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第4课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含答案)

专题复习第4课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含答案)
专题复习第4课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含答案)

第4课 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

◆考点分析

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是解决数学中图形问题的两个重要的工具,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会运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有关的计算和推理。2.能运用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能探索解决一些与三角形全等、相似有关的综合性题型。 ◆典型例题

例1(2006·金华市)如图,△ABC 与△ABD 中, AD 与BC 相交于O 点,∠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使AC =BD ,并给出证明.

你添加的条件是: . 证明:

【解题分析】可以添加的条件有:AD =BC ; OC =OD ;∠C =∠D ;∠CAO =∠DBC 等. 以添加条件AD =BC 为例证明: ∵ AB=AB ,∠1=∠2,BC =AD , ∴ △ABC ≌△BAD . ∴ AC=BD .

【每题一得】条件或结论的探究性题型或者是组合命题型题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的中考题中,这样的题型体现了较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全等相关的知识。

【同类变式】(2006·贺州市)如图,AB CD ,相交于E ,现给出如下三个论断: ①A C ∠=∠;②AD CB =;③AE CE =.

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另外一个论断为结论,构造一个命题. (1)在构成的所有命题中,真命题有 个. (2)在构成的真命题中,请你选择一个加以证明. 你选择的真命题是:__?

???

____(用序号表示)

A

D

C

E

B

例 2 (2007南京)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6AB DC AD ===,60ABC ∠=o ,点E F ,分别在线段AD DC ,上(点E 与点A D ,不重合)

,且120BEF ∠=o

,设AE x =,DF y =.

⑴ 求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

⑵ 当x 为何值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解题分析】⑴ 由18012060AEB ABE ∴+=-=o o o ∠∠和

18012060AEB DEF ∴+=-=o o o ∠∠得ABE DEF ∴=∠∠.

从而可得ABE DEF ∴△∽△∴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2

16

y

x x =-

+ 【每题一得】抓住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是解决运动变化问题的关键.

【同类变式】(2007

长沙)如图,

□ABCD Y

中,4AB =,3BC =,120BAD =o

∠,E 为BC 上一动点(不与B 重合),作EF AB ⊥于F ,FE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设BE x =,DEF △的面积为S .

(1)求证:BEF CEG △∽△;

(2)求用x 表示S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3)当E 运动到何处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例3(2007浙江义鸟).如图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2),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10cm ,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3的形状,但点B 、C 、F 、D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 与点F 重合(在图3至图6中统一用F 表示)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⑴ 将图3中的△ABF 沿BD 向右平移到图4的位置,使点B 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⑵ 将图3中的△ABF 绕点F 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5的位置,A 1F 交DE 于点G ,请你求出线段FG 的长度;

A E

A

C

B D

E

F G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⑶ 将图3中的△ABF 沿直线AF 翻折到图6的位置,AB 1交DE 于点H ,请证明:A H ﹦DH.

【解题分析】⑴ 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C 的长

又∵在R t △ABC 中,斜边长为10cm ,∠BAC=30,∴BC=5cm , ∴平移的距离为5cm . ⑵ 解Rt △EFD 即可 ⑶ 证明△AHE ≌△1DHB

【每题一得】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图形变换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同类变式】(2007济宁)如图,先把一矩形ABCD 纸片对折,设折痕为MN ,再把B 点叠在折痕线上,得到△ABE 。过B 点折纸片使D 点叠在直线AD 上,得折痕PQ 。

⑴ 求证:△PBE ∽△QAB ;

⑵ 你认为△PBE 和△BAE 相似吗?如果相似给出证明,如补相似请说明理由; ⑶ 如果直线EB 折叠纸片,点A 是否能叠在直线EC 上?为什么? ◆当堂反馈

1.(2007福州)如图1,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BE CD ,相交于点

O AE AD ,,要使ABE ACD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只要写一

个条件).

(1) (2) (3)

A

D

C

B

N M A

D

C

B Q

E P

N

2.某学生想利用树影测量校园内的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小树高为1.5米时,其影长为1.2米,当他测量教学楼旁的一棵大树影长时,因为大树靠近教学楼,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经过测量,地面部分影长为6.4米,墙上影长为1.4米,那么,这棵大树高为 米.

3.(2007怀化)如图2:111A B C ,,分别是BC AC AB ,,的中点,2A ,2B ,2C 分别是

11B C ,11A C ,11A B 的中点L 这样延续下去.已知ABC △的周长是1,111A B C △的周

长是1L ,222A B C △的周长是2n n n L A B C L 的周长是n L ,则n L =

4.(2007年芜湖市)如图3, 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已知EH =EB=3、AE =4,则CH 的长是 ( ) A . 1

B . 2

C . 3

D .4

5.(2007南充)如图2,已知BE ⊥AD ,CF ⊥AD ,且BE =CF .请你判断AD 是△ABC 的中线还是角平分线?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6.(2007乐山)如图,在矩形ABCD 中,4AB =,10AD =.直角尺的直角顶点P 在AD 上滑动时(点P 与A D ,不重合),一直角边经过点C ,另一直角边AB 交于点E .我们知道,结论“Rt Rt AEP DPC △∽△”成立. ⑴当30CPD =o

∠时,求AE 的长;

⑵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DPC △的周长等于AEP △周长的2倍?若存在,求出

D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D

F

E

(4)

A (5)

B

C

D

F

E ◆配套练习

1.(2006·陕西省)如图4,△ABC 是不等边三角形DE =BC ,以D 、E 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三角形与△ABC 全等,这样的三角形可以画出 (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2.(2007陕西)如图5,在矩形ABCD 中,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则图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3.(2007潜江仙桃)小华在距离路灯6米的地方,发现自己在地面上的影长是2米,如果小华的身高为1.6米,那么路灯离地面的高度是 米.

4.(2007年青岛)如图6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标注的尺寸,如果物体AB 的高度为36cm ,那么它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 的高度应为 cm.

5.(2007乐山)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B ,上,且BD AE =,

AD 与CE 交于点F .

⑴ 求证:AD CE =;⑵ 求DFC ∠的度数.

7

O

46532145cm

20cm

D

C

A

B O

y

(6)

A E

5F

B

6.(2006绍兴)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⑴ 阅读与证明: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

已知:△ABC 、△111A B C 均为锐角三角形,AB=11A B ,BC=11B C ,∠C=∠1C ,

证明:△ABC ≌△111A B C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B 、1B ,作BD ⊥CA 于D ,1111B D C A ⊥于1D , 则∠BDC=111B D C ∠=90o,∵BC=11B C ,∠C=∠1C ∴△BCD ≌△111B C D ∴BD=11B D

⑵ 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7.(2007年滨州)如图,在ABC △和DEF △中,90A D ==o ∠∠,3AB DE ==,

24AC DF ==.

⑴ 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为什么?

⑵ 能否分别过A D ,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各作一条辅助线,使ABC △分割成的两个三角形与DEF △分割成的两个三角形分别对应相似?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D

E

F

8.(2007年连云港市)如图1,点C 将线段AB 分成两.

部分,如果AC BC

AB AC

=

,那么称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某研究小组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由黄金分割点联想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直线l 将一个面积为S 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S ,

2S ,如果

12

1

S S S S =,那么称直线l 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 (1)研究小组猜想:在ABC △中,若点D 为AB 边上的黄金分割点(如图2),则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C 任作一条直线交AB 于点E ,再过点D 作直线DF CE ∥,交AC 于点F ,连接EF (如图3),则直线EF 也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请你说明理由.

(4)如图4,点E 是□ABCD Y 的边AB 的黄金分割点,过点E 作EF AD ∥,交DC 于点F ,显然直线EF 是□ABCD Y 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ABCD Y 的黄金分割线,使它不经过□ABCD Y 各边黄金分割点.

A

图1 D 图2

C

D 图

3

C

F

E 图4

答案: ◆典型例题

例1可以添加的条件有:AD =BC ;OC =OD ;∠C =∠D ;∠CAO =∠DBC 等. 以添加条件AD =BC 为例证明: ∵ AB=AB ,∠1=∠2,BC =AD , ∴ △ABC ≌△BAD . ∴ AC=BD . 【同类变式】(1)2;

(2)你选择的真命题是:????

①-:③②

证明:在ADE △和CBE △中,

A C AED CE

B AD CB ∠=∠∠=∠=Q ,,,

ADE CBE ∴△≌△. AE CE ∴=.

选择命题二:?

???

①②③

证明:在ADE △和CBE △中,

A C ∠=∠Q ,AE CE AED CE

B =∠=∠,,

ADE CBE ∴△≌△. AD CB ∴=.

例2解:(1)在梯形ABCD 中,AD BC ∥,

6AB DC AD ===,60ABC =o ∠,

120A D ∴==o ∠∠,

18012060AEB ABE ∴+=-=o o o ∠∠. 120BEF =o Q ∠,

18012060AEB DEF ∴+=-=o o o ∠∠,

ABE DEF ∴=∠∠. ABE DEF ∴△∽△.

AE AB

DF DE

=

. AE x =Q ,DF y =,

66x y x

=-. ∴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是

211

(6)66

y x x x x =-=-+g ;

(2)2

16

y x x =-

+ 213(3)62

x =--+.

∴当3x =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32

. 【同类变式】(1)证明略;

(2)由(1)DG 为DEF △中EF 边上的高,

在Rt BFE △中,60B =o

∠,sin 2

EF BE B x ==

, 在Rt CEG △中,3CE x =-,3(3)cos602

x

CG x -=-=

o

, 112

x

DG DC CG -∴=+=,

212S EF DG x x ∴=

=+g , 其中03x <≤.

(3)08a =-

2

x =,∴当03x <≤时,S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3x =,即E 与C 重合时,S 有最大值.

S =最大

例3⑴ 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C 的长

又∵在R t △ABC 中,斜边长为10cm ,∠BAC=30,∴BC=5cm ,

∴平移的距离为5cm .

⑵ ∵∠1A FA =30°,∴∠60GFD =o

,∠D=30°.∴∠90FGD =o

. 在RtEFD 中,ED=10 cm ,∵FD=53, ∵53

FC =

cm . ⑶ △AHE 与△1DHB 中,∵130FAB EDF ∠=∠=o

∵FD =FA ,所以EF =FB =FB 1,∴1FD FB FA FE -=-,即AE =D 1B . 又∵1AHE DHB ∠=∠,∴△AHE ≌△1DHB (AAS ),∴AH DH =. 【同类变式】

◆当堂反馈

1.B C ∠=∠,AEB ADC ∠=∠,CEO BDO ∠=∠,AB AC BD CE ==,(任选一个即可) 2.9.4 3.

12

n 4.A

5.解:AD 是△ABC 的中线.

理由如下:在Rt △BDE 和Rt △CDF 中, ∵ BE =CF ,∠BDE =∠CDF ,

∴ Rt △BDE ≌Rt △CDF . ∴ BD =CD .

故AD 是△ABC 的中线.

6.解(1)在Rt PCD △中,由tan CD

CPD PD

=

∠,

得4

tan tan 30

CD PD CPD =

==o

10AP AD PD ∴=-=-

由AEP DPC △∽△知

AE AP

PD CD =,12AP PD

AE CD

∴==g .

(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设DP x =,则10AP x =- 由AEP DPC △∽△知

2CD

AP

=, 4

210x

=-,解得8x =,

此时2AP =,4AE =符合题意. ◆配套练习 1.B 2.B 3.6.4 4.16

5.(1)证明:ABC Q △是等边三角形,

60BAC B ∴==o ∠∠,AB AC =

又AE BD =Q

(SAS)AEC BDA ∴△≌△,

AD CE ∴=.

(2)解由(1)AEC BDA △≌△,得ACE BAD =∠∠

DFC FAC ACE ∴=+∠∠∠60FAC BAD =+=o ∠∠

6.解:(1)又∵AB =A 1B 1,∠ADB =∠A 1D 1B 1=90°

∴△ADB ≌△A 1D 1B 1 ∠A =∠A 1,

又∵∠C =∠C 1,BC =B 1C 1。 ∴△ABC ≌△A 1B 1C 1。

(2)若△ABC 与△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或均为直角三角形或均为钝角三角形,AB=A 1B 1,BC=B 1C l ,∠C=∠C l .则△ABC ≌△A 1B 1C 1. 7.解:(1)不相似.

∵在Rt BAC △中,90A ∠=°,34AB AC ==,;

在Rt EDF △中,90D ∠=°,32DE DF ==,,

12AB AC

DE DF ==∴,. AB AC

DE DF

. Rt BAC ∴△与Rt EDF △不相似.

(2)能作如图所示的辅助线进行分割.

具体作法:作BAM E ∠=∠,交BC 于M ;作NDE B ∠=∠,交EF 于N . 由作法和已知条件可知BAM DEN △≌△.

BAM E ∠=∠∵,NDE B ∠=∠,

AMC BAM B ∠=∠+∠,FND E NDE ∠=∠+∠, AMC FND ∠=∠∴.

90FDN NDE ∠=-∠∵°, 90C B ∠=-∠°, FDN C ∠=∠∴.

∴AMC FND △∽△.

M

C

8.(1)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理由如下: 设ABC △的边AB 上的高为h . 所以,

ADC ABC S AD S AB =△△,BDC ADC S BD

S AD

=△△.

又因为点D 为边AB 的黄金分割点,所以有AD BD

AB AD

=

.因此ADC BDC ABC ADC S S S S =△△△△. 所以,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

(2)因为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此时121

2

s s s ==

,即 12

1

s s s s ≠,所以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 (3)因为DF CE ∥,所以DEC △和FCE △的公共边CE 上的高也相等, 所以有DEC FCE S S =△△.

设直线EF 与CD 交于点G .所以DGE FGC S S =△△. 所以ADC FGC AFGD S S S =+△△四边形

DGE AEF AFGD S S S =+=△△四边形,BDC BEFC S S =△四边形.

又因为ADC BDC

ABC ADC

S S S S =△△△△,所以BEFC AEF ABC AEF S S S S =四边形△△△.

因此,直线EF 也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 (4)画法不惟一,现提供两种画法;

画法一:如答图1,取EF 的中点G ,再过点G 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 ,DC 于M ,

N 点,则直线MN 就是□ABCD Y

的黄金分割线. 画法二:如答图2,在DF 上取一点N ,连接EN ,再过点F 作FM NE ∥交AB 于点M ,连接MN ,则直线MN 就是□ABCD Y

的黄金分割线.

E M (第8题答图1)

E M (第8题答图2)

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如△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 △ABC ∽△A /B /C / 。 相似三角形的比叫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既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注意:(1)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2)对应性,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这 样写比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3)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若△ABC ∽△A /B /C /, 相似比为k ,则△A /B /C /与△ABC 的相似比是1 k 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 (2)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3)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知识点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 ::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 d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l1∥l2∥l3, A D l1 B E l2 C F l3 可得 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或或或或等.

全等三角形专题整理

全等三角形专题整理 一、考点分析 二、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知识点 1.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__大于__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180°__;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__小边对小角__.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__等于__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__大于__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2.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边与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按角分类

??? 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1)角平分线:一个角的顶点和这个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叫三角形的内心,它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2)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 (3)高: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垂心. (4)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5)垂直平分线: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外心,它到各顶点的距离相等;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形内,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形外,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中点. 4.全等三角形 ???? ?? ????→??????? ?? ?? ???? ? ?对应角相等 性质对应边相等边边边 SS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应用边角边 SAS 判定角边角 ASA 角角边 AAS 斜边、直角边 HL 作图 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定理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初中数学试卷 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一)知识储备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1)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就说它们是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运动后一定重合,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如图,△ABC和△DEF是全等三角形,记作△ABC≌△DEF,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 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例1】 如图,△ABC≌△DEF,则有:AB=DE,AC=DF,BC=EF;∠A=∠D,∠B=∠E,∠C=∠F。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S.A.S “边角边”公理: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2】

A.S.A “角边角”公理: 两角和它们的所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3】 A.A.S “角角边”公理: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4】 S.S.S “边边边”公理: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5】 H.L “斜边直角边“公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例6】 (二)双基回眸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4 B.3 C.2 D.1 2、如果ΔABC≌ΔDEF,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AC的对应边是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 ∠DEF的对应角是_____. 3、如图,△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5,BD =6,AD=4, 那么BC等于() A.6 B.5 C.4 D.无法确定 4、如图,△ABC≌ΔADE,若∠B=80°,∠C=30°,∠DAC=35°,则∠EAC 的度数 为() A.40°B.35°C.30°D.25° 5、能确定△ABC≌△DEF的条件是() A.AB=DE,BC=EF,∠A=∠E B.AB=DE,BC=EF,∠C=∠E C.∠A=∠E,AB=EF,∠B=∠D D.∠A=∠D,AB=DE,∠B=∠E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供参考)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点结构梳理及解读 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边边边 (SA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两边和他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的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斜边,直角边 (HL):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二、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2)从已知出发,看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考虑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全等三角形中几个重要结论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中线、高分别相等(对应元素都分别相等) (2)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反过来,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等于底角的2倍;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分别相等;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差等于一腰上的高。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的对角等于90°;Rt⊿30°角的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反之,Rt⊿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的对角是30°。 (4)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三角形的内心,这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与第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三角形的旁心,这点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等距离的点有四个 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知识点讲解经典例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重点: 1. 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 .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条件。 难点: 1.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 .选用合适的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1、如图,△ABD≌△ACE,AB=AC,写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思路点拨:AB=AC,AB和AC是对应边,∠A是公共角,∠A和∠A是对应角,按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可求解. 解析:AB和AC是对应边,AD和AE、BD和CE是对应边,∠A和∠A是对应角,∠B和∠C,∠AEC和∠ADB是对应角. 总结升华:已知两对对应顶点,那么以这两对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第三对角是对应角;再由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可找到对应边. 已知两对对应边,第三对边是对应边,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ABC≌△DBE.问线段AE和CD相等吗?为什么? 【答案】证明:由△ABC≌△DBE,得AB=DB,BC=BE, 则AB-BE=DB-BC,即AE=CD。 【变式2】如右图,,。 求证:AE∥CF 【答案】 ∴AE∥CF 2、如图,已知ΔABC≌ΔDEF,∠A=30°,∠B=50°,BF=2,求∠DFE 的度数与EC的长。 思路点拨: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可知:∠DFE=∠ACB,EC+CF=BF+FC,所以只需求∠ACB的度数与BF的长即可。 解析:在ΔABC中, ∠ACB=180°-∠A-∠B, 又∠A=30°,∠B=50°, 所以∠ACB=100°. 又因为ΔABC≌ΔDEF, 所以∠ACB=∠DFE, BC=E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 边相等)。 所以∠DFE=100° EC=EF-FC=BC-FC=FB=2。 总结升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ΔACD≌ΔECD,ΔCEF≌ΔBEF,

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C E O D B A 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专题一 全等三角形判别方法的应用 专题概说: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SS ”)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AS ”)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SA ”) 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AS ”) 而在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除了可以应用以上4种判别方法外,还可以应用“斜边、直角边”,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HL ”).也就是说“斜边、直角边”是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有的方法,它仅适用于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这不仅因为全等三角形有很多重要的角相等、线段相等的特征,还在于全等三角形能把已知的线段相等、角相等与未知的结论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呢? (1)条件充足时直接应用 在证明与线段或角相等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先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而从近年的中考题来看,这类试题难度不大,证明两个三角形的条件比较充分.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形,结合已知条件分析寻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1 已知:如图1,CE ⊥AB 于点E ,BD ⊥AC 于点D ,BD 、CE 交于点O ,且AO 平分∠BAC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对. 分析:由CE ⊥AB ,BD ⊥AC ,得∠AEO=∠ADO=90o.由AO 平分∠BAC ,得∠EAO=∠DAO .又AO 为公共边,所以△AEO ≌△ADO .所以EO=DO ,AE=AD .又∠BEO=∠CDO=90o, ∠BOE=∠COD ,所以△BOE ≌△COD .由 AE=AD ,∠AEO=∠ADO=90o,∠BAC 为公 共角,所以△EAC ≌DAO .所以AB=AC .又 ∠EAO=∠DAO , AO 为公共边,所以△ABO ≌△ACO . 图1 所以图中全等的三角形一共有4对. (2)条件不足,会增加条件用判别方法 此类问题实际是指条件开放题,即指题中没有确定的已知条件或已知条件不充分,需要补充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执果索因,逆向思维,逐步分析,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 例2 如图2,已知AB=AD ,∠1=∠2,要使△ABC ≌△ADE ,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填一个)_____.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相似三角形(3).docx

第4章相似三角形(3) 一、选择题 1.如图,给出下列条件,其中不能单独判定△ABC∽△ACD的条件为() A.∠B=∠ACD B.∠ADC=∠ACB C. = D. = 2.在数轴上截取从0到3的对应线段AB,实数m对应AB上的点M,如图1;将AB折成正三角形,使点A、B重合于点P,如图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平移此三角形,使它关于y轴对称,且点P的坐标为(0,2),PM的延长线与x轴交于点N(n,0),如图3,当m=时,n的值为() A.4﹣2B.2﹣4 C.﹣D. 3.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BC上的点,DE∥AC,若S △BDE :S △CDE =1:3,则S △DOE :S △AOC 的值为() A.B.C.D.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交AD于E,交BD于F,DE:EA=3:4,EF=3,则CD的长为() A.4 B.7 C.3 D.12 5.在△ABC中,DE∥BC,AE:EC=2:3,DE=4,则BC等于()

A .10 B .8 C .9 D .6 6.如图,在x 轴的上方,直角∠BOA 绕原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若∠BOA 的两边分别与函数y=﹣、y=的图象交于B 、A 两点,则∠OAB 的大小的变化趋势为( )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时大时小 D .保持不变 7.如图,将△ABC 沿着过AB 中点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A 1处,称为第1次操作,折痕DE 到BC 的距离记为h 1;还原纸片后,再将△ADE 沿着过AD 中点D 1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DE 边上的A 2处,称为第2次操作,折痕D 1E 1到BC 的距离记为h 2;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2015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 2014E 2014到BC 的距离记为h 2015.若h 1=1,则h 2015的值为( ) A . B . C .1﹣ D .2﹣ 8.如图,在△ABC 中,DE ∥BC ,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讲解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放缩与相似 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称为图形的放缩运动。 2.把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说成是相似的图形,或者就说是相似性。 注意:⑴相似图形强调图形形状相同,与它们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 ⑵相似图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 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⑷若两个图形形状与大小都相同,这时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例——全等形. 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形,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长度成比例。 注意:当两个相似的多边形是全等形时,他们的对应边的长度的比值是1. 知识点二: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有关概念 1、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 :b =m : n (或 n m b a =) 2、比的前项,比的后项: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说明: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对这两条线段要用同一单位长度。 3、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d c b a = 4、比例外项:在比例 d c b a =(或a :b =c :d )中a 、d 叫做比例外项。 5、比例项:在比例d c b a = (或a :b =c :d )中b 、c 叫做比例项。 6、第四比例项:在比例 d c b a =(或a :b =c :d )中,d 叫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7、比例中项:如果比例中两个比例项相等,即比例为 a b b a =(或a:b =b: c 时,我们把b 叫做a 和 d 的比例 中项。

全等三角形难题集锦(整理)

1、(1)如图1,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求∠AEB 的大小; (2)如图2,ΔOAB 固定不动,保持Δ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 绕着点O 旋转(ΔOAB 和Δ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图1 图2 2、(1)如图1,现有一正方形ABCD ,将三角尺的指直角顶点放在A 点处,两条直角边也与CB 的延长线、DC 分别交于点E 、F .请你通过观察、测量,判断AE 与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将三角尺沿对角线平移到图2的位置,PE 、PF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果将三角尺旋转到图3的位置,PE 、PF 之间是否还具有(2)中的数量关系?如果有,请说明 3、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且45EAF =?∠,AH EF ⊥,H 为垂足,求证: AH AB =. 4、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等边ABC ?和等边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 五个结论: ① AD=BE ; ② AE PQ //; ③ AP=BQ ; ④ DE=DP ; ⑤ ?=∠60AOB ⑥CP=CQ ⑦△CPQ 为等边三角形. C H F E D B A A B C E D O P Q

⑧共有2对全等三角形 ⑨CO 平分AOE ∠ ⑩CO 平分BCD ∠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5、D 为等腰ABC Rt ?斜边AB 的中点,DM ⊥DN ,DM ,DN 分别交BC ,CA 于点E ,F 。 (1)当MDN ∠绕点D 转动时,求证:DE=DF 。 (2)若AB=2,求四边形DECF 的面积。 6、如图,ABC ?是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120BDC 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 、AC 边于M 、N 两点,连接MN .探究:线段BM 、MN 、NC 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7、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N ,MC 交于点E ,BM ,CN 交于点F 。 求证:(1)AN=MB . (2)将△ACM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图②所示,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 (3)AN 与BM 相交所夹锐角是否发生变化。 图① 图② 8、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如图①,已知在ABC ?中,AB=AC ,P 是ABC ? A A B A B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相似三角形 专题: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练习

专题: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 一.选择题 1. 如图,画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O,在这条垂直平分线上截取OC=OA,以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弧于AB与点P,则线段AP与AB的比是() A. :2 B. 1: C. : D. :2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A(-4,0),B(0,2),连结AB并延长到C,连结CO,若 △COB∽△CAO,则点C的坐标为() A. (1,) B. (,) C. (,2) D. (,2) 3.P是△ABC一边上的一点(点P不与点A、B、C重合),过点P的一条直线截△ABC,如果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我们称这条直线为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Rt△ABC中,∠C=90°,∠A=30°,当点P为AC的中点时,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4.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AC上一点,且,要在AB上取一点E,使△ADE∽△CDB, 则等于() A. B. C. D. 1 5. 如图,在△ABC中,BF平分∠ABC,AF⊥BF于点F,D为AB的中点,连接DF延长交AC 于点E.若AB=10,BC=16,则线段EF的长为(). A.2 B.3 C.4 D.5

6. 在△ABC中,AB=m,AC=n,P是AB的中点,过点P的直线交边AC于点Q,若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AQ的长为() A. B. C.或 D.或 7. 如图,点E,点F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AB,AD上,且AE=DF,BF交DE于点G,延长BF交CD的延长线于点H,若=2,则的值为() A. B. C. D. 8. 如图,点O为弧AB所在圆的圆心,OA⊥OB,点P在弧AB上,AP的延长线与OB的延长线交于点C,过点C作CD⊥OP于D.若OB=BC=1,则PD的长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9. 如图,在△ABC中,∠ABC=60°,点P是△ABC内的一点,使得∠APB=∠BPC=∠CPA,且PA=8,PC=6,则PB=____. 10. 如图,在?ABCD中,AC是对角线,∠BAE=∠DAC,已知AB=7,AD=10,则

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C E O D B A 21C E D B A 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专题一、全等三角形判别方法的应用 专题概说: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SS ”)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AS ”) 3.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SA ”) 4.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AS ”) 而在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除了可以应用以上4种判别方法外,还可以应用“斜边、直角边”,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HL ”).也就是说“斜边、直角边”是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有的方法,它仅适用于判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这不仅因为全等三角形有很多重要的角相等、线段相等的特征,还在于全等三角形能把已知的线段相等、角相等与未知的结论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呢? (1)条件充足时直接应用 在证明与线段或角相等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先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而从近年的中考题来看,这类试题难度不大,证明两个三角形的条件比较充分.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形,结合已知条件分析寻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1 已知:如图1,CE ⊥AB 于点E ,BD ⊥AC 于点D ,BD 、CE 交于点O ,且AO 平分∠BAC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对. 分析:由CE ⊥AB ,BD ⊥AC ,得∠AEO=∠ADO=90o.由AO 平分∠BAC ,得∠EAO=∠DAO .又AO 为公共边,所以△AEO ≌△ADO .所以EO=DO ,AE=AD .又∠BEO=∠CDO=90o, ∠BOE=∠COD ,所以△BOE ≌△COD .由 AE=AD ,∠AEO=∠ADO=90o,∠BAC 为公 共角,所以△EAC ≌DAO .所以AB=AC .又 ∠EAO=∠DAO , AO 为公共边,所以△ABO ≌△ACO . 所以图中全等的三角形一共有4对. (2)条件不足,会增加条件用判别方法 此类问题实际是指条件开放题,即指题中没有确定的已知条件或已知条件不充分,需要补充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执果索因,逆向思维,逐步分析,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 例2 如图2,已知AB=AD ,∠1=∠2,要使△ABC ≌△ADE ,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填一个)_____. 分析:要使△ABC ≌△ADE ,注意到∠1=∠2, 所以∠1+∠DAC=∠2+∠DAC ,即∠BAC=∠EAC . 要使△ABC ≌△ADE ,根据SAS 可知只需AC=AE 即可;根据ASA 可知只需∠B=∠D ;根据AAS 可知只需∠C=∠E . 故可添加的条件是AC=AE 或∠B=∠D 或∠C=∠E .

第四章相似三角形题集

1
九年级上第四章相似三角形题精选 1. 已 知
x 3 ? ,那么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y 2

x 3 ? x? y 5
A . x+y=5 2. 已 知 A,
B . 2x=3y
C.
x? y 5 ? y 2
D.
2 3
b 5 a ?b 的值是( ? ,则 a 13 a?b 3 9 4 B, C, D, 2 4 9

3 . 若 x : y=1 : 3 , 2y=3z , 则 A . -5 B,-
2x ? y 的值是( z?y

10 D. 5 3 c b a ? ? ? k ,那么 k 的值为( 4. 如 果 a?b a?c b?c
C, A . -1 B,
10 3

1 1 C,2 或 -1 D, 或 -1 2 2 5 .如 图 ,已 知 在 △ ABC 中 ,点 D 、E 、 F 分 别 是 边 AB 、 AC 、 BC 上 的 点 , DE ∥ BC , EF ∥ AB , 且 AD : DB=3 : 5 , 那 么 CF : CB 等 于 ( ) A. 5: 8 B. 3: 8 C. 3: 5 D. 2: 5
(5) (6^) 6 . 如 图 , 点 F 是 ? ABCD 的 边 CD 上 一 点 , 直 线 BF 交 AD 的 延 长 线 与 点 E , 则 下 列结论错误的是( ) ED DF DE EF BC BF BF BC ? , C, ? , D, ? ? , B, A, BC FB DE BE BE AE AE AB 7. 如 图 , 直 线 l1∥ l2∥ l3, 另 两 条 直 线 分 别 交 l1、 l2、 l3 于 点 A、 B、 C 及 点 D 、 E 、 F , 且 AB=3 , DE=4 , EF=2 , 则 ( ) A . BC : DE=1 : 2 B . BC : DE=2 : 3 C . BC ? DE=8 D . BC ? DE=6
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相似三角形

一对一教案

三、主要练习: 【知识点】: 相似多边形定义: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可以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在记两个多边形相似时,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例题】: 1.以下五个命题:①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矩形都相似;③所有的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⑤所有的正五边形都相似.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 2、若五边形ABCDE∽五边形MNOPQ ,且AB=12,MN=6,AE=7,则MQ= . 3、矩形ABCD 与矩形EFGH 中,AB=4,BC=2,EF=2,FG=1,则矩形ABCD 与矩形EFGH 相似(填“一定”或“不一定”) 4、如图,在□ABCD 中,AB//EF ,若AB = 1,AD = 2,AE= 2 1 AB ,则□ABFE 与□BCDA 相似吗?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 1.下面图形是相似形的为 ( ) A .所有矩形 B .所有正方形 C .所有菱形 D .所有平行四边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对应边成比例的多边形都相似 B . 四个角对应相等的梯形都相似 C .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菱形相似 D . 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3.□ABCD 与□ EFGH 中,AB = 4,BC = 2,EF = 2,FG=1,则□ABCD 与□ EFGH 相似(填“一定”或“不一定”) 4.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与等腰梯形A′B′C′D′相似,∠A′=65°,A′B′=6 cm, AB=8 cm , AD=5 cm ,试求梯形ABCD 的各角的度数与A′D′, B′C′的长. F E D C B A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总结 一、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 这里要注意:(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3)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 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四、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等边ABC ?中取点P 使得PA ,PB ,PC 的长分别为3, 4, 5,则APC APB S S ??+=_________. 【答案】936 【解析】 【分析】 把线段AP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由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 证得△ADB ≌△APC ,连接PD ,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PD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PBD 为直角三角形,∠BPD =90?,由△ADB ≌△APC 得S △ADB =S △APC ,则有S △APC +S △APB =S △ADB +S △APB =S △ADP +S △BPD ,根据等边3S △ADP +S △BPD =332+12×3×4=936+. 【详解】 将线段AP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连接PD ∴AD =AP ,∠DAP =60?, 又∵△ABC 为等边三角形, ∴∠BAC =60?,AB =AC , ∴∠DAB +∠BAP =∠PAC +∠BAP , ∴∠DAB =∠PAC , 又AB=AC,AD=AP ∴△ADB ≌△APC ∵DA =PA ,∠DAP =60?, ∴△ADP 为等边三角形, 在△PBD 中,PB =4,PD =3,BD =PC =5, ∵32+42=52,即PD 2+PB 2=BD 2, ∴△PBD 为直角三角形,∠BPD =90?, ∵△ADB ≌△APC ,

∴S△ADB=S△APC, ∴S△APC+S△APB=S△ADB+S△APB=S△ADP+S△BPD=3 ×32+ 1 2 ×3×4= 93 6+. 故答案为: 93 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旋转的性质作出辅助线进行求解. 2.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以O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AD,当△AO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的角度为______ 【答案】110°、125°、140° 【解析】 【分析】 先求出∠DAO=50°,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O=AD,则∠AOD=∠ADO,②OA=OD,则 ∠OAD=∠ADO,③OD=AD,则∠OAD=∠AOD,分别求出α的角度即可. 【详解】 解:∵设∠CBO=∠CAD=a,∠ABO=b,∠BAO=c,∠CAO=d, 则a+b=60°,b+c=180°﹣110°=70°,c+d=60°, ∴b﹣d=10°, ∴(60°﹣a)﹣d=10°, ∴a+d=50°, 即∠DAO=50°,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AO=AD,则∠AOD=∠ADO, ∴190°﹣α=α﹣60°,

最新全等三角形专题分类复习讲义

第三章全等三角形专题分类复习 一.考点整理 1.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三角形全等 3.三角形当中的三线(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性质) 在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三线分别交于一点。 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与外角平分线模型归纳: (1) (2) __________D ∠= ___________D ∠= (3) __________D ∠= 3.尺规作图 (1)作满足题意的三角形 (2)作最短距离(送水、供电、修渠道等最短路径问题) 角:内角和180度,余角和90度 边: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 (1)证三角形全等(SSS/ASA/AAS/SAS/HL ) (2)证边等或角等(证三角形全等、等量代换、证等腰三角形) (3)证“AE=BD+CE ”等(证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类似问题(三角形全等证边等代换、截长补短) (4)证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直或平行 方法:证明角等代换) A D B C A B C D A B C D

考点1:证明三角形全等 例1.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求证: ACF BDE ???。 练习: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AC 边上的点D 作DG ∥BC ,交AB 于点G ,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DE =DC ,连接AE 、BD. (1)求证:△AGE ≌△DAB (2)过点E 作EF ∥DB ,交BC 于点F ,连结AF ,求∠AFE 的度数. 考点2:求证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截长补短) 例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90°,BC=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求证:AB=AC+CD . D A B C G E F

全等三角形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专项训练: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 2.如图,在△ABC和△DEB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 3.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 60,CP2 =,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A.2 B.2 C.3D.3 2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BD=CE B.AD=AE C.DA=DE D.BE=CD 6.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7.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 条直线l 1,l 2 ,l 3 上,且l 1 ,l 2 之间的距离为1 , l 2 ,l 3 之间的距离为2 , 则AC的长是()

A .26 B .52 C .24 D .7 二、填空题 8.如图,已知∠C=∠D ,∠ABC=∠BAD ,AC 与BD 相交于点O ,请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 . 9.如图,在Rt△ABC 中,∠A=Rt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AD=3,BC=10,则△BDC 的面积是 。 10.如图,已知BC=EC ,∠BCE=∠ACD ,要使△ABC≌△DEC ,则应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答案不唯一,只需填一个) 11.如图,在Rt△ABC 中,∠ACB=9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F ,若∠F=30°,DE=1,则BE 的长是 . 12.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AE 是角平分线,CF ⊥AE 于F ,AB=5,AC=2,则DF 的长为 . 13.如图,在△ABC 和△DEF 中,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BF = CE ,AC ∥DF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EF ,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4.如图,点O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OC =118°,则∠A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整理课件.doc

全等三角形的典型习题 一、全等在特殊图形中的运用 1、如图,等边△ABC中,D、E分别是AB、CA上的动点,AD=CE,试求 ∠DFB的度数. C E F A D B 2、如下图所示,等边△ABC中,D、E、F是AB、BC、CA上动点,AD= BE=CF,试判断△DEF的形状. C F E A D B 3、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线段BE、CD相交于点H,线 段BE、AC相交于点G,线段BE、CD相交于点H.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 试说明BE=CD的理由; (2) 试求BE和CD的夹角∠FHE的度数E C H G F B A D

1

Ex1、如下图所示,△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A、D在同一 直线上,AC、BE相交于点G,AE、CD相交于点F,试说明AG=AF的理由. E C G F B A D Ex2、如图,四边形ABCD与BEFG都是正方形,AG、CE相交于点O,AG、BC相交于点M,BG、CE相交于点N,请你猜测AG与CE的关系(数量关系 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D C G O M N A B F E 4、△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B=∠C=45°,D是底边BC 的中点,DE⊥DF,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说明BE、CF、EF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E F B D C

2

二.证明全等常用方法(截长发或补短法) 5、如图所示,在△ABC中,∠ABC=2∠C,∠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请 你试说明AB+BD=AC的理由. A B C D Ex1,∠C+∠D=180°,∠1=∠2,∠3=∠4.试用截长法说明AD+BC=AB. C E D 1 4 23 A B Ex2、五边形ABCDE中,AB=AE,∠BAC+∠DAE=∠CAD,∠ABC+∠AED =180°,连结AC,AD.请你用补短法说明BC+DE=CD.(也可用截长法, A 自己考虑) E B D C

2020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相似三角形单元卷(含答案) (2)

2020学年浙教版九上数学第四章相似三角形单元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两地实际距离为2000米,图上距离为2cm,则这张地图的比例尺为() A.1000:1 B.100000:1 C.1:1000 D.1:100000 2.如图所示,△ ABC中若DE∥ BC,EF∥ AB,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DE∥BC,若AD=6,BD=2,AE=9,则EC的长是 A.8 B.6 C.4 D.3 4.若△ ABC∽△ DEF ,若∠ A=50°,∠ B=60°,则∠ F的度数是() A.50° B.60° C.70° D.80° 5.如图,△ ABC∽△ ADE ,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Rt△ ABC∽ Rt△ DEF ,∠ A=35°,则∠ E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5° 7.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已知△ ABC和△ A′B′C′是位似图形.△ A′B′C′的面积6cm2,周长是△ ABC的一半.AB=8cm,则AB边上的高等于() A.3cm B.6cm C.9cm D.12cm 9.如图,已知△ABC,P是边AB上的一点,连结CP,以下条件中不能确定△ACP与△ABC相似的是() A.∠ ACP=∠ B B.∠ APC='∠ ACB' C.AC2=AP·AB D. 10.如图,已知∠ 1=∠ 2,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ABC∽△ ADE的是() A.∠ C=∠ E B.∠ B=∠ ADE C. D.

全等三角形专题分类复习讲义

第三章 全等三角形专题分类复习 一.考点整理 1.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三角形全等 3." 4.三角形当中的三线(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性质) 在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三线分别交于一点。 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与外角平分线模型归纳: __________D ∠= ___________D ∠= (3) , __________D ∠= 3.尺规作图 (1)作满足题意的三角形 (2)作最短距离(送水、供电、修渠道等最短路径问题) 角:内角和180度,余角和90度 边: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

考点1:证明三角形全等 例1.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求证: ACF BDE ???。 $ 练习: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AC 边上的点D 作DG ∥BC ,交AB 于点G ,在GD 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DE =DC ,连接AE 、BD. (1)求证:△AGE ≌△DAB (2)过点E 作EF ∥DB ,交BC 于点F ,连结AF ,求∠AFE 的度数. $ 考点2:求证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截长补短) 例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90°,BC=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求证:AB=AC+CD . & ; D A B C % G E F

P Q C B A E D A : 例2:如图,在△ABC 中,∠ABC=60°,AD 、CE 分别平分∠BAC 、∠ACB ,求证:AC=AE+CD . ? 变式: 如图,已知在ABC 内,0 60BAC ∠=,0 40C ∠=,P ,Q 分别在BC ,CA 上,并且AP ,BQ 分别是BAC ∠,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 ; 练习:如图,AD ∥BC ,EA,EB 分别平分∠DAB,∠CBA ,CD 过点E ,求证;AB =AD+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