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系统调试记录

调试记录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保存。

5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记录

5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记录 日期:[填写日期] 地点:[填写地点] 一、准备工作 (1)确定试运行期间: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期间共计两个星期,从[填写日期]至[填写日期]。 (2)人员配备:试运行期间,设备运维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需全程 配备,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设备检查和准备:在试运行前,对公共广播系统的设备进行全 面检查和维护,并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二、试运行进程 (1)校内测试:在试运行开始前,对公共广播系统进行了校内测试。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模拟不同情景下的使用场景,测试设备运行和接收 效果。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运行正常,接收效果良好。 (2)信息发布:试运行期间,我们将发布一些重要信息,测试公共 广播系统的信息传输和发布功能。信息内容包括校园安全提醒、日常活动 通知等。我们将根据测试结果对信息发布的声音大小和传输方式进行调整。 (3)系统运行监测:试运行期间,设备运维人员将对公共广播系统 进行监测,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他们将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接收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维护。

(4)用户反馈:我们将向用户提供反馈通道,收集用户对公共广播 系统试运行的反馈意见。用户可以通过现场意见箱或在线反馈平台向我们 反馈问题和建议,以便我们进一步优化系统。 三、问题和解决措施 (1)音质问题:在试运行期间,部分用户反映公共广播系统的音质 不够清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增加了音频设备的调试时间,并对设 备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通过这些措施,音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信息发布延迟问题:部分用户反映在试运行期间,公共广播系 统发布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延迟。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问题是由于信号 传输的技术问题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技术支持人员紧密合作,对信号传输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最终成功解决了延迟问题。 四、总结和改进 试运行期间,公共广播系统的整体效果良好,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信 息传输准确。用户反馈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基于试运行期间 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公共广播系统的细节,提高系统的性能 和用户体验。 改进措施包括: (1)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维护:加强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 设备正常运行。 (2)音质优化:持续优化音频设备的调试,提高音质。 (3)延迟问题解决:与技术支持人员合作,继续优化信号传输方式,消除延迟问题。

广播系统调试报告

虹桥商务区D17街坊项目酒店广播系统调试报告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5月

广播系统的调试主要指广播系统安装施工完毕后,对设备安装过程进行全面的、常规性地检查,并作开通试验和音质评价,其主要工作内容有:传输线路检查、配接检查、绝缘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测量、天线调试、电源试验、系统开通试验、声压测量和音质评价等。 1、传输线路检查 广播传输线路分为室内、室外各种配线,检查时应将被检线路的接线端子从设备上断开,按照施工图、广播系统图来检查各路传输配线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短路、断路、混线等故障;接线端子编号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焊有接线端子。对于被发现的故障耍逐一进行排除,并将接线端子重新紧固连接;各个插头、插座连线是否采用焊接,接线是否正确可靠,屏蔽层连接是否完整良好,符合要求。 2、配接检查 按照施工图检查每个回路或扬声设备上的线间变压器配接是否正确,特别是多抽头变压器的连接端子往往容易接错,注意检查漏接、多接,变压器的初级次级接反现象;按图查对变压器型号,容量及阻抗是否匹配。 3、绝缘电阻测定 将广播线的两头接线端子断开,用500V兆欧表,测量其线间绝缘电阻。测量项目为:线与线和线与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5MΩ,对于每一回路的电阻应进行分回路测量,测量数值应填写记录,作为调试报告的内容交建设单位保管。 4、接地电阻测量 广播系统的接地电阻,主要在广播室的接地极上进行;测量时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 广播室放大器、避雷器等的工频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Ω,当广播系统的容量在150 W以上,如单独设置接地极确有团难时,可与电气装置合用一组接地极,但这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并应设置专用接地干线。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详细规范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详细规范 公共广播主要用于建筑弱电工程中的以语言扩声为主的包括会场、多功能厅等地方,公共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广播和应急广播系统;会议包括同声传译、视频会议和多媒体会议工程。 施工范围包括管线、控制室设备、音频扩声设备、视频显示设备、视频会议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公共广播系统的施工。 一、施工标准规范 公共广播系统依据: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5019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033-2005等标准制定。 二、公共广播施工要求 一、电缆管路、线槽及线缆敷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控制室静电地板下,必须敷设机柜到控制台的地下线槽,吊顶内管路进入控制室后,应就近沿墙面垂直进入静电地板下,沿地面进入机柜底部线槽,地面管路应贴地进入控制室静电地板下,进入机柜底部线槽。 2信号线与强电线管必须分开敷设,最小距离应大于300mm。 3电缆管路穿越楼板孔或墙洞的位置,应加装套管等保护设施。 4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管路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持物应牢固可靠,支点的间隔应均匀整齐一致。 5公共广播及会议系统线缆应根据需要传输的内容格式和距离选择;传输电缆距离超过选用端口支持的标准长度时应使用信号放大设备、线路补偿设备,或选用光缆传输。 6模拟系统传声器传输线应选用专用屏蔽线,宜单独敷设线管并远离强电管路,传声器线缆超过50m时,必须采用低阻抗平衡连接。 7VGA信号线缆的选择应根据传输信号的分辨率、最长传输距离进行选择。 当信号源为视频或简单的文字内容时,传输衰减控制在-6dB范围;当信号源是以精密图形文件时,传输衰减控制在-3dB的范围,超出范围时,应采用光纤系统实现信号的传输。 8公共广播系统的功率传输线缆应用金属线槽和线管单独敷设,室外广播传输线缆应穿管埋地或在电缆沟内敷设。 9公共广播系统功率传输线路,其绝缘电压等级必须与其额定传输电压相容,应尽量减少接驳,当无法避免接驳时,其接头不得裸露,接驳宜用压接套管、压接工具、专用插接件或锡焊接线进行施工,电位不等的接头应分别进行绝缘处理,并应将接头置于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头不得留在线管等不易检查的部位,性能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

公共广播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公共广播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一、验收目的 1.验收公共广播系统调试检验批的质量,确保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 2.验收各项功能和性能是否完备和正常运行; 3.验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二、验收依据 1.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概要、设计详细和各项标准规范要求; 2.技术文件: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说明书、调试手册等; 3.质量文件:包括材料合格证、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 三、验收内容 1.设备验收 a.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文件要求检查设备型号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b.检查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性能; c.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是否牢固; d.检查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牢固和可靠。 2.调试验收 a.检查设备的开关机是否正常; b.检查设备的音质是否清晰、音量是否适中;

c.检查设备在不同频道切换时的切换时间是否合理; d.检查设备的电源供应是否稳定; e.检查设备的防雷措施是否有效; f.检查设备的故障自动诊断和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g.检查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功能是否正常; h.检查设备的紧急广播功能是否正常。 四、验收方法 1.现场检查:对设备进行目视检查,包括设备外观、设备接线、安全 防护等; 2.功能测试: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正常工作; 3.评估测试:对设备进行评估测试,评估其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数据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五、验收记录 1.执行验收人员:列出参与验收的人员名单; 2.验收时间:记录验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设备清单:列出验收的设备名称、型号和数量; 4.验收过程:记录验收过程中的检查和测试结果; 5.问题记录: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6.结论:写明验收结果,包括是否通过验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公共广播系统施工工艺方法2016-11-27

前言: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比较简单,但是也有施工工艺,周末和薛哥一起探索一下吧 正文: 一、施工质量要求 广播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该项目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和用户要求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按标准施工,不返工,不窝工,按规定做好施工日志。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线缆的选择及敷设 在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器材配套上面,而忽略了对广播传输电缆的选择。其实,对于一个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来说,要获得令人满意的音响效果,除了应配备高质量的广播器材(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等)以外,广播传输电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声音的质量。 由于平行喇叭线存在着线间寄生电容,因而不适宜远距离传输广播信号,否则将衰减声音的高频部分,容易造成高音不清晰、发闷等现象的发生。双绞线可以有效地克服线间寄生电容,远距离传输广播信号应选用双绞护套线。 带屏蔽的双绞护套传输电缆,由于屏蔽网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广播电缆对同管敷设的其他电缆的辐射影响,更能加强电缆的抗拉伸性能,尤其适用于长距离敷设。 广播传输电缆除了应选用双绞线以外,对线径也有一定要求。理论上讲,线径愈粗,线路传输损耗愈小,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工程造价上去了,施工难度加

大了。权衡利弊,综合考虑性能价格比,广播传输电缆可以参照下列标准选择: 公共广播系统的所有的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均采用平衡式连接,端点采用焊接。若系统具有火灾事故广播功能,则都应采用阻燃型铜芯电缆或耐火型铜芯电线电缆。 线路的敷设方式采用穿钢管或线槽敷设,一般不得与照明、电力线同线槽敷设,火灾事故广播线路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电缆长度应逐盘核对,并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的长度来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当电缆必须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 2、扬声器与广播线的连接 在连接放音设备时,特别要注意各扬声器之间与广播线的相位统一问题,否则可能因各扬声器之间声音的相位干涉,造成点与点之间声压级相差很大,整个大厅声音高低起伏的严重后果,所以施工时一定要严格统一线路标记,并规定统一的连接方法。 综合各种音响施工要求,并结合在工程中的实际效果,在公共广播系统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扬声器连接方法: 绞合法就是将广播线和扬声器引线端剥去外皮,各剥头处分成两股分别绞合后

5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记录

5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记录 一、准备阶段 为了确保公共广播系统试运行的顺利进行,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工作。工作内容包括: 1.确定试运行的时间和地点。经过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决定在市政府 广场进行试运行,时间为X月X日。 2.购买设备和设施。我们购买了一套先进的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同时 在广场设置了喇叭和控制设备。 3.人员培训。为了保证试运行的顺利进行,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相 关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和控制系统。 二、试运行阶段 1.上午8点,我们在市政府广场的设备上进行了功能测试,确保设备 运行正常。随后,工作人员对广场的喇叭进行了全面检查,保证声音的传 播质量。 2.上午10点,试运行正式开始。我们利用公共广播系统进行了一次 演练,演练内容包括播放预先录制的公告、紧急通知和气象预报等。同时,我们也对系统进行了实时监控,确保播放顺利进行。 3.试运行期间,广播系统的声音传播效果良好,覆盖范围广泛。途经 市政府广场的市民纷纷表示,通过广播系统听到了最新的消息和通知,感 到非常方便。 三、试运行总结

通过试运行,我们得出以下总结和启示: 1.公共广播系统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能够迅速传递重要消息和通知。通过广播系统,市民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广播系统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声音传播质量对于试运行的成功至关重要。我们在设计设备安装方案时,要考虑到广播系统的周围环境和传播距离,确保声音能够传播到预期覆盖范围内。 3.喇叭的摆放位置对于声音的传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要选择合适且充分覆盖范围的位置进行安装。 4.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故障和问题。 5.试运行期间,我们通过现场调查和市民反馈得知,广播系统对于紧急通知、公告和天气预报等信息的传达效果显著,市民对于广播系统的效用表示了一致的肯定。 四、下一步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广播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公共广播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紧急通知的发布机制,确保重要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市民。 3.根据试运行期间市民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广播系统的功能,并调整播放内容的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市民的需求。

对讲系统调试记录

对讲系统调试记录 总结: 在对讲系统的调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最终通过仔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这个调试过程,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并进一步提高了对讲系统的理解和修复能力。 1.问题描述: 对讲系统在使用中出现了杂音和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有时候,即使用户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也无法正常进行对讲。 2.调试过程: 首先,我们检查了对讲系统的硬件连接,确认连接正确,没有松动或损坏。然后,我们尝试了不同的话筒和耳机,以确认问题是否出在这些外部设备上。然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接下来,我们决定对对讲系统的软件进行检查。我们将设备连接到电脑上,查看了系统的驱动程序和设置。然而,一切似乎是正常的,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对讲系统的频率设置可能存在问题。我们检查了频率设置的文档,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了频率扫描。结果显示,对讲系统有时会自动切换到其他频率,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改对讲系统的默认频率设置。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我们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频率设置,并将其应用到所有设备上。 3.问题解决:

经过对频率设置的更改,对讲系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杂音消失了,用户之间的通信变得稳定,我们可以正常进行对讲了。 总结: 通过这次对讲系统调试的经历,我们学到了很多。首先,我们意识到在调试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其次,我们明白了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可能导致的问题。最后,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设备进行频率扫描和更改。 这次调试过程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它使我们更加了解并掌握了对讲系统的调试技巧。我们相信,经过这个经历,我们的团队在以后的调试工作中会更加高效和专业。

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调试要求

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调试要求 一、应将各广播回路的扬声器与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相连接,接通电源,使广播控制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广播控制设备下列主要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广播控制设备的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 16806 的规定: (1)自检功能; (2)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 (3)故障报警功能; (4)消音功能; (5)应急广播启动功能; (6)现场语言播报功能; (7)应急广播停止功能。 二,扬声器调试 1、应对扬声器的广播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扬声器的广播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操作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使扬声器播放应急广播信息; (2)语音信息应清晰;

(3)在扬声器生产企业声称的最大设置间距、距地面1.5m~1.6m处,应急广播的A计权声压级应大于60dB,环境噪声大于60dB时,应急广播的A计权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三、应将广播控制设备与消防联动控制器相连接,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根据系统联动控制逻辑设计文件的规定,对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使报警区域内符合联动控制触发条件的两只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和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2)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发出火灾警报装置和应急广播控制装置动作的启动信号,点亮启动指示灯。 (3)消防应急广播系统与普通广播或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合用时,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应停止正常广播。 (4)报警区域内所有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和扬声器应按下列规定交替工作: 1)报警区域内所有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应同时启动,持续工作8s~20s 后,所有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应同时停止警报; 2)警报停止后,所有的扬声器应同时进行1次~2次消防应急广播,每次广播10s~30s后,所有的扬声器应停止播放广播信息。 (5)消防控制器图形显示装置应显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的启动信号,且显示的信息应与控制器的显示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