPs 是由入射光激发金属表面自由电子集体振荡而产生的一种表面波[5] ,而入射光光子与纳米金属结构中的自由电子耦合匹配,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目前,围绕SPs 的相关物理机理及应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SPs 亚波长光学.该领域主要研究亚波长尺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及相关特性,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SPs 将在传感、全光开关、 光子集成电路、微细加工、超分辨成像、隐身斗篷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6] . 1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特性 SPs 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连续金属膜表面传播传导型的SPs ,另一种局限于纳米粒子表面,称为局域表面等离子体(Localized surface po-laritons ,LSPs ).SPs 和LSPs 都具有表面局域特性.因为各自色散关系的不同, 决定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激发态.SPs 的色散是一种传播模式,具有一维空间局域性.LSPs 局域在各种不同 形貌的曲面上,其色散关系一般和介质形貌密切 相关,是一种非传播模式,具有两维的空间局域性. 贵金属如金和银等,其介电常数在可见光的波段具有负的实部,虚部较小且是正数.这种条 件能够支持SPR [7] .图1是激发产生表面等离子 体示意图, 由图1(a ).可以看出,SPs 的色散曲线位于光波色散曲线的右侧,即SPs 的波矢大于同 频率自由空间中的光波矢,因此,当光波直接由空气入射到平滑金属表面时,并不能激发SPs.为了使SPs 波与外部的光波耦合,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改变SPs 的色散曲线与光波色散曲线的相对位置,使SPs 的色散曲线向左移动,或使光波色散曲线向右移动,即两者有共同的频率和波数,进而产生共振,并激发产生SPs.SPs 共振激发时的波矢关系表示为 k sp = ω c ε1ε2(ε1+ε2槡 ). (1) 其中,ε1是金属的介电常数,ε2是和它相邻电介 质的介电常数.ω是入射光频率, c 是真空中的光速.图1(b )为SPs 共振激发时金属-介质界面 处的场分布[1] .传导型SPs 沿金属电解质界面的x 和y 方向可传播数十或数百微米,而在z 方向逐渐衰减,1/e 衰减长度约为200nm ,如图1(c )所示.对于LSPs ,光与尺寸远远小于入射光波长的 1 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剖析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程玉培 1433591 摘要: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 技术是一种简单、直接的传感技术。它通过测量金属表面附近折射率的变化, 来研究物质的性质。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已经成为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的热点。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 前言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边缘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化学的核心是化学键,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要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归根到底就是要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现象发生的基础,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阐明生物反应的机理,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近年来,研究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技术不断出现,其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在生物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SPR技术可以现场,实时地测定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无需标记,可以连续监测吸附和解离过程,并可以进行多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 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概述 1.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简介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 SPR) 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利用光在玻璃界面处发生全内反射时的消失波, 可以引发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子。在入射角或波长为某一适当值的条件下, 表面等离子体子与消失波的频率和波数相等,二者将发生共振, 入射光被吸收, 使反射光能量急剧下降, 在反射光谱上出现共振峰(即反射强度最低值) 。当紧靠在金属薄膜表面的介质折射率不同时, 共振峰位置将不同。 1.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研究背景及现状 表面等离了体共振效应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关于SPR效应的最早记载是源于1902年Wood发现光波通过光栅后,光频谱出现小区域内的能量损失现象。1941年,Fano针对这一现象根据金属和空气界面上表面的电磁波理论和边界条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1957年,当高能电了通过金属薄膜时,Ritchie发现能量损耗不仅发生在体积等离了体频率处,在更低频率处也发生了,于是认为这与金属薄膜界面特性有关。1958年,Turbader为了观察SPR现象,对金属薄膜采用光的全反射激励的方法。 1960年,Stern和Farrell首次提出了表面等离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研究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原理研究,从而深入介绍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技术在现代生物科技和医学上的广泛应用,以及探讨未来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趋势。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应用医学应用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英文简写SPR。随着SPR技术成为分析生物化学、药物研究和食物监控领域[1-3]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SPR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将更加趋向多样化,特别是它在小分子检测盒脂膜领域的新兴应用将使其在未来药物发现和膜生物学中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几年,其发展尤为迅猛,随着SPR仪器的不断完善和生物分子膜构建能力的不断增强,SPR生物传感器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一、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简介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英文简写SPR。1983 年,瑞典科学家Liedberg 首次将SPR 技术应用于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测定,由此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只SPR 生物传感器[4]由于SPR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动态检测手段,具有实时检测、无需标记、耗样量少等突出优点,在生物工程、医学、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热潮[5]。 1.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原理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又称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6],它是由于入射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产生表面等离子波而形成的。当一束p偏振光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入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界面,如端面蒸镀有一层约50nm厚金膜的棱镜端面时,在棱镜与金膜界面将产生表面等离子波,当入射光波的传播常数与表面等离子波的传播常数相匹配时,引起金膜内自由电子产生共振,即表面等离子共振,入射光的一部分能量在金属表面发生迁移,从而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大大减弱,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完全消失的入射角为共振角。如果用于检测分析分子之间的反应动态时,先在芯片表面固定一层生物分子识别膜,然后将待测样品流过芯片表面,如果样品中有能够与芯片表面的生物分子识别膜相互作用的分子,引起金膜表面样品质量和折射率变化,从而导致共振角变化。通过实时监测SPR共振角所反映的生物分子动态结合和解离过程,可以获得被分析物的浓度、亲和力、动力学常数和特异性等信息。 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应用 SPR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无需标记、在线检测、可再生、无样品前处理等优点[7],在生命科学、药物残留、食品检测、疾病机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总结

第四章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学习总结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学习,我主要掌握了以下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金属表面的等离子体振动 表面等离子体振动,其角频率ωs与体积等离子体的不同,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则这种特殊表面的等离子体振动的角频率ωms为:Array 二、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方法 面等离子体波(Surface plasma wave,SPW) 质中逐渐衰减。表面等离子体波是TM极化波,即横波,其磁场矢量与传播方向垂直,与界面平行,而电场矢量则垂直于界面。 在半无穷电介质和金属界面处,角频率为 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εm和εa分别是金属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表面等离 εm=εmr+iεmi)。金属的εmr/εmi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不导电的均匀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称为电介质的折射率n: 则:Array 频率为ω 要使光波和 (ka)总是在ω( 从不交叉,即ω( 因此, 要设法移动ω( 的。

场在金属与棱镜的界面处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金属介质中传输振幅呈指数衰减的消失 kev为: 通过调节θ 共振,有: 由上式可见,若入射光的波长一定,即ωa一定时,ns 条件;若θ0一定时,ns改变,则必须改变ωa 波长λ来实现。此时θ0和λ分别称为共振角和共振波长。 右图为典型的SPR光谱 三、SPR传感器 1、基本原理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的产生与入射光 的角度θ、波长λ、金属薄膜的介电 常数εs及电介质的折射率ns有关, 发生共振时θ和λ分别称为共振角度 和共振波长。对于同一种金属薄膜, 如果固定θ,则λ与ns有关;固定λ, 则θ与ns有关。 如果将电介质换成待测样品,测出共 振时的θ或λ,就可以得到样品的介 电常数εs或折射率ns;如果样品的化 学或生物性质发生变化,引起ns的改 变,则θ或λ也会发生变化,这样, 检测这一变化就可获得样品性质的变 化。 固定入射光的波长,改变入射角,可 得到角度随反射率变化的SPR光谱;同样地,固定入射光的角度,改变波长,可得到波长随反射率变化的SPR光谱。SPR光谱的改变反映了体系性质的变化。 2、基本结构 一般来说,一个SPR传感器的包括:光学系统、敏感元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敏感元件主要指金属薄膜及其表面修饰的敏感物质,用于将待测对象的化学或生物信息转换成折射率的变化,是SPR传感器的关键。从SPR的原理可知,实际上是样品的折射率的变化引起SPR光谱的变化。 4种检测方式: 1.角度调制:固定λin,改变θin 2.波长调制:固定θin ,改变λin 3.强度调制:固定θin 、λin,改变光强 4.相位调制:固定θin 、λin,测相差 3、应用 用SPR可获得的信息: 1.两个分子之间结合的特异性 2.目标分子的浓度 3.结合以及解离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北京大学力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03级,郭瑾 摘要: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自80年代发展起来后,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已有了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原理和其在蛋白质组学、抗原-抗体研究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做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隐失波,蛋白质组学,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药物筛选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mon resonace technology,SPR 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生物传感芯片(biosensor chip)为中心的一种新技术,由Biacore AB公司开发。此后人们开始研究用各种方法改进SPR的性能、简化仪器系统,并试图用SPR技术测量不同的生化物质,如DNA-DNA间的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1】,蛋白质折叠机制的研究【2】,微生物细胞的检测【3】,抗体-抗原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4】等。本文对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原理和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的综述。 一、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原理 全内反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光学现象。考虑一束平面光波从介质1表面进入到介质2中。入射光在介质1表面上一部分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则透射进介质2。入射角和透射角之间满足关系式: n1sinθ1=n2sinθ2 这里n1是介质1的折射率,n2是介质2的折射率。当入射角增大,增大到临界角θc 时,这时的透射角为90°;当入射角继续增大到大于临界角时,光不再透射进介质2,也就是发生了全反射。由snell定律可知: θ2=90° θc=sin-1(n2/n1) 由上式可知,当n2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echnology,SPR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05级医学实验 马吟醒 朱倩 薛夏沫 黄辰 [摘要]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英文简写SPR,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应用SPR原理检测生物传感芯片(biosensor chip)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综述主要介绍SPR的历史、工作原理、应用以及研究发展的前景。 [完成时间] 2008年6月 [引言] 1902年,Wood在一次光学实验中,首次发现了SPR现象并对其做了简单的记录,但直到39年后的1941年,一位名叫Fano的科学家才真正解释了SPR现象。之后的30年间,SPR 技术并没有实质的发展,也没能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1971年Kretschmann为SPR传感器结构奠定了基础,也拉开了应用SPR技术进行实验的序幕。1983年,Liedberg首次将SPR 用于IgG与其抗原的反应测定并取得了成功。1987年,Knoll等人开始研究SPR的成像。到了1990年,Biacore AB公司开发出了首台商品化SPR仪器,为SPR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开启了新的乐章。简言之,SPR是用来进行实时分析,简单快捷的监测DNA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药物与蛋白质之间、核酸与核酸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受体与配体之间等等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SPR在生命科学、医疗检测、药物筛选、食品检测、环境监测、毒品检测以及法医鉴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正文]

一、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 1.消逝波: 根据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所提出的光学定理: n1 sinθ1 = n2 sinθ2 可知,当光从光密介质射 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 到90°时,折射光将完全消失,而只剩下反射光, 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图1)当以波动光学的角度来研究全反射时,人们发现当入射光到达界面时并不是直接产生反射光,而是先透过光疏介质约一个波长的深度,再沿界面流动约半个波长再返回光密介质。则透过光疏介质的波被称为消逝波。(图2) 图1 图2 2.等离子波 等离子体通常指由密度相当高的自由正、负电荷组成的气体,其中正、负带电粒子数目几乎相等。把金属表面的价电子看成是均匀正电荷背景下运动的电子气体,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等离子体。当金属受电磁干扰时,金属内部的电子密度分布会变得不均匀。因为库仑力的存在,会将部分电子吸引到正电荷过剩的区域,被吸引的电子由于获得动量,故不会在引力与斥力的平衡位置停下而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之后电子间存在的斥力会迫使已经聚集起来的电子再次离开该区域。由此会形成一种整个电子系统的集体震荡,而库仑力的存在使得这种集体震荡反复进行,进而形成的震荡称等离子震荡,并以波的形式表现,称为等离子波。 3.SPR光学原理

金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与应用研究(湖科大)

项目名称金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与应用研究 推荐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项目综述查看 主要完成人 1.黄昊文 制备了金纳米棒和核壳纳米棒,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纳米粒子及复合物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性质构建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并对血吸虫病、结核病等病患血清等实际生物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的耦合放大效应和纳米复合物的表面等离子体性质的可调性,构建了对汞、银等重金属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纳米化学传感器。本人在10篇代表作论文中排名第一且均为通讯联系人,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5%。 2.曾云龙 积极参与金纳米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性质构建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并对实际生物样品处理、分析检测进行设计,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性质调控和血吸虫病的分析检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代表性论文①中排名第三,③中排名第三,④中排名第四,⑥中排名第三,⑦中排名第七,⑧中排名第八,⑨中排名第三,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3.廖博 积极参与金纳米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性质构建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并对实际生物样品处理、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性质调控和血吸虫病的分析检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代表性论文①中排名第五,④中排名第六,⑥中排名第五,⑦中排名第六,⑧中排名第七,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5%。 4.夏晓东 积极参与金纳米棒及核壳纳米棒的制备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性质研究,在基于金纳米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的调控及构建多通道分析方法的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代表性论文③中排名第四,⑥中排名第六,⑨中排名第四,在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论文、论著目录查看

表面等离激元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 1.共振波长的基本求解思路 表面等离激元(SP)是指在金属和电介质界面处电磁波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藕合产生的振动效应。它以振动电磁波的形式沿金属和电介质的界面传播,并且在垂直离开界面的方向,其振幅呈现指数衰减。表面等离激元的频率与波矢可以通过色散关系联系起来。其垂至于金属和电解介质界面方向电磁场 可表达为: 式中表示离开界面的垂直距离,当时取+,时取一。式中为虚数,引起电场的指数衰减。波矢平行于方向,,其中为表面等离子体的共振波长。由表达式可见,当时,电磁场完全消失,并在时为最大值。 函数,以及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来求解表面等离激元的的色散 关系,由公式: ,可 得到等离激元色散关系式为: ,如果假设和都为实数,且 ,则可获得一个较为复 杂的色散关系式 其中, (从实部可以计算SPPs 的波长 '2/x SPP K λπ=,SPPs 的传播距离SPP δ主要决定于虚部''2SPP SPPs k δ=

2. 金属表面等离体子频率的求解 当波矢较大或者时, 的值趋向于SP ωω=对于自由电子气,,是金属体电子密度,是电子有效质 量,是电子电荷。因此,随增大而减小。 (1)具有理想平面的半无限金属 全空间内电势分布满足拉普拉斯方程:由于在方向上介质和金属都是均匀的,所以可令解的形式为 得拉普拉斯方程的解 由以及边界条件: 可以得到介质与金属相对电容率之间的关系: ,假设介质的相对电容率为与

频率无关的常数,由金属相对电容率的表示式可知因此金属表面等离体子频率为当介质为真空时,得到金属表面等离体子频率为 (2)金属中存在着大量的价电子,它们可以在金属中自由地运动.由于价电子的自由移动性及电子间存在着库仑相互作用,所以在金属内部微观尺度上必然存在着电子密度的起伏.由于库仑作用的长程性,导致电子系统既存在集体激发(即等离体子振荡),也存在个别激发(即准电子).而在小波矢近似下只存在集体激发,故可以将电子密度的傅里叶分量作为集体坐标来描述这种关联,在k 一0的极限下,有式中为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由此方程可以得到金属内等离体子振荡频率 从以上讨论及推导可以看出,金属等离体子振荡实际上是在库仑作用参与下的高粒子数密度系统中电子的集体运动,等离体子就是电子集体振荡的能量量子.由于库仑势场是纵场,因此等离体子是纵振动的量子.以上所讨论的情况没有考虑到金属边界的影响,即认为金属是无限大的,计算得到的频率为块状金属中的体相等离体子频率. 3.金属介电常数的求解 (1)另外,根据Drude 自由电子气模型,理想金属的介电方程可写为: 22()1p i ωεωωτω =-- ,p ω是等离子体振荡频率,,τ是散射速率描述电子运动遭遇散射而引起的损耗, 161311.210/, 1.4510p rad s s ωτ-=?=?对于银,。 (2)球状金属的SP 介电常数可由以下公式给出: 式中为金属周围环境的介电常数。从公式可以得到无限多的模式,在 时得到最低阶介电模式。由于光子通过这些介电模式藕合进入S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