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义-资本投资回报率和股市历史回报率

袁义-资本投资回报率和股市历史回报率
袁义-资本投资回报率和股市历史回报率

股市十谈

第二讲

讲师:袁义

本期话题:

Topic 3: 资本积累哪家强——各种资本投资回报率

Topic 4:牧童遥指问元芳——各国股市历史回报率

Topic 3: 资本积累哪家强——各种资本投资回报率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张图:

这张图代表整个了个资本积累的逻辑。人在步入社会后,资本的积累是有这样一个递进的过程:从劳动力的付出,到管理,再到经营,直到最后是到资本的运作来获得期望的财富。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

比如一个人一开始搬砖(劳动力),慢慢做到了包工头(管理),再然后成为了地产商(经营),最后成为了股东(运作资本)。又比如最开始卖身(卖身),到后来去拉皮条(管理),再到后来运营天上人间(经营),最后走上股权资本的道路。从这两个例子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整个资本逻辑的可靠性。

关于风险和收益,相信大家都知道风险和收益密切相关。如今,对信息和资源的整合能力要求递增,且越往上走不确定性很大。在美国很流行一句话you want to eat well or sleep well?就是说,如果你要吃的好,你可能就睡不踏实,因为你需要在同时承担更多的

风险。相反,如果你希望睡得好(即承担较小的风险),你也可能因此错过肥肉,吃的不如别人好。

那么投资有那么多,选哪种好呢?

说到各种投资的回报率,我们看以下这张图:

各类投资渠道的回报率

该图是美国将近100年经过大数据分析统计下来的各类投资方式的回报情况。

它们都以1美元为起点,曲线代表了它们的投资收益情况。其中,涨的最多的是小盘股,相当于我们的创业板。涨幅第二多的是蓝筹股,长期国债、短期国债紧随其后。

通货膨胀在此期间则增长了12倍。

看完此图,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股票的魅力所在。虽然可能股票在局部的波动比较大,但是如果在足够大的时间和空间来看,长期来看股票可以跑赢其他各类的理财方式及通货膨胀。

在这里袁义讲师补充到:常见的对冲套利手法,常见的有买小盘股做空大盘股,买长期国债做空短期国债。都可以套利做价差。(基于股票大几率同涨同跌,及小盘股大几率跑赢大盘股)当然对冲也是有风险的,并不能次次奏效!

如果放到更大的时间空间里去看:

1801-2009年各类投资回报率

在1801到2009年这个时间跨度中,200年前买的股票已经翻了千万倍,而债券也翻了2万倍。但是黄金仅翻了56倍。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在大时空下可以说遥遥领先。

黄金被很多人认为是很好的保值增值途径,但从长远来看黄金的回报率相比其他投资途径要低很多,其保值能力一般。但俗话说“乱世买黄金”一般来说在乱世中,即当社会动荡,对未来没有稳定预期的情况下,买黄金才能有较好的保值功能。

而CPI即通货膨胀在此阶段增长了18倍左右。

关于投资黄金回报率不高的问题,股神巴菲特也建议我们不要购买黄金来保值财富。主要原因是股票投资的公司有资本的运作和扩张。而黄金不解决任何社会问题,只是长的比较好看而已,在和平盛世中黄金的走势疲软,因此黄金和贵金属在非乱世中不是很好的选择。

再说说最坑的理财产品:中国的福利彩票

彩票:反馈0.49 调节基金0.01 运营0.15 公益金0.35(一半中央一半政府)

连赌博的数学期望有0.9以上,因为庄家只抽几个点而已。而彩票的数学期望仅为0.49。

如果按照上面图的算法,用1美金去买股票,100年后你的收益将会是:

事实上,不管投多少钱,都会成为0的。不知中国的2亿彩民得知此数据作何感想。

正所谓:“巴菲特进去,扒层皮出来;索罗斯进去,套结实出来;彼得林奇进去,赔得离奇出来。”

所以远离彩票,幸福一生!

4牧童遥指问元芳——各国股市历史回报率

4.1不同国家

4.2美股内部

4.3 A股

4.1不同国家

图中的平均数就是历年资本的平均回报率。标准差即表达了它的波动系数。

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为什么爱买美股,因为其标准差最小,即其波动较小,收益较为稳定。这样的标准差使得美国股市得以长牛、慢牛。

而可以看到日本的股票其平均的回报率则是相对最低的,仅为7.0%。

另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数据就是我们中国。中国股市的标准差高的惊人,但如果我们仔细看下中国的平均回报率同样也是最高的。

按照其26.68%的回报率,A股持有10年会有10倍收益,而20年有100倍的收益。虽然这样夸张的回报率和我国股票市场太过年轻,以及刚开始时的疯牛有关。未来也很可能没有那么高的增长率,但是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仍然是合理展望的。

其实除了上述的解释,26.68%的高增长必有其内在逻辑——大国崛起。股市的任何一波大的行情和增长都需要政策和市场的联动,而这正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大幅跃进所带来的。其核心便是我国的崛起。

庄子在逍遥游中有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足够高的历史高度来看待大国崛起,才能理解A股的超高的增长逻辑。

从技术分析上看,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

先说当前的股市:

不必多言,大家可以细细品味。

从时间跨度来看,我们也可以借助历史来放眼现在。

秦二代亡→强汉(初期恢复后文景之治)

隋二代亡→盛唐(初期恢复后贞观之治)

民国二代亡→天朝(初期恢复后改革开放)

朝代的更迭,有其规律性。通常在一迅速消亡的朝代之后都会出现一统治百年以上的盛世。从时间上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可能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百年。

从空间维度来看,现代化进程的风口正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欧洲(工业革命)→英国(日不落)→美国(百年综合国力第一)→日本(全球市值接近半壁江山)→中国(宇宙成交量)→印度

这轮风口现在已经到了中国,A股的总市值虽然是世界第二,但成交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

4.2美股内部

美国股市年K

美股有这样两个很明显的特点:1.标准差小(波动小)2.红色占绝大多数

也正因为以上两点,美国股市做到了现在中国股市所希望和羡慕的慢牛、长牛。

美国各投资渠道收益及风险

图中列举了美国的大盘股、小盘股、长期国债、短期国债和国库券的利率关系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明显的,风险和收益成正相关,若想要有超额收益就需要承受较大的风险。

若把上图做成柱形图可以看到,高收益的分布会比较广;而低收益的分布则比较集中,最下方的通货膨胀尤其明显。(分布集中则代表标准差小、波动小,收益稳健。)

美国股市各年份年增长率一览

可以看到,美国股市绝大多数年份的年增长率在-10%到+40%之间。且呈现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图

统计似天道。人群中特别高如姚明很少见,特别矮如潘长江也少见。有95%的总样本集中在2个标准差内,而有99%的总样本集中在3个标准差内。就如同美股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年收益率集中在-10%和+40%的区间内是一样的,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美国股市的稳健和波动较小的优势。

4.3 A股

偏态分布----正偏态(牛短熊长)

中国股市各年份年增长率一览

如果说美股是正态分布的话,那么A股就是“变态”,或者说偏态分布——正偏态。其相对多的集中在左侧,显示了其牛短熊长的特点。

其实正如之前讲到的,A股长期而言总的收益率很高。但是其突然暴涨,会透支几年的上涨业绩。因此股票会慢慢跌很久,给人以牛短熊长的感觉,当然这对于广大股民来说将非常难熬。

中国股市年K

与美国股市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股市的波动很大,且绿色占多数。呈现“疯牛狂熊”的格局。

下期预告:

5一水护城若金汤——比较中国西方制度,谈对股市的影响

6君子可欺之以方——股市的盈利逻辑

开讲日期:2015.5.3

如何衡量人力资本的ROI

如何衡量人力资本的ROI Maximizing Your Return on People 【作者中文名】劳里·巴锡;丹尼尔·麦克默里 【作者英文名】Laurie Bassi;Daniel McMurrer 【中文关键词】员工发展;绩效评估;流程分析;生产力 管理者都喜欢说“员工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然而,说归说,很多人仍将员工当做成本来管理。这种做 法非常危险,因为对许多组织而言,员工是长期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公司如果不在员工身上投资,不仅 业绩会受损,甚至连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很多企业之所以仍然把员工看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一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用来衡量人力资本管理对利润所做的贡献。这里指的人力资本管理,涉及领导力开发、工作设计,以及知识分享等内 容。可喜的是,他们现在终于有了方法可用。 我们历时十年开发了一个人力资本管理评估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帮助组织预测绩效、确定人员投资的最佳领域,以及正确理解投资于人力资本的长期价值。 在构建这个体系时,首先是要判断哪些人力资本管理因素对组织绩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可以预测组织绩效的人力资本管理核心驱动因素有五大类:领导力、员工工作安排、知识可 及性、员工队伍优化,以及组织学习能力。每一类又可以细分为至少四个小项。例如,领导力包括管理沟 通、参与度、管理技能、高管技能、领导力开发,以及继任规划体系几个方面。 接下来,我们采取问卷的形式为组织在这五个方面的实践评分,从而判断人力资本管理能力的高低、辨别人力资本管理方面的优劣之处,并且找出人力资本管理具体实践的进步或退步与组织绩效的改进或不 足之间的关系。 评估时,我们用1~5分评判每项实践的“成熟度”。例如,在高管技能方面,1分表示绩效不佳,即成熟度低;5分表示绩效优良,即成熟度高。因此,对比前后几次调查中的成熟度,我们就能发现每一项 实践的进步或退步情况,从而确定改进重点,直接推动绩效改善。 五年来,我们应用这个工具帮助42个组织改善了绩效。例如,它指导美国标准公司提高了销售收入、改善了工厂的安全管理。它还帮助南卡罗来纳州博福特郡学区找到了学生成绩太差的根源,并且提高了学 生的成绩。另外,我们跟踪了11家金融服务公司,发现公司的人力资本管理成熟度越高,它们的股票在其 后一年内的回报率也越高。 无论你所在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你都可以使用这个框架进行自我诊断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组织及其所处环境的变化,那些影响绩效的人力资本管理因素也会改变。因此,定期衡量和调整人力资本管理实践,以及确定它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大盘历年市盈率数据大全

大盘历年市盈率数据大全! 历史上沪市A股平均市盈率最低最高在10.65倍和76.7倍之间波动; 历史上沪市A股平均股价最低最高在4.24元和20.16元之间波动。 中国股市在历史上,大盘平均市盈率在20倍以下时,是对应的大牛市的相对底部——是属于低风险投资区域。 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后市大势分析 1994.1.20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5.28倍---大盘见所谓777"铁底"---后照样无情跌穿---平均股价12.06元 1994.7.2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0.65倍----大盘见历史大底325点---大熊市结束---平均股价4.24元

1994.9.13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3.56倍---大盘见阶段顶1052点---平均股价13.91 1995.2.7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8.97倍---大盘见阶段顶926点---平均股价7.14元 1996.1.1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9.44倍---大盘见历史大底512点---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6.17元 1996.12.11平均市盈率47.89倍---大盘见短期阶段顶1258点---平均股价13.1元 1996.12.25平均市盈率33.6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855点---平均股价9.44元 1997.5.12平均市盈率59.64倍----大盘见阶段大顶1510点---大熊市开始---15.16 元

1997.7.8平均市盈率38.17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25点---平均股价10.43元 1998.6.4平均市盈率46.27倍---大盘见阶段顶1422点---平均股价13.13元 1998.8.18平均市盈率38.83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3点---平均股价9.96元 1998.11.17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见阶段顶1300点---平均股价11.97元 1999.5.17平均市盈率38.09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7点---5.19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9.26元 1999.6.30平均市盈率63.08倍---大盘见中级调整顶1756点---平均股价14.1元

论人力资本投资.doc

论人力资本投资 摘要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产生有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客观必然。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有政府、企业和个人。 1. 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 1.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 1.1.1 人的有用才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地把工人技能的增长视为社会经济进步和经济福利增长的源泉。他说:“在社会的固定资产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除了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的有用才能。” 1.1.2 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本。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第一个认识到,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本。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说:“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 1.1.3 资本也包括无形资本。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资本与收入的本质》及《利率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资本概念。他说:“任何可以带来收益的东西(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称之为资产,而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就是资本。” 1.1.4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兹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其代表作为《论人力资本投资》,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其主要贡献在于,传统的经济学普遍强调的是物力资本的作用,认为机器、设备、厂房、资金等物力资本的存量规模尤其是积累快慢,是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的主 1 要因素。舒尔兹则把这种认识颠倒过来了。 1.1.5 加里·贝克尔将人力资本投资应用于微观家庭行为分析。如教育培训、婚姻、生育、歧视、犯罪等。 1.2 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 任何就其本身来说是用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益能力的初始性投资。 1.2.1教育、训练、改善健康状况等投资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即知识和技能水平。 1.2.2重新寻找工作、流动则是以改善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个人所拥有的既定的知识和技能所能够获得的收益为目的。 2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2.1 特点 2.1.1 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较多。 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或客体不是非生命的物体,而是具有一定的智力、体力、精力和生命的人。所以,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要受社会、经济、文化、家庭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人先天的智商、偏好、行为与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人力资本投资评估中需要考察的因素就显得更为复杂。 2.1.2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多元性。 人力资本投资取向受诸如社会经济体制、个人及家庭收入、企业管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人力资本的基础途径??教育的投资者主要是政府;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后,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开始

中国近10年股市发展报告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逐步得到完善。2012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资本市场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本文尝试对2002年—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情况做一个基本分析,探讨中国股市近十年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股市;成果;问题

中国近10年股市发展报告 一、中国股票市场近10年取得的成绩 (一)发行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司成功上市,股票市场融资的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表1,反映了我国自1992年至2011年股票市场发行规模。 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只有1224家,到了2011年共有2342家,10年的时间我国上市公司增长了1118家,平均每年增长112家,每年上市的公司数量居于世界前列。其中境内上市外资股近10年无显著变化,H股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2年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只有75家,到2011年已经有171家,增长了2、3倍。 (二)证券化率逐步提高 证券化率,指的是一国各类证券总市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实际计算中证券总市值通常用股票总市值来代表。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因此它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一国或地区的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越重要。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发展滞后,证券化率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按照1997年末市场市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为23.4%,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说明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表2中的数据反映我国2002年-2011年年底证券化率情况。

利润率与资金回报率

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区别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利润率 1..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2.两者按同一方向变化 3.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4.两者反映的关系不同 利润率公式 利润率(profit rate)利润率 利润÷成本×100%=利润率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表现形式 利润率

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②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③产值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主要因素 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的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而且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反之,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中国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估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估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1999—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 辛清泉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510275) 林斌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510275) 作者简介: 辛清泉,男,1975年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博士生,在《会计研究》、《经济科学》、《财经研究》、《审计研究》、《管理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 林斌,男,1962年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会计系主任。 通讯作者:辛清泉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04级博士生邮编:510275 E-mail:qingquanx@https://www.360docs.net/doc/f412816806.html, *作者特别感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徐莉萍副教授、龚凯颂副教授、杨德明博士、郑国坚博士、王彦超博士的建议和批评。作者文责自负。

中国资本投资回报率的估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1999—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 内容提要:本文借鉴以市场价值为基础Mueller and Reardon(1993)模型和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Baumol等(1970)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进行了估算。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率仅为2.6%,并且,资本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资本成本,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相当低劣。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考察了投资环境和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环境对资本投资回报有正面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整体上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利于资本投资业绩的改善;而股权制衡的正面效用依赖于控股股东的性质。在进一步考察投资环境和所有权结构的交互性对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后,我们发现,二者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 关键词:资本投资投资回报率投资环境所有权结构 JEL分类:E22;G31;G32; 一、引言 资本投资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无可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但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存在着“高投资—低效率”和“宏观好,微观不好”等问题(易纲、林明,2003;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显然,改革过程的粗放式投资模式不足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 近年来,关于中国总体投资效率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①,但从微观角度探讨企业投资效率的经验文献却依然匮乏。俞乔等(2002)基于1993—1997年132家大中型乡镇企业的调查数据,对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的财务结构、市场地位和所有权状况会对其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但他们的研究并未直接涉及投资效率问题。白重恩、路江涌和陶志刚(2004)基于2002年外资企业的数据,就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投资环境对企业效益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他们的研究同样没有直接测算投资效率。张峥、孟晓静和刘力(2004)则借助Fama and French(1999)的模型,对中国1990—2001年A股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和投资回报进行了度量,发现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整体上似乎高于资本成本,但流通股东的综合投资业绩却整体上为负。他们认为,中国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被严重高估和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动机是导致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 与上述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不同的是,本文首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借鉴以市场价值为基础Mueller and Reardon(1993)模型和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Baumol, Heim,Malkiel and Quandt(1970)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进行直接估算。然后,在此基础上,考察投资环境、所有权结构以及二者的交互性对企业资本投资①关于中国总投资效率的讨论可参见张军(2005)、秦朵和宋海岩(200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组(2004)、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王小鲁和樊刚(2000)以及王曦(2005)等。

中国股市历史回顾 -- 历次牛市熊市记录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这些股票创造的"投资神化"也对当时的普通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鲜活的投资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中国股市发展分析(完整版)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以上证综指走势为例) 分上中下三篇发至经济观察木泉投资原创文章 上证综指于1991年7月15日首次发布,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因此其对中国股票市场有非常好的代表性。下面以上证综指自发布以来的收盘价为载体,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 (1)1990-1992年10月:初步实验,股市第一次起落 邓小平南方讲话,提出坚持改革开主、发展市场经济(含股票市场)的观点,国内开始进行股票市场试点开放,国内掀起一轮投资热,股票价格的逐渐上涨也使得上证综指从90多点涨至400多点。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在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大盘从616.99点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这也是上证指数首次突破千点大关。此后仅仅3天时间,各只股票价格都呈现一飞冲天的走势,平均涨幅为570%。其中,5只新股更狂升2500%至3000%。最终上证指数暴涨至1300多点。 但由于这一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和资金面压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深圳“810事件”也加速了上证综指的下跌。“1992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当时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张,时称有“百万人争购”,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人们难以置信。秩序就在人们的质疑中开始混乱,并发生冲突。这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正的标语,并形成对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围攻的局面,酿成“8·10事件”。上海股市受深圳“8·10”风波影响,上证指数从8月10日的964点暴跌到8月12日的781点,跌幅达19%。暴跌五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398点,几乎打回原形。 (2)1992年10月-1994年6月:股市第二次起落 从1992年底到1993年初,我国新兴的投资基金开始得到政府支持,上市投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评估措施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评估措施人力资本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8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已经使用了这个概念。1992年,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是个人与社会对人进行投资,并获得经济利益的途径。在经济学家看来,人力资本是指对人力进行投资,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与技能而形成的资本。 在管理界看来,人力资本的定义更广一些。比如,特雷西(William R. Tracey)在其撰写的The Human Resources Glossary一书中,将人力资本定义为组织从员工的忠诚、创造力、奉献、成就和生产率中得到的回报。它与机器的生产能力和研发投资同样重要,甚至有可能更重要。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人力资本代表组织在员工身上所做的投资与随后获得的成功之间的关系。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面:在一个年营收只有50亿美元的公司中,CEO向董事会建议公司下一年度做一个18亿美元的新投资。在描述这项投资时,CEO对将来的回报非常乐观,虽然他并不清楚回报具体有多少,甚至没办法做出可靠的预测。但是,他肯定这是一项很有必要的投资,并会为公司带来回报。CEO解释说,公司必须做出这一相当于年营收40%的投资,因为根据行业对标数据,其他公司也在做类似的投资。于是,公司决定投资。但随着投资的逐步推进,CEO 承认,它能产生多少回报还是不清楚。但是,他要求继续投资。 这里所说的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虽然这个例子看起来很极端,不过当企业决定投资于员工时,上述这种场面便每年都会发生。企业批准这种投资预算往往基于一种信念,假定这些投资会有回报。 对员工所做的投资和其后会产生的回报之间的关系太不确定了,这使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要么太多,要么太少—两者都可能酿成灾难。 幸运的是,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几种策略达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规模:最小投资策略、最大投资策略、投资回报率策略。我们分析了每种策略可能导致的结果,这样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在选择之前仔细比较它们,最终做出决定。 最小投资策略

店铺盈亏平衡点计算及投资回报率分析.docx

投资分析策划表 项目金额备注自有资产每月存储利息 品牌管理费10000自有资产存款年利率 2.50% 店铺转让费50000自有资产期数2 首次租金20000自有资产定期存款金额555000 店铺押金20000自有资产月利息1,156 前期投资 50000贷款资产每月归还利息店铺装修费自有资产 前期固定资产费 100000自有资产贷款年利率 4.75%用 首批购入商品费 200000自有资产贷款年限2用 开业资金5000自有资产贷款总额0 流动资金100000自有资产每月应款还额0 每月应款还额利 息0 预测销售150000 销售折扣0.8 进货折扣0.36 水电费用1000 员工工资8000 工商税务500 店铺租金20000 物料物质300 每月流水 833 管理推广费 运输费500 差旅培训费833 广告费417 电脑125 电话费250 业务公关费417 每月利息1156 每月应款还额0 月均销售利润48169毛利率55% 投资回报周期 ( 单位月)12 年度投资回报率( ROI)104% 投资104.15%60000700008000090000 95%6%20%33%47% 90%4%17%30%43% 85%1%13%25%38% 80%-3%9%21%33% 75%-7%4%16%27% 70%-11%-1%10%20% 65%-16%-7%3%13% 60%-22%-14%-5%4% 55%-29%-22%-14%-7% 50%-38%-32%-26%-20% 45%-48%-44%-40%-35% 40%-61%-59%-57%-55% 35%-78%-79%-79%-80% 30%-100%-105%-109%-113% 25%-131%-141%-150%-160%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作者:稿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2010-12-26 15:42刘鸿儒 20年弹指一挥间。翻开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远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山始祖”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中国“股份制改造”第一人厉以宁及“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经济学家吴敬琏,近到中国股市“三大证券教父”、中国股市“德隆神话”缔造者唐万新及迅速成长迅速倒下的上海“首富”周正毅……过去20年间那一个个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叱咤风云、沉沉浮浮的领军人物、资本大鳄如今仍历历在目。 领军人物各领风骚 翻开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历史,他们的名字无不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势息息相关。 刘鸿儒:资本市场的“开山始祖” 刘鸿儒,高级经济师。1930年11月生,吉林榆树人。1992年-1995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著有《社会主义货币与银行问题》、《社会主义信贷问题》等。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兼任主任,其办事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简称中国证监会,是中国股市的最高直接管理当局。而证监会首任主席即是刘鸿儒。 落幕却并不落寞。如今,他依然活跃在资本市场。刘鸿儒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96年香港城市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30多年来,结合实际致力于有关金融政策、货币流通理论、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有专著8部,译著2部,主编著作20部,论文300余篇。 厉以宁:“股份制改造”第一人 厉以宁,1930年11月生,江苏仪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厉股份”的名号,久传中国大地。 当年,厉以宁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在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这一思路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被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称为“厉股份”。 吴敬琏:“经济学界的良心”

HR数据分析及报告

上海汽车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曲舒谭理欣阿妮尔肖欣竺刘钰婷一、行业和公司背景介绍 (一)行业背景 自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 到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结束了由福特公司开始的美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汽车统治地位。不仅如此,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的总和,自2006年以来,由日本汽车工业保持的世界第一的位置,在2009年也被中国取代。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总量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 46.15%。 2010年,在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我国汽车工业延续2009年发展态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市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2010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 32.44%和32.37%,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 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业步伐放缓,汽车市场整体趋势向淡,但同时也是理性回归。2011年1-5月,汽车产销分别为777.97万辆和791.62万辆,同比增长3.19%和4.06%,增幅较2010年同期分别回落52.4和49.19个百分点。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世界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十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期,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过程,正在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全球汽车工业将向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进一步转移,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仍是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公司背景和现状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整车上市公司。2011年,通过向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及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独立零部件、服务贸易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相关股权和资产,上汽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整体上市,总股本达到110亿股。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汽车服务贸易业务(包括汽车金融)。上汽集团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1997年8月正式成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1月7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通过向控股股东发行股份并购买资产,成为中国A股市场最大

中国股市20年

中国股市之7波熊市 第一次熊市 (1992.5.25-1992.11.17) 沪指:1429-386 跌幅:73% 深成指:2918-1529 跌幅:40%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 第二次熊市 沪指:1558–325 跌幅:79% 深成指:3422–944 跌幅:69%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 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熊市 (1994.9.13- (1995.5.16) 沪指:1052-547 跌幅:48% 深成指:2162-1018 跌幅:50%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熊市 (1995.5.22-1996.1.19) 沪指:926-512 跌幅:45% 深成指:1473-931 跌幅:31%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评估措施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评估措施 人力资本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8 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Adam Smith) 已经使用了这个概念。1992 年,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是个人与社会对人进行投资,并获得经济利益的途径。在经济学家看来,人力资本是指对人力进行投资,从而提高其工作能力与技能而形成的资本。 在管理界看来,人力资本的定义更广一些。比如,特雷西( William R. Tracey ) 在其撰写的The Human Resources Glossary 一书中,将人力资本定义为组织从员工的忠诚、创造力、奉献、成就和生产率中得到的回报。它与机器的生产能力和研发投资同样重要,甚至有可能更重要。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 的,那就是人力资本代表组织在员工身上所做的投资与随后获得的成功之间的关系。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面:在一个年营收只有50 亿美元的公司中,CEO 向董事会建议公司下一年度做一个18 亿美元的新投资。在描述这项投资时,CEO 对将来的回报非常乐观,虽然他并不清楚回报具体有多少,甚至没办法做出可靠的预测。 但是,他肯定这是一项很有必要的投资,并会为公司带来回报。CEO解释说,公 司必须做出这一相当于年营收40%的投资,因为根据行业对标数据,其他公司也在做类似的投资。于是,公司决定投资。但随着投资的逐步推进,CEO承认,它能产生多少回报还是不清楚。但是,他要求继续投资。 这里所说的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虽然这个例子看起来很极端,不过当企业决定投资于员工时,上述这种场面便每年都会发生。企业批准这种投资预算往往基于一种信念,假定这些投资会有回报。 对员工所做的投资和其后会产生的回报之间的关系太不确定了,这使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要么太多,要么太少—两者都可能酿成灾难。 幸运的是,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几种策略达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规模:最小投资策略、最大投资策略、投资回报率策略。我们分析了每种策略可能导致的结果,这样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在选择之前仔细比较它们,最终做出决定。 最小投资策略 执行这种策略的企业只对人力开支的各方面做最低限度的投资:给员工设定的薪资接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水平或者行业的最低工资水平;仅提供法规要求雇主必须提供的福利;只对员工进行从事当前工作所需技巧的培训,不考虑为员工提供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培训;几乎不提供任何对员工的支援服务。在秉承这种理念的企业里,其文化往往可以反射出行业及竞争因素的影子。这种企业有很高的员工流失率,因此必须经常调整流程与系统以适应员工的不断变化。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策略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多好处。第一个也是最突出的好处,是企

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

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 孙文凯1肖耿2 杨秀科 3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3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作者介绍: 孙文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数量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应用计量分析,中国经济。通讯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编:100872。电话:010‐82500319。电子邮件:sunwk@https://www.360docs.net/doc/f412816806.html,。 肖耿,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汇率、开放经济。通讯地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编:100084。电话:010‐62797363。电子邮件:gxiao@https://www.360docs.net/doc/f412816806.html,。 杨秀科,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双硕士,研究选题为FDI作用及趋势。联系电话:852‐51390513(香港)。电子邮件:yangxiuke@https://www.360docs.net/doc/f412816806.html,。 注:本文参加了2009年10月23、24日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经济办公室等联合主办的中美贸易研讨会,该研讨会是一次主要针对中美贸易与投资的学术讨论会。 致谢:本文得到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B. Koopman和该委员会资深经济学家Judith M. Dean,以及许善达教授的非常有价值的评论和建议,特此感谢。

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计算,分析中国为何有如此高的国内投资率和快速增长的FDI,并预测今后投资率和FDI的可能走势。本文有几个结论:(1)中国居高不下的投资率是由于中国具有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在美国和日本总体资本回报率很高的时期,他们的投资率也较高。(2)由于中国资本回报率又显著高于其他大国,因此带来了FDI的较快速增长。(3)至少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而言,资本回报率在过去三十年尚未出现收敛,这意味着投资率差异会持续,FDI也将会持续涌入中国。(4)分析显示资本回报率虽然严重受到经济周期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资本回报率遵从一个递减的趋势。日本和美国的经验表明,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资本回报率经历递减之后将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将不可避免的有所降低。但是,由于中国的劳动者份额及资本-产出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中国的高资本回报率将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关键词:资本回报率;投资率;FDI; Effect of Return to Capital on Investment Ratio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mong China, US and Japa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why unusual high investment ratio and increasing FDI emerge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turn to capital among China, US and Japan. We also try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future investment climate and the change of FDI in China. Four important findings are obtained: (1) the reason that China continues to top in the investment rate is because of the high return to capital in the country. During the period with high return to capital in US and Japan, their investment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oday. (2) The comparatively higher return to capital brings surging FDI into China. (3) The return to capital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doesn’t converge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This implies that difference of investment ratio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will last and FDI continuously flows into China. (4) Although the return to capital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economic cycle, it follows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long run. The experiences from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dicate that return to capital decreases in the long run and is likely to remain relatively stable after year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implies that the return to capital in China will inevitably decrease in the future. However, it seems that the return to capital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be high for a period of time as the labor’s share and capital-output ratio in China are still very low, which means that the high investment rate in China is likely to last for a couple of years. Keywords: Return to Capital; Investment Rate; FDI; 一、引言 在过去短短的十几年中,中国的投资率快速上升并超越日本及美国,从1990年的25.86%升至2006年的42.74%。这个趋势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有很大差异。在此期间,日本的投资率从32.32%减至23.46%,美国的投资率则在26%左右波动。与此同时,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下文简写为FDI)以年均高达19.97%的增速涌入中国,从1990年的35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924亿美元。FDI的不断涌入以及投资率的持续上升表明资本正不断聚集于中国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我们不禁关注几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使得中国对投资者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中国如此之高的投资率具有可持续性吗?中国的FDI能否持续增长?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对判断中国今后持续发展以及发展模式至关重要。要回答这些问题,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就是计算中国及其它主要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如果中国的资本回报率持续居高不下,那么中国的高投资率将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中国的资本回报率显著高于其它主要国家的资本回报率,那么FDI将有可能会继续涌入中国。同时,要探寻高投资率及不断上升的FDI是否可以持续,最为直观的方法就是找出影响资本回报率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今后走势。 关于中国的高投资率及不断上升的FDI,许多学者及政府部门都作了相关探讨。他们认为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投资以及外商投资等因素的驱动使得中国的投资率居高不下,而廉价的生产要素、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以及聚集经济等因素的驱动使得FDI不断涌入中国。虽然已有若干学者估算过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并得出中国的资本回报率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结论,但是,我们尚未发现有学者采用跨国资本回报率差异这个市场经济的基本指标去解

浅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

浅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 /h1 投资回报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准则。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已经日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虽然在不同的行业和历史的不同阶段人力资本都会有着不同的特质,而且在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上每家企业的做法不一,但是企业家的共性力图达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高收益率。 一、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概述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式,作用于人的身上,提供未来的收人。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连续的作用。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但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人力资本代表组织在员工身上所做的投资与随后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关系。企业对人的知识、才能、工作、自身身体状况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收益率大大超出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100多个月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本投资。 然而,人力资本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如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连续性、人力资本的不可转让性及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投资的回收期增长,这都预示着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增大。一旦人力资本投资失败,企业所损失的除了投资的成本(物质与时间成本),而且还有人力资本所能创造价值的机会成本。尤其对于企业价值来源于员工的纯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防范是尤为重要的。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途径 了解人力资本投资回报路径有利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推动人力资本的生成,从而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企业追求利润增长必须储备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人力资源,其主要途经是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人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支出的最大部分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力资本支出占企业业务总收入的29%左右。企业为培养各种高管人才和技术人才付出了庞大的人工成本,但同时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路径是员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人劳动而后取得薪酬等收人。 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大量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个人的劳动贡献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本取得投资回报的重要路径,其具体形式包括:薪酬方式、福利方式、工作待遇与环境、提供学习机会、提供股权方式等内容。 三、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最大的策略 (一)完善企业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能力、如识、任务、责任和职责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工作分析的结果提供了与工作本身的要求有关的信息,而工作要求又是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基础。企业将工作分析规范化、系统化有利于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