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比较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比较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比较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模型估算和比较了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强度,实证发现2010年4月以后,股票市场羊群效应不显著。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的改革及股民日益理性成熟有利于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弱化,而股票市场的长期低迷也导致中小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股票投资活动频率减少,羊群行为减少,不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继续深化股票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股票市场不断完善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股票市场羊群效应信息不对称

一、引言

羊群效应(herding effect),又称为从众效应。股票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过度依赖市场上的“权威信息”,忽略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模仿其他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非理性行为。在信息不完全、投资者缺乏基本的金融、经济和投资知识、股票市场价格频繁波动、政府干预较多等环境下,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出现的概率较大。羊群效应会导致市场价格扭曲,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中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成立以来,制度性建设日趋成熟,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但是相比国外历史悠久的资本市场,中国股票市场还稍显稚嫩。

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宋军和吴冲锋(2001)认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证券市场;李洪涛、谭智平和方兆本(2002)对深沪股市和香港股市的羊群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香港股票市场不存在羊群效应,而深沪市场却有明显的羊群效应;于鑫(2008)发现在2004年5月1日以前深沪两市A股市场存在着显著的羊群行为,但在2004年5月1日至2005年7月1日,羊群行为并不显著;李厚泽(2012)利用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存在,且随着时间的推进,羊群效应程度在逐步弱化。

笔者认为,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改革,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强度会发生变化。本文拟通过CAPM羊群效应测度模型比较我国上证A股2008年1月2日到2010年4月15日与2010年4月16日到2012年9月19日两个阶段的羊群效应的差异,并剖析我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变化的成因,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二、股票市场羊群效应估算

1、羊群效应估算模型选择

当股票市场中存在羊群效应时,投资者买卖股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故个股收益率与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偏离程度较小,分散化程度较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模型是Christie and Huang(1995)的GH模型和Chang、Cheng and Khorana

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文献综述

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文献综述 一理论说明 羊群行为本义指动物成群移动、觅食。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后,这个概念被经济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 目前,关于羊群行为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学者的定义如下: Banerjee(1992)定义:在自己私人信息和其他人决策的基础上,个人决策者模仿 或追随其他人的决定而不管自身的私人信息。 Bikhchandani(2000)定义: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和模仿现象,从而导致 他们在某段时间内买入和卖出相同的股票。 IMFWorkingPaper (2000) 定义:当个人决策者在了解其他人的决策后,改变自己 的决策,采取与其他人一致的决策。 二国外股市羊群行为实证研究 由于羊群行为对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各国学者、投资部门和政府监管部门纷纷围绕本国金融市场对其进行实证研究。 当前国外股市羊群行为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类是以特定类型的投 资基金为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交易情况来检验其交易行为中是否存在羊群行为,由于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受到监管而必须定期公开持仓和交易信息,因此研究人员经常是以这类机构投资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另一类就是根据公开的市场数据,例如个股和市场收益率等,研究股市价格波动时股市整体是否存在羊群行为。 2.1 特定类型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 这里的特定类型投资者主要指的是以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析他们的投资组合变动和交易情况来检验其是,Lakonishok是型模 验检证实的性表代有较比中。其为行群羊在存否. Shieifer和Vishny (1992)提出的LSV模型和Wermers(1995)提出的PCM模型。 (1)LSV模型 Lakonishok,Shieifer和Vishny (1992)(以下简称LSV)在研究美国免税权 益基金时提出LSV方法,他们使用一组基金经理同时买(卖)特定股票的一般倾向来测度羊群行为。 Lakonishoketal(1992)研究发现基金羊群行为不明显,但是他们同时发现在小公司股票中的羊群行为要比大公司股票更加明显,原因可能是小公司股票信息披露相对较少,因而基金经理在进行决策时特别留意其他机构的投资行为。 Grinblatt,Titman和Wermers(1995)运用LSV模型检验了1974年末至1984年末274家共同基金组成的投资组合数据,同样没有发现明显的羊群行为,但是发现基金经理在买入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时的羊群行为倾向要比卖出过去表现 不佳的股票时更加明显。该结论与其他研究成果一致,即基金一般都是动量交易投资者。 在此基础上,Wermers( 1994) 在研究美国股市共同基金交易方式的规律性时,

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生学院_____ 管理学院_______ 专业班级 12电子商务(1)学号02 学生姓名______ 阮健轩__ 2013年 12 月 24 日

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设计 调查目的:通过典型抽样方式,了解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状况,包括其基本现状、投资行为状况、权益保护状况,以及他们对当前证券市场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由35个题目组成,其中投资者基本情况5题、投资者行为15题、投资者对若干热点问题看法15题。 回收样本说明:调查中实际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 二、调查结果综述 调查围绕三个专题进行:个人投资者基本状况、个人投资者行为状况、、个人投资者对当前市场若干热点问题的看法。每个专题得到的调查结果概要如下: (一)个人投资者的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勾画出当前活跃于我国股市一线的个人投资者的基本状况。从年龄情况看,25岁到50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主体(87%),但5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也有不容忽视的份额(12%);从入市时间看,中国股市一线投资者的平均股龄为2-4年, 教育程度方面。调查发现,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不足中等文化程度的投资者(高中及中专以下)占了总被调查者的%,而初中以下的低学历者有%,这一数字意味着有较多的投资者未能接受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股市的投资规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投资者,其股市的投资规模也相对较大,但在较低学历者中,受教育程度与股市投资规模间的相关性并不强。 。

股市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与惊慌心理 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羊群行为也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股市中的羊群效应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

息优势。“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机制引发。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规则的限制,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将其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在目前投资股票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致,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纷纷恐慌出逃,这样跳水时量能放大也属正常。只是在这时容易将股票杀在地板价上。这就是为什么牛市中慢涨快跌,而杀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一般情况下急速杀跌不是出局的时候。 在股市中,有买就有卖,永远存在多空双方,有人看多就必然会有人看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有些投资者一到市场上就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没有了主意,随大流而行。见别人纷纷买入,深恐自己落后,也不管是否是自己熟悉的股票,盲目跟着买入;反过来,见别人都在抛出某种股票时,也不问缘由,跟着出售。这种盲目从众、随大流的心理在广大散户中是最为普遍的。通过研究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我们发现,从众行为是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行为。表现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的从众行为,则是完全非理性的跟风,追涨杀跌或者无所适从。股价受社会心理,尤其是投资者潮流的广泛影响。投资者潮流不但影响到投机性强的市场狂热情形,也影响到相对正常、平缓的市场运行。这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十分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特征,投资者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脚步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来,证券分析师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普及证券知识、推动理性投资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这一新形势既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又急切呼唤着新的改革。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管理部门实现监管为标准,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84—1991)。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开始,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全国性的有形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在一些大城市一级半市场上,开始有人研究股市行情,传递信息,指导操作,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证券咨询群体。 第二阶段是自发阶段(1991—1998)。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飞速发展阶段,也是管理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成立之时,为适应证券公司的需要,

证券咨询部门纷纷成立,最早是从券商的客户服务部门开始,准确地说是营业部对股民进行的“入门指导”,离严格意义上的咨询业务相距甚远。在这一阶段,证券市场刚刚成立,投资者还比较陌生,此时,证券分析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入门指导”的作用。接着,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由于证券市场投机风气弥漫,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基本上是建立在对“政策”“、庄家”、“内幕消息”等概念上,为迎合投资者投机的需要,各类“股评家“”股评人士”“、市场人士”、“证券研究员”活跃在证券交易所和各种新闻媒体之上,新闻媒体也推波助澜,而且市场缺乏政策监管。在这种大环境下,证券分析师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8—至今)。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规范发展的阶段,各类管理法规和条规相继出台,管理部门开始监管。面对证券咨询业的放任自流和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监管层开始引起注意,1998年4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布并实施,开始对从业机构和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加上其后颁布执行的《证券法》,中国证券咨询监管法规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香港同类法规还要严格。2000年7月16日我国颁布实行了《中国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并且在2002年12月13日成立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使证券分析师的管理趋于规范。但是,多年监管空缺造成行业总体素质偏低和短期的投机心态

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实证研究——以雄安新区为例

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实证研究——以雄安新区为例 发表时间:2018-03-21T16:54:55.3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王瑞琳王瑞 [导读] 摘要:股票市场羊群效应作为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股票市场羊群效应作为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羊群效应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形成的原因,为如何减少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提高股票市场有效性提供理论支持。2017年4月1日,中央宣布在河北建立雄安新区,股价也随即上调,一项新政策能引发如此大的波动,这波动的背后是否存在羊群效应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通过建立CSAD横截面收益偏差模型,选取雄安新区概念股中的54只股票2014年1月23日至2017年5月21日809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样本股研究是否存在羊群效应。 关键词:雄安新区;CSAD模型;股票市场;羊群效应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股票市场仍然是一个新兴市场,很多方面都不成熟,制度结构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管理部门的过度行政干预,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作,得投资者容易对政策方向产生高度依赖感,决策时倾向于猜测政策导向和底线,表现出典型的羊群行为。雄安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17年4月1日,中央宣布在河北建立雄安新区,股价也随即上调,其影响持续发酵。4月5日,雄安新区概念股飙涨,其中,金隅股份集合竞价的涨停是50%,最夸张的史隆基泰和智慧能源,开盘竟飙涨70%多,收盘涨幅23%。一项新政策能引发如此大的波动,这波动的背后是否存在羊群效应是值得研究的。因此本文通过对雄安新区股票市场羊群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这样可以有利于更好的探究引起我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原因,从而为减少我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CASD模型理论解释 假设市场组合中存在N只股票,为股票i在时间t的收益率,是 N只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即市场收益率,Chang 等(2000)和 Tan等(2008)提出CSAD测度,以更灵敏地测度羊群效应。令式如下: 故横截面收益绝对偏差的期望ECSAD 当和为负时,存在羊群效应。如果表明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低于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如果表明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低于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 三、雄安新区股票羊群效应实证研究 表3-1变量描述表 本文选取雄安新区概念股62只股票中剔除上市时间在2014年1月23日以后的股票以及ST股的剩余54只股票的收盘价作为样本,样本区间为2014年1月23日至2017年5月21日,共计809个交易日。用收盘价对数代替收益率,根据上一章的公式计算CSAD、和。 表3-2横截面收益绝对偏差CSAD回归结果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为正,并不能很好的证明有羊群效应,笔者分析原因有两点:它很有可能因中国股市的10%跌涨幅限制机制而遮蔽了;另外一点是自雄安新区消息出台以来,股票价格没有出现大幅回落之象,因此导致结果没有很好的显示出羊群效应。因为在股票价格上涨阶段,投资前景乐观,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可能受市场情绪感染,更多投资者进入股市购买股票,进一步推动股价飙升,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羊群效应。虽然实证结果没有显现出明显的羊群效应,但笔者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我国的股票市

我国股市羊群效应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我国股市羊群效应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梅国平,聂高辉 本文根据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了方差AR(p)和标准差AR(p)两个波动模型,同时,基于上证指数日收盘价的数据,采用Eviews软件对两模型做了估计和检验。结果成功地证明了我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进而说明了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有效性。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降低股市的主观风险,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羊群效应;存在性;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09)9-0048-03 梅国平,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与经济计量;聂高辉,江西财经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与经济计量。(江西南昌330013) 一、引言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与高度易变的投资有着重要的关联,而投资很大程度上又受到资本市场的约束。作为资本市场之一的股票市场,其波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冲击作用。因此,股票市场波动行为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认识股票市场的波动和股市的风险客观性对投资双方以及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对国家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对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与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已有不少文献,Nelson(1989)利用EGARCH模型分析了时间序列Standard90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性;刘金全等(2006)使用多种非对称性GARCH模型检验了沪市股票日收益率序列,发现条件波动性和波动中的条件非对称性;Fornari和Mele(1993)利用漂移GARCH模型对一些国家的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存在条件异方差性,这种异方差的波动呈现非对称性。 股票市场存在很大的风险,但因其本身报酬结构的特点,收益也是颇丰的。正是源于此,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出现聚集现象,表现为上扬“慎追”,下跌“慌逃”的行为,即所谓的“羊群行为”(herding behavior),又称羊群效应。近年来,Wermers(1995);Christie和Huang(1995);Chang等(2000)等应用LSV、PCM、CH以及CSAD等方法对羊群效应进行了实证与检验;宋军、吴冲锋(2001)运用CASD模型得出我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孙培源、施东晖(2002)使用CAPM模型发现我国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用ARCH模型做羊群效应检验的文献国内并不多,蒋学雷等(2003)借用截面收益偏差(CSAD)构建ARCH(3)模型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杨洋、支晓津(2006)使用截面收益标准差构建ARCH模型对沪深两个股市做了计量经济分析,得出我国股市存在羊群效应,他们的研究都是基于资产收益率,并未针对上证指数日收盘价做出分析。 因此,本文用2004年2月2日至2008年10月10日上证指数日收盘价的数据进行描述并提出方差AR(p)和标准差AR(p)模型;利用数据对模型做出估计并检验其结果;最后对结论做些分析。 二、数据描述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描述 为了对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是否存在做出检验,我们采用了2002年2月2日至2008年10月10日上证指数日收盘价的数据。这样做一是为了便利,二是上海股市不仅具有高市值的特征,而且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所具有的历史特性致使市场更敏于各种冲击的反映。现用{szp t}表示2002年2月2日至2008年10月10日上证 F INANCE AND ECONOMY 金融与经济2009.9 48 JRYJJ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及其博弈分析 摘要羊群效应是证券市场的一种异象,它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在国外的研究中,信息不对称、经理人之间名声与报酬的竞争是羊群行为的主要原因,文章对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理论、博弈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这一异象的原因与影响。 关键词行为金融羊群效应投资者行为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 be?鄄haviors)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1 羊群效应的原因研究 关于羊群行为的形成有以下几种解释。哲学家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认为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羊群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1.1由于信息相似性产生的类羊群效应 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指出,机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通常关注同样的市场信息,采用相似的经济模型、信息处理技术、组合及对冲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可能对盈

利预警或证券分析师的建议等相同外部信息作出相似反应,在交易活动中则表现为羊群行为。 1.2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羊群效应 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投资者获得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就意味着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现实市场中,信息的获得需要支付经济成本,不同投资者获得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的规模优势,个体投资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远远不能同机构投资者相比。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机构投资者比个体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个体投资者在获取有效信息和获得投资收益时处于不利地位。个体投资者为了趋利避险、获得更多的真实经济信号,将可能四处打探庄家的“内幕消息”,或是津津乐道于“莫须有”的空穴来风,在更大程度上助长了市场的追风倾向。 而实际上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拥有某个股票的私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投资者自己研究的结果或是通过私下渠道所获得;另一方面,即使与该股票有关的公开信息已经完全披露,投资者还是不能确定这些信息的质量。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买卖行为来推测其私有信息时,就容易产生羊群行为。尽管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处于信息强势,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相互之间更多地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信息推断能力,他们反倒比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发生羊群行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姓名:王向红 班级:会计三班

学号:111102031332 2015-01-06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摘要: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股票市场,所谓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 晴雨表,可见它对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股票市场是一潜力较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对股市未来发展趋势 的判断,是其投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国股票市场成长之快和成绩之卓著是令人瞩目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 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的分析, 总结了股票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股票市场;现状分析;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引言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从1990 年上海交易所成立以来,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我国股票市场短短的几十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规模。截至2007 年12 月21 日, 沪、深两地上市已达1527家, 上市股票数量1613 只, 总股本达到16848. 86 亿元, 股票市价总值达到310448. 39 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到859 家, 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 44 家公司同时发行A、B 股; 19 家公司以A 股和H 股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6 家公司以B 股和ADR 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家公司以B 股和GDR 的形式同时在上证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865 只证券中包括A 股655 只, B 股55 只, 其余为基金、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国债、权证等 ( 二) 股权分置改革现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经顺利进入收尾阶段了, 这场史无前例的制度性变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实现了中国股市从漫漫熊市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性转折。自2006 年4 月29 日

中国股市现状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浅析 摘要:中国股票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或欲望,而“幸福和快乐是满足人欲望最好的药剂”(孟德斯鸠)。娱乐的特性是符合现代经济活动的目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地关注我们自身的幸福与快乐。 近几年来,全球金融动荡,中国采取各种金融政策见效甚微。中国各种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股票市场绵延不断的下跌,是否反映了“经济向下“的状况,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要分清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回事。 对于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不妨分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看。从过去十年的跨度来看,中国股市有着估值回归的内在需求,这是近年来A股不断走低的重要原因。股市的不振更多是信心缺失所致,而不是经济下降所致。根据市场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最为担心的是,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恶化扩散,国内经济受转型和周期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这些基本面因素是导致市场走弱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市场充满着泡沫,大家进入了一个泡沫化生存的时代。因此,尽管最近以来中国股市,甚至全球股市出现了全面性下跌,但是这种下跌只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并非是出现全球股市周期性的变化。对于国内股市大幅下跌,既有国际周边市场的影响,更重要的应该是是国内股市本身出了问题。 中国股市现象既与生活常识相背离,也脱离基本的经济原理,因此,其股市泡沫的吹大是无疑的。既然股市的泡沫已经吹得很大,因此,中国股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价格上进行调整也就十分正常了。股市的指数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股票的市场价值总是围绕其内涵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国内股市下跌了,特别是泡沫很大的股市下跌,对市场不是不好,而是股市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股市是实体经济的睛雨表来看,尽管国内存在两大资产价格巨大的泡沫,但是国内经济向好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韩国的MV风靡我国,从表象上看,也许大家只是把它作为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解释 摘要: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从理论模型对羊群效应形成进行基础分析,接着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国内外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完全引起有限合理性行为。进而,发现国外金融市场在进行投资时存在典型的羊群效应;同时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在股票交易中的羊群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羊群行为在投资基金之间表现显著。 关键词: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卖出羊群行为度 Abstract:The "herd behavior"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a special kind of irrational behavior, has a great influenc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also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From theoretical model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herd behaviour 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financ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the securities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caused by incomplete information limited rationality. In turn, found that when the market to invest in foreign financial exist typical herd behaviour; To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vestment funds in China studies the herd behavior in stock trading, found that the herd behavior between the investment fund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KeyWord: Herd behaviou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elling herding behavior 引言 凯恩斯在“空中楼阁理论”(1936)[1]中认为证券市场的波动主要决定于投资者心里预期所形成的合力。无法获得基本信息的的交易者,在市场中观察是他们交易行为中的唯一依据,假设其他交易者的行为受到未来市场的利好消息的影响,当投机者看到相当多得交易者购买相同的证券时,他们更倾向于跟风。这些投资者的预期形成依赖于其他交易者的的行为或者预期。这是证券价格的波动不与基本因素相关,而取决于市场的内在动力,当主体行为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就产生羊群效应[2]。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过度度投机的不理性行为。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是往往具有时尚与从众心理或回避损失或减少后悔与推卸责任等特点。而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中坚作用,其中存在的羊群效应比如我国各基金投资行为中,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大市值的蓝筹股,买入卖出的方向十分相像,这种羊群效应与投资者普遍采用的动量交易一起,造成了整个市场的反应过度。 1理论分析 1.1羊群效应的形成 无法获得基本信息的交易投资者从市场中观察,获取观察信息即其他交易者的预期或行

对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关系分析

对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关系分析 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股票指数走势与宏观经济变化间的变化关系,建立理论模型,来探讨国内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从而为未来经济决策、以及对股票市场走势的判断和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2、背景介绍 自1992年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无论从股票市值总值、流通市值,还是从成交金额等指标来看,中国股票市场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6年3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达到24821.54亿元,流通市值7321亿元,成交金额144.47亿元;与此同时,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分别达到10296.91亿元、4482.56亿元和64.82亿元。中国股票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得到空前提高。但是,自2006年6月起后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深证指数,都发生了与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相背离的局面。沪、深两市综合指数分别从2001年6月2218点和658点降至2006年1月的1258点和307点。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却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至2005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8.3%、9.1%、10.0%、10.1%和9.9%。根据宏观经济的一般规律,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总量的上升将导致更多的资金为了追逐良好的经济收益,进入股票市场,支持股票市场不断走强,从而出现股票指数不断攀升的情况。然而,中国市场的股票指数走势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相同的变化方向,反而出现了相背离现象。那么,中国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成了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如果股票指数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什么,是否遵循宏观经济的一般规律----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还是“晴雨表”已经失效。这就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3、指标设计 在指标设计方面,根据实际需要经行选择。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

浅析我国股市现状、成因及对策(一)

浅析我国股市现状、成因及对策(一) 关键词]股市现状成因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股市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许多缺陷也暴露出来,这些缺陷削弱了股市的功能,阻碍了股市的进一步发展,为引发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现状及其成因,找出改善对策。 我国股市自建立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同时,股市现状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自我平衡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弱,稳定性差,股价容易暴涨暴跌,市盈率高。这些缺陷削弱了股市筹集资金,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价格发现的功能,为引发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一、我国股市现状 1.自我调控能力相当弱,易暴涨暴跌,稳定性极差。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998.23点到2007年10月的6124.04点再到2008年1月的4383.39点,波动极为剧烈。而发达国家近30年中,年股指波动幅度多在10%以内。 2.过度投机,泡沫化现象严重。股市的暴涨暴跌使投机盛行,也正是由于投机,高换手率使股市经常处于严重超买的状态,从而导致了高市盈率,增大了投资风险。国际成熟股市换手率一般为40%~60%,我国股市平均换手率在2006年之前就高达500%左右,是其平均水平的10倍,2006年、2007年则更甚。 3.幕后交易操纵股价现象严重。“庄家”等通过幕后交易、操纵市场来操纵股价,从而获取暴利,这种现象极为严重,有名的“银广夏陷阱”就是例子。 二、我国股市现状的成因 1.市场机制不成熟是必然原因。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直接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发展不成熟。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一些制度、做法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股市这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信用基础薄弱,投资主体残缺,机构投资者不足,投资者素质低,股市中介服务水平较低、股市的运行机制设置不合理等,都是股市暴涨暴跌的隐患,也让投机者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者有机可乘。 2.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是直接原因。我国股市是国企融资需求和政府催生的产物,其融资功能受到过分关注,导致我国股市的功能定位和股票发行制度不合理。国企为上市而改制,筹集资金是其最终目的,改制只是手段,改制后上市的公司经营机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市场机制下,其经营业绩不佳几乎成了必然。另一方面,我国股市退出机制不健全,一直没有确立严格的上市公司摘牌制度。这就造成一些劣质公司的股票仍然上市流通,降低了股市的投资价值,破坏了股市信用环境,阻碍了我国股市的进一步发展。 3.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根本性原因。现有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公司,这些公司中,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了三分之二。一方面,国家股是由国家委托给管理者进行代理管理的,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利益的不对等,代理人就有可能在具体操作中损害委托人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股的持有者全体人民,只通过公司的利润再分配间接和被动地获利,这使得他们没有关心公司经营管理和监督代理者行为的积极性。这些正是导致股市混乱、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现象盛行的根源。 三、改变我国股市现状的对策 1.改善市场环境。首先,我国必须逐步改善股市的生长环境,减少国家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本身的调控功能,把计划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其次,解决好市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矛盾。逐步改变由证监会审批几乎一切创新形式的管理体制,建立起由证监会管理基本行为规则,由交易所和市场中介机构自主进行具体的活动。最后,正确对待投资与投机,让二者相相辅相承。投资是股市的基础,为股市提供稳定性和方向性;适度投机具有股

中国股市中的羊群效应及几点建议

中国股市中的羊群效应及 几点建议 2013/1/6

中国股市中的羊群效应及几点建议 【内容摘要】:本文对行为金融学中的羊群效应现象做了基本介绍,并根据以往的实证研究结果介绍了我国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的一些特点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羊群效应;股票市场;投资者 自从马克维茨创立资产组合理论以来,金融理论以有效市场假说等为基本分析框架来解释资本市场。然而,投资者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明显具有某些非理性行为特征,难以用传统投资决策理论去解释,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就是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一个表现。羊群效应是指当股市参与者作出一个不可逆转的决策时,忽视他们的自己的信息,而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有意识地模仿其他投资者的行为。羊群效应经常被认为是产生资产价格无效率、价格泡沫及其破灭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市场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羊群效应的主要成因和类型,我国股票市场上羊群效应的特点以及提出几点建议。 一、羊群效应的类型 根据产生的原因和主体的不同,在这里将股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分为以下三类:(一)基于不完全信息的羊群行为理论。 我们通常假定市场上信息完全可获得,但实际在股票市场上,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准确性,内幕交易较多,这使得投资者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的规模优势,个体投资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远远不能同机构投资者相比。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机构投资者比个体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个体投资者在获取有效信息和获得投资收益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会产生从众的动机,进而产生羊群效应。在这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认为行为主体只会盲目的相互模仿,从而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而另一种理性的羊群效应认为,由于信息获取的困难、行为主体的激励因素以及支付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优策略。 (二)基于声誉的羊群行为理论。 如果一个投资经理对于自己的投资决策没有把握,那么明智的做法是与其他投资专家保持一致,当其他专家也这么考虑时,羊群行为就产生了。代理人1在得到“收入为高”的信号后进行投资。由于代理人2关心的是他的名声,不论信号如何,都会采取和代理人1一样的投资策略。因为如果决策正确,他的名声就得到增加;如果错误,则表明要么两人都是愚蠢的,要么两个人都是聪明的,但得到了同样的错误的信号,这并不损害其名声。如果采取不同的决策,委托人就认为至少有一个人是愚蠢的。如果几个投资经理相继做出投资决策,每个人都模仿第一个进行选择的投资经理的决策。最终,如果投资是有利可图的,好的信号将占优。私人信息最终将不会体现在投资决策中,因为所有投资经理都会跟随第一个投资经理做出决策。于是,这种羊群效应是无效的。 (三)基于薪酬结构的羊群行为理论。 假定投资代理人的薪酬取决于他相对其他投资代理人的业绩表现,这种薪酬结构扭曲了投资代理人的激励,鼓励投资经理模仿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因为,如果他的投资绩效低于市场的平均投资绩效他的报酬将受到影响,导致投资经理所选择的投资组合无效,从而产生羊群行为。

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金融异象凸显,同时,作为金融异象之一的羊群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这一现象,已经无法基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的假设去对其进行解释。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从另外一个角度,结合市场参与者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对羊群效应这一金融异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羊群效应证券市场行为金融 自从马克维茨创立资产组合理论以来,传统金融理论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成为解释资本市场的基本分析理论。但是,随着人们对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金融市场中的一系列异象的出现,开始动摇人们对传统金融学的信心。行为金融学以“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为两大理论基础,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心理出发进行研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基本前提—“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宋军等,2001)。在行为金融学中对金融异象的研究范畴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即“羊群效应”。当“羊群效应”出现在证券市场中,往往会导致股市的波动,小到引起个别股票价格的过度上涨或下跌,大到引起整个证券市场的动荡。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影响 传统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的。但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违背的现象。“羊群效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羊群效应”是由于信息连锁反应而生成的一种行为,即当投资决策者根据其他决策主体的行为而选择采用相同的决策行为时,常常放弃自己的部分私有信息而跟随他人的行为。 当证券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时,往往会跟随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投资。当投资者跟随他人纷纷购入股票,股价会一路飙升;反之,如果有投资者大量的抛出手中的股票,其他的投资者也闻风而动,集体逃离股市,又会造成股价的大幅度下跌。而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有别于个人投资者,属于信息强势人群,但是出于对自己声誉和报酬的考虑,还是会发生相互模仿的现象。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基金经理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羊群效应,共同基金之间甚至金融分析师之间也存在着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羊群效应”的影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市场就会出现过度反应,如在“牛市”中,投资者一味地盲目追涨,而忽略了股票的真实价格,造成股票的价格远远超出其应有的价格,造成股票市场的严重泡沫。但是“羊群效应”的发生是建立在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一旦市场中有新的信息出现,则市场中由于“羊群效应”造成的价格过度上涨或者下跌会暂时停止,甚至往相反的方向进行回归,引起泡沫的破裂,严重时还会带来股市危机。 证券市场中“羊群效应”还会影响信息的传递。“羊群效应”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投资者放弃自有的信息,而选择跟随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投资,这会导致部分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舍弃,造成部分信息链的断裂,加剧信息的不完全性,影响

2015中国股市现状分析、问题及对策

2015中国股市现状分析 2015年承接的是一个处于技术高位的上证指数,且一线蓝筹上升动力明显不足;其次是新股发行节奏、高溢价及注册制对中小板及创业板的影响;三是经济运行在低位及不确定性因素形成的系统性风险。而2015年投资机遇,依然是依赖于改革推进和政策利好。 “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自贸区建设等板块将进一步推动行情;二是围绕新型产业,如大数据、移动支付、电子信息、4G、环保等成长性板块所展开的行情;三是新的政策利好推动行情。 在谨防小盘股再次“滑铁卢”的同时,对尚未大涨的二线蓝筹股,则可重点逢低布局。从中线角度看,逢低买入并持有低估值个股依旧是上上策。就机会而言,农垦改革、土地流转、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环保等题材,依旧可以逢低吸纳。 2015年,投资者仍应跟随政策面选择个股,“一带一路”、铁路基建低估值个股可以值得关注。还有就是核能板块,随着一些对外核能建设投资的大单陆续签定,以及国内核电站有望恢复审批,该板块有可能走出一波独立行情。 2015年市场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国企改革、节能减排、T+0交易制度的推出、智能家居、工业4.0、信息安全及产业振兴规划等相关题材。我们认为,后市的投资风向仍然围绕上述题材展开,同时,在本轮行情中被错杀的成长白马股也会受到资金的青睐。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股市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中国股市现状好好分析一下。目前,已经形成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道路。虽然,中国股市现状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反,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现状,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中国股市现状:股市功能导向存在误差 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存在问题,投资者往往不会考虑长期价值投资,只采取短线投资行为。股市参与者对股市的未来预期和上市公司是否盈利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主要看参与者在消息市中的信息捕捉能力,这使得股票市场的投资能力弱化,出现投机行为过度的现象。另外,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不强,融资手段也较为单一。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进入到股市十有八九是赔钱的,群众对股市明显缺乏信心。 二、中国股市现状:“政策市”和“圈钱”

我国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及其对策

我国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及其对策 摘要 股票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是指各类投资者忽略私有信息, 仅仅根据市场上的“权威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行为,表现为在投资理念上的统一性和行为的一致性。羊群行为使得投资者在股价上升时( 牛市) , 盲目的追涨, 制造股价泡沫, 在股价下降时( 熊市) , 盲目的杀跌, 增加股票市场风险, 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因而羊群效应的显著程度也成为了考验股市稳定性和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国内股票投资者羊群效应的成因和现状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羊群效应对当前我 国股票市场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最后从推动国内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和完善国内 股票投资角度提出应对非理性“羊群效应”危害德的措施。 关键字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成因危害对策

Herd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stock market Abstract The stock market "herding" refers to the various types of investors to ignore private information, the behavior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based solely on "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marke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vestment philosophy of unity and consistency of behavior. The herd behavior investors in the stock price rise (bull), blind chase, manufacturing price bubble in the stock price decline (bear market), blindly sell into corrections, increasing the risk of the stock market, or even cause the financial crisis, thus herding the significant degree to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a test of the stock market stability and matur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domestic stock investors herding on herding beneficial and adverse effects on the current stock market in China, and finall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stock market and improve the domestic stock investment perspective to deal with non the rational "herding" endangering the De m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