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14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14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讲义14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1.(多选)某物体质量为1 kg,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物体所受的拉力总是大于它所受的摩擦力

B.物体在第3 s内所受的拉力大于1 N

C.在0~3 s内,物体所受的拉力方向始终与摩擦力

方向相反

D.物体在第2 s内所受的拉力为零

2.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图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

擦力大小和路程。下图中正确的是()

3.(多选)如图甲所示,在电梯箱内轻绳AO、BO、

CO连接吊着质量为m的物体,轻绳AO、BO、CO对轻质结点O的拉力分别为F1、F2、F3。现电梯箱竖直向下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在0~t1时间内,F1与F2的合力等于F3

B.在0~t1时间内,F1与F2的合力大于mg

C.在t1~t2时间内,F1与F2的合力小于F3

D.在t1~t2时间内,F1与F2的合力大于mg

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物块b放在物块a上静止不动。

当用力F使物块b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在下面所给的四个图象中,能反映物块b脱离物块a前的过程中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5.(多选)如图甲所示,A、B两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B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变力的作

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A、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0~2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t0时刻,A、B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加速度最小

B.t0时刻,A、B的速度最大

C.0时刻和2t0时刻,A、B间的静摩擦力最大

D.2t0时刻,A、B离出发点最远,速度为0

6.(多选)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假定木板

与地面之间、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7.A.A的质量为0.5 kg

B.B的质量为1.5 kg

C.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8.(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物体A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由图线可知()

A.物体A的质量m A=2 kg

B.物体A的质量m A=6 kg

C.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D.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

9.如图所示,在一足够长的粗糙水平杆上套一小圆环,在小圆环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小圆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在小圆环上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且F′满足的关系为F′=k v。已知小圆环的质量为m,小圆环与水平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圆环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

10.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乙),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瞬间的这一过程,并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是()

11.如图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A、B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m B=2 kg,当A、B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3 N时A、B将会分离。t=0时刻开始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推力F1,同时对物块B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F2,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1、F2方向保持不变,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物块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t=2.0 s时刻A、B之间作用力大小为0.6 N

B.t=2.0 s时刻A、B之间作用力为零

C.t=2.5 s时刻A对B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D.从t=0时刻到A、B分离,它们运动的位移为5.4 m

12.一质量为m=0.4 kg的电动遥控玩具车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10所示为其运动的v-t图象的一部分,已知0.4 s以前车做匀变速运动,之后做变加速运动直到速度最大,2 s时刻关闭发动机,玩具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最终停止。小汽车全过程中所受阻力可视为恒定。

(1)关闭发动机后小车运动的时间;

(2)求匀加速阶段小汽车的驱动力;

(3)估算全过程小汽车行驶的距离。

13.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均匀直细杆与水平面成θ=37°固定,质量为m=1 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静止于细杆底端O,如图甲所示。开启送风装置,有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在t 1=2 s 时刻

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

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忽略浮力。

求:(1)小球在0~2 s内的加速度a1和2~5 s内的加速度a2;

(2)小球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风力F的大小。

14.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2。求:

(1)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10 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

15.如图甲所示,长木板B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可看做质点的物体A静止叠放在B的最左端。现用F=6 N的水平力向右拉物体A,经过5 s物体A运动到B 的最右端,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1 kg、4 kg,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

(1)求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B不固定,求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

动力学图象问题

0 t 1 t 2 t 3 F t t 4 F 0 a A ′ O F 甲 a F O 乙 丙 李林中学高一年级物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第 周 课 题 主 备 审 核 使用教师 编号 编写时间 动力学图象问题 王 雄 例题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 A .物体将做往复运动 B .2 s 内的位移为零 C .2 s 末物体的速度最大 D .3 s 内,拉力做的功为零 针对练习 1.一电子在如图所示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外力作用下由静止释放,则物体将:( ) A 、作往复性运动 B 、t 1时刻动能最大 C 、一直朝某一方向运动 D 、t 1时刻加速度为负的最大。 例题2.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用力F 向上提它,力F 的变化将引起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已知物体的加速度a 随力F 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当F 小于F 0时,物体的重力Mg 大于作用力F B .当F =F 0时,作用力F 与重力Mg 大小相等 C .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力F 成正比 D .a ′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 针对联系2.物体A 、B 、C 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与水平 面的动摩擦因力F 的关系图线如图4所对应的直线甲、乙、丙所示,甲、乙直线平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μ A <μB m A =m B ②μ B >μC m B >m C ③μ B =μC m B >m C ④μ A <μC m A <m C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高中物理: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1.常见的图像形式 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像是位移图像(x -t 图像)、速度图像(v -t 图像)和力的图像(F -t 图像)等,这些图像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力规律,而绝非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 2.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 遇到带有物理图像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像,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像给出的信息,再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题. [典例2] 如图,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都静止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折线所示,根据v -t 图像(g 取10 m/s 2),求: (1)m 与M 间动摩擦因数μ1及M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 (2)m 与M 的质量之比. (3)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都静止的过程中,物块m 、长木板M 各自对地的位移. [解析] (1)由图可知,线段ac 为m 减速时的速度—时间图像,m 的加速度为 a 1=Δv 1Δt 1=4-104 m /s 2=-1.5 m/s 2 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 =ma 1,所以μ1=a 1-g =0.15 由图可知,线段cd 为二者一起减速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其加速度为 a 3=Δv 3Δt 3=0-48 m /s 2=-0.5 m/s 2 对m 和M 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2(m +M )g =(m +M )a 3 所以μ2=a 3-g =0.05. (2)由图像可得,线段bc 为M 加速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M 的加速度为a 2=Δv 2Δt 2 =4-04 m /s 2=1 m/s 2

高考物理动力学的图像问题专题训练

专题1.7 动力学的图像问题 【专题诠释】 1.“两大类型” (1)已知物体在某一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或某个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在某一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2.“一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v -t 图象与F -t 图象的桥梁. 3.解决图象问题的方法和关键 (1)分清图象的类别: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 (2)注意图象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表示的物理意义. (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象与物体的运动情况相结合,再结合斜率、特殊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确定从图象中得出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 (4)动力学中常见的图象:v -t 图象、x -t 图象、F -t 图象、F -a 图象等. 【高考引领】 【2019·全国卷Ⅲ】如图a ,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 =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 =4 s 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木板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c 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 A .木板的质量为1 kg B .2~4 s 内,力F 的大小为0.4 N C .0~2 s 内,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 D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 AB 【解析】 木板和实验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由题图b 知,2 s 后木板滑动,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 摩=0.2 N 。由题图c 知,2~4 s 内,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 1=0.42 m/s 2=0.2 m/s 2 ,撤去外力F 后的加速

第10章 结构动力学

FBFr 第十章 10-5 试确定图示各体系的动力自由度,忽略弹性杆自身的质量。 (a) (b) EI 1=∞ EI m y ? 分布质量的刚度为无穷大,由广义坐标法可知,体系仅有两个振动自由度y ,?。 (c) (d) 在集中质量处施加刚性链杆以限制质量运动体系。有四个自由度。 10-8 图示结构横梁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 ,B 处有一弹性支座(刚度系数为k ),C 处有一阻尼器(阻尼系数为c ),梁上受三角形分布动力荷载作用,试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体系的运动方程。 解:1)刚度法 该体系仅有一个自由度。 可设A 截面转角a 为坐标顺时针为正,此时作用于分布质量m 上的惯性力呈三角形分布。其 端部集度为.. ml a 。 取A 点隔离体,A 结点力矩为: (3) 121233 I M m l a l l mal =???= 由动力荷载引起的力矩为: ()()2121 233 t t q l l q l ??= 由弹性恢复力所引起的弯矩为:.21 33 la k l c al ? ?+ 根据A 结点力矩平衡条件0I p s M M M ++=可得: () 3 (322) 1393 t q l ka m a l l c a l ++= 整理得:() . .. 33t q ka c a m a l l l ++= 2)力法 . c α 解:取AC 杆转角为坐标,设在平衡位置附近发生虚位移α。根据几何关系,虚 功方程为:() (20111) 0333 l t q l l k l l l c m x xdx ααααααα-?-?-?=? 则同样有:() . .. 33t q ka c a m a l l l + +=。 10-9 图示结构AD 和DF 杆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m ,A 处转动弹簧铰的刚度系数为k θ,C 、E 处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B 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 c ,试建立体系自由振动时的运动方程。

专题突破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课后练习上课讲义

专题突破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答题时间:30分钟) 1. 如图所示,两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ab、cd与导轨构成闭合回路且都可沿导轨无摩擦滑动,两金属棒ab、cd的质量之比为2∶1。用一沿导轨方向的恒力F水平向右拉金属棒cd,经过足够长时间以后() A. 金属棒ab、cd都做匀速运动 B. 金属棒ab上的电流方向是由b向a C. 金属棒cd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等于2F/3 D. 两金属棒间距离保持不变 2. 如图(a)所示为磁悬浮列车模型,质量M=1 kg的绝缘板底座静止在动摩擦因数μ1=0.1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位于磁场中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为动力源,其质量m=1 kg, 边长为1 m,电阻为1 16Ω,与绝缘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OO′为AD、BC的中线。在金属框内有可随金属框同步移动的磁场,OO′CD区域内磁场如图(b)所示,CD恰在磁场边缘以外;OO′BA区域内磁场如图(c)所示,AB恰在磁场边缘以内(g=10 m/s2)。若绝缘板足够长且认为绝缘板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金属框从静止释放后()

A. 若金属框固定在绝缘板上,金属框的加速度为3 m/s2 B. 若金属框固定在绝缘板上,金属框的加速度为7 m/s2 C. 若金属框不固定,金属框的加速度为4 m/s2,绝缘板仍静止 D. 若金属框不固定,金属框的加速度为4 m/s2,绝缘板的加速度为2 m/s2 3. 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和导轨平面垂直,金属杆ab与导轨接触良好可沿导轨滑动,开始时电键S断开,当ab杆由静止下滑一段时间后闭合S,则从S闭合开始计时,ab杆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4. 如图甲所示,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0 T,质量为m=0.04 kg、高h=0.05 m、总电阻R=5 Ω、n=100匝的矩形线圈竖直固定在质量为M=0.08kg的小车上,小车与线圈的水平长度l相同。当线圈和小车一起沿光滑水平面运动,并以初速度v1=10 m/s进入磁场,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始终垂直。若小车运动的速度v随车的位移x变化的v-x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高一物理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临界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典型例题解析

高一物理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临界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的 适用范围典型例题解析 【例1】如图25-1所示,木块A、B静止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现施水平力F拉B,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若改用水平力F′拉A,使A、B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F′不得超过 [ ] A.2F B.F/2 C.3F D.F/3 解析:水平力F拉B时,A、B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这实际上是将要滑动,但尚未滑动的一种临界状态,从而可知此时的A、B间的摩擦力即为最大静摩擦力.先用整体法考虑,对A、B整体:F=(m+2m)a: 再将A隔离可得A、B间最大静摩擦力:f m=ma=F/3; 若将F′作用在A上,隔离B可得:B能与A一起运动,而A、B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最大加速度:a′=f m/2m;再用整体法考虑,对A、B整体:F′=(m+2m)a′=F/2因而正确选项为B. 点拨:“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是摩擦力发生突变(由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状态.由此求得的最大静摩擦力正是求解此题的突破口. 【例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0.2kg的物体在1.0N的水平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0s后将此力换为方向相反、大小仍为1.0N的力,再过2.0s将力的方向再换过来……,这样,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虽然不变,方向却每过2.0s变换一次,求经过半分钟物体的位移及半分钟末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解析:在最初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F/m=1/0.2m/s2=5m/s2,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2s内的位移为s=at2/2=1/2×5×22m=10m 2s末物体的速度为v=at=5×2m/s=10m/s 2s末力的方向改变了,但大小没变,加速度大小仍是5m/s2,但方向也改变了,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4s末,物体的速度为v t=v0-at=10m/s-5×2m/s=0 故在第二个内的位移为==+·= 2s s vt(v v)/2t10m 20t 所以,物体在前4s内的位移为s1+s2=20m.

李廉锟《结构力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第14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圣才出品】

第14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极限状态和极限荷载?什么叫极限弯矩、塑性铰和破坏机构? 答:(1)极限状态和极限荷载的含义: ①极限状态是指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所对应的特定状态; ②极限荷载是指结构在极限状态时所能承受的荷载。 (2)极限弯矩、塑性铰和破坏机构的含义: ①极限弯矩是指某一截面所能承受的弯矩的最大数值; ②塑性铰是指弯矩不能再增大,但弯曲变形则可任意增长的截面; ③破坏机构是指出现若干塑性铰而成为几何可变或瞬变体系的结构。 2.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时是否一定成为破坏机构?n次超静定结构是否必须出现n+1个塑性铰才能成为破坏机构? 答:(1)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时一定成为破坏机构。 因为根据几何组成分析,当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时,结构由几何不变变成几何可变或几何瞬变体系,此时该结构一定成为了破坏机构。 (2)n次超静定结构不必出现n+1个塑性铰才能成为破坏机构。 因为n次超静定结构出现n个塑性铰时,如果塑性铰的位置不合适,也可能使原结构变成几何瞬变的体系,此时的结构也成为了破坏机构。

3.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1)机构条件 机构条件是指在极限状态中,结构必须出现足够数目的塑性铰而成为机构(几何可变或瞬变体系),可沿荷载作正功的方向发生单向运动。 (2)内力局限条件 内力局限条件是指在极限状态中,任一截面的弯矩绝对值都不超过其极限弯矩。 (3)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是指在极限状态中,结构的整体或任一局部仍维持平衡。 4.什么叫可破坏荷载和可接受荷载?它们与极限荷载的关系如何? 答:(1)可破坏荷载和可接受荷载的含义: 可破坏荷载是指满足机构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荷载(不一定满足内力局限条件); 可接受荷载是指满足内力局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荷载(不一定满足机构条件)。 (2)与极限荷载的关系 极限荷载是所有可破坏荷载中的最小者,是所有可接受荷载中的最大者。 习题 14-1 已知材料的屈服极限σs=240MPa。试求下列截面的极限弯矩值:(a)矩形截面b=50mm,h=100mm;(b)20a工字钢;(c)图示T形截面。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和连接体问题

重难强化训练(三)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和 连接体问题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6题为单选,7~10题为多选) 1.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C[设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F=ma+f,所以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象是C.] 2.如图1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跟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84082159】 图1 A.车厢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 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1g cos θ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

D .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0 A [以物体1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物体1受到重力m 1g 和拉力T 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 1g tan θ=m 1a ,解得a =g tan θ,则车厢的加速度也为g tan θ, 将T 分解,在竖直方向根据二力平衡得T =m 1g cos θ,故A 正确,B 错误;对物体2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 =m 2g -T =m 2g - m 1g cos θ ,f =m 2a =m 2g tan θ,故C 、D 错误.] 3.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推力F 的大小分别为(g 取10 m/s 2)( ) 图2 A .0.2 6 N B .0.1 6 N C .0.2 8 N D .0.1 8 N A [本题的易错之处是忽略撤去F 前后摩擦力不变.由v -t 图象可知,物体 在6~10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 2=|Δv Δt |=|0-84| m/s 2=2 m/s 2.设物 体的质量为m ,所受的摩擦力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a 2,又因为f =μmg ,解得μ=0.2.由v -t 图象可知,物体在0~6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a 1=Δv Δt =8-26 m/s 2=1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 1,解得F =6 N ,故只有A 正确.] 4.滑块A 的质量为2 kg ,斜面体B 的质量为10 kg ,斜面倾角θ=30°,已知A 、B 间和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7,将滑块A 放在斜面B 上

ANSYS 高清晰 精品资料:第14章 瞬态结构动力分析实例

第十四章 瞬态结构动力分析实例 瞬态动力学分析(亦称时间-历程分析)是用于确定承受任意的随时间变化载荷的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的一种方法。可以用瞬态结构动力学分析确定结构在静载荷,瞬态载荷,和简谐载荷的随意组合作用下随时间变化的位移,应变,应力以及力。瞬态结构动力分析中,载荷和时间的相关性使得惯性力和阻尼作用比较重要。如果惯性力和阻尼作用对于分析的问题不是很重要,就可以用静力学分析代替瞬态结构动力分析。 14.1 问题描述 本实例要用缩减法进行瞬态结构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对有限上升时间的恒定力的动力学响应。问题的实际结构是一根钢梁支撑着集中质量并承受一个动态载荷。钢梁长为L ,支撑着一个集中质量M 。这根梁承受着一个上升时间为,最大值为F τt 1的动态载荷F(t)。梁的质量可以忽略,确定产生最大位移响应时的时间及响应。同时要确定梁中的最大弯曲应力max t max y bend σ。 求解过程中用不到梁的特性,其截面积可以算1个单位值。取加载结束时间为0.1秒,以使质量体达到最大弯曲。在质量体的侧向设定一个主自由度。第一个载荷步用于静力学求解。根据本实例的结构关系和载荷分布可以在此模型中使用对称性。在进行后处理时,选定在最大响应时间(0.092秒)处做扩展计算。已知数据如下: 材料特性:杨氏模量EX =2E5 Mpa ,质量M =0.0215Tn ,质量阻尼ALPHAD =8, 几何尺寸:L =450mm I =800.6mm 4 h =18mm 载荷为:F 1=20N t r = 0.075sec

图14.1 钢梁支撑集中质量的几何模型 14.2 建立模型 在ANSYS6.1中,首先我们通过完成如下工作来建立本实例的有限元模型,需要完成的工作有:指定分析标题,定义材料性能,定义单元类型,定义单元实常数,建立有限元模型等。由于本实例有限元模型比较简单,无需先建立几何模型再对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同第11章的实例一样可以通过生成节点和单元的方法,直接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下面将详细讲解分析过程。 14.2.1指定分析标题并设置分析范畴 本实例是如图14.1所示钢梁支撑集中质量的模型进行瞬态结构动力学分析来确定对有限上升时间的恒定力的动力学响应,仍然属于结构分析范畴。为了在后面进行菜单方式操作时的方便,需要在开始分析时就指定本实例分析范畴为“Structural”。为了数据的存档和以后分析的方便必须养成给分析的问题加标题的习惯。本实例的标题可以命名为:“Transient Response To a Constant Force With a Finite Rise Time”,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1.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Jobname,将弹出Change Jobname (修改文件名)对话框,如图14.2所示: 图14.2 修改文件名对话框 2.在Enter new jobname (输入新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字“CH14”,为本分析实例的数据库文件名。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完成文件名的修改。 3.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Title,将弹出Change Title (修改标题)对话框,如图14.3所示: 图14.3 修改标题对话框 4在Enter new title (输入新标题)文本框中输入文字“Transient Response To a Constant Force With a Finite Rise Time”,为本分析实例的标题名。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完成对标题名的指定。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1.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是从图像中挖掘信息,再结合题干信息解题;另一类是由题干信息判断出正确的图像. 2.两种方法,一是函数法:列出所求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式,理解图像的意义,理解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二是特殊值法:将一些特殊位置或特殊时刻或特殊情况的物理量值与图像对应点比较. 1.如图1甲所示,一质量m=1 kg的物块静置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从t=0时刻开始对物块施加一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图像中正确反映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是() 图1

2.(2020·湖北宜昌市调研)如图2所示,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物块(可以看作质点),物块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弹簧处于原长.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拉动物块,使其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以x表示物块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图2 3.(2019·湖北荆州市质检)如图3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A 放在质量也为m 的托盘B 上,以N 表示B 对A 的作用力,x 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竖直自然状态(x =0).现 改变力F 的大小,使B 以g 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 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N 、F 随x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主要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感受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习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 是。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你还有哪一些理解?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力与运动联系的桥梁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___________情况和_________情况联系起来。

类型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类型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于是就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___________。 3、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当一个物体的受力不容易分析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分析对它施加力的物体? 分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跟踪练习 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箱,质量为2 kg,在水平拉力F=6 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木箱与水平面间滑动摩擦力是4N,求物体2 s末的速度及2 s内的位移。(g取10 m/s2) 2.如图所示,是电梯上升的v~t图象,若电梯的质量为100kg,则钢绳对电梯的拉力在0~2s之间、2~6s之间、6~9s之间分别为多大?(g取10m/s2) 二、课内探究 引言: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 ___________情况和_________情况联系起来。 类型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通过_______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题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 kg,在6.4 N的水平拉力作

第三章 微专题20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1.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是从图象中挖掘信息,再结合题干信息解题;另一类是由题干信息判断出正确的图象. 2.两种方法,一是函数法:列出所求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式,理解图象的意义,理解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二是特殊值法:将一些特殊位置或特殊时刻或特殊情况的物理量值与图象对应点比较. 1.如图1甲所示,一质量m=1 kg的物块静置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从t=0时刻开始对物块施加一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是() 图1 2.(2020·湖北宜昌市调研)如图2所示,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物块(可以看作质点),物块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弹簧处于原长.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拉动物块,使其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以x表示物块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图2

3.(2019·湖北荆州市质检)如图3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A 放在质量也为m 的托盘B 上,以F N 表示B 对A 的作用力,x 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初始时,在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下系统静止,且弹簧处于竖直自然状态(x =0).现 改变力F 的大小,使B 以g 2 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下运动(g 为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不计),此过程中F N 、F 随x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图3 4.(2019·天津市河北区名校联考)如图4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 处,将弹簧压缩了x 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在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 (弹簧原长为位移的零点)变化的图象是( ) 图4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专题训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专题训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基础导学】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典例剖析】已知受力求运动 例题1:如图,质量为m=2kg 的物体静 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u=0.5。现对物体施加大小F=10N 、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的斜向上的拉力, 经5s 撤去拉力。求物体通过的总位移。(g 取10m/s 2)) 针对训练1-2:质量m =4kg 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40N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力F 作用了5s ,求物块在5s 内的位移及它在5s 末 的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针对训练1-3:如图所示,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面成θ=37°角,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F =10N ,刷子的质量为m =0.5kg ,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天 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天花板长为L = 4m .sin37°=0.6,cos37°=0.8,g 取10m/s2.试求:工人把刷子从天花板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已知运动求受力 牛顿第二定 运动学公式 第一类问题 另一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 运动学公式 F θ

F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 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 的距离速度由0.6m/s 变为0.4m/s ,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作用力 F 的大小。(g =10m/s 2) 针对训练2-2: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 0=30m/s 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0的山坡,从冲坡开始计时,至4s 末,雪橇速度变为零。如果雪橇与人的质量为m =80kg ,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是多少。(g 取10m/s 2) 针对训练2-3: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 =80kg ,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 =5s 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 =50m.(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多段运动 例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2kg ,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开始运动,4s 末它的速度达到4m/s ,此时将F 撤去,又经6s 物体停下来,如果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求F 的大小和动摩擦因数. 针对训练3-1: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 推一个质量为20kg 的箱子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0.求: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小专题)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物理公式与物理图像的结合是一种重要题型,也是高考的重点及热点。 1.常见的图像有:v-t图像,a-t图像,F-t图像,F-s图像,F-a图像等。2.图像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t图像与F-t图像的桥梁。 3.图像的应用 (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通过图像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4.解题策略 (1)弄清图像斜率、截距、交点、拐点的物理意义。 (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像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像与公式”、“图像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5.分析图像问题时常见的误区 (1)没有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4)忽视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 题型一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v-t图像 【典例1】(2014·天津卷,5)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 不受空气阻力的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v -t 图像为图中虚线所示。 受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关系的物体,上升过程中:mg +k v =ma ,a =g +k v m , 开始时加速度最大,上升过程中a 始终大于g ,v -t 图像斜率均大于虚线斜率,只有选项D 符合题意。 答案 D 动力学中图像的实质 是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理解图像的轴、点、线、截、斜、面六大功能。 【变式训练】 1.如图1所示,在一足够长的粗糙水平杆上套一小圆环,在小圆环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使小圆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在小圆环上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且F ′满足的关系为F ′=k v 。已知小圆环的质量为m ,小圆环与水平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圆环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 ) 图1 解析 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 1=F -μ(mg -k v )m ,随着速度v 增大,a 1增大,当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专题训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基础导学】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典例剖析】已知受力求运动 例题1:如图,质量为m=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 5。现对物体施加大小F=10N 、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的斜向上的拉力,经5s 撤去拉力。求物体通过的总位移。(g 取10m/s 2) ) 针对训练1-2:质量m =4kg 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40N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力F 作用了5s ,求物块在5s 内的位移及它在5s 末的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 针对训练1-3:如图所示,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面成θ=37°角,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F =10 N ,刷子的质量为m =0.5 kg ,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天花板长为L =4 m .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2.试求:工人把刷子从天花板底端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F 已知运动求受力 例2: 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 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 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 的距离速度由0.6m/s 变为0.4m/s ,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μ=0.1,求作用力F 的大小。(g =10m/s 2) 针对训练2-2:一位滑雪者如果以v 0=30m/s 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300的山坡,从 冲坡开始计时,至4s 末,雪橇速度变为零。如果雪橇与人的质量为m =80kg ,求滑雪人受 到的阻力是多少。(g 取10m/s 2) 针对训练2-3: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 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 =80 kg ,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 =5 s 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 =50 m. (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多段运动 例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2 kg ,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开始运动,4 s 末它的速度达到4 m/s ,此时将F 撤去,又经6 s 物体停下来,如果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求F 的大小和动摩擦因数. 针对训练3-1: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 推一个质量为20 kg 的箱子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0.求: (1)推力F 的大小; (2)若该人不改变力F 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去拉这个静止的箱子,如图(b)所示,拉力作用2.0 s 后撤去,箱子最多还能运动多长距离?(g 取10 m/s 2).

高考物理动力学中的斜面问题专题训练

专题1.9 动力学中的斜面问题 【专题诠释】 1.斜面模型是高中物理中最常见的模型之一,斜面问题千变万化,斜面既可能光滑,也可能粗糙;既可能固定,也可能运动,运动又分匀速和变速;斜面上的物体既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上下叠加。物体之间可以细绳相连,也可以弹簧相连。求解斜面问题,能否做好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沿粗糙斜面自由下滑的物体做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F N 、动摩擦力f ,由于支持力 θcos mg F N =,则动摩擦力θμμcos mg F f N ==,而重力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为θsin mg ,所以当 θμθcos sin mg mg =时,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由此得θμθcos sin =,亦即θμtan =。 所以物体在斜面上自由运动的性质只取决于摩擦系数和斜面倾角的关系。 当θμtan <时,物体沿斜面加速速下滑,加速度)cos (sin θμθ-=g a ; 当θμtan =时,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恰好静止; 当θμtan >时,物体若无初速度将静止于斜面上; 2.等时圆模型 1.质点从竖直圆环上沿不同的光滑弦上端由静止开始滑到环的最低点所用时间相等,如图甲所示。 2.质点从竖直圆环上最高点沿不同的光滑弦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乙所示。 3.两个竖直圆环相切且两圆环的竖直直径均过切点,质点沿不同的光滑弦上端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丙所示。

【高考领航】 【2019·浙江选考】如图所示为某一游戏的局部简化示意图。D 为弹射装置,AB 是长为21 m 的水平轨道, 倾斜直轨道BC 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10 m 的圆形支架上,B 为圆形的最低点,轨道AB 与BC 平滑连 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某次游戏中,无动力小车在弹射装置D 的作用下,以v 0=10 m/s 的速度滑上轨道 AB ,并恰好能冲到轨道BC 的最高点。已知小车在轨道AB 上受到的摩擦力为其重量的0.2倍,轨道BC 光 滑,则小车从A 到C 的运动时间是() A .5 s B .4.8 s C .4.4 s D .3 s 【答案】A 【解析】设小车的质量为m ,小车在AB 段所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210.20.22m/s f mg a g m m ====,在AB 段,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201122AB B fx mv mv -=-,解得4m/s B v =,故1104 s 3s 2 t -==;小车在BC 段,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2 12 B CD mv mgh =,解得0.8m CD h =,过圆形支架的圆心O 点作B C 的垂线,根据几何知识可得1 2BC BC CD x R x h =,解得4m BC x =,1sin 5 CD BC h x θ==,故小车在BC 上运动的加速度为22sin 2m/s a g θ==,故小车在BC 段的运动时间为224 s 2s 2 B v t a = ==,所以小车运动的总时间为125s t t t =+=,A 正确。 【2015全国一卷】如图(a),一物块在t =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 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

第13讲 动力学图像问题

第13讲动力学图像问题 基础复习 1.常见的动力学图像 v-t图像、a-t图像、F-t图像、F-a图像等。 2.动力学图像问题的类型 3.解题策略 (1)问题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图像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的物理意义。 (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像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像与公式”“图像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4.解决图象综合问题的关键 (1)分清图象的类别: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 (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 (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象与具体的题意、情境结合起来,再结合斜率、特殊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确定从图象中反馈出来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 【特别提醒】 分析图象问题时常见的误区 (1)没有看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没有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4)忽视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 考点解析 例1-1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O处有一质量为m=2 kg的物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F1=4 N,方向向右,F2的方向向左,大小如图乙所示。物体从静止

开始运动,此时开始计时。求: (1)当t=0.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在t=0至t=2 s何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3)物体在t=0至t=2 s何时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例1-2 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由图息可判定( ) A.0~2 s物块所受摩擦力F f=8 N B.物块的质量为4 kg C.物块在前6 s的平均速度为3 m/s D.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练习1-1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图所示,取开始时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是 A. B. C. D.

动力学图象问题

动力学图象问题 一、V-t图象 1.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s,5~10s,10~15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 A.F1F3 C.F1>F3 D.F1=F3 2.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 o、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3.如图(a),一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t=0时,小物块以速度v 滑到长木板上,图(b) 为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t图象,图中t 1、v 、v 1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 此可求得 A.木板的长度 B.物块与木板的质量之比 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从t=0开始到t 1 时刻,木板获得的动能 二、F-t图象 4.如图所示,小芳在体重计上完成下蹲动作。下列F—t图像能反映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5.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 t 图像如题5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三、a-t图象 6.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s时最大 B.t=2s时最小C.t=8.5s时最大 D.t=8.5s时最小 7.如下图所示,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 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 律的是() 四、F-a图象 8.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