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大数据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大数据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大数据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大规模收集、分享和运用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开启,本文对大数据资产的确认、计量、会计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新时代的来临,电脑存储的数据、数据的使用方法已远远超出了实物资产本身创造价值的能力,大数据成为了有价值的公司资产、重要的经济投入和新型商业模式的基石。据有关资料介绍,Facebook在上市前银行给出的公司评估价值为1040亿美元,但在供投资者评估公司的审核账目中,Facebook 公布的资产价值只有66亿美元,这还包括计算机硬件、专利及其他实物价值。产生这一巨大差额的原因在于,Facebook于2009年至2011年间收集的2.1万亿条“获利信息”,比如用户的喜好、发布的信息和评论等,并没有体现在公司的账面价值上。可见,大数据资产是指那些能够数据化,并且通过数据挖掘能给企业未来经营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集合,包含数字、文字、图像、方位甚至于沟通信息等,一切可“量化”、可数据化的信息都有可能形成企业的大数据资产。

大数据资产具有以下显著特征:可反复使用,使用价值可不断复制;无形磨损,其价值随时间推移不断衰减;不具有实物形态,可网络传递,需要产权保护等。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等。因此,会计理论研究、要素计量注定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充实、延展。

二、大数据的产生

大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数据的持有者收集所产生,属于主动获取,比如房屋中介的房屋买卖方个人信息,这些数据在收集时,数据的使用用途已经明确;另一种是由数据的使用者所产生,对于数据的持有者而言属于数据被动获取,比如百度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所关注旅游、交易、医疗等信息,这些数据在没有经过充分挖掘、研究前,对数据的持有者而言属于“垃圾数据”。谷歌保存了多年来所有的搜索记录,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球超过30亿的搜索指令,通过观察人们在网上的搜索记录能够准确预测冬季流感的传播。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刻分析和挖掘,能够获取巨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围绕大数据的产生,通常有两类公司:一类公司拥有大量数据或者至少可以收集到大量数据,但却不一定能从数据中提取价值或者用数据催生创新思想的技能;另一类公司或其员工使用创新思维挖掘数据的新

价值,从而为数据使用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基于后一种大数据的资产化确认。

三、大数据资产的确认

从数据的持有者来看,无论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获取,都需要消耗经济资源才能获取,并且预期会给数据的持有者带来经济利益。显然,大数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需要将其资产化。

从大数据的存在形态来看,主要包括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语言信息等,虚拟化、数据化、非实体为主要特征,因而不具备确认为“固定资产”或“存货”的要素特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关于无形资产的定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笔者认为应将大数据资产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在“无形资产”科目下单设“大数据资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大数据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一)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大数据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无论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获取,企业拥有对数据的删除、复制、加工等权利,并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挖掘使得数据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对有些

数据企业不一定拥有其所有权,比如网络上用户的评论,但企业能约束或控制这些数据获取经济利益,则表明企业控制了该大数据资产。

(二)大数据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大数据资产的存在有赖于实物载体,需要存储在有形的介质中,比如计算机硬盘、移动硬盘,但这不改变大数据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的特性。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形成资产后,虽然以抽象的形态存储于介质中,但资产价值与存储的介质无关,因而不能将其具化于某一项实物形态的资产上。

(三)大数据资产具有长期性。大数据资产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呈逐渐衰减的趋势。企业持有大数据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只在当期销售,而是为了在未来一段区间内不断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大数据资产应确认为一项长期资产。

(四)大数据资产具有可辨认性。大数据资产要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该资产必须能够区别于其他资产可单独确认。大数据资产源于数据的加工、挖掘,能够从企业中单独分离或划分出来,能够单独确认、计量,用于出售、转移或交换等。

基于上述分析,大数据资产的确认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与大数据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过大数据技术挖掘、处理后,只有当大数据所产生的未来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方可进行资本化,否则应将数据挖掘、处理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二是大数据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大数据资产的取得,无论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获取,企业必须消耗相关成本,且成本能够单独可靠计量时,应将成本予以资产化。

四、大数据资产的初始计量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对大数据资产的计量,根据取得方式不同可考虑采用两种计量方式。

(一)企业通过收集信息、整理、加工等形成的大数据,宜采用历史成本法。将收集整理加工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设备折旧以及投入的其他成本进行资本化。借记“无形资产——大数据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及“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企业被动获取信息形成的大数据,宜采用现值法计量。这部分大数据从企业角度来看,所付出的成本仅包括数据挖掘、分析、整理的成本,如果采用历史成本仅反映了企业的消耗,而对于计算机用户的消耗则没有体现,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建议采用现值与实际成本孰高的方式计量。将大数据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按照现值与实际成本较高者,借记“无形资产——大数据资产”科目,按照实际成本贷记“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及“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差额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三)外购的大数据资产。按照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其他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借记“无形资产——大数据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购买大数据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具有融资性质的,大数据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为了增加大数据资产的使用寿命或拓展大数据资产的使用空间,企业对大数据不断进行挖掘、加工处理,使大数据资产具有更高的价值。对形成大数据资产新价值的追加开支内容,需要按照上述原则增加大数据资产的账面价值。

五、大数据资产的后续计量

大数据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摊销、计提跌价准备等内容。

考虑到信息时代大数据的时效性因素,大数据资产的使用寿命确定不宜过长。按照目前数据的使用情况来看,五年后数据的价值基本耗用殆尽,因而建议大数据资产的摊销年限一般确定在五年。

大数据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能够反映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并一致地运用于不同会计期间。考虑到大数据时效性逐年递减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如果预期未来经济利益能够可靠计量,也可采用与经济利益配比法进行摊销。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如果大数据资产的时效性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导致企业利用大数据资产盈利的能力大幅降低,要考虑计提减值准备。在期末,将大数据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比较,当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时,按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

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数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企业将大数据提供给他人使用时,收取数据使用费,属于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其他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摊销大数据资产的成本以及数据出借发生相关费用支出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摊销”、“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大数据资产的处置

企业出售大数据资产,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项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借记“银行存款”、“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如果大数据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将其报废或转销,将其账面价值确认为当期损益。借记“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七、大数据资产的信息披露

期末账面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反映,同时在会计报表有关无形资产的附注中,逐项披露大数据资产的相关信息。在附注中披露大数据资产的相关信息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大数据资产的取得方式、主要数据构成内容以及对数据先进性、使用范围的说明、预期使用年限、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等。

携程网“信用卡门”和华为服务器数据遭美国入侵等事件,反映了大数据技术给企业信息安全和市场风险带来了新的挑战,尽快通过立法等形式将大数据确认为资产,并规定大数据产权如何发生、转移和终结,已迫在眉睫。与之相应的,对大数据资产的会计实务操作也将为时不远。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应用指南 2018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著 目录

一、总体要求 (1) 二、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定义 (1) (一)金融资产 (2) (二)金融负债 (3) (三)衍生工具 (4) 三、关于适用范围 (5) (一)涉及其他准则规范的情况 (6) (二)属于本准则范围的买卖非金融项目的合同 (7) (三)属于本准则范围的贷款承诺 (9) 四、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9) 五、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12)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条件 (12) (二)关于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 (13) (三)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14) (四)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14) 六、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 (16) (一)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16) (二)关于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20) (三)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 (27) (四)金融资产分类的特殊规定 (29) (五)金融资产分类流程图 (31) 七、关于金融负债的分类 (31) (一)金融负债的分类 (31) (二)公允价值选择权 (32) 八、关于嵌入衍生工具 (33) (一)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 (33) (二)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的关系 (34) (三)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 (38) 九、关于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40) (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 (40)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计量 (41) 十、关于金融工具的计量 (44)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 (44) (二)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45) (三)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60) 十一、关于金融工具的减值 (67) (一)概述 (67) (二)对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 (68) (三)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84) (四)金融资产减值与利息收入的计算 (93) (五)金融工具减值处理流程图 (94) (六)金融工具减值的账务处理 (94) 十二、关于衔接规定 (100) (一)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 (100)

注会会计-第11讲_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2)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教材例4-2】2×15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特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价款。该设备价款共计9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在2×15年至2×19年的5年内每半年支付90万元,每年的付款日期分别为当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 2×15年1月1日,设备如期运抵甲公司并开始安装。2×15年12月31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发生安装费398 530.6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 假定甲公司的适用的6个月折现率为10%。 (1)购买价款的现值为:900 000×(P/A,10%,10)=900 000× 6.1446=5 530 140(元) 2×15年1月1日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5 530 140 未确认融资费用 3 469 860 贷:长期应付款 9 000 000 (2)确定信用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如表4-1所示: 表4-1 2×15年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确认的融资费用)=[(9 000 000-900 000)-(3 469 860-553 014)]×10% =518 315.40(元)。

(3)2×15年1月1日至2×15年12月31日为设备的安装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15年6月30日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553 01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53 014 借:长期应付款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2×15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518 315.4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18 315.40 借:长期应付款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借:在建工程398 530.60 贷:银行存款398 530.60 借:固定资产 7 000 000 贷:在建工程 7 000 000 固定资产成本=5 530 140+553 014+518 315.40+398 530.60=7 000 000(元) (4)2×16年1月1日至2×19年12月31日,该设备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不再符合资本化条件,应计入当期损益。 2×16年6月30日: 借:财务费用480 146.9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80 146.94 借:长期应付款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以后期间的账务处理与2×16年6月30日相同,此处略。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如有以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 (1)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用于生产设备的工程物资,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资产的确认计量

?一、资产计量的概念与目的 资产的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必须具有以下三项属性: –1、有可能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但递延费用并不是经济资源,而是为了进行收入与费用配比和计算本期损益而结转至下期的待摊销费用。 –2、必需为企业单位所拥有或控制。 –3、必须是一项购销业务的结果。以资本性租赁方式记录的资产,并没有发生购销业务,但法定租赁合同可作为资产的一项确认标准。 资产计量的目的 ?资产计量的目的: –1、为确定收益和资本增值提供基础。企业收益是通过资产计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来计算的。收入是由售价决定的,而费用则是从资产价值转化而来的,要以资产计量为依据才能确定。 –2、为投资者揭示财务状况和企业的经营责任。所谓财务状况,可以看作资产计价的直接表现及结果。企业的经营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也须通过期初期末的资产计量结果来确定。 –3、为债权人提供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债权人关心的是资产变现价值的计量,特别是企业期末持有资产的计量,以及资产的可实现净值。 –4、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经营决策信息。企业管理所关心的是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而与之相关的内容如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都要运用资产计量的概念和方法。 ?可见,在资产计量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目的:一种是资产计量应反映出经管责任;另一种是资产计量应对决策有用。 二、资产的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计量对象应予计量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可用货币计量的方面。 ?由于经济事项可以从多方面予以货币定量,从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如资产的“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计量基础)。 ?每一个财务报表要素都有多种属性可以计量,在编制财务报表之前,必须先确定应予以计量的属性。 目前认为有五种计量属性得到较普遍的认可。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原始成本)是指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财务会计的一条重要原则,受到普遍推崇与应用,并成为会计计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 ?由于历史成本是实际交易成本,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人们长期使用其作为计量属性,使之成为一种会计惯例。而且即使价格变化,历史成本属性的相关性会下降,但用表外补充其他计量信息的方法也可弥补其不足。 ?历史成本的局限性在价格变动情况下更为突出。如: ?(1)当价格明显变动时,基于各个交易点的历史成本代表不同的价值量,因而缺乏可比性。 ?(2)在历史成本原则下,费用用历史成本计量,而收入则用现行成本计量,两者缺乏配比的共同基础。 ?(3)价格上涨时,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无法区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持有利得。在存在再生产的情况下,持有利得应用于资产的再购置,才能维持企业现有经营规模。 ?(4)在价格上涨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中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都会被低估,降低了报表信息的有用性。 2)现行成本 ?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是指资产现时投入成本。 ?其优点是: –(1)在价格变动时,可以合理地确定生产耗费的补偿,从而实现实物资本的保持。 –(2)以现行成本与现行收入配比确定利润,具有可比性和可靠性。 –(3)可区分企业的经营收益与持有利得,正确反映经营成果。 –(4)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可以提供现时的财务状况。 3)现行市价 ?现行市价(脱手价值)是指在创造正常清理条件下的变现价值或“现时现金等值” (current cash equivalents)。 ?它主要表示来自资产销售的现金价值,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一种机会成本,可反映企业财务应变能力的相关信息。 ?企业只有了解其资产的现时变现价值既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才能根据市场变化随时作出恰当的决策,如生产、改组、停业等。 ?由于这一计量属性是假定企业资源随时处于清算状态,违背了持续经营的基本假设。 同时,未等销售发生就确认价值实现,有悖于实现原则。而且,有些资产或负债的现行脱手价值难以恰当地确定。 4)可实现净值 ?可实现净值(预期脱手价值)是预计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现金流入扣除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后的净额,但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它与现行市价都反映变现价值,但现行市价是基于当期的脱手价值,而可变现净值基于预期的未来销售或未来事项。(如一项已完工资产在近期内出售,他们的现行市价和可实现净值是一致的,如果资产在出售前还要继续加工,则存在差别。现行市价是指该半成品在现时状态下即期处置可望获得的现金,而可变现净值属性则表示该半成品预期完工销售所的现金流入扣除为继续加工所需现金流出之后的净额。张白玲|) ?由于可实现净值属性无法囊括全部资产,一般是用于计划未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数额的负债。 5)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资本化价值)是指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值。 ?这种计量属性认为资产之所以有价值,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获利能力,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大,其价值就越多;反之,价值就越少。 ?同时,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还同预期现金流入的时间分布有关,也就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因此,资产的价值应当按其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的贴现值计量。 ?用这一计量属性预期的资产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值,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的时间分布,适当的贴现率。 三,资产计量模式的选择 ?我国会计学者葛家澍认为,会计学上的资产定义受会计基本假设和原则的制约,应该补充为“可以用取得它所耗费的成本或价格来计量的经济资源”。 ?所谓资产计量是指以货币计量单位反映资产的数量及其变化。 ?会计学家所指的资产价值,是其价格或交换价格;而经济学家所谓的价值是其内涵的 经济价值,即一项资产对企业所能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 ?为了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账面价值,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 会计学家在阐述计价理论时,已越来越多的引用经济学的概念。 早期的资产计量方法 ?早期诸多的资产计量方法,始终受稳健原则的支配。其结果是使会计人员热衷于低估 资产。由于受托责任是会计的主要目标,稳健主义信条既合理又自然。人们要求企业 所编制的报表应提供公正和客观的信息,结果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应运而生,其核心是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分配过程。 ?1892年英国的Dicksee首先提出企业的经营应是持续经营,因而要求资产会计也应反 映这一事实,从而转向了资产的计价应取决于未来经营活动的观点。 ?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持续经营观点就一直是资产计量的最重要基础。随着会计 环境的变化,许多人认识到为盈利目的而使用资产比从物质上保护资产更为重要。一 次世界大战后,通货膨胀使过去的购置成本完全失去了意义。对通货膨胀的会计处理 首先从资产的重置中表现出来,并影响了会计的计价。 价格基础 ?由于企业的经营面临两种市场,从而有两种类型的交换价格:买价(反映企业为了取 得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资产而牺牲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和售价(反映企业要以销售产 品而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交换价格具有时间性,可以分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价格。 ?价格基础有投入价值基础(包括历史成本和现行重置成本)和产出价值基础(包括现 时销售价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投入价值基础具有可验证性。其中历史成本是财 务会计的资产计价所使用的传统属性(概念)。它代表买方和卖方所同意的交换价格, 具有合法的依据。产出价值是以资产通过交换而最终脱离潜意识所可获得的现金数额 为基础。其中现行市价是资产在正常情况下的市场销售牌价,而不是资产在迫卖情况 下的清算价格。 投入价值基础 ?但经过一段时期之后,资产的历史成本就同企业的决策和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资产的评 估价值脱节。如果市场价格经常变动,相同的资产在不同时期取得的成本将会有很大 差异,从而使资产负债表上的汇总加计失去可比的基础,资产合计数变得难以理解。 ?现行重置成本计价否定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所依据的货币计量假设,希望以现时购置 价格真实地反映企业拥有的资产价值,企业为维持现状所必要的投资,以及企业经营 业务的能力。它的优点是;(1)它表示企业在现在获得特定资产或服务所必需支付的 数额,能使现时的投入价值和现时收入相配比,以便衡量现时的经营成果;(2)它使 得资产持有损益和经营损益的确认区分开来,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努力和 环境条件对企业的实际影响;(3)以各项资产的现行重置成本相加的总数,将比以不 同时期发生的历史成本相加更富有意义。但现行重置成本的确切含义难以确定---究竟 是指恢复资产的现在实物形态的成本,还是恢复生产能力的成本?并且它不是实际发 生的,而是主观假设的,在会计实务中很难及时掌握企业所有资产的现时市场交换价 格。还有人认为,现行重置成本与大多数决策是不相关的,因为它并不反映在复杂的 现时环境中,企业实际运用经济资源的能力。 产出价值基础 ?产出价值是以资产通过交换而最终脱离潜意识所可获得的现金数额为基础。其中现行 市价是资产在正常情况下的市场销售牌价,而不是资产在迫卖情况下的清算价格。现 行市价能提供企业现时财务状况的信息,并真实反映企业收益。 ?在传统会计实务中,所强调的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并不考虑资产价值的真实变化, 这就使资产负债表成为只反映没有意义的余留价值的报表,而以现行市价计价资产, 能真实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使收益的计量比较真实。 ?但这种计价方法不能适用其企业的全部资产,因为有些资产没有售价。未来现金流入 现值被认为是最能反映企业资产经济价值的计价属性,因为它可提供作为经营决策的 相关的信息。这一概念在投资者对整个企业的计价或业主对一次经营活动的计价时比 较有效,但应用于个别资产时将发生困难。因为预期的现金收入取决于在性质上不能 验证的主观推测,贴现率的选择主观性较强,不可能将计量结果合理分配于各作用要 素,而且全部个别资产的差别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不能加总起来得到整个企业的价值, 因为个别资产对企业现金流动的贡献具有一定的交叉。 资产计量模式的理论基础 ?资产计量的2个目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向企业资源的供应者提供信息,因此,所选择 的资产计量模式应当能最充分地反映管理当局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同的决策会导致对资 产计量模式不同的选择. 四、各项资产的计量 ?存货计量的目的 ?1.确定期间净收益; ?2.反映企业拥有存货的实际经济价值; ?3.预计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存货的投入价值计量基础有历史成本、现时成本(现时重置成本)、成本与市价孰低。 ?存货的产出价值计量基础有现行售价和可实现净值。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资产的一个重要的次级分类或要素,一般指企业在一年或一个生产经营周 期内能够转换为现金的资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职业标准》中,将流动资产定义为:那些能够合理预期的, 在一个正常的商业周期里可以变换为现金、出售或消耗的资产或资源。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性流动资产和非货币性流动资产,它常被用作分析企业的偿债能 力,但事实上,只有货币性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才能够用于偿还债务,而非货币性流 动资产是不容易变现的。因此有人认为,现金流量表比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或财务状况 变动表在预测企业破产是更为有用。 存货及其计价 ?存货及其计价对于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收益具有直接影响。 ?存货计价就是计算并分配特定存货项目的货币额以确定存货的“流量”和“存量” 的价值。主要有:历史成本计价、现行重置成本计价、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及标准 成本计价。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对历史成本计价法的修正,在会计实务中,由于受稳健原则的影 响,在不放弃历史成本计价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对存货市价变动的调整。因为如果 持有存货的市价已低于其成本,企业面临可能的跌价损失。为了稳健处理,可预先确 认这种损失,即以较低的市价来计量存货,把市价与成本的差异作为当期的费用或损 失入账。但是,如果存货的市价高于成本,则仍按成本计价,不确认存货可能的持有 利的。 ?其主要缺陷是:资产负债表上的不同存货项目使用不同的计价基准,破坏了一致性。 市价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反映的存货价值不是其真实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可能导致对 期间收益的歪曲。 存货的确认条件: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 可靠的计量 存货的初始计量:企业取得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 工成本和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存货的取 得主要是通过外购和自制两个途径。 一,外购存货的成本,企业外购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商品,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 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格、 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二,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企业通过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主要包括产成品、在 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其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构成。 三,三,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1,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 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协议或合同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2通过非货 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3,盘盈存货的 成本: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 四,通过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发出存货的计量,其计量方法是,1先进先出法2移动加权平均法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4个别计价法 期末存货的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常常构成一个企业全部资产的较大部分,因此在反映财务状况是极为重要。 ?固定资产计价理论中有争议的问题是其价值的构成问题,包括初始成本的内容和持有 固定资产期间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划分。 ?从投入价值角度来看,固定资产计价属性有: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现行成本又包括 重置成本和重估价值。 ?由于无法精确计量资产的磨损或损耗价值及其与特定受益期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折旧 被定义为:在资产使用期间有规则和合理地分配其成本的过程。折旧的性质有以下几 种解释:1、资产服务潜力的降低(折旧是对固定资产服务潜力的降低的计量,固定资 产的成本要随其转给有关的费用或损失账户,折旧计算就等于确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在 各受益期内服务潜力的递减额);2、资本的维护(计算折旧的目的是维护原始投入的 资本,只有在原始资本得到补偿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收益才是真正的收益);3、已耗 用服务的现时成本(主张折旧是现时重置成本的分摊,而不是原始成本的分摊,即某 一特定时期的折旧费,应是该时期已耗用服务的现时成本)。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无实体存在的资本性资产,它代表了能获取未来利益的权利。 ?无形资产在会计上如何反映是会计理论和实务中较为困难的领域之一。 ?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为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另一种是认为, 非货币性资产应该结转下去,只有当它与未来特定收入发生了直接联系时,才将其作 为费用而与特定收入相配比。

第6章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

第6章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各种收益概念,明确资本保持与收益计量、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掌握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标准与计量。 ?技能目标:掌握我国的利润与国外盈利、综合收益以及净收益在构成内容上的异同,并能准确计算。 ?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有关收益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对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主要内容 6.1 收益的概念 6.2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6.3 收入与费用和利得与损失 6.4 收益与现金流量 6.1 收益的概念 6.1.1资本与收益 1)资本 经济学家所研究的资本,一方面因其所站的立场不同,形成的资本定义也不同;另一方面,就资本的本质来讲,既有其自然属性,又有其社会属性。 资本的内涵包括了以劳动为中心的各种生产要素,反映的是一种劳动关系。 会计学中的资本,通常是指企业出资人投入企业的那部分财产。其所有权归出资人所有,并以资本账户的形式得以描述和量化。资本账户成为联系企业与投资者的核心。 从经济学和会计学对资本概念的分歧可以看出:会计学的资本概念,强调其法律意义反映的是产权关系;而经济学中的资本指的是作为劳动条件的资产,反映的是一种劳动关系。 2)收益 经济收益以实物资本保全概念为依据,强调收益是企业所有财富的增加,是在实物资本得到保持的前提下,企业本期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 (1)以现行成本(实际生产能力)为计量属性。 (2)反对币值稳定的假设。 (3)既包括营业所得,也包括意外收获和其他活动所得;既包括已实现收益,也包括未实现收益。 经济收益概念的主观性较强,不利于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假定企业处于静态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即假定没有物价变动、没有任何不确定性、不存在交易之外的各种潜在风险与报酬。 在理论上,它以财务资本保全概念为依据,有以下主要特征: (1)以会计分期、币值稳定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认为收益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强调收益必须与交易相联系。 (3)强调收入实现原则,认为收益必须是已实现的。 (4)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5)强调费用配比原则。

第四章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第四章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第一节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结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以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在这会计六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中,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是最首要、最基本的,因为资产确认与计量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他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结果构成了其他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基础。 一、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概述 (一)资产的内涵 1.资产的定义 对资产实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会计界众多人士、团体作出过各种尝试和努力,试图给资产以明确的定义,并因此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类观点。 (1)未消逝成本观 (2)借方余额观 (3)经济资源观 (4)未来经济利益观 2.资产的特征 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该说是比较符合企业持有资产的根本目的的,因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它持有资产当然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 根据未来经济利益观,资产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资产蕴藏着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2)资产为某一特定主体所控制。 (3)资产的获得源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二)资产的确认 无论是从会计理论的角度,还是从会计实务的角度来说,都需要我们对资产的确认标准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解释。一般来说,资产的确认标准有如下几种:1.法定权利标准 2.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标准 3.稳健主义标准 4.资产价值可计量标准 (三)资产的计量 1.资产计量的目的 资产计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问题。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账簿和资产负债表上记录和反映资产的价值。资产计量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1)资产计量是收益计量的必需步骤 ①资产计量是配比程序中的一个步骤 ②资产计量是反映企业增值的一种量度 (2)资产计量是向投资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 (3)资产计量可以向债权人提供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有关信息 (4)资产计量可以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

注会会计-第69讲_资本公积确认与计量,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与计量及会计处理

第三节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确认与计量 ◇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与计量及会计处理 ◇留存收益 一、资本公积确认与计量 资本公积的来源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以及其他资本公积。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过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 (一)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会计处理 1.资本溢价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部分,应记入“实收资本”科目,大于部分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2.股本溢价 股份有限公司在采用与股票面值相同的价格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应全部记入“股本”科目;在采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相当于股票面值的部分记入“股本”科目,超过股票面值的溢价部分在扣除发行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后,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提示】企业接受的捐赠和债务豁免,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损益。如果企业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或非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债务豁免或捐赠,经济实质表明属于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真题·单选题】20×8年5月,甲公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对价,自独立第三方购买了丙公司80%股权。由于作为支付对价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增值,甲公司产生大额应交企业所得税的义务。考虑到甲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承诺为甲公司承担税费,甲公司没有计提因上述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税费。20×8年12月,乙公司按照事先承诺为甲公司支付了因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税费。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于上述乙公司为甲公司承担相关税费的事项,甲公司应当进行的会计处理是()。(2019年) A.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B.确认费用,同时确认收入 C.确认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 D.不作账务处理,但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答案】C 【解析】甲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按其承诺替甲公司支付相关税费,相当于增加对甲公司的净投资,因甲公司与乙公司是母子公司,所以甲公司应确认费用的同时相应的确认所有者权益。 【真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7年,甲公司发生的导致其净资产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接受其大股东捐赠500万元;(2)当年将作为存货的商品房改为出租,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转换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800万元;(3)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联营企业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份额350万元;(4)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中属于有效套期部分的金额120万元。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净资产变动在以后期间不能转入损益的是()。(2017年改编) A.接受大股东捐赠 B.商品房改为出租时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C.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D.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联营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份额 【答案】A 【解析】选项A,接受大股东捐赠,在取得时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在以后期间不能转入损益。 (二)其他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内容摘要 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一直是金融相关的热门问题,自从引入新《企业会计准则》后,第一次把公允价值引入到金融工具的计量,更真实地反映了金融工具交易的实质,也使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发生了一些变化,会计核算变得也比较复杂。为了准确有效的把握新准则与传统准则的区别,更好的利用金融资产确认和计量带来的效益,本文将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出发,对各类金融资产从确认和计量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对金融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完善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完善

Abstract The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inancial assets has been a hot issue in Finance.Since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has been introduced,For the first time, the fair value has been introdued to the measurement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to reflect the essence of trad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also changed the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ccounting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anges,and accounting becomes more complex.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w criter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riterion,make better use of the confirm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inancial assets.This article will fouce on the accounting point,to analyze the the aspects of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ll kinds of financial assets,also give some advice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inancial assets.

第五章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会计 第五章 固定资产 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 详细描述: (二)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应注意的是: (1)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虽然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2)工业企业所持有的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等资产通常确认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例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例题: 1.20×1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 发票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61.5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20×1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

态。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A.950万元 B.986万元 C.1000万元 D.1111.5万元 正确答案:C 解析:950+36+14=1000(万元) 2.甲公司自行建造某项生产用大型设备,该设备由A、B、C、D四个部件组成。建造过程中发生外购设备和材料成本7320万元,人工成本1200万元,资本化的借款费用1920万元,安装费用1140万元,为达到正常运转发生测试费600万元,外聘专业人员服务费360万元,员工培训费120万元。2005年1月,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建造该设备的成本是() A.12180万元 B.12540万元 C.12660万元 D.13380万元 正确答案:B 解析:此设备的构成成本=7320+1200+1920+1140+600+360=12540(万元)3.甲公司为遵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规定,2008年1月31日,甲公司对A生产设备进行停工改造,安装环保装置。3月25日,新安装的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共发生成本600万元。至1月31日,A生产设备的成本为18000万元,已计提折旧9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A生产设备预计使用10年,已使用8年,安装环保装置后还使用8年;环保装置预计使用5年。下列关于甲公司A生产设备改造工程及其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A生产设备在安装环保装置期间停止计提折旧 B.因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将安装环保装置发生的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C.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A生产设备剩余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D.环保装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A生产设备按环保装置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正确答案:A

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差异比较分析

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差异比较分析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按金融工具属性进行了分类,各类金融资产在具体会计处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针对各类金融资产从确认和计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金融资产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首次提出“金融资产”这一概念,按金融工具的属性进行了分类,使得分类更为详细,更符合管理要求。金融资产除包括传统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之外,《准则》将按管理目的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除贷款和应收款项外,其余均属于证券类金融资产。三种证券类金融资产在具体核算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之处,处理时比较容易混淆。本文就各种金融资产核算的不同之处作一比较分析。 一、金融资产确认差异比较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两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衍生金融资产,其持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而不作为套期工具,持有期限一般较短(三个月)。 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而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企业不能随意将某项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指定通常是指该金融资产不满足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条件的,企业仍可在符合某些特定条件时将其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必须符合一定条件。 总的来说,这类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是企业短线投资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企业取得该投资之初即有将其持有至到期的意图,若其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则相应的可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主要指的是各种长期债券投资。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限可长可短,比如企业没有意图持有至到期,且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的债券投资。 简而言之,交易性金融资产是衍生金融资产,企业持有意图为短期

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与处置文件

第三章固定资产 2006年和2007年考题分数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1)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例题1】企业一次购入多项没有标价的固定资产,各项固

定资产的原价应按()。 A.各项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确定 B.各项同类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确定 C.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后确定D.各项同类固定资产的净值确定 【答案】C 【例题2】在建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生产产品对外出售取得的收入应()。 A.冲减工程成本B.计入营业外收入 C.冲减营业外支出D.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A 【例题3】甲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N设备,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105万元,甲企业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手续费、律师费等合计为3万元。甲企业该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03 B.108 C.100 D.105 【答案】A 【解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0+3=103万元。 【例题4】假如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B.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不管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D.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不管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资本化 【答案】B 【例题5】某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3万元,设备安装时领用生产用材料价值20万元(不含税),购进该批材料的增值税为3.4万元,设备安装时支付有关人员薪酬2.6万元。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万元。 A.126 B.146 C.129 D.142.6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基本分类。将会计核算内容分解为会计要素,主要能起到如下作用: 1)使会计确认和计量有具体的对象,并为分类核算提供基础。 2)为财务报表设计提供基本框架。因为按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在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资源以及对资源的权利;收入、费用和利润构成利润表要素,反映某一时期企业的收入、费用以及收入和费用配比而形成的收益。 二、会计要素确认 会计要素确认是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并满足确认标准的交易和事项纳入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回答哪些信息、在何时列入哪一张财务报表。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是以财务报表的目的以及按此目的所要求编制的财务报表的种类为基础的。尽管财务报表除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外,还包括报表注释。尽管报表注释是十分必要的,但通常不涉及确认和计量问题,确认和计量是针对财务报表表内项目而言的。 为了保证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能够作为可靠的决策依据,交易或事项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项基本确认标准: 1)可定义性,即被确认的项目符合某个会计要素的定义。比如,

所发生的某一事项作为资产确认,它首先必须符合资产的定 义。 2)可计量性,即应予确认的项目是能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 量的。 3)相关性,即项目必须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关。 4)可靠性,即通过确认纳入会计系统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可核 实的。 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会计要素中,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得利和损失金额的计量。资产、负债必须同时满足上述确认标准才可列入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标准才可列入利润表。 三、会计要素计量 会计要素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确认和列示会计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计量属性的选择。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也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

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练习及答案 递延所得税费用

习题三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某银行发生如下业务,根据分类写出会计分录,并结出各类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余额: 1、交易性金融资产 (1)2008年4月10日,以1.35元的价格买入某基金10000份,发生各种费用600元。2008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市场价格为1.18元,2009年3月5日,该银行将其售出,取得除相关费用外的实际收入11300元。 2008年4月10日,记: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3500 投资收益 6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4100 2008年12月31日,记: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00 2009年3月5日,记: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13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00 投资收益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3500 借:投资收益 17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00 (2)2008年3月5日,买入人民银行一年期债券200000元,票面利率为1.78%。2008年9月7日,该银行将其售出,取得收入20245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00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3560 贷:投资收益 3560 2008年9月7日,记: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202450 投资收益 11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3560

(3)2008年6月9日,买入政府五年期国债500000元,票面利率为3.87%。2008年12月31日,该资产的市场价值为530000。2009年1月1日,该债券付息。2009年9月5日,该银行将其出售,取得收入480000元。 2008年6月9日,记: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500000 借:应收利息 19350 贷:投资收益 19350 2008年12月31日,记: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 2009年1月1日,记: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9350 贷:应收利息 19350 2009年9月5日,记: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480000 投资收益 5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 2、持有至到期投资 (1)持有10年期的分期付息国债100000元,票面利率为5.36%,2008年12月31日,该项资产的实际利率为5.27%。2009年7月11日将其售出,取得价款120000元。 2008年12月31日,记: 借:应收利息 5360 贷:投资收益 527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 2009年7月11日,记: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2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